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哺乳期能吃羊肉吗:第二章 年轻而又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9:37:38
第二章 年轻而又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节 根植于齐鲁文化的古代文明
一、悠久的青岛地域历史

    青岛地域历史悠久,有灿烂的古代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东夷族原始居民已在青岛地域集群而居。经考古工作者历年来的发掘和调查,特别是近些年来的文物普查,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原始社会,今青岛地域便生活着远古居民,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同祖国各地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新石器时代,青岛一带已有人类聚居生活。胶州城南三里河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三里河文化遗址位于胶州城南1.5公里处的北三里河村西,面积5万多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多件。遗址上层为龙山文化遗存。龙山文化出土的珍贵文物中大量的是农业生产工具。最珍贵的文物有薄胎黑陶器,又称蛋壳陶器,是我国龙山文化独有的文化遗存。下层为大汶口文化遗存,第一期出土房屋4座,表面涂有黄土泥浆,房里还有“窖穴”,贮有大量粮食——粟。属于这个时期的许多墓葬中有陶器随葬品,墓葬中,被葬者口中含有玉,手中握有獐牙,随葬品还有蚌器。还有一些地方也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的氏族是青岛地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居民。
    在平度市东岳石村首先发现而得名的岳石文化在时代上晚于龙山文化,距今约三四千年,是夏朝和商朝早期生活在山东境内的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的文化,同样生动地反映了青岛地域古代居民的生活境况。岳石文化遗址位于平度市大泽山淄阳水库东北部,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已发掘出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出土的石器主要为石斧、刀、锛、纺轮等生产工具。最具特点的是一柄半月形双孔石刀和亚腰石斧。
    青岛地域在商周时期进入了奴隶社会,属于东夷族生活的地区。夷族是一个有着古老传统的民族,传说创造八卦的太昊氏、发明历法的的少昊氏、治理洪水的舜、造井的益、善于制陶并创立刑法的皋陶、发明弓箭的挥和夷牟以及善射的羿都是夷族中著名的领袖人物。
    胶南市灵山岛出土的商代铜鼎,说明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已在这里存在。胶州市黄姑庵出土的带金文的铜方彝,开创了青岛地域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周初,今胶州市东部有莒国,后南迁,其都城改名介根。春秋时期,今胶州市西部有介葛卢国,其都城在今胶州市南杜村乡城献村西,后来介国并于齐国。即墨原是东夷人聚居的地区,属莱国。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改革,开创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强盛局面。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国,这一地区并入齐国。齐富渔盐之利,滨海的青岛地域的捕鱼和晒盐均很发达,促进了经济的全面繁荣。
    齐国为防御其他诸侯国的侵扰,在其南部的防卫线上修了东西走向的约千余里的齐长城。齐长城西起山东省长清县古济水河畔的钜防(即今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北),“横跨泰山,绵地千里”,途经莱芜等18个市(县、区),于今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北于家河直达黄海,全长618893米,史称千里齐长城,其中保存最好的莱芜段57832米。齐长城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长城巨防。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率陆军借道鲁国北伐齐国,派大夫徐承统领水师奔往齐国的南鄙(今青岛琅琊一带)。吴国人水陆并进,想把齐国一举打败。齐国人同仇敌忾,重创吴军,此后齐国逐渐成为赫赫有名的水师大国。这场齐吴琅琊海战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一次海战。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齐国封即墨大夫,即墨之名始称于世,其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即墨古城因其临墨水而得名,古即墨邑辖境包括今之即墨、平度、莱西、海阳及青岛市区的广大地区,是齐国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周赫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秦、楚、韩、赵、魏6国的军队攻齐。齐国军队连失70余城,即墨大夫战死后,众人推举田单为将。公元前279年,田单征集耕牛披彩衣,在牛角缚刀,在牛尾点火把,驱使牛狂奔入燕军阵地,一举击溃燕军,收复齐国全部失地。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奇制胜的典型战例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青岛地域当时划归琅琊郡。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三次登临琅琊。他还把3万户人家迁到琅琊山下,免除他们12年的赋役,“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刻石上的字依左丞相李斯篆书镌成,始皇刻石后毁,今存秦二世刻石,是珍贵的历史遗物。这时期,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众从琅琊、从胶州湾附近出海寻求仙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狄人田横随兄田儋起兵,后自立为齐王,他力拒刘邦,不愿称臣于汉朝,自刎而死,其徒属500壮士自刎于海岛即今田横岛。
    西汉时,徐州设琅琊郡,下辖51县,今天的青岛市地区,当时分属不其、柜县、皋虞、黔陬、琅琊等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刘雄渠为胶东王,都即墨。今青岛地区均属胶东国辖域。七王之乱中,刘雄渠兵败被杀,胶东国除。第二年(前153年)汉景帝立刘彻为胶东国王。三年后,刘彻被册封为太子回京,后即位为汉武帝。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立另一皇子刘寄为胶东王。因其谥号“康王”,古史书多以康王相称。
    不其县,城址在今城阳镇,所辖地区大体相当于今市内4区,这是青岛最早的建置。《汉书》记载,汉武帝出巡二登琅琊,曾来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童恢任不其县令,颇有政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东汉时,封伏湛为不其侯,今青岛市区为当年伏氏封地。《汉书》记载,当时仅有3600户。在现城阳设不其县。这时期保存至今的有较为完整的胶州牧马古城。据《太清宫志》记载,公元前140年,江西瑞州人张廉夫来崂山创建太清宫,成为崂山道教宗师。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曾在不其山下开设康成书院,撰书授徒。
    晋代,不其城为长广郡郡治所在。名僧法显西去天竺(印度)求经,回国时由崂山南岸登陆,带回大批佛学经文。长广郡郡守李疑把他迎至不其城,据说法显在不其城翻译了不少佛教经籍。到南北朝北齐时,废不其。
    北魏时代,光州刺史郑道昭的书法艺术有很高水平,至今可见的平度市天柱山郑氏摩崖刻石长期以来得到人们高度评价。
    三国至南北朝的较长时期中,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青岛地域处南北交界,战争冲突和社会动乱迫使难民纷纷外迁避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社会趋于安定。隋朝重建即墨县。其址即为今之即墨城,西部则属胶州。唐朝时,唐玄宗曾两次派人到崂山寻仙炼药,古籍有所记载,崂山亦有摩崖石刻以记。唐代后,青岛地域对外贸易地位逐渐重要,胶州湾西北岸的板桥镇成为北方重要海港,船舶往来,商贸聚集,同新罗、日本、乃至南亚、西亚的贸易逐渐增加。
    一些文人也到青岛地域游历,诗人李白写下了“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诗人白居易到过琅琊台。日本名僧慈觉大师入唐求法,途中多次经过青岛地域。
    宋代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正式在密州(州治在今诸城)板桥镇(今胶州)设置市舶司,这里成为北方惟一对外贸易的口岸,成为中外交通的重镇。金兵南侵,板桥镇为金占领,建胶西县,金军在此督造战船,训练水师,拟越海奔袭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后在青岛近海唐岛一带与南宋水师李宝所部遭遇,金军全军覆没。唐岛海战粉碎了金统治者从海上侵袭南宋首都临安的战略计划。
    宋金的对峙严重影响了青岛地域的发展。胶西榷场时兴时衰,元世祖统一全国后,为方便海运漕粮,朝廷采纳胶州人姚演的建议,实施了穿越山东半岛、贯通胶州湾和莱州湾的的胶莱运河工程。唐宋至元明,崂山道教处于全盛时期,相传道院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多,同时有一批著名的道士如李哲玄、刘若拙、丘处机、刘长生、刘志坚、张三丰、齐本守等,在崂山修练,留下许多文墨。南北朝时期传入青岛地域的佛教也有发展,法海寺、石佛寺和华严庵都是崂山的名寺。
    明洪武初年,胶西县并入胶州,下辖高密、即墨两县及鳌山卫。洪武三十一年又在东南海口设灵山卫。明初为防御倭寇侵扰,在沿海地区设立军事卫所,青岛地域先后建有鳌山卫、灵山卫、雄崖所、浮山所、夏河所和胶州所等,保卫了海疆安全,维护了地方的社会秩序,也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明朝,因海上倭寇骚扰,一度禁止海运。万历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中提出,即墨地瘠民贫,宜开放海口进行南北海上贸易。于是在即墨境内开放了青岛口、金家口、女姑口等海口。青岛口通商闽浙苏淮,海运贸易日趋活跃,这是青岛从一个小小渔村成为海港的开端。
    清代青岛地域裁灵山卫、浮山所等,改设巡检司,青岛口岸的海防仍受到重视,胶洲湾则成为水师营战船频繁海运的基地。
    同治元年,清政府在山东建立了东海关,管理山东沿海的关税。同治四年(1865年),东海关在青岛设立了分关。可见这时的青岛已日渐繁荣。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为重修青岛口天后宫,捐款的名单中有商号几十家。现存的天后宫《修庙碑记》中记有:“盖闻天后以孝成神,以慈爱民,仁护海国,泽洽波臣,而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者,尤赖其鸿波不扬,警顿息故,无不念以酬圣德焉。墨邑青岛口,旧有天后行宫以妥神灵。……今将众商捐资诸船施助并督理之人于后,以垂永远。”从碑文中看,这时的青岛已经“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虽然其中有的商号是设在即墨城,但此时的青岛早已不是一个“荒凉的渔村”。
  光绪十二年(1886年),道员刘含芳奉命到青岛查勘后,写了《查勘胶州湾条陈》。其中写道:“……胶州澳澳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青岛西角小梅坞,平岗七里,向西直伸,继续相连……”这里说的“有市有关”即上文中指出的有商业有海关。
  现存《海云堂随记》一书记载,青岛口有各类作坊、商店60余家,已是繁荣港口城镇,货轮以外有客轮通航。
    青岛村分成上下两村。上青岛村在今迎宾馆和龙口路一带,村民多从事农业、渔业和畜牧业;下青岛村在离海较近的今太平路天后宫附近,居民多为渔民、艄公和商人。青岛村的人口约计三四百户,船舶上百只,村民靠自己辛勤的双手,丰衣足食,过着殷实平静的生活。
    青岛村东面有座会前村,又称“汇泉村”。这是青岛建置以前沿海一带仅次于青岛村的第二大村,中心是今中山公园办公室至花卉园一带。该村背依太平山,前濒汇泉湾,村民主要从事农渔业,现在的第一海水浴场就是该村当年停舟晒网的地方。
    除了青岛村、会前村外,当时青岛还有小泥洼、鲍岛、仲家洼、海泊、四方、杨家村、亢家庄、辛家庄等村落,这些村落是青岛的雏形。

二、青岛地区古代重要历史人物
   
1.宁戚(生卒年不详)
    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一说是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间,齐桓公推行招贤纳士,锐意求治的建国方略,任用管仲为相,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赏识并重用宁戚,是齐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
    宁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他不畏艰难,来到临淄,自我推荐,击牛角高歌,令齐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这是一个气度不凡、抱负不凡的人物。齐桓公求贤若渴,慧眼识才,一经交谈便认定宁戚是难得的人才,他不重出身,不论资历,不计较小节,力排众议,擢用宁戚。 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崇宁戚,建议立宁戚为大司田主管农业的官员,他认为宁戚是有才能的农业专家,自己不如宁戚。宁戚由此负责齐国的农业生产,主持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并兴渔盐之利。奖励垦荒,薄取租赋,齐国很快富裕强盛起来。宁戚仕齐期间,经常到齐国东部活动,组织民众发展农耕,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辞世后他被人们安葬在胶水东岸(今平度马戈庄镇境内)。宁戚著有《相牛经》1卷,为中国最早畜牧专著,对促进齐国农牧业发展产生一定作用。
    2.即墨大夫
    战国时齐国人,姓名失传。齐威王时为即墨地方长官,政绩突出。 他廉洁勤政,短短几年在即墨开荒垦田,治理社会秩序,使当地居民生活富足安逸。由于他刚直正派,不去讨好一班贪官污吏,使齐威王左右权臣十分不快,他们以谗言诋毁即墨大夫。齐威王及时派人调查即墨大夫的言行,澄清了是非。对即墨大夫“封之万家”,大加嘉奖,并烹杀了奸佞阿大夫,惩戒了贪官污吏。从此,齐国走向兴旺,转弱为强。即墨的声名大振,实力也在发展中大为增强。即墨旧时建有“九贤祠”,即墨大夫列九贤之首。金马山公园立有其雕塑。
    3.田单(生卒年不详)
    临淄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齐泯王时担任管理市场的小吏。 齐泯王骄暴无行,燕国昭王联合其他几诸侯合谋讨伐,上将军乐毅挥师东进,气势如虹,连破齐国70余城池,连齐都临淄也被攻下。齐泯王弃都往莒,后被淖齿杀死,淖齿据守抗燕,城池尚存。燕军只好集中兵力攻打另一仍在齐人坚守下的即墨。即墨大夫战死城外,城中军民公推智勇双全的田单为主将,继续守城抗燕。田单勇敢地挑起指挥守城的重任,指挥军民团结御敌。即墨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有助于据守,使燕将乐毅围城5年而没能攻陷。燕昭王死后,其子惠王接班,田单乃施计谋,离间惠王与燕将乐毅的关系,使惠王上当,派人接替了乐毅,相对减弱了即墨的外部压力。田单在城内积极部署反攻。他称传达神灵旨意发布命令,加强军民斗争信念。亲自参加修筑工事,安排家属全部入伍,与民众共命运。他潜伏势力,由老弱妇幼防守城池,佯装力弱。他派人往燕营行贿伪降,松懈燕军警惕性。田单做好了以智取胜的种种准备。城中1000多头牛被披彩衣,牛角绑尖刀,牛尾束好浇满油脂的芦苇,经一一点燃后,众牛沿城墙洞穴窜出,5000壮士紧随其后,在黑夜中杀向燕军兵营。城中老弱,击铜器壮声势。燕军大惊,随后四散,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追杀,70多座城被齐国收复。田单破燕,巧施火牛阵妙计,留下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一段佳话,也是即墨故城颇具风采的一段历史。
    4.徐福
    亦作徐市,字军房,秦代方士。据考证,其先祖为夏禹时伯益子若木的后裔,周穆王时,因功受封徐地而以徐姓。徐福生于齐王建十年(公元前225年),徐福的故里因史书无明确记载而存有多说,有今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乡徐阜村说,有今山东省龙口市徐乡说,有今山东省平度市徐福村说,有今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附近徐家大村说。徐福幼年学习儒家学说,研习阴阳五行,习学道术及炼丹术等。成年后,以行医传道为生,随其父徐猛宦游齐国,结识许多朋友,与齐国方士侯公、燕国方士卢生均有交往。徐福对秦始皇靠强权武力征服韩、赵、燕、魏、楚、齐六国不满,便计划以其求仙采药的名义,向秦始皇上书,请求东渡,“得平源广泽,止王不来”。这是徐福借秦始皇迷信心理反秦的一种办法,客观上促进了中日人民的友好交往。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第一次登上琅琊台,观看虚幻的海市蜃楼奇景,成仙欲望更为强烈。徐福等方士便欺骗秦始皇说到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可向仙人求得长生不老仙药。徐福的奏请,得到秦始皇的肯定,便挑选数千童男童女加以训练,并在琅琊台附近造船,准备由琅琊港启航。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第二次登琅琊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第三次登琅琊台,召见徐福,询求仙药结果。徐福称海上有大鲛鱼作怪,阻碍船队前行。秦始皇便选善射的弓弩手,带童男童女和百工五谷,由琅琊港出发。当行至之罘时,秦始皇亲同弓弩手射死一大鲛,后往海西去。据分析,徐福率船队经庙岛群岛,渡渤海,沿辽东半岛至朝鲜半岛,再往南横渡朝鲜海峡,去了日本。今日日本人民,普遍尊徐福为农工神、纺织神和医药之神。不少地区建有纪念徐福的建筑物,按时举行纪念祭奠活动。
    5.田横(?—一前202)
    齐贵族。狄县(今山东高青)人。秦未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趁机反秦自立,田横便从兄田儋起兵反秦,继田儋、田市、田荣、田广之后,田横在楚汉战争中自立为王。汉高祖四年(前203)被汉将韩信击败后,率残部500余士逃至一海岛。汉高祖五年(前202),汉高祖遣使昭田横至洛阳,田横被迫前往,有门客二人跟随左右。行至尸乡(今河南偃师西)因不愿称臣于汉,田横与二门客一同自刎。留居海岛的500兵士,闻讯后全部自杀,史称田横五百士殉义。其所居海岛被后人称为田横岛。即墨旧有九贤祠,田横亦位列其中。田横的忠义精神至今受到人们敬重。
    6.伏湛
    字惠公,汉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人,西汉末,官居平原太守。王莽篡汉后,弃官隐居,教书育人。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拜为大司徒。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在不其县建不其侯国,封伏湛为不其侯,由洛阳迁居不其城,食邑3600户。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夏,应诏出任。行前中暑病故。光武帝派使臣送丧修冢,给予礼遇。伏湛死后,先后由伏翕等袭侯爵,共传八代,历时185年,此期间,伏氏成为不其城内的望族。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杀汉献帝皇后、伏氏之女伏寿,不其城内伏氏受株连,传说百余人口仅有一人躲过劫难。
    7.徐万且
    西汉即墨(今平度市东部)人,天文历法学家,生卒年不详。
    农业是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历代均十分重视天文历法事宜,帝尧时代便有“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记载,后至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历法混乱,秦朝统一中国也未及统一修订历法。及至汉初,统治者忙于稳固政权,顾不上修订历法,只得在所有6种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中选用较为适用的“颛顼历”。
    汉武帝登基后,励精图治,采纳司马迁等人的建议,决定组织力量,开展天文历法的研究工作,创编新的历法。即墨徐万且、长安徐禹等民间从事历法研究的20多名文人被组织起来,在官方安排下,开始了认真的天文测量,反复地进行测算,在借鉴前人治历得失的基础上,制作了一部新的历法。汉武帝十分重视这一成就,为此改年号为“太初’,《太初历》也由此得名。《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在世界历法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把一回归年定为365.2502天,一朔望月定为29.53086天,取得了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它还运用置润方法,科学地把24节气定入历法,对农业社会的生产安排具有指导意义,对民众日常生活也有实用价值。《太初历》实施后,延用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前后近200年之久,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科学成就,徐万且的贡献不能磨灭。
    8.童恢
    生卒年不详,字汉宗,东汉琅琊姑幕(今山东诸城)人。早年在州郡当过下等官员,奉公廉洁,为人称道。司徒杨赐对他十分赏识,并把他召到自己府中担任职务。后来杨赐官场受诬陷蒙冤遭难,以往的追随者纷纷离走,只有童恢赤胆忠心为杨赐鸣冤,直到杨获释,童恢的忠贞不贰令人钦佩。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杨赐推荐他担任不其县令。到任后,童恢忠于职守,勤于政事,深入民众,关心百姓的甘苦。他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致力于发展地方经济,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倡导发展林桑、畜牧、纺织等。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不其地方的社会安定,据传说,县境内富裕祥和,县狱多年无事可干,邻县民众羡慕不已,许多人迁居不其。童恢的政绩得到官方的首肯,后来被升为丹阳郡(今安徽宣城)太守,积劳成疾,病死于任上。不其百姓感念他的功绩恩德,为他修建 “童公祠”,将他的衣冠葬于傅家埠山下,寄托崇敬和思念之情。
    9.郑玄(127一200)
    字康成,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市)人。自小勤奋好学,通音律,擅琴瑟,13岁能诵五经,有“神童”之称。因得到当时北海国相杜密器重,被推荐入太学深造。郑玄先后学习了今文《公羊春秋》、《三统历》、《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学识大增。
    公元159年,郑玄西入潼关,与涿郡卢植同拜马融为师七年。公元166年,郑玄归故里后,决心整理传播经学,以礼义治动乱。后因党锢之祸遭受迫害,失去自由达14年之久。蒙冤时期,郑玄潜心钻研经学。党锢解除后,郑玄在高密讲学授徒。黄巾大起义后,同其门徒迁往胶东不其山(今青岛城阳区铁骑山),避难隐居。他在山中建立书院,一面讲学,一面整理古代历史文献,同时将自己大半生的经学收获记载下来,著书立说,据说慕名前来求学者达千人。书院被称为康成书院,北倚不其山,南临墨水河,初建时的规模、结构等因缺乏资料,已难考究,但从郑玄影响大、名气大、追随者众多而言,康成书院在当时已经是很有规模的文化场所。其后,附近的居民点也被称为书院村,村北的小屯叫“演礼村”,是郑玄向追随者传授、表演礼仪的地方。
    传说郑玄在康成书院讲学著述时,经常到书院附近的野地采集一些麦冬草草叶用于编扎竹简。这种草比较特别,叶子宽而长,十分坚韧,且四季常青。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叫做“康成书带”,又称“书带草”。相传崂山不其山一带因康成书院的讲学,“文墨涵濡,草木为之秀异”。
    后来,康成书院所在的不其山一带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匮乏,书院面临很大的困难。为减轻负担,郑玄离开了崂山,到了徐州。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郑玄抱病随军征战,病故于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
    郑玄是中国古代影响很大的经学大师,他的学术成就被后学叫做“郑学”,他为后人留下很多有价值的著作。其注释的《诗经》、《国礼》、《仪礼》、《礼记》被后人重视。康成书院开创了村学之风,为青岛地区古代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0.法显(约337一约442)
    东晋僧人,探险旅行家。俗姓砻,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中国僧人到天竺留学的先驱者。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从长安西行至天竺求经学佛,后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历时14年,游30余国,义熙八年(公元412年)携大量梵本佛经,乘海船回国,途中遭遇大风,航行40昼夜,飘至青州长郡牢(今崂山),登陆后,被郡守李嶷迎至不其城(位于今青岛城阳),讲学译经三个月,后经青州赴建康(今江苏南京)。著有《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研究南亚次大陆各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译有经律论六部二十四卷。
    11.王吉(?一484)
    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今属即墨)人,自小好读书,终入仕途,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为云阳县令,又举贤良为昌邑王中尉。
    史书记载,王吉在长安念书时,东邻家枣树枝条垂至他家院子,王吉妻子便摘了几颗枣。王吉后来了解了这一情况,便休掉妻子,以致邻居深感不安,要伐掉枣树。王吉的清廉严谨被人们称道,“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归还”成为佳话。王吉不畏权势,刚直不阿,他的忠君敢谏精神也非同寻常。任昌邑王中尉时,昌邑王刘贺沉湎酒色,乐于游猎,疏于政务,百姓负担繁重,致怨声四起。王吉上疏力谏,表达了一片爱国忠君之心。
    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刘贺被拥为皇帝,王吉再度进谏规劝刘贺纠偏,但依然没起作用。昏庸的刘贺称帝仅27天便被废,那班专事阿谀奉迎的官僚多受株连被惩处。王吉异于众臣,得以幸免。进而王吉又被汉宣帝任为博士谏大夫。当时朝中纲纪混乱,权贵们任人唯亲,王吉多次上疏劝皇帝废除荫袭制度,倡导选贤任能,整顿吏治,但不被赏识。于是他以疾病缠身为托辞,引退故里。在家乡闲居中,衣食与百姓无异。汉元帝即位后,召王吉入朝为官,他抱病赴长安、不幸病故于途中。今即墨温泉汉代墓群,规模宏大,即为王吉家族茔地。
    12.蔡齐(988-1039)
    字子思,北宋莱州胶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考中状元。据说他的文章和相貌都得真宗赏识。蔡齐是平度历史上惟一的状元。天熹二年(公元1018年)被诏进京,任集贤院著作郎,后升任右思谏、给事中、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职,后因刚正,触犯了权势人物,被罢免翰林官职,出知密州(今山东诸城)。蔡齐到位后,致力救灾拯民,奏请朝廷免除当地民众积年所欠税粮,开放“盐禁”,使连年荒旱中的灾民获得生机。后蔡入京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宋仁宗亲政后,蔡齐升任枢密副使。景帝二年(公元1035年)升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
    当时黄河危害甚重,许多朝官主张堵塞决口。蔡齐深入调研,提出相反意见,他认为旧河道以北地势低洼,如堵决口走旧道并不利,他的意见被采纳后,取得很好的效益。北部邻国契丹屯兵边境,北宋朝廷震惊不已,朝议多主发兵备战,加强边防。蔡齐不盲从众议,他理智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三条应变措施,使北宋对各种会出现的事态都备有预案,冷静地对待紧张局面,显示了他的临危不乱的胆识。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夏,因与权臣意见不和,蔡齐辞宰相职务,以户部侍郎归班,后又出知颖州。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四月四日,蔡齐病逝,欧阳修、范仲淹等知名文人为他写了传记和墓表,肯定了他的立身行事。
    13.丘处机
    又作邱处机,宁通密,号长春子,元栖霞(今山东栖霞)滨都里人,生于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金熙宗皇统八年(公元12 2 7年)去逝。丘处机幼年便失去父母成为孤儿, 19岁时他至宁海州昆仑山烟霞洞学道,朝拜道教全真道创立者王重阳于金真庵,与马丹阳、谭处端、郝大通、王玉阳、刘处玄、孙不二同称全真道北七真人,称长春真人。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冬,丘处机入宝鸡县潘溪庙、陇县龙门洞苦修,创龙门派,历时13年。1221年成吉思汗闻丘处机名,命近臣持诏寻之。邱处机不顾年迈,自莱州启程西行,谒见成吉思汗于雪山(今阿富汗境内)。丘针对成吉思汗的“弯弓射雕”大业进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治天下应以“敬天爱民为本”,欲长生应“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十分器重,赐号“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教。1224年春,丘处机到大都,入天长观,主持于此,与诸弟子募化修茸,改名长春宫(今称白云观),使全真教达到鼎盛。丘处机一生多次到崂山游观布道,为弘扬崂山道教作了很大贡献。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丘处机同刘处玄等道人由昆仑山来崂山太清宫等处传玄讲道,道众大悦。这是丘处机第一次光顾崂山,他逗留时间很短留下一些诗作便离去。金章宗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丘处机时在自昌阳(今莱阳)转道,第二次来崂山,在太平宫北白龙洞额之上留诗20首。他因崂山貌似巨鳌,改称“鳌山”。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丘处机由胶西(今胶州)又来崂山,到处阐教说法,在多处名胜留下石刻。除上述三次外,据说丘处机还来过崂山几次。丘处机热爱崂山,在崂山留下诗章和石刻,也留下传教布道的功业。作为崂山道教先驱,他的贡献和影响力不衰,至今至崂山上清宫前仍有他的衣冠冢。他的传世著作《大丹直指》、《撮生消息论》、《鸣道集》、《西游原图》等,仍被人们所重视。
    14.张三丰
    其姓名、籍贯及生年记载不一,一般认为张三丰名通,又名金、思廉、玄素、玄化、君宝、全一,字君实、山峰、三峰、铉一、三丰、道号元元子、昆阳子、玄玄子、别号“邋遢”,指其不修边幅。大多记其为辽阳懿州人,生于南宋淳佑丁未年(公元1247年)。张三丰龟背鹤形,仪表不俗。他行游四方,无固定居所。初寓玉鸡县。后入武当山。1277年,张三丰第一次来到崂山,在明霞洞后山的洞中修行10多年,继而西行和南游。后到陕西终南山拜师,隐世修行10年,内外双修,功夫达到当时最高水平。1324一1333年他在武当山苦修9年,开创武当外家拳术——太极拳和武当剑法。1334年,张三丰第二次来到崂山,先后修行于太清宫前驱虎庵、明霞洞等处,完成了道家内功高级阶段的修行。两年后,他再次离崂山云游各地。 1404年,张三丰第三次来到崂山,在三表山下埋名隐居。他经常独自乘筏来往于沿海诸岛采药,将长门岩岛上的山茶花——耐冬移植于崂山各道教庙宇,现太清宫三官殿院内的耐冬即那时所移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张三丰之后,崂山各宫观大兴栽植名花真卉之风。明太祖、明成祖曾两次遣使求之,均未遂愿,明代曾敕封为“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他是历代崂山道士中受到皇帝敕封最多的一位。 张三丰被《太清宫志》称为崂山道教祖师之一。他修身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对全真派道教有很大影响,他的一些著作被后人收入《张三丰先生全集》流传至今。
    15.薛禄(1371—1430)
    在青岛市黄岛区的薛家岛,明朝永乐、宣德年间曾有一位生于该岛的风云人物,他便是阳武侯薛禄,他为朝政的稳定和中国北疆的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祖籍陕西韩城的薛遇林迁到胶州湾西岸南部的岛上定居,这是这里薛姓第一代居民,此后该岛被叫做薛家岛。
    薛禄生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兄弟中排行第六,故被称为薛六。薛禄年轻时身强力壮,胆识过人,志向不凡,16岁时便替兄从军,投身燕王朱棣的骑兵部队,戍卫在燕山一带。“靖难之变”时,薛禄效忠朱棣,随所在部队参与行动,因功绩突出,被破格提升为燕山卫右指挥佥事(正四品)。朱棣对他喜爱有加,为其更名薛禄。后他又以战功晋升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使(正三品)。薛禄紧跟朱棣,南征北战,抗击南军,一路奏凯,在推翻南京朝廷的过程中立下卓著战功。入南京后,他被越级晋升为骠骑将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并以其官轶增三代,光宗耀祖。四年间,薛禄由一名普通骑兵成长为正二品的高级将领,成为朱棣皇帝的心腹。在永乐年间,薛禄精忠报国,不居功自傲且继续立新功。驻守边关时,他多次击退蒙古兵的入侵。跟随朱棣北征,他以主将身份从驾,屡立战功,不断被晋升加爵,先后从都督同知(从一品),右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兼左军都督府事(正一品)、奉天靖难推城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阳武侯。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授权薛禄参与主持北京城的营建,在10多年时间内,薛禄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才智,为明王朝顺利北迁做出重要贡献。洪熙朝仍十分器重薛禄,任命他掌左府加太子太保、总兵官、世袭侯爵。宣德朝仍依靠薛禄掌管巡边卫疆事宜。年逾花甲,薛禄仍亲赴边关御敌,负责修建了一段长城。宣德八年(公元1430年),薛禄积劳成疾,病倒在前线,回京一个月便因病重而逝世。他历事三朝为三代宿将,他的阳武侯勋位,上封三代,下荫子孙,是青岛古代地位最高的武将。
    15.蓝田(1477一1555)
    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人。明、清两朝,即墨有以仕官显明的“周黄蓝杨郭”五大家族,蓝田为蓝家的代表人物。即墨蓝氏传说原籍莱阳,徒居即墨较早。明代中叶,蓝姓中有名人蓝章,考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金都御史、陕西巡抚,死后被祀为名宦。蓝章刚直正派,在官场几经沉浮。蓝田系蓝章的长子,自幼勤勉好学,聪明过人,七岁便可赋诗作对,令考官惊叹:“不期即墨之乡,生此蓝田之玉!”1492年(明弘治五年)蓝田中举人,1523年(明嘉靖二年)登进士,官授河南道监察御史。蓝田学识过人,为政刚正不阿。一次廷议,他连上七疏,坚持强谏,触怒皇帝,竞挨“廷杖”,险些丢命。此后他不退却,又先后弹劾了礼部尚书席书、给事中宇宗伯、汪俊等权臣。被打击的权贵们千方百计对蓝进行报复,他们趁蓝田归里赴父丧之机,诬陷蓝田,使蓝遭贬罢归,蓝田在即墨宅内后院筑了名为“可止轩”的书房,每日居室中苦读,不过问政事。蓝田品行优秀。如其友人刘英因至外地赴任,把不少行李暂寄存在蓝家。不料友人随后遇难,全家葬身江中。蓝闻讯便将友人的弟弟召唤至即墨,将行李归还。蓝田一位知己辞世,家有孤儿寡妇,生计维艰。蓝田便把其幼子接到自己身边,认真抚养成人,终使后生考取了庠生。
    蓝田一生著述不少,有《北泉文集》、《东归昌和》、《白斋表话随笔》、《续笔》等诗文集,人们称他“才擅七岁,学富五年”,“万言倚马才”,并不为过。
    16.臧惟一
    明代人,生卒年不详,字守中,祖居琅琊台下。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中进士,授宿松知县职,其后又任职太湖县,不久升为户部主事,又先后调吏部任稽勋员外郎兼理文选司事务、文选郎中、大理寺正卿、光禄寺正卿等职。他恪尽职守,勤奋敬业,受到大学士高拱器重。臧惟一公道正直,不攀附宰相张居正,不受官场权争的影响。张居正垮台后,追随者都被罢官,臧惟一却没受株连。后撰升顺天府尹,依然不阿顺权贵,坚持秉公执事。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臧惟一任南京兵部右待郎,他下气力整顿,使军营风纪焕然一新。有人提出挪用购买战马的款项治理运河,臧惟一据理力争,保证了军需,对维护南京安宁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还及时地申请拨款修战船等,都被采纳实施。 臧惟一为官注重抓关乎国计民生的大策,主张建造于民休养生息的环境,废止扰民害民的规章,都很得人心。在他任河南巡抚时,有一年当地遭旱灾,他令各州县开仓赈灾,并请求免征当地田赋租税,灾后的百姓得以安宁。
    17.丁惟宁
    明代人,生卒年不祥,字汝安,祖籍海州,父辈迁至藏马山下(今胶南市大村镇一带)定居。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丁惟宁科举中进士,走上仕途,初任清苑知县,得到好评。其后,丁惟宁至山西长治,出任知县。他革除不合理的旧规,请免广大织布工无偿缴纳的布匹,很得人心。调往四川道监察御史后,奉旨巡视,毅然决定释放因“白莲教案”身陷囹圄的1000多民众。对待权贵,丁惟宁不巴结不逢迎。宰相张居正把持朝政,各方官员纷纷秉承其意志行事,而丁惟宁并不跟风,触犯了张居正,被张外放作河南佥事。他到当地依然关心百姓疾苦,精心规划,周密安排,将水患威胁解决,解救了民众。 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丁惟宁先任陇右兵备佥事,后调江西任参议。至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丁带病供职,先督办陕西粮响事务,后为郧襄兵备副使,其时郧阳发生了官兵矛盾,参将米万春勾结巡抚李材将对官府的愤慨转嫁到丁惟宁等身上,诬告丁惟宁处事不当,激起兵变。皇帝偏听偏信,降丁惟宁职务三级。随后,丁惟宁补官陕山凤翔,没到任便申请退出官场,40岁回乡闲居。
    18.周玉砥
    生卒年不详,字季平,号砺斋,明代即墨人。明、清两朝即墨“五大家族”周姓的代表人物。他幼年丧父,其母“殉节”,他成为孤儿,靠伯父、伯母供养念书。他勤奋刻苦,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考中进士,历任庶吉士检讨、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等职。周玉砥的成功影响了周门一家人,周姓人以科举起家渐多,家族也显赫起来。他注意培养人才,奖掖后进,礼贤下士,乐于助人,后来有“时天下士多出其门”之说,是对他人格的肯定和赞誉。周玉砥有真才实学,他的文章受人推崇,连《山东通志》也有“玉砥文章名天下”的说法。他有《青黎馆集》流传后世。年老归里,周玉砥依然关心国事民事,常为百姓说话,争权益。
    19.王邦直
    明代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鱼,号东溟,西汉名臣谏大夫琅琊人王吉的后裔。王邦直自幼聪慧,文思敏捷。明嘉靖年间以岁贡出任盐山(今属河北省)县丞。王邦直颇得先祖王吉遗风,为官廉正,不谋私利,面对当时腐败的吏治和不良的风习,王邦直上疏皇帝,提出拨乱反正的10条对策:“一曰减赋役以招流移;二曰实仓廪以备荒;三曰戒有习以去奢僭;四曰法驿递以革冒滥;五曰禁势豪以除暴横;六曰正仕途以塞奔竞;七曰重功绩以明考课;八曰慎作养以剔繁冗;九曰严简练以修武备;十曰振纪纲以励风俗”。这些非凡见解为皇帝所肯定,但也由此招惹了嫉妒,后来被罢官免职,回归故里。回故里后,王邦直在自己院落筑成一小阁,闭门攻读,刻苦钻研,致力搜集历代音乐著作,进行研究,历时20年撰就《律吕正声》60卷。该书对中国声律学的发展作了全面考察,就声乐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该书还将音乐故事和民谣收入,还记录了一些琴谱。清代《四库全书》编入该书。
    20.高宏图( 1583-1645)
    字子狱,号斋,明胶州人。明万历三一十年(公元1610年),高宏图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当时朝廷内出现派系斗争。高宏图主张稳妥平和处置,被诬为包庇而夺俸两年。后来,高宏图任陕西监察御史,严厉处置西安秦王府太监张清欺压百姓案,奏请斩杀张清,但张被权臣包庇,他气愤之下,称病隐退。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春,魏忠贤为高宏图复官。高入都后,不依附魏,仍坚持自己的宽刑狱等主张,终惹怒魏,被削籍。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魏忠贤自杀,高复原职,继续同魏党较量,获胜立功,任太仆寺少卿。后任右佥部御史,升左都御史,改任工部右侍郎。宦官张彝宪企图联络高为私党,被高宏图婉言相拒,便借口高缺席侍郎议事,违背圣旨,削免职务,闲居长达10年。清兵攻至胶州,高宏图变卖家产筹资招义兵抗衡,协助知州郭文祥登城坚守,不计昼夜,力保城池不丢。崇祯获悉,次年召高任南京兵部侍郎,继升户部尚书。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福王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为皇帝,高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当时宦官当政,高宏图力主兴利除弊,但没被采纳,于是心灰意懒,上疏乞休,但未得批准反得加封,被给予四世封诰,荫其孙为中书舍人。高力辞不受,4次上疏乞休。马士英、阮大铖从中斡旋,皇上准奏。南明形势紧急,高宏图渡钱塘江,计划约被逐大臣刘宗周为外援,在江浙一带据守。后南京陷落,南明终结。高宏图于会稽绝食而亡。高宏图有《易解》、《论史》等著作传世,其书法作品也流传至今。
    21.丁耀亢(1599—1671)
    [一说(1599—1669)] 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祖居诸城马山(今胶南市境内)。丁耀亢出身于一官僚家庭,祖父纯、父惟宁都中过进士,父官至湖广勋襄兵备按察副使,弟兄六人中也有数人科举获名。丁耀亢自少年时代聪颖过人,颇有智谋。但他在科场屡试不第,后得进充任教习,郁郁不得志。明未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清入关前后的战火燃及山东,丁耀亢饱尝了战乱之苦。他怀才不遇,倜傥不羁,把这些情感付诸于笔端,撰写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作品,成为一颇具个性的文化人。《天史》类列历代凶吉祥灾之事,抒己生不逢时之慨,后此书被焚毁失传。《出劫纪略》凡十三篇,记丁亲身经历的一些史实,即清军入及丁投奔南明弘光政权的经过,其中李自成大顺军在胶东的活动,对了解当时社会状况尤其是农民军土地政策等,颇有参考价值。丁耀亢的《续金瓶梅》,是他的立名之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一定地位。该书艺术成就逊于《金瓶梅词话》,且有宣扬因果报应的消极思想,但在疾世抒愤方面,超乎许多作品。该书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影射明清易帜的悲切现实。他运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昏君、佞臣、弊政、恶习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清朝统治者的黑暗政治予以抨击。丁耀亢一生著述丰富,诗文意气风发,情感激越,连写景的诗作也露出倾泻愤懑的风格,不难看到对清朝专制政治的愤恨。丁耀亢“雄心傲骨气铮”,勤恳笔耕不辍,在那个时代难免会招惹祸端,清初文字狱盛行,他难逃厄运。《续金瓶梅》一出,他便被逮捕,关押120天,经友人营救获释。他死后,清廷又多次查禁此书。丁耀亢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勇于鞭挞封建统治的黑暗,关注社会生活,同情农民疾苦,在作品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22.左懋第(1601一1645)
    字仲及,号萝石,明代莱阳(今属莱西)人。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左懋第乡试中第二名举人,次年中进士,历任陕西韩城县令、户部给事中、太常侍卿、兵部左侍郎。韩城县有苏武墓,任韩城县令的左懋第以苏武为楷模,保持了一身正气。左懋第被擢升为户科给事中后,指斥民穷、兵弱、臣工推诿、国力虚耗这四种时弊,上书奏请纳监、出钱赎罪、广开财源,行平仓法、监法及减轻赋税,输粟边塞、以充军粮。北京明王朝被推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为求偏安,准备向入关的清廷割地求和,派左懋第担任使臣。富有民族气节的左懋第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不甘屈膝苟生,决心以“误国辱身”精神完成使命,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他愤慨上书辞行道:“望陛下时时以先帝之仇、北部之耻为念,更望严谕诸臣,勿以北行为和议必成,勿以和成为足恃。夫能渡河而战,始能画江而安”。左懋第到达北京,受到清廷的冷遇和戏弄,他凛然不受辱离京南回,但被清兵追回,监押在太医院。左懋第题字门上:“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泰然面对种种威胁利诱。左的堂兄左懋泰也被派来劝降,他只谢堂兄曾帮助自己治母丧,拒不认降敌的兄长。摄政王多尔衮出面,亲自审讯左懋第,左坚贞不屈,遂被押往菜市口,左面南朝拜,从容就义,时为闰月六月二十日。
    23.黄宗昌
    明清之际人,生卒年不详,字长倩,号鹤岭,即墨人。明清两朝即墨“五大家族”中黄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即墨黄氏传说最初来自益都。明清两代黄姓人于仕林、文坛中显名者很多,其中官级最高的是曾担任兵部尚书的黄嘉善。
    黄宗昌在黄姓人中颇负盛名。受祖辈影响,他自幼好读书,中壬戌科进士,授雄县(今广东雄县)令。后调任清苑县令,此时正值魏忠贤专断朝政、不可一世之际,京城附近许多官员竞相卖身投靠,纷纷为魏建造生祠,为他歌功颂德。黄宗昌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崇祯年间,黄宗昌官授御史,上《纠矫伪疏》,弹劾魏忠贤余孽黄克攒、范济世等61人。上《纠矫伪疏》,弹劾周廷儒等人的腐败罪行。崇祯二年,黄奉旨巡按湖广,认真调查,很快查明拖延已久的腐败罪行。惩处了凶手,同时上疏弹劾龚承荐等玩忽职守罪。
    后来,黄宗昌受排挤被降职,后回乡闲居。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清兵围攻即墨,黄宗昌变卖家产作军饷,率众护诚。交战中,他的儿子黄基被清兵射死,在黄宗昌等军民奋战中,即墨得以保全。两年后,黄大夏、郭尔标率农民暴动,起义军兵临城下时,黄宗昌组织士绅抵抗,引兵里外夹击,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明亡后,黄宗昌在崂山修筑玉蕊楼,隐居深山,著书立说,留下《崂山志》等文稿数十卷。
    24.黄培(1603-1669)
    字孟坚,号封岳,即墨人。出身地方名门旺族,其祖父黄嘉善年轻时考中进士,在朝为官数十年,官至兵部尚书。黄培幼年丧父,由叔父黄宗昌扶养成人,黄培16岁时荫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在崇祯朝中做官17年,他为人刚正有志节。黄培还是很有才华的诗人,隐居乡间,他不愿与新朝权贵结交,不惧剃发令,依然蓄发宽袍。受客居即墨的诗人宋继澄父子影响,闭门谢客的黄培开始参与宋所组织的诗社活动,借诗明志,抒发胸襟。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黄培把27年来所作280余首诗编作《含章馆诗集》,抒发心中郁郁怨愤,刻刊传世,赠与亲友。据说他在崂山以大石建室居住,题为“丈石斋”,以示坚贞。清廷初定中原,极欲压服关内前明臣民,也急需各类忠于新朝的人才。制造文字狱,成为统治阶级对付忠义之士的惯常手法。受黄家几代恩遇的姜元衡无耻投靠新朝,甘作大清顺民,为了荣华富贵,竟恩将仇报,纠合小人从《含章馆诗集》中摘抄了若干句子,断章取义地指控黄培有反清复明思想。因此酿成一桩血案。诬告黄培的状子先后呈县衙、州府、抚院,黄培的罪名无法定下,姜元衡没能如愿。康熙五年六月二十日,姜元衡向总督衙门投递了诉状,罗列了黄培怀明反清的十大罪状。很快,朝廷下旨从严审讯,包括刻工、装订人在内217人被牵进此案。康熙七年初,山东巡抚负责审理此案,姜元衡为制造混乱,解脱自己,竟想把与此案无关的顾炎武牵扯上。黄培慨然承担起一切责任。至康熙八年二月十六日结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黄培文字狱案以定黄培隐叛诽谤之罪而告终。四月初一,黄培被处以绞刑。死后葬于即墨水清沟。
    25.法若真(1623—1691)
    字汉儒,号黄山、黄石,祖籍济南,先祖于明朝景泰年间任职胶州,法氏后人遂定居胶州城里,以为故里。法若真父亲法寰学识渊博,尤爱好研究经史,对《四书》、《春秋》颇有见解,著作很多,声名一时。他辞官返乡,在城南怡云岭设学馆,以授徒讲学为业。受家庭影响,法若真自小好学,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顺治三年(1646年),他与伯兄若贞同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来,法若真先后在福建、浙江、安徽任职,他体恤下情,兴利除弊,为政清廉,深得人心。一次安徽灵璧等五县歉收,民不聊生,他上疏请求减免五县租税,遭礼部拒绝后,他甘愿破家代灾民交租纳税,被人们称道。康熙十八年间(1679年),数名大臣联合推荐法若真举博学宏词科,他有病没能应试。从此法若真弃官剃发,隐居黄山30年,后回胶州,一年后便辞世。法若真的诗书画都被人们看重。他的诗“不今不古”(纪昀),超然脱俗,自抒性情,独成一格,深为“性灵派”诗人赞许,人称其诗“因情以发气,因气以发声,因声而绘词”。法若真的文章同样非同寻常,“或庄或谑,可歌可泣”,“百态俱出,万变不穷”,被清初文坛同仁誉为“海内词坛尊宿”和文坛“泰山北斗”。法若真在书画方面也很有成就。他善作山水画,大幅作品汪洋恣肆,变幻神奇,别有风骨。扇面小画雄健清俊,不拘一格,风趣横生。偶尔他也会绘花绘鸟,具有鲜明的风格。法若真精于书法,他师魏晋“钟王”神韵,不效元明诸家,行、篆、草、楷都在行且都显示独特的风格。行书“有鸾停鹤峙之势”,草书“巨幅大笔,气势魂魄”。法若真是清代山东为数不多的诗书画皆有成就的文人。在他影响下,其子孙辈承家学,有所成就,出了若干有影响的文化人。他著有《黄山诗留》、《介卢诗》、《黄山集》等。《树沙飞泉图》等27幅被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故宫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等都收藏了他的作品。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病逝于故里,其墓在小珠山南麓君子峰前。
    26.于七(1609——1702)
    本名乐吾,山东栖霞唐家泊村人,家世殷富,是邑中大户,祖父经商,父亲当过明末防抚铺兵。于七上过几年学,14岁拜师习武。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考取武秀才,次年又中武举。他为人正义和气,时常为乡亲排解纠纷,因而在乡里有较高的威望。清兵入关后,迅速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但遇到李自成旧部和其他反清力量的抵抗。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于七在董樵等有识之士协助下,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他们以淘金工人为骨干,广泛发动农民,联络海岛渔民,在胶东锯齿牙山建据点,竖义旗,反清抗暴。于七部与昆仑山区的农民起义军相配合,攻克宁海州,向文登县城、栖霞县城进攻,令统治者大惊。清廷剿抚并济,使起义军遭沉重打击,于七在动摇中受招安,起义失败。于七降清后,难以得到统治者信任和地方官吏的信任,受到亲朋好友的谴责。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为了恢复明王朝,挥师抗清,激发了北方各地农民的起义。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于七第二次领导农民在锯齿牙山起义抗清,登莱二府人民纷起响应,反清烈火燃遍胶东。清廷深恐斗争蔓延,派万余名满蒙“八旗兵”和九省两万多名“绿营兵”围攻锯齿牙山。于七率众英勇抵抗,但寡不敌众,于七等极少人突出,大批起义官兵及家属被杀害。昆仑山、招虎山方面也遭挫。康熙元年(公元1661年)春,于七从锯齿牙山突围,转移至崂山东麓,先在王哥庄港西当佣工,后为避难便到华严寺出家当和尚,先得法名通澈,受戒时又获法号善河。他在众和尚中颇有威信,70岁时被举为方丈,最后老死在华严庵。现华严寺善和的墓塔已修复,寺外立了于七石雕像。
    27.郭琇(1638一1715)
    字瑞甫,号华野,即墨人。郭琇父郭景昌学识渊博,诗文卓绝。郭琇9岁时父病故,由伯父郭尔印扶养成人。他好学上进,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中进士。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郭琇坦然赶往官场视为畏途的吴江任知县,他认为“只有为地择官,岂能为官择地”,定要把这里的事情办好。他勤政廉洁,处事干练,推行“版串法”杜绝吏役贪占,他对各类关乎国计民生的事都认真去办,善于处断疑案。在任期间,“治行为江南最”,颇受好评。1686年,年届半百的郭琇升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他先是上《参河臣疏》,整顿了沿河机构官员,一时震动朝野。《纠大臣疏》针锋芒直指大学士明珠及余国柱等,痛揭他们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罪行,在“势焰熏灼、辉赫万里”的佞臣面前毫无惧色。郭琇得到康熙皇帝信任,升入左都御史。第二年即1689年。他又上《参近臣疏》,列举皇帝近臣少詹事高士奇等结党营私、徇情枉法,全无顾忌,使高士奇一伙被罢官。郭琇所上三大疏,轰动一时,也由此招祸,他的激烈举动引起奸党的忌恨,明珠余党对他进行诬陷,致使他被削职返乡。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皇帝南巡回驾,郭琇迎驾于德州。康熙在江南听到人们仍赞誉郭琇,也感到郭琇确实是个好官,复起用为湖广总督。郭琇到任后,励精图治,过问钱粮田赋,关心百姓疾苦,而且依旧不断上疏,弹劾贪官污吏,消除社会弊端。他提出将黄州、武昌二府所征军粮改为折色,节省运费;减轻江夏等13州田赋;豁免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有赋无田的田赋和清丈土地等建议得到皇帝赞赏,湖广地区的民众由此得到很多益处。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10年)年迈的郭琇多次请求辞官医病被拒绝。翌年他被权臣排斥,两度被罢官。1715年病逝。郭琇实际在官位时间不过14年,在乡间的时间占大多数。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不计私利,几次被罢官。放归故里后,衣着简朴,举止谦和,遇者皆不知其曾为封疆大吏。
    28.蒲松龄(1640-1715)
    字留山,号柳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人。 蒲松龄父辈本来家境贫寒,后弃儒经商20多年后有所积蓄。蒲松龄出生时家庭属地主兼商人家庭。蒲松龄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好学。18岁结婚,19岁时初应童子试,便使以县、府、道三弟一补博士弟子员。但是,此后他却屡试不第。31岁时,蒲松龄应同乡好友、江苏宝应县知县孙蕙的聘请去做幕僚。一年多后,蒲松龄返回淄川,被同乡世代名宦毕竟有家挽留在庄上设帐教学。在教学的同时,蒲松龄并没放弃对仕途的追求,他日夜苦读,渴望能有所获。然而却屡试屡败。特别是一次乡试答卷时越幅被取消资格,使年近半百的他伤心不已。这一挫折使他下决心与仕途告别,而把精力用于文学创作。除教书外,蒲松龄把对社会黑暗现实的痛恨集中于笔端,把对美好生活的向望,倾注于自己的作品中,完成了《聊斋志异》等许多作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收有491篇短篇小说,蒲松龄的这些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因此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聊斋志异》通过花妖狐仙的故事,暴露了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控诉了他们欺榨百姓的罪行。郭沫若曾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对《聊斋志异》作了贴切的评价。蒲松龄一生曾两次到崂山,在许多地方留下足迹。1673年他到崂山太清宫,并在此度过了一段时间的创作生活。他还同宫中道士共同研讨经曲琴法,为繁荣崂山道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香玉》、《崂山道士》是蒲松龄为崂山留下的不朽篇章。《香玉》提到的耐冬及其变幻的仙女绛雪,对八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关岳祠的一面小墙,传为当年王七学道投机取巧的碰壁处。此外,蒲松龄还留下了吟咏崂山白云洞和观海市的诗作,都十分珍贵。青岛百花苑置有他的雕像。
    29.胡峄阳(约1639-1718)
    名良相,字峄阳,即墨人(今属城阳流亭)终生不做官,以教学授徒为业。“家甚贫,一介不取,蓬室瓮牖,悠然自适。雅工制艺,视进取之途泊如也”。 胡峄阳经苦读,经深入研究,成为清朝初年的易学家、理学家。他过世后,人们建有纪念祠堂,堂内挂对联,上联是“儒亦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下朕为“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他著述很多,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等传世。
    30.高凤翰(1683—1749)
    字西园,号南阜,胶州城南三里河村人,父高曰恭为举人,叔高曰聪为进士。高凤翰天资聪颖,童年时代就从家中藏书中学到不少东西。后来受当地名儒李世锡的指教,奠定了国学基础,对其后来在艺术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帮助。19岁那年,高凤翰参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济南参加乡试,后又两度赴省,但屡试不中。45岁时,高凤翰方由胶州牧黄之瑞荐举应“贤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县县丞。在官场派系斗争中,高凤翰受诬下狱,经历了一番磨难。后虽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对仕途失去了兴趣。去官为民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55岁时,他右手病残,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号“后尚左手”,刻制“丁巳残人”石章一枚,标志在丁巳年病废右手。他在扬州同“扬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们资助和自己卖画,维持了几年流浪生活。59岁,高凤翰返归故里,8年后病逝。高凤翰在文学艺术诸多领域有为人称道的成就,他的书法,他的绘画,他的诗作以及他的篆刻和藏砚都值得一提。高凤翰的右手书法严谨流畅,左手书法上溯魏晋风格,继承元明笔法,气韵流动,古趣横生,明清两朝数百年间以左手擅长书法的,尚无人与之媲美并列。当时能得到其只字片幅不是易事。高凤翰主工花卉山水,宋人雄浑之神和元人静逸之气在其作品中同时流露,艺术造诣很深。高凤翰的画不拘成法,因而被人归于“扬州八怪”,也有将他列为“画中十哲”的。高凤翰的诗成名较早,青年时代即负盛名。他的诗颇得明士王士祯的首肯。高凤翰文思敏捷,一次在两江总督尹继善举行的酒宴上,以雁命题,高凤翰提笔立就,其中不乏佳句,令友人交口称赞。他的诗、书、画、印被人称为四绝。高凤翰的藏砚也被人们肯定。高凤翰的传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图》轴等,并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砚史》等书。高凤翰在一黑陶罐上的诗刻和画有三足陶器的《博古图》花轴引起山东大学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后人们按图上提供的信息往胶州三里河求索,终于发掘出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青岛百花苑置有他的雕像。
    31.王元浩
    生卒年不详,字海如,清胶州人。王元浩好读书,对历代兵书最感兴趣。他还善于实践,通晓阵法,精于骑射。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中武举人。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武进士,殿试中武状元,授头等侍卫职。一次,雍正皇帝对火炮阵产生兴趣,怡贤亲王也想弄清火炮阵。当亲王询及王元浩时,王详细作了介绍,还献给亲王一幅《火兽火车图》。雍正皇帝了解到这些情况,对王元浩赞叹不已:“真是全才,不愧为武科第一!”便调王任山西偏关营参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王元浩被调到湖南洞庭水师任副将。他利用适宜时机和条件,致力研制武器,创制水战火炮,绘制《火器图说》训练下属官兵。王元浩对部队严格要求,对驻地民众体贴关怀.使洞庭一带相安无事。由于他治理有方,被升任为湖南总兵。48岁时,王元浩病死在任上。
    32.李毓昌(1771—1808) 字皋言,号荣轩,即墨城西阁里人。他出身贫民,酷爱读书。乾隆五十九年为恩科举人。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李毓昌中进士,后补知县用,当年便被派往山阳查赈。那年淮安(当时叫山阳,是府、县所在地)遭灾,清廷发赈银救济灾民,山阳知县王伸汉大肆贪污,恐怕被查,便精心贿赂前来查赈的官员。10名官员中唯独李毓昌不为所惑,同知情不报的受贿者形成鲜明对照。李毓昌忍饥寒,住破庙,不畏艰难,亲赴农村,深入民宅认真调查,与放赈名单逐一核对,掌握了王伸汉虚报户口,克扣赈银9万两中的2万3千两的底细,并准备报告淮安府。获悉李毓昌的动向后,王伸汉先是设宴利诱,遭李到拒绝后,便买通李毓昌的三个仆人投毒害死李毓昌,随后伪造自缢身亡现场。王伸汉与淮安知府密谋定案,使李毓昌受屈死蒙冤。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春,李毓昌妻在丈夫遗物中发现血衣和写有“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的禀贴残稿,顿时对丈夫之死生疑心。经开棺检验,知李毓昌生前中毒,并非自缢。李毓昌叔父李泰清赴京城向都察院伸冤,嘉庆皇帝决心借此整顿吏治,李毓昌这桩查赈大员蒙冤命案成为向贪官开刀的导火索。案情很快大白,嘉庆皇帝亲自批示,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夏,将谋害李毓昌的贪官、刁吏、恶仆王伸汉、王毂、包祥、李祥、顾祥、马连升等处死,革职流放了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还惩处了其他涉案的官吏和9名查赈大员。李毓昌冤案终得昭雪。嘉庆皇帝亲作《悯忠诗》表达对李毓昌清正廉明人格的赞扬,并刻石立于李毓昌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