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日常图片 动漫:中国发出强烈信号:出兵海外展示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18:55
        中国ZF一贯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政策,这是作为一个大国对世界负责的态度,但是,事实上在这一政策下,华人在国外遭受的灾难却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国大国的尊严。yin尼pai华事件,华人被屠过万,全世界同声谴责,中国ZF依然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

        1998年一场本是反对苏哈托政权的政治运动,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等地演变为严重的pai华骚乱。期间,仅雅加达就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150名华人妇女被强bao,近1200 名华人被屠杀。同时发生在印尼梭罗、泗水、棉兰等地的类似骚乱也造成了华人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中国ZF说:这是印尼内政,我们不干涉别国内政。最终还是美国武力出面阻止了印尼惨无人道的屠杀行为,派出军舰从印尼撤出了大量华人。

        再看看美国是如何以护侨为名发动多次对外军事干预。1983年东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发生政变、局势动荡之际,近2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官兵,在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的护送下,突然在格林纳达登陆。同美国军队一起登陆的还有格林纳达邻近的巴巴多斯、安提瓜等6国的300名武装人员。在战斗中,600多名古巴人被俘,有近百名古巴人被打死。还有32名苏联军事顾问也成了俘虏。

        2002年科特迪瓦军人哗变与ZF军在第二大城市布瓦凯发生激烈的战斗。为保护滞留在这座城市内的美国侨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美国派出200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这支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多用途战斗吉普车、轻型装甲战车、装甲运兵车、直升机、小炮等重步兵战斗装备一应俱全。这支特种部队携装备分乘数架C-130“大力神”军用运输机直机,救出了被困战火中的的美国学生和教职员工。

        今年10月,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船只在泰国境内被不明武装分子劫持,最终13名中国船员惨遭杀害。在我们沉痛追思遇难同胞的同时,这一惨剧无疑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保护中国海外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民怨沸腾了,全世界震惊了,中国还能墨守成规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

        “师出无名”对外出兵这是侵略,中国这次做的虽然没有美国那般雷厉风行,但也不失风范。先府敦促泰国ZF解决,泰国解决不了那就自然不客气中国自己处理了。近日中国宣布将派出一支由千人组成的中国部队,参与保护湄公河。这叫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是一个可以说是百年来最好的一个机会。我们可以避开对我们不利的南海战场,可以正面,全力介入东南亚,制衡相关势力,保卫东南亚的安全和经济长期发展!从1000人增加到10万人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军队救灾出色表现 将促使解放军出兵海外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在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称赞。香港《亚洲时报》5月29日发表评论文章称,随着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解放军所承担的人道主义职能今后将不再局限于国境以内。

        香港《亚洲时报》解放军有望出国救灾 体现大国责任

        香港《亚洲时报》报道,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国家或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支援,是现代军队在和平时期的重要使命,同时也为各国军方提供了锻炼及检验自身战斗力的空间。美国凭借其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前不久发生的缅甸风灾中,印度和泰国等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各自的海空兵力参与救援。

        相比之下,中国军队对待人道主义任务的态度就显得比较谨慎。事实上,除了执行在联合国框架内的维和任务与开展有限的联合演习之外,解放军绝少成建制地出现在国境之外。

        分析认为,中国军方以往之所以在执行人道主义任务方面不够活跃,更多地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有关。首先,中国的空中和海上运输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其军力建设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少余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日常战备以外;其次,武装力量在别国领土上实施救灾等大规模活动,无疑将为潜在对手提供刺探本国军事机密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类活动也有可能引起某些周边国家的不安。

        尽管如此,国际人道主义任务仍然有着积极的长远意义,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与国际化的加强,中国军队终将以“人道使者”的形象跨出国门。而解放军在抗击汶川地震中的优异表现,也令国家决策层清楚地认识到开展此类任务的可行性。

        与此同时,近十余年来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势必让解放军在未来的人道主义救援中更有底气。目前,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两万吨级的大型医院船和搭载直升机与气垫登陆艇的两栖运输舰,远距离投送救灾人员及物资的潜力有了显着飞跃。等中国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服役后,将可以直接驰援国外灾区。

        大灾磨难之下的中国为何更让西方世界害怕?

        2008年对中国而言,似乎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雪灾到现在的汶川震灾,从西藏的拉萨骚乱到奥运的圣火传递,各种自然灾难的煎熬与内外敌对势力的挑衅,一个接着一个。然而坚毅顽强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这些苦难所吓倒,中国的社会凝聚力在胡锦涛、温家宝亲民爱民忧民情怀的感动之下,比之以前更迅速地增强起来。这一点让整个西方世界的观察家们都大跌眼睛。秦建中的《不带枪的解放军为何让西方媒体害怕》一文,就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了它们的这种恐慌心理。秦建中的灾区见闻让那些西方媒体认识到,解放军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军力实际上就深藏于在民众之中,而非那些先进的军事侦察卫星所能侦察出来的。
 
        除了这种深藏起来的军力之外,中国还有什么更让西方害怕的东西呢?一些凤凰网友询问到。下面我就从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中国模式的吸引力这两个层面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 中国的社会凝聚力

        这种深藏起来的军力固是一个让其害怕的东西,然而它们更畏惧的却是我们这里不断增强的以爱国情感为纽带的社会凝聚力。胡锦涛、温家宝亲民爱民忧民的真诚与执着,让社会凝聚,让中国感动,让世界震惊。在当今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像中国的领导人这样,不顾自身安危劳顿,亲赴救灾一线,与自己的民众心连心、同甘苦、共患难。

        与美国政府在新奥尔良水灾中的漫不经心、姗姗来迟相比,中国政府的赈灾效率与救援投入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政府的全力救援不仅让中国的民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诚与“情系于民”的执着,同时也更让他们看透了西方世界所一贯标榜出来的“尊重人权、关爱生命、平等博爱”等说教的虚伪性。这种救援反应上的巨大反差,让中国的民众深刻认识到,真正能做到心里时刻牵挂着民众生活疾苦与生命安危的还只有当今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杰出的代表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共领导人。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国人民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与外来挑衅的主心骨。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让中国的民众过上更加殷实、富足、美满的幸福生活。

        现在,胡锦涛的“以民为本”的执政承诺在抗击各种长江水灾、非典疫灾、南方雪灾、汶川震灾的过程中,已得到了光辉的证实和历史的考验。中国的社会和爱国的情感也因此而更加凝聚起来。作为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的一道钢铁屏障,它事实上已让西方的敌对势力利用民心的流变,分化、肢解中国的和平演变图谋,由于无机可乘、无缝可钻,而不得不一次次地胎死腹中。按照它们的社会颠覆理论逻辑,一个国家被和平演变的机会将随着各种民众不满情绪的兹长和灾难危机的频频发生而增加。然而看到中国在这种大灾之中磨练出来的社会凝聚力,西方的敌对势力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哀叹“撼山易,撼中国难。”西方世界害怕的绝不仅是不带枪的解放军,而实则是这种无法撼动的社会凝聚力。因为这种社会凝聚力事实上已把西方的和平演变逼上了毫无前途、白费心机的边缘,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不受阻挠地和平崛起。

        二、 中国模式的吸引力

        中国的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也是更让西方世界害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20世纪的苏俄模式曾经把不少民族和国家吸引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来。作为西方模式的取代者,它在二战中所引发的欧洲赤色风暴,至今还让整个西方世界惶恐不安。而如今,在社会基本制度层面上的苏俄模式已不复存在了,但从中演变出来的中国模式却逐渐登上了这种社会基本制度和平竞争的历史前台。

        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主干的西方模式,其对自我利益和个人享受的贪婪追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的进化拖向了自我相残、自相分裂的歧途。西方的工业文明固然让人类的物欲不断的满足起来,然而它的自利性和扩张性却也让人类自己不时地播下了毁灭自己的种子。生态隐患的积聚与无法持续的发展,让西方的不少学者都转向对自身模式的反思。《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就是丹尼斯·米都斯、威廉·瓦特等人对西方模式的一种集体检讨。

        而中国模式却在吸取苏俄模式发展经验和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有益忠告的基础上,探索到了一条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子孙万代永续发展的道路。它的理论形态就是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它通过全面协调与统筹安排的办法,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承载的紧张关系,而且也还极大地缓解了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国模式也还是一种更加人道化的发展模式。它坚持以人为本,关爱人的生命安全,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倡导世界的和谐共处与共同繁荣,力促人类的持续安全发展。

        现在,中国的这种发展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重视。它们纷纷脱离了西方发展模式,而转向学习中国经验,借鉴中国模式,比如越南、朝鲜。中国模式的这种吸引力,让西方世界感到了压力。它们担心中国的价值理论、发展模式会最终取代西方的制度和模式,而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移植下来。假若中国的模式把西方的制度和模式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中挤兑出去,这实则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复兴和资本主义体系的日暮途穷。这是整个西方世界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一个政治运命。它们所能做的只是阻挠、围堵中国的和平崛起,诋毁中国模式的影响,削弱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

        然而,令它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汶川地震不仅没有把中国的经济震垮,反而让中国政府凭着极高的赈灾效率和出色的救援能力,把自己发展模式的吸引力震到了世界更大的范围之外。它们处心积虑地围堵遏制中国的发展。然而,越是围堵越是遏制,中国的民众越是团结,社会越是凝聚,模式越是诱人。如果阻止不住这种模式的吸引力,就只能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脱离西方轨道而转向中国模式。西方世界更加畏惧的正在此。

        经历各种大灾磨难而更加凝聚、更加坚挺的中国,既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敬重,也更让西方世界害怕。

        外媒评价中国抗震救灾最经典的十句话 

        这场历史上罕见的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汶川大地震,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次大考,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空前团结,空前坚强,空前真爱,令国人感动,让世界动容,无疑向世界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并受到国外舆论的广泛好评。

        1,“中国军队是困境中的救星”

        奥地利《新闻报》评论,震后仅1个多小时胡锦涛主席就发出了“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指示;大约2小时,国务院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飞赴灾区,直接参与和组织施救;“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中国军人是困境中的救星。”

        2,中国“永远不会被打垮”

        俄新社5月27日评论说“我们知道,一个总理能在两小时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3,“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新加坡《联合早报》则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而中国的百姓则为自己国家有这样的领导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了同样的心声:抗震救灾,感动无数,而最让百姓感动的首推中国政府!

        4,“中国对地震的反应令人吃惊”

        美国《华盛顿时报》5月27日发表文章,文章说,中国对地震的反应令人吃惊。解放军和救援工作者准备完善、装备齐全,并急于提供援助。为什么中国能对这次灾难作出这样的反应,而美国则对“卡特里娜”飓风作出那样的反应,到目前为止,中国也没有出现类似联邦紧急措施署前署长迈克尔·布朗那样的人物,在应对飓风灾害时无所作为的他,因为反受布什总统称赞“干得相当出色”而声名狼藉。

        5,“中国民族精神再现于危急时刻”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0日文章,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6,“地震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称:地震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让人们对中国政府有了不同的了解。救援行动中最受广泛赞誉的是政府的反应和规模。即使是北京的批评者也对中国对大地震的迅速反应表达了钦佩。

        7,“中国地方官员救灾表现令人感动”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31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对中国地方官的一场新考验”,文章说在这个月发生地震后,肩负着确保人民安全的重大责任,要考虑他们的需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这些地方官员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的作用令人感动。

        8,中国表现让西方“无话可说”

        国际先驱导报5月20日评论说,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表现让世界无话可说,西方媒体给予了大量积极正面的报道。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比如CNN、BBC等,在此次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十分少见。西方媒体态度的大转变,也让一些国人感到惊喜:西方媒体似乎一夜间变得友善起来。

        9,“大量国际援助表明中国朋友遍天下”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27日发表文章,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从沙特阿拉伯的5000万美元援助款项到诺基亚公司提供的一箱箱手机,国际社会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国外援助规模堪称前所未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很多中国人把此次世界各国因汶川大地震而迸发出的善意视为一种证明,认为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大国。

        10,“也该表扬表扬(中国)媒体了”

        美国《国际日报》发表题为《也该表扬表扬媒体了》的评论文章说,媒体所做出的没有遮盖、没有美化的如实报导,让世人看到了灾区的惨景、看到了灾民的痛苦、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忍辱负重。看到了中国政府果断、快速、有效处理自然灾害的能力,看到了中国领导人冲在第一线,所表现出来的爱民如子的真实情怀,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的真正的人权,……是媒体的真诚深深打动了世界,为之敬佩中国人民的优良质量。
        看外媒如何评价震灾中国人的表现:解放军准备完善、援助迅速

        (一)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中国政府出色地通过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

        (二)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方官员肩负着确保人民安全的重大责任,“这些地方官员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的作用令人感动”。

        (三)德国《新德意志报》:

        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十分开放,而且反应惊人的迅速、公开和果断。

        北京和上海的步行街上到处都是身穿红白色T恤衫的年轻人,他们手举国旗和标语牌,拿着捐款箱。他们团结一心,不是因为国家下达了命令,而是因为他们想帮忙,想为国家承担起责任。

        改革开放不仅增加了中国的物质财富,也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提高了自信和觉悟。

        (四)美国《华盛顿时报》:

        中国政府和公众对此次地震的处理非常专业、富有同情和尊严。解放军和救援工作者准备完善、装备齐全,提供援助迅速。媒体对救援工作以及那些不知疲倦、毫不畏缩地抢救幸存者并给予安慰的个人做了许多报道。整个国家心系此次灾难。

        (五)俄新社:

        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中国需要支持。……我们知道,一个总理能在两小时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六)美国《时代》周刊:

        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苛刻考验就是要满足包括地震灾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重建家园的渴求和来自世界各国密切注视下所应承担的大国责任。

        (七)英国《经济学家》:

        在(中国和缅甸)两场具有同样毁灭性杀伤力的自然灾难中,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全部被中国政府快速、有效、及时的救灾反应所吸引。两位中国领导人先后来到抗震的第一线慰问视察。包括西方媒介在内的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现场,中国慷慨并且诚恳地欢迎外国救援组织的帮助和接受外援,使得最近一段时间因西藏和奥运火炬传递凸现的民众反西方情绪得到了舒缓。

       (八)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在中国,这是一次少有的媒体反应快过行政部门的救灾、调查进度的竞赛。从北京到边远的贵州,可以看到整个行政体系都在把及时公开准确信息作为稳定民心的关键,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短信,都成为官方信息的发布渠道。

        2008年,对于中国,显然是个不平静的年份。年初的冰雪灾害的影响还未过去,这次影响空前的地震又突然发生。中国行政机构此番似乎换了全新面孔,尤其是对公众的信息回应,令观察者印象深刻。

        (九)韩国《朝鲜日报》:

        在大地震后持续发生的4000多次余震中,13万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唱着军歌《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修复破损的公路,清理地震废墟,在数万个地方寻找幸存者。在这一刻,13亿中国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世界各国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