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爸爸有产假吗:破玄:老子的密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7:31:58

破玄:老子的密码

 

前言:破玄解码,从风月无边讲起

破玄解码,从风月无边讲起

  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让我讲点故事。

  话说当年乾隆下江南,某次的一个行程安排是夜游杭州西湖,在湖心亭赏月。那个凉风有信的晚上,见此湖光月色、美景宜人,乾隆皇帝一时兴起,吩咐侍从准备笔砚,随即在湖心亭上写下了“虫二”两个大字。然后笑眯眯地默不出声。这下可把众多官员、随从难倒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老爷子这是啥意思呀,嫌没招待好?明明都吃好喝好了,还有江南的美人陪好了,这良辰美景的咋就奈何天了呢?难道是嫌这地方太清幽,让我们这些个奴才给他弄两只大虫(老虎)来,给他找点刺激、寻个开心?你看就这脑子,还敢解皇上的题词呢?难怪只配做奴才。还好这中间有个官员是翰林出身,读过点诗文。于是,他赶紧出来给遭遇冷场的乾隆圆场:难得皇上有如此雅兴,此地风景甚美,风月无边呀。一众官员、随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是在和他们玩字谜游戏,繁体“风月”二字把外框去掉,这不是就是“虫二”吗?

  这就是今日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右侧,那块高一米、宽五十厘米的“虫二”石碑的来历。但上面的字已不是乾隆皇帝当年的御笔。而是后人从乾隆的墨宝中,“曲院风荷”与“平湖秋月”里选出“风”、“月”二字来,挖拓而成。

  不过,据有人考证,有文献记载的“虫二”的典故,比乾隆爷下江南的传说要早得多。最早的是跟李白有关。据说岳阳楼三楼的木壁上,本来曾有三个隐约可见的字迹:一、二、虫。人们一直不解其义。后来李白游岳阳楼,看出这是一副字谜对联,即“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还有一则就是和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有关。据褚人获的《坚瓠集》引《葵轩琐记》云:唐伯虎题妓湘英家匾云:“风月无边”。见者皆赞美。祝枝山见之曰:“此嘲汝辈为虫二也。”湘英问其义,枝山曰:“风月无边,非虫二乎?”唐伯虎够蔫儿坏的,拿人家的营生打趣。这不是风月无边了,而是春色无边,比《红楼》里的“两个妖精打架”还隐晦。真拿别人都当“竹苞”(个个草包)啊。

  古人这种故弄玄虚、玩文字游戏的故事太多了。故事当然不是白讲的,各位看官请注意领会,这和我们今天进入的主题有紧密的关系哦。我下面再讲一副奇联巧对。在杭州西湖栖霞岭北麓,有西湖十景之一的黄龙洞。这是杭州为数不多的道教名胜之一。在保留着原先道观景象的山门入口处,两侧门柱上挂着一副蓝底金字楹联,联文仅八个字:“黄泽不竭,老子其犹”。这个对联到底说的是啥意思呀?貌似和老子很有关系喔?我先给点提示,要解这副奇联,得知道“老子其犹龙”的典故。下联隐去了一个“龙”字,上联也隐了一个字。得把这个字找出来,你才能解。我先按下不表,各位看官且慢慢品,慢慢解。我拿这副奇联出来讲的目的,就是要说明道家以及道教传统里,越到后世,在形诸文字方面要紧之处往往隐语连缀,窥其堂奥者往往如获至宝,不能识破者则如读天书,玄之又玄。

  说到这里,终于进入正题了。其实,早在晚清,著名思想家、学者严复就在《译<天演论>自序》中感叹:“读古书难!”他总结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历时久远,简牍沿讹”,文字错漏严重;二是“声音代变,则通暇难明”,音义变化较大;三是“风俗殊尚,则事亦参差”,社会风貌人事习俗落差很大。重要经典尽管历代“训疏”者勤,仍不免“于古人昭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我的湖南老乡、晚清思想家魏源曾说过,老学史上无一人得老子之真。“后世之述《老子》者,如韩非有《喻老》、《解老》,则是以刑名为道德,王雱、吕惠卿诸家皆以庄解老,苏子由、焦竑、李贽诸家又动以释家之意解老,无一人得其真。”(魏源《老子本义》)

  笔者认为,《老子》一书,在后来为什么变得越来越不好懂,第一,与道家的隐语传统(其实也是中国文人文字游戏的传统)和严复所讲的“三难”,这四点原因有莫大干系。第二,与魏源所言的后世这些解老学者解老的方法(特别是“以庄解老”的误判、魏晋玄学的误导)有莫大干系。到了今日,这种流风弊俗,依然不绝。更可怕的是今日妄解古书的风气大盛,不好好研习原典、一知半解拾人牙慧的学者太多。能如严复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者太少。更不要说去用心揣摩,《老子》一书中“大象无形”、“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恢弘气象。我见过不少《老子》的今译读本,无知无畏、信口开河,令人齿冷者,多矣。

  我这样讲其实是有切身体会的。今年十一国庆当天,我看完世纪大阅兵直播,下午拟去爬深圳的莲花山。结果走到深圳中心区,却进了莲花山对面的中心书城。无意发现在书城一角有一个书架满满的都是与《老子》有关的导读、解读、译注之类的书。我拣有兴趣的逐一翻看,居然发现没有一本没有解错的,有的甚至错得离谱。我那天在中心书城这个书架前泡到了天黑,在心底暗暗地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写本跟所有已出的有关《老子》的书都不一样的解老的书吧,你可以做到的。我给自己定了6个字的标准:准确,生动,有趣。绝不沾“二虚”的毛病:避实就虚,玩弄玄虚。

  那天,我在通行本的《老子》一书里选出了十大最有名的玄句。各位看官也可以拿去测测你手边的解老的书,看它给出的解释令你无惑、信服吗?

《老子》十大“玄句”思考题。

  一、将“大音希声”解释成“最大的声音就好像是没有声音”,对吗?如果不是,那应该怎么解?

  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里的“不德”,真的是“不以为自己有德”吗?

  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子中的“一、二、三”,怎么解?

  四、“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意思真的是要回到远古时代,“人们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吗?

  五、“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老子真反对“仁义”,痛恨“仁义”乎?与倡导“仁义”的儒家势不两立?

  六、“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这里的“毂”做“不善”解,对吗?

  七、“强梁者不得其死”是老子说的吗?如果不是,那它的出处在哪?

  八、“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个“谷”是做“山谷”、“河谷”解,形容“虚空”吗?

  九、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还是“上士闻道,堇而行之”,哪一个版本用词更精准?如果“堇”优,理由是什么?

  十、是“视之不见曰夷”,还是“视之不见曰微”?如果是“微”,那做何解释呢?

  以上十题,答是者均为零分。请问各位看官,能识破几题,解出几题?

  这就又回到主题上来了:破玄解码,这千年的玄之又玄,怎么来破?这老子的语言密码,怎么来解?

  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方法论。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我前面已经讲了四点要诀:从道家的隐语传统和严复的“三难”入手;第二条是配备最新的探秘装备--近年来最新出土的考古文物资料(1973年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等);第三条是也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用心去解。怎么叫用心去解?还是讲个小故事来说明。有个作家在写作,他的小孩很皮,老是过来烦他。他于是想了个办法,将手边的一张地图扯成碎片,让小孩去拼,拼好了有奖。他以为地图那么复杂,大人要迅速拼好都很难,小孩至少要拼上个半天吧。结果不一会儿,小孩就拼好过来了。这个父亲就很惊讶,问你是怎么办到的?小孩说,我发现这个地图的背面是一张人脸。我把脸拼好了,地图也就拼对了。迷宫般的老子经文在历史长河中何尝不似一张撕碎的地图,用心去解就是透过地图看到地图背后的那张笑嘻嘻的人脸。

  为此,我曾特意仿清人张竹坡评点古典名著《金瓶梅》,所写奇文《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作了一篇短文《读“万经之王”<老子>法》:

  劈空捻出“德”、“道”二字来,看其如何发放开去,如何收拢起来。上篇论德,烛照人情;下篇名道,通达天道。“大文皆天地人,至乐同少长老”,信哉!(一)

  《老子》是两半截书。上半截热,下半截冷。上半热中有冷,下半冷中有热。(二)

  《老子》是大手笔,却是极细的心思做出来者。(三)

  起以“上德不德”,终以“天地将自正”。《老子》是部出世的书,然谓之入世的书亦无不可。(四)

  读《老子》,须专在一心。不可心粗气浮。心粗则气浮,气愈浮则心愈粗。怎看得出好文,识得到妙处。(五)

  看《老子》,把它当道德文字看,便被它瞒过;必把它当大块文章看,方不被它瞒过也。(六)

  看《老子》,将它当他的文章看,犹被它瞒过;必把它当自己的文章读,方不被它瞒过也。(七)

  将它当自己的文章读,是矣。然又不如将它当自己才去经营的文章,我先将心之曲折算起,夫而后谓之不能瞒我,方是不能瞒我也。(八)

  因此,我将这本书命名为:《破玄:老子心解》(注:全书定稿后,为了通俗易懂起见,采纳友人的建议,更名为《老子的密码》)。

  我的好友、凤凰卫视台北主持人陈淑琬,听说我最近在写一本有关《老子》的书,很是惊奇。一是感慨一个“名记”居然可以静下心来,为国学的传承做点事。二是为我担心,《老子》那么玄奥,现代人在阅读心理上会不会比较抗拒?于是,她给我支招,从读者的角度,让我先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读《老子》(Why)?这个讲《老子》的人是谁(Who)?他讲得怎么样(How)?她说,你能就这三个“W”说动我,那我就觉得你做这个事,能成。

  我说,这不难。但这三问太大,说来话长,我就择要地来回答你吧。现代人为什么要读《老子》(Why)?古人对它有个四个字的评价:“万经之王”。《老子》里有东方的大智慧,可以修身,可以治家,可以治企,可以治国。我在书中编了一句俏皮话:不读《老子》,你可能就只能当孙子。这个讲《老子》的人是谁(Who)?既然逼我当众吆喝,那我就表扬和自我表扬一下。从湘西一个两千余年历史的古城走出来的年轻人。先后供职于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周刊,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在深圳、北京工作多年,在媒体圈内被喻为“文章妙手”。自幼随父研习国学,读经数十载,嗜学不怠,人称“国学才子”。他讲得怎么样(How)?台湾作家陈念萱称许其功力,开坛不让钱文忠;其文字风格,为她所见过的“最时尚、最好懂”的解经笔法。“老子不玄,王扉很炫。”

  最后我要说的是,各位看官,是将在市面上流传的那些似通非通的《老子》读本的解释,从你的脑海里清理出去的时候了。请与我一起,用心来破解这些所谓的老子玄句,来好好地开始一段“解老”之旅。你会发现老子真的一点都不玄,读懂了《老子》的你真的很炫。

 

一、失道而后德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砚池堂本《老子》第一章(38)

  【释要】

  本章为《德经》的第一章。帛书《老子》以本章为全书的首章。而在今本《老子》里却成了第38章。首章不首,尾章非尾,今本《老子》在篇次、章秩上的讹误,让世人对老子经文的理解自然变得如同瞎子摸象了。

  本章老子开宗明义,集中论述“德”。德不自得,无为自然。德为道基,积德入道。修德当从人伦之仁义礼中去修。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它是中国人文思想的根祗所在,是国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所在,是大丈夫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足点。

  【通解】

  上德之君,施德贵不得,与而不取,因此有德。下德之君,施德不失得,与而取之,所以无德。上德之君,与道相得,无为而无不为。上仁之君,仁人爱民,有为而不求其报。上义之君,义理相宜,有为而求忠孝。上礼之君,以礼待人,即使得不到回应,仍振臂恭敬而为。

  所以失去了“道”,而后(失去的)是“德”。失去了“德”,而后(失去的)是仁。失去了仁,而后(失去的)是义,失去了义之后,他的礼也失去了。失去了礼以后,忠和信就日以衰薄了,成为祸乱的起源。前面所言的“失德”、“失仁”、“失义”、“失礼”,这些都是失去了道之实(朴实),处道之华(浮华),也是愚昧的开端。

  因此大丈夫立身处世,要淳厚而不要轻薄,要朴实而不要浮华。所以得道高人懂得舍去那轻薄和浮华,拥抱这淳厚与朴实。

  【消逝的字符】

  今本《老子》里本章的文字作:“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与我们校订后的经文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变化的字符语汇主要有:(一)、在“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之后,加进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二)、把“攘臂而仍之”误为“攘臂而扔之”;(三)、案《韩非子o解老》云:“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据此可知,今本或脱漏了四“失”字。

  一、何谓“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

  这有点像绕口令的首句,“的的确确、确确实实、实实在在”地绕晕了众多学人。

  坊间的注译多将“不德”的“德”解释为“自以为有德”。两岸研究《老子》的权威,大陆的任继愈先生和台湾的陈鼓应先生,他们的译文分别如下--

  “上德”不在于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有“德”。“下德”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没有“德”。(任继愈:《老子今译》)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这样的注译,在笔者看来值得商榷。其实古经难读,最难的就是“其辞难识”。因为古书字多假借、同音。而在先秦书中,“德”有时通“得”。《韩非子o解老》:“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韩非子认为:德,是人身内之物,得,是人身外之物。《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是说上德之人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面。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面,自己的身体就得以保全。自身得以保全就叫做“德”。韩非理解的“不德”,就是不去取得,指不求取身外之物。引申为无欲,不贪得。人没有贪得之心,就能安于本分,保全心身,也就不会心神不宁、不择手段,无欲则刚,这样的人就是有德之人、有福之人。

  广东民间爱讲,“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古时候有一个大善人,生前积德行善,做了不少好事。死了以后去见阎王,阎王打开记录一看,说:“你太好了,来生还可以做人,享最好的福气。”这就是我们说的生前这阴德积得老鼻子厚,连阎王爷都感动了。这个人就问阎王:“我来生可以做什么人呢?”阎王说:“你提你的要求,我尽量满足你。”这个人想了一阵,吟了四句诗代答:“'千亩良田丘丘水',古代是农业社会,如果一个人拥有良田千亩,还不愁缺水灌溉,这可了不得。那即便不是天下第一号的大地主,也能排进前十。'十房妻妾个个美',娶大小老婆十房,而且个顶个的漂亮,都有'中国小姐'的范儿。'父为宰相子封侯',老子做国家总理国务卿,儿子当地方大员省委书记。'我在堂前跷起腿',我自个什么都不用干,守着千亩良田、十房妻妾,安享清闲日子!”这个人话音未落,只见阎王爷站起身说:“哎,我的老兄呀,世间若真有这等好事,那咱俩换个位置吧。你做阎王我来做你!”

  你看,人的这个贪得之心,连阎王爷、天神都叹为观止。老子讲的“上德不得”,知易行难矣。

二、许地山好眼力:老子反仁义乎?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这又是一节晦涩难解的文字。在《老子》有的通行本中还紧接上文多出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但帛书甲、乙本中均无。可能为后人在传抄中私自补入。

  老子在首句中将“德”分为“上德”与“下德”,在这里又将“下德”进一步细分为“上仁”、“上义”、“上礼”三个层次。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老子认为,仁义礼智都是因欲而兴、因求而得的身外之物。但老子都把它们归入到“下德”里面,只是层次高低问题,并无排斥之意。

  过去人们普遍有个误解,认为儒家提倡仁义,道家反对仁义,儒道是对立的。最重要的证据就是通行本的《老子》十八、十九章有“绝仁弃义”等词句。

  民国学者、作家许地山在其被誉为“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道教的历史》中,对此曾提出异议:孟子是力说仁义的,然而《孟子》全书,并没有提到所谓鼓吹“仁义是个坏东西”最力的老子。以老子学说在战国之流行,以孟子儒家第一辩手的本色,他不能不也像攻击杨朱、墨翟之流一样,大鸣大放贴老子的“大字报”。但这个可以有的话题在《孟子》里却真没有,许地山怀疑这些文句可能是后人之言之文羼入《老子》里头。

  许地山果然是一把好眼力。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出土的一批楚简,里面包含了三篇《老子》,不全,共有2000余字。其中有老子有名的“三绝三弃”章,“绝仁弃义”不是“绝仁弃义”,而是“绝伪弃虑”。老子“反仁义”一说可以休矣。

  先说仁。向老子问道的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也。(案:《论语o颜渊第十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o里仁第四》“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韩非子o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者。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其求报也。”

  韩非子认为,老子所说的仁,就是指满心喜悦地爱别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心底地开出了一朵幸福的花儿,美滋滋的。韩非子说,有仁爱之心的人欢喜别人有福报,憎恶别人有不幸。这是出自内心的不可遏止的一种自然情感,并不求回报的。“无以为”在此是“无为(去声,位)而为(阳平,韦)”,即没有什么目的而做。

  接着说义。义者,宜也。适度的意思,引申为符合一定的规矩,人与人的一种交往之道。《韩非子o解老》:“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君事臣宜,下怀上、子事父宜,众敬贵宜,知交友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

  韩非子认为,义是君主与臣子、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一种相处之道,是父与子、贵与贱之间的一种等级差别,是知己熟人同学好友之间的一种交往之道,是关系亲近的人和关系疏远的人之间的一种内外有别的规矩。在上述多重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做事都要符合一定的规矩,这就是义,也就是宜。

  所以,“义”并不是死板生硬的道德教条,而是可以灵活权变,见机行事。当年孔子游学列国,曾经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

  三、温柔地爱我:礼的定义及《牡丹亭》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

  最后说礼。“礼者,所以貌情也。”“礼者,外节之所以谕内也。”(《韩非子o解老》)所谓礼,就是用来体现心中感情的仪式。表现在外表的礼节,是用来表明内心的思想感情活动的。

  韩非子曾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礼。“中心怀而不谕,其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信”在这里通“申”,申述之意。韩非子说,比如一个人心里怀念归附之情而不便用言语来表白时,于是用快速地小步走、下跪叩拜等礼节来表达内心的念怀与归顺;比如一个人心中有爱对方却不了解,所以就用很多赞美的话温情有礼地向对方申述、暗示自己的爱。

  对于后者,过来人都知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儿不钟情,当年轻男女相处时,一方对另一方变得含蓄又礼,却又呱唧个没完,这就是看上对方了。哪怕是一方有情,一方无意,只要不点破、不强求、不拒绝,那种注视的眼神、温情的礼节,哪怕相看看上千遍、行礼行上千遍也不会厌倦。那是“喜悦的经典,浪漫的诗篇”。是台湾流行金曲《读你》中的情境与感觉:“你的一切移动,左右我的视线。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美国摇滚巨星猫王也有一首《Lovemetender(温柔地爱我)》,表达的也是这样细致入微的感怀。

  “Lovemetender,lovemesweet(温柔地爱我,甜蜜地爱我)

  Neverletmego.(永远不要放手让我走)

  Youhavemademylifecomplete.(有了你我的生活才完整)

  AndIloveyouso.(我是那样爱你。)

  Lovemetender,lovemetrue;(温柔地爱我,真实地爱我)

  Allmydreamfulfill,(那足以满足我所有的梦想)

  Formydarling,Iloveyou.(因为亲爱的我爱你)

  AndIalwayswill.(永远都爱你)

  Lovemetender,lovemelong;(温柔地爱我,持久地爱我)

  Takemetoyourheart,(把我藏在你的内心)

  Forit'stherethatIbelong,(因为那里是我的家)

  Andwe'llneverpart.(我们永远不分离)

  Lovemetender,lovemedear;(温柔地爱我,怜惜地爱我)

  Tellmeyouraremine,(告诉我你是我的)

  i'llbeyoursthroughalltheyear,(我就会永远呆在你身边)

  Tilltheendoftime(直到时间的尽头)”

  所以说,礼者,貌情也。情动于中而物化于外,礼节也。哪怕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最讲求礼节的人讲求礼节却无人和他相应,“则攘臂而仍之。”--仍卷起袖子伸出手臂无倦地讲求礼节。想想昆曲《牡丹亭》里,书生柳梦梅在后花园巧遇官宦之女杜丽娘,一甩水袖向其行大礼的那个又迂又可爱的画面。你会发现老子的这个“攘臂而仍之”是多么的传神。

  四、皮与毛:道德仁义的亲密关系

  “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这四句,《老子》帛书和通行本都没有每句“而后”后面的“失”字,笔者是根据韩非子在其“解老篇”中的引文补订的。差了这4个“失”字,这四句的意思离原意就已是“失之千里”了。

  坊间众多注家将这四句串解为:大道丧失以后才有德行,德行丧失以后才有仁爱,仁爱丧失以后才有正义,正义丧失以后才有礼节。通行本《老子》里,河上公对此有注云:言道衰而德化生也;言德衰而仁爱现也;言仁衰而分义明也;言义衰而施礼聘,行玉帛。这就是对着讹脱的文字想当然了。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老子并不反对仁义礼,而且讲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讲的就是德以道生,道以德彰。德和道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相互抵牾的表述:“大道丧失之后才有德行,德行丧失之后才有仁爱……”。

  当然,道、德、仁、义、礼,有其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按韩非子的说法就是:“道者,德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翻译成白话就是:德,就是道的功效;功效有一定的实际内容,而实际内容带有一定的思想光彩;仁,就是德的光彩。光彩有一定的色泽,可色泽也反映出一定的事情;义,就是关于仁的事情。办事有一定的礼节,而礼节也有一定的规章;礼,就是义的规章制度。

  所以,老子说,失去了道以后,也就失去了德;失去了德以后,也就失去了仁;失去了仁以后,也就失去了义;失去了义以后,也就失去了礼。

  有个成语叫“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大意讲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我们可以以此类推:道是德的“皮”,德是仁的“皮”,仁是义的“皮”,义是礼的“皮”。道都没有了,德往哪里依附呢?德没有了,仁往哪里依附呢?仁没有了,义往哪里依附呢?义没有了,礼往哪里依附呢?

  “夫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通行本这一句作“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非常不好理解。一般的人都把它视为下一句“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的对文。但很难解释清楚。“前识者”与“礼”不成对应,“道之华”与“忠信之泊”也不成对应。按坊间的翻译,“礼是内心忠诚淡薄的表现,也是祸乱的开端”,这与我们惯常对“礼”的定义、印象是很有偏差的。“礼者,所以貌情也。”“礼者,外节之所以谕内也。”如果硬要将礼解释成“内心忠诚淡薄的表现”,那这样的礼,只能是虚伪的礼。

  笔者在清人魏源的《老子本义》一书中查到此句的一个注解。魏源引汪仲伊云:“夫”字单以虚词发端,老子无此句法。上下篇但云“夫唯”,不单云“夫”也。“夫”乃“失”之误。“失礼者”四句,与“前识”句对文见义,于上文“失仁”、“失义”,亦意脉相通。魏源感叹道,“汪君言是也”。

  发现“夫”为“失”的误植后,此句语义就豁然开朗了。失去了礼以后,忠和信就日以衰薄了。成为祸乱的开端。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上一句语义搞清楚了,这一句也就好解释了。“前识者”并非众多注家所言的“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而是前面所言的“失德”、“失仁”、“失义”、“失礼”,这些都是失去了道之实(朴实),处道之华(浮华),也是愚昧的开端。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有人说“大丈夫”之“大”,在此谓其智之大也。笔者认为,大丈夫一语,应是老子的有感而发,做人要厚道啊。老子云:智慧很高的人,立身于淳厚而不立身于轻薄,立身于朴实而不立身于浮华。这样的高人懂得舍去那轻薄和浮华,拥抱这淳厚与朴实。

当然,这样的高人也就是上德之人,可以臻至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样的高人,对于吾辈而言,那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实在是高啊。

【砚池堂夜话】

德胜门、百家姓和万世名

  在今日北京,如果你要看明清古都城墙、箭楼,只有正阳门箭楼、东便门箭楼和德胜门箭楼三地了。其中北方的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当年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为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德胜门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素有“军门”之称。明清两代,德胜门正面迎击来自北方的军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阵地。北京遇到战事往往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据史料记载,明代永乐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镇压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

  据北京当地的老人介绍,德胜门外原来也是有护城河的,河水一直向西连至积水潭,那里在解放前一直都是个大水塘,解放后市政挖了个人工湖,这就是北京有名的太平湖。但太平湖并不太平,1966年,老舍先生选择了这片湖水自尽。三年后,德胜门的城墙与太平湖一起消失了,北京在原址上修建了地铁环线2号线。积水潭地铁站成为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换乘大站。

  北宋时期,产生了一部《百家姓》。姓氏的排列依次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很显然,这姓氏的排列并没有按照姓氏人数的多少,那么,它是参照什么规律来排的呢?赵氏名列第一,因为赵匡胤是皇帝。而在当时人数不多的钱氏为何排在第二呢?这是因为人民拥护吴越国钱姓国王放弃独立,选择与北宋和平统一的决策。

  五代十国中,有一个吴越国,在今江苏南部、浙江和福建北部一带,其君主是被人们誉为“一剑霜寒十四州”的钱武肃王钱鏐。他治国有方,人们安居乐业,经济富庶发达,是当时神州最为富裕的地方。当时,赵匡胤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国家,建立了北宋,只是吴越国还没有灭亡。面对赵匡胤强大的兵力和他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当时的吴越国王钱弘为了使生产力不遭破坏,生灵不受涂炭,尊承武肃王钱鏐遗训,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取消自己的王位,将13州1郡,86县、55.07万户、11.5万兵卒全部献纳给宋朝,由此和平统一了中国。人们为了缅怀这位以中国统一大业为重,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的钱氏国王,便把钱姓排在了《百家姓》第二位,仅次于当时的皇姓赵。

  钱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二的典故,就是老子所言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一个好例证。历代钱氏人才层出不穷,仅仅在现当代,钱氏就涌现出钱玄同、钱穆、钱基博、钱钟书、钱钟韩、钱仲联、钱稻孙、钱理群、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永健等大学者、大科学家来。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此联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61年撰赠友人蒋经国的。鼓励蒋氏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前途出发“计天下利”、“求万世名”。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谓为世立德、立功、立言的人,为天下人谋利益,为子孙万世留荣名,不仅同时代的人怀念他,而且后世的人也怀念他,此即不朽,也即老子所言的“死而不亡者寿”,也即拿破仑所说的“名字与上帝一样长久”。

  1986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曾改写一副古对联,以铭心志:“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副联反映的就是胡耀邦同志的为政观和利益观。

  >>>超级大链接>>>

  天覆万物,施其德而养之,与而不取,故精神归焉;与而不取者,上德也,是以有德。高莫高于天也,下莫下于泽也,天高泽下,圣人法之,尊卑有叙,天下定矣。地载万物而长之,与而取之,故骨骸归焉;与而取者,下德也,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文子o上德篇》)

  礼法带有管理性、体制(秩序)性、统治性、惩罚性。如我在谈《红楼梦》时多次宣扬的,王熙凤伸手就可以打丫鬟的嘴巴,就可以拔下簪子戳丫头的嘴。管理是一种潜暴力,管理是以实力作后盾的。王熙凤过生日,贾琏趁机乱搞,为贾琏放风的丫头没有应凤姐之叫唤立马站住答话,叫做“莫之应”,于是凤姐就“攘臂而扔之”,又是打嘴巴又是拔簪子扎,这是很符合老子所描写的情状的。

  (王蒙《老子的帮助》)

  *扉按:王蒙的这一解释是建立在今本《老子》“攘臂而扔之”。王蒙的这段文字活泼生动,但对老子的经文却是误读。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刘师培曰:案韩非解老篇云:“故曰:'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据此文观之,则王本、河上本均脱四“失”字。

  马叙伦曰:后汉书崔骃传注引无四字,朱穆传注引有。辅行记一之三引更有“失礼而后智,失智而后信”两句,然各本及庄子知北游篇引并同此,又譣义亦不当有此两句及四“失”字。

  (朱谦之《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德,仁,仪,礼。古来其实也是将这些精神层面分了层次的,正如把区域按照地理位置和进贡分为五服。古文化很多东西几千年来,不断的细化。这些思想留下来很难,忘记反而成了很容易的事。要知道古人的意思,必然要回归古人的情形和生活,考古和考据大都是如此。现在很多戏剧,和所谓专家的解读总是给了古人以现代的想法和眼光。这就是自以为是吧。以古考古,才得真解,这同以古论今也是不冲突的。譬如“德”字,若以古字通假论,自然更有接近正解的可能。

  (秦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