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现代生殖医院黑吗:中国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42:56

【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邻朝鲜,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接俄罗斯,正北为蒙古,西北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东和东南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文莱等国相望,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将近4000年之久。历史上,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素称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丰富的文化典籍。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经商、西周到春秋末期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经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到清朝前期为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居民】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约13亿。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约占人口的92%,55个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千万的是壮族;超过百万的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族等;超过10万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柯尔克孜、土、羌、达斡尔、景颇、仫佬、锡伯等;万人以上的有撒拉、布朗、仡佬、毛南、塔吉克、普米、怒、阿昌、鄂温克、乌孜别克、德昂、京、基诺、裕固、保安、俄罗斯族等;万人以下的有门巴、独龙、鄂伦春、塔塔尔、珞巴、高山、赫哲族等。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识别的民族。通用汉语,各民族聚居区同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多宗教国家,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宗教信仰自由。

【自然环境】   全境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占全国面积的3/2。西南部地区是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由青藏高原西北端的帕米尔高原延伸出许多高大的山脉,向东逐渐降低为低山、丘陵,大体上以东西和东北--西南两种走向最普遍。东西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西部,山形高峻、气势雄伟;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在东部,山势渐低,风景秀丽。此外还有南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阴山、秦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南岭、台湾山脉等。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多是我国地理区域的重要分界线,如昆仑山脉北支和祁连山是青藏高原的北缘,阴山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之一,秦岭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了青藏高原的西南边缘。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致可以分为两带: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一般西坡较平缓,东坡陡峻,形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边缘,河川流经山地多成峡谷急流,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长江切穿巫山山地形成的;长白山、辽东丘陵、浙闽山地等,不连续地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东部,林木葱郁,有许多著名风景区。这两带之间,分布着我国的主要平原。以上山脉的分布构成了中国地形的基本骨架。按高度的明显变化,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可以分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势磅礴,高原上山岭宽谷并列,湖泊众多,是最高的一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米)在青藏高原南缘我国同尼泊尔接界处;青藏高原以北、以东,下降到海拔2000-1000米以下的高原和盆地,主要有地面崎岖的云贵高原、沟谷纵横的黄土高原、起伏平缓的内蒙古高原和山青水秀的四川盆地、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草原宽广的准噶尔盆地等,这是第二级阶梯,新疆吐鲁番盆地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55米,是我国陆地上最低的地方;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及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以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和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丘陵,沿海平原多在海拔50米以下,这是第三级阶梯。我国大陆东、南的海面上,岛屿星罗棋布,总计全国共有5000多个岛屿,以台湾岛最大,其次为海南岛。面积在200平方千米以上的还有崇明岛、舟山岛、东海岛、海坛岛、长兴岛。其余大部分是面积在一平方千米以下的小岛,分布极广。我国河流多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长江长6397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之一;黄河长为5464千米。横断山区的大河向南流,澜沧江属太平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属印度水系。新疆西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属北冰洋水系。我国西北部有许多内流河,以新疆塔里木河最长,2137千米,为我国第六大河。古代劳动人民开凿的大运河全长1801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主要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由于领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距海远近差异很大,形成了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如黑龙江省北部全年无夏,海南岛长夏无冬,淮河流域四季分明,云贵高原南部四季如春,青藏高原西部终年积雪,西北内陆夏热冬冷,日温差大。总的特点是:全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冬季南北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从东南的1500毫米以上,向西北递减到50毫米

【自然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潜力巨大,向有“地大物博”之说。现有耕地约9600万公顷,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占世界第4位。目前全国还有约3300万公顷的宜农荒地、6000多万公顷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和利用。我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目前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近150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位居世界前列,铅、铁、银、锰、镍等的储量亦具世界意义。全国水资源总量初步估算为:28000亿立方米,河川年径流占世界径流总量5.8%,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8亿千瓦。现有森林面积1.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有多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种子植物2.5万种,经济植物2400多种。有2400多种鱼类和大量的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

【经济概况】   经济发展较快。农业上,正在逐步改变生产形式和条件,许多省、市、地区、县、镇、乡的粮食平均亩产量逐年有所提高,生活水平也逐渐改善,并对扭转“南粮北调”的状况作出了贡献。我国农、林、牧、副、渔五业的发展,为全国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产品和原料。粮食作物中,小麦和旱粮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稻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稻、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作物主要是棉、麻、油料、糖料等,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主要产棉区,在西北地区也开辟了大面积棉田。广大山区除生产粮食外,还产桐油、茶油、茶叶、蚕丝、白蜡、药材等多种农副产品。工业上,现已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还建立了汽车、拖拉机、轮船、飞机和各种机械的制造工业,有些高级、大型、精密、新型的机械已能成套成批地生产。化学、纺织、食品、制糖、卷烟等部门在原料产地普遍建立。地方中小型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农具、机械制造、化肥、水泥等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各省大都建成了自己的多种工业中心。科学技术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骨干,建国以来,在西部地区兴建了大量新铁路,同时对原有铁路进行了技术改造,并修筑许多复线,通车里程增加两倍多。目前,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区都有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哈线,滨洲、滨绥和沈大线,京包和包兰线,陇海和兰新线,宝成、成渝和成昆线,沪杭、浙赣和湘桂线,湘黔线等。公路交通发展迅速,工程艰巨的川藏、青藏、新藏等公路,对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发挥着重大作用,内河通航里程比解放前增加一倍多,以长江、珠江、松花江运输最盛。素称天险的长江三峡早已实现“川江夜航”。沿海有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湛江等重要港口,可停泊万吨海轮,联系沿海各省和世界各地。国际航空线可通达许多国家。

【货币】    人民币元。

【主要节日】

春  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二十四节气】

立春:24日前

雨水:21820

惊蛰:356)

春分:每年的321(或22日)

清明:每年45日前后

谷雨:420日前

立夏:556

小满:52021

芒种:66日前

夏至:622日前

小暑:77日前

大暑:23日前后

立秋:878

处暑:82324

白露:98日前

秋分:922日前

寒露:108日前

霜降:1023日前

立冬:每年117日前后

小雪:1122日前

大雪:127日前

冬至:1222日前

小寒:15日前

大寒:120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