怎样知道自己尿路感染: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05:22
科技信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得
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
2007 年,全国民办高校615 所(其中:民办普通学校297 所,独立学院
318 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32.23%。民办高校在校生349.69
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为163.07 万人,独立学院为186.62 万人),占
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8.6%。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
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对深
化民办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促进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的定义
民办高校是我国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利用
非财政性的自筹资金,面向社会独立兴办、以股份制形式合资举办、与
政府部门或公办学校联合举办的并由上述有关组织或公民个人经营的
具有颁发高等学历文凭教育资格的教育形式。
二、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
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模式有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模式、以产养学
注入式发展模式、国有民办改制运作模式、一校两制附属再生的模式等
四种。
1 、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模式。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特别是20
世纪80年代创办的民办学校都是通过以学养学———滚动发展起来的,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校没有初始投入或是只有少量投入,主要依靠学
费,走低成本扩张的发展道路,其办学主体一般是不具备雄厚经济实力
的民间组织,如民主党派、学术组织、教授会及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
2、以产养学———注入式发展模式。由国内外资金雄厚的公司、企业
集团或海内外华人凭借其产业群的丰厚收益和充足的资金流量进行规
模化投资办学,打造一流的教学环境,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形成高
投入、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办学特点。此类高校产生于20
世纪90 年代。
3、国有民办———改制运作模式。此种模式产生于20 世纪90 年代
中期,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行业部门主办并承担教育经费的学校,
在学校原所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方式转给独立法人承办,从
而按民办管理机制,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运作模式。
4、一校两制———附属再生的模式。以公办院校为母体,按民办机制
运行的二级学院是一种新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又被称为“一校两
制附属运行模式”。独立学院属于这模式。
三、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问题。
管理体制问题是决定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民办高校内
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学校校产的管理权和所有权不分。我国民
办高校作为法人实体,其产权属于学校法人所有,学校管理者只是依法
行使对校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而非享有所有权。从领导体制来看,举办
者和经营管理者职、责、权模糊不清。学校内部运作缺乏合理的规章制
度来保证、约束各方面的行动,学校管理者和举办者没有独立,这样无
法保证学校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稳定。从机构设
置来看,机构设置不规范,职、责、权分配不合理,未能实现有效结合。各
校虽然都设置了一定的机构,但是机构的设置并未实现优化,机构间
职、责、权分配不尽合理。学校内部运作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约
束各方面的行动。
2、管理队伍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管理层中大多数是由退休干
部构成的。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官本
位”依然盛行的环境里,民办高校校长的发展前途受到限制,民办高校
难以吸引高等教育界的“CEO”;二是民办高校由于经费紧张的原因,没
有足够的能力吸引真正的年富力强的管理者,而退休干部的住房、保险
均是由原单位解决了的,出资人聘请这样的管理者成本较低;三是公办
大学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加之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对
民办高校的初创期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如果其
管理层长期、大多数由退休人员构成,那这样的组织注定是缺乏活力、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因为这样的管理者大多是将民办高校作为发挥
余热的地方而不是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舞台,如此心态的管理层是很
难发挥出民办高校的体制优势的。
3、师资队伍问题。
师资队伍问题是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高素质、稳定的教
师队伍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民办学校的师资存在“两多两少”
现象:即兼职教师多,离退休教师多,专职教师少,中、青年骨干教师少。
师资队伍老化、兼职教师过多、水平参差不齐、队伍稳定性差等,直接影
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也给教师管理带来困难。
4、学生管理问题。
从管理的角度,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客体,学生管理的目标是为培养
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学校正常教学,达到学校的培养
目标。民办高校学生素质偏低,管理难度较大。民办学校的学生实行“宽
进严出”的办法,与公办学校招收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文化基础相对
较弱,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差很大,为此,多数民办高校实行“大学式教
育,中学式管理”模式,即在课堂上传授大学知识,在学生管理上采用封
闭式管理。个别学校的管理章程过分严厉,把学生的一般错误严重化,
有近十条开除学生学籍的规定,造成学生流失率高,不仅违反了教育规
律,而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和创造性。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多围绕
着教学来进行,在强调教学质量的同时,部分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
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四、如何解决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
1、建立科学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内部管理,设置精干机构,在内部建立科学的管
理制度,理顺各方面关系,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提
高办学质量。在民办高校中,要避免设置重叠的机构,各部门都要有自
己明确的职责,有较为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根据当前《民办教育促进法》
的有关规定,民办高校应设立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
构,对学校工作宏观调控,要建立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机制和利
益分配机制,使之形成合力。
2、加强民办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民办高校的管理队伍是组织和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对学校的各项
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管理的一个群体,是推动
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一个组织。由于民办高等学校建校时间
都不长,短期聘任人员多,如何建立起能担负一所大学管理事业的管理
队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对此,要放开选拔渠道,实行绩效管理,开展专题培训。第一,拓宽
招聘领域,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
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竞争上岗、择
优聘任。第二,建立科学的绩效分配制度。绩效分配制度是完善以岗定
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民办高
校内部管理分配制度。将管理者的工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
接挂钩,适当拉开档次,真正体现公正平等、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强化
分配的激励功能。第三,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水
平。
3、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
教师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和发展前景。没有一支结构合
理、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民办高校教育的质量就无法保证,民办高校
教育的发展也就没有后劲。当前,民办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是
与民办学校教师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基本上处于空白
状态。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订有关的法律、法规,民办高校的
教师应享受与公办高校教师同样的待遇,为民办高校教师提供晋职升
级、评优、业务进修的机会,提供住房、医疗、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解除
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乐于到民办高校任教。建立和完善民
办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保障教师的各项待遇。
4、加强学生管理,健全教育教学秩序。
学生是高校管理的客体之一,又是高校直接服务的对象。学生管理
是一种控制活动,控制的目的在于服务,学生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
控制和服务的关系。首先,学生管理要服务于学校教学的需要,引导学
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保证学校正常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顺利地
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学生管理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按照
教育方针和办学方向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生管理服务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蔡宝田.论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1).
[2]王俊刚.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问题探讨及对策.濮阳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廉世民.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10).
[4]我国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办学体制比较研究课题组.我国民办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探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
[5]侯向龙.关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管理的一些思考.文教资料,
2005,(22).
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俞芳
[摘要]本文对民办高校概念及发展模式作了初步界定和分类,并从管理体制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学生管理问题等方面对我国民
办高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对策
基础理论研讨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