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整洁重要性:罗海鸥:回归大学之道 引领民族未来-搜狐财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1:00:37

罗海鸥:回归大学之道 引领民族未来

  

  5月14日,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实业界30位意见领袖将聚首中山大学怀士堂,畅谈“教育与中国未来”。这是新中国以来,首次就教育问题进行跨领域、跨文化的对话。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湛江师范学院院长罗海鸥:今天要讲的是回归大学之道,引领民族未来。我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真正要学习,要有更大的进步,一定要弄斧在班门。

  目前中国的教育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里面讲到的那种情景。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教育也好,大学也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牵动着国民的神经,吸引着亿万人民的眼球,令人爱恨交加,既令人鼓舞又令人叹气。这就印证了康德所说“教育是人们面临的一个最大而又最困难的问题” 。

  弗莱克斯曼说:“如果大学已经受到伤害,应该让它回到原路,而不是沿着错误的方向继续往前走。”我们讨论大学问题,首先要回到大学本身,追问什么是大学,大学代表着什么。大学是最古老而又常青的伟大的文化组织。人类社会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政治的核心元素是权力,经济的核心元素是利润,文化的核心元素是学问。大学定位在文化里,它代表着学问。学问代表着一种求真的精神、一种严谨的态度、一种学术的成就、一种求知探真的志趣和热诚;代表着一种追求卓越、和谐健全的生活方式,这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寂寞的地方,需要对个体的宽容和尊重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学问代表的不是个人的利益和琐碎的小事,而是整个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大事;代表着一种品质。大学看重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不仅是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还要引领社会的未来。用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话来说,大学要为社会秩序和民族文化建树新风。这样,大学就成为人类精神的高地,人类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意大利在文艺复兴之前有博罗尼亚大学;英国先有牛津、剑桥,后才有其崛起;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能够成为世界科技文化的中心,跟柏林大学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是先有哈佛,后有国家。美国之所以有今天,我们表面上看到是它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实际上支撑它的是大学,是它强大的教育系统。

  回归大学之道,怎么回?回什么道?桑新民老师说要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使我想起梅贻琦的《大学一解》。194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总结清华办学历史的时候,他没有引用西方现代教育理论来分析、评价清华的教育乃至中国的大学教育,而是用中国的古典《大学》来分析中国的高等教育。这种学风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今天一讲都是西方的东西,而且拿来旧用,缺乏自信,缺乏批判性思维。

  “钱学森之问”是温总理的刺痛,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病。在跟总理建言的那一年,钱学森跟秘书有几次谈话,里面谈到很多核心问题,讲到他小时候受教育的情况。给我的启发是教育最根本的是要给人一种素养、一种精神和境界。

  我们的大学教育要返璞归真,回归本身,首先,就要从外围进入到核心。我曾经在一篇文章讲到大学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它的肌肤,就是我们现在看得见的硬件;第二是它的血液,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人力;第三是它的神经中枢,即大学的精神、灵魂。我们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就要进入到这个核心层面。其次,从教育条件真正进入注重教育本身。教育条件不等于教育本身,教育的本身是要使人成为人,唤醒和铸造灵魂,使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第三,由同一走向特色。现在我们的大学基本上很雷同。温总理也讲,大学不在其规模之大,关键要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要有特色。“色”它是内化的、渗透的、弥漫的,是灵魂的、本质性的东西,而不是特点,点是散的、分离的。如果大学能这样回归,按照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去办,自然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最后引用海德格尔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讲话,“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