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炮台山:何鸣:当代犬儒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0:53

核心提示:根据旅美学者徐贲的研究: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现代犬儒主义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犬儒主义有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一面,也有委曲求全、接受现实的一面,它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

本文摘自《揭开中国古代隐士的神秘面纱:遁世与逍遥》 作者:何鸣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在当代社会中,隐士固然已经消失,但是隐逸的精神,在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之后,却换了另一种面孔,出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比如,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间的犬儒主义倾向就颇有古代隐士的诸多影子。

什么是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一词是从欧洲哲学中翻译过来的一个概念。“犬儒”是音译,“犬儒主义”一词不能分开使用,单单拿出“犬儒”两个字,没有任何意义。“犬儒”并不是说像狗一样的儒士,或者狗一样生活的知识分子。

在很多古老的哲学、宗教中,都有自律、苦行的因素。苏格拉底曾经把幸福解释成灵魂的幸福。把个人的欲望下降到最低点,努力作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自主的人,这是犬儒主义者的人生理想。请看,与隐士的“安贫乐道”精神何其相似。不但如此,犬儒主义还是对现有的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的挑战、蔑视与嘲笑。

在中国,批判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有着很悠久的传统。《老子》也许是我们迄今能够见到,讨论这个问题最古老的中国文献。《老子》中充满了对当时的道德价值、社会规范的责骂与批判。如果借用德国经典哲学的术语,可以把《老子》称为“批判的犬儒主义”。《老子》之后的《庄子》则不再把中心放在对道德与规范的批判上,而是通过诗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抛弃这些累赘之后的幸福,可以把《庄子》叫做“绝对的犬儒主义”。

尽管司马迁给庄子写了传,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庄子的生平与生活,因为子长自己也不甚了了。从史料来看,把犬儒主义当作人生哲学进行实践的恐怕是汉魏之间的一些知识分子。我们从孔融、嵇康的一些文字,以及对他们生平的介绍,可以看到明显的犬儒主义倾向。中国后来的隐士与具有隐士倾向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有些犬儒主义。越是大知识分子,越是有才情,有学问,这个倾向就越严重。最明显的是宋朝的苏轼。宋明以下,不想崇拜东坡的知识分子太少了。

古代的犬儒主义具有三种倾向,一是随遇而安的非欲生活方式,二是不相信一切现有价值,三是戏剧性的冷嘲热讽。同时它还可以分化出“在下者”和“在上者”的犬儒主义。下层人面对世道的不平和权势的强梁,没有公开对抗的力量和手段,冷嘲热讽和玩世不恭便成为他们以谑泄怒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对于在上者即“权势精英”来说,犬儒主义则是一种对付普通老百姓的手段。现代社会各场域的分化和各自建立的场域规范使得权势政治和大众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经常处于冲突状态。冠冕堂皇的政治理想和令人失望的政治表现之间的差距使得普通人对政治敬而远之,甚至视之为不道德的事业。现代大众的犬儒主义的重要特点就表现为政治冷漠。大众犬儒主义是大众对现代政治的无可奈何的不满和抗议。“不管多么无奈,大众犬儒主义毕竟表现了大众某种独立的自我意识。”

根据旅美学者徐贲的研究: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现代犬儒主义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犬儒主义有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一面,也有委曲求全、接受现实的一面,它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犬儒主义在其他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中也存在,但是普遍到一般人觉得左手、右手之间的信任都出现了危机的情况却并不多见。这种危机是整个公众政治和道德生活危机的冰山一角。当今中国社会的犬儒主义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怀疑戒备心态,而更是一种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形成的生存方式。

比如,中国大众对政治冷漠。王蒙在谈到王朔作品中的玩世主义时指出,“首先是生活亵渎了神圣,……我们的政治运动一次又一次地与多么神圣的东西——主义、忠诚、党籍、称号直至生命——开了玩笑,……是他们先残酷地‘玩’了起来,其次才有了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