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低是什么造成的:转贴:二水居士文选 - 太极拳论坛 - 中华国术论坛 - Powered by Disc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1:18:55

转贴:二水居士文选

[推荐]二水居士文选

不懂才神秘

本人习练叶大密先生的武当叶家太极拳十余年,对太极以及其他内家拳略有心得。游列大江南北数年,特别对太极实战体会颇深。其实这是一门行为科学。只有不动的人才装神弄鬼,故作高深。欢迎同仁指正。

二水居士
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
跟随蔡光圻先生习练太极拳已有九年,期间历经四个阶段。象是学生写字,从米字格描红入手,到临贴、写碑、乃至追求笔墨情趣,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受,而每一阶段都自以为摸着了太极的真谛。似乎瞎子摸象,抱着象腿,以为大象是一棵大树,摸着象耳,以为大象是一把蒲扇。其实蔡先生这头“太极之象”实乃大象无形。我根本摸不透太极是什么,而摸着的感觉都象瞎子般幼稚可笑。
然而正象探索永无止境的书法艺术一样,从描红、临贴、写碑入手,便是不二法门;欲探求“大象无形”的太极真谛,也只能象瞎子摸象般的以摸索象耳、象腿入手,这便是习练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因此,我还是将九年来,每一阶段幼稚的感受如实记下,以期处于不同阶段的同好者的印证,也不怕同行大雅的鼻嗤了。
1.      描红的要点
处学拳时,总觉得手足无措,顾此失彼。究其原因:太极并非简单的手足运动。拳论有云:“一动无有不动”“一举动,周生俱要轻灵”。可见太极拳是以虚拟中心线为轴线的周身运动。历代拳家将太极拳概言为“守中拳”,以区分行意拳的“变中拳”、八卦拳的“无中拳”,道理便在其中。因此,寻找这根虚拟的中轴线,虚藏、活守这一中心轴,其作用无异于习练书法者找到了一根品质上乘的狼毫,得心应手了。
(一)“丰字”狼毫
众多拳论家将太极创始人附凿于武当张三丰,其中一个理由便是:这一“丰”字概括了太极拳的精髓。笔者虽不敢苟同这一牵强附会之说,但从汉字象行的角度去深刻理解这“丰”字,对处学者太极拳理不无裨益。
凡内家拳,大多讲究精、气、神。从太极拳角度去理解:“精”者劲也,是太极拳特殊的发力方式;“气”即气血,遵循中医和气功的经络气血说;“神”即意识。人之周身,主宰于脑,神即为主宰。主宰者,太极也。太极拳便是练脑的拳,练神的拳,练意的拳。劲,属阳,从两足生,沿腿外侧足三阳上,走丹田,对穿至命门,顺督脉过玉枕,一路沿手三阳贯于手指,另一路虚领顶劲,直冲百会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指的就是属阳的劲路。气,属阴,一路由百会过人中下行(自身的劲化为气血),另一路来自两手心(对敌时,对手的劲可转化为自身气血),两路气血沿手三阴至膻中,通过含胸拔背,走任脉,气沉丹田,对穿至命门,沉至会阴,然后沿两腿内侧足三阴,沉至涌泉入地。所谓“清气下降”指的便是气血。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 之母也”讲的便是这一道理。太极由“神”而“精”“气”,“精”“气” 由“神”而合三为一。“精”“气”这阴阳动静的路线,在“神”的指引下,在周身走一“8”字形,便是太极图中两尾生生不息的阴阳鱼。“人身一太极”讲的便是“精”“气”“神”的运行变化。
初学拳时,要领悟这一运动路线,往往会遇到三个关卡。道家称之为“三桥”。其一,劲自两足上行至丹田时,难于对穿至命门,气血自任脉下行至丹田时,也难于对穿至命门。《黄庭经》云:“前有丹田,后有命门”,可见这一关卡历来是练“精”“气”者的困难所在。过这一关卡的要领便是“敛胯、收臀、提肛”。历代练家都对此有精辟的描述。“如沿椅角”、“如坐马桶”、“如任便状”等等。过了这一关卡,便是下丹田的工夫了。脚便生跟,整劲由此而来。其二,胸前两乳间膻中,背后两脊间神道,也会阻滞气血和劲路的通畅。过不了这一关,上行的劲难于分为两路,两路气血也难于汇集下行。克服这一关的动做要领便是“含胸拔背”。含胸使气血下行,拔背使劲路上行。含胸和拔背不是两个动作要求,而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是同时完成的一个动作要求。能做到这一点,便是中丹田的工夫了,柔化、卸力都由此而生。其三,前人中后神府(两风池穴中),是“神”之所藏,是指导精气互生互化的总指挥部,俗称“上丹田”。过这一关的动作要领是“虚领顶劲”、“收颌”、“猴头永不抛”。做到这一点便能以意领气,以意补劲了。而贯穿三个丹田的却是上至百会,下至会阴,由涌泉入地的一根虚拟中轴。这根虚拟的中轴,贯穿上、中、下三个丹田,恰似象形的“丰”字。这便是拳家所谓的“三田合一”。做到了“三田合一”,便是大周天的工夫了,也就具备了学练太极拳的基本条件了。正象练书法,有了一根运用自如的“丰”字狼毫了。
跟蔡先生学拳一个多月,习练太极拳起势中的第一式“站桩”,通过对蔡先生腰胯、命门间的触摸,便会领悟“三田合一”的感觉,便会有上至百会,下至会阴,直穿涌泉的中轴。而不得要领者,往往练拳一二十年,对此莫衷一是,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可以试想:一个对毛笔运用不熟的人,纵使会写各种字、各种字体,也不可能体会到笔墨神趣的。


大象无形(2)

(二)“米字架”
学练书法,“米字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对习拳者而言,太极拳是立体的书法艺术。学拳时我们不能只靠一个平面的“米字格”,而是需要寻找一个“米字架”,一个有脚踝外展,腰胯外展,肩肘腕指外展的三个“米字格”搭建而成的一个“米字架”。当然,这也是一个虚拟的架子。所谓“盘架子”,行拳时盘的架子,便是这个虚拟的架子“米字架”。历代练家虽没能明示这一“米字架”的存在,单都对此有许多生动的描述,如“立牌位”、“搬马桶”、“扶八方线”等等。
蔡先生教拳,从不主张我们跟在他背后比划。而是三两天一招、三两天一式地教,而且手把手的讲解每一动、每一招的动作要领和劲路走向。并且特别注重腰胯如何带动四肢在三个平面“米字格”上的“点横撇捺”,甚至将每一劲路的“启承转合”都一一讲透。与此同时,蔡先生还常常通过“喂劲”来导引学生对劲路的了解。
时下,公园中,我们常见许多拳师带领一大帮人比划太极拳,往往不得要领,就象没有掌握运笔技巧,不懂“点横撇捺”时毛笔的起、提、顿、收,就去临贴写碑,那时一辈子学不到真工夫的。
跟蔡先生学拳三个多月,通过蔡先生的喂劲,我逐渐熟悉了每一动、每一招的劲路走向和劲的启承转合。轻轻一提手,便可将按住我手的对方跌打出去。这让我深切理解“四两拨千金”并非夸大形容之词了。
由此可见,初学者切忌贪多,宁精勿滥,力求认真地将老师的身形变化在自身的米字架中一一临摹,力求做到每一动每一招都将老师的“喂劲”吃下。细细消化了,便是自身的工夫了。所以说“师傅领进门”,师傅的责职并非只是领路人,而更象喂孩子吃饭的“奶妈”。我身上的劲,全是蔡先生一口一口喂给的。因此,检验师傅真假工夫的唯一办法,不是看他的拳架是否漂亮,而是看他会不会喂劲,看他能不能轻轻松松、干干净净、空空灵灵地将劲一一化尽。不会走劲,只求架子漂亮的不叫拳,而叫体操。这是初学者必须明白的一点。
(三)“永字八法”
习练书法的人都知道,一个“永”字包含了书法中八种基本笔画。所以时时习练“永字八法”,能事半功倍。同样,太极拳中一招“揽雀尾”也包含了太极十三势中不开步的八种劲别。太极拳基本劲法就是手八法、腿四法、身形一法(中定)。这十三势相互组合,便可演绎无数招法。所谓太极无招无势,便是指在熟练十三势的基础上,根据对手劲别变化而随心所欲的发挥。因此,初学者必须认真在米字架中去细心揣摩太极的“永字八法”,去揣摩“堋、履、挤、按、采、列、肘、靠”的劲路走向。譬如“堋劲”可理解为米字架的每一米字格的中心向四周荡开去的膨胀劲,即有里往外的劲。“履劲”是米字架中上一层面的米字格的东北角,向下一层面的米字格西南角的劲,或上米字格西北角向下米字格东南角的劲等等。只要细细揣摩太极拳中的“永字八法”,不用一年时间,便能“招熟”。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的招熟并非单指全套的太极拳套路,而是指你对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劲路走向是否烂熟于心。
跟蔡先生学拳六年,我只学会武当杨式叶家拳的第一节十六式。至今还不能完整的打下一套拳。但我学拳只一年,便将十三势烂熟于心,与学拳几十年的老拳手推手,而不致落败了。 收藏 分享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2# 发表于 2004-4-13 15:41 | 只看该作者 大象无形(3)

(四)隶书与结构
  初学拳者,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会有云里雾里、神乎陶陶的良好感觉。其实,这正是拳架走样、劲路走偏的时候了。每一动、每一招时过时不及,而自我感觉却十分良好,以为自己天天神速提高。这时,如果没人及时提醒,或旁人提醒了,自己依然陶然期间,不肯醒悟,那么便会产生各种太极之病,所谓“过犹不及”、所谓“顶匾丢抗”等等。拳论云:“斯技旁门甚多”,无外乎由此步入歧途。可见,初学者不可不慎。
  究其原因,是“米字架”肩、胯、踝三圈不协调所致。拳家所称“外三合”指的便是拳的结构问题,也便是三个米字格的内在调和问题。而许多孤家寡练者、闭门造车者往往会犯这种错误。
  我跟蔡先生学拳一年后,由于工作的原因,去黄山一年有余。期间闭门造车,而自我感觉又特别的好,以为得了太极真谛。而事实上,自己的劲路已经走形。后来重回蔡先生身边,一招一式的矫正。拳家云:“学拳容易,改拳难”啊!
  好在矫正劲路,重改拳架的过程中,我又想到了习练书法。传统习练书法者,为了掌握字的结构,点、横、撇、捺的相互协调和字的重心,常会去练隶书。隶书的特点便是结果中正,波磔鲜明,运笔时起、提、顿、收,来龙去脉清晰。因而,矫正拳架也必须象学练书法隶书一样,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然后放慢拳速,力求每招每式的起、承、转、合交代清楚。每一定式,可稍作停滞,所谓“劲断意不断”。
  这一过程相当漫长,历时三年有余。这三年时间,让我磨去了躁急,心境日处平和,劲也渐渐收敛入骨,神却渐渐内聚外扬。这一阶段,我还采用了一些辅助练法,譬如常走“猫步”:将双手反叉于背后,以腰胯为轴带动脚踝向前或向后运动。这种训练,一方面让我熟练了太极进、退、顾、盼四种步法,更重要的是让我体悟了“中定”劲的身法要求。另外,我还采用原地打拳,不开步、不动脚踝圈,以腰胯为轴带动肩、肘、腕、指打拳。这不但让我节节贯穿、劲贯指尖,更能练就我从心所欲、中正安舒的心态。如果说,猫步是“踏破铁鞋”的话,那么原地打拳便让我体悟了“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境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为此庆幸在黄山的这段经历了。

2.      临贴的技巧
  临贴的目的,并非跟那位老师学习何种风格。而是扩大视野,欣赏别人的风格特点,以便为自身定位。同样,习练太极拳,“招熟”之后,具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也应有一个扩大视野,与别家别派拳师友切磋的过程。故步自封、囿于一家之言,无异于坐井观天。但是临贴又不是广收并蓄。广收并蓄的结果是失去个性,迷失自己。可见,任何临贴是十分重要的。
  (一)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别人打拳,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也就尊重自己。(这一点有待于“忆水寒”商榷。本人以为练家子言区别于拳理家的最大不同在于是否咬文嚼字。当然两家之言多应受尊重。)不管别人拳打得任何,一有机会你应静静地看完他的行功走架。我为此交了许多各门各派的朋友。其二,看别人的优点,也看别人的缺点。陈、杨、孙、武、吴、赵堡各家,家家皆有优点;少林、武当、八卦、行意各派,派派皆有缺点。对具体习练者而言,人人皆有优点,人人皆有缺点。学会优缺点一同欣赏法,会提高你的太极意识,增强你的太极听劲。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理故在此。
   要做到这两点,你得抛弃囿于自家门派的有色眼镜。一个胸怀若谷的人才能进入太极殿堂。
   怎样欣赏呢?首先看别人行功走架时,米字架的三个平面,在一招一式间是否协调一致。这是“外三合”的工夫了;其次看别人“丰”字狼毫这根中轴是否形成,这虚拟的中轴是粗是细,还是顶天立地的伸拉舒展;第三,看他一招一式间,气血与劲路的生息转化是否自然、安舒。第四,看他是否神内敛、意外扬。神内敛、意外扬是高层次的功夫。我们说“精”属阳,“气”属阴,而通率“精气”的“神”,又分阴阳。属阳的神是意气风发的。若见高人,一式站桩,他的意气便张扬四周,似乎周身皆属他的领地,所谓“气压天风吞海雨”,使得旁人无法近身,这便是属阳的神。武禹襄太极四字不传秘诀所称“敷、盖、对、吞”得神之阳。属阴的神,是指收敛入骨、神情内敛、眼神内聚的神。见高人行功走架,所谓“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所谓“端凝拙朴的古佛之容,欹正收放的自然之态”指的便是这种属阴的神。李亦畲散放秘诀中的“灵、敛、静、整”得神之阴。“敛神听细雨,满身轻灵意”何等境地!!
    跟蔡先生学圈期间,有幸见太师傅吴先生打拳。见他一米八十几的身高,近二百斤的体重,是年七十高领,可行功走架,忽如京戏小旦,忽如灵猫扑鼠,忽如古佛尊容。我常将他的身形铭记于心,在自己行功走架时,刻刻揣摩。有一次,我听他讲“骨头劲”的故事,我豁然开朗,我体悟了“一手一阴阳”、“一手一太极”的道理,也理解了吴先生行拳忽如京戏小旦,有情有景的那种“没骨劲法”了。可见太极拳的收敛入骨法恰似国画花鸟中的“没骨牡丹”法。
      学会欣赏,不但能提高听劲,更能增长太极功力。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3# 发表于 2004-4-13 15:42 | 只看该作者 大象无形(4)

(二)推手中临摹
      记得一位太极前辈的名言:不只是教你拳的,才叫师傅,让你听劲,与你有缘一搭手,便是师傅。”我记住这句话,也常常不肯错过与各派拳友推手的机会。我为此收益非浅。这便是实战中的临贴。
      与人推手,首先要虚怀守中,敛神扬意。太极拳起势后第一式叫“揽雀尾”,陈式中称“懒扎衣”,而武当拳中的“懒扎衣”只有一动。即:左手将自己的长衫下摆撩至背后,右手同时随腰胯由左向右前方伸出,作”请“状。这其实是标准、经典的推手、实战预备式。其一,在撩长衫下摆的同时,顶劲虚中,右手作“请”状时,虚怀沉气直入涌泉了。神情内敛,邀对手上场:而意气外扬,业已管住对手中心轴线了。可惜这一式在目前流传下来的各门太极拳中已不复在了.推手时必须时时贯穿太极拳“守中拳”的要义,即“守中、用中、打中”。“守中”的目的是守住自己的中轴,虚藏起来,不让对手摸碰。“用中”的概念是用手轻扶对手时,听其劲的来龙去脉,然后用自身的中心轴去推击对手。“打中”则是指用自身的中心轴的劲贯穿于对手的中心轴,通过对手的指、腕、肘、肩打击对手。可见,与人推手,首要的是将自己的中心轴固守起来、虚藏起来,而将对手的中心轴牢牢的管住。
      其二,听着对手中心轴线时,可以通过进退顾盼四劲去“欺一欺”、“问一问”,听听对手的反映。一问一答、一欺一化,其乐无穷。
      其三,拔一拔、沉一沉,看看对手三田能否合一。
      其四,管一管对手劲路、管一管对手气血,不让对手劲路上升,不让对手气血下沉。
      其五,没骨听劲。送给对手一只手,任凭对手提拿自己的劲路,将其一一化却。
      其六,拎一拎、称一称。发现对手听不到你的劲路变化时,你可以拎住对手,将意念直贯对手脚跟,看看能否象拎篮子一样将对手拎起。如同杆称称物,拎住称钮,将重物称起。
      其七,跳跳太极之舞。当你能化却对手一切来劲时,你可以将意念管住对手背后一米周身,舒展你的进、退、顾、盼、定,跳跳太极的华尔兹,这更能提高自身的精、气、神。
      我常说,拳是跟师傅学的,推手则是向比我劲差的同门师兄弟们学的。因为跟比自身水平差的人推手,能更为舒展、抛却输赢观念,能真正做到“有人若无人”。(一人打拳时,应做到“无人若有人”)


大象无形(5)

3.      写碑的妙用
      近代书法名家对碑刻情有独钟,原因是书法的金石味须从碑拓中来。书法家通过对碑拓的点、画、方截形态的临摹,让自己的线条、质地头出筋、肉、骨、气的生命现象。这便是书法中的金石味。书法如此,太极拳更如此。
      我常有一种幼稚的念头,以为太极拳并非某一古人创造的。而是历代武士、将领年老体衰后,偶尔“老夫聊发少年狂”,徒手轻松的操练刀、剑、棍、棒、枪、杆而无意中形成的。陈式中的“搬拦肘”便是徒手掷棒的动作;杨式的闪通背、白鹤亮翅、上步七星、退步跨虎等都是徒手抄刀的动作;手挥琵琶、提手上势等便是徒手使剑的动作。
      我在行功走架时,时常意想自己手中时而有刀、时而有剑、时而为棍、时而为棒。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可见书法中的金石味,便是太极拳中的刀剑棍棒味。武当叶家拳的形成便是创始人叶大密老师,将武当三侠之一李景林的刀剑棍棒法融于杨式太极拳的结果。
      (一)拳中刀味
       刀以劈、扎、撩、砍、剁、缠、削为特征。藏头裹脑,撩反刺采并用。体现在身上主要是腰胯劲为主,练的是虎背熊腰,俗称“刀背劲”。与人对敌,若发现对手中轴坚固如山,又游动如莽时,那便是刀背劲。
       (二)拳中剑味
      剑以抽、带、提、格、抹、挑、点、洗为特征,讲究的是轻灵潇洒,游龙、蛟尾、射燕并施。体现在身上主要是以腕指劲为主。练的是神态和意气,俗称“剑指劲”。如将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以徒手扶剑的意识行功走架,便会练就飘逸的“剑指劲”。与人对敌,若发现对手沉拔自如,拎称洒脱,吞吐无常,那便是剑指劲。
       (三)拳中棍棒枪杆劲
        棍棒枪杆以开合、点、崩、拨、撩、掷、截为特征。风扫梅花、点蛇弄蛟并用。采、列、肘、靠均系棍棒枪杆的常用手法。在身上主要体现的为“肩臂劲”,俗称“棍臂劲”。与人对敌,见对手横扫千马,采列肘靠,雄健奇纵,开合八面,气宇轩昂,那便是“棍臂劲”。
       随蔡先生学拳六年后,我才开始体会到拳中的刀剑棍棒味。太极拳是一个大熔炉,手中无刀,无刀胜有刀;手中无剑,无剑胜有剑;手中无棍棒枪杆,而身上无处不是不见棍棒枪杆。个中奇妙,只有习练者细细揣摸,方能一一得来。
       潘天寿先生有言:偶然落笔,辄思古人“屋漏痕”“折钗股”“石积太古雪”“树飞铁铸青”者,不胜涓涓。这是对书法金石味的参悟,也是太极拳刀剑棍棒味的写照。
       习练太极拳者,只有领悟了拳中的刀剑棍棒味后,才称得上“懂劲”。所谓“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懂劲只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你懂劲了,你方入了太极拳之门。而登堂入室,还有无数路要走。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4# 发表于 2004-4-13 15:42 | 只看该作者 大象无形(6)

4.      章草的魅力
王宗岳《太极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这句话不但指明了太极拳的方向,更为我们提供了习练太极拳的思维模式。
“招熟”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习练者通过刻苦的描红,熟悉太极十三势的每一动、每一招的劲路变化,轻扶“米字架”,用自身的“丰”字狼毫,在米字架中行功走架。这一阶段靠的主要是勤奋。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渐悟”的过程。所谓“渐悟”,一方面是指需化费一段漫长的时间,另一方面除了自身的身体力行、刻苦训练外,还需时时用脑、刻刻用意。这更需要一个人的智慧。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时间概念。但与渐悟不同的是:“渐悟”是一种模糊思维,而“阶及”却有了一条明确的路径。只是这条路径在我看来,犹如一架天梯。目标虽然明确,方向犹在前面,不再迷途,却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通天长梯。欲到达“神明”这一境界,除了勤奋和智慧,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正象一个习练书法者,学会运笔、熟悉永字八法、临贴、写碑、揣摩名家风格等等,这一切都是有时间的,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奋能达到的。而要成为一名书法家,却不是人人能作到的。
一个书法家的成长历程是永无止境的,值得一个人终身去追求。太极拳“阶及神明”之路,更需要我们去摸索。
这让我想起“古有王羲之,今有王遽常”的已故嘉兴籍书法大家王遽常先生了。
欣赏王遽常先生的书法作品,犹如观赏太极名家行功走架。字有波磔,笔断意连,如锥划沙,无法不收:方圆藏露,转折轻重,如蟒蛇,如尺蠖,如蛟龙,如莽原野草。纵篇浑璞弥奇,矩榘深严,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纵横驰骋,气贯长虹,又安然自在,寓静于动,取疾用闲。或流觞曲水,或翻江倒海,或涓涓流溪,跌宕多姿,淙淙自如。
如果说,沙孟海的行草,畅快淋漓,象是少林长拳的话,那么王遽常的章草便是太极正宗了。
俗话说,字如其人。王遽常的章草艺术正象他的艺术人生。他的极强的民族自尊心、极深的爱国热情、极敏捷的思维触角、极勤奋的学者精神、极其宁静雅致的内心世界和极其扑质无华的生活方式,才造就了他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
蔡光圻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博大、智慧、强烈的情感世界、宁静雅致的心灵、平实无华的生活方式的人。跟蔡先生学拳九年间,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不少人将拳异化为发家工具,甚至假拳泛滥,欺世盗名,而蔡先生一直坚持义务教拳,甚至还拿出他有限的工资去接济关爱生活拮据的拳友。他虚怀若谷,从不以师长居,总是谦逊地说他是替上海的吴先生代教拳。他说:“我向吴先生学拳,先生没要我一分钱,我怎能收你们的钱呢?!”
我想能通达由“懂劲阶及神明”之路的人,首先必须具备这种人格魅力。我们在学拳的同时,根毛、更重要的是学习蔡先生的这种品德。
文革肆孽,叶大密老师的武当太极拳书稿,被毁一炬,叶先生遗恨西去。以致后学者不能按图索骥。因此,我们纵拥蔡先生编写《武当叶家太极拳》,以续叶大密先生遗愿。而今蔡先生书稿告罄,作为他的弟子谈些学拳感受,理当俯作蔡先生“大象无形”的太极境界的引门人,我也权作一次导游已。   
(全文完)      

                              2002.4.11       草于 嘉兴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5# 发表于 2004-4-13 15:43 | 只看该作者 太极辅助小功法介绍

(一)翻硬币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洗净,放在身边。闲时把玩。
方法:1、用拇指、食指的指肚轻轻捏住硬币,然后,食指内收,用拇指的指肚粘住硬币向食指指背(指甲下)翻去,中指内收,用中指肚粘住硬币,中、食两指缝轻夹硬币,舒展手掌;
2、内收中、食指,将硬币收回的同时,用拇指肚,轻轻的粘住硬币向中指指背(指甲下)翻去,无名指内收,用无名指肚粘住硬币,中、无名两指缝轻夹硬币,舒展手掌;
3、内收中、无名指,将硬币收回的同时,用拇指肚,轻轻的粘住硬币向无名指指背(指甲下)翻去,小指内收,用小指肚粘住硬币,小、无名两指缝轻夹硬币,舒展手掌;
4、内收小、无名指,将硬币收回的同时,用拇指肚,轻轻的粘住硬币向食指指指背(指甲下)翻去....重复如1-4
作用:     便于打通手三阴、手三阳经络
           便于劲贯指尖
           便于练就“信手拈来”的高深太极节拿法

注:这些小功法,看似平常,久练奥妙无穷。为历代拳家藏箱之物。有缘人等,好自为之!

(二)转碗碟
平时吃完饭或喝茶,可以用掌敷在碗沿或杯口,悬空,轮动五指,慢慢的将碗碟平转,不要倾覆碗碟(保持水平),可右转、也可左转。
左手也如此。
初练是,当心打碎碗碟。
久之,空碗中可盛9分水,转动时,不要让水流出。
功效:同(一)
      另,能分清手腕虚实。与人搭手,尺寸分毫皆知。
(三)解绳
找一根筷子粗的绳(最好是牛皮绳),长50-60CM左右,随身可带,方便得很。
每天出门打上20个结,空时将结一一解开。
解绳方法:左右手拇指、食指解5个结;
          左右手拇指、中指解5个结;
          左右手拇指、无名指解5个结;
          左右手拇指、小指解5个结。
久之,可将绳结越打越紧。
注意:不能用指甲,要用指肚解结!
功效:同(一)
另,能加强指劲。与人搭手,尺寸分毫,尽在掌握,切膜拿点,随心所悦。
(四)领手指
每当双手空闲,可以徒手操练手指。
方法:舒展手掌,先由拇指开始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循序依次屈指成空心拳,而后在舒展手掌的同时,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次序再屈指成空心拳。双手可同时进行。反复十余次。
注意:1、在此次序中,下一只将屈指的手指,在屈指前,用意向前伸拉一下。
2、两眼神余光关注伸拉的那两个手指。
3、用耳朵听住其余的手指运动。
4、千万不能用力。要轻领。
功效:同(一)
另,训练“以意领劲”。日久,眼睛、耳朵便会各司其责!渐入太极殿堂,由此为方便法门!

(五)推磨
传说张三丰小时,家里做豆腐,他从推磨中悟得太极真谛。我们平时站完无极桩后,也要徒手模仿推磨的动作。介绍如下(不只是为了纪念张真人呵):
脚一前一后,成丁八步(非丁非八)。两手松握空拳,拳背朝上,拳眼相对,开肩含胸置于胸前,如握一根“丁”字形推杆的“一”处,“丁”杆的勾处连着磨石。眼神贯注勾处,以防与磨石脱落。全身放松。然后,用意驱动腰跨从左到右微微做平圈运动,同时带动两拳推动无形的“丁”字推杆,转动无形的磨石。(每次3-5分钟)
见过农村“丁”字大磨的人,可能比较容易练习。
功效:1、放长意念,日久能随意管住对手中心轴
      2、练习丹田平转

(六)搬马桶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每家还没有抽水马桶,而是用木桶盛大小便。大家族。十几号人,一个晚上下来,木桶分量自然不轻。小时见大人搬马桶的样子甚为可笑。特别是上下楼梯,一方面不能走太快,快了,马桶中的尿会溅在身上。另一方面,腰板一定要挺,胸又要含,下巴要收,少闻臭气。走起来,一摆一摆的,很滑稽。
后来,师傅教我们练整劲,说是如搬马桶状,我学着走了几步,发现许多太极道理皆在其中。我大概练了三个月。很有效。
你们可能没有见过这种动作。如今,已成为历史。
但在习练开步时,也不妨想象一下。
方法:两手如抱着一个大马桶,里面装了满满的一桶水,你要向前搬运,不让水溅出来。这是,你会发现,你是完全靠腰在带动手脚运动。
看上去,似乎人变得笨拙了,其实,初练太极宁拙勿巧。这样,手脚与腰的协调关系会自然找到。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6# 发表于 2004-4-13 15:44 | 只看该作者 (七)猫步
太极拳行拳走架时,凡是涉及开步移动的情况,都离不开猫步。拳经云“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可见猫步是太极拳的脚上功夫。
每门太极拳,对猫步都很重视。在练猫步时要求也不同。我只就我们武当杨式叶家太极拳的猫步做些介绍:
猫步其实是“马步”与“攻步(也称攻箭步)”相互转换时的中间动作。因而猫步是一个过程,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步式。
一般的情况下,由马步转变为攻步或由攻步转化为马步时,两脚较笨重,且身体上下很难协调。特别是开步做第二轮转化时,初练者身体会摇晃。而猫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
初练方法:
1、摆好马步(初练时,把身体抬高些,无须要求四平),双手反叉于背,左脚内扣15度的同时,用腰胯带动身体向右转45度,右脚前掌也同时右转45度,成右攻步。左脚阳侧劲路与右脚阳侧劲路相合。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2、由攻步,腰胯带身体再向右转15度,右脚不动,整个脚掌平韬地面。左脚随身体右转时跟随到右脚旁,并腿,右胯“咬胯”。
3、由并腿,眼神从左肩向左前方瞟去的同时,右耳管住自己的腰背。在腰胯带动身体向左转45度的同时,左脚随之向左前方迈出。成左攻步。右脚阳侧劲路与左脚阳侧劲路相合。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在这种初级练法中,事实上,成了左功步与右功步交换前行的动作。
要点:1、并腿时,要分清两脚的虚实。向左并腿时,左脚实,右脚虚。向右并腿时,右脚实,左脚虚。
2、并腿时,要“咬胯”。向左并腿时,左腿跟与胯的连接处相“咬”,如果你将左手拇指摆在该处,手指会有被胯咬住的感觉。反之也然。
3、功步时,两腿阳侧劲路用意念相合一下,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4、注意眼睛与耳朵之间的“上下交替班”。

(八)谈“借力”
太极拳历来有“借力打力”之说。而对如何“借力”,各有说法不同。我们武当杨式叶家太极拳的“借力”有一些独到之处,说明如下:
1、将对手的劲力,通过气血的沉降,沉入脚底;2、涵空脚心,发动地心的反馈劲力;
3、虚领顶劲,将地心的反馈劲力向周身散发。
可见,这儿的“借力”,不但是借对手之力,更重要的是善借地心的反馈力。
要点:
1、会气血沉降,才会将对手的劲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蛮力去拉对手。接触对手的触点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与背),而不但只是胸和背。
2、脚底平韬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尽量让脚底板与地面的触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3、涵空脚底心,理论上是分清了脚的阴阳虚实。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发动地心的反馈力。意思是脚上也要“含胸拔背”
4、发动地心反馈劲力前应虚领顶劲,目的是让地心的反馈力放长、放远、放松、放透。
这种借力,老拳师们常诙谐的称为“我用地球打你”、“你自己打自己”等等。
懂得了这种借力,太极拳才开始有了一些味道。


(九)水中打拳
有了整劲的太极习练者,往往拳架较低,脚很沉重,如水牛犁地。这一过程的习练者往往很有“成就感”,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太极的基础功夫。然而,这一阶段又十分的痛苦。他在同门中,推手可以立于不败,而一旦与外家或其他门派的对手交流,便会手脚无措。原因很简单,他只练了下丹田的功夫。
如果将太极拳比喻为做拉面,那么,他只是和了一个面团。面团是吃不得的。如何将面团变成拉面呢?不妨试试“水中打拳”!
方法:起势前,做好“十大要领”,而后设想自己置身与齐胸深的温水游泳池中。由于水的浮力,你要尽量控制中心与平衡。而后尽量慢的行拳,去细细体会其中的细微处。
要点:形松意紧、眼耳并用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7# 发表于 2004-4-13 15:44 | 只看该作者 (十)整劲中的猫步
掌握了猫步的初级练法,就可以在双人对练整劲中去体悟猫步的妙处。
方法:
1、两人面对面成攻步(以右脚前攻为例,自然也可以左脚前攻)。两人右手背朝上敷于对方手背朝下的左手肘窝处。
2、含胸拔背、虚领顶劲、尾闾内守、提肛
3、甲在要领2的同时,涵空手的阴面,涵空脚心的同时,两脚底微微内转、沉肘、合肘(肘与肘合、肘与胯合)的同时,劲由脚通过督脉向两手阳面透出,意念到对手的背后中心轴。(日后可向更远处。初练宜放在对手的轴线处),身体保持中正安舒。
4、乙在受到甲的整劲发来的一念间,沉肘、合肘(肘与肘合、肘与胯合)的同时,平韬脚底板,让对手的整劲入地。同时涵空脚心,两脚底微微内转的同时,以腰胯为轴向左转,使自己的攻步成马步状。同时由两脚内转,向对手发整劲。对手如法化之。
注意:
1、攻步与马步的转化应顺畅,不应停顿。日久这种变化只在一念之间。但初练时,应该尽量将这一平圈放大
2、整劲应透过两手的阳面指尖(俗称“舒指”)指向对手的背后中轴的中心“命门”处。
3、变成马步时,切忌用手去拉对手。而是以己身的腰胯带动手指运动。
4、相互之间切忌比高低,可以相互喂劲。



(十一)原地打拳
习练太极拳二、三年左右,学会了架子,有些人离开了师傅,往往会有一段自我感觉良好的阶段。每天自我陶醉在自己的行云流水般的拳架之中。其实,这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阶段。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也真是拳架出偏的开始。根据我自身的体会,能否及时调整好这一阶段的训练方法以及心态,对今后的太极拳修为十分重要。
原地打拳是纠偏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上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保持两脚原地不同,只是在腰胯带动上身行架。
3、原本腰胯带动两脚的运动,改为意念的走动,只要意念到了即可。尽量控制脚的运动。
要点:
控制脚的运动时,多加一些涵空脚底心的意念,多加一些敛胯收臀的意念。

(十二)用脚打拳
用脚打拳也是纠正“手舞足蹈”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凡是腰胯带动手的动作,改为意念带动手走劲。尽量控制手的动作。让手保持在无极桩时的姿势。
3、脚的动作,仍然如平时打拳一样,由腰胯带动。
要点:
1、手虽然不动,但意念始终在贯穿着肩、肘、腕、指的走劲。而且可以比平时更加走长一些。
2、如果,你平时有手舞足蹈的习惯,你会打了一半忘记下面的动作。这时,建议你从头开始。



(十三)反架行拳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太极拳已经“烂熟”,自我感觉良好,大有天地之间“舍我无谁”了(我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事实上,已经走入歧途了。检验方法便是你能不能反架行拳。
起势后,凡是向左的一律改为向右,凡是右手动作,一律改为左手。右脚在前的,一律改为左脚在前。
比如,单鞭,本来是左功步,改为右攻步,左立掌改为右立掌,右勾手改为左勾手.
功效:
反架打拳,从来没有师傅会教,但是你倘若慢慢地靠自己的意念去学、去想,你便有了超常的意念。
这是内家练“神”的方便法门  


(十四)公交车上找顶劲
城市人,大概有许些时间浪费在公交车上。大城市中,地铁几乎已是首选交通工具。碰到人流高峰,年轻人又不好意思去抢占位置。我在这类车上,我习惯站着,倒不纯是我的风格高尚,我在车上找我的太极。
方法:
1、侧身站立,面向车窗,成无极式站桩;
2、含胸拔背、敛胯提肛松臀、虚领顶劲;
3、一手轻扶车椅背靠、涵空手心、意贯指尖;
4、意念去想象手扶之处烫如烘山芋,不敢抓紧,又不敢不粘;
5、无论车辆转弯、加速、减速、刹车等等,你只是去体会你的含胸拔背、敛胯提肛松臀、虚领顶劲等 要领,然后用手扶车椅背靠的粘沾劲去维持你的平衡。
要点:
1、脚底要松;
2、手心要空;
3、顶劲要有钻破车顶的感觉;
4、手与靠背要不丢不顶、不即不理。
注意:
碰到司机水平差或紧急刹车,你被摔出几步,不要骂人,也别怪我。权当是碰到了太极高人。
(我以前常被摔,如今好了。)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8# 发表于 2004-4-13 15:44 | 只看该作者 (十五)单车轮胯
中小城市或农村,自行车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我们不妨在骑单车时,找找我们的太极。
方法:
1、初练者,将自己的单车坐骑放低些(普通型单车容易找到感觉,山地车或赛车会难一些),使得你坐在车上,手扶车把,身体正好中正;
2、保持中正安舒的姿态,敛胯、提肛、命门微微外突;
3、用右胯带动右脚掌与地心找感觉、左脚掌顺势传导到左胯,让左胯敛起;再用左胯带动左脚掌与地心找感觉、右脚掌顺势传导到右胯,让右胯敛起;如此反复,轮动单车前行。
要点:
1、脚掌放松,不可用力;
2、膝盖放松,不可用力;
3、手心涵空,轻扶车把,不可用力;
4、无论左右转弯、上下坡,身体切忌前赴后仰;
5、眼睛向正前方。
功效:
1、学会用胯带动脚的运动;
2、学会身体上下的分开与配合;
3、寻找手与脚的配合。
4、如此操练,在推手中,更有妙用!对手的举动,你自会未卜先知;而你的进退,对手无法从你的手上感知。  


(十六)烂采花中的卸力小技巧
谈一些小技巧,其实在太极实战中,派不上多大用处。但是,倘若两人水平不相上下,这些小技巧无疑是值得一试的临战经验。
1、抢里档。双手向前舒展,开肩沉肘舒指,轻粘对手的两肩窝处,保持自身的中正安舒,充分发挥“手比脚长”的原理,同时大拇指微微上扬外展,点住对手手三阴的气血通路。听住对手反应,伺机将对手的跟劲挑空。
学会了抢里档,两手无须伸展很长,随意粘住对手的手臂任一位置,都一样,可以举一反三。
2、对手倘若施展擒拿,紧扣你的手腕,只要舒展你的手掌,将大拇指微微上扬外展,点住对手太渊穴,你便可任意拿捏对手的劲路。
3、对手用手勾住你的脖子,想破坏你的中轴,你只要虚领顶劲,并顺势用顶劲整体朝他过去便是,你额头上的意念会吓得对手手足无措。
4、对手门户紧锁,正面防范严密,你不妨用耳朵听住自己的肩,微微侧身用手指直指对手额处,试探性的“欺一欺”,再根据对手的反应与以回答。
5、对手马步较低,功力较大,你只管放长你的意念,用手指尖听住对手的变化,保持远距离的周旋,同时,用意念听住对手的命门,一旦对手移步,(他不移步,你且看他,累死他)你便动用整个轴线打他。(日本的推手,习惯于象模象样的摆好低架,你可以远距离的玩他)



(十七)点通任脉一法
大凡习练太极二、三年者,练好太极拳后,身体会有充实、膨胀感,而唯都胸前“鸠尾穴”越加薄弱。不信,你在练拳后,不妨用手指按一下膻中下寸半处,你会发觉气闷。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影响你一辈子的太极修为。
当然,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很多。有一些拳师靠拍打,有一些拳师通过经常被摔打在木板墙上,靠墙的反弹力来冲散气血。不一而足。
下面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1、练完太极拳后,轻搓双手,用两掌干洗面部、干洗头部;
2、用两掌轻搓腹部;
3、握空心拳轻轻敲击膻中及鸠尾两穴;
4、两拳眼对准背后两腰眼,轻轻搡扶;
5、两手掌交叉拍击两肋。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9# 发表于 2004-4-13 15:45 | 只看该作者 蔡光圻师谈“叶家太极锻炼十大要领”


叶家太极锻炼十大要领
        蔡光圻
1、虚领顶劲
   领:提起,虚领则轻轻向上一提,是领其全身精神,令其全身不偏不倚,不领则气塌,领过则气皆在上,足底不稳,头重脚轻。
   顶劲在头顶百会穴,要意识上顶百会穴,若有意若无意。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打拳关键自始自终顶劲决不可失,一失顶劲,且无精神,故必须领起顶劲,为周身纲领。
   劲往上领,而气往下沉入腹部(丹田),两者综合起来,在意识上有着对拉的意识,使身体有放长的感觉。
2、含胸拔背
   要求胸部既不腆出,也不凹进,使背脊保持最佳姿势,就象力学上的杠杆是不允许有弯曲的,
   拔--对拉开的意思。
   拔背--似脊椎一节一节对拉开之意,两肩要灵活,但不可低头。从武功说,脊椎拔长,则有促劲,易于发力。
   注意:不可误认为驼背为拔背,使前胸失去支柱作用,同样失去背部拔长后产生的技击作用,同时也有害健康。
3、身体中正(上下相随)
   尾闾往里微微一收,使身体上下百会、会阴、涌泉三穴成一线,内气容易发动,在技击和养生方面均有很强的作用。同时提肛、敛胯,臀部前收,尾骨向前意想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中正,即身体中正,这也是太极拳的练功要决之一。
4、形松意紧(用意不用力)
   在练拳时要求全身放松,从人体外部观看,全身肌肉并未用力。但事实上意念要紧随每一个动作,在体现形松意紧时,必须同时强调“松”和“紧”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人练太极者是松有余而紧不足,或者紧有余而松不足。
5、沉肩垂肘
   沉肩主要是意识将肩部下塌,意念要使肩与肘和腰三者接牢,才能使臂生根。同时,由于垂肘,使肘与肩部之间达到放长。当手臂进行螺旋式运动时,就是以垂肘作中心的。垂肘和坐腕又可以使肘与腕之间放长,因此,垂肘和坐腕是整个手臂的放长关键。坐腕有利于劲(气)送到手指,垂肘即是肘尖要有下垂之意。
6、松胯松腰
   腰松以及胯松,体内内气才易畅通,胯不收不松,腹部和臀部自然会向外凸,影响身体中正。松胯松腰转换才能灵活。
7、舌抵上颚
   练拳时气沉丹田,呼吸深长细匀,头脑保持清醒,同时必须舌尖微微轻抵上颚,津液会逐渐增多,此称为“金津玉液”,津液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消化酶、溶菌酶,练功中舌抵上颚,产生大量津液,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不易产生口干。
8、松、固、凝
   学练太极必须做到体要松、气要固、神要凝。
  (1)体要松:就是身体肌肉不用力,初学太极,肌肉非松不可,松是学习太极第一步功夫,身体血脉要流通,肌肉要放松,不可作勉强用力,因力是硬的,谓拙力,拙力虽大,是一部分力。不用力并要求松、柔,松、柔可产生沉劲。沉劲是劲下沉到足底,使身体整体力量集中。
  (2)气要固:固就是不散漫,体松而气不散漫,始能动作不松散,周身才能一体。固是学太极第二步功夫,如何能使气固,即把气沉在丹田(腹部),不浮在上面,但注意气沉与深呼吸有所不同。胸虚腹实则气固,身体便有重心在下感觉,无论手足如何动作,气固则身自稳。此太极第二步功夫。
  (3)神要凝: 凝就是内外相合。所谓内外相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谓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内三合。凝,定能体松气固,如内外不相合,决不能心之所到,即身之所到。唯内外相合,然心身一气,凝是太极拳第三步功夫。
   做到以上三点,练拳时才能绵绵不断,周而复始。
9、虚实分清
   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而未动,谓之腾挪。
   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有上提之意。切记两足任何时候都不要全然占煞,也应该分清虚实。    旋转轻灵。
10、摺叠(运动要领)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意要向下,意要向下即寓意要向上,前后左右,皆是如此。

蔡光圻师谈“劲与力的区别”

劲与力的区别
   蔡光圻
(1)      劲:是通过意识、技巧训练可以达到,不分男女老幼、体强       体弱均可训练。通过锻炼,劲会越来越厚。
     力:是与生俱来,力量大小一般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来决定,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所谓极限,每个人的极限不同),力量无法再提高。
(2)劲:是身体镇静状态下通过意识所产生的。
     力:是在不镇静时,利用身体某个部位发出的。
(3)劲:具有穿透性,渗透到进攻者机体内部某一点或某一部位,
        似一枚灸针进入人机体内部,所产生的作用,难以抗拒。
力:作用在进攻者某个部位机体表面,受力面是纵向或横向,
    如一拳击在机体表面,可以用等同的力去抗衡。
(4)劲:劲与劲的比较,是高功夫、高技巧、高艺术的较量。
     力:力与力的对抗,是大力与小力的比较。
(5)劲与力比较:是闪电与雷声的区别,劲类似闪电,迅、疾、快;
     作用在内部;力相似雷声,慢,滞,并且作用点在表层。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0# 发表于 2004-4-13 15:46 | 只看该作者 太极传灯

太极拳练到一定的阶段,常常会因为对一句话的理解,而提升一个层次。
我将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几句话写下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也来参与。就象禅宗的灯语,一一相传吧!

(一)骨头劲
上海的一些老拳师,常常会说一句话,便是“你有骨头劲!硬了!”
一开始,我老不服气,我便放松整条手臂,想推他个措手不及。没想到我被轻飘飘的打飞了。他还是扔下一句话“你有骨头劲!硬了!”近有大半年时间,我常常体会着被他打飞的感觉,也常常想起他的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在与师兄弟的推手过程中,我突然领悟了这一点。奇怪得很,我发现我的太极上了一个台阶。象是禅宗所说的顿悟吧。我将我当时的理解与感觉陈述如下:
其实,老拳师所说的我有骨头劲,意思是,我的劲是透过骨头传出的,给对手有硬的感觉。对手随时能感受我将发未至的劲。因而,对手能听住我的劲源,将我打法。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所谓的“骨头劲”呢?
初练太极者,一出手便是整条手,作为一体的手。而实际上,太极要求的手,不能这样。太极手应该是分清手心与手背。手心与手背中间便是骨头。
倘若,与人推手,我是用手心敷着对手的手腕或肘,我的劲不能用手心和掌上的劲。因为,劲走阳面,手背上的劲一旦透过骨头传到手心与掌面,劲便出了骨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涵空手心,通过舒指,将劲从手指背渗透到对手的背后或脚跟,乃至对手命门后远处的某一点。这样的劲,就不会出骨头。
反之,倘若,我用手背粘听对手的手腕,我也不能直接用手背劲打对手,因为,我粘着的是对手的手腕阳面,对手也会将劲自然反弹出来,这便是推手中的双重。正确的做法,也是分清自己手的阴阳两面,涵空手心,一旦对手发劲,一方面可以用意念直入地心,地心反馈劲通过手背直接反弹(对手劲不厚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指或通过肘尖,将对手的劲路引空(要看对手的劲的方向而定)。这样,避免了我用骨头去顶碰了。劲也不出骨头了。
后来,我的这种感觉越来越细腻。身体各处,我皆能将骨肉“分离”了。劲与气血的感觉,也逐渐分细。听劲也随之提高。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1# 发表于 2004-4-13 15:46 | 只看该作者 (二)用地球打人
老拳师高兴时,会让你摸摸他身上的“东西”,还会“纵恿”你用尽全身力气推他。当我真用全力推他时,发现他象一座大山一般,纹丝不动。而在我不经意之间,却被他打飞了。只见他笑哈哈的样子,似乎什么也没动呀。常让我摸不着头脑。而他却诙谐的对我说“我用地球打你”!
“用地球打人”是在我初学太极拳一年时听说的。我当时觉得,太极拳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此了。这位师傅时年七十五岁,身高不过160,体重不到90斤。而我当时才28岁,体重150斤。当时,如果不是他的“纵恿”,我是不敢用尽全身力气推他的。因为我之前学过五年查拳,练过沙袋,对摔过三只20来斤的铁沙包。又学过一年太极整劲。我想,我没理由推不动他。更不可思议的事,他能在谈笑间,将我打飞。而他唯一的解释,便是神秘兮兮的“我用地球打你”!
过了三年多时间,我的“骨头劲”悟透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教师弟练太极整劲时,我突然领悟了“用地球打人”的道理。
当时的感受与体会如下:
两人攻步相对,左脚在后,右脚攻前,我的右手在前,手背朝上,敷住师弟的左手肘窝。左手在后,手心朝上,托住他的肘尖。他的动作也如此。我用整劲推他,他用整劲推我。形似顶牛。
突然之间,我发现,我只要立身中正,手脚的阴阳分开了,我不用力,不用整劲,我师弟的所有整劲都被我“吃掉了”,如石沉大海。
师弟也觉得神奇,发现我根本没有用整劲,而他无论如何也推我不动了。我想起了那位瘦小的师傅说的话,我也神秘兮兮的说:“我用地球打你”!
其实,后来我仔细想想,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1、会气血沉降,才会将对手的劲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蛮力去拉对手。接触对手的触点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与背),而不但只是胸和背。
2、脚底平韬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尽量让脚底板与地面的触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3、涵空脚底心,理论上是分清了脚的阴阳虚实。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发动地心的反馈力。意思是脚上也要“含胸拔背”
4、发动地心反馈劲力前应虚领顶劲,目的是让地心的反馈力放长、放远、放松、放透。
悟透这个道理后,我发现,根本无须用攻步将重心放低。平时随意一站,也能作到这一点。
后来,由此引发我独脚站立,发动地心反馈力的念头。
在此感谢与我只有两面之缘的上海中山公园里的葛老师(去年,我特地去拜访他与徐老师,可惜没碰着)。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2# 发表于 2004-4-13 15:46 | 只看该作者 (三)肘尖长眼睛
双推手或烂采花中,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
如何做好“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呢?老拳师会形象的告诉你:“肘尖得长眼睛”!
初听这句话,我还以为是句玩笑。人们都说“拳头不长眼睛”,那么肘尖又如何长得了眼睛呢?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双推手中,我发现倘若将自己的双手变成“两扇门”,开合自如,不但手指上,你得用眼神顾及,肘尖确实得长上“眼睛”(两只肘尖各长一只眼睛)。
肘尖长眼睛的感受与体会:
1、肘是最容易被对手拿住劲路也是最容易化却劲路的所在。必须刻刻留意。
2、一旦能够开肩,肘的活动范围是最广的,也最善于欺骗对手的劲路,留意于肘尖,便能随时诱对手粘随你的肘尖,不肯放松。
3、你用肘尖的“眼睛”注视对手的面门(如右手腕粘住对手的右手腕时,稍右侧身,略抬肘,有用肘尖击打对手面门的意念,你非真打),对手会惊慌失措。同时,你的神贯穿对手的命门,两肩肘一抖嗦,便将对手打发出去。
4、倘若对手粘住了你的左肘,你只要用肘尖的“眼睛”注视对手的面门,便会反粘住对手的左手掌,这是,你的右手只要轻轻拈拿对手左手的其中两点,用神贯穿对手左肩胛,象手握剑般的,将对手的整条 手臂当成是你的剑,对手的左肩胛便是你的剑尖,用对手的手臂之剑点发对手(我将它称之为:拿两点打第三点)。
等等,只有你领悟了“肘尖长眼睛”的道理,一切会变得轻灵自如。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3# 发表于 2004-4-13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四)听、问、欺、吃
这大概是太极推手中最常听到的俗语了。不理解时,如在雾里云里,理解后,天朗月明。我为这几个简单的汉字,煞费了一番苦心。
听什么?问什么?如何欺?如何吃?
个人感觉与体会如下:
1、太极的听劲,到底听些什么?其一,听劲源;其二,听劲路方向;其三,听劲力大小、厚薄;其四,听对手劲的目的。
2、问什么?一问对手中轴藏否;二问对手劲的真假;三问对手听劲如何;四问对手功力大小。
3、如何欺?一用指欺、二用肘欺、三用肩欺、四用身欺。
如何吃?“开”吃、“沉”吃、“提”吃、“引”吃。
个中滋味,还得靠自己在推手中摸索  


(五)活人推手桩
取名活人推手桩是为了感谢GENE先生转贴咏春拳叶问大师“黏手是活木人樁法 ”的理论。
练太极的都知道,太极拳发展到了今天,太极的拳架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拆架”作用。如今谁也不会拿一式“单鞭”去对敌实战了。
那么,太极拳架的作用,也逐渐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站桩”。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太极拳越练越慢了。因为,行拳走架的目的是在寻找自身太极的感觉,寻求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的太极的感觉。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太极拳要求的是“大松大柔”而不再是“刚柔相济”。因为,只有“大松大柔”,才能寻求浑身轻灵意,才能得到活泼泼的太极灵机。
拳论有云:“有人若无人,无人若有人”、“两个人打拳,一个人对手”等等,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打拳便是推手,推手便是打拳。打拳时,你要处处感觉前面有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你推手,你必须象平时推手般的打拳;推手时,你必须求得自身的中正安舒,忘却对手的存在。你心里不要存想发人,你只想与大自然间的一片“虚空”说话。你只管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去寻求你的立身中正、支撑八面。
可见,打拳便是站桩,推手也是站桩。
在站活人推手桩时,你要旁若无人,你要忘却自身的存在。你是广袤自然中的一棵小草,任凭风雨顿骤,你只管舒展你的个性化舞姿;你是普通平凡的一块石头,你只管亲近宽广的大地,任凭飓风海啸,我与大地共存亡;你甚至是一位超凡脱俗的老者,你只管与你的白云对话,与你的大地对话,与你周身的虚空对话,你只管自在的去聆听大自然悠扬的箫声。
推手只是一种训练,你倘若如此,忘却了对手的存在,也忘却了自身的存在,你才能真正忘却输赢为何物。
你有亲近自然的心,大自然的太极便在你的心中了。
注:听的玄乎,权当我是自言自语吧!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4# 发表于 2004-4-13 15:47 | 只看该作者 六)大块文章
我前些年游黄山,见黄山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幽不能笔、雄无可比、奇不能状之时,刹那,眼前一亮,见一摹崖巨石,上写“大块文章”四个苍劲大字,我由衷快感,一并喷发。而同是天下美景,桂林就少了这种意味。初到桂林,心中为之一惊。半小时过后,开始眼睛有些疲倦。看厌了,几乎象是民国期间,南京中央电台的女播音员的语调。同样的频率、同样的语气、不分句读的念读文章。
走边了名山大川,我开始感悟到,太极拳何尝不是象黄山一般的“大块文章”呢?  
看太极高手行拳走架,就如同重回黄山,欣赏一篇“大块文章”!
文章有段落,太极拳也同样如此;文章有句读,太极拳也复有句读;文章有情有景,行拳走架何尝不是如此!文章气势磅礴,太极拳亦如浩浩长江。文章有问有答,行拳走架也应与天地、白云、花草相呼相应......
初学太极拳,师傅总说要“绵绵不断”“一气呵成”,其实,这是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练拳三五年后,就应该开始注意“大块文章”的段落、句读、层次、意境....
倘若,我们还是象小学生一般的“绵绵不断”“一气呵成”,那么,我们只是练了一个动作,而不是一套拳,我们只是讲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长句子,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太极拳分三节,就想文章有三个段落。每一段落,均是另起一行,空两格行文。行拳走架也复如此。每一段落结束,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不能“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下去。神情向谁交代?向天地、白云、花草交代。你应该舒展你的意气,再开始你的第二段行文。
每一段落,有十几句、乃至几十句话组成。每一句话的结束要么是句号,要么是问号,要么是感叹号。太极拳的每一节中,也有不同的式组成。每一式的结束,你的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劲路略作停顿,意念无限放长。每一个意念都能表达你对拳的理解。
一句完整的话,有时有几个逗号,也不能“一气呵成”。行拳走架也同样如此。太极拳中的每一式中,有几动或十几动。每一动之间,要有“顾盼”意、要有“折叠”意。所谓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上提寓下意,下沉上拔劲。左顾听右,右盼思左。
如此行拳走架,你会觉得太极拳太难。我打拳十年,没有一遍是我满意的。正象我的文章,写了之后,不再有看的勇气。
我想,太极拳的魅力也在于此吧。文章千古事,太极拳何尝不是如此?!<  


(七)向孩儿讨教听劲
恭喜manman有两个宝贝儿子。记得我是在女儿出世一个星期开始学习太极拳的。在与女儿的玩耍过程中,着实领悟了许多太极道理。“向孩儿讨教听劲”便是其中之一。
1、你在与你的孩子玩耍时,用手心轻轻敷住他(她)的小手,小手动,你大手便跟,你的手紧随小手的动而动。
2、小手不动,你大手逗他(她)动,动急则急随,动缓则随缓。
3、你的大手不要脱离小手。
4、因为是你自己的小孩,我不说你也明白,你可千万不要让他(她)哭噢。所以,在敷住小手时,其实练的是脑子的功夫啊。你心存吝惜,你心细如丝了,你的听劲也自然提高了。
当心,我可为此被我女儿的小手打破过两副眼镜噢!
如今,我女儿已经十周岁了,她常调侃说:“老爸的功夫是我教的!”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5# 发表于 2004-4-13 15:47 | 只看该作者 (八)太极拳阶段性的毛病(2)
纠正了“手舞足蹈”的“病”之后,练拳时,丹田就有东西了,平时练拳,开始学会了以腰胯带动四肢的运动方法了。这时,许多人会犯又一种“病”,那便是“前赴后仰”。
原因是,刚刚学会“腰带四肢”的人,腰胯与整个身体是连成一体的,腰胯一动,他的整个胸背部也随之运动起来,加上这一阶段的习拳者开始品味太极拳中“绵绵不断”的东西了,打拳的自我感觉也好了起来。时间一长,他的胸背部幅度越来越大,而他自己常常陶醉在期间,自以为得到了太极拳的精髓。拳论所说的“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纠正的方法:
1、木偶人打拳法
将自己用意念模仿成一只舞台上的木偶,头上、手上、脚上、身体腰胯部位均有几个绳子吊拉着,腰胯部位一发动,其他部位象木偶般的跟着运动。宁拙勿巧。保证身体胸背部位的中正安舒。
2、重新回到师傅那儿,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重头开始学一遍拳架。
3、每一式单操动作,叫师兄弟按住你的双手,看看能否顺利的打拳。
纠正了“前赴后仰”的太极拳病之后,你便真正学会了什么叫“含胸拔背”。你的中丹田也开始运转起来了。

(八)太极拳阶段性的毛病(3)
“顾此失彼”的毛病,常常发生在太极拳的中级阶段。那时,习练者的太极拳架已经中正安舒了,下丹田的劲路也顺畅了,中丹田的气血也开始能够走动了。劲路也由紧变松,架子也由开始舒展开来。外人看他打拳,能够感觉得到他的一些神韵来了。
一般的人,逐渐开始独立行功走架,脱离师傅,慢慢修炼了。
这时,倘若没有人及时提醒他“顾此失彼”的毛病,可能他的太极修为就此停顿下来。许多习练太极拳的十年不出门、或者几十年也没有多少修为,原因就在于此。许多大师级的太极拳师,也会犯同样的毛病。而他们自己往往觉察不到。
许多习练太极拳的人,不敢与其他门派的人交手,多半是因为他的推手只能在同门内进行,一旦离开太极推手的规则,他们无所适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如今的太极推手比赛规则中,先要让参赛者表演一套太极套路的真实原因)。
自己觉察不到“顾此失彼”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病不是形体上的毛病。中正安舒了,形体上还会有病吗?!
毛病出在习练者的“意念”上。
因为在这一阶段之前,他们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劲路与气血,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身体语言。相对忽视了意念。
从来不知道“耳朵”在打拳中作用的人,就有这种太极拳病。
知道了病因,也就能够对症下药了。
耳朵与眼睛在行功走架中的作用很重要。原则上有以下几点分工:
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观静态的上下左右四面与运动过程中的“顾盼”
耳听上述六路外,更重要的是背后“命门”、“神道”两穴。
2、耳朵与眼睛配合运动中的手足“交替轮班”
3、耳朵“敛内”、眼睛“含外”
学会了眼睛与耳朵的作用,太极拳的修为自然上了一个层次。也就到了“太极出门”的时候了。当然,理真正的太极奥堂还远呢!

(八)太极拳阶段性的毛病(4)
学会耳朵在行功走架中的运用,其实不算太难。眼睛的运用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
太极拳高手听劲,其实是听你的眼神。你的眼神过了,对手便会乘机打你的回劲;你的眼神丢了,对手便会敷盖你的劲源。你的眼神正了,对手会顾盼,你的眼神斜了,对手便能腾挪闪战。之所以你的眼神常被对手所制,原因是,你的拳架中眼神的运用没有掌握好!这种太极之病,我将它称之为“神不守舍”。
翻开现有的任何一本太极拳书籍,对耳朵在拳架中的功用,只字不题。对眼神在拳架中的运用,无非有两种观点:其一,眼随手移;其二,手随眼转。
其实,眼随手移的结果,便会造成眼神的“丢”;手随眼转的结果,会造成眼神的“过”。大多太极拳师只讲劲路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其实,眼神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更为重要!因为劲路上的丢顶,可以用眼神来补救,而眼神上的丢顶,是无法弥补的了。拳论云:“劲断意不断”。眼神的过或不及就是意念的丢与顶,那是无法补救的。
我前些时日,就处于这种病状之中。后来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如今还在努力之中。
在行功走架时,内敛眼神(眼睛内视至脑后),意念想象自己脑后对应眼球的两点仿佛能够看见东西,然后,将“脑后眼睛”的视线,沿自己的两个耳廓方向朝前面笼罩。余光管住自己的手指与脚尖。脸部肌肉放松,略带微笑。



(八)太极拳阶段性的毛病(5)
行功走架中,“一气呵成”几乎是一些拳师刻意的追求。他们还会将拳论中的“绵绵不断”、“行功如抽丝”等等一大套理论来反驳你。如今的竞赛套路的评判标准中好象就将“一气呵成”作为一个评分值的。
在我看来,太极拳行功走架中的“绵绵不断”并非指速度均匀的“一气呵成”。而是应象浩浩长江一般,水流不断,但汹涌澎湃,错落有姿,动静有常,时而涓涓、时而滔滔,有情有景。这样的拳架,才会练就“轻灵灵、活泼泼”的太极来。
具体方法参见本栏中(六)大块文章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6# 发表于 2004-4-13 15:48 | 只看该作者 (九)内家拳的魅力
《娥眉拳谱。心解》:"尔以丹田,我以涌泉;尔以根摧,我以梢牵;尔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无影无形。”
谈些对以上几句口诀的看法,以答圆月弯刀兄。不知能否强差人意。
1、这几句话,从语意上分析,应该是完整一体的一个流程。从我习练太极拳的角度理解,似乎揭示了内家功法的训练过程。是一个从“整劲--气血--意念--浑元(无极)”的过程。
2、从技击角度分析,是破招。你用整劲,我用气血引化;你用地心反馈力打我,我“一接四梢空”,用意念牵罩;你用意念敷罩,我整体一个浑元,在自然中找生机。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3、“尔以丹田,我以涌泉。”中的丹田我理解为“前有丹田,后有命门”的下丹田。也是太极拳论所云“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所在。大凡练整劲者,每天注重的也是这一位置。说白了,就是敛胯、尾闾前翘、提肛所要求的,目的是让盆骨摆正。命门是整劲的“中场发动机”(套用足球术语了,见笑)。整劲一旦发动,其势不可挡。内家的魅力之一便是整劲了。
4、整劲一旦发动,唯一能够破解的方式便是老拳谱所谓的“铁牛沉海”。涌泉无疑是气海的入口处。从现代语言来分析,就是用自己的气血下沉涌泉,将对手的劲力化入地心。同时通过地球的反馈力还给对手。这便是太极拳所说的“借力打力”了。内家拳魅力之二就在于“借力”。
5、不让对手发动整劲、不让对手借用地心反馈力的唯一方法,便是用意念敷罩对手。意念的发动离不开四梢。许多内家拳描述的毛孔张开、头发、汗毛根根如剑、身上四肢百骸如长眼睛云云,都是对大师们用意念敷罩时的情形。太极拳形象的描述为“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意念的发动威势具来,对手难免有恐惧心理。一有恐惧,高手打的便是你刹那的感觉。内家魅力之三便是“用意”。
6、破解意念的唯一方法便是“用神”。神不能刻意“用”之。只有到了“神明”境界的人,“无为无不为”矣。那便是自然。“神明”的境界是内家拳习练者一生的目标。这一点,我谈不好了。就此打住。  


(十)“拳不接手”解
《娥眉拳谱。心解》开卷明旨,云:“拳不接手,枪不走圈,剑不行尾,方为蛾眉。”可见,拳法的关键所在就此四字。
如何理解语意简单,寓意深刻的四个字呢?本人想从太极拳角度谈些看法。
A、解“字”:
1、拳:不是“拳头”“直拳”“勾拳”的拳,而是“太极拳”“内家拳”的拳。指的不是作为招术的“拳”,而是一个体系,一种方法。我个人将它理解为“拳法”。
2、手:不是“对手”“拳手”的手,而是“一手一太极”“无形手”的手。指的不是整体的敌对一方,而是敌对一方的具体招数。
3、拳不接手:讲的是作为一种奇特的拳法,其归根要旨,必须明确,对敌时,你不要为对手的具体招数所迷惑。不要“以手打手”。不要“以招对招”。必须寻找更好的破招之法。
B、“拳不接手”的好的破招之术是什么呢?
太极拳将究的是“用中”、“打中”。
1、“中”是什么?对“中”的理解,每一门派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意见,所谓的“中”便是“百会--会阴--两涌泉中心点”之间的连线。那是无形的,用意念能够体会得到的东西。而且,一旦体会到了这一中线的存在,日久天长,这一中线会慢慢变粗、变长。最后,又能够随你的意念随意变动,或细如游丝,或动若巨蟒。
2、如何“用中”、“打中”?每一门派也各有心得。形意习惯于“中如枪游”,八卦喜欢将对手的身躯作为自己的“中”,“玩中于五行掌间、走中于八卦步内”。
其实,娥眉拳谱里,已经将用中的内涵讲的十分清晰了。“尔以丹田,我以涌泉;尔以根摧,我以梢牵;尔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无影无形。”讲的便是中线在“劲”、“气”“意”“神”的控制下不同的表现形式。
与外家对手,许多太极拳手,往往看到对手速度与力量结合的“快手”,而无所适从。被对手眼花缭乱的着数所迷惑。吃亏是难免的了。不妨学学娥眉的“拳不接手”,我想会有所悟。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7# 发表于 2004-4-13 15:48 | 只看该作者 (十一)“意在形外”解
《娥眉拳谱。心解》“意在形外,其体自松,其气自盈,其道自通,内劲通灵,玄妙自生。”一节,详细分析了内家中“意”的用法。
大家都知道另一句口诀,叫“意守丹田”。不知是那一门的秘诀。我找遍太极拳论,都没发现这句话。可是,一些太极拳师却将它奉若至宝。最后一个个练得大腹便便。所以,我觉得从太极角度解释“意在形外”十分必要。
A、有关“意”
“意”的概念纷繁复杂,我们不想做无谓的论争。只是为了将问题说明白,我还是简单定义一下,纯属个人看法而已。我所指的“意”,是一个人,在肌体松静状态下,高度集中的内心活动。当然,这一内心活动,必须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对手的接触产生交流。而此时的肢体也理应是松静的。一旦僵硬,“意”便会中断。而一旦“意”的中断,便会被对手与以可乘之“机”。得机者,也容易得“势”。
B、“意”的作用。
“用意念打人”,说的是一种境界,比较笼统,容易产生误解。准确的说,意念的作用是为打击对手寻找“机”会。高手之间,意念的腾拿闪战,旨在让对手产生“顶撞”、“丢躲”、“滞疑”。对手的上述表现,即便是极其微弱,高手也是“心如明镜”。他期待的便是你内心一丝丝的微妙变化。高手也便在这一微妙之间,得他的“机”,发动他的“势”,整他的形。
简单的说,意念的作用是寻找“战机”。
C、为何要“意在形外”?
1、倘若我们意守自己的丹田,对手只是感觉我们完整一气,象一个大球。即便这个球很大、很浑厚,只要对手找到一个支点,球体自然会被移动。
2、倘若我们意守丹田,我们的意念就不会“轻灵灵、活泼泼”,我们的脚便会少了许些变化。
3、倘若我们的意念守着丹田,我们一旦发劲,只是由自身的身体内的劲力在意念的带动下,向外传导。这样,待我们的劲路到达对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时,一旦在发动前被对手听住,容易被“盖”,在发动中被对手察觉,容易被“敷”,在发动到自己手臂之前位置时,容易被“吞”,一旦到了手腕位置,容易被“对”。
D、“意”应在哪?
我个人体会,在推手中,将自己的意念分成几个部分。其一,在顶,由头顶百会无限向上张扬;其二,粘住对手的一手,随对手劲路无限放远;其三,空出一手,一方面防止对手的“肘、靠”,另一方面,一旦得“机”,可以立即造势;其四,通过自己的眼睛与耳朵,将意念管住对手命门或其他“点”。
E、“意”的常用变化:
腾拿:以上几方面的意念,在形体不动的情况下,相互之间串通一下,上下一拔、一沉、一张、一驰。
闪战:以上几方面意念,在形体不动的情况下,相互之间串通一下,左右一顾、一盼、一开、一合。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8# 发表于 2004-4-13 15:49 | 只看该作者 《太极拳论》望文生义

对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的理解,也只能将它放在古人独特的语意环境中去。我们才能去体会古人对太极拳的真实看法!本人试图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欢迎各位指正!
(一) 有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与太极圭旨
开篇明旨,阐明太极大道!太极者,由无极而生!无极者,浑沌也!《庄子》里有关“浑沌”的寓言,有助于理解“无极”的实质。“南海之帝为囗(“修”字以“黑”代“彡”音shu)北海之帝 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shu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 之甚善。shu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shu与忽在寓言里,可以代表空间与时间,在方位上可以代表南方与北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阴与阳。在其他的一些考证资料里,本来就说浑沌有两子,便是shu与忽。shu与忽代表的时空感念,与浑沌没有七窍正好是一种反差。七窍指一口、二目、二耳、二鼻孔。有了七窍,便能明见时空之中的一切。而浑沌没有七窍,也管理着中央之地。简文帝曾说:shu忽以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有为,合和譬无为。可见代表了两种治理方式。
由此可见,太极之道是有浑沌的无为、合和中生发出来的。所谓道法自然,讲的便是无为、合和的太极之道!
那么太极又是什么呢?
拳论云“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机者,能迅速适应各类变化的一种无法名状的东西。又解释为“轻灵”!
《阴符经》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人者,天之所生。天,性无可见,生人而性即存乎人身矣。故人性乃天性之所寄也。这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人有心,当其未动,全无所见;一有感触,而心即于此见端矣,所谓机也。“机”便是天地万物动静将发未发的端倪反映于人心的一种感触。
这样理解《太极拳论》,便可直指人心了。太极拳练的就是人心观照天地万物动静将发未发的端倪的感触。所以说,太极拳是练心智的拳,练敏感的拳,练轻灵的拳,练把握动静端倪的拳。拳论有云,拳权也。古时的权即是现在的“称”。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的“天平”!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变化的过程。《易经》讲的便是这一变化过程中阴阳消长规律!因而,知道了阴阳消长规律,也就能够明白了太极的道理了。因为,太极里包含了阴阳的基本结构。如果说,太极拳是一把称,阴阳便是称上的准星!所以说,太极者,阴阳之母也!




(二)有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拳论中,有关这句话,被引用的最多,误解的也最多。误解的原因还是在于不熟悉古代文人的行文习惯。
许多拳家、拳理家,都只是将“动”与“分”、“静”与“合”简单的对应起来,有的甚至将该语简化为“动则分、静则合”。
其实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果,譬如“打情骂俏”、“说东道西”等等,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情则打、俏则骂”等,而应理解为“打骂情俏”、“说道东西”。
同样,“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句,也应该理解为“动静之则分合”。
熟悉了这一语法特点,结合拳论上文,我们不难理解这一“秘诀”的真实内涵了。
上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一段,开篇明旨,阐明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的“天平”!那么“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句讲的便是,当我们一旦称得对手动静将发未发的端倪时的应对。
太极拳如何应对对手的动静变化呢?无他!“分合”而已!
孙禄堂先生将太极拳称之为“开合太极”,着实体悟了“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深刻内涵。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消长变化的过程。因而,应对对手的阴阳变化,或分或合,全凭“准称”对手的阴阳消长的个中消息。
分合应对,其实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更不能理解为“动则分、静则合。”了。
于是,紧接着王宗岳先生就提出了总体的模糊的应对原则: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19# 发表于 2004-4-13 15:49 | 只看该作者 (三)、有关“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与太极劲解
   

(1)、“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句,讲的是中定劲;“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句讲的是左右劲;“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句讲的是上下劲;“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句讲的是前后劲。 

(2)、从“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王宗岳是试图从被感受者(推手或实战时的另一方)的角度来描述太极拳的奥妙。是从对手的角度来描述太极中定劲、左右劲、上下劲与前后劲施之于身的感受! 

(3)整劲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高深的劲路。我的练劲过程是:整劲--前后劲--左右劲--上下劲--整劲。象拉拉面,先要搓一个大面团(整劲),然后才能一次一次不停的拉面。搓面团时间短,面是短的,拉不长。 

(4)、“仰之则弥高”可理解为:我(对手)想打他(太极高人)的上丹田,却发现他的上丹田越来越高,根本打他不着.... 
(5)、“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可理解为:我(对手)想打他(太极高人)的左路,发现他的左路是虚空一片.....杳:太阳藏在树下,有虚藏、飘渺之意。“抱阳”二字,可是比较准确的注解“杳”字。古人“阳”的基本指示物就是“太阳”。“太阳藏在树下”大凡是黄昏时分,月亮开始升起。虚:为二十八宿之一,大凡临晨时分,月亮将落,太阳未升之时,由该宿值班。“负阴”二字是比较准确的注解“虚”字。


老是有一种想注解《拳经》的冲动,而几次动笔,对自己的文字始终不很满意。近些天,冷静的一些,终于理顺了一个大概。有机会慢慢充实内容吧。盼万维武术的同仁指教。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20# 发表于 2004-4-13 15:50 | 只看该作者 望文生义析《拳经》

    只要抛却门户之见以及狭隘的地方经济利益,我们不难发现,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无论是对“太极拳”的命名还是太极拳的再创造,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其他人创造太极拳之前,太极拳的“专利权”归属于王宗岳,我个人认为是十分合理的。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在武禹襄发现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之前,无论陈家沟还是赵堡还是永年,都没有将他们各自的拳叫“太极拳”的先例。
    仔细研究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传承资料,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其中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武禹襄的太极拳,既不同于杨露禅的“绵拳”,也不同于陈清平的赵堡架。如果说,武禹襄私淑王宗岳也不为过。
    杨班侯在杨家的地位不容忽视。杨家拳改名“太极”,与他从学武禹襄有关。杨班侯的拳架、风格有别于杨露禅也几乎是常识。杨班侯对日后杨家拳发展的作用,还有待于后人研究。但有一点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杨家拳从陈家拳脱胎换骨而成为杨家拳,杨班侯的作用不用置疑。可见,这里还是有武禹襄所理解的王宗岳的影子。
    全佑习拳于杨家,与杨家拳风格又有一变。原因是杨家主要是由杨班侯当主教。日后吴式太极的创立,也或多或少还是有武禹襄所理解的王宗岳的影子。
    孙禄堂学拳于郝为真,虽然孙禄堂本身就有形意、八卦的基础,但是,他的太极拳中还是逃脱不了武禹襄的影子。
     种种迹象,说明一点,近代太极拳的发展或说是再创造过程中,王宗岳《太极拳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将王宗岳《太极拳论》称作《拳经》实不为过!
     然而,由于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局限,再加上各流派之间的风格穹异,每家每派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理解不一。而今,又有一些好事之徒,喜欢用什么结构,什么几何,什么轨迹去曲解太极拳。将本来就十分复杂、深奥的太极拳搞的更加无序,更加混乱不堪。有的甚至歪批《太极拳论》,肆意强奸王宗岳的本意。初学者面对如此景况,对《太极拳论》忌讳之深,无可复加。为此,本人试图将《太极拳论》放入古人独特的语意环境中去,去体悟古人对太极拳的真实看法!同仁者对此作望文生义解可矣!


     (一)太极大道:至大无边,至小无内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明旨,阐明太极大道!"太极者,无极而生”。
    “太”有两义:一,太者,大点也。意即比大还大一点,可谓至大无边也;其二,太者,点大也。意即只有一点点大,至小无内也。“极”者,端也。可见太极是讲究不着形相的。它是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
    用形象的譬如,太极就象是数字“0”。0=0+0 ,0=1+(-1) ,0=2+(-2) ,....0还可以是无穷大加上负无穷大。可谓“至大无边,至小无内”也。
   无极者,浑沌也!《庄子》里有关“浑沌”的寓言,有助于理解“无极”的实质。
   南海之帝为囗(“修”字以“黑”代“彡”音shu)北海之帝 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shu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 之甚善。shu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shu与忽在寓言里,可以代表空间与时间,在方位上可以代表南方与北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阴与阳。在其他的一些考证资料里,本来就说浑沌有两子,便是shu与忽。shu与忽代表的时空感念,与浑沌没有七窍正好是一种反差。七窍指一口、二目、二耳、二鼻孔。有了七窍,便能明见时空之中的一切。而浑沌没有七窍,也管理着中央之地。简文帝曾说:shu忽以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喻“有为”,合和譬喻“无为”。shu忽与浑沌代表了两种治理方式。
    由此可见,太极之道是由浑沌的无为、合和中生发出来的。所谓道法自然,讲的便是无为、合和的太极之道!
   
    (二)太极拳圭旨:称准阴阳变化,把握动静之机。
    我们知道了太极是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由“无为、合和”的无极中来,那么太极拳的圭旨又是什么?
    《太极拳论》紧接着便阐明了太极拳的圭旨:“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机者,能迅速适应各类变化的一种无法名状的东西。又解释为“轻灵”!
    《阴符经》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人者,天之所生。天,性无可见,生人而性即存乎人身矣。故人性乃天性之所寄也。这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人有心,当其未动,全无所见;一有感触,而心即于此见端矣,所谓机也。
    “机”便是天地万物动静将发未发的端倪反映于人心的一种感触。
    这样理解《太极拳论》,便可直指人心了。太极拳练的就是人心观照天地万物动静将发未发的端倪的感触。
    所以说,太极拳是练心智的拳,练敏感的拳,练轻灵的拳,练把握动静端倪的拳。
    拳论有云,拳权也。古时的权即是现在的“称”。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的“天平”!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变化的过程。《易经》讲的便是这一变化过程中阴阳消长规律!因而,知道了阴阳消长规律,也就能够明白了太极的道理了。因为,太极里包含了阴阳的基本结构。
    如果说,太极拳是一把称,阴阳便是称上的准星!所以说,太极者,阴阳之母也!
    人“气血”与“劲路”的运行路线,就是一个太极图。劲,属阳,从两足生,沿腿外侧足三阳上,走丹田,对穿至命门,顺督脉过玉枕,一路沿手三阳贯于手指,另一路虚领顶劲,直冲百会。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指的就是属阳的劲路。气,属阴,一路由百会过人中下行(自身的劲化为气血),另一路来自两手心(对敌时,对手的劲可转化为自身气血),两路气血沿手三阴至膻中,通过含胸拔背,走任脉,气沉丹田,对穿至命门,沉至会阴,然后沿两腿内侧足三阴,沉至涌泉入地。所谓“清气下降”指的便是气血。太极由“神”而分“精”“气”,“精”“气” 由“神”而合三为一。“精”“气”这阴阳动静的路线,在“神”的指引下,在周身走一“8”字形,便是太极图中两尾生生不息的阴阳鱼。“人身一太极”讲的便是“精”“气”“神”的运行变化。阴阳者,气血与劲路也。
    由此可见,太极拳是通过体察自己与对手的阴阳变化,来把握动静端倪的拳。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21# 发表于 2004-4-13 15:50 | 只看该作者 望文生义析《拳经》

    只要抛却门户之见以及狭隘的地方经济利益,我们不难发现,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无论是对“太极拳”的命名还是太极拳的再创造,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其他人创造太极拳之前,太极拳的“专利权”归属于王宗岳,我个人认为是十分合理的。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在武禹襄发现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之前,无论陈家沟还是赵堡还是永年,都没有将他们各自的拳叫“太极拳”的先例。
    仔细研究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传承资料,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其中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武禹襄的太极拳,既不同于杨露禅的“绵拳”,也不同于陈清平的赵堡架。如果说,武禹襄私淑王宗岳也不为过。
    杨班侯在杨家的地位不容忽视。杨家拳改名“太极”,与他从学武禹襄有关。杨班侯的拳架、风格有别于杨露禅也几乎是常识。杨班侯对日后杨家拳发展的作用,还有待于后人研究。但有一点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杨家拳从陈家拳脱胎换骨而成为杨家拳,杨班侯的作用不用置疑。可见,这里还是有武禹襄所理解的王宗岳的影子。
    全佑习拳于杨家,与杨家拳风格又有一变。原因是杨家主要是由杨班侯当主教。日后吴式太极的创立,也或多或少还是有武禹襄所理解的王宗岳的影子。
    孙禄堂学拳于郝为真,虽然孙禄堂本身就有形意、八卦的基础,但是,他的太极拳中还是逃脱不了武禹襄的影子。
     种种迹象,说明一点,近代太极拳的发展或说是再创造过程中,王宗岳《太极拳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将王宗岳《太极拳论》称作《拳经》实不为过!
     然而,由于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局限,再加上各流派之间的风格穹异,每家每派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理解不一。而今,又有一些好事之徒,喜欢用什么结构,什么几何,什么轨迹去曲解太极拳。将本来就十分复杂、深奥的太极拳搞的更加无序,更加混乱不堪。有的甚至歪批《太极拳论》,肆意强奸王宗岳的本意。初学者面对如此景况,对《太极拳论》忌讳之深,无可复加。为此,本人试图将《太极拳论》放入古人独特的语意环境中去,去体悟古人对太极拳的真实看法!同仁者对此作望文生义解可矣!


     (一)太极大道:至大无边,至小无内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明旨,阐明太极大道!"太极者,无极而生”。
    “太”有两义:一,太者,大点也。意即比大还大一点,可谓至大无边也;其二,太者,点大也。意即只有一点点大,至小无内也。“极”者,端也。可见太极是讲究不着形相的。它是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
    用形象的譬如,太极就象是数字“0”。0=0+0 ,0=1+(-1) ,0=2+(-2) ,....0还可以是无穷大加上负无穷大。可谓“至大无边,至小无内”也。
   无极者,浑沌也!《庄子》里有关“浑沌”的寓言,有助于理解“无极”的实质。
   南海之帝为囗(“修”字以“黑”代“彡”音shu)北海之帝 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shu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 之甚善。shu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shu与忽在寓言里,可以代表空间与时间,在方位上可以代表南方与北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阴与阳。在其他的一些考证资料里,本来就说浑沌有两子,便是shu与忽。shu与忽代表的时空感念,与浑沌没有七窍正好是一种反差。七窍指一口、二目、二耳、二鼻孔。有了七窍,便能明见时空之中的一切。而浑沌没有七窍,也管理着中央之地。简文帝曾说:shu忽以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喻“有为”,合和譬喻“无为”。shu忽与浑沌代表了两种治理方式。
    由此可见,太极之道是由浑沌的无为、合和中生发出来的。所谓道法自然,讲的便是无为、合和的太极之道!
   
    (二)太极拳圭旨:称准阴阳变化,把握动静之机。
    我们知道了太极是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由“无为、合和”的无极中来,那么太极拳的圭旨又是什么?
    《太极拳论》紧接着便阐明了太极拳的圭旨:“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机者,能迅速适应各类变化的一种无法名状的东西。又解释为“轻灵”!
    《阴符经》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人者,天之所生。天,性无可见,生人而性即存乎人身矣。故人性乃天性之所寄也。这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人有心,当其未动,全无所见;一有感触,而心即于此见端矣,所谓机也。
    “机”便是天地万物动静将发未发的端倪反映于人心的一种感触。
    这样理解《太极拳论》,便可直指人心了。太极拳练的就是人心观照天地万物动静将发未发的端倪的感触。
    所以说,太极拳是练心智的拳,练敏感的拳,练轻灵的拳,练把握动静端倪的拳。
    拳论有云,拳权也。古时的权即是现在的“称”。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的“天平”!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变化的过程。《易经》讲的便是这一变化过程中阴阳消长规律!因而,知道了阴阳消长规律,也就能够明白了太极的道理了。因为,太极里包含了阴阳的基本结构。
    如果说,太极拳是一把称,阴阳便是称上的准星!所以说,太极者,阴阳之母也!
    人“气血”与“劲路”的运行路线,就是一个太极图。劲,属阳,从两足生,沿腿外侧足三阳上,走丹田,对穿至命门,顺督脉过玉枕,一路沿手三阳贯于手指,另一路虚领顶劲,直冲百会。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指的就是属阳的劲路。气,属阴,一路由百会过人中下行(自身的劲化为气血),另一路来自两手心(对敌时,对手的劲可转化为自身气血),两路气血沿手三阴至膻中,通过含胸拔背,走任脉,气沉丹田,对穿至命门,沉至会阴,然后沿两腿内侧足三阴,沉至涌泉入地。所谓“清气下降”指的便是气血。太极由“神”而分“精”“气”,“精”“气” 由“神”而合三为一。“精”“气”这阴阳动静的路线,在“神”的指引下,在周身走一“8”字形,便是太极图中两尾生生不息的阴阳鱼。“人身一太极”讲的便是“精”“气”“神”的运行变化。阴阳者,气血与劲路也。
    由此可见,太极拳是通过体察自己与对手的阴阳变化,来把握动静端倪的拳。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22# 发表于 2004-4-13 15:51 | 只看该作者 (五)曲伸之法:无招无式
《拳经》云: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这一节,虽是对上文“随屈就伸”的进一步解释,似乎是告诉了我们“曲伸”之法。然而,我们仔细研习此句,不难发现,王宗岳先生只是告诉了我们“曲伸”之法在两个层面上的阴阳消长时的应对原则。也既:第一层面:1、人刚--我柔--走  2、人背--我顺--黏 ;第二层面 1、人动急--我急应  2、人动缓--我缓随  。这两个层面的阴阳消长,自然会产生不同阴阳状态下的各种应对方法。譬如,人刚(动急)--我柔(急应)--急走,譬如:人80%刚(20%动急)--我80%柔(20%动急)....等等。就象两个基本的八卦图重叠,组成64卦一样。两个不同层面的阴阳消长变化,自然会有无数中动静变化。此为“变化万端”矣!
在此种阴阳消长,变化万端的情形之下,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靠简单的一招一式去应对。我们必须掌握总体的应对原则。这个总体的应对原则,只是一“理”而已!正象王宗岳先生所谓“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这一贯之理又是什么呢?无非“称准阴阳变化,把握动静之机。”啊!
走黏两法,只是在阴阳及至状态下的两个极端招式罢了!我们大可不必执著于此。许多拳手,执著于走黏两法,在与对手推手时,仅此两法的变化转换,将本是无招无式的太极拳,变成了纯玩意式的“推磨”表演。学者不可不慎!



(六)练就“无招无式”的拳学过程:
王宗岳先生在以上文字中,阐述了太极拳是“称准阴阳变化,把握动静之机。”的拳,应对动静之机的方法,不过分合而已。欲分合有度,就必须“随屈就伸”,“无过不及”。曲伸之法又是“无招无式”的,似乎将太极拳神起来。诚然,太极拳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外家拳,是有几分神秘,但练就“无招无式”并非“无门无路”。王宗岳先生还是为后学指明了练就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拳经》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
这句话不但指明了太极拳的方向,更为我们提供了习练太极拳的思维模式。
“招熟”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习练者通过刻苦的描红,熟悉太极十三势的每一动、每一招的劲路变化,轻扶“米字架”,用自身的“丰”字狼毫,在米字架中行功走架。这一阶段靠的主要是勤奋。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渐悟”的过程。所谓“渐悟”,一方面是指需化费一段漫长的时间,另一方面除了自身的身体力行、刻苦训练外,还需时时用脑、刻刻用意。这更需要一个人的智慧。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时间概念。但与渐悟不同的是:“渐悟”是一种模糊思维,而“阶及”却有了一条明确的路径。只是这条路径在我看来,犹如一架天梯。目标虽然明确,方向犹在前面,不再迷途,却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通天长梯。欲到达“神明”这一境界,除了勤奋和智慧,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23# 发表于 2004-4-13 15:51 | 只看该作者 (七)“招熟”的要求:
  练就“无招无式”的拳学过程中,毫无疑问,“招熟”是第一过程,也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过程。那么怎样才算招熟了呢?有一位朋友问我,他会陈、杨、孙、吴四式拳,也练了10年了,也得过省一级的套路名次,招还不熟吗?我只能一笑以对。
   无疑,任何套路都是有“招 ”组成的。而“招”的作用,在太极拳中,渐渐失去了原先的“以招对招”的单一作用。我理解的太极套路中的“招”,无非是一些实用的“招数”与生活中不太容易走到的劲路所组成的,练招的目的,更重要的还在于熟悉劲路与气血的走向。倘若练了一辈子的套路,还不知太极拳中基本劲路与气血的走向,我认为还不能称之为“招熟”。为此,王宗岳先生也提出了太极拳中的各类基本劲路:
   《拳论》云: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说明几点:
  (1)、“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句,讲的是中定劲;“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句讲的是左右劲;“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句讲的是上下劲;“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句讲的是前后劲。 
   (2)、从“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王宗岳是试图从被感受者(推手或实战时的另一方)的角度来描述太极拳的奥妙。是从对手的角度来描述太极中定劲、左右劲、上下劲与前后劲施之于身的感受! 
  (3)整劲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高深的劲路。我的练劲过程是:整劲--前后劲--左右劲--上下劲--整劲。象拉拉面,先要搓一个大面团(整劲),然后才能一次一次不停的拉面。搓面团时间短,面是短的,拉不长。 
  (4)、“仰之则弥高”可理解为:我(对手)想打他(太极高人)的上丹田,却发现他的上丹田越来越高,根本打他不着.... 
  (5)、“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可理解为:我(对手)想打他(太极高人)的左路,发现他的左路是虚空一片.....杳:太阳藏在树下,有虚藏、飘渺之意。“抱阳”二字,可是比较准确的注解“杳”字。古人“阳”的基本指示物就是“太阳”。“太阳藏在树下”大凡是黄昏时分,月亮开始升起。虚:为二十八宿之一,大凡临晨时分,月亮将落,太阳未升之时,由该宿值班。“负阴”二字是比较准确的注解“虚”字。
   习练太极拳者,只有在套路中,能够明白每招每式中的劲路变化,通过喂劲,能够轻而易举的将以上各类劲别施之于他人身上,我想大概就达到了王先生所谓的“招熟”的要求了。

TOP

人在江湖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人在江湖 当前离线

UID
17 
帖子
3695 
精华
积分
13235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北京林业大学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11 
最后登录
2009-7-16 

版主

24# 发表于 2004-4-13 15:52 | 只看该作者 黄山太极随感

黄山几天里,在师爷的点拨下,对太极所感所悟颇多,贪多不烂,似乎患了太极消化不良症。不知有没有快速消化太极的良药。且将能够理解的先予呈上,供大家分享。
(一)双龙戏珠
我一直喜欢吴鉴泉的拳照,以前对其曲中求直总有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师爷讲解我们杨式叶家拳的起势时,令我毛塞顿开。
其实,太极拳不只一根中轴,而是有两根相互交叉的中轴。其一是,站无极桩时的“脚踵--会阴--百会”,其二是“涌泉--会阴--聪门”。两根中轴交叉于会阴,在拳势的阴阳变换下不时的转化。犹如双龙戏珠。滔滔长江便由此而波涛汹涌,发放、引化也由此而随心所欲。守中藏中也便得心应手。所谓“吸之以踵”也迎刃而解。
(二)顾盼有序
顾盼二字理解容易,体悟实难。以前每见师爷何基洪先生行拳,动则如灵猫捕鼠,印象之深,而始终不得要领。黄山回来,我发现拳种一切机灵全在“顾盼”二字。从呆若木鸡到灵猫捕鼠,关键在于是否领悟“顾盼”二字。
顾盼在上下相随、左右折叠、前进后退间,顾盼在每一动的转换间,顾盼在每一式的变化间,顾盼在动静之间。顾盼在劲断意连间。
有顾盼,拳始有灵性,有顾盼,拳便生气势。
顾盼二字,虽只是对眼神的描述,其实全在耳朵与眼睛的相互转化之间。
师爷说,每见行拳数十年,不知耳朵在拳中的妙用者,无法入门。苦口婆心矣。
(三)鼓荡无常
“鼓”是一种古军乐。《周礼·鼓人》中载:“以金淳(三点水改为金字旁)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鼓,历来在战场上充当号令。春秋繁露曰:“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天地之所为,阴阳之所起也...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
义,此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后来也演变为演奏乐器的动作。鹿鸣《小雅·鹿鸣》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荡”古有两字:其一,是上汤(繁体)下皿,意思是水在器皿上煮沸的状态。其二,草头下一繁体的汤。意思是生满水草的池塘。浅水湖泊。这儿取上汤(繁体)下皿的荡。意思是平静的水面,在某种作用力之下,产生向四周、上下翻腾、荡漾的状态。
可见,鼓是鼓,荡是荡。不能鼓荡不分。鼓荡两字连在一起,用来解释太极拳理,原本是十分形象的,而今误解甚多。在黄山,听师爷讲解演示拳架中的几个常见动作,我似有所得。然一时也茫然不知其要。这些天,****复重现他的行架神情,我发现问题的关键是“鼓”“荡”二字。
鼓是演奏,荡是乐声的传播。鼓是投石于水面,荡是水平运行。鼓是器皿加热,荡是水的沸腾....鼓是因,荡是果。得矣。
在拳中,鼓是敛、是整、是合、是凝,荡是通,是空,是散,是透。
鼓是“涌泉-会阴-聪门”一线,荡是“脚踵-会阴-百会”一线。
鼓荡是两轴生息变幻的结果。鼓荡无常,拳便气象万千。
了明鼓荡,始知吞吐。
海纳百川才能气吞山河。
(四)圈内圈外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庐山的广告词。
他的诗一改他谱词时的豪放,而以理趣见长。这也许就是中国文人的品性的双重特征。诗言志,文人历来认真待之。词写风花雪月,可以尽情的张扬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特征。中国文人在诗词之中,出圈入圈,把玩着太极。
庐山可以做如是观。因为庐山是置身于内的玩法。黄山则不同。登临黄山,不但有小天下的感觉,所谓“岱宗逊****”,而且有无我忘我的境界。所谓“超乎象外”。没有了“我”,何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看。何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识呢?大凡黄山归来,不只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是“等黄山,天下无山”。游黄山,人间无仙境矣。
究其原因,黄山不是看的,也不是识的,黄山是让人“仙”了一把,过足了梦境、仙境的隐!置身于光明顶,我常疑惑:“我是谁。谁又是我二水居士?”
这便是黄山!
之前学太极拳,常用理智去了解太极为何物,太极做何解?也常幻想有朝一日,己身成为了一个“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太极球体。发现自己一直是“瞎子摸象”“盲者谈炬”,总不得要领。象是苏轼游庐山所感“只缘身在此山中”矣!
在黄山,观师爷何基洪先生行拳,发现,太极根本是蕴于内而行于外的。执着于己身求太极,呆板无所得,执着于外寻太极,更是缘木求鱼。己身之内、己身之外实无太极可寻,惟有“得乎象中,超乎象外”而已。
记得儿时把玩滚铁圈,一杆铁钩粘着一个大铁圈,可以前行,可以后退,可以左传,可以右旋。熟练者得心应手,圈人合一,不知圈随人转抑或人随圈移。初学者或执着于圈或执着于杆或执着于己身,终究是圈是圈,人是人。即便人仰圈翻也无法滚动铁圈。“人圈合一,而意超圈外”是把玩铁圈的诀窍。“铁杆是手臂的延伸”、“着手轻灵”、“步随圈移”是基本功了。
把玩铁圈如斯,把玩太极拳也如斯!
把玩太极,懂得圈内圈外的道理,也许是黄山给于我的灵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