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周期短有什么影响:中国资源物产知识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5:42:29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中国资源概述
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和资源性产品生产大国之一。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本国的资源开发,成功地实现了发展经济的目标。中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2%的人口,依靠矿产资源为全社会提供了95%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又是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矿产品的阶段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与矿产资源中长期供应不足并存。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确保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1999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狠抓《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实践证明,国家确定的国土资源大政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建设占用耕地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1999年由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国建设占用耕地比上年略有增加,但由于实行“占一补一”政策和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增幅较大,补充耕地是建设占用耕地的2倍。实现占补平衡的省(区、市)由17个上升为24个。
土地管理秩序和矿业秩序进一步好转。通过加强执法,乱批滥占耕地、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势头得到遏制,土地违法案件特别是非法占用耕地案件明显减少。由于采取有力措施,狠刹土地未批先用的歪风,建设用地项目未批先用问题明显好转。31个省(区、市)如期实现矿业秩序全面好转。
宏观调控得到改善和加强。《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31个省级规划和64个市级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市(地)、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已陆续批准实施。1999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实施效果良好,有效地控制了建设占用耕地。《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进展顺利,《国土资源“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思路》已经形成。
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新机制逐渐形成。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实现了政事、政企分开。各地大力培育土地市场和矿业权市场,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探矿权、采矿权的依法出让、转让,有偿使用方式更加完备,有偿使用比例逐步上升,市场信息公布制度逐步建立,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
公益性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得到加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全面启动,一些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取得初步成果,65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土地遥感动态监测全面展开,以鄂尔多斯盆地为重点的西部地下水勘查工作得到加强。(国土资源部)
中国的草原资源
中国的草原总面积为3.2亿公顷,约是现有耕地面积的三倍,在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中占首位。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草原的大体分布情况为,从东北大兴安岭、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起,呈带状向西南延伸,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达青藏高原的南缘,绵延4500多公里,可分为东南、西北两部分。西北部分草原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面积广袤;东南部分则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草原与耕地、林地交错分布,其中草原面积约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30%。
中国草原属于温带草原,可分为中温草原、暖温草原和高寒草原三类。因地貌和水热条件的区域差异,中国草原可分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和草丛草原四种基本生态类型。
典型草原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37.4%,可分为平原草原、山地草原、高原草原三类。其中平原草原包括干草原和草甸草原,重要分布于内蒙及东北地区;山地草原主要分布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秋季牧场;高原草原主要分布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散见于青海省部分地区。
荒漠草原包括平原荒漠、高原荒漠和山地荒漠三类,占中国北方草原总面积的34.7%。其中平原荒漠占荒漠草原总面积的83%,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高原荒漠主要分布在西藏高原西部和藏北高原;山地荒漠占荒漠草原总面积的4.5%,分布在东经105度以西的许多山地。
草甸草原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27.9%,可分为平原草甸、山地草甸、高原草甸三大类。其中平原草甸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的低洼地及新疆塔里木河等地;山地草甸集中分布于荒漠地区的山地,也见于大兴安岭林缘地区和西南亚热带山地,是中国主要的夏季牧场;高原草甸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四川西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
草丛草原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中占3.1%,在海拔500—1200米的低山陵中占42.6%,在1200米以上的山地中占54.3%,通常与耕地、林地交错分布。又可分为草丛、灌木草丛和疏林草丛三种。
中国的矿产资源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具有矿种齐全、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截至1995年底,全国已发现矿产168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1种,矿产产地2万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154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7种,其它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3种。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金属矿产: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其中,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五位;锰矿资源有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三位;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钛矿资源中,钛铁矿的钛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钒矿资源总保有储量为259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铜矿资源有910处,总保有储量为6243万吨,居世界第七位;铅锌矿资源有700余处,保有铅储量3572万吨,锌储量9384万吨,居世界第四位;铝土矿资源有310处,总保有储量22.7亿吨,居世界第七位;镍矿资源较少,共有产地近100处,总保有储量镍784万吨,居世界第九位;钴矿资源有150处,总保有储量钴47万吨;钨矿资源有252处,总保有储量钨252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锡矿资源有293处,总保有储量锡407万吨,居世界第二位;钼矿资源有222处,总保有储量钼84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汞矿资源有103处,总保有储量汞8.14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锑矿资源有111处,总保有储量锑27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铂族金属矿产资源有35处,总保有储量铂族金属310吨。金矿资源有1265处,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居世界第七位;银矿资源有569处,总保有储量银11.65万吨,居世界第六位;锶矿资源有13处,总保有储量锶329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稀土资源有60余处,总保有储量约9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非金属矿产:
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有非金属矿产88种。其中,菱镁矿资源有产地27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萤石矿有230处,总保有储量l.08亿吨,居世界第三位;耐火粘土资源有327处,总保有储量石21亿吨;硫矿资源760余处,总保有储量折合硫14.93亿吨,居世界第二位;芒硝矿资源有100余处,总保有储量105亿吨,居世界首位;重晶石资源10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6亿吨,居世界首位;盐矿资源有150处,总保有储量4075亿吨;钾盐资源有28处,总保有储量4.56亿吨;硼矿资源有63处,总保有储量467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磷矿资源有412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52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金刚石矿资源有23处,总保有储量金刚石矿物4179千克;石墨矿资源有91处,总保有储量矿物1.73亿吨,居世界首位;硅灰石资源有31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32亿吨,居世界首位;滑石矿资源有4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2.4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棉矿资源有45处,总保有储量矿物9061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云母矿资源有169处,总保有储量云母6.31万吨;石膏矿资源有169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76亿吨;水泥灰岩资源有112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89亿吨;玻璃硅质原料资源有189处,总保有储量38亿吨;硅藻土资源有35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8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高岭土矿资源有208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4.3亿吨,居世界第七位;膨润土矿资源有86处,总保有储量矿石24.6亿吨,居世界首位;花岗石矿资源有180余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7亿立方米;大理石矿有12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0亿立方米。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是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占93%和95%左右。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知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地热等8种。其中,煤炭资源有5345处,保有储量总量10025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资源有油区32个,探明地质储量有181.4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气资源量约70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0.706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铀矿资源较少,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十位之后;地热资源分布较广,在距地表2000米以上的浅范围内,约有相当于13711亿吨标准煤的能量;油页岩资源有64处,总保有储量315亿吨;石煤资源有93处,总保有储量42.56亿吨。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中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共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和6500多个岛屿,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均海洋国土面积0.0027平方公里,相当于世界人均海洋国土面积的1/10,海陆面积比值为0.31:1,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列第108位。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共有海洋生物20278种,占世界海洋生物总数的25%以上。其中具有捕捞价值的海洋动物鱼类有2500余种,包括头足类84种,对虾类90种,蟹类685种,渔场70余个。可入药的海洋生物700种。
迄今为止,在中国海域共发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海上油气田38个,获得石油储量约9亿吨,天然气储量2500多亿立方米。海滨砂矿13种,累计探明储量15.27亿吨。中国沿岸潮汐能可开发资源,约为2179.31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624.36亿千瓦时;温差能总装机容量13.28亿万千瓦;波浪能资源理论平均功率为6285.22万千瓦;潮流能1394.85万千瓦;盐差能1.25亿千瓦。
中国海盐产量约占世界海盐产量的30%,居世界首位。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在太平洋国际海底成功地圈定了 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矿区,并在今后商业开采时机成熟时,享有对这一海域资源开发的优先权。
因为诸多的人为和自然的因素,近年来中国海洋环境日趋恶化,海洋灾害与日俱增。每年陆源污染物的入海量高达87亿吨。近年来沿岸地区还发生了大面积赤潮,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每年因海洋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风暴潮、海浪、赤潮、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等较为严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已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宝贵的海洋资源。
中国的水产资源
中国拥有广阔的水域,水产资源品种多,产量高,是一项极具开发价值的资源种类。中国的水产资源大致可分为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藻类、哺乳类五种,鱼类是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群。在全世界的约3000余种鱼类中,中国约有2400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其余为淡水鱼类。中国大多数海、淡水鱼类具有种类多、成熟早、生长快、繁殖力强、补充能力大、适应性广的特点,奠定了中国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2008年,全国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了4896万吨,连续20年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水产资源按区域可划分为海洋水产资源、近海水产资源和内陆水产资源三大类。
海洋水产资源
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水产总产量的57.72%,其中以鱼类数量占绝对优势。中国海洋鱼类约有1700余种,其中经济鱼类约300种,常见的高产量经济鱼类约60—70种。此外还有沿海藻类约2000种,虾蟹类近300种,经济软体动物约200种。其中黄海、渤海海区,共有鱼类250余种,捕捞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27.9%,盛产小黄鱼、鳕鱼、太平洋鲱等。东海海区共有鱼类440余种,捕捞产量占总产量的51.8%,是中国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四大经济种类的最大产区,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南海海区有鱼类近千种,具有品种多、产量少的特点,捕捞产量仅占中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20.3%,盛产金枪鱼、鲣、旗鱼、鲨鱼、海龟、玳瑁等。
近海水产资源
由于多年的过度捕捞,中国近海的水产资源呈连年下降的趋势,产量减少,鱼体变小。近年来,在渤海、东海和南海的近海区域分别实施了增殖放流和投放人工鱼礁的措施,以增加自然海区的水产资源,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中国养殖的鱼、虾、贝、藻类共计有60余种,主要品种有海带、牡蛎、珍珠贝、鲍鱼、紫菜、对虾、海参、扇贝、鲻鱼等。1990年中国海水养殖产量达162.4万吨,跃居世界首位。
内陆水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内陆水产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内陆水域共有鱼类800余种,主要经济鱼类约有四、五十种,其产量占世界内陆水域产量的1/10,其中虾、蟹、贝类的产量仅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3.2%左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的四大淡水鱼,鲤、鲫、团头鲂、鳊、沼虾、绒螯蟹、河蚌等亦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其中鲤科鱼类约占中国淡水鱼类的1/2,鲇科和鳅科共占1/4,其他各种淡水鱼类占1/4。北方地区盛产鲑科、茴鱼科、狗鱼科、江鳕等耐寒性强的鱼类;西北高原地区盛产耐旱耐咸的鳅科鱼类及青海湖的湟鱼;江河平原地区盛产鲤科鱼类,是中国的淡水渔业中心;华南地区多产鲤科、鳅科、鲇科鱼类;西南地区则盛产鲤科、鳅科和鲇科鱼类等。
中国的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小河流的总长度约为42万公里,径流总量达27115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径流量的5.8%。中国的河流数量虽多,但地区分布却很不均匀,全国径流总量的96%都集中在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仅占4%,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冬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枯水季节,夏季则丰水季节。
中国冰川的总面积约为5.65万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29640亿立方米,年融水量达504.6亿立方米,多分布于江河源头。冰川融水是中国河流水量的重要补给来源,对西北干旱区河流水量的补给影响尤大。中国的冰川都是山岳冰川,可分为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两大类,其中大陆性冰川约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
中国湖泊的分布很不均匀,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800余个,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多分布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其中淡水湖泊的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左右。此外,中国还先后兴建了人工湖泊和各种类型水库共计8.6万余座。
中国沼泽的分布很广,仅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类面积即达11.3万余平方公里,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是中国沼泽最集中的两个区域。中国大部分沼泽分布于低平而丰水的地段,土壤潜在肥力高,是中国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的重要对象。
中国的森林资源
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2863万公顷,中人工林面积为310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98%,森林蓄积量为91.41亿立方米。
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到处是望不到边的红松、落叶松、黄花松等针叶林和白桦、柞树、水曲柳、杨树、榆树等阔叶林。其次就是西南天然林区,这里的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楠、红木等。
目前世界森林总面积为4O.8亿公顷,中国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l%;世界森林总蓄积为31O0亿立方米,中国占世界森林蓄积的3%左右。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树林宝库,是世界上木本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木本植物700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2800多种。用材材种也很多,世界上1000多种竹类中,中国占有2OO多种,居世界第一。
中国森林分布概况
大兴安岭森林:是最大和最重要的针叶林区。它的山体长达1400公里,东宽300公里,被62%的森林面积覆盖,林地面积达15O0万公顷。
小兴安岭森林:仅次于大兴安岭森林,面积为11OO万公顷,是中国木材生产基地,担负着全国1/5的木材生产任务。
长白山森林:位于吉林省东部,森林面积为1000多万公顷,森林中植物种类繁多,是一个罕见的绚丽多姿的森林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位于云南南部边陲,是最大的天然植物宝库。林中仅高等植物就有400O种,珍贵树木达1OO余种。还有不少如橡胶树、金鸡纳霜树、油棕、椰子等经济林木。
神农架原始森林: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森林面积约5O万公顷。曾因“野人之谜”蜚声国内外。
武夷山森林: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东南地区保护最好的原始森林,面积为5.7万多公顷,以“生物标本模式产地”而闻名于世。
台湾省森林:位于台湾省东部。有大量樟树生长,所产天然樟脑,占世界总量的2/3。另外,阿里山的红桧高达6O米,树龄有300O多年。
中国的植物资源
中国是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共计有植物种类3184属,27150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可作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共2411种,约为全国植物种类的1/10。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植资源五大类:
食用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食用和间接食用的植物,可分为淀粉、糖类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饮料植物,食用香料色素植物,植物性饲料、饵料七种。其中淀粉、糖类植物是中国野生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包括各种橡子、薯芋、蘑芋、蕨类、葛根、菱等,含糖及甜味植物包括龙眼、荔枝、柿、枣、罗汉果等。蛋白质植物包括叶蛋白、食用菌类、小球藻、四棱豆、派克豆等。全国现有含油量在15%以上的野生油料植物约1000种,其中含油量在20%以上的有300种,能够食用的百余种,包括蝴蝶果、油瓜、榛子等。维生素植物包括猕猴桃、阳桃、沙棘、山楂、海棠等,多以野生为主。饮料植物包括茶叶、可可、咖啡以及一些地区性饮料植物,如白茶、菊花茶、金银花等。食用香料色素植物包括有传统食用色素如茜草、红花、姜黄等和传统调味香料如花椒、八角、桂皮等。植物性饲料、饵料包括大部分禾草类、豆科植物的枝叶果实,如各种野芭蕉、构树叶、高山栎等。
药用植物资源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11146种,可分为中草药和植物性农药两类。其中中药草植物达5000种以上,常用的约400种,如人参、杜仲、黄连、甘草等,有些已进行人工栽培和制造成药。植物性农药植物包括土农药植物,如除虫菊、冲天子、鱼藤等近500种,植物激素如露水草等,也可作为农药使用。
工业用植物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科、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七种。中国是少林国家且森林分布不均匀,木材资源较少,今后国家将大力发展泡桐、杉木、杨树等优良速生树种的种植。中国现有重要纤维植物190种,多为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木棉等植物的根、茎、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于纺织业、造纸业和编织业。鞣料资源包括各种落叶松、云杉、铁杉等,它们含有丰富的单宁,可用于烤胶鞣革和制药。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物中约有60余科为含有芳香油的植物,包括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等。植物胶资源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包括各种松科、豆科、瓜儿豆、金合欢等。中国的工业用油脂植物资源中,含油量在20%以上大约有300种,其中工业用油树种占50%以上,包括油桐、漆树、乌桕等,桐油、生漆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工业用植物性染料包括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和姜黄等。
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
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防风固沙植物,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监测和抗污染植物五种。其中防风固沙植物包括木麻黄、大米草以及多种桉树等;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包括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以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包括桤木、碱蓬、紫苏、田菁、紫云英、红萍等;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监测和抗污染植物包括碱蓬、风眼兰等。此外森林对于净化环境有着极大的作用,水藻也有净化水域的功能。
植物种质资源
中国高等植物约有2.7万余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利于人类的。各种有用植物都属于不同分类单位的科、属、种,因此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可以进行杂交育种,产生新的优质后代。长期栽培的植物也因不同程度的特化,而具有不同的种质特征。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所造成的破坏,以及局部地区的强烈污染,已使一些植物种类濒临灭绝,而种质的损失是不可再造的。因此在中国建立系统的有用植物“种质库”,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的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在国家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地下水资源蕴藏较为丰富的国家,具有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的特点。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均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全国可更新的地下淡水资源量为每年8700亿立方米,微咸水为每年200亿立方米;地下淡水开采资源为每年2900亿立方米,微咸水开采资源为每年130亿立方米。平原区(含盆地)地下水储存量约23万亿立方米,10米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储存量相当于840毫米,水层厚度略大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48毫米,与世界地下水储存量的平均值相近似。
目前中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数量开发上均居其次,裂隙水则最小。在以往调查的1243个水源地中,孔隙水类型的有846处,占68%;岩溶水类型的有315处,占25%;而裂隙水类型的只有82处,占7%。
从中国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地下水的利用量占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全国每年的地下水开采量约为102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其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52%。南方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占全国三分之一面积的西北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分别为每年1125亿立方米和每年430亿立方米,各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3%左右。北方是中国地下水开采量和开采强度最大的地区,西北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尚有发展的潜力。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淡水资源供水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受中国水资源及人口分布、经济发达程度、开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有近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300多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每年水资源缺口大约为1000万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以地下水水源地做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超过60个。目前城市地下水资源遭受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36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源均为工业和生活污染。局部农业区地下水也受到污染,主要分布在城近郊区的污灌区。
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她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中国的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泥碳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类型,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而且青藏高原的高寒湿地在世界上为我国所独有。我国的天然湿地总面积约为2600多万公顷(不包括河流),其中内陆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堪称亚洲之最,除了作为许多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之外,它们还是迁徙鸟类,包括许多全球性受威胁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376种,两栖类约284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我国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此外,我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000多种。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据统计,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占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数的19.4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两栖类为特有种;在30000多种高等植物中,约50—60%为我国所特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
中国的动物资源
中国是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动物种类繁多,共计有无脊椎动物约17万种,鱼类约2400种,两栖爬行类约500种,鸟类1186种,哺乳类430种。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资源动物,可分为食用动物、药用动物、工业用动物、珍贵特产动物、实验动物、害虫害兽天敌动物,观赏动物和其他作用资源动物等类别。
食用动物资源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动物资源。中国食用动物资源可分为水产动物、食用鸟类、哺乳动物三类。
中国是使用动物入药最多的国家,药用动物资源丰富。共计有可入药的各种无脊椎动物约170种,鱼类90余种,爬行类也有数十种,哺乳类约70种。中国的麝香产量名列世界首位。
工业用动物资源可分为制裘及制革工业用动物、香料工业动物、紫胶和白蜡类动物、羽绒与装饰品动物等类。中国约有120种裘皮兽,世界四大动物名香也均有出产。产于中国云南、西藏和台湾的紫胶虫可生产紫胶,年产紫胶原胶达4000吨。产于四川、贵州和云南的白蜡虫能分泌白蜡。中国是世界羽绒生产大国,各种飞禽的羽翎、尾羽等还可以制成精美的装饰品和工艺品。
珍贵特产动物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特产动物种类。中国共有大熊猫、金丝猴、白暨豚、鸳鸯、褐马鸡、扬子鳄、大鲵等珍贵特产动物数十种。
中国的实验用动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小白鼠、大白鼠、家兔、猕猴、眼虫、变形虫、草履虫、中国鲎等,被广泛使用在医疗、医学研究活动中。
观赏动物资源包括鸟类中的各种鹤类、天鹅、红腹锦鸡、绿孔雀、绯胸鹦鹉、犀鸟、鹭类、相思鸟、画眉、黄鹂等种类。哺乳类中包括各种猿、猴、鹿类、熊、虎、豹、云豹、大熊猫、小熊猫、象等。此外还包括有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中国的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资源众多,包括有食虫昆虫,害虫寄生蜂;各种青蛙和蟾蜍;食鼠的蛇类;食虫鸟类和猫头鹰类;食虫蝙蝠和许多中小型食肉兽。这些动物在森林或农田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其它用途的动物资源,许多媒介昆虫在生命活动中给一些靠虫媒授粉的作物带来丰产。原生动物如眼虫,可作为有机污染的指示动物。不少低等动物在净化水质、保护环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多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是经济鱼类的铒料。多种食用价值不高的海洋动物可以用来加工成禽畜饲料。
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动物资源在自然环境和国家经济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护国家动物资源,拯救濒危物种,严厉打击非法偷猎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树立起保护动物的良好风气。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现在耕地9497万公顷,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产小麦、玉米、高梁、大豆、亚麻和甜菜。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层深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花生,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柿子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水稻、柑桔、油菜、蚕豆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四川盆地多为紫色土壤,盛产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和柑桔等。
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1987年统计,土地利用情况大体是:
1、耕地,约15亿多亩,占总面积10%,其中稳产田占1/4,中产田占1/3;
2、园地,含果、桑、茶园和橡胶、热带作物园,7000多万亩,占0.5%;
3、森林和林地,20亿亩,占14%;
4、草地,约40多亿亩,占28%;
5、城镇、村庄、工矿用地约3亿亩,占2%;
6、交通用地,约5亿亩,占3%;
7、水域,5亿亩,占3%;
8、未利用土地,含沼泽、沙地、裸地、盐碱地等,约55亿亩,约占1/4;
9、中国人均占有耕地1.5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名优水果一:广东荔枝
荔枝外观优雅、味道鲜美,历来被视为水果中的佳品。广东省地处中国南部的亚热带地区,这里气候温热湿润,土壤多属冲积土和沙质土,最适合荔枝的生长。广东荔枝的栽培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广东省现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荔枝产地,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70%,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东莞黑叶、新兴香荔、增城挂绿、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等。
广东荔枝的果实为心脏形或球形,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外壳上有许多鳞斑状突起。果肉半透明,汁水丰富,味道甜美,气味芳香。根据测定,荔枝果肉中富含糖、磷、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和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此外,荔枝还可药用,具有开胃健脾、恢补元气的效用,对于贫血、心悸、失眠、口渴、气喘等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广东荔枝除供鲜食外,还被加工成罐头、荔枝干、荔枝酱等多种食品,畅销中外。用荔枝酿造的美酒,更是芳香馥郁,别有风味。
名优水果二:新疆哈密瓜
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著名的“瓜果之乡”。当地所产的果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口味极佳,其中鄯善县出产的哈密瓜更是名扬中外。
鄯善地区栽种哈密瓜已有700余年的历史。鄯善县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东部,这里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的转化、积累。环绕盆地周围的天山每年融化的雪水,为种植瓜果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草滩上生长的草本植物“苦豆子”是瓜果种植的优良肥料。这些自然条件对哈密瓜的生长都是十分有利的。
哈密瓜是甜瓜的“近亲”,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橄榄形、卵圆形、长棒形和短桶形等。瓜皮的颜色有白玉色、金黄色、青色、果绿色和杂色等。瓜的口味也各具特色,或脆或绵,或多汁,或酒香扑鼻,适合人们的不同喜好。在品种上,以“红心脆”和“黄金龙”品质最佳。
哈密瓜不但味道香甜,而且营养丰富,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富含维生素、苹果酸、果胶、纤维素、钙、磷、铁等多种物质。经常食用哈密瓜,有助于改善人体的造血机能。此外,哈密瓜的外表皮还可以加工成饲料。瓜籽经晒干炒熟后,也清香可口,别具风味。
名优水果三:山东莱阳梨
莱阳县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东部,“莱阳梨”因产于莱阳县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莱阳梨种植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300余年前。经过长期的栽培,莱阳梨现在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5000余亩,梨树50多万棵,年均产量在2500万公斤左右。
莱阳地区的土壤是一种独特的棕色细沙沃土,这种土壤结构松散,通风透气性好,而且对光的反射性强,从而能使树叶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梨树的生长。此外,沙质土容易吸热,升温快,散热也快,昼夜温差较大。梨树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获得的糖分,又因为夜间低温而不容易消耗掉,非常有利于果实中糖分的积累。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形成莱阳梨独特风味的主要原因。
莱阳梨多为倒卵形,果实硕大,果皮为黄绿色,表面粗糙,有褐色锈斑,萼部凹入。果肉质地细腻,汁水丰富,口感清脆香甜,是梨中的上品。莱阳梨的含糖量高达9.76%,比一般梨高2—3%,并含有各种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莱阳梨不但是美味的时鲜果品,还可以加工成梨干、梨脯、梨酱、梨罐头等,又可以用来酿酒、酿醋。此外,它还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它制作的“莱阳梨膏”、“止咳糖浆”是治疗支气管炎、伤风咳嗽的良药。
名优水果四:烟台苹果
苹果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水果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果树类植物,广泛种植于南北各地。在众多的苹果种类中,山东烟台所产的苹果以其种植面积广大,品种繁多,产量高,品质好而名闻天下。
烟台地处中国山东省胶东半岛的东部,属海洋性气候,空气湿润,阳光充足,雨量适中,非常有利于苹果的生长。烟台苹果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栽培历史。十九世纪50年代,美国传教士首先将本国的苹果良种输入中国,在烟台新亭山开园种植。此后逐渐在烟台地区逐渐推广普及,被称为“烟台苹果”。二十世纪20年代初,李载之在烟台市西沙旺开设“芝圃园”, 引进了此后风行数十年的苹果新品种“红香蕉”和“青香蕉”。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烟台苹果已有品种100余个,其中以“红香蕉”、“青香蕉”、“国光”、“红玉”、“金帅”等最为著名。近年来,还开发出“烟青”、“烟红”、“红国光”等新品种。目前,烟台地区约有90%的村庄栽种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0多万亩,年产量达5亿多公斤,是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地。
烟台苹果不仅果形美观,色泽鲜艳,甜酸适口,而且富含营养,含有果糖、苹果酸、维生素、钙、磷、钾盐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是理想的滋补品和药用品,具有生津止渴、补心益气、健脾强胃的功用。
名优水果五:上海水蜜桃
水蜜桃是桃的变种,属蔷薇科桃属,果实呈球形,表面有茸毛。上海水蜜桃的栽培最早始于明代,传说是由明代著名天文学家徐光启的儿子徐龙兴首先培植的。它具有肉质柔软,皮薄色艳,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入口易溶等特点,堪称桃中的佳品。上海水蜜桃不但味道鲜美,同时还有药用价值,对于淤血停滞、咳嗽、便秘等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上海水蜜桃的品种除了以前的“红芒”、“白芒”、“簪簪红圆桃”和“鹅毛管印”外,新中国成立后,又嫁接选育出“玉露”、“白花”、“早生”、“凤露”、“雨花露”等新品种。此外,上海水蜜桃还衍生出无锡水蜜桃、奉化水蜜桃等优良品类,并被世界许多国家广为引种,从而发展出更多的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截止到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共有77个成员,分布在全球25个国家,其中中国有24个,它们是:
第一批(8个,2004年批准):安徽黄山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地质公园、河南云台山地质公园、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地质公园
第二批(4个,2005年批准):浙江雁荡山地质公园、福建泰宁地质公园、内蒙古克什克腾地质公园、四川宜宾兴文石海地质公园
第三批(6个,2006年批准):山东泰山地质公园、河南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公园、海南/广东雷琼地质公园、北京房山地质公园、黑龙江镜泊湖地质公园、河南伏牛山地质公园
第四批(2个):江西龙虎山地质公园、四川自贡地质公园
第五批(2个):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陕西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
第六批(2个):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福建宁德地质公园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是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2009年8月20日,国土资源部公布新批准的44个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这44家新获得资格的国家地质公园将进行3年的建设,建设达标后,可以新成员的身份加入到地质公园网络体系中。届时,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总数将增至182个。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同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6次常务委员会议提出建立地质公园计划,目标是在全球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每年拟建20个,并确定中国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之一。
我国地质遗迹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区域较为广阔,种类也比较齐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部门组织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也是全球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之一。上世纪末,国土资源部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号召,提出了以建设国家和地方不同层次地质公园的形式来推进我国地质遗迹保护的方针,并于2000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从2000年到2005年四次开展了国家地质公园申报评审工作,批准建设国家地质公园138处,省级地质公园159处。目前,我国已有世界地质公园20个,占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总数的1/3,是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
建立地质公园,是我国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的科学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方式之一。地质公园建设的宗旨,就是以积极的方式保护人类共同地质遗迹财富。地质公园的建设将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遗迹的综合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有效地保护了地质遗迹资源,又为地学研究、科普教育提供基地,向社会普及了地学知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发掘了地方文化,又能部分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名单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是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截至2006年9月,我国共有国家地质公园138处。2009年8月20日,国土资源部又公布了新批准的44个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总数将增至182个。
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11个,2001年3月16日挂牌)
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
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33个,2002年2月28日挂牌)
安徽黄山国家地质公园、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云南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福建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河南焦作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浙江常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北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安县生物礁-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广东湛江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内乡宝天幔国家地质公园、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安徽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莨山国家地质公园、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41个,2004年3月19日挂牌)
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驻马店碴岈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四川黄龙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浙江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浙江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广西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晋江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福建福鼎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宁化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新疆布尔津喀纳斯湖国家地质公园、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安徽祁门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重庆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河北涞水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河北赞皇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青海尖扎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古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江苏苏州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宁夏西吉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吉林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广东佛山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广东阳春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湖北重庆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
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53个,2005年8月挂牌)
河北临城国家地质公园、湖南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兴凯湖国家地质公园、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平塘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永安国家地质公园、西藏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湖北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青海久治年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广西凤山岩溶地质公园、湖北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洛宁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河北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山西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新疆富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湖北郧县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河南洛阳黛眉山国家地质公园、大连冰峪沟国家地质公园、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上海崇明长江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青海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山东泰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大理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山东长岛海岛国家地质公园、河南郑州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青海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镜泊湖国家地质公园、河南信阳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福建德化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四川江油国家地质公园、广东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山西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江苏南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福建屏南白水洋地质公园、广西鹿寨县香桥国家地质公园、广东封开国家地质公园、江西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凤凰国家地质公园、辽宁大连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广东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44个,2009年8月20日公布)
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国家地质公园、新疆天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山东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安徽池州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新疆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福建连城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宁夏灵武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湖南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江苏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西藏羊八井国家地质公园、陕西商南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广西桂平国家地质公园、山东青州国家地质公园、河北兴隆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密云云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白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广东阳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河北迁安-迁西国家地质公园、湖北大别山(黄岗)国家地质公园、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平谷黄松峪国家地质公园、河南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陕西岚皋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山西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安徽凤阳韭山国家地质公园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