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中医陈金娇好吗:中医五脏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3:00:43

 

    二、现代生活给五脏带来的影响

    天地是一小人身,人身乃一小天地。《六韬。文韬。守国第八》中说:“春
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天人
合一”,人不可能是“道”的化外之民,五脏天生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调节机制,五脏的天性即顺道,顺道即顺生。五脏养生就是维护五脏的天性,
不妨碍、不添乱、不添堵。不要画蛇添足,补这吃那。

    在“内经”时代,人们顺天应道、安分守己地待在生物圈、食物链中自己应
该待的位置,不越位,对小“天”、生物圈、食物链的影响很小。由于认知的局
限,无知、无奈于传染性疾病和危重疾病的抢救。正因为此,古人就更加注意自
我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生存能力、抗病能力、内省和内观,趋利避害。
所以总结出了充满生存智慧、抓住生存根本的养生之道。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
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比如一直到现在民间都在遵循的春捂秋冻、四季
尝鲜、冬吃萝卜夏吃姜、婚丧嫁娶讲究季节节气等等,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生存
智慧。

    现在是科技高度发达、人能胜“天”的时代。人能胜“天”,是好是坏?我
看是两面刀、双刃剑,祸福相倚,从目前看似乎是福大于祸,从长远看则是祸大
于福。

    大“天”已经恩赐地球为人类自然环境——小“天”,以产生、孕育生命,
可是由于科技的过度张狂,不受约束,人们硬是再造出了一个疏离自然的人工环
境:躲进空调房间,避开寒热冬夏;使气候变暖,令环境污染;物质极大丰富,
感官充分享受;诱惑充斥时空,欲望层出不穷……人类的寿命确实在不断延长,
但是如果扪心自问:生命体验究竟好不好?内心是不是真正充满了祥和幸福?很
少有人能正面回答。

    我们虽然少了传染、感染、营养不良这一类的疾病,但是却多了身心性疾病、
生活方式病,如颈椎病、肥胖、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脂肪肝、肿瘤等,这些
病更影响生命质量,到了疾病后期甚至是要死不得、求生不能,就那么耗着,满
身插着管子也得活上几年。

    灵活的四肢、直立行走的行动方式说明人生来就应该以形体劳作为主,人体
的能量代谢系统也是为此设计、与此相匹配的。而现在有腿,却出门坐汽车、上
楼乘电梯、爬山坐缆车,终日沉溺于电脑、电视、各种电器中不能自拔。我们的
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衣食住行与古时迥然不同,非常疏离自然。

    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01自然环境的变化

    空气污染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个气是什么?比如人能呼吸、说话、思维、活动,一看就是一个大活人,这就是一口气。这个气由三部分组成:元气、水谷之气(简称谷气)、自然界清气(也就是清新的空气)。只要有这三气(元气、谷气、清气),人就是一个“活”人。这三气的质量越好,人活得就越精神、越健康。

    但是现在,元气源自父母,个人选择不了;谷气已经丧失自然之性,现在吃
的是精细加工食品,里边还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清气也由清变浊了。父母也要
吃饭、呼吸,因此元气也是变的。三气都变了,人能不变吗?

    由肺的清气和脾胃的谷气相化合,静脉血就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有了动脉
血,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得到营养,进行新陈代谢。古书里描述的肺都
是洁白晶莹剔透的,谓之“娇脏”,喜欢洁净,最怕污染。空气的污染毫无疑问
地加重了肺脏的负担。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刻不呼吸。肺脏想躲都没
处躲!现在,据说50岁以上常年居住在广州的人,肺脏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发灰
发黑了。

    空气的严重污染,使人越锻炼越容易疲劳。很多人喜欢晨运,而早晨空气的
流动性很差,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实际上更加恶劣。我早上坐班车到大学
城讲课的路上,会看到马路边建有很漂亮的花园,阴霾的天空下,这边是车辆川
流不息,那边人们在打太极、跑步、跳舞、做操。吸进去的都是污染的空气,而
空气中的污染物一旦被呼吸道吸收以后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就入血了。长期在污
染环境下运动会使得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酸化,细胞
代谢缓慢。因为动脉血质量不好,人就非常容易疲劳,而且在外形上,皮肤会显
得晦暗不清洁。吸进来的污染物最终还要经过呼吸、小便排出去,无形中又增加
了肺、肾的负担。

    气候变暖

    现在,酷暑、暖冬非常常见,凉爽的秋季、寒冷的冬季好像越来越少。全球
气候变暖,使得阳气升多而降少,万物升发有余而潜藏不足。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一丸红日高悬天空:“人之大宝,只此一息
真阳”,一息真阳下藏丹田(小肚子)。作为生命个体,“阳气贵降不贵升”,
阳气一定要降下来,才能形成脏腑躯体结构,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才能在
“天人合一”中独立为“人”,否则就羽化、气化、融和在天地之间,谈不上个
体生命了。

    图1 太极图(见图1 )中的阴阳鱼形是那么柔软和谐,渐升渐降,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阴阳相抱,首尾相连。人体也是这样,阴阳不能冒头,一冒头,不是
寒就是热;五行不能冒头,一冒头,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就打乱了。

    虽说生命的本质是一股有形的阳气,但是这股阳气应当是柔顺温煦的阳气,
而不是亢烈桀骜不驯的阳气。阳气不能总是升发不降、居高不下,生命形成、生
命自稳、个体维系更讲究阳气的沉降收藏。

    气候变暖致使自然界阳气升多降少,对五脏影响很大:乱心神,上肝火;肺、
肾“失道寡助”,肃降、潜藏不能充分得到秋凉寒冬的“天助”。人体阳气该降
不降,就是“内奸家贼”,搅得人不能安生。阳气不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位置,
分布不均匀,总是升多降少,漂浮在上面而引起上热,常见心烦失眠、口干口苦、
口疮口臭、头涨痛、血压升高、疮痈肿毒等;下面则会阳气相对不足,形成下寒,
常见畏寒怕冷、夜尿、骨质疏松、不孕不育、闭经痛经、腹泻便烂等。

    按理说我们现在天天吃肉,能量摄入只多不少,阳气不该虚的。那么多阳气
究竟跑到哪里去了?我觉得是阳气分布严重地不均匀。天人相应,人也过度温室
效应了,上自热而下自寒,阴阳分离脱节,不能柔和相抱。

    2009年1 月的《羊城晚报》头版有条消息,说人工受孕已经排到2010年12月
了。那就意味着2009年1 月开始排队,要到两年以后才能轮上。现在不孕不育者
非常多,人类生育繁衍功能明显减弱。不孕不育,以前中医多是按照宫寒精冷、
阳气不足论治,而现在则多是阳气不守位、分布不合理、该降不降才下寒,而影
响生殖繁衍的。

    人工气候的制造

    随着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越来越依赖它。时间一久,必然对人的体质产生
深刻影响。人群体质一旦发生变化,疾病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本来夏季出汗是最绿色、最天然的散湿、散热途径,可以使气血外达、阳气
盛长,“使气得泄”,是顺天应道、天人合一。但是,现在许多人夏季过度依赖
空调,夏行秋令,不合时宜。夏季人们终日在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毛孔关闭,
气血趋里,收汗无汗。这是背“道”而驰,有违“使气得泄”的夏季养生原则。
开始会感觉凉爽舒适,但是舒适不代表健康!长期依赖空调,其结果是:离开空
调?受不了热!不离空调?又浑身难受。一个夏季就这么折腾腻歪过去了。

    空调下,人体正常的散湿、散热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湿散不出去,会影响
到脾胃;热散不出去,会使热适应能力越来越差,以至于人们在逛商店、开会、
吃饭、休息的时候,如果发现没有空调,就会害怕恐惧。空调并不能使身体很好
地散热,反而会郁热于内,于是人们除了吹空调,还要喝冷饮、吃雪糕,才能把
烦热给压下去。现在夏季很多病的发生或加重和空调的过度使用很有关系,比如
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痛经、月经推后、颈椎病、慢性咽喉炎、腹泻等等,大
家想不到吧。

    凡是与夏季空调过度使用有关的疾病,内湿、郁热、瘀血最为常见,因为不
能“天人合一”地“春夏养阳”。本来炎热的夏季应该气血走表,汗出散热,消
耗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酷热难当、消耗体力,适当地利用空调趋利避害本
是好事,但是“过犹不及”,过度依赖空调,则是大逆不道,和老天唱反调了。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人类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非常大。比如地球生物圈里所有生命活动的唯一能
源就是太阳的辐射能,所谓的“万物生长靠太阳”,而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生命能
就一定要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然后太阳辐射能才能一步一步在生物链中传
递下去。可是人类大量破坏绿色植被、砍伐森林,致使气候变暖更加严重。

    在能量的传递过程中,人类不过是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可是我们却拼命地吃
肉喝酒。美食当前、诱惑难挡,不知不觉就过多霸占了食物链中的能源和资源,
同时还向食物链中投放添加大量人工饲料、各种激素、农药化肥、杀虫剂、抗生
素等等。

    《吴子。图国第一》曰:“夫道者,所以返本复始。”食物链中能量代谢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微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残体分解
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去,“化作春泥更护花”,成
为绿色植物的养料,供其进行光合作用。

    自然界万物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生物圈中,食物链上每一环、
每一物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但是,人类则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为了种植、饲养和治病而大量地使用杀
虫剂、抗生素,恨不得把微生物赶尽杀绝。要知道人体也要有正常的菌群,这是
抗御外邪的正气,不能失调。可是我们治病的时候又只顾眼前而大量地、不合理
地使用抗生素。其结果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乱上添乱,阳气一伤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