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香蕉可以剥皮:中小学图书馆缘何成“鸡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11:57

中小学图书馆摆脱边缘角色的理想与现实

◆没有图书馆的学校是不完整的,但拥有了图书馆却不能有效利用的学校同样是不完整的。

 ◆中小学图书馆是被遗忘在校园的“角落”,还是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另一个“中心”?

 ◆提升中小学图书馆的吸引力、拓展中小学图书馆育人功能,需要什么样的理念转变与制度创新?

 ◆营造争相走进图书馆的社会氛围,需要什么样的引领机制与文化土壤?

 中小学图书馆缘何成“鸡肋”

 规模的扩大、硬件的升级,并不能使中小学图书馆摆脱这样的尴尬:在一些学校,图书馆如同“鸡肋”,没了不行,留着又没什么大用。

 一边是不容乐观的学生阅读现状,一边是图书馆利用率不足。中小学师生为何不愿走进校园图书馆?今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无一离得开图书馆,但图书馆的作用为何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早在2005年,上海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均图书量就已达到了近5000册,师生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了30册。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也在全市性的校舍建设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陆如俊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有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全开架服务,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借阅证拥有率达到了100%。无论是人均图书馆面积,还是生均图书拥有量,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是,随着人均图书馆面积和生均图书拥有量的增大,利用率的问题也愈加凸显。陆如俊也承认,在一些中小学,图书馆仍然只是个摆设。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我们的教务主任曾经说,你们图书馆就是关门三个月对教学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在学校,图书馆就像是鸡肋,没了不行,留着又没用。”

 那么,中小学图书馆缘何成为“鸡肋”?

 上海中学毕业生叶鲁、黄晓寒曾对12所高中图书馆进行调研,并完成了《关于学校图书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实施方案》。结果显示,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有限和分类粗略是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程改革的深入带动教材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使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一些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仅老旧,而且大多以文学为主,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远不能适应师生的需求。”阎衡秋分析。

 图书馆的选书、藏书又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密不可分。在陆如俊看来,图书馆需要既懂图书知识,又懂教育学,阅读面广且精通电脑的复合型人才。

 但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不是教师编制,他们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如在编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是专业的,甚至不是专职的。在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是个轻松的活,谁都能干”。

 “一些人有这样的认识,图书馆自身也有责任。”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信息科研处主任邹淑君认为,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图书馆仍然承担着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所提供的只是静态文献的保存与传递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承担教学任务,他们的压力明显要比教师低。“有‘为’才能有‘位’,提升图书馆的地位需要来自学校领导和图书馆自身的双向努力。”邹淑君说。

 同时,学校的文化氛围也会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产生影响。上海市曾经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作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教师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够理想。具体表现为,大部分教师阅读面较窄,视野不宽,尤其对文史哲经典著作阅读较少,超过六成的教师很少去或从来不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教师骨子里迸发出来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人文底蕴,都能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是图书馆的常客,又怎能要求学生呢?

 同样,无法回避的还有电子媒介对阅读活动造成的冲击。如今,敲电脑、玩手机、看电视这样的“三屏生活”正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

 “信息时代,更需要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阎衡秋对新阅读方式带来的冲击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电子阅读是把双刃剑,过度依赖视频、图像信息,会降低对书刊的阅读兴趣,可能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思考、创新、质疑能力减退。更为严重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触礁”。“阅读重要,但阅读什么更重要!阅读是人生的阶梯,但阅读本身也是有阶梯的。不同的书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读。学校图书馆理应承担起这份引导责任。”阎衡秋说。

 2008年初,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邹淑君曾经有机会到纽约曼哈顿地区的巴德高级中学进行访学活动,这所学校的图书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从早上开门到下午放学,图书馆都很热闹,学生们或低声交流,或独自阅读,或参与集会。每周有6门课程在图书馆讲授,上课时,图书馆的其他区域仍会正常运行。图书馆还经常开展社团活动或举办学术会议。“在这儿,图书馆就是学习的地方。读书是学习、活动是学习、交流是学习、上网也是学习。信息流动在人与书之间,更流动在人与人之间。”邹淑君说。这些所见所闻,让邹淑君对国内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改革产生了更加迫切的愿望。

 “校园边缘”如何变为“育人中心”

 要想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向往之地,中小学图书馆需要的不仅是尊重与扶持,更是角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创新。

 中小学图书馆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路并不平坦。来自基层的探索或许还显稚嫩,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大变革已从这些小变化开始。

 当选“体育之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生只要在德智体美劳任何一方面取得成绩,就能获得“学分币”。有了这些“学分币”,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看书、借书,还可以到图书馆专设的“文化超市”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和各类文化用品。这样的图书馆“改造计划”如今就出现在上海市青浦区毓秀学校里。校长江雪元欣喜地发现,为了能买更多的好书,学生们都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图书馆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在上海,许多校长、馆长和江雪元一样,正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图书馆不再被遗忘在学校的“角落”。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研究教育教学的发展动态、教师对信息的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在大量的馆藏资料中进行筛选、整理,编制了《教海罗盘》,内容包括文摘、新书介绍、索引。《教海罗盘》被送达各年级组后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图书馆还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借阅数据进行分析,和语文组合作设计了“师大附中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测评卡”,从中研究学生的阅读取向,并对每位学生作出评价性信息反馈。这张“测评卡”已纳入学校“学生自主发展成长包”。

 改变以书籍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而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开展服务,不少图书馆已经从这种转变中尝到了甜头。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上海市普陀区部分学校图书馆打破校与校的壁垒,开展了馆际互借,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更科学的配置。卢湾等区的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在假期为全区学生开放,其中一些学校的图书馆还为社区提供读者服务,使学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不断扩大。

 但是,图书馆要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另一个中心,仅靠图书馆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学校领导的支持、各学科教师的配合同样不可或缺。因为除了藏书、资料检索等,今天的学校图书馆需要拓展更多的功能。

 “图书馆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在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看来,课程与图书馆书籍资源的整合,产生的将是“1+1> 2”的效果。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不仅一些必修课,如经济学常识、生命科学等课程会根据内容需要在电子阅览室上,一些拓展型课程,如李志聪老师的《国内热点问题研究》、夏寅初老师的《面对面决策》更是将图书馆作为主课堂。课程与图书馆时空资源的整合,使学生更加亲近图书馆,也对师生的主动学习和研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书馆也可以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1996年成立的复旦附中“书迷会”如今已是杨浦区的明星社团。作为“书迷会”的指导教师,阎衡秋意识到“书迷会”是一个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借助“书迷会”这一平台,复旦附中图书馆与语文教研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了暑期读书活动、首届“复兴杯”名校读书节活动,让一大批“学生阅读明星”脱颖而出。

 华东师大二附中则在学生的实践课程中开设了学生管理图书馆的项目。图书馆的学生志愿者如今已有30多个,他们参与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订,参与选书、购书,对图书馆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成为连接图书馆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在朱家角中学,学校图书馆更已成为知名文学社团“春晖”文学社的坚强后盾。

 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路并不好走,要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扭转学生处于低谷的阅读现状,这些基层学校的探索实践只能算是刚刚起步。

 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谁也无法否认,许多大的改变就从这些小的变化开始。如同阎衡秋所相信的那样,“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中小学图书馆的价值”。

全文: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06/29/content_13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