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小儿泌尿外科:“绅士资本主义”及其文化传统之是非 chuanzhao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59:00

“绅士资本主义”及其文化传统之是非 / chuanzhao

2011-11-26 19:17 | 阅读(28) | 标签: 读书看电影 |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文章

——现实寄寓于经济史之中

 

全球媒体上正传播着两大新闻热点:美国债务重新点燃2008金融危机未熄的灾难和英国的社会暴动,我正在阅读的一本10前出版的重新讨论“英国病”、“英国衰退论”的论文集《反思英国衰退》(Rethinking British Decline,edited by Richard English and Michael Kenny,2000 )与这两大新闻热点有着深层关系。它虽是11年前的旧著,但是作者们讨论的问题也与我国学术界这几年讨论的热门话题——文化与制度的关系、经济发展模式、美国霸权的衰退也都有点关系。该书收集了18位不同立场在1970、1980年代参与过当年“英国衰退论”论争的学者的对当年参与论证的回顾和反思的文章,对英国经济史好奇的中国读者来说,有“兼听则明”的长处。拙文只谈两点读后的困惑——仅是这本论文集讨论的问题冰山一角。

一,金融业模式胜利?还是制造业模式胜利?

1950年代后半至1970年代,“英国病”、英国经济、国力的衰退一直是英国学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20世纪最后25年争论最为热烈。战后英国经济增长率比不上美国,与后来居上的日本、西德相比更显得犹如老牛破车,加上持续很高的失业率。不仅经济发展滞缓导致在全球的影响力急速低下:1950年代撤出苏伊士和中东,1960年代又不得不从非洲放弃所有的殖民地。与昔日相比,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衰退是不容置疑的,每个英国人都很清楚,人们为之焦虑,朝野追究“英国病”的病原体,学术界首当其冲,历史学者、经济学者、评论家、政治家都投入这场论争,开出自己的处方。光从这本《反思英国衰退》文集收入了18篇论文,就可以想象当年参与论争学人之多和观点之庞杂,该书所收18篇论文角度、结论也多各有千秋,但是无论左、中、右,也无论论者所属学科,涉及英国衰退众多的病原体中一个最主要病原体,在经过几十年论争、反思之后,大家依然公认——英国经济体制难以摆脱的“绅士(gentleman)性格”,还形成一个新的专用名词:“绅士资本主义”(gentleman capitalism)。

早在1960年代英国的左翼历史学家指出英国的资产阶级市民革命是个未成熟的早产儿,出现在产业资本家还没有诞生的17世纪。所谓市民阶层的主体是地主、贸易商人和一些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总称gentleman。新左翼学者佩利?安德松等人在马丁?维纳之前就提出了英国产业革命不成熟、不如法国革命成熟的观点,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市民革命彻底的法国怎么在历史上没有超过英国?到了20世纪,英国依然滞留在这样一个为绅士(gentleman)阶层及其文化左右的社会模式之中,被美国和德国超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美国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学家马丁?维纳(Martin Wiener)接受左翼历史学家这个观点,敷衍开去从文化批评入手,提出自己的看法。绅士资本主义之所以能顽固存在下来,过于早产、不涉足制造业的资本家的产业革命巨大历史的原动力是gentleman文化。所谓gentleman阶层乃是英国的特色:他们拥有很大资产,靠土地、房产租贷为生。进入19世纪以后,gentleman大多由租贷业转向金融证券业,以金融业为核心形成一个第三产业,从事这些职业的高级职位的人们形成一个上流社会,大都市伦敦是他们的据点。他们保持自己特有的价值观:重视保守传统文化,保留上流阶级特性的注重拉丁语、人文教育的公学和剑桥、牛津大学那样贵族学府,维持明显阶层分化的教育体制;偏好人文学科和艺术、鄙视制造业及其技术革新的发展(英国大学中、社会上的工科地位低下,工科人才纷纷流向美国)。英国社会的这个保守的绅士特征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更是明显的鹤立鸡群。

19世纪末,约瑟夫?张伯伦的大英帝国最惠国关税的设想不能实现之后,英国还是一直坚持把对海外开发投资赢利、自由贸易主义作为国策,城市金融中心就依然绅士活动的根据点,伦敦极力保持自己在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20世纪末,欧美经济学者在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模式分类时,英国的分类大致被归纳成:1,盎格鲁?萨克逊模式(Albert M.,1991; Pryon F.L. ,2005);2,自由市场经济模式(Hall P.A. Soskice D.,2001;Esping-Andersen,1990;Kitschelt H.,1999;Boyer R.,2004 Amable B.,2003)。英国出身的经济学家多尔(Dore R,2000)不仅把它归纳在自由市场模式中,而且更微观、直截地把英国归为“股票(证券)市场经济模式”来说明它的绅士资本主义特征(关于20世纪末,欧美资本主义多种模式的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综述,限于篇幅,将另外撰文介绍)。批判英国模式的学者一般都认为:

1,金融业注重短期贷款、短期利益,对制造业经营者有很大压力,金融制度不利于新产品开发;

2,因为工党的存在、费边主义传统、工会的强大,罢工导致停产的日子,英国在欧洲居首位;

3,轻视工科的教育体制和绅士文化传统;

4,欧洲经济共同体最早六国,自由贸易强化了竞争,但是英国失去广大殖民地后,依旧依赖英联邦内的贸易优惠制度,实施的保护主义政策导致缺乏竞争力;

5,作为政府调整、服务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事业投资水平低下,遭遇危机时不能发挥调节作用。

2000年前后之所以会有《反思英国衰退》这样文集出现,先前投入论争的学者们之所以又回首注意这个话题,那是因为这个时候因为撒切尔政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成效——20世纪末英国的经济有点回光返照的迹象,金融经济、自由贸易为主体繁荣似乎又回归伦敦,有人提出先前所谓“英国经济衰退论”是个“幻影”,用我国近年来流行的学术新词来说,是个“伪问题”。围绕“衰退论”到底是不是“幻影”,人们开始不仅要重审战后前30年的衰退,还要审视自从1980年代撒切尔政权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之后的结果。

撒切尔的改革把弗利德曼、哈耶克等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她的异常激烈反工会的立场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对金融的规制,完全放弃政府对经济干预、对社会福利的责任来促使建立更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撒切尔的改革到了20世纪末显出了成果,英国经济似乎显示出好兆头。但是学人们依然存在各种难解的疑问。比如,英国产业史研究泰斗式的人物、已故悉尼?波拉德(Sidney Pollard,1970-1980年代相关著述甚丰,他的《蔑视制造业导致工业衰退》一文也收入《反思英国衰退》中)一贯把偏向制造业的英国西北部、中部地区与以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伦敦作比较研究,指出英格兰地区过于依赖第三产业是导致英国长期衰退的根源。撒切尔夫人的意识形态与波拉德相对立,但是,她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委也是要改变过分依赖以金融业为主的局面。问题是撒切尔的改革虽然使得经济发展的效率有所提高,并没有使得英国的制造业实力有所增强。而且,那些跨国财团(无国籍)的资讯业、金融业及其混合物聚集的都市产业能代表英国国家的产业经济吗?今天的英国发生暴动,不能说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结果没有关系,与制造业的萎缩使得社会底层工人失业不无关系。可是,1990年代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的日本、德国长期经济不振的同时,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俱进的,还有一个“定论”,即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成了世界经济的未来方向,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更是个正确的方向,不要说农业无足轻重,工业、制造业也完全被边缘化,制造业出口大国日本和德国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那么,历史上一直以自由贸易、以金融业为立国之本的英国,从政策、策略、理论上来说,岂不是今天站在全球经济最前沿、最先端,绅士资本主义哪是“英国病”的病原体?而是难得的原动力,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载体。20世纪末英国经济增长率虽不及GNP基础低的新兴国家那么高,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并不低,这么一点的增长率维持的英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说还是相当高的。——《反思英国衰退》文集的两位编者英格利希和肯尼就持这样的观点,当年争论不休的“衰退论”是一个伪问题,在他们看来连“相对衰退”也谈不上了。

但是,正当人们对老牌资本主义英国前景的悲观转为乐观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声势大大超过1997年亚洲危机,而在这危急关头,只见世界工厂的中国巍然屹立,很快摆脱危机,还像力挽狂澜的巨人那样伸出手来拉发达国家一把,并没有完全消除所有的疑惑。经济学家、政论家们又回头遇到了理论上新问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金融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全球金融规则缓解都成了左派批判、攻讦的众矢之的。其实,早在1992年考莱曼(D.C.Coleman)就提出责问:工业、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经济基础时代真的结束了吗?光凭金融、电脑不制造产品,人们能在只依靠IT和金融业的荣光时代中,在资讯产业中生活下去吗?(Myth History, and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英国绅士教育是现代化的绊脚石?

马丁?维纳文化批评点燃的英国是否衰退的学术争论中,引发了4个与教育相关的重要问题:1,19世纪末公学的教育体现了绅士阶层的中产阶级共同的反产业主义精神;2,与金融业、商业等相比,传统公学教育对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产业家子女选择前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3,事业成功的制造业产业家子女都离开父辈开创的事业,流入gentleman从事的职业,人才流出;4,公学毕业的产业家真的受到这种负面影响,而经营不善吗?因为维纳认为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英国绅士教育不仅是半吊子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也是现代化——现代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在这个论题上,对维纳发出最有力反击的是澳大利亚学者鲁宾斯坦《没有衰退的大英帝国;英国的经济、文化、教育》(W.D.Rubinstein Capitalism, Culture,and Decline in Britain 1750-1990、1993)。七年后他在这本论文集的第二章“英国文化与经济实绩”里坚持阐述了相反观点:

要确定英国社会的文化、教育理念是反资本主义的吗?反工业化的吗?这还需要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即英国文化是不是世界上最反资本主义、反工业化的?如果从其社会中的高级文化(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化、非大众文化)来看,英国文化至少在欧洲在反资本主义、反工业化;从环保出发的反城市化和反科学技术这些方面是也最温和的。他认为可以不夸张地说,几乎整个西方知识分子,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在过去150年以来是不断深入、坚持反对资本主义、现代主义。以德国为例,左派马克思、恩格斯、卢森堡那样把社会罪恶归结于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要通过革命的手术铲除资本主义、普鲁士物质主义、实利主义、形而上学、自由贸易。容格地主、保守贵族则代表右翼,以民族主义、军人权威来对抗现代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因此德国大学19世纪人文主义对现代性的抵抗比英国激进的多,而英国正是18世纪形成的绅士主义却造就了不走极端、中庸的好传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鲁宾斯坦因认为重视人文(绅士)教育、文化是欧洲普遍现象,也是英国近世文化的特征。英国制造业不发达,金融业、第三产业的职业与绅士身份一致, 发展迅速、强大对毕业生有吸引力等等,都不是弱点,也不标志衰退——出于对外资本输出的帝国主义国策的考虑。

笔者还曾读过《反思英国衰退》之外、专门研究教育史的学者迈克尔?萨德森参与论争英国绅士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著作《英国的经济衰退与教育: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Michael Sanderson,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cline in Britain,1870 to the 1990S)。萨德森在承认绅士人文教育、文化是工业现代化的绊脚石前提下,以伊顿公学为首10所最著名的公学的档案材料和牛津、剑桥大学的史料来证实英国的传统绅士教育并没有能阻挡现代工业社会的潮流,维纳指责的四个问题只是历史学家事后非实证的假设。现实正相反,英国的教育屈服于现代人对物质追求、对经济增长无限的欲望。当今英国文科大学生品质日趋低下,难以写出规范、典雅的文章,更不要说高深的学术研究了。

在该书的第三章,萨德森集中对百余年来的教育拖了经济的后腿,导致经济长期衰退的通说提出三个方面反论。即一,1890年至1914年间,为了与新兴德国、美国竞争,大声呼吁强化技术、工科教育的人们,不是来自制造业的实业界,却是政治家和学者。二,英国虽然大学的工科、高级技术学院发展滞后,但是其培养技术工人的学徒制度有一定合理要素。即职业训练成本由雇主和学徒这两方职业教育的收益者负担,既不动用国民税金,两方都为了自己长远利益具有主观的积极性。第三个反论是将英国教育与被人们普遍肯定、赞赏的德国教育体制比较——因为人们都说德国产业发展迅速的缘故是德国教育体制胜于英国。萨德森比较中并不这么认为:1,德国小学教育工资低,德国的基础教育并不比英国先进。虽然德国1899年国民识字率(男、99%、女98%),英国也差不多(95%),而移民美国的英国人的识字率高于德国移民。2,英国有追求人文教养、古代七艺的公学,德国有雷同的人文高中、毕业生升入工科大学很少。德国的大学也和剑桥、牛津一样神学、哲学、法学毕业生过剩,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志向都想成为官僚、公务员;1899年德国工科大学才有学位授予权,学校、教师语文课相比低人一等。4,1870年代起德国有机化学明显领先,但物理、数学、工学英国也未必落后。5,1860年代,德国和英国企业家中大学毕业者都在30%,不相上下。英国造船业(比较综合性工业)依然领先。所以,英国19世纪后半教育体制并不劣于德国。另一方面,大学扩大往往追随经济增长,但是考察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时,要慎重,要注意两者并非绝对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教育规模、水准、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产业竞争不一定是正相关,比如19世纪末英国大学的与冶金相关学科学术上领先、矿产业企业家中大学毕业者比例高于德国、美国,但这两个行业增长都不如德、美。1950-1960年代,明显英国表现出衰退的年代,英国大学生总数中学理、工、医比例高于德、美、法。1960年代为止英国报考工科高中毕业生少,是因为中小学教师待遇低,与科及相关师资差,涉及科技内容少,导致学生对科技无兴趣。

萨德森认为,即使承认20世纪以后英国经济衰退,那么,就劳动力素质这个要因而言,教育体制当然负有责任,但是。与教育体制内部的学校、教师所应负的责任相比,倒是来自教育体制外部对教育各种限制的外因要负更大责任,虽然,更严格地论证的话,教育与它的外部社会要因之间,有个相互影响的循环过程,会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论证之中。总之,萨德森提出的教育并不是经济衰退唯一的因素是该书的宗旨。他最终也承认人们普遍对英国19世纪以来教育批评的以下几点:科技教育落后,没有高级技工学校,1960年代历史悠久的苏格兰的工科大学也受社会思潮影响,回到重视纯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路上去,从1944年鲁宾逊改革逆转,1990年代工科大学一半以上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进入90年代教育经费紧缺大学首先削减的是科学、技术学科经费。英国经营者和技术人才培养成了一个难题。经营学科需要有经验师资,但是有经验的经营者不会放弃到待遇来大学执教,大学教师待遇远远低于经营者;而工程师、技师工资低,社会地位低(排在20几位),所以对高中毕业生没有吸引力。

维纳、鲁宾斯坦、萨德森等人关于英国绅士教育人文主义核心教育内容、理念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关系的讨论,值得我国提倡人文主义教育的学界人士注意,连英国这样具有根深蒂固人文传统的国家,人文主义都淹没在金钱、物欲的洪流之中,要在当今中国发出振兴人文主义教育、高度教养博雅教育的呼吁,不是螳臂挡车的徒劳,就是做秀的“行为艺术”。

 

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以后这三年中,西方国家没有完全摆脱危机,“英国衰退论”这个经济史的课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了。不仅对于英国、美国正在走下坡路的昔日霸主,对正在崛起的竞争霸主地位的诸新型国家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人们可能又要想起1990年, 巴利?撒波尔提出的另一种与英国绅士文化无涉的衰退规律说:所得水准上升的年代,衰退论就喧嚣,说明人的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望,促进经济发展,是发展的动力,相反,物质欲望也是衰退的原因。全球人的欲望,只盼望经济无休止地增长,这样只能在死亡和增长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唯一可行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