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治不孕不育那家强:张信刚: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4:42

 

    图片说明:12月7日下午,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清华大学名誉教授受聘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顾秉林院士为张信刚教授颁发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聘书并致贺辞。校文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原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主任胡显章教授主持了受聘仪式。受聘仪式后张信刚教授发表了题为“从达芬奇飞天到嫦娥奔月――谈创新人才与创新文化”的精彩演讲。

    2007年秋,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来到清华大学,为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了一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游走于文明之间”。为此,新闻中心记者就大学文化素质培养、西方大学素质教育传统、办学理念等相关问题对张信刚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清华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认识、理解、实践和发展的过程,由拓宽学生知识面上升到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促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汇合与交融,构建价值体系,提高文化自觉的历史责任,重塑大学生的精神人格。您如何看待文化素质教育?

    张信刚:我完全同意清华大学对此问题的看法。人们对于素质教育都会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初始动机可能会不一样,但最终都会落在民族文化传承或世界文明传承的共同点上。我个人的体会主要有四点:首先,文化素质教育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第二,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使人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做一个反思,一个传承文化之后的反思,尤其是大学培养人才,毕业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精英和带头人,应该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未来的走向有一个反思。借助其他世界文明,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所以,在注重自己文明的同时,对其他的文明也要有所了解;第三,中国传统上不是一个以宗教塑造道德的民族,而是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素质教育可能会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变,塑造一种比较高尚的人格,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第四,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方法,就是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使人视野开阔,知识结构比较完整,能够培养一个人创新的欲念。思想、文学艺术的创新,社会制度、管理方法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无论哪一方面,创新的意念和欲望是最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我认为不止要授人以渔,更要激发别人捕鱼的欲望。真正实在的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基于既有的材料和思想做出新的组合与应用。那些能够结合不同学科,兼及文理,宏观把握,举一隅以三隅反的人,其创新欲念往往最为强烈。

  记者:西方很多著名大学一直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张信刚:相对于美国,欧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比较少,主要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而美国的大学从19世纪以来,就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一些学校对于工科学生也要求一定比例的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但是各个地方学校规定也有差异。美国一些著名大学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毕业前要读20本great books(优秀伟大的著作),比如《圣经》、《荷马史诗》等,并要写读书报告。20世纪80年代,这些书目在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更多融入了女性、黑人、亚裔等作品,变得多元。

    比如在哈佛大学,不论学习什么科目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从数理、逻辑、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课程中选课修习,因此,教育比较全面,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比较完整。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大学被认为是培养精英的学校,非常看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显现出一种长期的优势,成为各个领域的人才。在整个必修学分中包含种类更多的知识,是西方很多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借鉴这些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整个课程设计体系里,培养具有宽知识面的人才。

    记者:您在就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期间,十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积极推动和筹组中国文化必修课和世界文明课程,您能否谈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张信刚:谈到开设中国文化课,时值香港回归前夕,香港很多年轻人在肯定自己是中国文化传人的同时,却缺乏一个对于中国文化系统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些人在中学学习了一些,但学得不多。所以我在1996年,也就是回归的前半年,提出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的建议,得到了学校同事的支持,并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中国文化中心,由我策划,两岸三地的学者一起为这件事情做出了努力,并编写了教材。在城市大学,每个本科学生都必须修满这门课程的6个学分。这门课是通过课堂听大师演讲,网上与老师、助教讨论,学生网上学习,利用暑期分组到富于文化传统之地实地考察等方式增进学生对文化的认识。中国文化必修课程在城市大学已经开办了十年。考核方式就是学生要写论文,做点研究,同时参加网上题库的考试。

    世界文明课程是在2004年构思的。那时中国文化课已经变成了城市大学的一个传统。但我考虑中国文明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生还应该了解世界不同的文明。于是在2004年到2006年两年间,我走访了不同国家的大学,请到了一些著名学者,并于2007年4月在香港和北京分别开了两次会,准备将来共组世界文明课程。这门课程得到了企业界、香港的大学资助委员会的支持和资助,有望在2009年始办。筹建这样一门课程,主要是注重文明多元这一理念,将对各个重要文明分别陈述,并着重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专家将在网上进行授课,通过视频导学、学生自习教材、助教讨论等方式学习。

    记者:能否谈谈您来清华开设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考虑?

    张信刚:我来清华开课,其实也是机缘巧合。我与清华大学前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老师早就相识。2004年,中央9台邀请我做一个英文专访节目,我邀请了胡显章老师,2005年他和曹莉老师邀请我到清华大学做演讲。2006年再次来到清华,胡老师和曹老师建议我来清华教一门课程,经过各方面商讨就确定了下来。我为清华大一同学开设的课程名称为“游走于文明之间”,用数学偏微分和多变量函数的概念来分析文化的改变,即通过固定“人”坐标和“空”坐标,用典型历史人物和经历文明嬗变的城市为线索去探询历史文明进程。授课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助教导修和网上讨论,与城市大学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的授课模式比较接近。开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发学生对世界各大文明之交流互动以及盛衰兴替之思考,促进学生对人类文明进程之关注。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使同学们进一步扩展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对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