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研究所女主角:也谈脉学 中医复兴 脉诊当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46:31
1楼 发表于 2010-7-23 16:4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第一论  中医复兴
脉诊当先  摘自《岐轩脉法》


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基本精神的体现和应用,亦是中医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著名老中医赵恩俭教授在《中医脉诊学》中曾经预言:“今后脉诊,很可能是发展中医的一个突破口。因为脉法实际是中医学体系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地治疗。而诊断在中医则是望、闻、问、切四诊而已,通过四种手段搜集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辨证论治的结果,而这四种诊断方法中和患者零距离接触的那就是切诊。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切诊是对疾病零距离的触摸,是把握疾病本质的捷径。


自古以来,所有卓有成绩的大医们大多都精通脉诊,在他们出色的临床中脉诊是起着一决成败的关键一环,《黄帝内经》中云:色脉者,上师所秘。也就是说那些上师层次的大医们对诊脉的方法从来都是当作法宝一样秘而不宣。在《素问》中对脉诊的论述不可谓不详尽,其中相当多的篇幅都涉及到了脉诊。


神医扁鹊见蔡桓公,识其病虽然用的是望诊,但在他的名著《难经》中也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计22难之多)都是在论述脉诊,所以有寸口诊法完善于扁鹊之说。医圣张仲景对脉诊也是极其重视,在其著作序言中曾说“当今之人摸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相对斯须便处汤药”!其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每章节都是按“病脉证治”的体例书写,没有脉这一项就不会有医圣《伤寒杂病论》的存在。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脉诊的精通也非寻常可比,在很多病人生死关头,他都要靠脉诊一锤定音,拟方下药。在他的医学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脉诊的运用和重视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在对大气下陷病的辨别中更是要靠脉诊一辨真伪,在临床中他认为石膏是治热病的金丹,但无论是哪种热病,其脉象必须是洪大才行。


徐春甫在《古天医通》中也说:“脉为医之关键”。医生不识脉象就无以辨证,不辨证就无以论治,只有精通脉理方能成为良医,不辨证候则为庸医。


所以脉诊在学习中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惜在中医教科书中脉诊内容只占了极少的篇幅。


我们通过读古人之书,的确发现学脉诊真的很难!一些大医也曾感慨 “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一些大医进一步感慨 “医者意也!”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学习中医要有悟性和天赋,大文豪苏东坡也感慨说:学书纸费,学医人费


我们不难看出,中医的脉诊其实已经成为阻碍中医普及和提高,阻碍着中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瓶颈。


其实中医的脉诊方法,古今有所不同。早期的诊脉之法其实并不很难掌握,沿用至今的、需要心领神会的脉诊技艺,乃是后世医家对“古脉法”不断加以改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最简单的诊脉基础,使脉诊如空中楼阁。


岐轩脉法旨在完善脉诊理法,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还原古脉法,并加以阐释,言古人之言而未尽之意。使脉诊真正成为一种人人可学,学即能会,会即能用,用即显功的临床辨证论治的指南针,杀手锏!自此再不是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