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合日式会所:传承是一种责任——记黄杨木雕艺术家、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王笃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3:46:14
传承是一种责任
——记黄杨木雕艺术家、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王笃芳
2007-06-16    ▲王笃芳在雕刻 陈赛宽 摄   ▲飞天伎乐 60×49×9cm 1995年 作  ▲大唐盛事 48×12×14cm 2000年 作   ▲鲁班 40×26×15cm 2004年 作   ▲张良蓄谋 36×17×8cm 2004年 作   ▲东坡吟 35×21×9cm 2003年 作  ▲羲之与鹅 30×22×11cm 2004年 作   陈赛宽

  

  “以前总以为搞黄杨木雕是自己的一门手艺,现在当了‘传承人’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晋京接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归来后的王笃芳,感觉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有史料记载,作为浙江“三雕”之一的乐清黄杨木雕,已有近百年历史,涌现了不少优秀的黄杨木雕艺术家,王笃芳的父亲王凤祚,便是伴随着黄杨木雕的发展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大师。2006年6月,乐清的黄杨木雕和细纹刻纸,双双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笃芳作为乐清黄杨木雕艺术“第二代传人”,为弘扬乐清黄杨木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

  (一)

  年届六旬的王笃芳是王凤祚的次子,他从小聪颖好学,小学三年级时即以泥塑《李白醉酒》入选县里的小学生美术作品展。受家庭影响,1962年正式从事黄杨木雕艺术创作,一干就是40载。他说,黄杨木雕不同于陶瓷、泥塑和面塑人物,其作者除了必须能画、善塑,具有很强的人物造型能力,还要有长期操刀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雕刻技能。如同书法作品的力透纸背和国画作品的骨法用笔,能使读者“提精神,看过瘾”。

  当人们步入乐成镇晨沐桥畔偌大的“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展示厅,就会从王笃芳的作品中体味如何将传统技法和现代工艺相结合,使一段“木头”赋予生命和神灵。

  《老子说道》:突破一般雕刻的创作模式和传统风格,从人物服饰放纵无序的衣纹处理,充分展示用凿的技法,融合了民间艺术与学院风格的特色。

  《屈原问天》:作者用刀简练,一改传统雕刻在衣纹上处理上的细致刻画,力求达到重形更重神的艺术境界。

  《大唐盛事》:运用传统黄杨镂雕(透雕)技艺,将盛唐时期宫廷体育活动的一个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其构思奇妙,造型别致,叫人拍案叫绝!

  “在一件上乘的黄杨木雕作品上,读者能深切感受作者的刀功、技功和艺功。”王笃芳说:“以往,有一些人看不起民间雕刻,以为是雕虫小技,不是大艺术、大文化,那是对黄杨木雕缺少了解。可如今大不一样了,特别是政府还加大扶持力度,使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熠熠生辉。”

  (二)

  由于从小受父辈的艺术熏陶,王笃芳对黄杨木雕的艺术追求视同生命一般重要。他除了学习木雕外,还学习书法、绘画和泥塑,同时还博览群书。沈从文先生的专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他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开卷有益”便是他研读沈文之后的最大体会。《大禹王》、《庄子》、《李清照》、《鲁班》……刻刀下的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对这些人物不同服饰的处理上,摆脱了数百年来传统服饰雕刻方法的代代相袭,表现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创新意识;还有《张良蓄谋》、《观沧海》、《羲之与鹅》、《山涛》、《东坡吟》、《陶放翁》、《蒲松龄》等,其创作手法蕴含着中国绘画的氤氲之气,引人入胜,给人启迪。

  “只要这特立独行是先前少有的,你的艺术就是现代艺术;只要这特立独行能够得助于传统的艺术秩序,你的艺术便是中国式的艺术。”一位名家如此赞誉王笃芳的雕塑艺术,并称其为“中国雕刻王笃芳式”。

  (三)

  “雕刻时应做到胸中无刀”。30多年前,父亲王凤祚的一番教诲似乎至今仍历历在目。王笃芳回忆道:1972年,父亲告老返乡后,王笃芳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几个月后的一天,他把自己的几件黄杨木雕作品拿给父亲,希望得到父亲的赞许。殊不知,父亲看后却一脸严肃地说:“你说你创作了这些作品,但我所见到的却不是一个个雕像,而仍是一根根黄杨木,当它们成为活灵活现的人物时,你才算是真正入门了!”

  不久,王笃芳又把自己的一件“得意之作”《醉太白》呈给父亲。父亲似有溢美之意,但马上又问:“你是用什么雕的?”王笃芳举起手中的雕刀说:“自然是用雕刀了。”父亲却说:“错了!你应该用心去雕。当你拿着雕刀却没有感觉雕刀的存在时,你会感到那不是你在雕李白,而是李白在雕你。”

  父亲的一番教诲在王笃芳1976年后的3年求学生涯中体会更深。那时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求学,师从郑可教授。从民间到学院,又从学院到民间,王笃芳研习传统黄杨木雕之真谛,创作了大量精品。1995年至今,他先后有5件作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近10年时间,他先后7次参加国内大型展览,并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家先后赴以色列、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和考察。2004年8月,应阿联酋沙迦酋长国政府邀请,王笃芳还赴阿举办了艺术展。他的木雕艺术正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去年,还有一件作品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四)

  从晚清的朱子常,到父亲王凤祚、次子王笃芳、孙女王京,几代人共同耕耘一个世纪,为黄杨木雕这项民间工艺作出了贡献。王笃芳三代五人相继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其中三人还受到省政府的表彰。而王笃芳作为黄杨木雕承上启下的中坚,已成为这门古老民间工艺弘扬发展的砥柱人物。今年6月,他作为166位“中国民间文艺杰出传承人”之一,接受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命名,这是今年3月继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后的又一殊荣。

  王笃芳认为,民间艺术要获得永久性生存,创作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构思巧妙、造型优美、技艺精湛者的前途总是光明的。他说,自己的作品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先父的英名长存,有“王家木雕”之招牌,因此,要不断将自己的雕刻技艺传授给青年艺人,不能让传统木雕中较难的工艺,如群雕和镂雕等绝技在自己这一代失传。

  “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全球化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民间文化在人类的未来大放光彩!”采访结束时,王笃芳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复述了一遍,似在告诉笔者:“传承人”一定会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不愧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