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保报销流程:秘 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20:52

秘 境

20颗仔玉
位于北京亚运村阳光广场北侧的妙乐居,是家不大的饭馆,但环境幽雅,菜肴精美,每天都吸引来众多食客,一些文人雅士、社会名流也常把这里选作聚餐之地。这一天饭口,却来了两位新疆维吾尔族人,一男一女,进门后径直走进一间包间。
妙乐居不是清真餐馆,维族人来此何为?
来者不为就餐,而是要做一笔买卖,玉石买卖。
生意不大,但买家很慎重,请来了玉雕界一老一少两位专家,俗称“眼睛”,专门看料的,还有几位玉痴朋友。买家设宴,新疆人来时,正是众人酒酣耳热之际,忙吩咐店家安排后厨料理几道清真菜肴,却被新疆人婉拒了。人家有讲究,也就不必勉强,那就看料吧。两位来者很是客气,甚至有些拘谨,连称不便破了大家的酒兴,等大家吃好喝好再说。于是两盘水果招待新疆朋友,众人酒足饭饱之后,一干人才出了包间,来到大厅里的灯光明亮处。
两位来者拎了一只密码箱,箱子打开,再解开黑丝绒包袱,一堆和田仔玉便亮在众人面前了。
搭眼看去,这箱玉料品质参差不齐,有青有白,有大有小,但看来都是仔玉,其中一些还带着皮色。数了数,共20颗。新疆人报价6万元。
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个“无价”,不是说凡是玉就一定比黄金贵重,而是说在玉石行当,一块玉料或一件玩意儿,卖主报价没有什么准头,中间弹性很大。人家报个大价钱,你看上,你中意,就买,喜欢了就值;不入眼,看不上,就是跳水价,你也不会掏腰包,觉得不值。另一层意思是,决定玉的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同是一块缅甸翡翠或者和田白玉,因为玉质、雕工和年代等因素的差异,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大凡卖主,当然总想把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钱,但新疆人这6 万元显然高得离谱了。卖主报价一出口,众人便笑了,老专家平时就好两口,今天喝得有点儿高,借着酒劲,“啪”一声合上箱子,道:“瞎扯,心比这石头还重!拿走!”买卖打的就是心理战,新疆人放出的试探气球让专家戳了一锥子。那男子忙说:“我说这个价,你们说多少?可以商量嘛。”把箱子又打开,拿出一块白仔,说:“你们看看,看看,好东西嘛!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在我们新疆也不容易拿来!你们说给多少?”老专家报:“六千。”新疆男子瞪大了眼:“什么?六千?”这回是他“啪” 地合上箱子,“我们把你们当朋友看嘛,才把东西送来,你们不是诚心要做买卖嘛。”那女的也有点儿生气,却还幽默,一撇嘴笑道:“如果这是一箱鸡蛋,我就卖给你。”大家不禁笑起来,气氛有所缓和。买家把那箱子又打开,仔细地查看那堆玉料。新疆男子从中挑出三颗拳头大小的白仔,拿着一颗在另两颗上“当当”地敲了敲,道:“你们看嘛,仔细看嘛,现在有多少像这样的仔儿,光这三颗,我一颗卖一万没问题!”
他手中那三颗东西确实惹眼,一颗枣红皮,一颗秋梨皮,另一颗洒金黄,用看玉的专用强光电筒打去,内里“肉”的白度、润度、密度都很是不错。买主让老少两位专家过眼,两位用电筒仔细看了,老专家没向买主表态,却问新疆人:“这三颗你们多少钱能卖?别来虚的,说个实价。”新疆男子问:“就想买这三颗?”老专家 “嗯”了声,那男子笑了,手在整堆料上画了个圆圈,说:“你拿走这三颗,就等于把这堆料的眼睛剜了。”买主和其他人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老专家解释道: “他是说这三颗是最好的,不单卖,要走一箱料一块走。”那女的在旁边点头:“是这个意思。”又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当然价钱好商量,交个朋友嘛。”
买主动了心,于是开始和这一对新疆男女磨嘴皮子,几位朋友也在旁边帮腔。讨价还价的结果,一箱料,20颗仔儿,最后在两万四上敲定。
已经拍了板,老专家突然有点儿不放心,重新再审视那箱料,特别是那三颗让人眼亮的东西,冷不丁问:“这真是仔儿?不是做出来的假皮子?”这话刺激了那男子,他激动地涨红了脸,高声道:“这要不是仔儿,你把它塞到我嘴里,我把它吃了!”
新疆朋友冲动的神情和不无夸张却格外真诚的表白,引出大家一片笑声。当场,买主即付4000元,一箱料带走,店老板担保,第二天将其余两万交卖主。
分手时,买卖双方都显得十分满意。卖方表示价钱虽然低了些,但一来急着用钱,这一下子救了急,二来交上了一帮朋友,以后在生意上会帮助他;买方认为天赐好运,捡了“洋落儿”。几位玉痴朋友对玉料行情也有所了解,认为就那三块上好的仔料也够本了。
皆大欢喜,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银行开门,买主取了款,顺路送到妙乐居交给老板,这才去上班。中午,新疆人到妙乐居拿了钱,还给老板送了两箱库尔勒香梨。
第三天,星期六,买主带上三颗白仔来到北京城南旧宫的一家玉雕厂。厂子是一家哥俩合办的,与买主是朋友。哥哥看完料,有点儿疑惑,让弟弟看。弟弟在室内看了,又拿到室外。在阳光下,弟弟反复察看了那三颗有着漂亮皮子的仔儿,抬起头说:“假的。”
买主心里一咯噔,假的?凭什么说是假的?
弟弟让买主对着阳光仔细看那玉料的表面。果然,在三颗仔儿表面某些不经意的地方可以观察到细微的工具锉痕,不是仔细审看,这锉痕绝对发现不了。
“用山料锉出来的,滚仔,新疆人叫磨光仔。”
新疆和田白玉有仔料、山料、山流水之分,上乘者数仔料。仔料和山料的价格之差,有时犹如天壤之别。一些玉料贩子为了赚钱,常常把山料棱角锉磨掉,在特制的滚筒里滚磨,直到变成犹如鹅卵石状的外形,再以特殊工艺染上皮色,这样在市面上,就可以当作仔料出售了。
这位买主早听人讲过这等手段,但在实际中终究没有经见过。经见过又怎么样?那请来的“眼睛”不是也被蒙骗了?早有古语:“灯下不观玉”。也难为那一老一少两位专家,既是晚上,又喝了酒,何况那皮子做得又如此逼真,纵是神仙又如何?神仙难断寸玉!买主连同专家和一帮玉痴朋友,都被新疆玉石贩子涮了。
这三块既然是假仔,一堆里其余那些东西即便全是真仔玉,也没用,因为都太一般,主宰这一箱玉料价格的就是这三块。哥俩担心地问买主:“钱给了没有?”买主回答说给了。哥俩不由叹了口气,弟弟愤愤道:“这帮新疆料贩子,说死也不能相信他们!”
买主无话可说。那一男一女两位新疆人,着着实实地给他上了一课。
不幸的是,这位倒霉的买主不是别人,正是笔者本人。
上边的故事,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那一对新疆夫妇,早已成了我的朋友。
这其中的过程曲折而有趣。
还是那一对兄弟有主意,发现是假仔料,便问我还能不能与卖玉料的新疆人联系上。我说当然可以,哥俩嘱咐我不要惊动那对夫妇,让我打电话给他们,说是还要买,从他们那里拿一些东西,押在手里,再戳穿原来假仔料的底,然后再调换。兄弟俩告诉我,钱已经给了玉料贩子,想让退钱,绝无可能,要想不吃亏只有这个办法。
此时的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恼火的不光是被人骗了,还有对那一对新疆夫妇的印象,明明是那么憨憨的笑,那么真诚的目光,那么一副拘谨的样子,怎么就成了骗子?怎么就会蒙你坑你戏耍你?还有,知道上当受骗了,也不能大张旗鼓地去声讨挞伐人家,这中间还有那两位专家面子的问题,专家打了眼,此事如果张扬开来,玉界的人不知会怎样去议论,而人家是你请来的,又拿酒把人家灌了半倒,怪人家什么?买了假料,不光不能让圈里人知道,甚至也不能让两位专家知道。这实在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就照那哥俩说的办法试试吧。
不承想,我这边电话还没有打过去,那一对新疆夫妇的电话却打过来了。还是谈买卖,说是又来了新料,比上次的还好,让我过去看看。
以北京十里河为中心,周边地区聚集着很多玉石商人、古董贩子、字画经营者、贩卖民间工艺品的个体户以及倒腾各种旧货的人。他们大都从外地来京,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十里河紧靠潘家园这个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市场,那是他们的经营场所;二是是十里河原本是一处城乡结合地带,旧有平房多,又有原住户合法或违章建起的许多新的房舍,房租便宜,在这里租房安营,负担不至于很重。住在潘家园,会方便许多,但潘家园地区以楼房居多,租金自然也就高了。那对新疆夫妇就是在十里河租了一个带有小小院落的三间平房。
那男的叫艾则孜•卡斯木。在他们租住的屋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和田料石,有上好玉料,也有不上眼的东西,甚至还有一些根本不是玉的抛光染色的水石。
我是和一位玉痴朋友一同到艾则孜租住地的。挑了一些仔料和山料,双方讨价还价,最后价钱定在两万五。应该说,这是一个尚算公道的价格。按那哥俩的点子,不付钱,先把料拿走,然后再向对方摊牌,以料换料,到时候不怕他不从。但这样一来,肯定扯皮,重要的是,采用这样的手段心里别扭,自己厌恶骗子,现在使出这一招,不也是在玩弄骗术吗?直接点破又如何?前边买的是假仔,点破了,难道这两口子能睁着眼死赖不认?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应该选择的只能是这种做法。就在朋友将挑选的料已经装了包,告知过几天付款的时候,我一时心血来潮,捅破不是来买料而是来换料的真实目的。
艾则孜两口子脸色骤变,忙将那已经装起的玉料收了回去。
两口子说死也不答应换料。甚至最后承认了那三颗东西是磨光仔,却说玉石交易中你看走眼只能怪你自己。这等于说我骗了你,骗成功了,你就自认倒霉吧。基本道德观念不同,这就无话可说了。那一天,我和我那位朋友,只能愤愤然又无可奈何地离开十里河那个堆满玉料和石料的小屋。
出门朋友责怪我太过迂腐,坏了原先的计划,我亦无话可说。
此后又与艾则孜交涉过几次。均无结果。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刚刚下班回家,我便接到一位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做管理工作的朋友的电话,说一对新疆夫妇的孩子突然病了,社区卫生室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要马上做手术,他们对北京医院两眼一满儿黑,想找一家可靠的医院赶紧为孩子手术。这位朋友问我能不能帮忙联系一家。天坛医院有我一位老朋友,我当即把电话打过去,很快孩子就住进医院,当晚就做了手术。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谁知新疆人把这事看成了天大一件事情。孩子出院后,他托我那位做管理的朋友非要送我一件玉器不可。是件黄玉太狮少狮手把件。我谢绝没有接受。后来又要请吃饭,朋友说:“老艾把儿子看得像宝贝,儿子放寒假从和田来北京,发病的时候,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当时把两口子都吓傻了,他们是真心要表达一番谢意。”听到朋友讲“老艾”,又说是两口子,我便问老艾叫什么,回答说是叫艾则孜•卡斯木。我笑了,告诉朋友,你去告诉老艾,说我就是买他那20颗假仔料的人,遂把上当受骗的前后经过讲与朋友。
常常就有这样难以预料的巧合。事情的结果是老艾两口子带了一箱仔料登门造访,还有一大包杏仁、葡萄干之类的礼品。从此,前嫌不仅尽弃,我的生活里又多了老艾这样一位特殊的朋友。
这个故事,在我业余涉足玉器赏玩与收藏历程中。只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之所以要在本文开头讲出这个故事,我想读者通过它,自会对当今中国玉市看出某种端倪。
玉器和玉市,在一般民众眼里,向来有种神秘奇幻、高深莫测的感觉。伴随着商品大潮的汹涌澎湃和中国玉市的彻底开放,中国玉器行当和玉市交易在原有神秘面纱之下,又注入诸多前所未有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既是中华民族八千年玉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动力,又是这举世无双宝贵文化的现实杀手;既催生中国玉文化走向空前的繁荣,又在屠戮它的内涵和灵魂!
幸焉?悲焉?
这条8000年的长河从哪里流来?又将向哪里流去?

暮春的一个后晌。
几个男人在聚落的壕沟边剥兽皮。
这是他们中午刚从河流那边的树林里猎回的一只野猪。野猪很大,这让他们剥起皮来很费工夫,只有一个体格健壮的男人剥得较快,因为他手中的工具与其他人都不一样,是把匕形器,色泽明亮而温润,刃口薄而锋利。其他人手中则是石头打磨的刀斧。健壮男人手中的匕形器,是他几年前偶然捡到的一块美丽石头,自己亲手打磨制成的。兽皮终于剥完,野猪肉按照聚落里人头数量,剁成等量的小块,野猪皮用草木灰鞣过,这是留给聚落首领的。
这时,几个小女孩为两只野猪獠牙争抢起来。野猪獠牙弯弯长长,女孩子喜欢让大人在上面钻个孔儿,她们用绳子穿起来,挂在脖子上作为装饰。一个小女孩没有争抢到獠牙,哭了起来。那个有着美丽形器的男人上前,牵走伤心的女孩,告诉她,他会送她一只比野猪獠牙更漂亮的饰物,会让她比别的女孩子更好看。
健壮男人和小女孩是一家人,但他并非她的父亲。在实行对偶婚的聚落里,虽然这个男人住在女孩母亲家中,但他来时,女孩已经高过他的膝盖了。在他之前,女孩母亲与另一个男人住在一起,那人才是女孩的父亲。那个男人天性胆小,在渔猎生涯中常常遭到众人的耻笑,三年前女人便让那男人离开了她的家,而接受了眼前这个健壮的男人。在这个以母系计算世系和财产继承的原始群落里,女人对男人拥有绝对的权力。男人参加女方氏族的劳动生产,一起享受劳动成果,一起抚养子女,但随时可以让你走人。事情就这么简单。
这个男人没有食言。他在捡到美丽石头的地方,又挑拣了几块色彩晶莹的小石子,用家中收藏的鲨鱼牙,蘸着从河床里捧来的细沙,开始在小石子上碾磨。若干时日过去,每个小石子上都钻出了孔洞。他再用一根细细的兽皮绳把它们穿了起来,于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就挂在小女孩的脖颈上了。
8000年后,还是一个暮春的后晌。
沧海桑田,在那个健壮男人把项链挂在小女孩脖颈的台地上,现在再看不到那条壕沟,看不到那用树枝搭建并涂了泥巴的房屋和聚落,那条河流已改道,远远地弯到了别处,原来河流对面的树林,也已经杳无踪迹,变成漫无遮拦光秃秃一片的沙土地。
现在这里又聚集了一群人,干部和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农民模样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年轻人,还有几位叽里呱啦说话的日本人。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发掘。
这是2001年5月,地点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东部的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5公里的地方。
许久以来,这一带常常能从地下挖出陶罐、石头工具之类的东西,但当地农民谁也没有在意,这些东西能干什么?不值钱,不当用,那些盆盆罐罐连猫狗的食盆都做不了,最大用处也就是充当个盛鸡蛋的家什。直到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博物馆的专家们,在这里联合进行文化普查,才意外地发现了这些线索。经探察,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引起考古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一处史前部落遗址被确定下来。因为地处兴隆洼村附近,便被命名为兴隆洼文化。当开始正式发掘时,北京的、自治区的、市里的专家学者纷纷被吸引来,连远在日本青森县的考古专家,也加入到发掘的行列。
发掘中不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而最振奋人心的一幕出现在这个下午——一枚半环形带缺口的东西发掘出来,当专家们确定这是一件玉块时,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在这一刻被重新改写了。
此前,伴随着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有出土实物为依据的中国玉文化历史已经追溯到六千年前。但有一个问题一直令专家和学者们迷惘不解: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从其雕琢工艺水平来看,俨然已达到远古玉器相对成熟的盛期,那么,它们的源头在哪里?这个暮春后晌发掘出的玉块,为回答这个问题拎出了一条线索。
从2001年5月开始,先后经过六次发掘。除揭露出大量房屋、墓葬、窑穴遗址以及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工具外,还发现了数十件琢制精美的玉器。这是迄今所知的中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不光为红山文化玉器群找到了直接源头,而且一下子将中国玉文化历史向前拓展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我们假想的那位打磨玉石项链的男子,那位兴隆洼文化的先民,是他,以及他的先祖、伙伴和后人.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提高了一大步,不断接近客观事物的真实。
根据考古学和其他科研成果,中国、中南美和新西兰,为古代三大玉器产地。若以起源之早、延续之久、用途之广、工艺之精、艺术之美来论,则只有中国堪称世界玉器产地之巨擘。源远流长的玉器制作、玉器应用历史让我们的祖先赋予玉以深邃而广阔的内涵。远古先民们的祖宗崇拜、图腾崇拜、神明崇拜,玉是沟通人与祖宗、人与神明的通灵之物。私有制和等级社会产生以后,玉又是阶级、地位、权力、财富的象征。在精神和审美领域,—个“玉”字,又与多少美好品格和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玉德”、“玉缘”、“玉成好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石俱焚”、“金枝玉叶”、“玉质金相”、“玉昆金友”、“亭亭玉立”、“玉树临风”、“金童玉女”、“金玉良缘”、“怜香惜玉”、“玉殒香消”、“玉堂金马”、“金口玉言”、“玉貌花容”、“守身如玉”、“冰清玉洁”、“冰肌玉骨”、“如花似玉”、“玉琢粉砌”、“琼楼玉宇”“雕栏玉砌”、“金盘玉脍”、“玉食锦衣”、“琼浆玉液”、“金声玉振”、“玉宇”、“玉闺”、“玉阁”、“玉容”、“玉色”、“玉体”、“玉女”、“玉照”、“玉心”、“玉音”、“玉面”、“玉趾”、“玉步”等等。据专家统计,在汉文中,以“玉”为部首的字多达五百多个,而含有“玉”字的词汇、成语已超过千条以上。而见诸史典关于玉的记载,见诸文学作品关于玉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
有两个人物,我很感兴趣。他们在玉文化的演进发展史上都应该大书特书,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秦昭王。
这是两个在玉器的不同领域首开先河的人物。
孔子之前,玉的功能经历了从灵玉到礼玉的阶段。原始先民崇拜祖宗神灵和天地自然,认为人与祖宗神灵、天地自然之间有种沟通的媒介,这就是玉。以玉沟通天地,敬奉祖宗,尊神事鬼,成为部落生存发展重要的精神依托和日常仪规。“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周礼•春官•大宗伯》)后来随着王权政治走向统治地位,玉在继续发挥尊神事鬼功能的同时,又增加了一层权利地位的象征意义。西周建国之初,周公致力于制礼作乐,等级区别,名物制度、揖让周旋,都有明确规定,玉便是礼的重要载体。“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周礼•春官•大宗伯》),诸侯觐见天子须执玉以朝,那玉是有严格尺寸标准的,清末学者吴大激所著《古玉图考》,详细辑录了各种礼玉的图谱和尺寸,仅圭的名目和形制,便异常繁多。那时就连身上的佩玉,也同样受到礼的制约,身上佩玉多少是与身份高低成比例的,一点儿马虎差池不得。至此,玉文化已经融入国家的典章制度之中,达到了中国古代其他分支文化难以企及的至尊地位。
到了孔子时代,这位圣人没有推翻老祖宗给予玉的定义,他却极聪明地强调玉的另一崭新属性,赋予玉以人格化、道德化的含义。
《礼记•聘义》记载:一次他的学生子恭问他:为什么君子看重玉而轻贱石头呢?是因为玉少而石头多吗?孔子回答:不是因为石头多就轻贱它,玉少就珍贵它,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终其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玉之珍贵,因为它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德行。孔子已不满足拿玉仅仅作为礼的载体,尽管他毕生致力于“复礼”,但复礼靠的是人,人要完善自身方可“复礼”,他总结的玉所具备的十一德,便成为人的道德操守的最理想的楷模。
圣人终归是圣人,以玉喻德,玉一下子与君子的道德操守联系起来,故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不再单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具备了省身励志陶冶情操的道德意义。
孔子的贡献在于,他让中国玉器和中国玉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极大的提升。正是这种精神内涵,成为玉器和玉文化承传千年而不衰的核心原因。
秦昭王开创的是玉的另一种历史——交易史。
秦昭王的故事,源自“和氏璧”。卞和献玉的故事已成千古佳话,这里不再赘述。单说400年后和氏璧在赵国出现,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此时秦国势力已日渐强大,秦昭王提出以十五座城池与赵国交换和氏璧。赵惠文王情知秦昭王有诈,但又不敢惹恼秦国。两难之际,大臣蔺相如站了出来,请命奉璧往使,留下誓言道: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奉璧到了秦国,秦昭王大喜,接过和氏璧自己看罢,又传给左右大臣甚至身边侍奉他的宫女欣赏,不再理会站在旁边的蔺相如。当然更不再提及十五座城池的事情。蔺相如眼见不妙,谎称璧有毛病,要指给秦王看。秦王将璧交还,蔺相如抱璧倚柱,怒发冲冠,斥责秦王不讲诚信。秦王唯恐蔺相如与璧一起触柱而毁,忙恳求蔺相如息怒,又信誓旦旦地承诺将十五座城池交与赵国。蔺相如哪里还能相信,托词称:秦王若要受璧,必须斋戒五日。秦王无奈,只好应允。蔺相如料定秦王必“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这就是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里以精彩的笔墨做了记述。
当然,太史公的记述主要是为蔺相如立传,他没有想到,他笔下另一个主人公的行为也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在秦昭王之前,我们尚未看到以玉来做交易的记载,更未看到这种交易伴随着讹诈来实施。玉器流通于市场,是在玉的奉神事鬼的礼祭功能和融入典章的等级权利象征功能淡化后才有的现象,这是到了宋朝才出现的。宋朝完成了玉的货币化的进程,而秦昭王的举动比宋朝的坊间交易早了1200多年。
秦昭王在中国玉文化历史上开了一个很糟糕的头。
中国8000年玉文化的长河,本是一条精神的河流,但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承载起越来越多的物质的属性。这条长河流淌到今天,当我们身处这样一种社会背景——即发财致富成为无数人的热切梦想时,就像音乐、绘画、文学、舞蹈许多出自心灵的圣洁物事在今天会插上货币标签一样,玉器几乎纯粹成为一种商品了。商业这个巨大的魔掌,正在中国营造一个轰轰烈烈的玉市。
这个市场如同股市、楼市一样,波涛汹涌,景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