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的生理特性:CCTV2 华尔街 解说词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1:46:29
2010-10-22 16:35
《华尔街》
http://bugu.cntv.cn/documentary/C21543/classpage/video/20100923/100060.shtml
《华尔街》首页 http://jingji.cntv.cn/special/hej/01/index.shtml
',1)">',2)">
' quality='high' autostart=1 Width=300 Height=300 wmode="transparent">
第1集 资本无眠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48b1fcfa18f2162d4e4aea5b.html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英语:预备,开始。
这是好莱坞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的拍摄现场,现在正在拍摄的是,2008年金融风暴来临时华尔街的混乱景象。金融危机让好莱坞再次将华尔街搬上银幕,然而,在艺术作品中华尔街常常以备受争议的面目出现。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导演——奥利弗.斯通:华尔街不是像黑白那样分明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走中间道路才有趣,然后试图找出什么是好坏。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华尔街把各种资源分配到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生产、有项目,它能成就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大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股票市场他有过两句非常精到的评论,一句他说交易所是豺狼,这比我们现在有好多人说的还要尖锐,因为资本市场充满了欺诈,充满了内幕交易,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同时他也说,如果没有这个市场,这个世界今天还没有铁路。
(美国.华尔街)
英语:投资者们知道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华尔街两家最有名的投资银行即将消失,昨天雷曼准备宣布破产计划。
2008年金融危机显示了华尔街的巨大破坏力,这不仅让美国家庭的总财富平均损失了四分之一,而且让全球经济处于最严重的衰退中。然而,近200年来的历史证明,华尔街创造出的财富远远超过它对财富的破坏。
第一集 资本无眠
纽约,这个坐落于美国东海岸的国际大都会,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华尔街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南端,这条只有500米长的街道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影响和牵动着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经济。
英语:你好马克,海外市场如何。好的,这是我们所预料的,今天一定是涨跌无常的一天。酷,我两个交易账户都是空头,要做些努力才能平仓,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员工做好准备。我们是空头,会有好机会的。唉,还不错。
斯科特是华尔街上一位出色的股票交易员,他每天早上都要坐最早的一班轮渡,从新泽西到曼哈顿岛上的华尔街去上班。现在的华尔街已经进入无眠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编织在一起,成为一张笼罩全球的资本之网,位于网中央的就是华尔街。
斯科特必须尽快对全球资本市场动向做出全面准确的分析,正是依靠华尔街这张资本之网,斯科特公司的交易活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英语:可能要到强支撑线了。预备。早上好,这里是T3唯实的直播现场,请把你们的价目表格拿出来。
斯科特的股市分析报告不只提供给T3唯实公司的交易员,只要登陆T3唯实的网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看到斯科特对当天股市的预测和分析。
英语:好的,预祝你们今天交易愉快。再见,祝顺利。
美国T3唯实股票交易培训公司职员——埃利奥特.特纳:好的,一个北京的用户在我们发出信息两秒钟后便可以得到,这就把全球很多的交易者联合起来,使他们获得和我们同样的信息和分析,就像在一起工作一样。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下辖五个区,拥有1800万人口,曼哈顿区是纽约的市中心,纽约的主要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公司大都分布在这个面积不足60平方公里的岛屿上。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曼哈顿,在曼哈顿设立分支机构成为了世界各大金融机构身份与影响力的象征。曼哈顿的南端是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区,这里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在1平方公里内云集着2000多家金融机构和将近四十万金融从业人员,正是这1平方公里把纽约造就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美国纽约市合作组织首席执行官——凯西.王尔德:纽约是美国联系世界的纽带和门户,我们的企业是最先通过华尔街的金融服务业将美国带到全球经济,它们也吸引了大批国际企业到美国来投资,华尔街和银行业几乎相当于我们这个城市的总税收。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槢鶤:华尔街聚集着大量的金融机构,国际上著名的金融机构在华尔街都有它的总部,这些金融机构在操作着这些资金的流动。
华尔街上最著名的建筑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来自世界各地3000多家公司在这里上市,其中有近50家中国上市公司,无论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数额,还是上市交易股票的总价值,纽约证券交易所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这里所传递出的信息直接对美国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英语:非常荣幸,我们邀请到了交易所的戴夫.亨德森,你认为今天的股市情况怎么样。今天的股市非比寻常,牛市继续保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天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额达到2万亿美元,每月股票市场成交额达到7万亿美元,每周、每天、每时、每刻,资本都在不停息地流动着,金融的全球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金融星球的出现,在这个星球上华尔街的影响力变得尤为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华尔街的地位,是因为它是全球最大的、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但是它的背景是在于金融在现在经济当中的作用,金融的全球化在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即将开市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充满紧张与期待,交易员们就如同进入临战状态的士兵,华尔街是以财富多少论输赢的地方。
(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仪式)
英语:好,开始了。今天有很多股票在下跌,如果开始看到亏损再转到赚钱那就是好事。现在接近昨天那个缺口了。
在华尔街上,股票交易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这些来自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能够进入华尔街,并且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面对非常高的淘汰率。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深顾问——陈思进:能够进华尔街呢,那真是精英,每个人都聪明,华尔街的规则就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败为寇,一旦你进入到这个里面来,它就成为一个丛林了,你就要把自己从兔子要变成羊,把自己从羊要变成狼,要不然的话你就被别人吃掉。
美国T3唯实股票交易培训公司首席战略官——斯科特.瑞德勒:有时股市不难,交易挺容易的,当英特网泡沫破裂,从5000点跌到1000点,直线下跌,这时大家就会离开股市,但也会造就新一代,更加规范活跃的交易员,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们30个交易员从40万个中脱颖而出,在尽一切努力获得成功。
残酷的生存竞争给在华尔街上站稳脚跟的人带来丰厚收入,2007年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公司3万名员工的平均收入为66万美元,同样是常春藤的毕业生,在华尔街工作的毕业生,平均工资是其他毕业生的3倍。残酷的竞争也在不断激发着华尔街的创新意识。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大卫.亨德森:这是我们四五年前发明出来的机器,用这个机器来发出订单,直接被发送到屏幕上,信息会传到全球,大家都能看到在进行什么交易。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一直在追逐着时代科技,它最早成为了电报、股票纸带机的使用者。电话发明后,纽交所也立即成为世界上拥有电话最多的地方。在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纽交所的交易员也放弃了他们人工叫价的交易模式。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大卫.亨德森:我们年轻的时候用这个小本,一面是卖出,一面是买入。我更喜欢原来的方式,那时大家有更多的互动和乐趣,满地都是纸片,大家叫着进行买卖,很兴奋,白天上班的时候很热闹、很疯狂,现在情况完全改变了,科技让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2005年,纽交所全面启用了电子化交易,这不仅让曾经繁忙的电话亭变成了风景,甚至整个交易大厅都变得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现在的股票交易绝大多数是在交易所外通过互联网完成的。
美国骑士交易公司交易员——鲍勃.康普特耶罗:我看看高盛的情况。现在我们在这里做的工作是过去纽交所做的,如果现在你到那里看看,他们更多做的是开盘和收盘,所以他们每天流失大量交易量,我们却可以完成很多交易量。
(美国 骑士交易公司)如今,华尔街的科技创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按照年交易量衡量,骑士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商,但是,出色的业绩不是靠交易员完成的,而要归功于这个角落。
美国骑士交易公司交易员——史蒂夫.纽曼:事实上,我们在处理公司90%的交易订单,我们是特意被安排坐在角落的,我们不需要与大家讨论,我们不依靠机构的交易情况,我们自己不做出交易决策,所有的交易决策都是由定量数学家设计,我们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
有史以来,大部分交易都是由人来决定的,但在骑士公司,这个机房里的机器将改变这种局面。
2002年,骑士公司开始研发一种能够取代人脑,自动做出交易决策的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自动做出买进或者卖出股票等交易决策,就好像计算机完全代替人下象棋一样。
美国骑士交易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乔易期:开始的几个月,我们连续亏损,但是我们深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随着形势趋好,我们就更有信心。确实,在2005年之后,我们的市场份额增多,获利也更多,过了05、06和07年,我们知道自己做对了,因为结果证明了一切。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华尔街上交易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谁拥有最优秀的交易员,而是谁控制着更为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科技的创新会将华尔街带向哪里,电缆会不会成为华尔街的主体,人工交易员会不会被电子交易员所取代。科技给华尔街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但同时也可能让华尔街变得更加脆弱。2010年5月6日,道琼斯指数在5分钟之内突然下跌998点,这是道琼斯历史上最大的单日内下跌,事后调查表明,计算机自动交易可能就是暴跌的原因之一。
英语:好的,预备,开拍。
(美国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拍摄现场)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重要拍摄场地就设在骑士公司的交易大厅,《变形金刚》的男主角拉博夫变成了华尔街上的交易员,20多年前,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成功执导了好莱坞经典影片《华尔街》,现在正在拍摄它的续集。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导演——奥利弗.斯通:1987年的第一部《华尔街》很有趣,人们都很喜欢,但是拍摄电影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建立钢铁产业、造路也一样,小资金还不行,你需要大量资金,这就是华尔街的作用。
高效融资和分散风险是资本市场的主要作用,华尔街的这些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在美国,一部影片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身处幕后的制片人,他们是影片制作资金的运作者,爱德华.普瑞斯曼是好莱坞著名的制片之一,电影《华尔街》的成功,让他从好莱坞和华尔街拿到了更多的资金来制作续集。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制片人——爱德华.普瑞斯曼:重组剧组让人很温馨,但是现在投资高多了,这两部电影是由福斯公司出资的,还有与福斯合作的电影基金来分担风险。
(美国.好莱坞)
好莱坞拥有世界级的娱乐产业,引领并代表着全球电影制作的最高水平,从《星球大战》到《泰坦尼克号》再到《阿凡达》,几乎所有风靡全球的制作费用高昂的影片都出自好莱坞,这绝非偶然,好莱坞的著名电影娱乐公司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大都得到了华尔街帮助,为它们筹集了大量资金。目前,迪斯尼、时代华纳、维尔康集团等影视娱乐公司的股票还在华尔街交易,福斯电影娱乐公司的母公司新闻集团也是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
(美国《阿凡达》电影片段)
电影《阿凡达》的制作成本高达3.5亿美元,正是华尔街的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福斯电影娱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吉亚诺普罗斯:以《阿凡达》为例,也有电影投资人参与其中,我们分担风险也分享利益,所以对所有参与的人来说都有益。
英语:像你这样的魔鬼,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我们一员。(阿凡达台词)
高效融资和分散风险,这是华尔街为好莱坞铺设的星光大道,通过这条道路,好莱坞把他们优美的音乐之声、奇幻的太空战争、经典的泰坦尼克爱情故事以及美丽的潘多拉星球呈现给了整个世界。
华尔街承载的不仅只是一个骁勇善战的阿凡达,他几乎穿行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来自全球的7000多家公司选择在华尔街上市交易,这其中包括了49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这张资本之网已经辐射到了全球所有的经济领域,无论是农业,还是能源业、交通运输业利用华尔街的力量一个个小公司成长为跨国公司,并支撑着美国经济的强大。
美国百胜餐饮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诺瓦克:百胜与百事分离时就在纽交所上市,我们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餐饮零售商,百胜每年在美国之外新开设1500家餐馆,这使得我们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百胜的全球各分部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副总裁——克莱格.塔格尔:在过去123年的时间向我们证实了,当你很好地去经营,照顾好品牌,让它不断成长,并且创造始终一致的金融效益,那么在股市就会有很好的表现,华尔街为很多人创造了很多的机会。
(荷兰.壳牌公司总部)欧洲、亚洲等世界其它地区的企业也借助于华尔街的力量完成了它们的强大之路。
荷兰壳牌公司总顾问——麦博仁:这里是壳牌的总部,从1907年到2005年,这个公司作为两个不同的公司上市,后来他们合并成了一个公司,只有一个董事会一个总裁,他们花了近百年的时间共同运营,(壳牌公司化工厂)组成一个公司在三个地方上市,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在能源和液态天然气上壳牌全球第一。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
纳斯达克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拥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2009年各国公司在全球较大的50多家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股票,共筹集了10542亿美元的资金,其中23%的资金是通过华尔街上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筹集到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资金流入华尔街,这些资金来自哪里呢。
美国摩立特集团首席执行官——乔.富勒:流入华尔街这类地方的主要资金是各类储蓄,储蓄主要集中在退休金或者保险公司,这部分钱需要获得回报,使这些投资实现价值增值,随着巨大的资金储备不断增多,钱涌入了华尔街这样的地方。
(美国.洛杉矶)
美国的家庭与华尔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美国家庭的所有资产中,平均三分之一以上投资在了以华尔街所代表的金融市场,但是美国家庭主要是通过共同基金、养老金等各类基金以及其他各类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到华尔街。罗伯特是好莱坞的摄影师,有一个三口之家,他们选择了与大多数美国家庭相同的投资方式。
美国好莱坞摄影师——罗伯特.奥特曼:我在当地一家摄影协会工作了30多年,因此我有退休金,退休金计划是协会固有的,退休金取决于我一生工作时间的长短,另外还有社保,每周差不多交纳300美元社保费,被收取的数额是很大的,当我退休时就可以得到一些钱。
罗伯特的退休金和社保都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帮他管理,在美国金融市场中的投资已经成为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活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美国普通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投资机构,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股市资金将近70%来自养老金等投资机构,华尔街的巨大资金需求是仅靠美国国内的资金远远满足不了的,世界各地的资金又是如何进入华尔街的呢?
荷兰退休金管理集团是欧洲第一大退休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高达2000亿欧元的资产,它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市场。
荷兰退休金管理公司首席战略官——门诺.斯耐尔:我们依赖于资本市场,因为我们在全球都有资产的管理,我们需要有效的资本市场支撑我们的资产,华尔街帮了我们,因为它的交易最很大,可能是全球交易成本最低的资本市场之一,成本因素显然很重要。
如今每年从境外进入美国的资金有上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华尔街,这个以华尔街为中心的庞大的资金网已经将全球无数金融投资机构网罗其中,而且网络末端已经触及到了无数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如何让进入华尔街的资金更加有效的投资到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各类债券以及其它金融产品上呢,这需要在两者之间有一道桥梁,这道桥梁就是投资银行。
美国美银美林地中国区总裁——刘二飞:投行简单总结就是中介、媒婆,就是把企业和投资者搭在一块,这样的话起一个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当于经济的心脏把资金配送到各个角落。
华尔街是一个数千家金融机构组成的庞大产业,但驱动这一切的却是非常小的群体,它们就是投资银行。在2008年以前,华尔街上大的投资银行有十余家,它们被称为华尔街的巨人,这其中包括了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雷曼兄弟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以2007年为例,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投资银行高盛的净收入是460亿美元,超过了100多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还不足以表达高盛的力量,那一年高盛管理的资产突破了1万亿美元的大关,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这个数字又被另一家投资银行打破了。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首席财务官——迈克尔.卡瓦纳夫:我们是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摩根资产管理一起构成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2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
进入21世纪后,投资银行从事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实力强大的投资银行几乎主宰了美国的证券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美国.世贸中心原址)重建的世贸中心有一个最高的楼段叫自由塔,我们拿两万平米来做一个商务空间,叫中国中心,那么我们在整个的投资过程中,我们其实重要一件工作,就是找当地的合作伙伴,那么我们在当地呢,在03年以后我们一直在选,到05年时我们初步就确定了两家合作伙伴,一家是纽约合作组织,一家就是雷曼。
英语:我是曼瑞,如果今天的华尔街新闻让你不想起床是可以原谅的,但你无法逃避本周末的消息,最大的几个投资银行遇到大麻烦了。大型投资银行雷曼将破产,美林还能勉强维持,美国银行希望收购它,美国国际集团也状况不佳,其股价在上周大幅下跌,剩余资产损失近半,本周我们将见证美国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发了华尔街金融风暴,处于风暴中心的投资银行遭到重创,这个链接华尔街资金与上市公司的桥梁在自身出现断裂的同时,也割裂了华尔街在全球布下的金融之网,华尔街金融风暴因此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克雷格.朱克曼:危机来临时,我写了大量报道,此外,我还写过一些非常优秀的投资者遭到很大损失的报道,关于他们从未体验过的紧张和恐惧。
从2008年到2009年,美国共有165家银行倒闭,在此之前的8年中,倒闭的银行总共只有27家,欧洲10个国家的20多家大型银行请求政府援助。在这场金融风暴中,破产的还有美国通用汽车、日本航空公司、加拿大北电网络以及冰岛政府,灾难波及了经济的每一个领域、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这个体系确实有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很认真的去研究,它会得出一些非常积极的后果,这个金融体系,当然主要的问题还是一些大国、强国,他们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因此他们的内部的失衡、他们的政策上的缺陷都会造成金融体系上的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白宫演讲:混乱主要是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不负责任的举动造成的,这些机构妄自冒险,追求短期的利益和更多的奖金引发的金融危机,几乎导致了第二次经济大箫条。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这场金融危机涉及到商业的伦理和道德,因为资本的本质就是贪婪,所以华尔街在某种意义上的代名词就是逐利和贪婪。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导演——奥利弗.斯通:华尔街正在变得像海盗一样,大银行的行为越来越像海盗了。
当华尔街给世界带来空难时,对华尔街的指责声也达到了空前程度,这种氛围淹没了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声音。
美国第26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我发现谈到华尔街或人性的贪婪很容易让人不假思索的攻击。
美国美银美林集团董事长——吉姆.奎格利:每个人都赚了很多钱,我不记得有人来到我门前拿一束花感谢我,但当不顺利、市场下滑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归结说那是银行家们的错。
在对华尔街的指责声中,资本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个似乎早已解决的问题也再次摆到了人们面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我想强调的就是,金融业特别是资本市场以一种非常夸张的暴涨暴跌的方式在推动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要被这种夸张的方式所迷惑,有人说,我们干脆不要它,不行,不要它还不行,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济要发展,成也资本市场,败也资本市场,我们无非就是说在这个中间要寻找规律,加强监管,当它在下陷的时候,你使得它不利的影响降到最小。
华尔街的诞生就因贪婪而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贪婪就没有华尔街,寻找制约贪婪的方法是考验金融监管的智慧,不管华尔街的科技力量如何强大,不管进入华尔街的资金如何庞大,编织华尔街这张资本之网的仍然是华尔街上的人,只要华尔街还是由人来驱动的,它就是永远如同芸芸众生,他的睿智和慷慨可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他的贪婪与疯狂也会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但无论对华尔街的评价是好是坏,对华尔街是爱是恨,都不得不正视华尔街这张资本之网真实的存在。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主演——希亚.拉博夫:华尔街会产生大量财富,这是我们体验过最快速的财富创造,贫穷的国家可以摆脱贫困,那是终结贫困最快捷的道路,但也是终结财富最快捷的道路,那是一把双刃剑。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电影片段:有人让我想起,我曾经说的,贪婪是好的,现在看来这是合法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难道都疯了吗。
美国T3唯实股票交易培训公司:无线电测试,无线电测试,听到了吗。
遭受金融风暴后的华尔街需要重新建立它的金融秩序,对于年轻一代华尔街人来说,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2008年金融危机后,T3唯实公司将他们的交易信息彻底公开,在T3唯实的网站上不仅能看到他们的股市分析报告,而且像直播的体育比赛一样,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可以实时地看到和听到T3唯实每一位交易员的交易活动和交易业绩。
美国T3唯实股票交易培训公司职员——米奇.戈茨:只要你用手指点击一下T3唯实的网站,你就可以看到华尔街明星交易员的交易判断和每一步决定,就像是看乔丹投篮和灌篮。
英语:伙伴们,有10点钟的数据吗。不要建立多头,等一等。这不是趋势。
T3唯实这样的做法意味着向传统上隐秘的交易方式告别,T3唯实公司的交易员们要用自己公开透明的交易方式与出色的交易业绩来引领一支全球金融团队,汇聚成千上万小投资者的力量与华尔街上的金融巨头们抗衡。
美国T3唯实股票交易培训公司首席战略官——斯科特.瑞德勒:我想说的是,成交量和价格变化不会骗人,当整个股市严重下跌时,价格波动就会出现异常,高盛可能会接到财政部的电话得知要降息的消息,其实市场本身也会释放这样的信息,因此我们越多地利用好市场就越不会被高盛这些华尔街大的投资银行以及拥有各层关系的人所利用,为了未来的市场,我们建立这样一个网络,诚恳、透明是我们所做的。
T3唯实公司将要搬入新的办公地点,在2010年迈入新的起点,在华尔街上相告别传统的不仅是T3唯实公司。
美国盛凯源证券拍卖交易公司首席执行官——巴里.西尔伯特:我认为我天生就是解决问题的人,华尔街之所以缺乏创新有很多原因,因为华尔街的人们始终都认为他们固定的方式是合理的,但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看到这个体系可能需要改进,所以我将易趣和纳斯达克作为榜样来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盛凯源证券拍卖交易公司)巴里16岁便成为了华尔街上一名股票交易员,2009年被美国《福克斯》杂志评为最具潜质的金融家,他创立的拍卖交易市场融合了纳斯达克和网络商店的模式,让交易市场变得更加高效更加透明。
英语:接下来我要介绍巴里,我要强调巴里正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能够如此具有创新性,为什么他改变了华尔街的金融市场。我认为在未来几年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会创造下一个易趣或纳斯达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华尔街处于一个变革时代,无认外界如何责难,华尔街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美国第26岁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华尔街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企业筹集资金,对我们的国民经济十分重要,所以我不会一概而论地看待它,确实在华尔街有些人很贪婪,但也有很多人非常有公众精神。
(美国.纽约市政厅)纽约市政府也有了新变化,华裔市议员刘醇逸当选为纽约新一任主计长,主管纽约市的财政工作。
英语:非常感谢今天大家参加这次重要的听证会。
美国纽约市主计长——刘醇逸:变革是永恒的主题,新一代总是会利用新的理念和新的交易形式,原有的老牌机构总是希望保住已有的优势,那么新的势力也就会在市场中找寻自己的优势,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美国.世贸中心原址)金融危机中的纽约人开始加快世贸中心的重建,这本身就是一种信心的建立。
美国自由塔销售副主管——汤姆.麦尔:这时是金融中心,我们要积极把一号塔推向市场,目标是华尔街,希望华尔街的公司将会成为一号塔的租户,祝他们好运。
英语:我们家族已有六代在这个交易所,然而我不知道前途怎样,我预测的水晶球还没显灵,我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为什么不呢。快看这边,这让人无法相信,每个人都会盈利,我不明白,今天的闭市怎么是这样的结果。
纽交所结束了一天的交易,但华尔街人的工作并没有停止,3个小时后亚洲证券交易市场的开市钟声将首先在东京敲响,11个小时后伦敦交易市场也开始沸腾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资本已经挣脱了时空的束缚,在更加广阔的金融星球上运转着,而在这个金融星球上,金融文盲的失败概率会比较高。
华尔街 解说词 第2集 墙在哪里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0-27 17:46
如需引用注明出处,谢谢啦!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146ee51947877b0834fa4163.html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美国纽约国家公园海港保护组织首席执行官——玛丽.索拉诺:当时双子塔的倒塌对大楼造成了很严重的损毁,当时大楼甚至陷入了地下的地铁系统中,你至今还可以看到造成很长很深的裂缝。
911恐怖袭击造成了纽约世贸中心的倒塌,强大重力也大面积摧毁了地下建筑,在索拉诺夫人所提到的那条地下裂缝中,一个古老的建筑物呈现出来。
玛丽.索拉诺:我们一直走入了地下室,在那我们发现了一堵墙,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墙,我们希望那是华尔街的墙。
华尔街是英语Wall Street的中文译音,它起初就是一道墙,是由最先来到这片土地上的荷兰人建立的。华尔街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纽约的历史,华尔街墙的建立与消失,以及后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都在着力塑造着纽约这座城市的性格。
第二集 墙在哪里
9.11之后,很多金融机构搬离了华尔街,索拉诺夫人却来到了这里,她的办公室就设在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举行就职典礼的联邦大厅内,索拉诺夫人现在的工作是寻找发现纽约早期移民遗留下的印记,还原他们为这座城市做出的贡献。
玛丽.索拉诺:我们总是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关于起源的相关文件。
索拉诺夫人的工作首先就是从寻找华尔街的墙开始的。
玛丽.索拉诺:我们请来了考古学家,他们对那堵墙的石头进行大量的研究之后发现,我们看到的不是华尔街的墙,而只是原址上房子的墙,但很长时间我们都认为自己发现了宝贝,认为那是华尔街的墙,但那不是。
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找400年前的遗迹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好在索拉诺夫人的工作得到了纽约市政府和很多纽约人的帮助,这其中也包括他的丈夫山姆.罗伯特。山姆.罗伯特先生是《纽约时报》城市版面的首席记者,对纽约这座城市有着直接深入的了解和独到见解。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山姆.罗伯特:这是个不断更新的城市,就如一个人曾经说过的那样,这个城市不断经历创新性的毁坏,我们不断的循环建造了很多新的空间,因此在经历了两场大火之后,荷兰和独立战争时期的影响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踪迹了,曼哈顿就是其中的例子,有些东西确实源于荷兰。
(荷兰)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这个国土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国家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处于海平面之下,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荷兰农业的发展,荷兰人除了围海造田增加耕地外,必须开辟另外的生存之路。
英语:我在这儿已有四年了,它看上去很大,这是双很结实的鞋子,木鞋穿到脚上很舒服,木头是防水的。
(荷兰.阿姆斯特丹港)从13世纪开始,喜欢穿木鞋的荷兰人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开始从事海上贸易,现在的阿姆斯特丹港是全球最先进的港口之一,其实早在400年前阿姆斯特丹港已经拥有了现在的地位,荷兰人正是依靠这个优良港口把阿姆斯特丹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集散中心,并把荷兰带入了近代史上率先崛起的大国之列。
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口首席执行官——德尔泽.梅哲:阿姆斯特丹港口历史很悠久,大约在1450年至1500年之间开始和南欧建立了贸易关系,在1600年,我们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1581年,荷兰人摆脱了西班牙帝国的统治,享有独立主权的荷兰共和国从此出现在欧洲版图上,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冲垮了贵族与平民之间原有的严格等级界限,教会对世俗社会的控制也被大幅削弱,宽松的经济与宗教环境吸引了人们从欧洲各国来到荷兰,当时阿姆斯特丹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移民,荷兰的经济由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馆长——保罗.斯派斯:我想强调的是,这是个自由、民主、宽容的国家,这给人更广阔自由的思想空间,使人愿意加入风险性商业贸易,因为人们都真切感受到了自由,每一个民族、种族都会一视同仁,所以,人们很聪慧、自由,不畏风险,真的是很富有企业创新精神,想建立自己的公司。
范斯特的先祖正是那个时候从挪威来到荷兰开设了一家小型海上贸易公司,现在范斯特已经不再从事海上贸易,但对航海的兴趣并没有减退。
由于当时来到荷兰的移民越来越多,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荷兰人必须要把他们的贸易延伸到更远的海域和国家,向海外扩张已经成为必然。远航的梦想让荷兰人的造船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到16世纪末,荷兰人制造的帆船具备了远航的能力。喜欢制作工艺品的范斯特要把他的帆船送入瓶中的海洋,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让帆船顺利的通过瓶颈,而当时荷兰的海上贸易也正经历着这样的瓶颈,荷兰贸易公司虽然数目众多,但规模较小,它们都无力承担远洋贸易所面临的风险。
荷兰阿姆斯特丹档案馆馆长——简.彭加德:所有这些探索发现都需要资金,让船远航去购买商品,但同时船只也许会受到损坏,也许消失,也许也会沉入海底,这样就赔了钱,这样就不会带回我们想要的东西。
荷兰人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化解远洋贸易带来的风险呢,在阿姆斯特丹即将诞生的股份制公司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股份制公司就像绳缆一样,每条绳缆都由无数根纤细的麻线组成,虽然每根麻线都不可能单独拉起风帆,但是将它们缠绕在一起将弱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就会变成坚固的绳缆,其实,早在20年前的英国已经诞生了股份制公司,但那只是在严格等级制度下由几个大股东组成的公司,而在自由平等的荷兰是为所有人准备的,无论是贵族、富翁,还是平民,甚至仆人,都可以成为股份制公司的股东,大家一起承担风险,并共享收益。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来自全国的100多家贸易公司成为股东,并通过设立在荷兰6个海港城市的办事处开始面向荷兰公众发行价值650万荷兰盾的股票,其中在阿姆斯特丹发行的股票数量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股票的公开发行,使东印度公司迅速完成了远洋贸易的资金储备。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如果没有有限责任的安排,要让普通的人把赚来的钱都要交给素不相识的人去使用的话,那会非常非常的困难,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明可能是世界过去五六百年最关键的一个发明。
简.彭加德博士正在看的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支股票,它的诞生改变了世界,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正是利用荷兰人创建的这种股份制形式,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将分散在公众手中的资金汇聚起来,开启了人类社会最富活力和创造力的工业文明时代,股份制一直沿用至今,并且是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组织形式。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办公大楼现在属于阿姆斯特丹大学,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有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这里毕业。这个房间是召开毕业典礼的地方,无论是对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毕业生,还是对以前东印度公司的船员,这里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毕业生——巴斯.布莱恩:这个房间曾经是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办公室,人们如果想作为船员或者士兵参与东印度公司的远航需要来到这里面试,他们会被当场评估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和天赋,这是他们实现梦想的最后一步,然后开始自己危险但充满希望的旅程,站在这个房间,我有一种我们先辈当时强烈的感受,开户一个新的人生旅程。
东印度公司成立当年,他们的商船便开始扬帆远航,驶向遥远的东方。在此后的200年中,荷兰东印度公司向亚洲发出了近5000航次,将大约100万欧洲人送入与亚洲的贸易之中,有超过250万吨的亚洲物资被运回欧洲,股份制组织的形式的建立使荷兰东印度公司持续经营了200年之久,成为一艘跨越世纪的不沉航船,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荷兰人把对东印度公司远洋商船的期望值具体体现在了股票交易的价格上。十年之后,远洋航船终于满载而归,拥有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尤斯特.范德尔.威勒比斯:我认为这就是来源,他们可以看到自己赚多少钱,他们认为股票很容易进行交易,并且获得股票的红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信誉体系就建立起来了,所以信心不断的建立不仅仅是商人的信心也是妇女儿童等普通人的信心,他们都参与其中。
受到东印度公司成功的鼓舞,其它荷兰公司也开始效仿东印度公司面,面向公众发行股票进行商业融资,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在阿姆斯特丹诞生了,它的建立让资本更加有效地流动起来。现在,世界各地星罗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证券交易市场,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了60万亿美元,从650万荷兰盾到6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经过400年的发展已经汇聚成资本流动的海洋。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在历史上完成了许许多多的创新,期权、期货、保证金交易、股指交易、卖空,这些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存在的概念全部诞生于此,甚至每天早晨的开市钟声也是最先从这里敲响的。
尤斯特.范德尔.威勒比斯:如果17世纪的一个交易员能够目睹400年后所发生的一切,我认为他会感到很骄傲,因为他们400年创造的系统依旧在。
1609年,东印度公司的船长亨利.哈德逊开始了中国之行,这将是一次冒险的旅程,因为他担负着为东印度公司开辟新航线的艰巨任务,在驶出阿姆斯特丹港后,哈德逊的航船奔向了荒无人烟的北极,经过了5个月的海上漂泊,哈德逊的航船却南辕北辙驶向北美大陆。
荷兰国立博物馆历史专家——马丁.高瑟琳:亨利.哈德逊希望穿过北极,穿过俄罗斯北部,向南前往中国,但他被冰挡住无法前行,他本该回到阿姆斯特丹,但他没这么做,他试图寻找新的航线,或许他可以先去北美洲,从那找到一条新航道去中国。
就这样,哈德逊船长来到了现在的纽约,并进入了一条河流。
马丁.高瑟琳:他找到的河就是哈德逊河,但不幸这条河变得越来越窄,所以他决定返回阿姆斯特丹,告诉他的委托人他没办法前往中国的坏消息。
(美国.华尔街)索拉诺夫人现在遇到了与哈德逊船长当年同样的问题,她无法达到她的目标,仅靠纽约的信息寻找荷兰人留下的印迹是非常困难的,但她也和哈德逊船长一样收获了意外之喜。
英语:很高兴我们一起工作,这一定很有趣,这很不寻常,是的,我们现在在联邦议会大厦门前,华尔街是个开始的好地方。
哈德逊船长的坏消息对于当时的荷兰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却是一个绝好的消息,因为的荷兰的海上贸易竞争对手英国和西班牙已经在美洲大陆有了殖民地,荷兰人也正在试图开拓北美市场,于是1621年,荷兰人成立了新的的贸易公司西印度公司,垄断北美贸易。五年之后,西印度公司用价值60荷兰盾的布料和饰物从印第安人手里换取了曼哈顿的土地所有权,这在荷兰历史上被称为最成功的一笔交易,其实当时的曼哈顿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没有人能够想到它会发展成为现在寸土寸金的国际金融中心。
英语:还有这边,这是一个印第安商人美国的原住民和一个荷兰商人,当然他们是在进行与海狸皮等交易,那是荷兰人来此的主要原因。
海狸皮并不是这里唯一的财富,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商人的增加,荷兰人在曼哈顿南端建立起了永久性定居点,就这样一个新的城市诞生了,(纽约曼哈顿区,17世纪建筑复原图)它被荷兰人称为新阿姆斯特丹。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和人身安全,荷兰人在新阿姆斯特丹的北面修建了一道墙,华尔街的历史也正是源于这道城市的围墙。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他们来到现在的纽约,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不像很多其它美国殖民者那样是为了宗教原因,清教徒、天主教、教友派分别去了马萨诸塞、马里兰和宾夕法尼亚,他们崇拜神,因为觉得应该崇拜,但荷兰人去纽约就是为了钱,没别的原因,17年间连所教堂也没建过,但他们赚了很多的钱,这种精神留给了纽约,纽约至今还是世界上最商业化的城市。
当其它西欧国家的移民还在将北美殖民地作为逃避宗教和政治迫害的避难所时,荷兰人已经将新阿姆斯特丹变成了北美大陆最大的商品贸易市场。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山姆.罗伯特:这就是它的特殊之处,这些也造就了纽约和纽约人的特点,很多人来这里就是为了挣钱,因为任何地位的人都有可能成功,我认为这也是人们愿意追随荷兰公司来这的原因,因为这是机遇之地。
新阿姆斯特丹不仅秉承了阿姆斯特丹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性格。这里宽松的经济、宗教环境和包容的人文气息同样在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
新阿姆斯特丹的建立使荷兰人成功开辟了北美贸易航线,与此同时,他们的商船也终于到达中国,彻底打开了东方贸易通道,由此荷兰被称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
阿姆斯特丹档案馆存放着那个时期各国商人在阿姆斯特丹从事商业活动的记录,简.彭加德博士一直在研究这些古老的记录,他从中发现了怎样的秘密呢?
这些书籍里记录的大量名字和数据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十分属实,因为这些人从世界各地来到阿姆斯特丹做贸易,如果你要以这种方式做贸易你就必须要有信用,看看这些书中的记录,人们互相间非常信任,这太让人惊讶了。
在阿姆斯特丹形成的良好的商业信用为解决商业活动中一个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各国商人带着本国货币来到阿姆斯特丹,但不同的货币是很难做生意的,那么必须要有一个让所有商人都信任的机构将不同国家的货币兑换成一种通用货币,于是聪明的荷兰人又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另外一项重要的金融发明。
荷兰阿姆斯特丹档案馆馆长——简.彭加德:另一方面的贡献是汇兑银行,这是现代银行体系的前身,因为在阿姆斯特丹诞生的汇兑和储蓄银行真的是以信任为基础,你投入资金就可以得到银行票据,只有你信任银行才会这么做,所以他们接受外币来兑换荷兰币,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系。
阿姆斯特丹档案馆以前就是东印度公司银行的办公地点,荷兰人不仅成功解决了不同货币流通的障碍,而且开创了支票和资金转账的系统,缔造了现代银行的概念,此时的荷兰人已经通过第一只股票、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和第一家现代银行把金融推入了人类以前从未到达的现代金融领域,国外资金的大量涌入和国内金融市场的空前活跃使阿姆斯特丹成为了第一个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但荷兰人在最先享用现代金融成果的同时也最先尝到了与之相伴而生的苦果:金融泡沫,从此,泡沫一词成为经济领域的专属名词。
郁金香是16世纪末从土耳其引入荷兰的,荷兰人很快就喜欢上这种色彩鲜艳的花朵,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郁金香的价格飞速上涨,到17世纪30年代一支较为名贵的郁金香相当于4只公牛的价格,大大超出了它的内在价值,此时的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作为观赏之用,而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投资产品,对财富的狂热追求让人们不惜卖掉土地、珠宝、房屋或者向银行贷款来购买郁金香。
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馆长——保罗.斯派斯:狂热总是会发生的,价格不断上涨、上涨,如果你不是链条上的最后一人,只是其中一份子,你就可以赚很多热钱,但是如果出现了危机,市场就会下跌,然后崩溃,这就是那时所发生的。
1637年郁金香泡沫终于破裂了,有些品种的郁金香价格甚至狂跌到了最高价位的千分之一,这期间导致了千百万人倾家荡产,也导致了许多银行的破产,这是人类历史上爆发的第一次金融危机,也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最糟糕的一次创造,一直到400年后的今天,金融泡沫仍然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现在,没有多少荷兰人把金融危机与郁金香联系在一起,简阳每天都会把一束郁金香带回家,送给他的妻子,这是很多荷兰人的生活习惯。郁金香泡沫飘散之后,郁金香给荷兰人带来了真正花的芳香,现在荷兰是种植郁金香最多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荷兰.阿姆斯特丹鲜花交易市场)荷兰人所创造的现代金融体系也已经随同郁金香一起飘向世界,它成就了英国的崛起美国的强大,也成就了伦敦和纽约两个新的世界金融中心。
马丁.高瑟琳博士近来一直往返阿姆斯特丹与纽约之间,她正在帮助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在纽约举办一个展览,展现两座城市的特殊关系。
荷兰国立博物馆历史专家——马丁.高瑟琳:这张地图于1666年完成,这是现存最早的曼哈顿南部地图,我们今天仍然能见到这就是现在的金融中心,这是现在的华尔街,华尔街从东往西原来是一堵墙,是用来抵御印第安人进攻的。
荷兰人依靠这堵墙挡住了印第安人的进攻,但难以挡住英国人的海上进攻,为了争夺海上霸权,控制贸易航道,1652年英荷战争爆发,战争在英吉利海峡和两国控制的殖民地上同时展开,结果荷兰两线溃败。1664年英国人占领了曼哈顿岛,英国国王将新阿姆斯特丹更名为新约克,就是现在的纽约。随着英国人在曼哈顿岛控制范围的扩大,那道起初用来防范印第安人的墙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它被推倒后改造成一条城市中的道路,被称为华尔街。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山姆.罗伯特:华尔街是一股象征力量,如果你说华尔街墙的倒塌,是因为它已经没有实际作用了,并且很多人口向北迁移,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他们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商业机会,突破了限制,抓住了这样的机遇。
(英国.伦敦)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被英国人夺去之后,英国本土爆发的光荣革命又让伦敦取代了阿姆斯特丹,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与英国国王进行的一场权力斗争,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开始,英国王室从此以后不得随便征税,不得干涉法律,不得干涉议员的选举。
英国英格兰银行历史学家——福里斯特.卡皮:光荣革命真正改变的是使金融上的决定权脱离了国王的控制,把权力移交到议会,尤其是人民手中,虽然民主的实现需要漫长的过程,但从那时起,个人财产权得到了保证,所以人们比以往更敢于冒一些金融风险。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府的财政与王室的财政分开,英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变成了英国国债而不再是王室的债务,因为有了议会作保证,英国国债的信誉度大大增强,(英国.伦敦金融城)成为伦敦金融市场交易量最大、最活跃、最受欢迎的证券。金融市场的活跃吸引大量的商人与银行家们从世界各地将资本输送到伦敦,国际贸易与金融中心开始向伦敦转移。1694年,伦敦商人们创建英格兰银行,帮助英国政府发行国债,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使国债的发行量迅速增加,这不仅为伦敦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可供交易的证券,更主要的是为英国的海外扩张筹集到了充足的军费。
英国参议员.爵士——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有了足够的资金,就可以维持强大的海军,也就可以在18世纪打赢海洋战争,建立起了大英帝国,继而也建立了英国的贸易,在加速英国经济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国家为军事目的所掌握的资源帮助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在接下来的200年中,英国人对外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些战争全部都可以归结为英国进行海外扩张的殖民战争,其中包括十九世纪中期给中国人带来伤害的两次鸦片战争。
在新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下,英国军队成为真正的海上霸主,几乎控制了全球所有的海上贸易通道,英国商人们也随着殖民地的增加和海上贸易的扩大而获得丰厚回报。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记者——马丁.沃尔夫:18世纪很多银行在伦敦建立,是由从海外来到英国的人建立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世纪是很重要的,在合作制股份银行出现之前这是私人银行,在金融发展时期私人银行是很重要的实体,他们在全球融资和投资。
在英国金融中心鼎盛时期,诞生了世界金融史上重要的一个家族,罗斯柴尔德银行的英国总部坐落在伦敦金融区的黄金位置,这家有着二百年历史的私人银行一直是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拥有,罗斯柴尔德家族最早兴盛于法兰克福,以后老罗斯柴尔德把五个儿子分别派往欧洲的五个国家,其中他的第三个儿子内森在英国伦敦建立罗斯柴尔德银行。随着英国的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中心也转移到了伦敦,并以伦敦为中心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跨国银行。
英国罗斯柴尔德集团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奈杰尔.希金斯:罗斯柴尔德家族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银行,这是个很好的榜样,罗斯柴尔德家族开路,大家跟随和效仿,要么直接效仿罗斯柴尔德家族,要么在此基础上开拓更广阔的商业模式,但毋庸置疑这条路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创的。
19世纪初,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日益国际化的伦敦债券市场已经扮演着主导角色,老罗斯柴尔德反复告诫他的五个儿子,如果你不能让人们爱你,那就让人们怕你,的确,人们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恐惧超过对他们的热爱。罗斯柴尔德五兄弟联手在欧洲布下的银行网络到十九世纪中期统治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
英国罗斯柴尔德集团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奈杰尔.希金斯:如果我回看过去,罗斯柴尔德家族200年对世界金融的贡献,我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世界尚未全球化之前就开始了国际化,所以生意在人们开始讨论跨越国境和全球化之前就已经开始国际化运作了。
(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庄园)罗斯柴尔德家族跨国银行的兴起得益于英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和对全球贸易控制力的不断增强,(英国.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会址复原图)19世纪中期的伦敦是无可比拟的世界工业贸易和金融中心,当时40%的国际贸易以英镑结算,英国的海外投资占到了西方列强对外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正是在这个时期,英国议会把中央银行的职能赋予了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成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英国英格兰银行历史学家——福里斯特.卡皮:这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就是在19世纪中期,英格兰银行被确立为中央银行,可以管理交换汇率和资本,为金融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债发行权力的改变,跨国银行的出现,中央银行的诞生,英国人从光荣革命开始经过了160多年,终于把现代金融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推向了世界。纽约,这个原本就融入了荷兰现代金融理念的城市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华尔街的兴盛正是从发行美国国债开始的。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胜利,虽然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但在金融上却几乎复制了英国现代金融体系。英国是政府投资建起了中央银行,美国也是,英国是政府投资建立了股票交易所,美国还是。1803年,英国投资人持有的美国股票占美国总市值的一半,大约是3200万美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1900年新兴的的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纽约取代了伦敦,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也超越了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建立起新的金融帝国。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山姆.罗伯特:这一切发生在纽约绝非偶然,这一定会在纽约发生的,今天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城市在多样性上能够与纽约相提并论,这是一个不断吸引移民的地方,多样性将世界各地希望成功和赚钱的人们吸引到这里,这所创造出的包容是你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每座城市都以各自的历史或者文化,以及其它活动而闻名,纽约这个城市是以商贸而著称。
索拉诺夫人终于完成了对纽约早期移民遗留印迹的寻找发现,她将八处主要印迹连接起来,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图景。正是因为哈德逊船长引领的航船开启了纽约的历史,并给纽约送来了包容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一直延续到今天,有人说,纽约根本没有纽约人,那里就是一个世界。
荷兰移民从阿姆斯特丹带来了股份制、股票交易所和货币汇兑银行,来自英国的移民从伦敦带来了国债、跨国银行和中央银行,这些现代金融的种子最终将纽约塑造成为一座资本之城。
华尔街 解说词 第3集 两条道路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2010-11-07 20:55
如需引用注明出处,谢谢啦!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d4773ece0635bd2df9dc6129.html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华尔街始于18世纪90年代,签署了《梧桐树协议》,在一棵梧桐树下,华尔街63号,19世纪60年代,树倒了。
华尔街的尽头是三一教堂,教堂后面有一片墓地,一个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人选择了长眠于此。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汉密尔顿说,妥善管理的国家债务将是对国家的恩赐。在18世纪,这是很奇怪的想法,大多数人觉得,债务是件坏事,这说明了汉密尔顿有多时髦。他知道,这对美国的未来是一大优势。
200多年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墓碑)汉密尔顿是这条街道上永远的路标,指引着华尔街抵达了今天。
第三集 两条道路
(美国.肯塔基州)肯塔基州农场主——汉.丹姆:开饭喽。好了,你准备好吃早饭了吗。来吃吧,宝贝。
67岁的丹姆一直生活在中部的肯塔基州,并且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养殖场。
肯塔基州农场主——汉.丹姆:宝贝,你在喝你妈妈的奶吗。
许多美国人和他们的移民祖先一样把这种贴近土地,朴素而勤恳的生活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一直携带到今天。今天的美国,绝大部分的土地依然保持着这样的面貌。
(美国.纽约中央火车站)
纽约的清晨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华德国际集团总经理——艾伦.瓦尔德斯:每次来这,我都觉得备受恩典,这里给了我伟大的职业,给了我一生够用的财产。我无法想像离开华尔街我真的祈祷能生于此,死于此。
艾伦今年51岁,在纽交所已经工作了33年,自2008年以来,艾伦和华尔街上的人遭遇了尴尬和质疑。
美国第44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很不幸,金融业的一些人对目前的形势存在误读,对于雷曼兄弟、复苏中的危机,他们没有吸取教训,他们不仅是拿自己在冒险,还有我们的国家。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家教授——理查德.希勒:你不能指着一个方面说华尔街造成了危机,国会、监管者可能都参与了,国会可能推动政府机构帮助穷人买房子。
投资家——雷姆.罗杰斯:如果每个人都投资,却没有人失败,整个体系就无法运转。因为市场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一些人成功,其他人失败,生活本就如此。
(纽约证券交易所)
英语:情况现在怎样了,现在仍是20、80,还是20、80。
在华尔街人的印象中,华盛顿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密切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
英语:有变化就告诉我。
华德国际集团总经理——艾伦.瓦尔德斯:人们希望看到改变,人们受够了华尔街,所以你看到华盛顿每天都出台新政策,我们虽然不会抓狂,但你可以想像,我们的心情。
也许现在的华尔街已经习惯了和政府保持距离,但是,的确,它们曾经非常接近过,甚至于只隔一条马路。(华盛顿雕像)1789年4月30日,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是在纽交所对面的联邦大厅里宣誓就职的(联邦大厅国家纪念堂)。纽约,成为了临时的首都,而这个崭新的国家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破产了。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家教授——理查德.希勒:在战争中,华盛顿的军队自筹资金,有时,他们抢夺农民的食物。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我们从法国和荷兰借了大量金钱。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家教授——理查德.希勒:但他们会写个欠条,然后,欠条再变成债券。
在独立战争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总共留下了高达5400万美元的债务,这些债务挑战着新国家的品格和尊严,华盛顿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部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0-1804)。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汉密尔顿出身贫寒,他是私生子,曾在商行工作,在那里学习贸易,学习做买卖,大多数开国元勋不懂得买卖,他们是大农场主。(油画《独立宣言》--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这些农场主出身的开国元勋们只能想到通过多印纸币来解决问题。汉密尔顿认为,如果用通货膨胀的严重贬值的货币来偿还债务,那么这个已经一无所有的国家还将永远失去国家信用,不能再借到钱。33岁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开始筹谋一个计划。既然没有钱来还债,那么就把债务留下来,但是要不失掉信用,要体体面面地留下来(美国金融博物馆)。
在美国金融博物馆里,记录了一句汉密尔顿在24岁时说过的话。
他写道,在1781年:“国债,如果不太多的话,将是一种对国家的恩赐”。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墓碑)
汉密尔顿的计划是这样的,财政部面对的是一文不值的货币和五花八门的独立战争债券和借条,首先,财政部发行新货币,手持旧货币的人可以按照票面价格进行一比一的兑换,这样旧的货币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信誉良好的新货币,之后,政府开始发行新债券,而新债券只能用新币来购买,这样新币又回流到财政部,最后,财政部用这笔钱来回购在战争期间的所有债券和借条,至此,旧帐全部还清,政府用新债代替旧债,留住了国家的信用,这个计划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旋转门计划”。
(美国.华尔街三一教堂)
汉密尔顿需要推动旋转门的第一个力量,而华尔街正等待着与政府的第一次合作,华尔街上的经纪人对财富有着最敏锐的嗅觉,虽然旋转门计划还没有被国会通过,但是,经纪人们已经开始不动声色地从各州购买旧货币,而收购的价格是票面价格的十分之一。华尔街将会全力以赴地配合汉密尔顿的计划,只有这样,经纪人们低价囤积的旧货币才能真正转变为巨大的财富。
汉密尔顿是从残酷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强势人物,他对人性洞若观火,汉密尔顿相信,人类有利己的天性,这种天性很难改变,但明智的立法者可以审慎地使之改道,造福大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绝大多数人一方面有利己心,另一方面有同情心,设计一个制度的时候,你要求每一个人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一种空想。
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在国会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反对的力量主要来自另一个位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家庭背景大相径庭,他的父亲非常富有,父亲去世时,他大概四五岁,他继承了几百名奴隶,弗吉尼亚州的数千亩地,他是全国富有的人之一,在他年轻时。
(美国.费城《独立宣言》起草地)
1776年的初夏,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杰斐逊来到费城独立厅对面的这间小旅馆,几天后,宣言的第一稿就在这里完成了,他写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美国是英国的孩子,我们继承了英国的政治文化,就是有限制的政府权力,个人权力,就是个人自由不能被干涉。
(美国 托马斯.杰斐逊纪念堂)
杰斐逊反对汉密尔顿的计划,是因为他担心国家的信用与命运会被华尔街的疯狂所操弄,更让他警惕的是在汉密尔顿的计划中的一个细节,就是各州将不必自己偿还债务,而由联邦政府统一承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权力和义务从来都是对等的。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杰斐逊断言,汉密尔顿的政府会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杰斐逊想要一个小中央政府。
(托马斯.杰斐逊故居)
一直以来,美国的建国者们小心地防范着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这个美国,对于中央政府的权力不是信赖而是制约,为了控制好它,建国者们甚至在战争约束后留下了一个松散的联邦就散了,大家跑回自己的家乡继续种田过日子,所以,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挑战了以杰斐逊为首的一大批开国元勋们(美国乡村博物馆)出发时的共识,反对者们跳过了现实的困境,来直接声讨汉密尔顿的计划是一个危险的黄金圈套。
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之间的分歧搁置了旋转门计划,却形成了美国的两大党派,今天人们熟悉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诞生就源于两个人的矛盾,而政府的权力是否应该进入市场的讨论也由此发端,延续到了200多年后的今天。
2009年10月,美国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的年会在纽约召开。
英语: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也会在下午4点左右到来。
财政部长盖特纳的出现再次引发了关于政府与市场的讨论。
美国财政部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与记者对话)现在的政府比以前更有影响力了,在这样的危机中,有些事情只有政府能做。下一场大战是监管吗?监管,我们不用军事术语,如果要这样形容,这是必要的战争,不是选择的战争,并且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我们将通过强大的改革方案。我要说,它是必要和正义的事,你怎能看着美国人的眼睛说,在经过这么多的事情,仍然面临10%的失业率,未来仍不确定。我们还沿用造成危害的体系的观点。
(美国财政部)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站在财政部大楼前的汉密尔顿看着这个国家松松垮垮到了随时都会散架的地步,联邦政府就像一个模拟主权的装饰品,毫无秩序和效率。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汉密尔顿非常务实,他要在真实世界里工作,而杰斐逊认为世界应该这样运作,所以,我们要让它这样运作,尽管有时候人性并不如此。
(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会址)
1787年,汉密尔顿作为主要的召集人之一参加了制宪会议,这部宪法使脆弱的联邦政府拥有了力量。(《联邦党人文集》美国新闻博物馆馆藏)如果人类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进行统治,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句话出自一本叫《联邦党人文集》的书,它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论证了政府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权力的边界。汉密尔顿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
制宪会议召开的时候,托马斯.杰斐逊正在法国出任公使,他目睹了法国大革命,认为欧洲的革命和流血都是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利益冲突造成的,他为自己的国家庆幸,(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 画像)因为这个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他希望这片足够丰饶的土地能够安抚住人性中不安的欲望,使美国人停留在自己土地上,而不是在追逐工业化的利益中失去平静而优美的生活。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杰斐逊展望的国家由年轻的农场主组成,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工作。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汉密尔顿觉得,美国要强大,就要变成制造国。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汉密尔顿期待一场工业革命。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所以,他建立金融体系,为企业家、工厂提供资金。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杰斐逊对钱毫无概念,他不知道钱该怎么使用,不知道如何创造财富,而汉密尔顿知道。
纽约,不是杰斐逊喜欢的地方,他所希望的美国是一个将由理性与美德来推动的国家,这种理想为野心勃勃的华尔街埋伏下了一面坚固的道德围墙。
1790年初夏,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住在华尔街上,汉密尔顿还在游说国会通过他的旋转门计划,而杰斐逊要尽早把美国的政治中心带离这里。两个同样焦虑,同样需要妥协与支持的开国元勋托斯.杰斐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终于在1790年6月20日坐在了一起。那是一次决定美国未来的谈话,1个月后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在国会中得到了通过。1790年8月,联邦政府离开了纽约,从此,华尔街和华盛顿沿着不同的方向各自成长,开始了政府权力和金融势力之间的扶持和较量。
现在,每天行走在曼哈顿大街上的美国人都会看到悬挂在墙上的一个电子显示器,它实时更新着美国的债务总额。2008年,美国国债进入10万亿美元时代。
(美国国债钟)
200多年来,这个国家的经济跟随着巨大的债务数字一路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1793年美国收支账目》美国金融历史博物馆馆藏)在这本200多年前的账册里记录着汉密尔顿上任的四年内财政部的帐目,到1793年,这个国家共发行了6420万美元的新国债,足以还清全部旧帐。从债务到恩赐的故事,是被汉密尔顿这样完成的,他把债务变成了一种新的金融产品投向了华尔街,经纪人们使国债的价格不断攀升。1794年,美国的债券在欧洲获得了最高的信用等级,从此欧洲的资本开始漂洋过海流入了这个年轻的国家。汉密尔顿发行的国债启动了美国,也启动了华尔街。
在华尔街上,总有人怀疑华盛顿的动机,政府是想解决危机,还是想利用危机。华尔街渴望有更多的机会,但危机似乎总是让这条街道失去更多的自由。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6月推出了金融监管新政,2010年7月21日又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一系列改革把美联储武装成了一个权力空前的全能型监管者,一个最强大的中央银行。
美国独立公园管理员:你看,这里已经不是银行了,也不对外开放,它的建立源于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美国第一合众国银行旧址)这间国家独立公园里的仓库曾经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汉密尔顿在1791年创建了这家银行,作为联邦政府的财政代理机构和融资机构来发行国债和国家货币。
金融史教授——查理斯.盖斯特:那是美国第一个中央银行,不能算是监管者,但至少是个中央机构,可以监视银行
(美联储纽约分行)不过,汉密尔顿创建的中央银行立刻受到了杰斐逊及其支持者的严厉指责,比旋转门计划更让他们无法容忍的是,政府权力开始直接向市场延伸。
前美联储纽约分行副行长——彼得.巴克斯坦斯基:在美国,我们总是有巨大的恐惧,对于权力的集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直到1913年才有中央银行,直到20世纪。
(美国第二合众国银行旧址)1842年,英国著名的作家狄更斯开始了美国之行,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上床睡觉之前,我从住所的窗户向外张望,马路对面有一栋漂亮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呈现出一丝幽灵般的哀伤。第二天早晨起来,它的大门仍紧紧关闭,空气冰凉。
狄更斯看到的,就是在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争论之下最终被关闭的美国中央银行。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我们美国没有中央银行,这像个传说似的,但我们就是没有。
(早期纽交所经纪人照片 纽交所档案馆馆藏)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华盛顿和华尔街渐行渐远,政府不再以任何形式管理市场,而在权力真空之下,华尔街的私人金融机构却趁机独揽了美国的金融大权。
对于生活在100多年前的人们来说,即使是看到了铁轨断裂、蒸汽锅炉爆炸、两列火车相撞,或者更严重的事故,也不能阻止他们对于火车这种崭新的力量的幻想与痴迷。失去了中央银行的美国就像这些激动而失控的列车,虽然仍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但却成为了西方世界中最自由、最不稳定的一个经济体。
一些华尔街人认为,在美国有双重标准,一个是给华尔街的,另一个是给剩下的整个美国的。
英语:(2009年美国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年会)你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半月前,奥巴马总统来到华尔街的情形,神情严肃地做了一个演讲,人们坐着,听完后和他握手,但是谁也高兴不起来。第二天,他去了汽车俱乐部,表现得像参加大选一样,发表了激昂的演讲,说为他们而工作,还责备了华尔街。我想说的是,这里有两个很不同的总统,但确实是同一个人,就他向国人宣传的方式而言,很明显,华尔街不值得被信任。
在美利坚合众国200多年的历史上,华尔街得到华盛顿信任的时间似乎并不多。1799年,一个叫威廉.杜尔的人死在了纽约的监狱里,留下了一张独立战争时期的借条。
(独立战争借条 美国金融历史博物馆馆藏)纽约州的农民把两头奶牛借给了大陆军,而签收的人正是这个死去的囚犯,华盛顿和汉密尔顿的信任的战友--威廉.杜尔。今天,在华尔街上,威廉.杜尔这个名字更多地是和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联系在了一起。当华尔街还是一条年轻而粗糙的街道时就被指责充斥着股票骗子和投机分子。1792年,一些关于纽约银行的谣言出现在华尔街上,致使这家银行的股票大幅下跌,然后,有人开始偷偷地大量买进,这个人就是威廉.杜尔,谣言也是他散布的。
加拿大皇家银行顾问——陈思进:你要用你的道德在华尔街是没有办法生存的,华尔街就是吃你钱的地方,就是掠夺你的财富,而且很冠冕堂皇掠夺你的财富。
(威廉.杜尔1747-1799画像)这时的威廉.杜尔是汉密尔顿的助理,他的行动源于一条内幕消息,中央银行将收购纽约银行,汉密尔顿将很快着手这个计划,而威廉.杜尔要在此前收购到足以控制纽约银行的股票,他疯狂地四处借钱,最后居然用承诺支付高额利息的方法向城市里的小业主、车夫、园丁、女佣等普通民众集资。1792年3月,威廉.杜尔再也支付不起承诺的利息,他的资金链终于断了,城市里聚集起可怜的投资者,他们咒骂威廉.杜尔是个骗子。泡沫在欲望的挤压下终于破灭,恐惧第一次降临华尔街,从此,每隔大约20年就会有类似的贪婪和绝望在这里反复出现。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1792年华尔街的危机让杰斐逊更加质疑汉密尔顿的政策,但是,汉密尔顿认为,虽然我们不渴求金融危机,但如果经济要现代化,这就是不可避免的。
汉密尔顿向人们解释,在华尔街值得尊重的股民、券商与无耻的赌徒之间存在着界限。而杰斐逊说,华尔街根本就是人类本性的大阴沟。
1792年的这场危机结束两个月后,有21个经纪人和3家经纪公司在华尔街63号的一棵梧桐树下签定了一个协议,经纪人们庄严宣誓并承诺对外交易将收取佣金,彼此交易拥有优先权。
1752年5月的《梧桐树协议》被认为是华尔街最早的自我管理,基本的交易规则开始逐渐形成,华尔街的经纪人们建立起自我约束的证券行业协会,以自律的方式防止危机的发生,从而避免政府的干涉,(《梧桐树协议》纽交所档案馆馆藏)自此以后,在华盛顿的视野之外华尔街开始了一个世纪的自我生长。
1896年5月11日下午两点,摄影师威廉姆.赫斯用一个叫摄影机的设备第一次捕捉到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纽约早期影像资料),城市,沿着汉密尔顿的目光已经又向前走了一个世纪,它就要到达属于它自己的美国世纪了。就在美国经济一路狂飙突进之际,却有人想到这个国家的未来时不安到浑身颤抖,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美国 林肯纪念堂)1864年,林肯预言,终有一日,我们的财富将集中在个别人的手中,而那时合众国也将走向灭亡。
190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这一年美国证券总值约为600亿美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3.2倍。以摩根为首的富豪们云集在华尔街,洛克菲勒、梅陇、卡耐基,他们实际上掌控了这个国家的金融权力。
离纽约不远的哈特福德,是金融魔术师约翰.皮尔彭特.摩根出生的地方,摩根相信自己的团队会对国家资本市场进行诚实与适当的管理,在20世纪初的美国,(皮尔彭特.摩根 1837-1913)谁能成为担当这一切的力量。
《摩根传记》作者——琼.斯特劳斯:当时,政府无法做到这一点,在摩根的有生之年,美国没有联邦储备委员会,所以,他自己承担了中央银行的责任。
(西灵多.罗斯福故居)
1901年,华盛顿迎来了一个年轻而充满斗志的新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第26任总统,影像),他强烈地感觉到了在华盛顿之外已经形成了另一个强大的权力高地——华尔街,罗斯福总统想把它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然而华尔街是一个已经习惯了自由的市场,并拥有了自己的力量。(摩根照片)摩根,华尔街上最有权势的人物走进了罗斯福的办公室,摩根问道,政府在做决定之前为什么不事先通知华尔街呢;罗斯福说,事先对华尔街发出警告是我们恰恰所不愿做的事情;摩根说,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请派您的人和我的人会谈,他们可以修正;罗斯福说,我们不会那么做,我们不愿意修正错误,而是想结束错误。这是华尔街与华盛顿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政府似乎占据了上风,但是五年后,摩根所带领的华尔街将在金融危机中证明,谁才是强者。
(美国 摩根图书馆)
今天,麦迪逊大道上的摩根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地方。
J.P.摩根曾孙——罗伯特.彭诺耶:这间屋子以前有家具,曾经是藏书的地方,现在都搬到楼下了。
摩根的曾孙罗勃特先生说,摩根家族现在已经没有过去那么辉煌,后代们从事着各种行业,凭借自己的能力而生存,他也从没有过要当银行家的想法,但是,在这间曾祖父的办公室里,他还是会感觉到一种模糊不清却浩瀚无边的力量。
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到1907年,美国人开始担忧养老、疾病和就业等问题,他们变的狂躁而焦虑。1907年中旬股市开始暴跌,人们开始争着从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一家信托公司总裁开枪自杀,倒闭和恐慌开始了。
金融史教授——查理斯.盖斯特:那时候,银行界团结在一起,在老摩根的领导下试图为市场带来流动资金,让华尔街及国家经济重新站稳脚跟。
1907年10月22日,财政部长从华盛顿来到摩根的图书馆,摩根告诉财长立即注资2500万美元以增加流动性,当储户能从银行取到钱的时候,(1907年美国金融危机照片)恐慌就会散去,在这种危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臣服于这个当时全世界最有能力的银行家,尽管他已经是一个70岁的老人。
J.P.摩根曾孙——罗伯特.彭诺耶:他召集了其它几家银行的行长来这里开会,就在隔壁的房间,他锁上了房门,不让他们出来,除非他们拿出钱来平息恐慌。
要彻底结束这场危机,摩根还需要一大笔资金,而且要快,他把银行家们锁在这间书房里讨论,自己在办公室里等待结果。这些银行家不愿借钱给要倒闭的企业,可是,见死不救就会引起市场的恐慌,那将是一场无法挽救的金融骚乱。
《摩根传记》作者——琼.斯特劳斯:最后,凌晨四点摩根走进房间,拿出了一份声明让他们签字,摩根抓住其中一个公司总裁的袖子,把他拖到桌子前面拿出一张纸说,在这里签字,笔在这儿,这个人这才同意签字,其他人也都同意签字。
最后银行家们同意出2500万美元去解救这场危机,摩根用个人的力量控制住了1907年的金融危机,使它没有长时间持续,也没有造成巨大损失,他是自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以来华尔街上另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强势人物,他在1907年应对危机的措施深远地影响着美国今天的金融体系。
但是很快,美国人就为在他们的国家里一个私人银行家拥有了如此大的权力而感到害怕。1913年摩根去世,9个月后美国国会立法批准设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从此,美国又有了中央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在此后的近100年时间里,美联储在货币调控中所承担的职能在一步步地转移和分化着经济权力,(美国 白宫)它被美国政府逐步授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监管者,这也持续引发着华尔街的忧虑和追问。
(艾伦.格林斯潘 前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 电视节目资料)所以,我们不再是自由市场了,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触摸我们,你说的非常正确,自从中央银行控制了足够的资金,它就不是一个自由市场,许多人把它叫做监管。
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这才是问题,市场本该发挥作用,清除自身弊病,再从头开始,就是这样,这就是市场要做的事情。
第26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政府可以告诉你,什么是合法的,但只有行业本身会告诉你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好的商业行为。
(美国 哈德逊河)
1804年,杰斐逊已经成为了美国的第3任总统,而汉密尔顿则淡出了美国政坛,这年夏天,就在这条河上,汉密尔顿划着船去对岸的新泽西州参加一场决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阿伦.伯尔的决斗》),在决斗前他在日记里写下将不会向对方开枪,结果,对方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47岁的汉密尔顿在第二天不治身亡。(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墓地)那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神秘的一场决斗,汉密尔顿的死让整个纽约一片悲伤。
今天的华尔街是被汉密尔顿的理想引渡过来的。
(托马斯.杰斐逊故居)
汉密尔顿去世后的第5年,杰斐逊回到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间的一个农庄,他一生对土地和劳作充满敬意。1826年7月4日,这天是《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的纪念日,就在这天,83岁的杰斐逊静静的离开了,8年的总统生涯,微薄的薪水使他早已入不敷出,(美国 托马斯.杰斐逊纪念堂)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贫困中去世的总统。
2008年以来,华盛顿和华尔街就像一对需要相互警惕的同行者,一起渡过危机中的每一天,小心地寻找着走出去的道路。
(美国 纽约中央火车站)
2009年9月14日,这一天是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一周年的日子,就在这天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在华尔街纽交所对面的联邦大厅发表演讲。
美国总统奥巴马:很荣幸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联邦大厅,两个多世纪前我们第一届国会在这里成立,我们的第一任总统也在这里宣誓就职。就在这儿,在合众国最初的日子里,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就在争论如何才能管理好这个年轻的经济体,如何才能回馈民众的天赋与激情。两个世纪后,我们仍然在这些问题中挣扎,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在危机中。
CCTV2 华尔街 解说词 第4集 镀金时代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1-14 10:08
如需引用注明出处,谢谢啦!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8d18d6230ae86ae3d6cae226.html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美国伊利运河历史博物馆)
英语:伊利运河是纽约州建造,它使纽约成为经济和金融中心。
一条运河改变了纽约的命运,也创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
英语:美国用100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用200年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如果没有现代金融,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第四集 镀金时代
(美国 伊利湖)
伊利湖畔的水牛城是美国的一座历史名城,(美国 水牛城)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美国早期的一段历史就保留在这里。
这里是美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伊利运河的源头,因为伊利运河,水牛城也成了一个开放的博物馆。
美国伊利运河游船船长——米歇尔.莫非:好了,孩子们,现在排成一队走,不要跑,很危险,大家排成一排,排成一排,一个一个走。
运河上最多的游客就是学生,这里是他们的历史课堂。
200年前,美国东部最北端的居民就是从这里启程从上船穿过沿岸的村庄、城市,十天之后就可以到达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
(美国 纽约)
现在的纽约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超过850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外来移民,有170种语言可以在这里使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理想的人们汇聚到这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的城市历史只有300年,但这300年却让纽约拥有了诸多耀眼的光环,纽约拥有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控制了全世界40%的金融资产,在这300年的历史中,纽约空间发生了什么,哪些重要的时刻改变了纽约的命运?
19世纪的美国国土面积只有现在的二分之一,阿巴拉契亚山脉将当时的美国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商业重镇,而西部是美国的传统农业地域。美国西部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美国重要的粮仓,也是东部贸易的物资来源。(美国乡村博物馆)而对于19世纪的美国人来说,连年的丰收并不能让西部的农场主更加富有,而东部的商人也只能望洋兴叹,因为在当时要将西部的物品运输到东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在那之前,从中西部到东部,要经过密西西比河、怀俄明州、佛罗里达州,然后才能到东海岸甚至欧洲。
当时从西部运输一吨面粉到东部需要20多天的时间,面粉的成本是每吨40美元,而运输费用却要120美元,而即便就是这样一条昂贵的运输线,其中的一段还要经过英国殖民地。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面对东西部的运输也是一筹莫展,他说,西部居民的忠诚度悬于一线,因为他们的经济利益更多地依赖于殖民地的西部而不是合众国诞生地的美国东部,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民众个人利益,东西部的运输都是一个难题,直到1817年,这一问题的解决才出现转机。
(美国伊利运河博物馆)
伊利运河博物馆馆长——乔尔.M.拜尔:这张照片描绘的是发生在纽约的一个仪式,那个人是纽约州州长德威.克林顿。
1817年,纽约州迎来了一位新州长——德威.克林顿。(纽约州州长 德威.克林顿(1769-1828)画像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克林顿州长有一个理想,就是打通美国东西运输通道,纽约溯北而上有美国的五大湖泊,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如果能修建一条人工运河将五大湖泊连接起来,再利用纽约天然良港的优势就可以打通一条贯穿美国东西部并与世界相联的水上通道。
那是一条很长的运河,大概360、370英里(约580公里)长,(美国伊利运河河道图)运河从奥尔良班尼起,通过哈德逊河连接到纽约,一直到水牛城的伊利湖,最终将纽约与五大湖连接起来,所以从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以及伊利诺伊州生产的货物可以通过五大湖系统,通过伊利运河到达奥尔班尼,最后经哈德逊河运输到纽约,这使纽约成为美国最棒的港口。
克林顿带着他的伟大构想去华盛顿特区找联邦政府,希望能得到财政上的支持。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员:难道拿错钥匙了?(美国第一合众国银行旧址)第一中央银行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这座大楼也不对公众开放,现在这里只留下一些当年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很重要。
当时的联邦政府一年的收支只有2000多万美元,而克林顿州长报出的伊利运河预算是700万美元,这相当于国家要拿出一年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帮助一个州来修建一条水路通道。联邦政府很明确地告诉克林顿,在修建伊利运河的资金上联邦政府不能提供一分钱的帮助。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一开始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他们称它为克林顿沟,因为是克林顿政府在推动这个项目。
被联邦政府拒绝了的克林顿回到了纽约,来到了华尔街,这里是他最后的希望。这一年,在华尔街40号的一间月租200美元的房间里,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就是现在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他们还起草了第一份正式章程,《证券证券交易委员会宪章》(《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宪章》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这份1000字的章程制订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程序,规定入会费每个会员25美元。当华尔街得知纽约州急需一大笔资金的时候,开始兴奋起来,按照当时的常规,佣金费率在1%左右,华尔街在这个项目中可以获得7万美元。经纪人极力撮合这笔大买卖,(美国联邦大厅国家纪念堂)向克林顿州长表示华尔街有足够的能力承销伊利运河债券,这是政府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也是华尔街的第一个工程债券,双方都很谨慎,决定债券分期发行,工程分段进行,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债券是由纽约州发售的,很多纽约州居民都有购买,国内其它地区和伦敦也有销售,那时候伦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美国伊利运河早期闸口)
伊利运可水落差最大的地方达到10多米,闸口是工程难度最大的地段,也是最耗费资金的工程段。1817年7月4日,伊利运河开工。100多年前,这里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劳工(伊利运河早期工地 美国伊利运河博物馆馆藏),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劳工是刚刚从爱尔兰来到美国,工地就是他们美国之行的第一站,劳作一天他们可以赚到50美分(伊利运河工资支票 美国伊利运河博物馆馆藏)。
美国伊利运河游船船长——米歇尔.莫非:大家要注意看,因为看完后老师会考你们,为什么,(美国 伊利运河)因为这是教学性的参观,不是单纯玩玩的。
两年之后,最初的一段运河就修通了,每一道闸口就是一个收费站,当年闸口的收益达到25万美元,而当时投入的资金不到100万美元。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到了伊利运河基本建成的时候,伦敦购进了大量的伊利运河债券,因为他们已经能预见到这个项目将会成功。
好的经济回报很快刺激了华尔街承销商的热情,伊利运河债券开始受到市场的追捧,而资金的充裕又加快了运河的建设,(运河债券 美国金融博物馆馆藏)就这样,原计划十年完成的伊利运河工程,整整提前了两年,在1825年完工。(《伊利运河之歌》歌词大意:我有一头毛驴,它的名字叫塞尔,在伊利运河上,它已经拉了15英里,它拉着煤块和干草,我们要从奥尔班尼去水牛城)
1825年10月26日,德威.克林顿州长和夫人,坐着一和艘由4匹马拉动的装饰豪华的大驳船从水牛城出发了,大船以每小时不低于5英里(约8公里)的航速航行,9天后,他们抵达纽约哈德逊河,克林顿亲自将伊利湖带来的两桶水倾注到大西洋(伊利运河开通仪式 美国伊利运河博物馆馆藏)。运河的开通,打破了伊利湖的平静,运河两岸的城市一天天繁华起来,同样一吨面粉现在从西部运输到东部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运输费减少了四分之三,当时的报纸这样写道:只要肉眼能看到,不管从哪个方向,你都能看到长排的小船,入夜,闪烁着的照明灯好似一群群飞舞着的萤火虫。
(美国 纽约)
伊利运河沿途的繁体沿着河道全部汇聚到了纽约港,纽约开始成为不夜城。伊利运河开凿的同一年,纽约的一家名为黑球的公司成立,他们开辟了从纽约到英国利物浦的定期邮轮,这条航线被称为黑球航线。纽约成为了运输中心,黑球航线又将纽约 送到了世界更远的地方。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伊利运河的开凿就注定纽约要不同于别的城市,一跃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给了纽约与其它城市竞争的绝对优势。
伊利运河的巨大成功,刺激美国各州纷纷发行债券修建运河,到1840年,美国总共投资了大约1.25亿美元修建了长约5000公里的运河,而在华尔街运河概念受到追捧,一些还没有图纸,甚至没有河流的地方都开始发行运河债券,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美国纽交所交易员——戴夫.亨德森:我十一二岁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爸爸就在假期带我来这儿,我们不清楚到底看到了什么,我们的爸爸和叔叔向我们解释这是我们的生意,要靠它赚钱养家。
与现在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交易所相比,纽交所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交易方式,交易员们习惯在古老的交易大厅内不停穿梭走动,几百年来交易大厅内的忙碌似乎一刻也没有停顿过。
美国纽交所交易员——戴夫.亨德森:交易一直在变化,最早是农业经济,到后来工业经济,后来铁路成了很重要的东西,所有的银行家在华尔街工作,完成自己的事,挣钱。
现在交易大厅的交易员大概有3000人左右,五年前这里有5000人,十年前这里有15000人。(美国纽交所早期影像资料)在纽交所的历史中,第一个牛市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到1835年,纽交所的日交易量达到了8500股,7年间增长了50倍,引领这场大牛市的就是铁路的诞生。
(经纪人报价 美国纽交所早期资料)
(美国太平洋铁路博物馆)
对于19世纪的人们来说,铁路的出现,带来的恐惧要比兴奋更多。英国的一条铁路在通车的时候发生事故,一位国会议员葬身在铁轨下,在巴黎和奥地利人们一地直在担忧,铁路的铺设是否会破坏地气。而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全新的国家,他们对一切新的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不过要满足这样的好奇心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当时建造铁路需要的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造价约为每英里36000美元。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到了19世纪末,许多铁路、大的工厂、公司建立起来了,如果你想要发展,可以通过股票交易来实现,你可以来华尔街融资。
1835年,华尔街只有三家铁路公司的股票,到了1850年,数量增加到了38家,(铁路债券 美国太平洋铁路博物馆馆藏)铁路的股票和债券占到全美国可流通证券的一半以上。
(美国太平洋铁路博物馆)
华尔街的铁路股票和债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入美国,为美国铺设遍布全国的铁路网线。当时一半的铁路工人来自中国的广东和福建,他们在这里一个月能挣26美元。在10000多名的华工中,有超过1000人就埋葬在铁轨旁。
美国历史学家——T.J.斯泰尔斯:他们是铁路吸引而来的,中央太平洋铁路贯穿山脉的部分是中国工人修建的,他们来旧金山寻找工作机会。
1830年,美国只有23英里(约37公里)的铁轨,到1850年增加到了9012英里(约14420公里),到1860年已经扩展到了30626英里(约49000公里),并且超过英国。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随着铁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延伸,使得商品市场跨越美国不同的州、不同的地区,美国金融市场对整个美国经济的影响,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一个根本的突变。
纵横交错的铁路网让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的统一市场,商品的流通又促进了金融的繁荣。1839年,一位19岁的小伙子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大火车呼啸而过,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啊,火车拖着长长的车厢,既像一条世龙,又像一个魔鬼,以每小时20英里(约32公里)的速度飞奔,天哪。
美国华德国际集团总经理——安伦.瓦尔德斯:安伦,现在要下单吗?下吧,下吧。给我单子,好吗。现在有点问题。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铁路引领的大牛市时代早已远去,华尔街人在此后的岁月中,又经历了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生物时代,在这里似乎永远都不缺乏题材,资金总是随时准备着投入到新的时代当中,就像是随时准备冲上战场的炮弹。
(美国南北战争资料)
1861年4月21日,南北战争打响,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了联邦政府的预想,每天战场上要死伤数千人,每天的军费开支超过100万美元。战争初期,财力雄厚的南方在战场上连连得胜。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战争是种非常昂贵的买卖,其实中国以前有个说法,战争充满了银弹,确实战争中的通常最富有的往往最后都能赢得胜利。
战争逐渐将联邦政府拖入了财政困境,(美国财政部)战争之初,联邦政府的债务就超过6000万美元,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北方将输掉这场战争。报纸上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征兵广告:花300美元就可以向战场输送一名士兵。民众对强制征兵越来越反感。1863年7月13日,纽约曼哈顿地区发生一场暴乱,伤亡人数超过2000人。
(美国 林肯纪念堂)
林肯政府必须尽快结束战争才能尽早平息内乱,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及时解决战争资金。而此时的华尔街也布满了战争的阴影,(杰伊.库克 1821-1905,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库克是当时的一位银行家,一天,联邦政府找到他,希望他能承销50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库克对这送上门来的买卖即感到兴奋又有些担忧,当时的华尔街还只是一个富人之间的金钱俱乐部,调动资金的能力有限,要承销这样一大笔买卖并不是当时的华尔街可以承担的,库克必须创造一种新的销售模式。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他发展了创新的市场营销方法来销售美国国债,将大面值的国债变成小面值,再利爱国主义进行呼吁,那些不太富有的人因为爱国的原因就也能够买些小面值的国债,他以这种方式卖了五亿多美元的国债,所以有些历史书里把杰伊.库克称为内战金融家。
(战争债券宣传画 美国金融博物馆馆藏)
这是库克为了销售战争债券张贴的广告,上面写着:为了胜利请购买战争债券。(战争债券宣传活动 照片 美国金融博物馆馆藏)库克巧妙地将民众的爱国热情转化为一张张战争债券,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普通民众直接列为债券的销售对象。
(美国金融博物馆)
19世纪60年代,美国只有一小部分人有银行存款,只有不到1%的人持有股票,大部分家庭会把多余的现金藏在床垫底下,而当内战接近尾声之时,有5%的民众都购买了战争债券。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内战开始的时候,美国的国债是6500万美元,但是内战结束后,也就是4年后,国债达到了27亿美元。
(美国 南北战争雕塑)
在4年的战争中,华尔街源源不断地为北方军提供资金保障,而南方种植园内的农场主的资金一点点耗尽,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战争融资渠道,已经被战争拖到了破产的边缘。
(美国退伍老兵游行)
1864年5月,南方州接受战败,美国内战结束,在这场战争中,南北双方共耗资150亿美元,伤亡人数超过100万,南方的一位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不是被北方的士兵打败的,是被北方的金融打败的。
一场战争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金融格局。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所有那些钱都是流经华尔街,所以华尔街从一个世界上不太重要的市场成了世界上第二大金融市场,仅次于伦敦。
(美国 摩根图书馆)
华尔街上的金融家们,在南北战争中攫取了第一桶金,其中最瞩目的一个银行家就是约翰.皮尔彭特.摩根。
J.P.摩根曾孙——罗伯特.彭诺耶:这是最初的图书馆,这是皮尔彭特.摩根在1906年建造的。
罗伯特.彭诺耶是华尔街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约翰.皮尔彭特的曾孙,他的童年就是在这栋宫殿般的大楼里度过的。
(摩根图书馆 藏书阁)
摩根的父亲朱尼厄斯.摩根是一位银行家,与欧洲的银行一起保持业务往来,朱尼厄斯.摩根一直期待着自己的长子约翰.皮尔彭特.摩根能够子承父业,而摩根也似乎秉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从小就显露出了商业天赋。
(约翰.皮尔彭特.摩根少年时期)
《摩根传遍》作者——琼.施特劳斯:那时皮尔彭特.摩根17岁,他很想经商,但是他的父亲说,还不到时候,你还没读完书。他把皮尔彭特送到瑞士的寄宿学校学习法语,(少年摩根在德国学习)后来又送他到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学习了一年,与当时多数美国人相比,皮尔彭特见多识广,对不同的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
J.P.摩根曾孙——罗伯特.彭诺耶:那就是皮尔彭特。
(约翰.皮尔彭特.摩根 1837-1913 油画)
摩根从欧洲学成归来,成为了华尔街的银行家,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个人经历,以及家族银行与欧洲金融界密切关系,这一切注定摩根将在华尔街拥有特殊的地位。
(十九世纪华尔街老照片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在这张华尔街的老照片上,曾经还有这样一家裁缝店,这是华尔街上最后的生活场景。南北战争之后的华尔街已经不再是曼哈顿岛上的一条普通街区,这条泥泞的街道铺上了青石板,街边的楼越建越高,里面挤满了经纪人和银行家,不过当时美国最耀眼的明星并不在华尔街。
(美国纽约早期资料)
进入19世纪中叶,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860年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美国只占1.8%,处于世界第一的是中国,占到32.9%,而到了190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占到15.8%,中国占到11.1%。
(美国 纽约纸带游行)
美国的工业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之后,各个行业开始出现市场强者,他们已经厌倦了与众多的竞争者无休无止的价格争斗,不断重复的低价竞争也开始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美国的钢铁、石油、铁路,这些大工业产业开始追求大规模、低成本、高产量,美国进入并购时代。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可能美国的第一次大合并浪潮是发生在1898年至1902年,我觉得发生的原因是19世纪末的通货紧缩,公司间竞争很大,很难盈利。
(美国洛克菲勒中心)
1882年,洛克菲勒在纽约创建了世纪第一家石油托拉斯:标准石油公司。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当这些合并产生时,华尔街是从中赚钱的,因为他们要买卖新旧债券,所以华尔街对于合并当然乐见其成,因为他们可能从中获利。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并购的发生,通过并购把一些企业做大、做强,按照这种方式去重新改制,重新改变美国经济的结构,资本市场的贡献特别是摩根的贡献是非常非常大的。
(摩根图书馆 书房)
如果要完成并购,摩根是企业家的最好合作伙伴,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到最多的资金,只要是摩根认定的事情似乎没有干不了的。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他有种不同寻常的个性,他是个高大魁梧的人,超过6英尺高,他的眼睛也很特别,有人说就像火车灯似的,看上去令人生畏,很多人都被他吓得要命。
(约翰.皮尔彭特.摩根 1837-1913 照片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摩根的巨大的能量来源于他在华尔街组建的辛迪加。
《摩根传记》作者——琼.施特劳斯:这个辛迪加囊括了当时美国国内大多数主要银行,以及一些外国银行。
摩根每天行走在这条街道上,他觉得这里充满活力,但缺乏秩序,这是华尔街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美国 摩根大楼旧址)摩根认定这场并购狂潮将改变华尔街人的命运。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他是个统领思想主义者,他觉得政府不应该干涉金融体系,他倾向自由市场,但同时他认为,市场应该有所监管,而且认为市场应该由他这样的人进行管理。
1901年3月份的一天,在纽约一个高尔夫球场,钢铁大王卡耐基与下属在这里挥杆击球。
当时的钢铁大王卡耐基已经65岁,在球场上,下属告诉卡耐基,摩根曾经向他透露想购买卡耐基的公司,价钱由卡耐基决定。
卡耐基说他需要24个小时的思考时间,(安德鲁.卡耐基 1835-1919,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第二天卡耐基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了他想要的价钱,4.8亿美元,(约翰.皮尔彭特.摩根 1837-1913,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很快这张纸条到了摩根手里,摩根看了一眼这个价格,说,我接受。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摩根以4.8亿美元买下卡耐基的部分,递给他支票时跟他说,恭喜你卡耐基先生,你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摩根传记》作者——琼.施特劳斯:很快,就在短短12周内,摩根就收购了很多其它各种公司,将美国钢铁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资本化。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当时美国政府每年基本上花费5亿美元,所以在当时来说那是一笔巨大的资金。
《摩根传记》作者——琼.施特劳斯:这是无人敢想的举动,既令人震惊,也使人害怕,因为这个公司的规模是如此惊人。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在交易完成后,卡耐基对摩根说:摩根先生,我一直在想,我可能把价格开低了。摩根说:如果你还想多要100万美元,我可以给你。
摩根打造的钢铁王国让整个国家感到不安,至今华尔街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答,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是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
(美国 纽约纸带游行)
20世纪初,华尔街将美国带入一个并购狂潮,每年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公司控制了美国大部分市场。1910年,美国托拉斯组织达到800家,当时有72家大公司分别控制了各自市场份额的40%,有42家大公司甚至控制了市场的70%,托拉斯成为美国经济的统治力量,掌握美国的经济命脉,而华尔街就是幕后操手。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有些美国人痛恨这种银行家的权力,摩根自己说过,(美国钢铁集团股票 美国金融博物馆馆藏)他觉得他有义务要把他的人放去那个公司的董事局里,但另外一些人会说,这不是负责,这是银行家的大权在握。
(约翰.皮尔彭特.摩根葬礼 美国摩根图书馆馆藏)
1913年4月30日,摩根客死意大利,当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闭半天,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人们知道了摩根的遗产6000万美元。洛克菲勒看到这则新闻说道,摩根算不上是个有钱人。在那个时代,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资产超过10亿美元,钢铁大王卡耐基资产超过4亿美元,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的资产超过5亿美元。
《摩根传记》作者——琼.施特劳斯:参加葬礼的有许多人,有来自约翰教堂戴维斯广场的人,还有来自全世界的鲜花,这是个不同寻常的葬礼,是对一个生命的祝福,也是对他的永别。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在怀念华尔街的这位特殊的人物,在他的有生之年,美国没有中央银行,他以一己之力担当了这一特殊的角色,摩根拯救了1893年和1907年两次大的金融危机,化解了华尔街与华盛顿政府的各种矛盾,他为爱迪生融资,创办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启了美国电气时代,但是,在摩根身后的人们对华尔街的争议一直不断。
(1920年摩根大厦爆炸)
1920年9月16日,华尔街23号摩根大厦发生爆炸,30人当场炸死,300多人受伤。1933年,摩根财团被强制分拆,金融帝国时代结束。
十九世纪的华尔街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奢华和富足中潜藏着不安和躁动。
(马克.吐温 1835-1910,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1874年,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就曾经这样描述这个时代:表面繁华,掩盖着腐败的气息,道德的沦丧,以及其它潜在的危机,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黄金时代”,但只不过是内里虚空、矛盾重重的“镀金时代”。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人们把它叫做“镀金时代”,有些人把它叫做“强盗贵族”时代。
(美国 罗德岛)
从19世纪开始,纽约的富人在这里盖起了别墅,模仿欧洲贵族的生活。
(罗德岛慈善晚宴)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的超级富翁们开始把自己的财富捐赠出来,用于建造学校、医院、博物馆、歌剧院、公共图书馆与慈善基金,把自己的财富留给整个社会在美国开始成为传统。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你要记住,有一条经济学的定论是无法打破的,那就是当你死去以后财富是你带不走的,你所创造的财富将留给后人,让全世界更为富有。
1896年,晚清直隶总监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来到纽约,抵达当天他路过华尔街,经过纽约交易所,看见街上的摩天大楼,他对陪同的美国官员说,(李鸿章访问欧美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我在清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清国也要发展经济,我们欢迎美国和欧洲的资金进入。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此后经过连年的战乱和动荡,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李鸿章 1823-1901,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中国才重启了资本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马克思都已经把它说得清清楚楚,没有资本市场,就没有铁路,那肯定没有这个市场,就没有美国,这些大国在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它要经过一些跳跃,跳跃的时候就是需要资本市场的时候。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这个国家在100年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然后再过了100年成为政治上的超级强国,如果没有现代金融那些都不可能发生。
2009年,两位年轻人来到纽约,在华尔街铺设了一块大的画布,每位路人都可以在这里描绘他们心中的纽约,这场活动的主题就是:纽约爱什么。在不同的人们眼里纽约有着不同的色彩和姿态,无论你是爱她,还是不爱她,她都在影响着美国,甚或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华尔街 解说词 第5集 硅谷方程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1-19 21:33
如需引用注明出处,谢谢啦!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85683c0f36e172da7bcbe10a.html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资本市场是支持创新理念的,依托创新理念能够迅速地、大规模地,而且是过量地来筹集资金。
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高级顾问——詹姆斯.朗德:华尔街就是在有钱投资和需要钱创业的人之间搭桥。
在美国科技的变革中,华尔街的力量在伴其左右,正是这些力量创造了科技和财富,塑造了美国的强大。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去创业的架构是美国成为世界上活跃的创新国家最核心的基础。
第五集 硅谷方程
(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
英语:女士们、先生们,大家靠近一点,兴奋一点,深呼吸,招手。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位于纽约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电子交易所一天的交易开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场地,企业的上市仪式以及纪念仪式都是在一个电子屏幕前举行的,这是无数企业家梦想的地方。
美国学乐集团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罗宾逊:纳斯达克帮助我们发展,从1992年上市起,我们的资本从5亿增长到20亿。
(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
纳斯达克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交易平台,有近3000家公司在这里上市,日交易量在25到40亿美元之间,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在这里进行,今天如此庞大的交易系统它的诞生是一种纯市场的行为。
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执行副总裁——布鲁斯.欧斯特:40年前,纳斯达克是电子交易的先锋,我们被认为是发明创造的交易所。
1971年2月8日,在一片露天的空地纳斯达克交易所成立,开始了第一天的交易,尽管采取了当时先进的电子化交易模式,但是纳斯达克依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里交易的股票太不为人所知了,很多股票的价格甚至是一美元的的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高级副总裁——鲍勃.麦库伊:我们帮助孵化小企业,但是当时其他交易所却不以为然。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当时的纽交所已经成立了近180年,它有着近乎苛刻的上市门槛,美国的中小企业被挡在交易所的大门外,为了吸引这些公司上市,纳斯达克打出的广告是:任何企业都能在这里上市,硬性标准只有一个,企业已经具备12个月的存活期。上市门槛降低了,也意味着股市风险加大了,但这毕竟给中心企业进入华尔街提供了一个空间。
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执行副总裁——布鲁斯.欧斯特:纳斯达克作为创新增长的市场,那些在纳斯达克注册的公司都具有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成立的15年后,纳斯达克第一次成为了华尔街的焦点。1986年,一位31岁的年轻人在公司的上市推介会上宣读了自己亲自撰写的报告,(比尔.盖茨照片)“比尔.盖茨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他在数学与计算机语言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15岁他就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取代自动化仪表的芯片计算机”。华尔街是否会对这位自认为有天赋的哈佛辍学生敞开大门呢?
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高级副总裁——鲍勃.麦库伊:如果当时你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购买5股,总金额不过100多美元,但是今天的市值就是34000美元。
1986年3月13日,美国微软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拥有大约45%的股份,那一年,他以3.15亿美元财富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美国福布斯杂志总编——马修.米勒:微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市,具有革命性,大家都在步他后尘。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股权交易市场给现代年轻人、中年人提供的个人创业、个人财富故事的一种手段,由此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比尔.盖茨 照片)
在资本的支持下,一个学生创办的公司引领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而纳斯达克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30年前,华尔街的一次偶然创新成就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加速器,纳斯达克也有了新的形象,从此它也成为创业者的希望。
美国硅谷创业者——申扎德.纳克霍达:那绝对是一个很棒的目标,对任何公司来说,能上市都是件大事。我是17岁的时候来这里的,我在美国大概有17年了。
来自巴基斯坦的申扎德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份体面的工作。
美国硅谷创业者——申扎德.纳克霍达:如果一直待在甲骨文也会不错,也许当不了首席执行官,但是也可能得到很多,但是我还是想自己做些事情。
在这里,有太多人有着和申扎德同样的经历,创业成为了人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和原因,没有人会关心你来自哪里,以及过去的成功与否,这里就是——硅谷。
美国DNA2.0公司创始人——杰里米.明舒尔:在这里我接受的建议是,你必须在四十岁的时候有所作为。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学生——罗伯特:这里在心理上和事业上让自己变得更开阔,是一个可以让我在未来两年大展拳脚的地方。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理查德.怀特:这里是一片机会的乐土,这里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你可以重新塑造自我的地方。
(美国 硅谷)
硅谷不是一个城市,它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一块狭长地带,由许多小城市组合而成,它曾经是美国半导体晶体管的主要生产地,1971年,一位记者在一篇报道中依据半导体中的主要成分硅给这个地方取名为硅谷。
在硅谷,大部分公司隐藏在这些不出名的街道里,这样的地方为很多小企业的生存提供了机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硅谷就是美国高科技的代名词,然而给硅谷带来巨大名声的是这样一个地方。
美国惠普公司工作人员——安娜.曼西尼:你好,欢迎来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惠普车库,这就是惠普公司成立的地方,也是硅谷的发源地。
(美国惠普公司诞生地)
在这间简陋的车库里,硅谷的第一家公司成立了,1938年,两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创建了惠普公司,那时,两位学生的全部资产只有一个工作台,买来的若干电子零件和向他们的老师借来的538美元,而这座破旧的车库直到今天仍然支撑着人们的创业梦想。
美国柳树车库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卡曾斯:很多像苹果和惠普这样的硅谷公司都是从车库开始的,虽然我们的公司没有车库,但是我们仍旧取这个名字来对那些公司表示敬意。
(美国 硅谷)
今天的硅谷早已从一家车库公司发展成为几千家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几乎涵盖了世界未来科技的前端领域。这里有代表未来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
美国柳树车库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卡曾斯:机器人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人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工作中都能得到帮助。
这里有将会改变人们生活的生物技术。
美国DNA2.0公司副总裁——克拉斯.古斯塔夫森:按每千克的价钱来看,DNA是最昂贵的商品。
美国DNA2.0公司创始人——杰里米.明舒尔:我们在美国的基因合成领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公司。
在这里,更多的是刚刚起步的小公司,一个新想法、一两个合伙人、一间办公室就是公司的全部。
美国硅谷创业者——申扎德.纳克霍达:这个和这个是之前在这里的公司留下的,他们生意失败后不幸离开了,所以要把东西都处理了。你听说过很多的成功故事,但是事实上,失败的故事要比成功的故事多得多。
大楼里总是会有失败的企业离开,但还是会有新的公司入驻,每一个初创企业都渴望有一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然而,在发展的道路上那些无法经受住风雨考验的公司将面临着夭折的残酷现实,在硅谷,创业的失败率达到了30%至40%,能够存活十年以上的只有10%。
这些科技发明对于大众来说是改变生活方式的神奇力量,而对于华尔街来说这里是制造风险的地方,发展科技需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同时又必须有足够的胆识和力量承受它的失败,在创新的途中,风险接下来会被传递到哪里呢?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我们每年会接收到成千上万个商业计划书,而我们能提供资金的,每年可能只有10至20个,小公司被淘汰的机率很大。
蒂姆创办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作为风险投资家,蒂姆是创业者和华尔街之间的重要纽带,蒂姆把从投资者那里筹集来的资金注入到他看好的创业型企业,换取部分企业股权,最理想的结果是企业成功上市,风险投资家卖出股权,获得回报,但是,如果企业失败了,就意味着之前的投资全部血本无归。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我们在和企业家见面之前都会看他们的商业计划书,考察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之后我们会做一个市场调查,看看市场有多大,如果市场足够大,并且这个企业正在做的事情能带来长期回报,那么就是有前途的生意。
蒂姆每天都要见不同的创业者,他们心中的创业梦想在蒂姆这里被换算成另一套评价体系,资本投入的成本、回报的周期,以及风险的高低,这如同在一堆石头里寻找钻石。今天,蒂姆在全球寻找着可以带来回报的风险投资项目,而远在500年前,正在这片大陆上发生着世界上最古老的风险投资故事。15世纪末,一位年轻人带着自己的探险方案向西班牙女王寻求一笔巨大的资金,那是一条从来没人尝试过的路线,目的地是盛产黄金和香料的富庶东方。在此前的六年时间里,年轻人找到了欧洲各大皇室贵族,他们并非对探险计划不感兴趣,而是在年轻人苛刻的条件面前退缩了,年轻人提出投资人出探险的全部费用,倘若探险失败,自己不负责赔偿损失,而一旦探险成功,自己要获得探险收益的10%,同是地成为新领地的总督。(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 1451-1504 油画)西班牙女王与年轻人进行了四年的讨价还价,却没有达成一致,就在年轻人失望离开准备去向法国国王游说的时候,女王改变了主意,年轻人拿到了收益分配契约,女王的承诺激发了年轻人渴望成功的勇气和欲望。当探险的帆船驶入大西洋时,这笔风险投资是否能获得收益又或者血本无归,无论是女王还是年轻人都不得而知。此后的探险故事当然以成功告终,否则就不会有历史上最著名的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经历被演绎成传奇故事,人们奉他为英雄,其实是女王的风险投资和哥伦布的航海技术共同造就了西方地理大发现中最辉煌的成就。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副总裁——克莱格.塔格尔:美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自由市场的历史,关于资本主义的成功史,那时人们带来金点子,获得融资,创造市场。
凭借华尔街的力量,美国曾修建连通五大湖泊的运河,开通了横跨南北的铁路,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强国的转变。500年前的探险计划,演变成今天的商业计划书,今天的风险投资人已不仅仅是像西班牙女王那样提供资金,他们同时需要通过参与管理给出建议,尽可能地控制风险,与创业者建造一个利益共同体。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我们和创业者间总会有分歧,所以我会尽量从全局出发,至少双方有共同的目标,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投资者和创业者,至少在资金这一方面站在同一个战线上。
(美国 硅谷)
在硅谷,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间的合作往往是在这些随意的咖啡馆谈成的,但轻松自由的环境并没有让彼此忘记资本的本性,因为风险投资是逐利的,它对创造怎样的科技并不会有太多的热情。
美国DNA2.0公司创始人——杰里米.明舒尔:我们最初所做的是基因合成技术,而当时这一产业尚未形成一个大的成熟市场,风险投资者都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得到高额的回报,而我们没办法跟他们说,你看这有一个规模达到一亿美元的市场。
美国柳树车库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史.卡曾斯:到目前为止,我们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还不错,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公司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力,而其他投资人的目标却是在短期内得到高额回报,所以他们的目标不同。
资本的嗅觉来自华尔街百年的摸索,也来自市场的自由发展,在早期没有风险投资的时代,华尔街如何与科技相遇。
(美国摩根图书馆)
1882年的一个夏天,位于麦迪逊大街的一座豪宅被市民包围,豪宅的主人是19世纪华尔街最重要的银行家皮尔彭特.摩根。这一天,他要在自己的家里展示一项新的发明:白炽电灯,这次展示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一笔重要的投资,负责铺设电力照明系统的是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照片)。自1840年以来,四分之一居住在大中城市的美国人都在使用煤气灯,它不仅灯光不稳定,而且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出有毒的气体,爱迪生要用白炽灯取代这些(爱迪生电灯设计图纸),他用之前发明积攒的资金在新泽西的门罗公园创办了实验室(爱迪生实验室照片),招募了100个工程师,发明电灯的开支每周高达800美元,在当时相当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半年多的收入,爱迪生无法完成这项耗资巨大的项目,开始将希望交给了摩根。
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史教授——理查德.希勒:摩根不是一个从贫穷背景里出来的人,他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他通过为自己的银行做正确的决定而成为美国的领头银行家。
(约翰.皮尔彭特.摩根 头像)
摩根并没有直接答应为爱迪生投资,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爱迪生把这栋意大利风格的豪宅用电进行照明。他对爱迪生说,我希望你珍惜试验的价值。爱迪生的工作队伍开始昼夜不停地工作,到了秋天,豪宅中已经装上了385盏电灯,他们照亮了房间的每个角落。
《摩根传记》作者——琼斯.斯特劳斯:在19世纪80年代初,当电灯第一次出现时,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这将意味着人们能够工作到更晚,在夜里阅读,而商店可以延长营业时间,这一切都让人难以置信。
摩根的家人也非常的高兴,开玩笑说,小偷要是夜里来了,一按开关他就跑不了了。摩根看到新的机会到来了,他投资了200万美金与爱迪生合伙开办了电灯公司。独银行家和发明家的合作让电灯的计划变得更加宏伟,从灯泡的发明到覆盖美国的电网,就在他们实现理想的途中,意外出现了,投资家和发明家因为公司治理的分歧站到了相反的阵营,资本开始说话了,(美国爱迪生通用电力公司股票 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摩根将爱迪生的电力公司和原先的竞争对手进行合并,并在新公司的名字里抹去了爱迪生的名字,这就是今天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爱迪生一气之下再没有踏进通用电气公司半步。
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史教授——理查德.希勒:当时银行家有很大的权力,可以说他们控制着资本的流向,不过我认为在19世纪末期,美国正飞速地发展,能调动资本的人将资本和这些新崛起的公司连接在一起。
电灯很快在世界各地流行,19世纪末晚清的颐和园点亮了中国的第一盏电灯。
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世界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帮助美国完成了一个大的跨越,世界科学技术中心从欧洲转向北美,虽然摩根的资本与爱迪生的技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合作,但采取的是传统的合伙形式,六十多年之后,资本与技术在美国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出现,这就是风险投资。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欧文.格劳斯贝克:以前没有风险投资行业,只有家族基金,而创业者很难找到银行的投资,因此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少。
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风险投资之父 乔治.多里奥特)美国哈佛商学院前院长乔治.多里奥特创建了美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发公司,专门投资于创新科技。1957年,美国研发公司将募集来的7万美元投资给从事电脑研发的数字设备公司,获得70%的股份。1968年,(美国纽交所早期资料)数字设备公司的上市让这7万美元的投资变成了3.55亿美元,这也是现代风险投资史上第一个重大的成功案例。今天,风险投资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行业,这笔巨大的资金,风险投资家们从哪里筹集,谁是高科技产业背后的出资者。
美国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管理人员——克拉克.麦金利:我们有1600万成员,大部分是政府员工、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庭受益人,我们为他们工作。
养老基金是美国人重要的生活保障之一,如何能够管理好这笔钱,(美国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并使它不断增值,是养老金的重要职责,为了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他们把一部分资金将给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家们。
美国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管理人员——克拉克.麦金利:我们在全球投资的公司有9000家,我们倾向于那些进行科技创新的公司,在开始的三到五年其实是赔钱的,即使投了几亿美元也会赔,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回报的,有些投资的回报甚至是翻倍的。
在美国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巨大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资本市场,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这就意味着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切的风险由整个市场承担,而不是某个人、某家公司、某个政府单独承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以色列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时候,开始就是政府投资,弄了一段以后发现不行,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管得紧了根本一个项目也不敢投,管松了这里面舞弊、贪污、输送利益这种事情就会发生,所以他们就到美国学习,发现美国这个办法,就是风险投资这一套制度安排才是有效的。
这样一个风险的体系经过创新者、风险投资家、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的包装上市,让所有的投资者购买股票,这个环节当中的利益群体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时无意之中承接了高科技带来的风险,人们可能知道技术的发明者是谁,他们的成果又是什么,但是没人知道是谁在购买他们的股票,今天,纳斯达克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这些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将风险散播到整个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资本市场是比较有利于,而且是强于,支持创新性投入,因为它需要钱,市场前景还不确定,需要有冒险精神的人来投资,银行不是,它是需要市场前景已经很稳定、大规模生产,然后不断地提供资金支持,所以,如果创新是我们的任务的话,那么在金融体系的发展中,我们特别要强调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仍然需要纳斯达克。
(美国退伍老兵游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股新的创新力量正在形成。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达30吨,只有操作员才能执行运算,并在几天后拿到结果。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比前两次技术革命来得更加快速与迅猛,硅谷成为了此次革命的重要发源地,而华尔街则为其加速提供动力,也正是在那个时代,蒂姆的爷爷在加州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在此后奠定了一个投资家族的地位。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风险投资的传统,他是开拓者,在那个时代最早奔走全国,到偏远地方拓展业务,就像现在中国的西部一样。
作为家族的第三代风险投资人,他没有选择进入家族公司,带着父辈们的经验和教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而这价事业也让蒂姆经历了人生中最大一次挫折。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过了大概三年,我投资了大概25家公司,但是不见有什么成效,没有一家公司上市,而且有的公司进入了低迷期,有人开始催我还贷款,我不得不回去求他们,告诉他们这些公司都非常有潜力,而事实上我也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会怎样。
在蒂姆的投资生涯中,曾经有过很多失败的经历,也曾面临无法偿还贷款的艰难岁月,甚至被列入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的监控名单。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看起来我好像要失去所有,失去过去三年到四年的投资,别人催我偿还贷款,当时的一切都让人沮丧。
在到处布满荆棘的风险中,存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寻找到可以转化为财富的风险,在三十年的投资生涯中,蒂姆从未停下脚步,而另一个人也在追逐着风险。1999年,一个年轻人放弃了在硅谷的工作,萌生了在中国创业的想法,在硅谷的经历让他熟悉了技术和资本间的运作模式,他渴望在中国也寻找到复制这种模式的途径,这个人就是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李彦宏 照片)。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硅谷是一个很令人兴奋的地方,那些技术人员每天工作非常辛苦,不计较得失,吃住。开的车,都很破,都很随便,但是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就是用他的技术去改变世界。而风险投资,加上上市这些机制,确实使很多人能够很快圆他们创业的梦。
当时风险投资在中国还是刚刚起步,百度在中国的成立并没有吸引到本土的投资公司,却吸引了远在美国的蒂姆,此时的蒂姆正酝酿着一个庞大的计划。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我见证了硅谷一步一步发展到了今天的成功,我发现有些东西能够带来巨大的影响,我所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融入到我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项目中去。
就在百度成立后的第二年,华尔街正经历着一场灾难,那一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近一半的网络公司在泡沫中消失,当一些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撤出中国市场的时候,蒂姆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注资百度,以1200万美元收购了28%的股份,这无疑升级了更大的风险。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当时人们都觉得我疯了。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互联网泡沫,多少企业一个接着一个地倒闭。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他们充满创造力和活力,改变世界,出类拔萃,并且他们紧跟潮流。
在总共三次的融资中,百度获得了美国数家风险投资公司近三千万美元的投资,随着百度公司的业绩稳步上升,李彦宏和蒂姆都在期待着一个更加精彩的日子。2005年8月5日,在公司成立六年后,百度登陆纳斯达克,当天收盘时达到了近360%的涨幅,(2005年 百度公司上市)创下五年以来美国股市上市新股当时涨幅最高纪录。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看到第一笔出来之后,大家都特别的兴奋,那个时候,我跟我的合伙人拥抱,我跟我的首席财务官拥抱,跟我太太拥抱。
就在上市的那天,李彦宏特地在纳斯达克的屏幕前拍下了这张照片,一个年轻创业者的梦想在这一刻成为现实。
(2005年,百度上市报道)
英语:百度公司被誉为当今中国的谷歌,百度公司的股票表现得太惊人了。
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成功上市,创造与分享着华尔街的财富。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我们在路演的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说不应该上市,应该卖掉,我事先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说服我的投资者,说百度还有很大的潜力,现在不应该卖,最后是我的观点占了上风才能够上市,整个的过程非常的不容易,所以后来打电话回来给北京的同事的时候,说着说着就流泪了。
作为百度最大机构投资者,德丰杰获得了将近50倍的回报,仅仅凭借投资百度而获得的股票市值就足以收回其在全球60家创业企业投入的4亿美元的成本,而所有持有百度公司股票的人和机构都是幸运者,他们曾经共同分担的风险在这一刻变成了巨大的回报。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公司公开募股上市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看到了曙光。
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高级副总裁——鲍勃.麦库伊:纳斯达克提供的融资支持和公共服务上的帮助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也为风险投资家撤资创造了流通性。
从纳斯达克1971年的出现到现在已经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它所塑造的诸多企业赫然出现在世界500强企业行列。1971年英特尔上市,1986年微软上市,1990年思科上市,1996年雅虎上市,2004年谷歌上市。纳斯达克成为了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股票市场,它的指数从1971年的100点最高涨到了5048.62点。今天,有数十家世界财经媒体选择在这里设立直播平台,把股市的信息实时发布给世界投资者。
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公关副总裁——西尔维娅: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工作室就是吸引全世界各地财经记者们的地方,在这里平均每天的新闻报道大约有100条,这里有例如CNBC财经频道、福克斯商业频道、彭博电视台,以及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许多国际媒体。
强大的信息让人们看到了纳斯达克的光环,也目睹了无数的惨痛失败,在上市的几千家公司中,每年有8%左右因为过差的市场表现被退市或摘牌,在网络泡沫前,纳斯达克曾有五千多家上市公司,一场危机过后,有近一半企业黯然离场,整个投资界哀鸿遍野,然而,如果没有互联网泡沫,就不会有后来的互联网时代。
美国摩根斯坦利常务董事——保罗.多纳休:我们不能决定市场想要什么,我们不能一觉醒来就说市场需要医疗产业,然后就引入很多医疗公司,我们是市场的学生,密切研究市场,我们是好学生。
自1962年以来,共有39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设立了75家创业板市场,人们都在尝试复制纳斯达克模式,然而到今天,在全球有近一半的创业板已经被关闭,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但是人们还是在以各种方式寻找高科技和资本相结合的最好模式。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05年百度上市的时候,按照我们当时的业绩水平,我们根本无法在国内上市,国内要你连续三年盈利,我们没有这个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我们其实需要的是一个支持创业的资本市场,A股、H股或者B股,或者是中小板、创业板,都是支持资本交易的,我们要支持资本形成,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证监会提出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有远见的,就是要把它延伸到企业形成,延伸到创业这样一个和实体经济相结合的领域中去。
(美国《福布斯》杂志)
2010年,美国的财富榜再次被颠覆,社交网站脸谱网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以40亿美元的身价排在福布斯全球最年轻亿万富翁的首位(马克.扎克伯格 多张照片)。同样是19岁开始创业,同样是哈佛大学辍学生,他被称为盖茨第二,而他23岁那年第一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比当年的比尔.盖茨小了八岁,(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而在硅谷附近的斯坦福大学与创业有关的课程每天都在继续,在过去的50年间由斯坦福的教师、学生和毕业生在硅谷创办的公司有1200多家,一半以上的硅谷产品出自他们之手。
美国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蒂姆.德雷伯:创新一直在不断地快速发展着,人类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这真让人激动,我们会看到未来十年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惊喜。
英语:老师:你如果要开公司的话,你会做什么生意?学生:一个体育类的生意。学生:我要开自己的餐厅。老师:你们也要开公司了,你们也要开始学习商务了。
美国著名投资家约翰.邓普顿曾说:一个国家的财富不能依靠自然资源,它应该依靠人们心中的想法和观念。
华尔街 解说词 第6集 投资之道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2-05 17:44
如需引用注明出处,谢谢啦!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8a407e4f29f1dfdbd0c86a2e.html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特.麦吉尔:如果半夜把一个醉鬼扔在旷野里,第二天又回去找他,什么是最好的方法,从哪里开始找他,你不知道他会去哪,他喝得很醉,随意地走着。数学家用它描述随机的事情,华尔街每天的交易也是随机的,华尔街每天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英国经济学家费格森说: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越强,生活在其中的金融知识丰富的人机会越大,而金融文盲趋于贫穷的风险更大。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特.麦吉尔:中国的股市要比美国的脆弱得多,中国的投资环境中更多的是个人投资者,更多以投机为主。
第六集 投资之道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每天早上9点半,纽交所的开市铃声开启了无数投资者的财富梦想,詹姆斯已过耄耋之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他属于明星级的交易员。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詹姆斯: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61年,我非常享受我工作的分分秒秒,我每一天都在工作,因为我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交易。
詹姆斯能在纽交所拥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与一位公众人物有关,他就是沃伦.巴菲特,(沃伦.巴菲特 照片)老约翰是巴菲特公司在纽交所的交易员。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詹姆斯:巴菲特告诉我,要管好你自己的生意。
80岁的沃伦.巴菲特被人们称为投资大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票的投资报酬率平均每年超过20%,每股市值从30年前13美元上升到每股近10万美元(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成为全球最昂贵的股票,当人们纷纷向巴菲特讨教成功秘笈时,巴菲特的忠告总是简洁而诚恳,要知道你打扑克牌的时候总有一个人会倒霉,如果你看看四周,看不出谁要倒霉了,那就是你自己了。
美国作家——珍妮特.洛尔:他总是能买到非常便宜的股票,他非常小心谨慎,在2008年末,2009年初的时候,有许多这样的投资机会,由于当时的人们已经对股市产生了恐惧心理,所以许多股票的价格都很便宜,他能够从中获得。
巴菲特成为很多年轻投资者的梦想,华尔街的每个成功故事都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人的参与,今天47%的美国家庭进行着证券投资,面对复杂的投资,人们一直在寻找哪里有创造财富的钥匙。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这是一个挑战,在今天的证券市场中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投资者总是害怕自己落后,担心自己无法跟上别人的脚步。
在华尔街与百老汇大街交汇之处有一尊铜牛的雕塑。牛是华尔街最受欢迎的动物,它代表股票价格的上涨,在资本市场熊是牛形影不离的另一种动物。1879年,这两种动物每一次出现在描绘股票市场的油画中,(油画《牛与熊》 藏于纽交所档案馆)而关于牛市和熊市的来历有很多解释。其中一种认为,牛在攻击前会低头,然后用牛角向上顶,而熊则先站起来,然后用熊掌往下扑,正如股市的上扬和下跌的形态。几百年来,资本市场中的人们在这两种动物的博弈中品尝着喜悦和悲伤。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金融世界就像是一个战场,虽然没有杀戮,但在情绪上是的。
在资本市场中,人们如何寻找牛和熊的足迹,如何预先得到涨与跌的信号。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通过研究星相的变化预测着股市的未来,还一段时期人们开创了股市裙摆理论,认为女人的裙子越长股市则下跌,裙子越短则股市上涨,但是女人裙摆的变化似乎总是跟不上股市的变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特.麦吉尔:我承认我也好赌,我有时会玩21点,我知道牌是随机的,但是有时我可以连赢十局,我觉得其中一定存在某种规律,如果我连输四局,我觉得最好别玩了,这是人的本性。
至今人们也没有能够寻找到投资的良方,但是人们始终相信资本市场一定蕴涵着某种规律,19世纪末,一条曲线的出现就像在黑暗中划出一条光线。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人们是如何了解金融市场的呢,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美国CNBC电视台记者——玛丽亚.巴尔蒂罗莫:它是30家最大的公司的窗口,显示它们的经营状况如何,所以道琼斯平均指数给你一个经济和股市的概念,因为包含不同行业的30家公司有银行、石油、零售、商品等,因为是不同行业的公司,所以道琼斯指数给你一个概念,让你知道经济上发生了什么。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是早古老的股票指数,它每分每秒的变化都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神经,它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投资的风向标。道琼斯这个名字源于一家百年历史的公司。
英语:从这里可以看到今天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午九点半开市,下午四点闭市,可以看到今天的最高和高低点,今天的最高点是9928.04点,最低点是9967.14点。
回到道琼斯指数的起始点,那是114年前的美国,20世纪以前,人们把股票价格记在黑板上,没有人知道前一天的价格和第二天有什么联系。19世纪末,一个人将这些数据安置在一个由时间和价格组成的坐标内,他就是查尔斯.道(照片),他是一位热爱金融的记者,也是道琼斯公司的开创者之一。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道琼斯指数选择的标准是该公司是否是行业的代表,以及其在股票市场中的表现能否体现出美国大公司的发展规模。
在距纽交所不远的一座建筑里,查尔斯.道与合伙人租用了一间地下室,创办了道琼斯公司。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公司选择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最具行业代表性的公司,将它们股票价格的平均值取名为道琼斯指数,这一天道琼斯指数为40.94,从此一条由历史数据绘制成的曲线成为人们预测未来的依据。
英语:继续我们今天在华尔街的节目。
在美国资本市场,绿色表示价格上涨,红色表示价格下跌,这些由红绿数字组成的曲线的上扬或者下挫代表着股票价格的涨跌,今天,人们还在追逐着道琼斯的足迹,努力寻找着资本市场的投资法则。
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很多人在生活中习惯于回顾过去的发展规律,当他们环顾现状的时候,发现这种规律还在起作用,于是就认定这种规律始终有效,然而要在投资等领域获得成功,那就必须向前看,你要能看到未来会发生什么。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照片)在学术研究之余开始涉足投资领域,他希望能够寻找到这条曲线中隐藏的秘密,凯恩斯带着他的积蓄进入股票交易市场,有过几次投资上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之后,凯恩斯总结出一个选股理论,他形象地称之为选美理论。凯恩斯认为,选择股票就像是选美,聪明的投资者不要简单地选择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而要猜大家的选美倾向和投票行为,这种理论运用到资本市场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要去买自己认为能够赚钱的股票,而要买大家普遍认为会赚钱的那一支。
这种渗透着哲学思想的选股方式后来被称为投资市场最著名的技术分析,沿用到今天成了一个通俗的名词:跟风。
凯恩斯运用技术分析在证券市场的年收益达到17%,他36岁时的资产只有约1.6万英镑,到62岁去世时达到约41万英镑,26年的投资回报将近30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今天,投资学在美国仅属于少数人才能够教授的学科,在哥伦比亚商学院的投资课程上,格林沃尔德教授希望传授给学生们一种他认为更安全的投资方法:价值投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格林沃尔德:你不需要考虑是在和谁做股票交易,也不需要考虑谁在关注这支股票,你必须弄清楚的是被你选中的公司的价值,这家公司的价值到底是多少。
学生在课堂上将学习如何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差异,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这也是价值投资遵循的投资原则。
这门课程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价值投资的开创者格雷厄姆。
(本杰明.格雷厄姆照片)
美国作家——珍妮特.洛尔:他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剩下他妈妈一个人,他妈妈不擅长理财,所以一家人生活得很拮据,要靠亲戚救济,这使他觉得很难堪。
1914年,20岁的格雷厄姆站在这座教堂对面,准备去应聘在华尔街的第一份工作:债券推销员,这在当时是华尔街最底层的工作。一份周薪12美金的工作让格雷厄姆看到了隐藏在华尔街平静表面下的疯狂,上市公司被当成投机的工具,股票被当作了为获利而买卖的纸片,人们也都坦率地称自己为投机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格林沃尔德:他看到人们在投资时对这些证券是多么的一无所知。
美国作家——珍妮特.洛尔: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华尔街的工作就是投机,买卖股票要依靠人脉和内幕消息。
格雷厄姆不想被这种疯狂所操控,他开始在华尔街寻找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
格雷厄姆从小就擅长计算,当他的父亲在他九岁那年去世之后,家庭财产迅速减少,格雷厄姆要负责计算变卖财产的收益,十几年后,他把童年的经历运用到了股票投资中,他仔细研读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认真分析公司资产、产品价格、利益收益等这些枯燥的数字,他认为,这是获取公司真实信息的最重要手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格林沃尔德:他是证券分析的第一人,也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在1920到1937年间,他写了《证券分析》这部著作,发现了最有效利用信息的方法,帮助他实现这一方法的就是廉价股票。
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开设了投资课程,伴随着一批批毕业生价值投资理念被带到了华尔街。1949年,一位十九岁的年轻人出现在格雷厄姆的课堂上,几十年后,他成为华尔街最成功的投资经理人,他的成功几乎掩盖了他老师的光芒,他就是沃伦.巴菲特(照片)。
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的榜样,我的榜样是格雷厄姆,我19岁的时候看了一本他的书,这本书的内容成为我今后投资的准则,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明显的进步。
(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每年巴菲特公司的股东大会都会吸引数万名投资者,这是一年一次的投资者盛宴,大家都争相目睹巴菲特的风采,并期待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得到投资信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特.麦古尔:如果巴菲特看好哪支股票,那么它会涨,因为他很聪明,他一发话大家都会去买。
巴菲特的传奇故事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1966年,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巴菲特持有的股票也一路飙升,但此时的巴菲特却一筹莫展,因为他在市场上已经很难寻找合适的廉价股票。1968年,当股市最火热的时候,巴菲特通知合伙人清算手中所有的股票。1969年6月,美国股市直下进入熊市,巴菲特带着1000万美元重新进入股市,10年之后这些股票市值达到2亿美元。
美国CNBC电视台记者——玛丽亚.巴尔蒂罗莫:巴菲特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从不期待一夜暴富,他考虑的是那些在5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可能影响到他投资的因素。
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有一个小社区拥有的百万富翁是全美国最多的,他们悠闲富足的生活来源于他们的一次投资经历。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博物馆馆长——菲利普.穆尼:佛罗里达州昆西社区的故事,它就是发生在大萧条期间的故事,当人们找到一位银行家咨询投资方向的时候,他说,与其放在银行拿利息,不如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美国可口可乐博物馆)于是就有一大批人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这些人后来一直没有抛售这些股票,他们一直持有着,也正是因为这样,昆西社区的百万富翁平均数是全美国最多的。
小镇的人们是幸运的,但是在资本市场任何投资成功的案例都不可以简单地复制,甚至包括巴菲特的选股原则,因为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因为巴菲特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性的投资行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巴菲特在同一个资本市场博弈的其他投资者的盲从和非理性,巴菲特的成功建立在其他投资者的失败基础之上。
美国格林威奇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利.埃利斯:如果所有投资者都聪明、刻苦、努力,并且认真做研究,那我们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呢?答案是没有机会,人们认为自己别人聪明,但其实你所知道的实际上别人都已经知道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格林沃尔德:如果每个人都是价值投资者的话就没有人有机会赚钱了,因为他们自己会相互竞争。
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被看作是价值投资的核心,但价值泡沫并非一文不值,有的人就专门寻找市场中的泡沫并从中获利。
美国基内科联合基金公司总裁——詹姆斯.查诺斯:我第一次在股市上投资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我父亲鼓励我作为一个小伙子要在股市里投资,我父亲对我说你不会因为给别人工作而变得富有,我记得我是在股市最高点买的,把钱拿出来时已经念大学了,好像是赔了钱,那是我职业生涯中学到的最好一课,股市可以上升也可以下跌,最好的计划不一定会实现。
早年失败的投资经历把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留在了证券市场,今天的查诺斯已经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投资大师之一,他掌管着70亿美元的资金,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他的投资回报高达50%,成为那一年最赚钱的投资人。
美国基内科联合基金公司总裁——詹姆斯.查诺斯:有人认为牛市好熊市不好,我认为如果他们这样想的话,他们成不了好的投资者,大家应该理性,知道市场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
查诺斯认为自己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在熊市中赚钱的人,他的操作手段是卖空。
美国基内科联合基金公司总裁——詹姆斯.查诺斯:任何为将来做某些事情而先得到钱的买卖都是卖空,在证券市场,你借股票卖出,然后保证会回报股票的拥有者期待着能有价格差带来的利润,当人们说买低卖高时,卖空者会说高卖低买。
第一次卖空行为发生在1609年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这是一种古老的投资方法,当投资人认为股票或者股市会下跌时就向证券商借股票并卖出,等股票下跌时再买回股票还给证券商赚取其中的差价,作为华尔街最权威的卖空大师,查诺斯的投资行为经常被看作是市场波动的前沿信号。2008年3月13日,查诺斯接到了华尔街一家名叫贝尔斯登的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的电话。
美国基内科联合基金公司总裁——詹姆斯.查诺斯:他让我第二天早上上电视,跟大家说我还有钱在贝尔斯登,他让我告诉大家我还认为那是一家很棒的公司,一切都还好。
(原美国贝尔斯登公司总部)
贝尔斯登曾是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美国贝尔斯登公司被收购 电视录像)在2008年3月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而就在查诺斯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他就从新闻里看到了贝尔斯登被收购的消息。
美国基内科联合基金公司总裁——詹姆斯.查诺斯:如果我真的在电视上说了什么,那会让我看起来很愚蠢,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多急切地想要做些什么。
从华尔街银行家们的紧张语气中,查诺斯感觉到了一丝慌张和不安,他一直在跟踪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并怀疑股市存在着巨大的泡沫,而贝尔斯登的异常表现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开始继续实行着卖空的计划,等待着股市崩溃。在很多人看来,卖空是一种诅咒,因为在熊市中卖空行为往往会加速股市的下跌,从历史到今天,卖空者经常被称为公司殡葬员。
美国基内科联合基金公司总裁——詹姆斯.查诺斯:我们总会因为自己的问题责怪别人,人们看到眼前的现实,天啊,他们在赚钱,肯定是他们造成这次下跌,卖空者不会造成市场下跌,他们只会让公司下沉,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才会让市场下跌。卖空者只是指出哪个公司有问题,但人类的本性就是这样。
在资本市场中,卖空者在无意之中挤出了市场的水份,让价格回归,因为卖空是所有成熟资本市场里不可或缺的投资方式,而卖空者必须要有审慎的判断,因为卖空的风险很大,如果判断失误,市场没有下跌反而上涨那么损失将被无限倍地放大。
美国基内科联合基金公司总裁——詹姆斯.查诺斯:卖空需要很多勇气和个人力量。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你冒的风险越大,你所得到的回报就有可能越大,但是得到回报的可能性就变小了,你赔钱的可能性增大了,这就是金钱的价值。不承担风险,就没有回报。
(沃伦.巴菲特 詹姆斯.查诺斯)
在巴菲特看来,挖掘价值洼地是赢利的最重要的手段,而在查诺斯看来,寻找价值泡沫是获得巨额利润的前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投资方式都必须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尽可能多地掌握投资信息。
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我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和对所有投资者的建议是一样的,小心,做好功课,从事自己了解的东西,研究你十分了解的东西,这样你就会发现重大的机遇。
68岁的罗杰斯曾经被巴菲特称赞为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因为罗杰斯在大势把握上无人可以超越。
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人们说我的投资面覆盖了世界各地的各个领域,确实如此,我在不断投资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与我的投资共同成长。
罗杰斯有过两次环游世界的经历,每到一地,罗杰斯都争取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从中寻找投资机会。在1999年第二次环游世界的途中,他到了中国上海,罗杰斯用护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了B股的账户,这个账户为他赢得了500%的收益。
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我们不能见什么就投资什么,而是要进行可靠的投资,如果每个人都肆意地乱投资,那将对经济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的财富,你就必须在合理的地方进行投资。按过去30年来衡量,中国是最成功的经济体。
(罗杰斯女儿 电脑视频)
罗杰斯的女儿已经开始学习中文,罗杰斯说等女儿长大的时候,世界将步入中国时代。
美国缪丽尔.希伯特公司创始人---缪丽尔.希伯特:这是我获得纽交所席位40年的纪念,那天我去敲钟了,我的狗也去了,它跑哪去去了,让我戴上眼镜看看。
这位老人被称为华尔街第一女人,希伯特是一位股票经纪人,也是第一个在纽交所获得经纪人席位的女性,而她进入华尔街源于一次偶然的旅行。
美国缪丽尔.希伯特公司创始人---缪丽尔.希伯特:我去纽约旅行,也去了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我当时很激动,当时人们可以登上建筑的阳台,一览纽交所的全局。我对自己说,如果我还能到纽约,我也许会在华尔街谋职。
不管你来自哪里,纽约这座城市永远吸引着哪些有天赋,并渴望财富的年轻人,拥有会计专业背景的希伯特成为了华尔街股票市场中的一位女性从业者。
美国缪丽尔.希伯特公司创始人---缪丽尔.希伯特:一家公司聘用了我,我学会了如何交易股票,当时行业中对女性是有歧视的,我的收入只有男性收入的一半多一点。
早期的华尔街是男人的天下,女人的禁地,这条不成文的规则直到一百年后才逐渐被打破。十九世纪末,妇女的独立人格才被确立,在一则商业广告中第一次出现了妇女形象,她们也开始追求自己的财富,但是华尔街的核心地带纽交所仍然是男人的领地。直到1967年12月28日,第一张女性的脸出现在交易大厅,成为1366名交易员中的唯一女性,她就是希伯特夫人。
美国缪丽尔.希伯特公司创始人---缪丽尔.希伯特:这是我们办公室所有人的签名,写着希伯特是华尔街的分析师,她年薪五十万,将成为纽交所第一位女交易员,后来这变成了事实。
在上世纪60年代,华尔街能接纳一位女性成员,除了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美国资本市场从个体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变,许多机构纷纷招募金融人才。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杰.伊博森:他们不是简单地跟人聊天,对股票没有任何概念,机构投资者会研究公司状况,看公司内部最近发生了什么,公司的股票和将要发生的有没有关系。
今天,大部分投资机构并不在华尔街上,而是聚集在曼哈顿中城的几条主要街道,他们是资本市场中的职业投资人。
英语:欢迎回来。
每天下午,纽交所的闭市铃声结束一天的交易,财经媒体的投资节目也接近尾声,这一天各个交易所的收盘股价会传播到整个美国和全球,随即变成历史的一个瞬间。
结束了一天的繁忙,交易所逐渐安静下来,而在场外一场更加紧张和细致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对于投资机构的专业投资人来说,投资市场没有黑夜和白昼。
全球专业投资联盟——克里斯蒂安.安德里奇: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热情是做不好的。我每天要上闹钟,有时候凌晨三点起来开会,这份工作是很费精力的,这从来没有改变过。
安德里奇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共同基金经理,他手里掌握的每一笔投资都是从一个又一个人那里汇集起来的,人们出于信任将资金交给了他。
美国晨星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曼斯威托:如果你回顾100年前的美国,就只有富有的人,洛克菲勒那样的可以雇佣最好的投资天才,但是平凡的工人、街上的人是雇不起那些有才能的人来管理他们很少的钱,但是有了共同基金,现在投资者可以用很少的资产获得投资天才的帮助,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棒、非常民主的观念。
(美国波士顿)
美国第一家共同基金诞生在1924年的东部城市波士顿,哈佛大学的200多名教授将总共5万美金将给了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公司,他们要求代理投资的成本控制在5%以内。
美国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布.曼宁:当时股票价格非常高,普通人完全负担不起这样的投资,共同基金的目的就是将许多人的钱集中在一起,实现多元化的投资。
(第一支共同基金招股书 藏于美国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公司)
一年之后,这支基金金额达到39万美元,但是,这样好的成绩并没有改变美国人的投资习惯,大家更愿意自己拿着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投资。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主席——马修.芬克:共同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很有益处的,但是1924年没有人意识到这点。
在1929年的大萧条之前,每个市民几乎都是投资者,但是大萧条的到来让很多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纽约的高楼成了投资失败者跳楼寻找的自杀场地,许多普通投资者纷纷撤离资本市场(大萧条时期纽交所照片)。
美国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布.曼宁:1929年股市崩溃,恐慌在人群中蔓延,人们开始质疑股市,之后花了很长时间股市和经济才得以复苏,人们对投资机构渐渐有了信心,因此在共同基金成立的二十年之后,从四十年代开始,共同基金才真正得到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缓慢的开始,之后发展速度大幅提升。
无数个人投资者的失败经历让人们开始尝试将资金将资金交给投资机构,个体投资者逐渐退出第一舞台,专业机构投资粉墨登场。今天,美国共同基金数量大约有1万个,管理的资产总额为12.9万亿美元。
全球专业投资联盟主席——约翰.罗杰斯:基金作为一种独立的投资产业创造了美国又一个新的产业,这增加了市场对合格的专业的投资理财人士的需求,由他们来管理这些钱,这为美国增加了财富。
今天47%的美国家庭进行着证券投资,而其中超过90%都由机构投资者实现交易,但是,将资金将给基金公司管理并不意味着就进了保险箱。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那是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下跌了500点,那是出人意料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不停地按键显示最新股价,我们每点一次,股价就下跌一次,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当天早上纽交所一开盘就跌去76点,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华尔街。从上午9点30到11点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路下泻。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我还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们在大厅里盯着显示器,窗外的人在散步,欣赏着秋天的美景,多么大的反差,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下午,有消息称纽交所将被迫提前关闭,消息传出后,交易商们迅速抛掉手中的股票,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那是一个难忘的灾难性日子,美国当日股票市场财富缩水超过五千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当天损失近40亿美元,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在此后的一年,华尔街进入熊市。
美国晨星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曼斯威托:当时人们都会说,一切都失败了,我的股票基金跌了,债券基金跌了,国际基金跌了,多样化的投资真的不像想象的那样好。
英语:某些银行指数自3月最低谷上升了136%。
英语:乔治,进展如何,下跌了9美元,道琼斯上升了136.49点,纳斯达克上升了29.97点,收于2197.84点。
牛市的狂热与熊市的恐惧是很多投资者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在1849年,一位画家第一次描绘出投资者随着股市涨跌变化的表情,这种表情延续了几百年。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如果股市大涨50%,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明智,因为他们把钱投到了共同基金或者股市上,这时他们会说看看我有多聪明,但是如果股市大跌,他们会觉得有人偷了他们的钱。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杰.伊博森:总的看来,风险和利润是相关联的,你要得到收益可能就要承担风险,你不能责怪这是糟糕的一年,因为下一年经济可能还会低迷,甚至是低迷十年,但是股票市场并不是只存在十年,它会让你得到长期回报。
道琼斯指数的诞生已经有10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8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7年股市大崩盘,2000年网络泡沫,以及2008年次贷危机等重大灾难,这些似乎无法逾越的大萧条、大危机,在历史的长河中却都只留下了点滴波澜,它在100多年里实现了200多倍的上涨。
英语:欢迎收看《闭市铃》节目,我是玛利亚,在纽交所报道。
美国CNBC电视台记者——玛丽亚.巴尔蒂罗莫:作为一个记者,我想找到最好的信息,为观众提供最有用的投资消息。
美国道琼斯公司行政主管——约翰.普雷斯特伯:人们总是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希望自己对世界有所贡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格林沃德:华尔街就像一个大赌场,它之所以火爆,是因为不管哪里的人都会为一夜暴富的梦买单。
华尔街 解说词 第7集 阳光交易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2-09 17:23
若要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a9c5c255297d860e3a293594.html 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英语:18世纪60年代,那时候基本上没什么法律法规,那时候的华尔街是疯狂的。
早期的华尔街充斥着内幕交易和虚假信息。
时任美国《财富》杂志编辑——贝萨尼.麦克林:有时候,揭露就是看穿一块黑暗的玻璃,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是谁在监督华尔街,如何才能维护华尔街的公平正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科菲: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
第七集 阳光交易
(美国 纽约)
2009年11月3日,(麦道夫物品拍卖预展直播现场)一场普通的拍卖会吸引了众多的媒体。
英语:这些物品是从其家中和曼哈顿公寓里面搜出来的,这些物品有的只值二三十美元,但有些价格十分昂贵,现在你看到的是一块经典的劳力士手表。
一块价值75000美元的手表,几个价值数千美元的钱包,一件普通的高尔夫球衫,这些物品曾经的主人是伯纳德.麦道夫,此时他正在监狱里度过150年的漫长刑期。麦道夫,(伯纳德.麦道夫 1938-  影像)一位成功的投资家,一位慈善的富翁,一位和善的老人,这一切都在2008年圣诞节前夕终结(美国金融博物馆)。麦道夫事件给2008年的金融危机增加了一道注脚,人们开始质疑华尔街的贪婪是否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才能有效地遏制华尔街的贪婪。
在美国的资本市场,监管的原则一直沿用100多年前联邦大法官布兰代斯的名言(路易斯.布兰戴斯1856-1941,1916-1939美国联邦大法官):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阳光交易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信息的公开透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透明度所以重要就是,第一它是保证了这个市场还是市场,就是它不替你去做决定,但是保证了你能够最大范围的、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保护自己。
(荷兰历史博物馆)
历史上第一张股票诞生在1602年的荷兰,(英国 伦敦)200多年后在英国才有了世界上第一个监管法案《公司法》,法案第一次对信息披露有了这样的表述:招股书必须披露具体信息,发行人对招股书的真实性负责,并要承担民事责任。
1790年,美国在费城成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美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旧址),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华尔街拥有了一间办公室,在这个美洲新大陆,资本市场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没有监管的年代,华尔街野蛮生长着。
约翰.戈登先生是金融史学家,他更愿意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思考华尔街的历史。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那时(20世纪前)没有什么要公开信息的要求,没有年报,也没有什么类似的东西,人们想给什么信息就给什么,像丹尼尔.德鲁这样的公司内部人员,他们进行内幕交易,也不是什么违法的事。
(雕塑 华尔街牛)
华尔街的历史上有一个传奇人物,他原本是一个从外地来到纽约贩卖黄牛的,后来成为了华尔街的金融家,他叫丹尼尔.德鲁。
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丹尼尔.德鲁最初是一个牛贩子,将牛从乡村贩卖到城市,为了能让他的牛卖个好价钱,卖之前他会带他的牛到小溪边喝很多水,这样卖的时候牛就会更重,因为身体里有很多水,当丹尼尔.德鲁成为华尔街的投机家后,他觉得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给公司的股票掺水(丹尼尔.德鲁1797-1879 照片),以高于公司的价值发售超量股票,所以叫做掺水股。
德鲁靠着掺水股的发明在华尔街如鱼得水,很快成为一个金融家,到1833年,德鲁已经成为美国东部铁路线伊利铁路的大股东,德鲁对经营铁路并不感兴趣,他只是期待着有一天能将伊利铁路股票出手,卖出个好价钱。1863年,这个机会来了,这一年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1794-1877 照片)看上了伊利铁路,决定通过在证券市场购买伊利铁路股票完成收购,范德比尔特以为自己的财力足以应付德鲁的胃口,但是德鲁更像是一个无底洞,谁也不知道德鲁拥有多少伊利股票,因为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必须公开的信息。总之,只要范德比尔特想买,德鲁就有的卖,而且似乎永远也买不完(美国金融博物馆),因为就在范德比尔特在交易大厅买股票的同时,德鲁就在印刷厂印股票增发新股,(《伊利铁路大战》漫画 美国纽交所档案馆馆藏)范德比尔特被激怒了,开始向法院起诉,德鲁则开始抱着成袋钱贿赂各级法官,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最终范德比尔特和德鲁私下讲和,范德比尔特花数百万美元拥有了伊利铁路,德鲁花70万美元免于刑事诉讼。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那时候的华尔街,基本上只有一条的规则,就是买家请小心,所以丹尼尔.德鲁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甚至不道德之处。如今我们的道德观和那时很不同,我们会觉得那时候的行为确实很糟糕,但他可能不会觉得,他不是一个思想家,也没受过多少教育。
德鲁的故事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被翻新,华尔街总是有新的德鲁加入。1870年,华尔街一家报纸写道,在这样一个充满阴谋的时代,成功的一个条件就是保密,如果公众也有机会了解那些只有公司董事才知道的关于公司价值和前景的所有信息,那么投机董事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18世纪60年代,那时候基本上没什么法律法规,也没有警察,或者什么人让人们要诚实,所以有很多骗子,那时候的华尔街是疯狂的。
(美国金融博物馆)
早期的华尔街更像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充满了内幕交易,但这在当时并不违法,它为权钱交易提供了最完美的平台,华尔街也乐意效劳,而之所以能出现如此景象,是因为当时的华尔街还不成规模,整个社会对华尔街的依存度非常小,这样的历史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交易所里的叫卖声传到华尔街之外。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美国历来是根据任何一件事它所影响到公众利益的范围是很大还是很小,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很关键的判断政府到底到要介入还是不介入,介入多还是介入少关键的因素。
(美国 华尔街日报社)第一个将交易大厅内的信息传递出去的人叫查尔斯.亨利.道,他早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有了一段经历,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查尔斯.亨利.道敏锐地察觉到信息对于交易的重要性。
1882年,查尔斯.道(1851-1902 照片)与另一位合伙人爱德华.琼斯(1856-1920 照片)创立了道琼斯公司,公司的业务就是为商业客户收集、摘抄商业信息,没想到这项业务在华尔街大受欢迎。1884年报纸挑选了交易所内具有代表性的11种股票,(1889年《华尔街日报》第一份报纸 美国金融博物馆藏)每天将它们的平均价格刊登在报纸上,并取名为道琼斯指数。1889年这份业务发展成为一份每天都出版的报纸《华尔街日报》,最初报纸有四个版面,每份售价为2美分。179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只有24个会员,华尔街上只零星散落着几家银行,而在此后的100多年有超过1000万人涌入纽约,其中有超过百分之十的人口从事金融或与金融相关的服务行业。
(美国尼加拉瓜瀑布)
从华尔街流淌出来的金钱打通了美国最长的运河,铺设了全球最大的铁路网,点亮了世界第一盏电灯,而这一切并没有给华尔街赢得更多的好名声。
(美国 纽约)
麦道夫曾经就住在餐厅的对面,是餐厅的常客,在邻居们的眼中他只是一位和善的老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餐厅经理:他和一般的60岁左右的老年人没有什么两样,有高级夹克,但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风光。
(美国金融博物馆)
麦道夫的真正辉煌是将电子自动报价系统引入了证券交易。
美国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前总经理——伯纳德.麦道夫:大约1971年,计算机出现了,为这个市场增加了透明度,所以我们有了一个创意,就是开发一个电脑屏幕上的交易平台,这就是纳斯达克的开始。
(美国 纳斯达克交易所)
1971年美国推出纳斯达克,麦道夫是其中创始人之一。2000年,麦道夫投资公司(公司影像)已经成为纳斯达克表现最积极的5家证券代理商之一,麦道夫坐拥资产3亿美元。在很多人看来,麦道夫的个人事业已经达到顶峰,(伯纳德.麦道夫 1938- 照片)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让麦道夫感到满足,25年前麦道夫开始模仿100多年前的一个投资商:庞兹。庞兹是一位意大利裔投机商(查理斯.庞兹 1882-1949 照片),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维持他的资金链条,仅仅七个月,庞兹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一年之后,庞兹再也找不到新的投资者,资金链条终于断了,骗局大白天下,庞兹锒铛入狱,后人称之为庞兹骗局。
麦道夫在对庞兹骗局进行简单包装之后,在美国各地的富人俱乐部开始了他的庞兹冒险。他对投资人有严格的筛选,投资金额必须超过100万美元,而且要有可靠的举荐人推荐才可以加入,最后麦道夫许诺投资回报每年超过10%,而同期美国的投资回报率只有3%左右。
在一长串投资者的名单中,有大导演斯皮尔柏格、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舍尔,另外还有西班牙银行巨头桑坦德银行、法国的巴黎银行、日本东京的野村控股公司和英国汇丰银行。
美国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前总经理——伯纳德.麦道夫:在今天的监管环境之下,实际上是很难去违规,一个违规行为不可能不被发现,特别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被发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洲的一家投资商希望尽快赎回70亿美元的投资,麦道夫精心维护的资金链条提前断裂,他最不希望看到的这一天终于到来。2009年6月16日,麦道夫被判150年的监禁,然而就在麦道夫事件发生的同时,世界各地还在重复上演着这个简单的骗局。
2009年2月5日,一位75岁的日本商人被日本警方逮捕,他曾向投资者承诺36%的年回报,到案发时,他诈骗了数万名投资者,金额达到14亿美元。
2009年3月17日,一位加拿大华裔被当地证监会警告停止投资业务,此前他曾向投资者承诺每周1%的回报。
2009年5月23日,英国两名男子被警方拘捕,他们被指控涉及一桩2.5亿英镑的庞兹骗局。
美国国会议员——盖瑞.艾克曼:他们都干什么去了,你们这些调查机构的调查员都干什么去了,十年前就已经有一些人发现了这个骗局的线索,就在你们眼皮底下,你们却不能发现他的问题,你们都干什么去了。
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人们都会质疑资本市场的监管,美国历史上最大一次金融危机爆发在1929年。从1929年到1932年间,(美国1929年大萧条)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市值由890亿美元降至150亿美元,在这期间投资者信心完全崩溃,许多股票甚至完全无交易。美国国会在1933年时针对此事进行了听证,听证报告指出,大萧条之前股市之所以兴旺,主要原因是证券公司利用虚假信息进行炒作,而公司内部人也大量进行内幕交易掠夺小股民,上市公司根本不注意信息披露,甚至不出年报。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法》,确立了证券发行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详细规定了招股说明书应披露的信息内容,以及对初次信息披露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934年又颁了《证券交易法》,对证券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进行法律约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科菲:1933年和1934年的这两部法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我们要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公平的信息,让他们和经过注册的投资商平等交易、平等对话。
(美国证监会)
1934年,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成立,证监会主席成为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最高责任人。
美国第26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这是我的任命书,那堵墙上还有一张。
2001年3月,哈维.皮特被布什总统任命为美国证监会第26任主席,之前他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年薪300万美元。
美国第26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那时我的小女儿9岁,她从《华尔街日报》读到我的年薪将会是13万9千美元,她就问我妻子,妈妈,这是月薪还是年薪。我妻子告诉她是年薪。然后她就看着我妻子说,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后会变穷。
皮特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证券市场法律咨询工作,1968年开始皮特与证监会合作,1975年被任命为证监会大律师,1978年皮特离开证监会成立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当布什总统任命他为证监会主席的时候,他觉得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时候到了。
(美国新闻博物馆 9.11展厅)
然而一切都出乎意料,皮特上任半年后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当天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关闭,一周后再次开盘,道琼斯指数暴跌6%。皮特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应付突发事件,但是他没有料到一场隐蔽更深更为持久的灾难即将引爆。
贝萨尼原来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从2000年(但纪录片中念的是2001年,字幕打的是2000年)开始,她关注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安然公司。
(影像:1999年安然公司年终会议,前董事长肯尼斯.雷讲话)
当时的安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是北美地区头号天然气和电力批发销售商,拥有员工超过2万员,从1995年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2000年,在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16位。当几乎大多数人都在为安然的斐然成绩感到兴奋的时候,贝萨尼却对这一切表示怀疑。
时任美国《财富》杂志编辑——贝萨尼.麦克林:我觉得作为一个记者必须有怀疑精神,但不能愤世嫉俗,怀疑精神是指,他总愿意提出疑问,总相信事情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总觉得有人在草率行事。
怀疑精神一直是记者最宝贵的品质,怀疑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深刻的揭露。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将揭露新闻的写作者称为“扒粪者”,因为,他们总是揭露社会光鲜外表下最丑陋最肮脏的一面。十九世纪,一位美国女记者加入“扒粪者”行列,她就是埃塔.坦贝尔。
(埃塔.坦贝尔与父亲 照片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埃塔.坦贝尔1857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产油区,父亲是一个小的石油生产商,从小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记者,这在当时是很少有女性从事的职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进入空前的繁荣期,在那个时代,铁路总里程数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标(美国早期影像资料)。1888年美国铁路里程要比全欧洲的铁路里程数多26080英里(约41737公里)。进入20世纪,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空前的经济繁荣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这样的大资本家成为时代最光鲜的人物,1879年,洛克菲勒的石油托拉斯标准石油公司成立,当时的标准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的石油生产、销售、运输的各个环节,而像坦贝尔父亲这样的小生产商逐渐遭受排挤,最后倾家荡产,被赶出了这个行业。
(美国秋季赛马会)
坦贝尔目睹了这场豪赌中的大人物的光鲜和小人物的落寞,她切身感到了父亲的痛苦和无奈,她不能认同这就是简单的优胜劣汰,这是不公平的弱肉强食。
(埃塔.坦贝尔 1857-1944,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这时候的坦贝尔已经是《麦克卢尔》杂志的一名记者,于是她用五年时间对洛克菲勒公司进行深度调查,最终写出15期报道《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坦贝尔的文章数据翔实,充满感染力(坦贝尔手稿,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引起美国社会对不公平竞争的关注。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违法,妨碍了自由竞争,并下令解散标准石油公司。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乔纳森.梅西:只要有这样一种文化存在,揭露金融犯罪,会给记者带来威望,爆炸性的新闻会带来成功,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媒体就会努力去揭露丑闻。
(美国新闻博物馆)
媒体在追求社会正义的同时,也逐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社会开始给予媒体更广泛的权利。从20世纪开始,世界各地的法庭都普遍承认媒体的监督职能。在美国,当媒体与个人或公司打官司时,媒体的胜诉率达到92%。
时任美国《财富》杂志编辑——贝萨尼.麦克林:一个公司很能告一个记者诽谤,他们必须有证据证明记者在撒谎,有参与某种受贿行为,但如果你写的都是事实,而公司只是不喜欢文章的观点,他们什么辙也没有。
就像当初的坦贝尔调查石油帝国洛克菲勒公司一样,贝萨尼对能源帝国安然公司开展了独立调查。
时任美国《财富》杂志编辑——贝萨尼.麦克林:我写报道时,并没有说安然公司是个骗子,也没说它即将倒闭或者破产,我只是说,如果你细看这些数字你会发现它们根本不相符,安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成功,收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多,财务报告中的这些疑点没有人能解释,所以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采访,2001年2月,贝萨尼写出了对安然的调查文章《安然的股价是否过高》。从复杂而晦涩的财务报表中,贝萨尼向公众传递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为安然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是当时美国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安然每年支付安达信咨询费100万美元。
时任美国《财富》杂志编辑——贝萨尼.麦克林:关于安然的审计,有一个著名的“狗和鸭”故事,你有一只狗和一只鸭子,怎么把这只狗变成鸭子呢。首选你把它染成白色,画上黄色的喙和鸭蹼,然后说,你看它符合了鸭子的特征,但是谁看都会说那还是一条狗啊,但会计师会说,它符合鸭子的特征,就是鸭子。这就是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上的做法。
(2001年,安然公司股东大会。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破产。2002年,安然公司副董事长福德.巴克斯自杀身亡。2004年,安然公司首席财务官迪.法斯托被判10年监禁。2005年,安然公司首席会计师理查德.考西被判7年监禁。2006年,64岁的安然董事长肯尼斯.雷心脏病猝死。)
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承认在1997年到2000年间由关联交易共虚报了5.52亿美元的盈利。12月2日安然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重组案。
美国人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家超级公司如此戏剧性地从顶峰坠落到谷底。在申报破产时,安然的股票价格约50美分,而就在这一年的年初,安然的股价最高时达到90.75美元。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乔纳森.梅西:绝大多数美国证监会获得的丑闻信息都是媒体揭露的,实际上媒体的角色非常重要,给了投资者很大帮助,这也暴露了监管机构是多么糟糕。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新闻媒体有这种职业性的激励,去找这些黑洞,去找这些瑕疵,因为通过找到这样的故事,找到这样虚假的行为,让这些新闻媒体本身可以受益。
此时的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因为安然事件正陷入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困境,人们在对安然事件的反思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安然公然造假,美国证监会为什么不作为,为什么是媒体首先揭露安然事件,美国证监会的监管功能如何体现。
美国第26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这些危机的祸根埋在上世纪90年代,但是“幸运”(自嘲),我当了主席之后,这些危机纷纷浮出水面。
人们已经没有耐心聆听哈维.皮特的解释,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哈维.皮特经历了安危了事件、9.11恐怖袭击、世界通信公司财务造假、安达信公司倒闭,资本市场的动荡涉及到了政府的威信。
美国第26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这幅画是在嘲讽我,我还是觉得很有意思,你必须有自嘲的能力。比如下面这幅,就是讽刺我,当美国证监会主席期间发胖了。
2001年11月5日,哈维.皮特黯然离开美国证监会,而安然事件并不是个人行为可以承担的。
按照美国的惯例,每次大的灾难发生之后都会诞生重要的法规以避免灾难的重复发生。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乔纳森.梅西:每一次重大的金融危机都会促使相关法案的诞生,不管是1987年的股市崩盘,还是2002年促使《塞班斯法案》出台的安然垮台,所有的这些金融危机都促使了相关法案的出台。
2002年7月《塞班斯法案》出台,《塞班斯法案》被布什总统称为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时代以来美国关于商业准则影响最广泛的改革行动,同时也被华尔街认为是昂贵的法案。法案规定,所有的财务报表企业法人都必须签字以保证其真实性,并要承担法律责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科菲:5年前对于想进入美国市场的公司来说《塞班斯法案》是一种障碍,但是我想指出,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有一些中国企业在美国公开上市,我想他们这样做部分原因是美国市场监管更为严格,可以提高他们的信誉。
(美国 纽约)
美国BLB&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麦克.麦凯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像是警察,就像你走在一条阴暗的小路上,你希望看到有个警察站在街角,而不是一个人没有,而且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在这里,我们随时可以为投资者行动起来。
麦克斯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公司主要承接集体诉讼官司,你称自己就像是华尔街的隐形警察,时刻在寻找华尔街的错误,这就是他的职业。
美国BLB&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麦克.麦凯布:如果你损失了500美元,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可能无法与那个坑害了你的大公司抗衡,你也无法补回你那500美元的损失,因为打官司弄手续都比那500美元高。
在资本市场有许多小的投资者,一旦他们受到大公司的欺诈,自身的力量难以与之抗衡,于是集体诉讼就可以将这些小的投资者联合起来与大公司打官司,要求赔偿。
早在1820年美国就有了集体诉讼,1833年美国就有了关于集体诉讼的法律规定,现在,每年的集体诉讼官司达到200多件,也就是说每年美国每百家上市公司中就有两家面临集体诉讼。
美国BLB&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杰拉尔德.西尔克:我们看到了很多巨头诈骗案,比如世界通信、安然、泰克等等,这些公司的高层通过大量篡改财务记录来进行诈骗。我们看到投资者几十亿几十亿的资金消失了。
由于集体诉讼的受害者是一个群体,要求的赔偿金额通常是一个天文数字。
美国BLB&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麦克.麦凯布:比如说,美国证监会对世通公司提出诉讼只能为股东们争取到7.5亿美元的补偿,而我们能为股东们拿回62亿美元的补偿。
集体诉讼一旦胜诉,事务所能拿到近三分之一的赔偿金,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围绕着集体诉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律师事务所开始紧盯华尔街。
美国BLB&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杰拉尔德.西尔克:华尔街会看着我们说你在监视我们,试图挑我们的刺,我认为集体诉讼的方式其实是保护了华尔街,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你的国家,想在美国投资至少都因为一个因素,这里的法律力量很强大。
集体诉讼增加了一些公司欺诈投资者的成本,无形中给中小投资者多了一把保护伞。
美国BLB&G律师事务所工作会议:我们的执行基于公开的信息,其中不包括那些私密信息。
集体诉讼进行时,律师事务所并不向客户收取费用,而官司没打赢事务所也不会给律师支付薪金,于是事务所、律师都是背水一战,而被诉方面对集体诉讼也不敢掉以轻心,这是一场博弈。
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刚刚十年的丰田公司遭遇到汽车召回事件,美国16个州的22家律师事务所准备向丰田发起集体诉讼,指责丰田的召回行动给车主造成了20亿美元的损失,传票已由司法部门送达丰田公司。
在纽约,有超过70万人从事金融工作,而有更多的人值守在这条金融大道的两旁,不管是因为职业责任还是利益驱动,都在保障围绕资本市场的公平交易。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人们说华尔街只有两种情绪:恐惧和贪婪。而这两种情绪来回交替,人们赚钱的时候都很贪婪,然后突然遭遇恐惧,人们觉得什么都没了,赶紧跳出去。这两种就反复交替着,那就是人性。
(2009年,纽约万圣节游行)
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驱赶恶魔。2009年的万圣节上多了一个新的装扮,麦道夫成为了这一天的玩偶。在资本市场,人们总是期盼永远的狂欢,欲望似乎可以无穷的伸展。在华尔街200多年的历史中走过了德鲁时代,留下了与坦贝尔的驻足,有过庞兹与麦道夫的相遇,上演了安然和贝尔斯登的故事,这里有最原始的冲动,也诞生了严厉的法律约束。
100多年前布兰戴斯的话至今回荡在华尔街的上空,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阳光包括政府监管、法律监督、媒体揭露,阳光包括每个人的善良之心。
华尔街 解说词 第8集 明暗创新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2-21 20:46
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帅猫工作室。谢谢。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6d8575c6eedf17cdd000605b.html 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英语:我方的观点是,金融创新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迈耶:每个危机都有根源,这一次危机的根源是次贷和复杂证券化等金融创新,而且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泡沫破裂周期。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源顾问——陈思进:美国次贷变成次债,再到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过程就是把一个80岁的老奶奶先是变成了四五十岁的中妇女,还有一定的吸引力,再进而把她打扮成为18岁的青春的大姑娘,然后推销给全世界。
第八集 明暗创新
(“梧桐树下再聚首”论坛)
2009年9月,金融危机发生一年之后,与华尔街咫尺之遥的佩思大学礼堂一场重要的论坛正在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政府官员、学者和银行家,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与金融衍生品的关系。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财政部部长 蒂莫西.盖特纳)很多人认为由金融创新而创造出的金融衍生品就是这场危机的元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迈伦.斯科尔斯),有人甚至怀疑金融创新本身的意义。斯坦福大学的迈伦.斯科尔斯教授(照片)正是研究金融衍生品的专家,并因此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金融危机到来后,人们再次将焦点对准了他。自金融业诞生那一天起,金融创新就与它为伴,并备受争议。
美国《晚间经济报道》华盛顿分社社长——戴伦.格什:创新就是做新颖的事,可以是好事,也可能不是什么好主意,这就是创新的风险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具有风险,因为你不知道是否会向着你期望的方向去发展,因为它是新的。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金融创新就是创造现金收入的手段有很多,我们把这些手段用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新的现金收入。
在美国,早在19世纪中期就发生了一场重大的金融创新,这就是信贷消费的出现。
(美国移民博物馆)
19世纪中期,美国流行着储蓄文化,传教士和政治家们都在积极宣传储蓄是良好习惯,欠债是恶习。那时现金消费是美国中上层市民的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赊账和借钱消费都被看作是有违常理,许多商家更是担心贫困的消费者会借钱不还。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路易斯.海曼:它曾经被贴在一个小商店的墙上,画面上是两个小店主,你可以看到右边的这个店主很肥胖、很富有、钱很多,左边的这个店主很紧张,破产了,这个就反映出右边这个人是用现金卖货的,所以他总是能得到利润,左边这个人用借贷消费卖货,他的许多顾客都没还钱。
(美国纽约 梅西百货大楼)
借钱消费无法在一个农业大国里传播开来,即便在当时已经是大城市的地方也是阻力重重。创建于1858年的梅西百货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店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梅西百货是现金消费模式的代表,它的目标客户是高收入家庭。当时的梅西百货从来不接受消费者的赊账,并以此为荣。
美国奥古斯塔那学院教授——兰德.考尔德:当时有一个口号,从来没有人欠梅西百货的钱,这反映了梅西的态度是让顾客借钱消费一件坏事。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
在梅西倡导的现金消费模式流行于美国之际,另一种消费理念悄然诞生,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美国普通家庭接受,创造这种新的消费理念的是缝纫机厂商胜家公司。
(美国胜家第一代缝纫机)
这就是胜家公司生产的缝纫机,也是在1851年,制造商销售的第一批缝纫机之一。
(1889年胜家公司制造了电动缝纫机)
电动缝纫机的出现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看作是工业化的标志之一。
美国奥古斯塔那学院教授——兰德.考尔德:可以说缝纫机的发明对于世界女性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美国著名的杂志《科学美国人》在19世纪60年代曾称缝纫机可能算得上是自古以来第二大发明,仅次于犁。
(美国乡村博物馆)
然而,在19世纪中叶缝纫机价格昂贵,购买一台缝纫机就可能让一个普通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总裁——加里.琼斯:大部分缝纫机被出售给个人和家庭,但当时主要用途是工业生产,在当时一台缝纫机售价大约100美元。在1851年的时候,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是500美元,缝纫机算是巨额投资了。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仓库)
1851年,美国的缝纫机产量达到了年产70万台,庞大的产量给缝纫机生产厂家造成了巨大的销售压力,它们开始想尽办法抢夺有限的生存空间,胜家是当时为数众多的缝纫机厂家中的一个。(爱德华.克拉克 照片)1856年,胜家的合伙人律师克拉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允许美国妇女租用机器,用低廉的租金来抵扣高额的货款,这种方式在当时被称为租购,实际上就是分期付款。克拉克先后设计了首付、周付和月付几种模式,妇女们可以每周支付一美元。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总裁——加里.琼斯:胜家公司带来了一种革新,本质上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先租后买,在那个时候叫做分期付款购买,人们可以先支付一小部分资金购买缝纫机,然后每周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
(美国 肯塔基州民俗村)
人们接受了租购这一新的消费方式,因为他们发现,正如胜家所宣传的那样,租购让他们既买得起缝纫机又不会让家庭陷入债务危机。租购这一新型销售模式使胜家缝纫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到1890年底,胜家在全世界销售量超过了一百万台(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竞争对手们纷纷模仿胜家的租购模式。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它们推出这种分期付款的金融产品,一方面支持了这些工业公司、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给它们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
胜家创造的这种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就是信贷消费,然而这样的消费方式能够被大多数美国人接受还是八十年以后的事情。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这种消费信贷文化引发了美国社会一场关于个人花钱、个人道德、个人责任的一场大讨论。
梅西仍然固守着现金消费,直到1929年大萧条的来临,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能带着现金到梅西来消费的富人越来越少,梅西艰难地度过了大萧条的第一年,到了第二年,大萧条结束的迹象迟迟没有出现,当时的大股东之一史密斯巧妙地对消费者说:我们还是欢迎借债消费的。(梅西百货大股东 史密斯 照片)媒体很快把他的话当成重大新闻登上了第二天的报纸头条。梅西也加入信贷消费行列,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一个经济萧条的重要佐证。梅西惊喜地发现虽然身处经济萧条之中,但大多数人在消费之后都能按时还钱,而信贷消费可以扩大消费人群。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路易斯.海曼:(信贷消费的)第一阶段商家自己处理债务;第二阶段商家可以向金融服务公司转让债务,这大约是20世纪20年代;第三阶段,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证券化把债务带到全球金融市场。
大萧条过后,梅西再也没有回到现金消费的老路,信贷消费成了美国消费的主流形式,而信贷消费也成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产品。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路易斯.海曼: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都推行了信贷消费的项目,供他们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这就成为一种趋势。从此投资人、商家和金融家都加入到信贷消费的环节中,信贷消费成为主流。
信贷消费被推广到各种商品与服务的销售,汽车分期付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各种信贷消费应运而生。1921年,随着汽车的普及,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汽油,美国的西部联盟公司开始发行信用卡,信用卡消费由此产生。2006年,美国平均每人持有5张信用卡,家庭信用卡负债平均达到7000美元。2010年,不包含住房抵押贷款在内,美国的信贷消费总额达到了2.4万亿美元。如今,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超过70%是由居民消费创造的。正是在有了信贷消费之后,消费对美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才开始显现出来。
在早期的金融创新中,人们创造出了信贷消费这一金融创新,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此同时,在纽约的股票交易所、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等地,金融创新的其他作用在不断的被开发出来。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金融创新实际上可以创造一些金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金融风险。比如说期权、期货,都是可以用来进行风险管理的。再有一个,金融创新可以把一些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变为流动性比较好的资产。
在美国国内的金融中心中,芝加哥的金融创新能力足以与纽约抗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为全球各地的人们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工具,这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自豪地宣称:在这里我们管理全球的风险。
牛曾是这个城市的图腾,就是在今天的芝加哥街头也随处可见牛的影子。(美国 芝加哥公牛队联合中心球馆)这里是美国著名的篮球队,芝加哥公牛队的诞生地,让我们追随牛的踪影走入这座城市的历史。
(美国 芝加哥联合牲畜屠宰场旧址)
美国芝加哥移民后裔——爱迪:牲畜围栏,这是芝加哥牲畜围栏,这是我们当初屠宰牲畜的地方。
作为这个城市的第三代居民,爱迪的爷爷是当初移民中的幸运儿,他落脚的芝加哥为他提供了满意的工作。当时芝加哥联合牲畜屠宰场正在高速扩张中,陆续接纳了两万多名各国移民。
美国芝加哥移民后裔——爱迪:这是我父亲给我讲的故事,意大利人、德国人、犹太人,他们来这到这里有两万五千多人,在这里生产全美国82%的肉制品。
1890年,芝加哥联合牲畜屠宰场雇用了大约两万名工人,每年屠宰牲畜900万头,全美国82%的肉制品是这里生产的,农牧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牲畜的价格受自然因素影响而波动很大,芝加哥联合牲畜屠宰场的业务如此庞大,牲畜价格的细小波动都会对它的利润产生巨大的影响,怎么消除未来价格的波动对自己利润的影响呢?芝加哥联合牲畜屠宰场想出的办法就是,在牲畜还不能出栏销售之前就与牲畜养殖方约定未来牲畜的价格(美国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这样在牲畜出栏销售的时候,不管牲畜的市场价格如何,双方都要按约定的价格交易,这种交易的双方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交易就是期货交易。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前总裁——利奥.梅拉米德:期货是关于一个某产品未来价格的合同。黄油、牛肉、猪肉都可以六个月后才交货。比如今天交易今天定的价格就是六个月后交货时的价格。
1840年前后,芝加哥已成为农牧产品交易中心,来自德国的移民雷曼兄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芝加哥开始了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与经纪业务,并创建了日后成为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公司(美国金融博物馆)。
1848年,82位商人在芝加哥创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交易所,在随后的100多年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期货交易中心芝加哥商品交易集团。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金融创新部主任——迪安.佩顿: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很可能涵盖了最多种类的金融衍生品,包括利率衍生品、股票衍生品、外汇衍生品,各种能源、农业、金融等商品衍生品。
2008年,芝加哥商品交易集团每天的合约量约一千万笔,全年达到三十三亿笔。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前总裁——利奥.梅拉米德:我们从开放式的场地交易过渡到电子屏幕,使市场容量比以前大了许多。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金融创新部主任——迪安.佩顿:风险管理是由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的,通过让人们管理、承担风险创造了市场的效率。
当然,如果金融衍生品使用不当或者被滥用,它反而会放大风险,并造成灾难性后果。
1995年,任何有230年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英国伦敦 原巴林银行所在地)因为它的业务员尼克.利森用期货进行投机,给巴林银行造成了14亿美元的损失,利森也被判入狱六年半。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总是并肩而行,在一些人眼里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品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天使,而另一些人看来,它们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魔鬼。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伦.斯科尔斯:我认为创新产品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增长,它们和增长无关。理性市场与金融衍生品的关系类似于“人和狗”的关系,人是理性的,是人在遛狗,如果狗要乱跑还是需要人把它拉回来的。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
与斯科尔斯辩论的人是布克斯泰伯,一家对冲基金的高管。20多年前,美国各大名校的理工科教授和博士们纷纷离开学术界涌进华尔街,为金融机构设计出各种金融衍生品,此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命运越来越依赖于这些经过严格数学训练的数量金融师们,他们被称为“宽客”。布克斯泰伯就是“宽客”中的一员。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你可以用衍生品工具更好地创造你作为一个投资者想要的那些收益率。
(美国纽约 华尔街)
26年前布克斯泰伯离开学术界进入投资银行,从事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和交易,在引后华尔街的岁月里,布克斯泰伯亲身经历了1987年的股市崩盘,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濒临破产,以及刚刚发生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布克斯泰伯发现自己曾无比熟悉的金融创新让自己越来越困惑,因为金融危机的起因越来越多地与金融创新相连。这位曾经因金融衍生品而实现财富梦的“宽客”为何在26年后却选择告别金融衍生品,并成为金融创新的反对者呢。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在金融行业那些极易导致危机的恶魔正是被我们设计到这些体系中去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源于次级房贷,而正是次级房贷帮助无数美国人圆了他们的住房梦。
1938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即房利美,房利美的宗旨是为了鼓励美国的民间金融机构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抵押贷款,引后美国的历届政府都采取措施努力帮助美国老百姓实现他们的住房梦。(美国加州斯托克顿镇 学生曼德林)曼德林一家就是美国住房政府的受益者。克林顿时期,以硅谷为代表的网络经济引领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活了这个距离硅谷仅一个小时车程的斯托克顿小镇。2001年,曼德林的父母买下了小镇里这座房子,当时的斯托克顿还只有1.8万人口。
美国加州斯托克顿居民——曼德琳母亲:十一年前我们搬到这里来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很小的镇子,我们搬到这里因为旁边有一所大学,是一个美丽的学校,校园从1800年就有了,因为这座房子我们特别喜欢斯托克顿这个地方。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政府放宽了私人公司和借货公司进入信贷市场的门槛,曼德琳的父亲也在他们入住新房后的第二年成立了一家贷款公司,帮助了许多人成为斯托克顿小镇的主人,而随着房价持续上涨,他们也赚了不少钱。
美国加州斯托克顿居民——曼德琳父亲:房子的前主人在1999年买了这座房子,后来在2001年房价就开始上涨了。
美国加州斯托克顿居民——曼德琳母亲:这个房子是它的前主人在1997年以7.2万美元买下来的,到2001年房价上涨时,她以30万美元卖给了我们,赚了一笔。后来她换了个地方,买了40多万元美元的(房子)。
房价的快速上涨始于2000年,这一年网络股泡沫破裂,投资者开始将资金转投不动产,而为了提振经济,美联储连续十三次降息,这意味着贷款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
(美国新闻博物馆9.11展区)
2001年经历9.11悲剧之后,美国政府对这一悲剧进行了一种诠释。(美国 白宫)总统乔治.布什在白宫发表演说,恐怖分子他们妒忌我们最先进的生产力,他们妒忌我们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他们想以此搞垮我们的经济,我们怎样才能不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呢,亲爱的美国公民们尽可能地去消费吧,买一套你们喜欢的房子,买一辆你们喜欢的汽车,消费是我们每一个美国公民最爱国的表现,消费是我们每一个美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美国华盛顿纪念碑)。
美国奥古斯塔那学院教授——兰德.考尔德:看看9.11之后布什总统是如何反应的,当每个人都在担心在这种危机时刻应该怎么办的时候,(布什说)应该做的就是继续消费,显然消费成了一个公民的最高责任。
(美国国会)
将消费与爱国联系起来,于是消费就这样一次次被推上了高峰,越来越多的人申请货款购买房产,这一切无形中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房价开始节节攀升。
(美国德州达拉斯)
已经在银行抵押贷款业摸爬滚打了八个年头的比特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与同伴一起成立了一家房屋抵押贷款公司,取名为凯尔纳。
美国德州凯尔纳房屋贷款公司董事长——理查德.比特纳:我认为有很大的机会,很有吸引力,次贷占整个房贷市场的份额其实很小,只占全部市场的5%至10%,是种专项业务,事实上我觉得我们的客户没有得到其他房贷公司很好的服务。我们从小范围做起,然后把范围扩大。
凯尔纳公司不过几十人的规模,在当时的全国近万家公司的抵押贷款行业内绝对是小字辈,业务主要是收购贷款经纪人发放的贷款,并把它们转卖给华尔街。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允许美国的商业银行将发放出去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变成房贷证券,(美国国会)然后出售,这就是房贷证券化。华尔街投资银行所罗门公司的刘易斯.拉尼尔利开发出了第一份房贷证券,此后房贷证券化成为了华尔街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与利润来源之一。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将拉尼尔利称为过去75年中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刘易斯.拉尼尔利 照片),然而,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却将他列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之一。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林:大部分金融创新都是追求利益的产物,所罗门兄弟的刘易斯.拉尼尔利发明了房贷证券,他可不是为了帮助别人,只是为了自己,这是资本主义的本性,那些精明的、贪婪的华尔街银行家带来创新,当然房贷证券也给社会带来好处。
房贷证券化让美国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本来需要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全部收回的住房抵押贷款,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迅速变现,一次性地全部收回。
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莱文:(演示房贷证券化过程)这是银行,通过出售贷款获得资金,当银行获得了更多资金时。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你就像是在隧道里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光亮越来越少,越来越不能理解,你持有的证券到底是什么。
银行将房贷证券卖给投资者后,房贷借款人还不起贷款的风险就与银行毫不相干了,而是完全由购买房贷证券的投资者承担,对于这些投资人来说,如果房贷借款人能够按时偿还贷款,他们将能够获得可观的回报,但是如果这些人无力偿还贷款,那么他们就将遭受惨重损失,然而,谁会将这个过程告诉投资者呢。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这里用的术语是金融创新,但是像我刚才提到的,还不是在很好的经济意义上的创新,想想发生的吧,就如同你从个人抵押贷款到了一堆抵押打包成的证券抵押贷款,然后把证券抵押贷款结合后分成一份一份的担保债务凭证。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比特纳的公司很快进入了膨胀阶段,由几十人发展到了二百人。
美国德州凯尔纳房屋贷款公司总经理——凯恩.奥:天哪,在德州就有1500名(信货员),他们到处都是,与此同时还有风险部门、打包部门、二级市场,他们都在喊我们需要买房屋贷款,所以你就能看到标语:多卖给我们一些,多卖给我们一些。在广告背面写着:我们收购,我们收购,我们收购。那是非常疯狂的。
2002年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再次降低门槛,开始向次级房贷打开了大门。银行把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给信用不佳,但有一定还款能力的人,这样的贷款被称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而次级抵押代款也随即被银行与其他的抵押贷款一并打包出售。这就如同果农出售苹果,果农将苹果园内的苹果分为优质、一般与劣质苹果三等出售给批发商,批发商甲从果农手中买下了劣质苹果后将这些劣质苹果再次分为优质、一般与劣质苹果三等,经过包装后在市场上出售,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买到手的优质苹果其实是劣质苹果中的优质苹果,这就是房贷证券化的风险。次级房贷的出现,让更多的人加入了购买房产的队伍,银行等金融机构则竞相降低贷款条件以吸引客户来申请贷款。
美国德州凯尔纳房屋贷款公司董事长——理查德.比特纳:你必须给我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你支付了贷款,但是后来变成私人提供的证明也可以。例如你和你母亲在一起住,你母亲也可以写个证明,证明你按时交房租。
没有任何收入、没有家庭资产的人也可以申请到住房抵押贷款。
美国德州凯尔纳房屋贷款公司总经理——凯恩.奥:天哪,我们称之为“尼纳”贷款,没有收入,没有资产,所有电台、电视、杂志上的广告都有很好的承诺,简直到处都是,都是零首付,所有的结算费用都支付完了,不要带任何东西来,来拿你的房子搬进去住,这里是零首付,零手续费,你的梦实现了。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使用最多的一种广告形式是资讯广告,在这种广告里你会看到某个人穿着讲究,站在豪华加长车前或坐在豪华游艇前的码头上,可能根本不是他的游艇。这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你根本不用去工作,对此的解释的是,这个人通过借钱买房赚钱,他先借钱买房,然后以高价出售房子,用赚的钱买更多的房子,再卖掉房子赚更多钱,这就是广告宣传的“无需现款买房”。
从1994年到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个美国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美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在很大程度上这要归于房贷证券化与次级房贷两大金融创新,斯托克顿小镇也从最初的1.8万人口的小镇迅速膨胀为20万人的中等城市。没有门槛的贷款使更多的人还在不断涌入,人们都愿意相信房价可以一直上涨,即便有了泡沫,也希望永远不会破灭。
美国加州斯托克顿镇居民——曼德林母亲:外来者会搬到这里,不管他们有怎样的背景,他们会搬到他们能负担得起的地方,在那边有一个监狱,监狱医院也正在准备搬过来,他们都会搬到这里,犯人家属也要搬到斯托克顿来,所以已经不是我想要住的地方了。
这场房货的盛宴与房地产泡沫没有能够永远持续下去,2006年随着美联储的连续加息,房货利率不断提高,很多人无力偿还房贷,这导致房贷证券价格暴跌。2008年9月14日,华尔街的百年老店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因投资房贷证券蒙受巨大损失宣告破产,从而引发了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斯托克顿小镇的居民们开始被巨大的贷款债务问题困扰,膨胀的城镇吸纳了过多的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债务问题开始成为犯罪率上升的因素,曼德琳的一家就准备搬离这个曾经让他们无比喜欢的小镇。
金融危机之后,大多数美国人都在经受着煎,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
美国芝加哥移民后裔——爱迪: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钱了,政府也没有任何援助资金来帮助我们了。
今天,也许许多人在责怪政府为什么放弃了对次级贷款的监管,任其泛滥?为什么美联储连续降息,促使人们疯狂贷款?为什么没有人审查不合格贷款的风险?为什么没有人对无数的金融衍生品负管理责任?(美国华尔街 三一教堂)但质疑的声音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正是金融创新让无数人圆了住房梦,只是监管的缺失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创新和风险永远都是相伴而生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其中一方的存在总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伦.斯科尔斯:(辩论)我想纠正一个关于衍生品的错误,我认为人们正使用错误的方法,你并没有在回答我的问题。
英语: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品市场近二十年来的演进,对资金的最终用户来说并没有使资本市场更加有效。
曾经被金融创新深深吸引的布克斯泰伯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书,反思华尔街的金融创新,书名就叫《我们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我写书的原因是我觉得贷款问题和金融创新问题与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而且们也应该理解这些。我觉得现在是结构性改善金融系统的大好机会。奥巴马总统的幕僚长伊曼纽尔曾引述过这样一句话:危机不是用来浪费的。
2008年,一次金融创新导致了一场金融危机,但这并不会让华尔街在金融创新的道路上止步。在资本市场里,金融创新依旧,风险也依旧。
CCTV2 华尔街 解说词 第9集 拯救危机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2-24 15:38
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帅猫工作室。谢谢。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ae94d283ecbdc6ad6d811926.html 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美国三一教堂司事——大卫.杰特:这是自从人类有信仰以来就提出的问题,灾难怎么会降临在善良的人身上,如果神是永远和善的,喜爱美好的事物,为什么还会有灾难呢?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茜.格拉比:对于很多人来说,华尔街是国家财富所在,是国家的金融中心,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公司都不复存在了,所以,它真的只是一个街道名称了。
2008年的金融危机,华尔街已经把世界的经济变得伤痕累累,然而只要金融业存在,这就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第九集 拯救危机
苏茜是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主播,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她正在纽交所的直播间进行报道。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茜.格拉比:早在2008年1月的时候,就有许多经济学家说我们的经济正在面临衰退,但是没有人愿意正视和接受这一事实,直到过了很久,美联储和其他决策者们才肯承认我们的经济正在衰退。紧接着,金融危机到来了,这绝不是一个正常的经济衰退的表现。
英语:我是苏茜,你们可以听到我吗。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茜.格拉比:一切突然从慢节奏加速到时速100英里。作为记者,我们喜欢报道新闻带来的刺激,但对于国家来说,这将成为一场持续性的金融危机。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员工——阿维.亚史辛:我们的股价从50跌到20再到10,最后是0,一路下跌。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茜.格拉比:要倒闭的是一家巨大的公司,它已经成立了100多年了,然后突然间雷曼兄弟公司就要消失了,那真的很令人震惊。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
雷曼兄弟公司曾是美国的第四大投资银行,2008年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公司的股票一周内暴跌77%,公司市值从112亿美元大幅缩水至25亿美元,如果继续失去市场信心,这家公司将飞速地滑向金融悬崖。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尔德:我坚信我的决策和行动是审慎的,并且合适的,我从没有卖掉我在公司的股份,因为我相信我们这个公司。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员工——阿维.亚史辛:管理层的人总是在说不要担心,我们经历过这些,就像1998年金融危机那样,我们会没事的,我们相信了他们的说法,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不信。
这是一家成立于1850年的公司,曾经历过美国经济百年来的起伏,平安度过历次危机,被称为华尔街的不死鸟。2008年9月的一个周末,投资者的撤离让雷曼奄奄一息,公司等待着最后的救赎,(美国国会)来自政府的援助。
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当华尔街的人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向中央银行发出求救信号,说救救我吧。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克雷格.朱克曼:他们犯下了很多很多错误,他们除了责怪自己没有其他人可以指责。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尔德:我没有高级待遇,也没有高额离职补贴,雷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是受害者。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克雷格.朱克曼:政府不能介入来解救每一个人,那些人犯下了太多错误。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茜.格拉比:没有人料到政府会拒绝给雷曼援助,大家以为财政部或美联储会在最后一刻宣布,但是他们没有(美国国会)。
2008年9月15日,当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后,雷曼破产了,它158年的生命宣告结束。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员工——阿维.亚史辛:从公司破产开始,我们就知道公司会倒闭,所以我们甚至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还可以进入办公大楼。我记得星期天晚上从总经理到刚上班的分析师,大家都把东西装进大箱子带出办公楼,人们都想帮着做点什么,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前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大家下午好,希望大家一个愉快的周末,美国人民可以保持稳健的信心,我们的金融体系十分的稳固。
新闻报道(英语):欢迎回到节目中,雷曼公司的股票下跌了80%,这真是艰难的一天,非常难熬。
而保尔森所描述的稳固的金融体系已经不复存在。第二天,道琼斯指数自开市就下跌了数百点。美国金融市场崩溃了。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雷曼倒闭,它使危机瞬间变成一片市场的恐慌。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克雷格.朱克曼:我意识到这次情况很严重,危机已经到来了,即使最有经验的老手、有天赋的交易商和投资人都手足无措,这一切都说明了形势的严峻。
雷曼破产后,有多家华尔街重量级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和被收购的窘境,美国陷入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员工——阿维.亚史辛:我们知道肯定会大量裁员,整个行业的形势都很严峻,那时候再想找一份工作已经很难了,所以我们开始考虑能拿多少抚恤金、还有什么机会。我们给家人打电话,下一步该怎么走(美国劳工部),我该怎么办。
美国纽约劳工部副主管——布鲁斯.赫尔曼:事实上,我们的失业保险系统已经饱和,并且接近崩溃的边缘。有时候,这些公司会一次性裁员二三百人。但更为典型的例子是,他们每周会裁掉25到50人,而那会持续一周又一周的时间。纽约市非洲裔男性的失业率超过了20%,这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经历的最高的水平,很不幸的就是现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失业的历史记录被刷新了。
这场起于华尔街的风暴接下来将会刮向哪里,会持续多久,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人们无从知道答案。
美国加州财政部长——米歇尔.杰内斯特:那一切挺令人恐慌的,因为加利福尼亚州从大萧条之后就没遇见过这样糟糕的情况,最糟糕的是不知道尽头在哪,每次我们看数据的时候似乎都变得更糟了。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有4000多公里的距离,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加州就受到了风暴的冲击。加州是美国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州,它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加州天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发达的农业,好莱坞和硅谷也都来自这里,同时它还有一位明星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
2009年,加州面临着危机的考验,政府预算赤字达到263亿美元,几乎濒临破产。
美国加州财政部长——米歇尔.杰内斯特:我是在施瓦辛格任期的第一天上任的,我们曾在一起共事渡过很多难关,这一次真的很艰难。当经济下跌,我们的所有税收就会减少。很多人从有工作变成需要政府救助,所以这真的强烈地打击了我们。美国的其他州告诉我们,如果你们失败了,那我们也会跟着倒下去,我们必须要熬过去,我们绝不能失败。
美国金融史学家——查尔斯.盖斯特:华尔街出名是因为人们总是将美国的金融问题归咎于它,所以长此以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华尔街就被认定为一个没有好事发生的地方,在这一点上美国国内存在争议。我们承认它创造了很多财富,但它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华尔街一直都是这样。
2008年3月,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低价收购,被媒体称为金融危机的第一滴血。七月,美国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危局。九月,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投资银行美林被美国银行以440亿美元收购,美国政府出资850亿美元救助美国国际集团,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十月,冰岛濒临国家破产,金融危机逐渐扩散至整个欧洲,又殃及到整个世界。
金融危机爆发后,从个人到机构,从华尔街到整个世界都在询问原因,都在质问谁该对此负责。
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员工——阿维.亚史辛:出租车司机问我,以前在哪里工作,我回答说,我以前在雷曼工作,现在失业了,然后他开始冲我喊,好像我是个坏人一样,你这个混蛋,你夺走了我的一切,可是我甚至不知道该去想什么,我不是坏人,我没做错什么。
美国格林威奇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利.埃利斯:发生了很多事情,人们会问这该由谁来负责,他们会找到一个、五个,或者十个该对此负责人。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责任。
查利是美国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的投资顾问,作为一个投资人,如何学会从危机中汲取教训,也许比指责更为实际。在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过很多次危机,而在他记忆最深处的却源于他童年的大萧条时代。
美国格林威奇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利.埃利斯:我父亲曾经是耶鲁大学的学生,而我爷爷在美国中部的爱荷华州有一个拖拉机工厂,过去生意一直很好,这让我的父亲很有信心去爷爷的工厂工作,但是到了年末,工厂却没有收到拖拉机的订单,你父亲成为工厂的最后一个工人,每天只能打扫卫生,最后他不得不出去找其他工作,他的经历是真实的。
查利出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当时的几百万美国孩子一样,(纪录片《大萧条》 藏于美国罗斯福博物馆)他们是危机中成长的一代人,那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它持续了将近十年。就是在那个年代,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形,申请离开美国的公民总数超过了其他国家想移民美国的人口总数。也就是在那个时代诞生了一个描绘经济社会的词汇:萧条。
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内出现了大量投机,一部分原因在于钱不值钱了,人们开始涌入华尔街,认为能够通过购买股票快速赚钱,猛涨50%或者100%,所以股市吸引了很多资金的投入,过度投机是各种危机的通病,人们总是对投机感兴趣。
(美国华尔街 三一教堂)
今天的人们总是把八十年前的那次危机和2008年做比较,虽然相隔了八十年,但从历史中可以看到今天的影子。1929年,持续了多年的经济繁荣结束于一个普通的秋天,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股市崩盘(纽交所早期资料)。市场的过度狂热往往是危机爆发前的信号,在1929年,人们宁可借钱,也要在股市中碰运气,而美联储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降低借款利率,让人们很容易得到银行贷款进行股市投机,那一年,每一美元的贷款就有40美分投入股市。
美国作家——凯瑟琳.韦伯:擦皮鞋的孩子收到的小费都是股票,所有人都把钱投到股市里,人们都疯狂了,就像是一场狂野的聚会,没有人会理睬一个滴酒不沾的人在那里喊,该熄灯回家了。
作家凯瑟琳出生在一个银行世家,她的家族在二十世纪初从德国来到美国,家族里最出色的银行家是她的曾祖父保罗.沃伯格,他在1929年的经历让凯瑟琳对这位从未见过面的曾祖父产生了好奇。保罗看到了股市中过度的投机和泡沫,被人们称为危机的预言家。
(保罗.沃伯格书信)
美国作家——凯瑟琳.韦伯:1929年3月,保罗.沃伯格预测了经济危机的规模和影响,在对国会的演讲中他发出警告,如果这种投机行为得不到制止,继续蔓延,(保罗.沃伯格 照片)最终绝对会崩塌,受害的不仅仅是投机者,而且会引发波及整个国家的大萧条。
但此时的美国已经没法停下脚步,四个月内60家新公司在纽交所上市,为股市注入超过一亿元的股份,一轮更大的泡沫满足着投资者的热情,没有人会相信持续了多年的经济繁荣将会以灾难的方式结束。
美国作家——凯瑟琳.韦伯:当你看到一列火车即将撞毁,你向别人发出警告,人们却都不以为然,你会怎么想。他被比喻成一个巫师,因为巫师可以预测未来,但没有人愿意相信。他认为对此负有责任,他觉得已经倾己所能了,但这依然不足以挽救局势。
1929年10月24日,股市以毫无预警的方式崩溃了,股份一天之内下跌了三分之一,有十一个人在这一天选择了跳楼自杀。(1929年股灾漫画 埃德蒙.马库斯)人们后来用黑色星期四来命名这个灾难性的一天,黑色也代表着华尔街最恐惧的日子。
美国纳什维尔国家牛栏交易所博物馆——历史学家 鲁宾汗:在1929年股市崩盘的时候,这个围场的主人失去了自己所有的钱,他感到非常沮丧,所以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里就是他上吊自杀的地方。自此之后,他的灵魂就一直安息在此。
英语:这不仅仅是让有钱人的财富缩水,而且是一场极大的灾难,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全部。
美国格林威奇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利.埃利斯:危机都是无法预期的,当价格下滑的时候,人们会说,看,价格下滑了,然后越来越恐慌,越来越惊讶,如此来回反弹,直到成为某种很强大的东西,就像台风一样,它会一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然后从海洋冲击到陆地。
危机爆发后,股民聚集到纽交所门口,恐惧的情绪在庞大的人群中蔓延,(1929年股市崩盘照片)经济危机又间接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而曾经对危机做出预警的保罗.沃伯格却同样遭到了人们的指责(保罗.沃伯格 照片)。
美国作家——凯瑟琳.韦伯:他知道了什么,他怎么知道的,这一定是他造成的,他一定参与了,这是他的计划,这是相当无知的,我想这深深地伤害了他。我小时候,祖父告诉我,曾祖父是个忧伤的乐观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那成为一种负担。
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保罗.沃伯格患上心绞痛去世,(保罗.沃伯格书信)再也没有看到危机的离去。
美国作家——凯瑟琳.韦伯:他觉得人们错失良机,他就是带着这种想法去世的。
美国格林威奇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利.埃利斯:人们是如此的相似,我们总是学不到那些我们本该学到的东西。我的母亲死于吸烟引起的癌症,目前的知识足够警示我们,但仍有很多人在吸烟,如果你问他们难道你没有意识到这可能致死吗,他们会说,这件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就是人性。
金融危机用它带来灾难的方式证明了它的存在,200多年来没有人能够阻止危机的发生,人们只能寻求如何应对。
前美国贝尔斯登员工——斯蒂芬.陈:我不再需要早上七点报到,但有很多事情我要在夜里做,我认为从事现在的事业确实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当然这也是一场冒险。
斯蒂芬曾经在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工作,2008年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破产了,破产的第二天,斯蒂芬成为了纽约90万失业者中的一员。
前美国贝尔斯登员工——斯蒂芬.陈:其他人都在找工作,而我第二天就准备创业。
斯蒂芬新事业开始的地方是纽约的一家小型办公楼,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很多小创业者。在金融危机失业率上升的时候,创业成为很多美国人开始新生活的尝试。
前美国贝尔斯登员工——斯蒂芬.陈:我的目标是建立可以创造长期价值的公司,我希望五年内销售一百万双鞋,如果我们能达到这个目标,我将感到十分欣慰。
美国阳光大厦创始人——切尼.耶鲁沙尔米:金融危机并不一定是可怕的事,我想有些公司可能会发展壮大,但这更是一个完善自己公司的好时机。
在金融危机中,个人可以努力,机构也可以努力,全社会的力量都可以努力,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力量化解如此重大的危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政治的力量寻找拯救的方法。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我所唯一关心的就是美国经济的强度和复苏,我确信,如果信贷市场不正常运作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同时我也认为这将是经济复苏的一个前提条件。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播——苏茜:纳税人想把他们的钱要回去,我们应该给出一些鼓励人们的信息。
苏茜作为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的主播跟踪报道了美国政府危机后救市的每个环节,在她看来,争议最大的一个措施是政府花了将近8000亿美元注资到那些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中,这就等于每个美国公民要平摊2500美元的负担。在美国,动用纳税人的钱是有诸多限制的。历史上,税收是美国社会运行当中非常敏感的事情,美国人曾因为征收税收而发起了一场国家独立的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油画),那一年是1775年,史称独立战争。当时的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由于百年的发展殖民地逐渐变得富有,而此时的英国开始将税收的压力转嫁给殖民地,在独立战争前的十几年时间里,相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印花税,北美殖民地的人愤怒了。某种程度来讲,是因为税收问题才诞生了这个国家。而2008年的这一次,用政府8000亿美元注资到金融机构再一次触动了美国人的神经。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茜.格拉比:为什么美国纳税人以及政府要花7870亿美元资助这些公司,政府花了很多时间来解释,如果我们不付的话,有些大公司就会倒闭,他们总说太大了,不能倒闭,这些公司有这么重要吗,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是否该让成功的存活,让脆弱的倒闭呢?
现任美国证监会资深政策顾问——理查德.布克斯泰伯:很多很行的结构是,当经济情况良好的时候它是资本主义,也就是通过努力和资本赚钱,但是当不好的时候,就让纳税人承担损失,这不再是资本主义了。
(美国国会)
前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这一切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这已经比其他选择好多了,我知道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怒,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美国纳税人知道我们努力让计划有效地实施,因为其他的措施已经不再奏效了。
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共有近300家银行倒闭,政府投入了数万亿美元的资金来挽救破产的金融机构,重新启动几乎陷入停滞的金融业,这成为了美国在拯救2008年金融危机当中最大的动作,而在其他的政府机构也相续采取了各种措施。突然而来的危机迫使政府采取非常规的做法,这可能是危机中唯一的选择。
美国加州财政部长——米歇尔.杰内斯特:我们不得不取消很多项目,大幅减少开支,我自己的薪水削减了13.86%,但是我没有任何抱怨,我们也以相同的比例削减了其他政府员工的薪水,通过每个月减少三天的工资,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一个月有三个星期五不上班,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薪酬降下来,在当时,这是刻不容缓的。
美国纽约劳工部副主管——布鲁斯.赫尔曼:我们向联邦政府寻求额外资源,申请全国紧急救济金,该救济金是当某公司发生危机时提供的专门基金,我们申请时针对的是整个金融业的危机,因为我们看到大量的公司陷入混乱。
美国格林威奇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利.埃利斯:大幅度地增加市场流动性是一个非常好的举动,同时也有一些非常大胆创新的决策相继出台,因此如果我们回顾当时的情况,真的应该大为感叹政府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在危机中,政府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制定应急措施和长久机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时间里,从美国到整个世界都没有停止思考。今天的人们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拯救的经验和教训,八十年前,美国正面临同样严峻的危机,他如何一步步走出萧条的泥潭。
美国作家——凯瑟琳.韦伯:1929年对于美国和全世界都是毁灭性的,在保罗.沃伯格去世之后,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那正是胡佛总统在任的最后几个月。
今天,很多人的观点认为,胡佛政府在经济衰退期平衡预算和紧缩开支的做法是悲剧性的错误,美国的经济从1930年开始进入衰退,三分之一的银行倒闭、股市崩盘以及接下来所有的贫穷、痛苦被理所当然地算到总统胡佛头上。1929年,(美国第31任总统 胡佛 照片)他在一开始的股市崩盘中反应乐观,他断言,这次股市崩盘对失业最严重的冲击在未来60天内即将消失。
美国金融史学家——查尔斯.盖斯特:1929年胡佛总统说,如果每个人都能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整个危机就会过去。
胡佛的乐观主义并不能阻止形势的恶化,到1931年的秋天,(纪录片《大萧条》 藏于罗斯福博物馆)等待发放免费面包的漫长队伍、用硬纸板拼凑起来的贫民区和在城市空旷地带靠废金属碎片搭建的房屋等遍布美国各个城市,(胡佛画像)而胡佛似乎从未见过这些悲惨景象。
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他是那种支持自由市场的人,他觉得政府应该少管点,让市场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甚至到了股票市场暴跌的时候,他还觉得这可能是件好事,觉得人们投机得太厉害了,该赔点钱了。
胡佛的理念源于他所信奉的自由经济政策,这种理念认为,市场可以自我修复,政府应该给市场以足够的自由,而在华尔街的历史上,多数的危机都是这样过来的。
美国金融史学家——查尔斯.盖斯特:美国早期的金融市场,尤其是从1790年到1933年之间,是从来没有过任何监管的,在大部分危机中,银行系统都能自我纠正,社会也恢复了元气。
胡佛信赖的自由市场在当时却没有释放出修复的力量,大萧条仍在持续,人们在绝望中等待着新的总统。
(美国第32任总统 罗斯福)
英语:他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历史上最不同寻常的美国人之一。
(罗斯福出生地 美国纽约州海德公园)
罗斯福出生在纽约郊区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地方,从小他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罗斯福童年绘画)小时候他的梦想是航海,希望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舵手,乘风破浪,出海远航,(罗斯福故居)当然他永远没有实现航海家的梦想,但在他51岁那年,他成为了整个国家的领航者。1933年,他取代胡佛当选美国总统,罗斯福此时面对的是濒临崩溃的国家,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已经使资本主义危在旦夕,他能否带领美国这艘巨大的航船掉转方向。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罗斯福通过他的个人魅力,而不只是依赖政策,(罗斯福漫画)改变了当时国家的气氛,他首次就职演说的名言就是: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停止恐惧吧。
(罗斯福博物馆)
罗斯福借助广播直接与美国人民对话,那是在1933年3月12日他上任的第八天,(罗斯福百日新政影像资料)罗斯福对全国6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在人们最失落的时候,总统的声音出现在收音机的电波中,(罗斯福就职演说 录像)他认为这个国家需要大胆而持续的试验,如果失败了就坦白承认,再试另一个(罗斯福漫画)。人们纷纷给他写信,(写给罗斯福的信)历任美国总统一周收到的信件不超过200封,而这次有50万人写信给罗斯福。罗斯福需要借助这种信赖实现他的计划,推行拯救危机的改革。
(罗斯福百日新政报道 《纽约时报》)
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他先关闭了国内的各个银行,我们笑称那是银行假期,然后罗斯福通过电台说,我们会让很多银行重新开张的,那时你们就可以信任了,这是罗斯福很好的一招,因为那些本来对银行怀疑的人相信罗斯福,并将钱又存回了银行。
(美国第32任总统 罗斯福 照片)
临时的稳定措施只是起步,(罗斯福总统博物馆)接下来他有更艰难的工作,规范金融市场。放任自由了一个多世纪的华尔街是自由市场的标志,这一次政府开始强烈地干预市场,(罗斯福漫画)而最重的一笔就是从华尔街开始。后来,美国人将这一时期的做法称为罗斯福新政。
美国经济史学家——理查德.沃伦:一个新的机构应动而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个机构经批准于1933年成立,用于规范和整顿纽交所等美国交易所的秩序。罗斯福说我知道最适合主席的人是谁。
第一届美国证监会主席是罗斯福提出的人选,他把目光对准了华尔街的投机商,约瑟夫.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在人们眼里他喜欢操纵市场,(约瑟夫.肯尼迪 照片)然而,这次危机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美国经济史学家——理查德.沃伦:他看到一切都处于危险之中,看到罗斯福是唯一可以改变现状的人,他决定并对自己承诺,为了我的家人,我要拿出一半财产保护另一半不受损害。
华尔街的投机商变身成为改革支持者,1934年,(罗斯福书信)他接到了罗斯福的任命书。
美国经济史学家——理查德.沃伦:证券交易委员会是新的权力机构,因为每写一个字其实就是在制定新法律。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人们都吓了一跳,他们认为这是用狐狸看鸡窝,他们说肯尼迪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罗斯福说,你们等着瞧吧,肯尼迪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发现自己的利益取决于作为主席的成功与否,所以他把卑鄙伎俩都收了起来,他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是个成功的证监会主席,用狐狸看鸡窝的确是个好主意。
对华尔街各种伎俩非常熟悉的肯尼迪制定了堵住漏洞的监管法规,这也让华尔街看到了罗斯福整顿市场的决心和政治智慧。罗斯福的改革在人们的怀疑声中艰难地推行,但最终改变了华尔街的面貌。
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史学教授——理查德.希勒:很多现代市场的监管条例,甚至银行监管条例都出台于大萧条时期,这些规则对华尔街很有用,因为它唤起了美国人民对市场、银行以及股市的信心。
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持续了将近十年,在危机中,罗斯福组建了一个为人民的福利负责的政府,他不惜任何代价推动宪法的修正,由此诞生了新的四大自由,(油画《四大自由》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其中免于匮乏的自由成为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精神内涵,从此,美国诞生了《社会保障法》,而一系列涉及社会保障与管制的法律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哲学。罗斯福也获得了总统连任,被人们看作是成功带领美国走出危机的领航者。而此时,罗斯福却陷入了个人危机,从年轻时他便身患小儿麻痹症,他几乎对所有人隐瞒了病情,而就在所有人觉得他高大无比的时候,他却无法站立了,此后他的生活再也没有摆脱轮椅,他也被称为坐在轮椅上转动世界的人。而今的人们仍然记得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这个法案是历史上最强悍的金融监管改革,这项法案的诞生使美国人不会再为华尔街犯下的错误买单,从此以后,不会再用纳税人的钱注资到金融机构。
八十年后,人们期待着新的监管法案能改变美国的金融体制,也警惕着从危机和伤痛中走来的华尔街。
美国格林威奇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利.埃利斯:我希望能保持金融市场的创造性和劲头,我并不想失去这种成就,另一方面我希望可以保护金融系统免于瓦解,保护个体投资者免于伤害,但在复杂而变幻莫测的金融体系中,新的金融工具和人员不断加入进来,新的情况不断发生,所以这将是个非常微妙的进程。
(美国华尔街 三一教堂)
美国三一教堂司事——大卫.杰特:人类都是会犯错误的,我们不是完美的,有些事情可能产生长远的后果,但在当下我们却无法预知。
这座拥有350年历史的教堂,因为它的独特位置而目睹了美国金融市场两百年来的发展轨迹,也伴随着几代华尔街人度过他们的喜怒哀乐。关于危机的历史,(《三一教堂年鉴》)就记载在教学的年鉴里,但是今天没有人会再去翻阅,在这条崇尚财富的街道,只有危机再次降临的时候历史才会从纸上浮现出来。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茜.格拉比:没有人愿意经历经济衰退,不管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有种叫做世代铭记的东西,如果经历过一次这样严峻的危机,当好日子再次来临的时候他们仍然会谨慎行事。
当纽交所闭市后,人们离开了这个白天最热闹的地方,新闻主播苏茜要一个人在这里面对镜头录制一天的商业新闻,告诉美国人,今天的华尔街都发生了什么。无论带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苏茜都要让自己微笑着面对镜头。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华尔街差不多每二十年就会有一次危机,差不多是一代人,忘记上一次暴跌教训的时候危机就会来一次。1792年有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还有1929年,然后平静了一段时间,1987年又有一次,然后就是2008年了,看来我们又回到了20年一次的规律。
今天的华尔街,没有人知道下一次危机将何时到来,会从哪里开始,在危机不断上演的历史长河里,每个人、每个机构、每个国家要想减少危机带来的伤害,唯一能做的是在下一次危机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CCTV2 华尔街 解说词 第10集 资本之河 完整版 帅猫工作室原创
2010-12-24 15:39
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帅猫工作室。谢谢。
http://hi.baidu.com/flashcat01/blog/item/ac7f7dfbc762ac0ca9d31122.html 帅猫工作室
序言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
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他就是,华尔街。
前言
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资本市场的中心正在从美国向亚洲转移,不论中心是转移到香港、上海、东京或是新加坡,总之一定会转移到亚洲,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因为金融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货币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影响到全世界的每一个人,所以把这个金融体系搞得更健全,把这个国际货币体系搞得更健全,就关系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利益。
第十集 资本之河
(中国 上海)
上海外滩上矗立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国家的银行建筑,当时的上海是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其中外滩12号尤为显赫,它是英国的汇丰银行。这座大楼在规模上仅次于当时世界最大的银行建筑英格兰银行。
解说员:金色的狮子是汇丰银行的行徽,中间镶嵌的几何图形是七大分行,分别是上海、东京、纽约、伦敦、巴黎、加尔各答和曼谷。
在建筑的穹顶有一幅全国最大的马赛克壁画,画里绘制了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八座城市,它们正是汇丰银行当时在世界的布局。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首先从金融开始,当时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很多外资银行当时在上海滩(设立分行),所以在当时上海滩,当时也是金融中心嘛。
1865年汇丰银行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之一,在随后的80多年里,汇丰银行从清政府取得了在中国发行货币、承办清政府对外借款、帮助清政府征收关税等特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英国十分有效地通过市场让英国资本来寻找好的投资地,需求是双向的。
到19世纪60年代中期,已有10家外国银行先后在中国设立了40多个分支机构,其中除一家法国银行外,其余全部来自英国。
(英国 伦敦)
1689年英国开始了一场金融革命,此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银行业、保险业在英国迅速发展,(英国纺织博物馆)一百年后英国又进行了工业革命。
英格兰银行历史学家——福里斯特.卡皮:1690年英国出现了金融革命,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都在持续,从未停止。在英国,金融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
这两场革命将资本与技术结合起来,英国在整个19世纪傲视全球,而伦敦也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以后,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开始加速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资本变成了主要的生产要素,而资本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的内容是钱,是货币,所以金融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185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拥有铁路近万公里,英国步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是1851年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英国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会址三维模型),后来也称水晶宫博览会。(美国联邦大厅国家纪念堂)此时在美国纽约新开了40家银行,当然这些银行规模还很小,美国也依然是一个小国。
19世纪资本从伦敦输往世界各地,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买了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地区,按当时的汇率计算,每平方公里不到6美元,这是迄今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购买,从此美国的领土面积增加了一倍。在购买协定上签字后,(拿破仑.波拿巴 1769-1821)法国皇帝拿破仑说,这张协定将让美国永久性地成为英国的海上对手,英国迟早将低下它那骄傲的脑袋。(英国伦敦 原巴林银行所在地)而在此次土地购买中为美国筹集资金的正是英国伦敦的巴林银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英国之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是因为它的资本被投到世界各地。
18世纪以前,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金属铸造货币,(英格兰银行博物馆)有黄金也有白银,而且成色与重量相差各异,(英国 第一张纸币)随着英国工业产品在世界各地的畅销,商人们开始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货币间的兑换。于是统一货币成为当时英国商人乃至当权者迫在眉睫的难题。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那里的金融体系一片混乱,或者根本称不上体系。
(英国剑桥大学 牛顿雕像)
就在那个时代诞生了金本位制,这项制度让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从此载入金融的历史。
1717年在牛顿的建议下,英国政府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将手中的黄金拿到铸币局,按照政府规定的重量铸造成货币,从此黄金与英镑之间有了稳定的比率,英镑拥有了与黄金同样的信誉,这就是后来沿用了近200年的金本位制。代表英国国家权利的英镑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人类史上第一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诞生。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金本位确定之后,货币是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的,那么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这个货币体系,保证了国际之间这个汇率的统一,那么这对于形成一个国际性的市场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正沐浴在盛世的光环之下,当时的中国拥有世界最辽阔的疆域,世界最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养活了几乎占到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这个有着巨大国内市场的东方古国深深吸引着英国商人。
1840年,一个疯狂扩张的帝国向一个沉迷的帝国开炮,(油画《鸦片战争》收录于《剑桥插图中国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侵略的方式打开中国市场。
(中国 深圳)
解说员:这就是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上奏给清廷同治皇帝的一份奏折,在这份奏折里李鸿章提出要设局招商试办轮船分运江浙漕粮。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一个以农耕文明为标志的国家在工业文明面前的脆弱,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这样的危机也让中国在屈辱中开始接触现代金融。1864年清末大臣李鸿章提出,中国欲自强莫不如学习外国利器。
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像李鸿章、曾国藩忠心大臣们,他们就看到这个民族的命运,所以最早还是从“器”的层面上来做这个事情,你看见的是坚船利炮,我们为什么不能有坚船利炮,就去搞振兴工业。
1872年底,李鸿章向同治皇帝递交奏折(奏折《设局招商试办轮船分运江浙糟粮由》收藏于中国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大意写到:朝廷拿出一部分银子作为股本,其余的部分股权公开向华商出售,可以自由交易。同治皇帝批准了这个奏折,从此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境内发行了第一只华商股票(1873年招商局股票)。对于这一只股票的发行李鸿章亲力亲为。
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一开始并不太顺利,一开始好像李鸿章自己去做,他是写了封信给大的官商、巨子、商人就希望他们能够入股,就跟我们现在招股书是一样嘛。
(轮船招商局大楼模型)
招商局的成功极大的刺激了社会对股票的购买激情。
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成功的是它建立了一套制度,另外把这种现代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这种运作的方式带到中国来了。
(轮船招商局第一艘轮船“伊敦号”模型)
这个通过社会集股创办的公司很快就显示出强大的力量,由股份制公司募集到的资金购买了16艘蒸汽轮船,从那时起黄浦江上出现了中国自己的轮船,这时黄浦江上的轮船运力美国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二,从此英美占据主要航运权的大江上有了中国力量。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的十年里又有十五家公司上市,它们的股票在上海的街头和茶馆里交易,资本市场的发展毕竟寄生于更大的制度之下,此时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又能持续多久呢?(李鸿章乘火车视察唐胥铁路 照片收藏于中国招商局历史博物馆)1896年在洋务运动开始后的第35年,李鸿章出访欧美七国,李鸿章惊讶和陶醉于摩天大楼、电报电话等工业化的产物,然而当被邀请参观英国议会时,李鸿章却婉言相拒,因为李鸿章坚持认为中国的制度很好,需要学习西方的仅仅是技术,而对于支撑技术发展的制度体系李鸿章是不愿去思考的。正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所说的(李鸿章 1823-1901),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因为你是后发国家,后发国家你在技术上你一下学过来以后,马上你的生产就上去了,结果这就造成了不注意去学人家的制度,学人家的文化。
中国资本市场短暂而高速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中国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这个金融危机,第一次是1883年到1884年,当时中国的股票市场低谷的时候,股票的价格普遍地跌了80%至90%几这样的水平。
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给中国带来危机的同时,也撒下了金融制度的种子。1904年清政府推出《公司律》,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的商事法律。1905年上海众业公所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上海成为接受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最早的中国城市。1919年,一个美国的冰激凌销售商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险公司,也就是今天的美国国际集团。1929年,政府修订了《公司法》,并推出《证券交易法》,然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建立起保障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学习西方股份制也没有让中国的资本市场强大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现在有些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追求一种没有现代性的现代化,这条道路其实是不通的。
(英国 伦敦)
1911年在满清皇朝走向覆亡的同时,傲视全球近两个世纪的英国也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初英国的金融地位遇到了最强劲的挑战者,一个大国即将取代英国左右20世纪的世界金融格局。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记者——马丁.沃尔夫:纽约在19世纪开始显现出其重要性,这两个金融中心的关系随着英国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变化而不断起伏,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美国 肯塔基州赛马场)
到1900年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成为世界主要农产品、矿产品、工业品的出口国。1902年,花旗银行先后在上海、新加坡、马尼拉、横滨和香港设立分行,这是美国银行第一次在国外开办分行,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然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在经济上付出了巨大代价,英国开始由一个给他国借钱的最富国家变成了一个负债最多的较为贫穷的国家。
英国参议员 爵士——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英国失去了很多海外资金,所以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财政赤字国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镑贬值60%,英镑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受到致命打击。而此时美国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炸式的增长,使得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从此一直跟随欧洲步伐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这不是说你实力到了那个程度你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在金融上就能够取得统治地位,比如充满了大国各方面的较量,你比如就是一次大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实力确实已经在增强,但在国际事务中它的话语权并没那么强。
(美国费城 独立公园)
美国建国伊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告诫民众,美国必须远离欧洲,尽可能少地参与国际事务,避免承担国际责任,这就是美国奉行一个多世纪的孤立主义。
(美国费城 独立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学家——吉姆.鲍顿:美国政治中“不参与”的元素很多,所以很难说服美国国会相信国家之间的协定符合美国利益。
1941年珍珠港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一直固守的孤立主义,美国举国参战。
美国经济史学家——理查德.惠伦:我们有很多妇女在为战争工业服务,我的母亲罗斯就在纽约的哥伦比亚飞机制造厂帮助制造战斗机的机身。
(美国退伍老兵游行)
二战期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战斗机比整个意大利还要多,一家从来不造船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开始生产战舰。一家木料加工厂以每63秒的速度生产一台轰炸机。此时的美国还拥有了原子弹和航空母舰。
(布雷顿森林会议录音)(凯恩斯声音)整个世界都将联合起来对抗那些私人投资家不愿意冒的风险。
1944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让美国朝着继英国之后的又一金融大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次会议叫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 布雷顿森林)这片森林位于美国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华盛顿山,1944年6月一群全副武装的人对这里进行了严密的封锁。
美国历史学家——马克.麦奎尼:出于安全考虑他们需要封锁这里,而这里只有两条可通行的路,主路在前面,另一条路要越过山谷,当时只用了75名警察来封锁。
1944年6月30日,44个二战盟国与国际组织的730名代表进入这个小镇,其中就有中华民国财政部长孔祥熙(孔祥熙 中华民国财政部长 影像资料),他们将在这里探讨如何建立战后的世界金融格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学家——吉姆.鲍顿:布雷顿森林会议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二十年的经济金融混乱,一战后,也就是1918年,人们尝试建立机构推进国家间的合作,但都以失败告终,国际联盟有经济部门,但却不是很有效。
(美国 罗斯福博物馆)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从1942年开始,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各大国开始讨论建立战后国际金融秩序。(富兰克林.罗斯福雕像)1944年7月2日,为期三周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正式开始。
布雷顿森林会议荷兰代表——嘉科.波拉克:与英国相比,美国处于主导地位,美国有美国的计划,英国有英国的计划,在这次会议上有许多不同意见。
这位近百岁的老人是参加过这次会议的仍然健在的代表,现在他跟孩子们住在华盛顿郊区的一个小镇上。
英语:照片上有日期,这张是1985年4月的。(这张是)在委员会中,在荷兰的研讨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议)。这是我们的家谱。
(美国国会图书馆)
这是战后世界各大国关于金融权力的一次较量,主角是美国和英国,(哈里.怀特 照片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代表美国的是52岁的联邦财政部官员哈里.怀特,而代表英国的是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61岁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照片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学家——吉姆.鲍顿:凯恩斯和怀特有着完全不同的个性,凯恩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之一,不仅仅是最有名的经济学家,在伦敦文学领域(也很著名)。
(美国金融博物馆)
谈判完全由凯恩斯和怀特两个人控制,他们决定整个谈判的主题和基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学家——吉姆.鲍顿:他们都在追求着本国利益,但是他们也知道要想得到本国利益也需要合作。
当凯恩斯和怀特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的那一年,美国的经济总量是英国的4.7倍,人均收入是英国的1.7倍,美国已经拥有了全世界60%以上的黄金储备,英国则刚好相反,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摧毁了英国所有的主要工业,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让英国政府在财政上破产,很快就不得不向美国借债度日。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中,44国代表团的730名成员仅有14个人被允许进入这间会议室参与最后的商议。
美国历史学家——马克.麦奎尼:我不是很确定,(因为会议是高度机密)我认为没人能确定这张桌子的具体成员,我们确定的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委内瑞拉、乌拉圭、法国、中国和俄罗斯,其他的我不确定。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14个国家正是当时的大国,而金融的较量就是大国的较量。在为期三周的会议上,代表们达成了如下协议,美国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从此美元取代英镑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楼)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进行监督,确保各国不会随便变更汇率,(美国世界银行大楼)成立世界银行,帮助各国在二战结束后重建经济,这个协议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美国历史学家——马克.麦奎尼:在三周的时间内,代表们一致同意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了金本位制,1盎司合35美元,到70年代初期都是如此,其他成员国的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元成了世界货币,取代了英镑。
《布雷顿森林协定》让美元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从此美国取代英国,拥有了国际金融的控制权,用经济力量争取到更大的政治力量,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曾任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经济学家 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经济力量还是基础,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会议当时谈判的时候美国经济的实力不是那个时候比英国大好几倍的这种实力的话,大概这个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后成立的这几家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会全放在华盛顿的,肯定有一家会放在伦敦去的。
布雷顿森林会议对于英国的打击丝毫不亚于一场战争,然而对于美国的崛起英国已无力阻止,(英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故居)凯恩斯无能为力。
英国参议员 爵士——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在谈判的时候,凯恩斯给他的母亲定了一封信,他说自己再也不想做无力的凯恩斯,不想再被迫参加这种使他感到没有底气的谈判。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照片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1945年12月,凯恩斯奉英国政府之命再次前往美国寻求经济援助,因为二战已经让英国政府在财政上破产,英国议会原本以为在二战初期为抗击希特勒德国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国会)美国应该向他们提供无偿援助,但是美国让凯恩斯带回去的却是贷款(美国财政部),英国议会对此极为愤怒,但也无可奈何。(英国议会)在美国同意向英国提供44亿美元的贷款后,英国议会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英国参议员 爵士——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因为美国说如果你不同意,你就不会拿到钱,当时的英国已经贫穷了很多年,所有的事情都要缩减,比如收入,因为当时英国有大量的进口,需要大量减少自己的进口,降低生活的标准,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在这一点上美国帮助了英国,但这是让英国人非常羞辱的。
(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室)
1945年12月29日,二战重要盟国苏联退出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这让美国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作为二战重要盟国之一,中国在战后的国际政治金融体系中获得了大国的地位,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中华民国财政部孔祥熙率领的代表团为中国争取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第四席位,并使中国成为了世界银行的十二个董事国之一。
英国参议员 爵士——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中国参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当时的中国财长参加了这次会议,但是在1947或者1948年中国爆发了革命,于是中国脱离了国际体系。
(中国 上海)
战争的破坏与时局的动荡让中国的资本市场再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到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外滩上的外资银行陆续撤离,曾经的繁华变成了冷清,至此资本市场在中国70余年的实践告一段落。
自1945年签订之后,《布雷顿森林协定》维持了26年,最终在1971年被美国政府抛弃。
(美国 纽约)
在美国倡导下建立起来的这套国际金融体系至今仍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直到2008年这套体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务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华尔街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国际性,而不是国家性。
从美国华尔街引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给全球造成了数十万亿美元的损失,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格局,这场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变革的呼声与希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我还是大声疾呼,我们要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中国的金融业,因为那边大洋彼岸它只是暂时的平缓了而已,但还会有重新繁荣的一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跳跃、要进一步地发展,(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展览厅)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必须有强大的金融体系。
美国一位货币史学家曾说,控制货币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控制货币的发行和分配就可以控制财富、资源和全人类。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为了阻止美元成为各国货币的主宰,凯恩斯曾建议创建一种超越国家主权,凌驾于各国货币之上的国际货币,但是他的建议遭到美国否决。2009年中国和俄罗斯相继提出,创建一种超越国家主权的国际货币,(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楼)也许更符合全球各国的利益。
美国纽约州银行监察官——缪丽尔.希伯特:我们能不能建立国际证券监管体系,能不能建立全球银行业监管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就是我们不能使全球的货币被一个冷冰冰的东西束缚,也就是被黄金束缚,也不能被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所束缚,不能被美元束缚,那我们需要有一个真正全球性的东西。
建立全球金融业监管体系,这正是2008年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重要启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中国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性金融组织里。
曾任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经济学家 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这些机构也都希望有更高层的中国人才去那边工作。
2008年中国人林毅夫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2009年中国首次获得全球金融稳定论坛的理事席位。2010年中国人朱民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美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债务国,英国也有沉重的债务,所以世界金融等行业的中心正从西方向亚洲转移,按我对世界的看法,到21世纪,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中国一次次错过了走上金融大国道路的机会,2008年的金融危机能否给中国再次提供机会,在这场巨变中,中国又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科克伦: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是我人生中很棒的消息,你们仍有很多挑战要面对,但是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它给你们提供面对其他挑战的资源,所以继续加油。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我经济比喻,我们就和刘翔赛跑,刘翔绊倒了,我们得了第一,但是并等于我们的实力比刘翔强,西方的银行上百年几百年的历史,今天这一场大浪有可能把他们打下去了,但它毕竟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少林: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年呈现一个快速高速发展,在全世界经济地位当中也有了一定的位置。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现在人们还很乐观,比如工行市值全球第一了,全球十大行里面已经有三四家中国银行了,全球十大证券公司里面已经有三四家中国公司了,全球十大保险公司里面已经有三四家中国公司了,大家都感觉美国人不行了,不如咱们了,咱们(发展)很快,我们离建立一个金融强国,建立中国的有竞争力的华尔街道路还是很遥远的,任重而道远。
金融危机的发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金融对于整个世界格局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的未来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艾文耕:从整体来说,从过去的历史以及今天的政策来看,我很有信心确定(中国的发展),同时给予中国最好的祝愿。
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会更快,因为它的起点相对较低,但我认为会有很多好事情将在中国发生。
(美国华尔街 三一教堂)
资本市场让人类经历过1929年大萧条,现在又让全球经历着2008年金融危机,但是资本市场创造出的财富远远超过它对财富的破坏,要享受这份财富,就必须学会接受资本市场的破坏性,而如何约束它的破坏性则考验着资本市场监管者的智慧,大国之间的金融博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这给每一个国家都提供了机会。
(中国 上海)
2010年5月,上海外滩有了一座铜牛雕塑,它的作者正是华尔街铜牛的创作者阿图罗.迪.莫迪卡,莫迪卡给这头铜牛取名“外滩金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