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广场舞哥要闯一闯:贵州历史人物——第3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6:55

适恭元朝末年普安路土酋那邦妻、女总管。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适恭纳款内附明朝廷,朝廷改普安路为帝安府,次年升军民府,另置普山府,授适恭为土知府,许世袭,土、流二知府与普安卫(在今盘县)同地分治。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适恭之继子普旦叛乱,次年被付友德平定,遂废普山府。

林宽(?-1397),又名林小师,明朝铜鼓卫(今贵州锦屏)上婆洞人,侗族农民起义首领。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明朝廷在今锦屏县设置铜鼓卫,圈占土地三百五十四顷。四月,林宽领导侗族农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武斗反抗斗争,"号一十万众"。他们攻克龙里、新化、平茶等千户所。明朝廷调湖广军前来镇压,潮门桥一战,官军被杀死千余人,被迫退守卫城。后朝廷又调集三十万大军进讨,因敌我众寡悬殊,林宽被俘牺牲,十二月,农民军失败。

龚诩(1381-1469),字大章,明朝五开卫(今贵州黎平)人。隶军籍,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调守南京金川门。明惠帝建文年间,燕王朱棣起兵夺位,进攻南京,守城将领曹国公李景隆屈服于燕王的强大武力,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入城,明惠帝剃光头化装成和尚逃走,龚诩与守门士卒大哭一场后改名王大章逃匿常熟,以卖药授徒为生。二十多年后,明宣宗下诏宽待逃亡士卒,龚诩才回到祖籍昆山。江苏巡抚周忱认为龚诩是位贤良忠贞之士,荐他作太仓卫教授,龚终不受任,一直隐居虞浦,终老去世。福王朱由崧时(公元1644年)才给他彻底平反,追谥"安节",为黔南第一位"安节"。著有《野古集》三卷,清代已录入《四库全书》。《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四首。

卓巴同(?-1427),苗族,明朝贵州乖西(今贵州境内)人。农民起义首领。明成祖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卓巴同领导乖西、巴香一带苗族人民"不服输税",反抗官府80余次。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春,土官刘德秀逼税,死于苗民之手。一年后,官军前往镇压,卓巴同率众迎敌阵亡。

李彦经(1410-1435年),明朝贵州贵阳人。他是镇国将军贵州都指挥李政的次子,初从王训启蒙,后随表叔越氏学,解诗学、善骑射、工书法,惜天不假年,未臻化境,于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去世,年仅26岁。

宋斌号淡斋,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人,宋钦之孙,宋昂之父。于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世袭贵州宣慰使司同知,住贵州城内。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朝在贵州城内设立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从此建立行省,这和宋斌与水西安氏的拥护有关。宋斌曾征巴香等地人民,叙级怀远将军。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每恨土酋家习弄兵,不晓笔札。他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时闽人廖驹从戌都匀,很有诗名,著有《疆恕斋集》,斌即厚币延其教诸子,称疆恕先生。久之,其子宋昂、宋昱以吟咏驰声誉,成为明朝首批诗人。其所部也多开化。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宋斌在水东长官司的辖地红边寨凤凰山下讨得一块地(今名高家大土),开始建造私宅。于宋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宋斌由贵州城迁居北郊红边寨住。斌老,于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由其长子宋昂袭职。去世后,其坟葬于云锦庄云顶山脚宋光坟(民间讹为皇帝)之后,俗称帅坟。

韦翁同(?-1451),苗族,明朝贵州都匀卫合江州化从人。农民起义首领。明宣宗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韦翁同领导当地苗族人民抗拒交粮,并杀死前去催粮的副长官张勉后,举行武斗起义,拦袭官军,鼓动蔡即等53寨苗民一起抗税,并获广西韦万良等声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朝廷调贵州兵三征云南麓川,韦翁同趁虚联合镇远等地苗民向新添、清平、平越等卫进攻。次年攻焚靖州、五开、铜鼓各卫屯堡,起义势力逼近贵阳。朝廷命征麓川的军队回师进行围剿,韦翁同败退香炉山。明代宗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香炉山被官军攻破,韦翁同被俘,受害于北京。

张谏字孟弼,明朝赤水卫(今贵州毕节境内)人。明朝时贵州的第一个进士。少有志气,北走四川就学于刘仲珩,很受仲珩喜爱。当时正值刘忠愍奉命出使四川,仲珩带孟弼拜见,忠愍亦非常喜爱孟弼。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中举人,然后到京师留在忠愍门下受业。明英宗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考取进士。受行人。因母去世去职守孝三年,后官拜监察御史,出督福建银课时,遇地方不宁,孟弼率兵协助官军捕之,回到朝廷时,上疏请罢闽中银课。后父亲去世,又守孝三年,孝毕累迁顺天府尹,因正直被贬穿州知府,后又升太仆寺卿,卒于任上,留有《望古》诗一首。

林蔡氏女,明朝毕节卫(今贵州毕节)人。其夫为毕节卫指挥,早逝,其子林晟年幼袭职。蔡氏寡居,有志气,且懂得军事,因子晟年幼不懂军事,她便出来管理军事,卫中各军指挥都敬佩蔡夫人。蔡氏有文才,军政闲暇时又教子晟以诗文。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苗民攻赤水城,四川都指挥张祥来征不克而死,毕节震惧。时官军皆调征平越,林晟又在守备贵阳,毕节城中仅有军队数百人。蔡夫人临危不惧,率仆人及军民修补城墙守卫。不久,水西叛酋普奴率众来攻城,由于蔡夫人指挥有方,拒敌三月,贼自去她便率众追击,使敌大溃,毕节城得以保全。人称蔡氏为"女将军"。能诗,《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王训(约1417-1497),字继善,号寓庵,贵州卫(今贵州贵阳)人。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举人。他是明朝贵州最早的举人。性慷慨、知兵、有智略,博览群书,十八岁上《保边政要策》8篇,主论宏大精辟,深受赞扬。曾在尚书房王骥、侯%幕府中佐理军事,不受重用。明英宗正统初年被荐为贵州卫训导,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因功升贵州卫教授,一辈子多数时间教书,对贵州文教事业作出了贡献,被誉为"明代文教之鼻祖"。他还是明代贵州最早有影响的诗人。因仕途受挫,负经济之才而沉沦下僚,壮志未酬,对腐朽的社会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晚年在白岩山隐居,读书作文,与诗人徐节、江澡、陈昌等互为唱和。所作诗歌雄健有骨气,苍劲悲凉,感慨身世,针砭时弊,是贵州诗坛"开草昧之功"第 一人。著有《寓庵文集》30卷,《孙子注解》等,多失传,只有十几首诗流传下来,《黔诗纪略》收有六首。

詹英(1413-1484),字秀实,号止庵,明朝贵州卫(今贵州贵阳)人。明承务郎大理寺左寺副詹思之祖父。詹英于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考取举人,后三试礼部不第,授任会川卫(今四川会理一带)训导。曾上疏言边务十三事,皇帝予以采纳。明英宗正统年间,朝廷由太监王振把持朝政,明云南麓川思任发叛乱,王想通炫耀武力,"示威四海"来提高个人威信,借以震慑朝中的反对派,兵部尚书王骥知王心意,就极力主张讨伐,朝廷遂命王骥等督军十五万远征。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至十三年(公元1448年),王骥先后三次征麓川。因王骥治军无方,贪婪腐化,苛扰地方,乱杀无辜,残害人民,所以无功而返。然竟加官加禄,王骥第一次封靖远伯,第二次获加岁禄三百石。詹英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义愤填膺,对个人安危全然不顾,以会川卫训导这样一个小官身份,大胆上《陈言征麓川略》疏,矛头直指王骥等贪婪腐化、残害人民、兵败受禄的丑行,并将矛头进一步指向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权宦,用唐玄宗的奸相杨国忠来暗喻王振。他要求将王骥等拿送司法,明正其罪。但由于王振的包庇,王骥等的罪行"得不问"。反而要将詹英派往王骥军前"效力"。詹英也只好匿身民间了。后来还任过云南河西县教谕。未几辞官归,以琴书诗酒为乐。著有《止庵集》,已失传,仅存一诗一疏。

秦颙字士昂,明朝贵州宣慰司(今贵州贵阳)人。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举人,明宣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进士。授行人,迁礼部员外郎。明英宗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奉命出使滇、粤,访问民间疾苦,回朝后上疏言其利弊,皇帝多有采纳。后为云南左参政,为官清廉,办案认真。出巡金齿,流潞江时,遇大风浪,满船人皆惊怖元人色,士昂毫不害怕,端坐船中,从容赋诗:"无端恶浪助颠风,自矢平生信与忠,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向潞江中。"后风止浪平,人们都说是因秦颙的忠诚所致。后卒于官。

安陇富明朝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人。彝族土司,奢香之孙。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安陇富袭贵州宣慰藉使职。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赐安陇富敕书,嘉其调兵保境有功。明英宗天顺四、五年(公元1460-1461年)间,安陇富又先后两次率兵平定叛乱。

黄绂(1422-1493),字有章,号精一道人,蟾阳子,明朝平越卫(今贵州福泉)人。明英宗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四川左参议、左参政,四川、湖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南京户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是贵州省第一位在朝中任作尚书的进士,为"有明贵州名宦之冠"。为官守正不阿,当时有"硬黄"之称。别人怕办的案子,他毅然担当,南京有个姓谭的千户,倚势霸道,豪夺芦场万亩,百姓敢怒不敢言,官场人知他与显贵关系深厚,都装聋作哑,黄绂闻知大怒,查究追索,终于使万亩芦场归于民。黄任四川左参政时,有个管仓库的官吏为节阳王亲戚,贪污官粮巨万数,节阳王多方庇护,但终被黄绂绳之以法。黄绂还举劾过将领侵冒军饷的行为,并惩办过数百土霸。历官四十余年,所至皆有建树。平生所著奏议、诗文,悉焚不留。《黔诗纪略》仅收得其诗五首。他是平越的首名进士。在平越题有《旧儒学碑记》。

楚德彪(?-1460,)仡佬族,明朝贵州西堡长官司(今贵州境内)人。农民起义首领。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楚德彪领导西堡仡佬族人民起义,攻焚屯堡,朝廷调云、贵、川三省官军三万五千人及贵州水西士兵二万人进行大规模镇压,西堡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事持续了三个月之久,千余人战死,众多村寨被焚毁,楚德彪被俘牺牲。

赵侃(1423-1481),字至刚,明朝普定卫(今贵州普定)人。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举人,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进士。累官吏科给事中,疏请优恤边军,又陈时政八事。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服阕,起原官,升都给事中,多所纠劾。又陈言禁,革积弊,任贤养民,弭灾舒难,振举公道,凡若干事,皇帝皆采纳。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升通政司右通政。身为谏官,正直不阿,检举、弹劾无所避讳,朝中权幸都怕他。他为政清廉,以言为职,凡对有裨益于时政之事,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竭智尽忠。他是普定第一位进士,也是普定最早进入朝廷,随侍皇帝的京官。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去世。是普定第一位受皇帝赐祭葬的朝臣,也是贵州较早受皇帝赐祭葬的京官。《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韦同烈(?-1451),明朝兴隆卫(今贵州黄平)人。农民起义领袖。明英宗正统年间,朝廷三次派兵远征云南麓川。大军过贵州,沿途征派徭役,肆意骚扰,激起了贵州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先后有邛水、清水江、烂土、凯口、草塘和仁怀等地的农民起义。明代宗景泰二年郎(公元1451年)7月,兴隆卫苗族韦同烈起义,被清平、平越、都匀等处布依族、苗族人民推举为"苗王",在香炉山上"环顶立寨,坚筑排栅三层,人莫能上。"起义军先后围攻新添、清平、兴隆、平越等卫所。同年十二月,明廷急调湖广、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官兵近20万人围剿。在敌众我寡形势下,香炉山陷落,韦同烈被俘,牺牲于北京。

宋昂字从俯,号省斋,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市)人。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其曾祖父宋钦归顺明朝,授贵州宣慰使司同知,领贵竹等十长官司及红边十二马头。宋钦传宋诚,宋诚传宋斌。当时西南土酋多桀骜弄兵,不通文墨,唯宋昂之父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宋昂和弟宋昱受教于闽人廖驹,通诗法,吟咏驰声誉,终成明初首批诗人,二人合著《联芳类稿》诗集。其诗情深意真,清新可读。朱尊彝《静志居诗话》颇称赞。他们的诗作已冲出了贵州,引起了京都诗坛重视。《黔诗纪略》录其诗各二首。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宋昂世袭贵州宣慰使司同知职。为官廉俭自持,崇尚儒业,爱民礼士,所部苗民若有动乱,必自咎其政,改弦更张,不加诛责,是以境内安定。明宪宗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他于贵州城西南济番河(今南明河)上"叠石为桥"。名曰济番桥(今花溪桥)。他又因地方边远,缺少典籍,乃多收经史藏于家中,随时披览。又重金延聘文士教授子弟,时人称其循良如文翁。昂老后,于明宪宗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由其长子宋然世袭其职。

宋昱字如晦,号宜奄,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人。诗人。贵州宣慰使同知宋昂之北。当时西南土酋多桀骜弄兵,不通文墨,唯宋昂、宋昱之父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使宋昂、宋昱终成明初首批诗人,宋昱颖悟好学,与其吹送宋昂迭为酬唱,积数十年,集为《联芳类稿》。《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其诗清新雅丽,有魏晋风致。兹录其诗一首。
《忆旧游》:记得曾游蜀路时,两川人物尽相知。联镳共访杨雄宅,携酒风登杜甫祠。月夜楼台飞逸兴,春风花柳入新诗。于今回首真成暮,独立苍苔有所思。

宋炫字廷采,号钝窝,明朝贵州水东(今天贵阳市乌当区红边寨)人。宋钦的玄孙。颇能诗,是明朝宋家文士列入明代人物志的人物。曾见有题《涣矶二绝》(即吟甲秀楼基鳌矶石):
(一)
水光潋艳接动云霞,汤漾扁舟泛水涯。云锁空庭闲白昼,两行归燕接阳斜。
(二)
烟霞常作画图看,尽日矶头意结宽。钓罢归来天欲暮,笑呼稚子接渔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