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不能吃那些蔬菜:文化的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7:09:03
      一
    六月间,芒种时节,席卷南方的对流云层带来了充沛的雨量,江流以其澎湃的野心、欢快的步伐在丈量着大地。在这个季节里,自然万物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恣意吐露生命芬芳的醉人气息。秧苗、苕叶一片嫩绿,轻风拂起阵阵绿浪,劳动的激情在田间、垅头传播、荡漾。
    我们一行人,在温煦阳光的沐浴下,怀着崇敬的心情,造访了石鼓书院,驻足流连时,相识恨晚的感慨油然而生。
    石鼓山,三面环水,像一座半岛从水中升起,石鼓山得名之说有多种,据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法,是因它三面环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故而得名。
    在衡阳民间传说中,流传远古时,王母娘娘的七仙女之一,偷下凡间,来到潇湘。站在湘水与蒸河汇际处,只见大江北去、百舸争流、江水碧空、鱼翔浅底、渔家放歌,好一派人间美景。仙女白天戏水湘江,夜晚枕卧蒸水石旁,忘返天庭。星移斗转,沧桑巨变,仙女被天庭惩罚,将她点化成了今天美丽的石鼓山。
   
    二
    我们随着参观的队伍,走过两旁砌有仿古花纹护栏、中间建有禹王碑亭的栈桥,来到石鼓书院前。山门两旁镌刻着篆体对联“名修千佛上,至味五经中”,上联口气之大,自信中透出几分傲气;下联则阐明书院是以“四书五经”为教材。
    走进书院山门,与山门相连的几间厢房是书舍,书舍为“千年学府,石鼓胜迹”的展厅。在书舍的粉墙上,我看到了有关石鼓书院建成、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书院学规、教学成就的简介。
    石鼓书院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衡州名士李宽在此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宋朝两位皇帝钦赐匾额题“石鼓书院”,当时将石鼓、睢阳、白鹿、岳麓并列为天下“四大书院”。
    石鼓书院是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办大学,书院存在于世已经一千多年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世界上最老的高等学府。
    书院由“山长”负责管理,山长是在道德学向、管理能力、社会背景、朝野声望等方面都非常杰出的人物。“山长”这个称呼听起来野趣十足,正恰与书院的环境遥相对应。
    在书院里,前来求学的学生追求“经世济民”的本领。他们所学课程,虽然也是“四书五经”,但注重的是义理的阐发。其教学方法,一般由山长本人或其他教师十天半月讲一次课,其他时间以自学、个人钻研为主。自学中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向教师咨询,或学生间互相讨论,老师针对学生的难点和疑问进行讲解,鼓励学生问难论辩。
    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辩论,即使是听课的学生,也可以自由发问。书院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教师不仅以其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气节感染学生,不难想象,这些注入了人格魅力,极具弹性的教学方式,酿造出一种令人神往和兴致勃勃的学习氛围,有时比课程本身更能熏陶人、感染人。
    书院学规是儒学伦理大师朱熹制定。学规要求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先明义理,尔后正其心,以修其身,然后行之于事,再推己及人。朱熹推崇的循序渐进,注重伦理道德等诸多教育观念,即使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不失为治学和处世最具价值的人文理念。
    石鼓书院在近代,造就了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等一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
   
    三
    我一改以往走马观花浏览景地的习惯,游离参观队伍,特别有耐心将简介的目录、提要摘记下来。因为面前的简介,令我对照起现实许多事:高考的、大学的、教育的、做学问的,让我思绪翻涌,浮想联翩……
    每年六月高考时,路过家附近的学校,看到家长们张张焦灼、期待又故作轻松的脸庞,显示着内心不可抑制的关怀,一点都不比课堂里冥思苦想的高考生们轻松多少。
    高考结束后,择校、择专业、填志愿又是家长面临的一场考试。十多年来,大学里各种热门专业层出不穷,早些年流行经济类专业,各大学纷纷开设国际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后来又流行法学,再后来风头转到IT行业。可热潮过后,到毕业就业时,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企业里当上会计和营业员也就算不错,公检法早已人满为患,学计算机的太多,踏破了用人单位的门槛。
    中国的大学不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而是热衷培养“就业员”,大学教育着力实利、着力空名、着眼职场,这着实令人堪忧。时兴专业,热一阵冷一阵,许多燥热的过程,使得中国的大学教育最终组接成一种整体性的无奈和悲凉。
    我们的大学教育,首先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判断力的人来培养,最后让他们走向社会,成为合格的公民,进而历练成可造之材,如今的大学教育也有可喜的一面。
    前段时间,为侄儿读书的事,我去了一趟南华大学。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宿舍里一排排灯光点亮了夜空。在朦胧中,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沉思,他是在写教案,想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心得整理归纳,以丰富学生们的学识;还是在备课,想让第二天上的课更加具体生动;或许他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共同来研讨学术问题。
    清晨,我又走过校园,晨光初露,晓风微拂,大树下、草坪、山坡旁传来一阵阵外语的朗读声,从声音里,可以听出学子的那种如饥似渴的学习心情。我很自然地把晚上和清晨的情景联系到一起,在校园里,年老的教师一代和年轻的学生一代,为我们的大学教育都在刻苦的努力,还能有比这更加动人的情景吗?我的心里陡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
   
    四
    前面参观的人群已不见踪影,我穿过亭台长廊,走过古木嶙石、景色秀丽的园子,来到了大观楼前。映入眼帘的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儒家圣人孔子的紫铜塑像,我怀着景仰的心情向孔子深深地鞠躬。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道德之最佳途径,他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的人格,把教育看成是恢复人性,改变素质的根本途径。
    现在做父母的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都为他们选择好的学校。上初中、高中就更不得了,不是耒阳市二中、衡阳八中、就是长沙雅礼、长郡、师大附中等重点中学,总希望给他们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关注的亮点。
    最近听一位同事说:“我无论吃多少苦,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为了让自己孩子在长沙读重点中学,省吃俭用,集几十年工作攒下来的全部家当,在长沙购置一套住宅,并请事假,留在长沙陪读。我感受到这位同事内心的苦衷。家长对子女有太多的顾虑和担心,在当今这个社会里,压力来自各个方面,这就是我们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格外紧张的原因。
    大观楼雕梁画栋,气势宏大,集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于一体。大观楼前坪是祭祀和会讲的场所,一楼是讲学教室,二楼是藏书馆。
    在一楼讲堂中厅,有两张椅子,是教师的座位,我别有兴趣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考大学的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书之风又盛行中国,同时进厂的同事,许多人考上了大学,这触及了我的心灵深处某个层面,内心的不安使我把自己学过的,已落满灰尘的高中课本,从书架上翻了出来,再去买了一套新版的高中教材,在机修车间旁,一间又矮又窄的油库里,在窗旁的一张铁桌上,开始了高中课程的复习。
    夏天,油库又闷又热,我赤膊坐在铁椅上读书,还好,油库油味重熏跑了蚊子。冬天,双脚冻得冰冷,我就把脚放在沙箱里反复用鞋底摩擦砂粒,在思考难题、归纳重点的学习过程中,忘却了寒冷。经过近两年的复习准备,82年夏,在全国统考中,我考上了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首届文科班。
    我找回了我自己,找到了人生新的起点。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的,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一般人也许会觉得文化离自己很远,而实际上文化浸润在我们的生活中,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文化不能决定我们是否活着,却能决定我们怎样活着,活的是否有尊严、有快乐、有美感。
    我在这讲堂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会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五
    从大观楼出来,绕过幽静的碎石小道,道旁的古树像超凡脱俗的智者,苍翠葱茏、流光溢彩。我们一行人又汇合在一起,来到合江亭前,楼柱上有一副楹联:“石鼓双江水,昌黎一首诗”。一首诗是指唐朝贞观年间,韩愈遭贬,途径衡阳,为石鼓美景所感,吟颂的一首诗:“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合江亭曾一时被称为“绿净阁”。
    登上合江亭二楼,居高临下,俯视自如,远眺湘江北去,蒸水环其左,耒水横其前,三水帆墙天际隐,白云朵朵碧空流。远方耒雁塔与珠晖塔东西相望,两塔相映在湘江波涛之间,难怪老百姓都说,这是一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眼前的湘江与蒸水清浊相拥,似乎在喻示着我们,学问、学识要相容贯通,才能成其博大,成其精深,三水汇集向洞庭,向大海流去,仿佛告知我们学问、学识的相聚,会拥有更宏大的理想和力量。
   
    六
    参观完石鼓书院,我们返回书院的停车处,耸立在我们面前是一棵400多岁高龄的银杏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数百年岁月而依旧翠叶丛生。它的枝叶伸展向天空,映衬着远处石鼓书院的青砖石块、粉墙黛瓦,石鼓书院矗立着一种历史的凝重,遥望这座文化之石垒建的殿堂之时,你或许能听见那历史深处深沉的呼唤。
    在近千年的历史更替中,石鼓书院呈现出来的起伏兴衰,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成长和深化提供了真实的记忆。这里闪烁着耀眼的文化光彩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的每一组院落、每一间房舍、每一块石碑,甚至每一片砖瓦,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底蕴。
    书院仿佛在宣告:文化能够为我们的民族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文化教育是一种长时间的世代累积;提升民族素质是历史久远的磨砺。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气质;一所书院,自然有它独特的精神面貌。石鼓书院的精神,可用“坚毅”两个字来概括,石鼓书院在它绵长的1200年的历史中,曾8次被毁,而每一次毁后又奇迹般的建了起来,并恢复了先前繁盛。
    石鼓书院因坚毅而百折不回,因坚毅而生生不息,这种坚毅的精神贯穿在衡阳百姓心中,融化在湖湘文化的灵魂里。
    2006年,衡阳市政府重修石鼓书院及附属设施,拆除四周破旧民房3万多平方米,修建了占地3公顷的石鼓广场。而今这里名木翠滴,芳草如茵,人行道古朴而典雅,广场前花岗岩质地的巨型石书,镌刻着朱熹作的《石鼓书院记》,广场中心,用红铜塑成的李宽、李士真、韩愈、朱熹、张轼、周敦颐、黄干七贤群像,栩栩如生,他们坚毅深沉的目光,注视着这块土地的未来。
    我赞赏衡阳市政府修复书院的善举,我钦佩那些想要标识书院,并尊奉它的有识之士,我感谢努力设法恢复它旧迹的人们。石鼓书院是一所栖息心灵的所在,这座山水庭院拥有一种文化的内在支撑力,因为它的存在使我得以肃然仰望,生命里涌动一股无形的文化力量,我是如此渴望能够敬献自己的一瓣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