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华山医院张继芬:学校文化专辑 - 内容 - 江都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28:26
教育科研参考
学校文化专辑
2010年8月
目录
01.学校文化的概念界说…………………………………………002
02.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003
03.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007
04.学校文化的重要功能…………………………………………010
05.学校文化的分层概况…………………………………………012
06.学校文化与领导………………………………………………015
07.学校文化系统策划初探………………………………………028
08.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文化的创造……………………………033
09.文化,让学校拥有灵魂………………………………………040
本期主编:赵公明
责任编辑:尤  佳
学校文化的概念界说
文化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个动态过程,它的内涵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是对人的精神创造物的一种探究、承载与沿传。其内涵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方式,人怎样生活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大凡有文化之人,都有修养、有理想,有灵活的头脑,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精神生活往往很富有,懂得享受完美的人生。就文化本质而言,广义的文化不等同于社会。文化与社会是性质不同的两类现象,体现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本质。狭义的文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文化”最为突出的两种特质或特性为非自然性以及现实性与经验性。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学校是人类文化绵延传承的主动脉,是文化得以传递、丰富、多彩,熏陶世人的主要阵地。文化注定要融入学校之中,学校必定是文化的传播载体,二者唇齿相依,一脉相连。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是与学校的产生同步的,学校形成过程中也包含着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学校文化,广义地讲,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学校文化是置身于现代社会大背景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亚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思潮、校园行为风尚、校风学风以及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制度规范、人财物管理等内容。
综上所述,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
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一种激励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加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有特色的现代学校文化,是推进教育创新的灵魂。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育教学的载体、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说它是深层次的,因为它不仅涉及人的行为,而且从价值观这个深的层面引导人、塑造人,使人学会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说它是高品位的,因为它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不局限于具体地规范人的行为,而是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熔铸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正因为如此,现代学校文化对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体系,推动素质教育高水平的实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为青少年个性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有助于造就个性鲜明、情趣高雅、知识丰富、结构合理、发展全面的人才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滴滴点点,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向上的活动和交往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学习、吸收、内化,学生可以品味人生真谛,加深理解“学习改变命运,人格成就未来”的真正内涵。认知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指出:“要促进道德发展不仅要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或社会文化,或一种良好的氛围。”学校教育作为整体文化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文化促进这学生认知的发展。既然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来说,学校文化和课堂氛围起着核心作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创设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设计教师环境,给学生提供可以用来进行道德,智力发展的时间,空间材料,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学校文化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生在学校中的生存地位密切相关。学生的生存地位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水平。学生的生存地位不仅取决于学生是不是学校的主人,而且取决于其是不是具备了当主人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在他成长过程中迸发出的火花能否得到及时的捕捉与呵护。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命需要得到精心的护理,他们的精神需要得到及时的满足,他们的能力需要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重视做好“抓彩”的工作。有些事在教师眼里是小事,而在学生的心里可是天大的事。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把学生发展中的光彩、奇特的思想和美好的行为,用语言或文字加以彰显,使其各有所长,各有所为,各有所乐.
二.建设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丰富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业务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增强他们的“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学校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学校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学校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群体将在其中处于“主角”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为人师表的教师群体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向高层次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四有”新人,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使学校不辜负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雅文化,是教师精神力量的核心,是学校最宝贵的一种资源。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具体包括教师观念、教师行为、教学研究、行为风范和文化活动等。教育活动的结果,无疑是落实在可信的教育效应上。学校当然不能成为青少年的游戏乐园、文娱场所,而首先是教育场所。这就要求做到:一定要教而有效,学而有成;多多出现德智体都出色的优质学生,和在社会上口碑很好的名校。这就叫教育效应的魅力。当然,这样的效应不是人为硬造的,不是刻意雕琢的,追根溯源,还在于教得有魅力,学得有魅力,将教人升华为感人、化人、服人;由苦学转化为乐学、会学、巧学。越教越睿智,越学越聪明。教师文化的与时俱进并不只在于专业水平的提高,比其更重要的乃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由此而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间高雅而浓烈的文化氛围,诚信友善的人际风气,往往更具有文化育人的魅力。学校环境建设的过程是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综合开发的过程,文化渗透是凸显教师生命流动和精神价值的有效途径。学校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她反映了教职工待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的境界。只有追求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才能引领教师传播和创造高品位的文化产品,才能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才能提升学校的文明水平。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应当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育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而开展,着力解决师生最关心、影响学校形象和发展的问题。校园文化的营造改变了教师的生存方式及精神状况,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成为了教师生命质量得到提升的历程。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教师应该能够与“境”俱进,与时俱进,在与环境的主动适应和改造中,使自己变得视野开阔,变得更加自信。坚持全面领导和管理的方针,建立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三种机制,完善政策导向,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三育人”的作用,全面调动教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把校风、学风、教风和美化校园完美结合。开展积极向上的艺术,团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加强组织和引导工作,尽量给教职工提供娱乐设施和活动场所,使全体教职工乐有其所,乐有所得。
三、建设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有助于优秀学校精神的形成,学校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作为大众教育的重要基地,作为人与人打交道的文化场所,应把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大众认同的观念,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让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交流中相融,让不同观点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让不同种类的文化在沟通中趋同,真正成为从事文化的传承、积累和创新的地方,成为思想与思想交流、情感与情感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心灵家园。浓郁、丰厚的学校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学校领导者以及全体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有的责任,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效。因而在建设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激励师生在建设学校文化中的自觉行为,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增强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美化校园的工作要体现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传统,如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设置,文化观念,文化制度典故(典礼、仪式、节庆、校徽、校训、校风、规章制度、塑像、建设物等)等都要固定、传承、保护和发扬,使农大校园文化形成风格,使广大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形成向上的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民主管理的理念、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和团队精神,营造强烈的民主氛围。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拓宽学校与教职工沟通的渠道,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学校文化的建设还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直接途径。
学校文化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亚文化系统。学校的环境建设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现代化的设施有利于营造现代化的教育氛围。因此,我们要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力度,突出特色,构建文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学校文化环境渗透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体现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上。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教师与学生,只有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才能达到资源最大的共生。正如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言:“教育中如果没有尊重和信赖,就没有激情和启示,就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也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学习的热忱。”这种尊重植根于这样的信念:一个生命,她懂得感情!她需要亲情!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的存在形式不仅仅是物的、有形的。从本质上讲,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是人的文化存在。离开了学校文化内涵的孕育,缺少了学校文化精神的渗透,学校的建筑和设备即使再先进,也不过是一堆豪华的摆设。应该说,这些物的东西,如校舍、运动场、现代化的教学装备、还有图书资料与文化景点的布置等等,只不过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人文素养的培养等精神品质的外显载体,是学校育人的必要的硬件条件。而师生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留下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韵味和精神气息,是学校不同于工厂、商店,而成为育人场所的一个重要因素。
置身于充满着历史与文化韵味的学校文化氛围中,师生受到的熏陶会更加立 体、长久和自然,这种有形无形的熏染和教育,使学生可以自然地受到历史文化的滋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同化,从而使心灵得到全面的熏陶。它不仅拓展了师生在学校生活的文化内涵,而且拓展了学校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潜移默化的熏染,是学生接受课堂正规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代一代的学生走出校园后,知识可能遗忘,但在中小学时代所培养的精神的东西却是一个人一辈子受用不完的。良好的学校文化将是师生的心灵眷恋之所在。
综上所述,学校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良好的学校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使学校生活得到丰富及每个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良好的学校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
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优质学校的发展及其稳定性在于它形成了优良的学校文化。现代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加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明确其开放性、民主性、多样性、生成性等特征,明确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基本内容,明确方向性、整体性、主体性、选择性等原则,明确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建设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校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有位政治学家说过:“对于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的经验时发表一份白皮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其中精神占50%。”这说明精神要素、文化要素是最重要的。
二.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以人为出发点,强调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不仅要重视课程的功能,而且要重视各种非正式课程(学校文化)的影响,它对人的影响是无孔不入。学校文化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功能,就育人的目的而设。学校文化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人的社会化。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暗示性和渗透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学校文化。教育的竞争表现在理念上。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文化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因为学校文化建设如何既反映了学校硬件建设和办学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
三.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学校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学校文化的形成应该是学校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共有和共享信念,同时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的。和谐的学校文化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未来之所在。
学校形象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树立学校形象必须创造优良的学校文化,而优良的学校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沙因认为,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当这种组织文化不能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的时候,就会成为组织发展的滞障。相反,当一所学校形成一种优质的文化氛围的时候,这所学校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够让组织保持学习、开放、反省的优良作风和氛围,从而使学校随着时代发展的发展不断进步,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四.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个性的升华
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要素。重视教师地位,提高教师质量,是搞好教育、办好学校的关键所在。提升学校文化首先必须继承传统,使学校在自己的土壤上富有个性地发展。
五.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引领力量.
学校文化推动学校管理改革,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学校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它有着巨大的作用力——文化力,对内起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使学校充满生机。提升学校文化,就是坚持教育改革,坚持与时俱进,从而学校发展具有时代性。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努力建设以创新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学校领导者必须在尊重学校传统文化的同时,高度注重对时代精神的汲取和吸呐,在开放与融合中重建与创新学校文化,从而引导学校步入更高的发展境界。
六.学校文化是学校全面进步的土壤
提升学校文化,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建立科学高效的育人机制,从而使学校发展具有整体性。提升学校文化,实质上提升人的素质。优秀的学校文化,必然体现人本思想,并通过人与文化互动,不断提升人的地位、价值,也提升人的素质。首先,尊重教师地位。其次,鼓励教师创造。再次,强调团队合作。最后,促进教师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机制是关键。要将无形的文化有形化,要将文化的内涵外显化,要将文化的方式机制化,为学校文化在实践中增强其作用力提供支持。
学校文化的重要功能
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学校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教育的功能。具体说,它具有示范、导向与凝聚功能、扬弃与创造、约束等多方面的功能。
一、示范功能
学校文化的示范功能是指学校文化的主体中的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学校文化建设者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示范作用。:学校文化的根本作用是育人。首先,学校的物质文化能够娱悦师生员工的身心;其次,学校的精神文化能够培育师生员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学校的践行文化能够促进师生员工进一步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这种精神所产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兴趣、习惯等决定着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所追求的目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为精神文化服务的,因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只有通过育人,才能反映校园文化的真正价值,否则,再美的校舍,再严格的制度也不过是一种摆设。
二、导向与凝聚功能
导向功能:是由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和规定性共同作用决定的。学校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高尚的方向发展。
凝聚功能:师生员工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不论性格、情感,还是人生理想、价值追求,都呈现出多元特点。学校文化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师生员工自觉调整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逐渐融入健康向上的学校集体,进而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学校文化特征和气质的社会人。精神文化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学校精神文化本身就是代代师生员工不断发扬、继承和创造的结果。作为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学校精神文化对社会方方面面具有强烈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强劲动力之一。
三、激励功能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一所好的学校要以创造社会的优秀的共同价值观念作为学校文化的使命。以此为前提,优秀的学校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这对还处在成长期的青年学生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的进步都能得到赞赏,作出的贡献都能得到奖励,由此,激励广大学生为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刻苦学习,不断进取;激励教职工为实现自己价值和学校发展而勇于牺牲,乐于奉献。
四、约束与熏陶功能
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文化,它把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义;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校主体的师生员工,既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要受到既成文化的约束。表现为政治需要、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对师生员工有硬性约束作用,办学理想、育人目标、价值取向对师生员工有软性约束作用。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影响人。就拿纪律来说,它对学校成员的约束,也不光是靠处罚,而应该主要依靠学校环境中的主体——集体的自觉意识连同集体组织的力量和舆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诱导和影响,依靠学校环境的客观情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这两种影响结合起来,就是体现了学校文化的熏陶功能。
从功能上看,学校文化的形成,使学校存在着一种“文化场”,这种“文化场”是学校的一种气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学校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只有优秀的学校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做细节上的一点一滴的经营与积累,而不是将一种外在的文化细胞移植于学校体内。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个体——学校——社会”的互动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校文化逐步由低级层次上升为高级层次的过程。
学校文化的分层概况
优质的教育和品牌学校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形成和壮大的,是在逐步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接受的过程中"成名"的,是长期蕴蓄积淀,持续努力的结果。一个学校有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就其深层的判断,就是看他有没有优良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根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
1.学校文化的外显层,主要指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如校园、校舍布局设计、绿化景观、教学设施、娱乐场所、图书馆的建设等)以及显现在外的学校主体的活动形式(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竞赛、比赛),这是学校文化的外壳,也是学校文化的“内核”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内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一方面,人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改造者,让自己所处的物质环境打上种种思想、观念的烙印。另一方面,人又是物质文化的受用者,让自己在特定的物质环境中得以陶冶。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
2.学校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守则、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
这种与一般文化相对应,称为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是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是学校文化的保障体系。一个学校如果仅有优越的环境,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那么学生纪律涣散,秩序混乱,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不可能的。
3.学校文化的内隐层:学校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风气、校园人的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
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深层构成,是学校文化的内核。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会使师生员工很明显地感受到健康、向上、积极的精神文化的深刻熏陶、影响和教育。一种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校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
学校文化与领导
Schoo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丁钢
载《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
[ 摘要 ] 如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学校文化的考察,进一步阐述学校管理向学校人力资源领导这一重要转向的意义,并揭示学校内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文化及领导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 关键词 ] 学校文化 人力资源领导 教师专业发展
[ 作者简介 ]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
本文所涉及的是关于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学校文化与领导的问题。这首先必须关注学校文化如何形成,以及其与学校管理、氛围的关系。进而引申至学校文化及其管理的当代变迁,即如何转变为学校人力资源的领导,并相关现代学校制度发展的核心—教育服务问题。最后,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予学校领导的意义和作用。
学校文化与氛围
学校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内外的关系等。这里所讨论的学校文化主要是关于学校教育内部的文化和管理。虽然,校园文化也是人们在讨论学校文化时经常提到的,但相比学校文化概念而言,校园文化只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属概念,并且学校文化形成更是与学校本身的制度形式和内容密切相关。可以说,学校文化既在于一种精神性的引导,也在于一种独具的制度方式的保证。
Heckman (1993) 对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是经常被引用的,他认为, 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共同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同时,学校文化和学校本身的传统与历史也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学校文化的形成应该是学校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所具有的共有和共享信念,同时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的。如此,学校文化才会具备具有实际的行动意义。否则,就可能仅仅流于一种时髦而空洞的口号。这也说明,如果一所新的学校,其文化的确立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同样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培育过程。
那么,如何能够建立起自身的学校文化?
首先,在于培育怎样的学校环境氛围。关于学校的氛围, 则可以参考 Halpin & Croft (1962) 提出的四类组织气氛 :
一、 开放型气氛 (open climate) , 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互相合作和互相尊重 ;
二、 忙碌型气氛 (engaged climate) , 它的基本特征在于 校长如何能有效调节教师的行为 , 使其得到高水平的发挥 ;
三、 松散型气氛 (disengaged climate) , 它的的基本特征在于尽管校长可能是开放的、尽心的 , 并能给教师提供支持 , 但教师之间却缺乏合作、容忍 , 彼此互不承诺 ;
四、 封闭型气氛 (closed climate) , 它与开放型气氛相反 , 教师之间缺乏承诺 , 各自为政 , 漠不关心。
事实上学校气氛与管理方式之间的存在相关性,即学校氛围也与学校的管理方式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探讨学校管理方面, Bush (1986) 曾归纳出以下的五种模式:
一、常规型模式 ( formal models) , 注重分级管理和通过理性途径去实现学校目标;
二、民主型模式 ( democratic models) , 其基本特征是让教师分享权力和决策;
三、政治型模式 ( political models) , 它在决策制定之前通常要经过讨价还价,因为每个教师都可能会按照自己的目标和兴趣来作出决定;
四、主体型模式 ( subjective models) , 它鼓励在学校容许的范围内发挥个体的作用,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五、模糊型模式 ( ambiguity models) , 它强调学校结构的复杂和不稳定,这是基于学校内部的决策是由不同的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制定的。
从上可以看出,不同的管理方式实际造成不同的学校氛围,其涉及学校主体之间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以及在这种不同关系中的权力分配关系,由此形成不同的学校文化。
Quinn & McGrath (1985)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的学校文化分类。即:
一、理性文化 (rational culture) 着重中央集权 , 效率与成绩是核心的价值 , 基本特征是将常规型管理方式与忙碌型学校气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二、 分级型文化 (hierarchical culture) 也着重中央集权 ,价值取向是责任明确 , 稳定情况下 , 发挥控制协调作用 ; 基本特征与常规型管理模式和封闭型气氛相近;
三、契约型文化 (consensual culture) 强调的是权力分化 ,决策往往是通过参与讨论而达成的多数人的一致意见 ,其基本特征是将民主型管理方式与开放型学校气氛融为一体 ;
四、 发展型文化 (developmental culture) ,它与契约型文化有点类似 ,强调高度的权力分化 ,但其价值取向是创新 ,改革的意识强烈 ,积极迎接外界挑战,所以这种文化将模糊型管理方式与开放型学校气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学校的范畴,即在权力结构上呈金字塔型,典型的方式是分层分级管理,教师的意见或下情上达是一个纵向层层传递且变形的过程,从校长到教师,是一种线性的管理模式。
发展性的学校范畴,也即在权力结构上强调权力分享和突显教师作为领导角色的作用,采用各种委员会或工作小组来加以实施学校发展,形成一种横向与互动的非线性网络,其容易激发各成员间的互动及良性竞争,也促使学校内部形成浓厚的合作氛围。而且,这种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易激发教师的紧迫感,如果对此加以赞同、支持和通力帮助,便易形成改革的力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进而,尽管在学校文化构成方面,由于每个学校所处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以及自身的基础如设施、师资、生源等差异,会对自己学校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但在考虑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特征或特色的时候,有以下方面的因素值得我们思考:一是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把以往的经验与新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二是充分考虑全体教师的意见,将学校文化化为每个的共同的内在信念;三是有利于调动个体与团队发展的潜力,形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与竞争;四是形成适当的制度形式,是学校文化可持续地发展。
学校文化与人力资源领导
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正在逐渐从学校人事管理走向优质人力资源领导,并且更多地是从学校文化领导的角度来理解学校的管理。学校的文化领导( Cultural Leadership )是为了 发展成功优质教育和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的要素,其主在提供一个从人事管理(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 到人力资源领导( Human Resource Leadership ) 理解框架。
学校与其它机构一样,由两大元素构成:一是常规元素,包括组织、领导、决策、人际关系以及资源提供,这些元素决定学校的管理方式;二是非常规元素,包括教师和校长的行为与态度。学校的整体氛围便是由这两大元素交互作用而营造出来的。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领导的区别在于:
人事管理是一个更多为非个人化的过程,多围绕组织的效率和效能,以及传统的管理职能如资料档案、政策实施和程序、组织和控制。
人力资源领导尽管包含许多传统功能,但主张以人为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理解人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的需求,要求理解人的行为、心理和动机。更为重要地是,要求把这种理解付诸于领导行动,并通过学校文化的建立和提供来获得成功。其关注服务、关心、促进和协调等互相关联的功能。
人力资源领导的目的正如 Castetter(1996 ) 所言 :
一、实现系统的目的
二、在令人满意的岗位和团队表现标准方面协助教师
三、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
四、协调个人和组织之间的目标
归结起来,学校人力资源领导的包括四个类型 ( Weller, L.D. & Weller, S. 2000 ) :
一、远见领导( Visionary Leadership )
有远见的领导具有行动源泉和超前思考力,有强烈的信念和价值观来考虑自我改进和专业发展,并作为自身和他人的前进目标。
二、道德领导( Moral Leadership )
道德的领导对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互动关系是基于共同的需要、抱负、价值和信念。领导者对他们的行为和诺言负责,与教师共同确定核心价值和信念,以及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并使这些影响实际工作。
三、增值领导( Value-Added Leadership )
增值的领导允许教师通过采用他们的对学校的看法和价值观塑造自己的学校,以及对学校目的的义务。
四、情景领导( Situational Leadership )
情景的领导并不与结果相关,而是依据工作成熟度(能力)和心理成熟度(动机)的关系情景,用不同程度的任务 ( 行为 ) 和关系(行为)的不同组合来加以领导。可以参见下表
情景领导类型
情景关系
领导方式
直接领导
低能力和低动机
高任务和低关系
互动领导
高动机和低能力
高任务和高关系
支持领导
低动机和高能力
低任务和高关系
委托领导
高能力和高动机
低任务和低关系
( Hersey, P. & K. Blanchard, 1992 ):
从上可以看出, 学校人力资源领导的四个类型尽管强调的侧重面有所不同,但都主张要从教师的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发展需要出发,以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业潜能。换言之,领导方式的依据是:力图通过有效地组织学校内部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潜能。
此外,无论学校构建什么样的文化和实施人力资源领导,其总是与学校教育的质量保证相关联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认知框架。在这一框架中,通常涉及到质量( Quality )、 问责( Accountability ) 和沟通及控制能力( Cybernetic Capacity ) 三个核心因素。
就质量而言,它所涉及的目标是非常多样化的,最为重要的是要看质量的目标是否与学校的目标相适应,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至于问责,由于质量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在考虑各方面利益相关人的问责时,将上至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中到学校校长,下到教师、学生、家长。必须以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为依据,并让结果能够获得众人的认可和信任。最后是沟通及控制能力,对质量的控制同样来自多方面的影响,有来自政府的控制,包括政策等;还有来自系统和学校的控制,包括专业学会的认证机构,学校认证机构等。在学校校内进行的评估通常具有明确的质量意义。因此,质量评估应该在多个层面上,针对不同的机制和过程来进行。当然,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机制之间,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吻合、不协调、不对称的地方,同样的数据也可以被用来做多种解释,学校总能从中找到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数据,因此,如何把不同来源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必要的协调,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
所以,从学校教育质量如何保证方面,我们还需要适当地放开视野,学校内部的文化和领导需要注意统整各方面的意见来加以完善。
由此,可以说,学校内教育成功也应具备三种特性。
一、对学校工作的不断认识。只有不断对学校的远景、使命、组织架构等进行反思,学校才能够得以持续发展。总体上讲,学校的工作是自下而上的,不是自上而下,学校领导要不断地听取来自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校友等人的意见以不断改进工作;
二、教学与研究的辩证关系。学校的教学与研究是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研究使教师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积极参与才能够得以最有效地实现。学校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坐在课堂里做知识的接受者;
三、学校自我管理和相互竞争的灵活结构。一所学校要有自主决策的权利和愿望。学校要成功,需要有能够实现长远目标的管理和治理结构。就校长而言,不是校长而是教师才能够形成学校的良好气氛。一所学校的优势在于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自由追求予以鼓励;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合作,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学校的整体利益而工作。
总之,现代学校制度在于保证学校内部的教育成功,这种成功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而要做到这点,就有必要尤为强调在现代学校制度中学校文化和领导的核心是:实施教育服务。学校教育不是对学生学习的恩施,而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教育服务,为了体现这种服务的理念,学校文化和领导也需要特别关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学校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这是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及必要的学校教育环境。
从教师专业发展与人力资源领导的关系出发, Andy Hargreaves 的新专业主义和同伴互动主张 ( Hargreaves,2001) ,强调从以往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转而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 Peer Coaching ) 和合作文化。引申开来,首先,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 Partnerships ), 以便双向学习(如与学生、家长和学校以外的机构)。其次,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彼此支持,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从教师作为研究者走向同伴互动。
成功的学校关键是如何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对他们的工作表示兴趣与欣赏等等,让他们感到他们是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环境中工作;
二、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 足够的信息、培训和资源 ,为教师确定合理的工作量;
三、使教师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的时间从事教学科研, 赋予完成任务的权威 ;
四、学校应该明确地告知教师,学校对他的期望是什么, 清晰地描述责任和期望,并采取较为有效的奖励机制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提供持续的反馈和成就的认同 。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特别尊重教师对学校文化和领导的感受及自我反思,从中关照学校的持续发展。为此,在长期的观察,以及与学校的共同研究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的方面去观察教师是否认同自己学校的文化和领导。
一、共有的远景对学校未来发展而言,包括教师对学校将来有深思熟虑的梦想,在共识后接纳学校远景,领会自己在完成全校性远景中的角色,在执行时愿意作出贡献,并互相合作。因此,我们的教师是否:
关心学校在将来会变成怎么样
知道教育政策与学校计划互相结合
时常谈论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向
为着学校未来发展,明白要制定一套优先次序
认为学校远景的呈现反映教师的共识
有明确方法以配合学校已决定之优先发展次序
会为学校发展一个共同的远景
清楚理解自己可以如何贡献,以达成远景
时常评估现行学校计划的成绩
愿意为达成学校的远景而工作
认为有公认的程序去决定新方案 ( 计划 )
同心朝着学校远景而工作
依照学校决定的工作先后次序而做事
对学校的远景能否面对未来,有讨论
……
二、教师对学校文化的正面态度和行为意向。反映在信念,态度和规范,以及感觉到改革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支持,知悉改革带来的益处,感受到在参与改革发展中,受到鼓励。因此,我们的教师是否:
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
认为发展学生的社交技能是重要的
认为专业成长能够改进学校
以为课室经验使我理解学生的学习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
认为社会改变,我的教学也相应地改变
……
三、学校领导是面对分享权力和推动学校发展,使教师感受到校内支持。使人的潜能发展及教师得以投入。鼓励教师肩负领导责任,支持和鼓励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相处良好,显示尊重教师和自主性。关注教师对其工作的看法。因此,我们的教师是否:
认为会议中提出讨论项目的常是来自同一个人
认为校长的职位能够保证教师之间互相合作
认为校方鼓励其它人去掌管新计划
共同落实会议中的决议
认为持续的成功革新是在行政方面看到不断的支持
认为校长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认为校长让老师足够自主空间把工作做好
……
四、专业价值观关注的是教师在教育中推动社会发展所扮演的角色、专业态度,认同教师即学习者,教师之间同伴互助,相互依赖和相互欣赏,互相支持和合作,具有团队凝聚力。因此,我们的教师是否:
承认自己有需要取得同事的支持
常对深造或参加专业发展的同事给予鼓励
认为教育研究的发现影响我的教学
懂得怎样互相支持
擅于向同事表达自己的意见
尽力维持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
互相进行学习
尊重同事的个人特质
认为同事普遍支持我下的专业决定
认为学生的创造潜能可以实现
接纳同事对我在教学方面的意见
遇有疑难,愿意互相帮助
常互相鼓励对方做专业决定
在课程和学科中,经常讨论要教些什么
愿意与人分享困难与成就
互相鼓励对方承担新方案的责任
充分讨论教学方法和策略
能够找到新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
认为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
认为我的决定和看法可以影响同事
会按照大家的意见去评估学生成就
看重同事认同我所做的事和付出的努力
……
也许以上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有很多,但我相信,这种观察实际上就是一种问责,它们对于学校文化和领导的持续成长,必将起促进的作用。
Bush , T. (1986).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London : Harper & Row.
Castetter, W.B. 1996. The Human Resource Fuction in Educational Adiministration . Six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alpin, A.W. & Croft, D.B. (1962). The Organis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 . Washington . D.C.: Office of Education Research Project.
Hargreaves, Andy (2001).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in a Changing World, in Yin Cheong Cheng, King Wai Chow and Kwok Tung Tsui, eds. New Teacher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Hong Kong :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Heckman, P.E. (1993). School Restructuring in Practice: Reckoning with the Culture of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 Vol.2, No.3, pp.263-272. EJ 465 326.
Hersey, P. & K. Blanchard, 1992.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ixth edition, Englewood , NJ : Prentic-Hall.
Quinn, R.E. & McGrath, M.R. (1985).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sational Cultures. In Frost, P.J. et al (1985). Organisational Culture. Beverly Hills , CA : Sage Publications.
Weller, L.D. & Weller, S. 2000. Quality Human Resources Leadership, Lanham: Scarecrow Press.
学校文化系统策划初探
一、一个热门话题:学校文化建设
近些年来,有关学校文化的话题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2003年的一次“校长论坛”上,与会的一百多名中小学校长最感兴趣的话题不是经费问题,也不是师资问题,而是学校文化建设问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词的悄然流行,到后来“学校文化”概念的郑重提出,再到近几年一大批以学校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的相继成立,文章书籍的陆续发表和出版,一个学校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热潮正在兴起。
2003年5月,山东省德州市一批中小学开始实施“学校文化管理”课题,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链式反应,学校文化建设正悄悄改变着师生的行为习惯,改变着校风校貌,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方式。同年,山东大学推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正式启动学校文化建设,一次性投入研究经费100万元。
2004年,北京十一所学校制定了文化建设纲要。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适时提出以“创建现代学校文化”为核心的发展思路,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围绕建设现代学校文化举办全国校长论坛。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校长李庆平提出实施文化立校方略。他认为,“如果一所学校没有文化,这所学校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是一所学校。如果一所学校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这所学校就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0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上,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办学校就是办文化,“文化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是学校品牌的核心,是学校品牌的灵魂”;“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的竞争上”等重要观点。
一位学校文化建设实验研究工作者提出,“一流学校做文化”,“一流学校靠文化”。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学校品牌。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在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哪怕一拨又一拨的人从这里离开,他们带走的仅仅是个人的智慧,却带不走学校特有的文化。只要这片土壤存在,就会有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和史密斯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具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之中。
笔者以上列举主要是根据对2004年9月21日到12月31日《中国教育报》的不完全浏览所得。由此可窥学校文化建设话题热之一斑。
学校文化建设成为热门话题决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哪一个领导人或者专家学者的心血来潮。它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必然,是学校竞争与发展的一个新的平台,是学校发展实现新的飞跃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突破口。
二、学校文化建设呼唤:学校文化系统策划
学校文化是一种具备系统性要求的组织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及其它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学校主体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依照不同的根据,可以把学校文化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系列和类别。一般说来,学校文化往往表现为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五种要素或形态,精神要素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从根本上讲,无论哪一种要素,都必须能够形成一种气势、一种精神、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现象、一种强力的磁场效应,使身处其中的个体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左右,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应,对学生气质、风格和人格的塑造产生积极的意义,对学生的终生产生久远的影响。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铸魂”工程。构建起适合自己特点的学校文化,需要构思、谋划、提炼、升华,需要积淀、传承、发扬、光大,总之一句话,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系统的学校文化策划。大家知道,学校文化建设既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又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而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正是连接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学校文化系统策划以形成供领导者决策选择的策划方案为标志。策划方案的制定,既是理论研究的结晶,调查论证的成果,又是实践活动的指南,实施操作的依据。所以,搞好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学校文化系统策划。具体说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条。
(一)实践诉求之牵引。目前,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对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有着强烈的诉求,迫切需要学校文化研究和咨询机构或学者对学校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指导,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方案供其选择。从去年开始,山东省的部分区域和学校开始专门设立学校文化建设基金,用来打造学校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力。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所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进行系统策划,取得了明显的业绩。强烈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诉求,将牵引学校文化系统策划的产生与发展,将为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
(二)理论准备之奠基。近几年,对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系统策划的理论研究越来越热。对于学校文化概念、特点、原则、内容体系的研究,对于学校文化系统策划的原则、方法、程序、技术的研究,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三)实验成功之激励。最近,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文化系统策划的课题实验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许多学校借鉴企业形象塑造的理念,导入cl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对学校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听识别系统进行了设计实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沈曙虹等借鉴组织文化学和cls理论对学校形象进行研究,提出用sls整合学校文化,塑造学校个性形象,并申报了省级重点课题,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功。这些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系统策划的实验研究及其成果,一定会激励广大的教育策划者去进一步探索、实践,去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优质的教育品牌。
三、学校文化系统策划之应运与作为
从以上分析看出,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是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之呼唤,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之急需。也可以说,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是应运而生、大有作为的。这就特别需要学校文化系统策划工作者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抓住机遇。目前,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各地区、各学校都充分认识到,要使学校的改革有一个新的突破,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尽快克服学校发展遭遇的平台性障碍。他们迫切希望借助学校文化建设搭建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在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方面,他们舍得投入、舍得拿力量,重视专业机构及其专家的咨询和指导。这就为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提供了新的机遇。广大教育策划咨询机构和教育策划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紧紧抓住和把握这一新的机遇,适应这一新的需求,乘势而上,认真扎实地为学校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和力量。
(二)有所作为。虽然,学校文化系统策划面临着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克服困难的条件同在。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掉到谁的头上。我们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真正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所谓充分的准备,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完善自己。一要认真学习。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涉及的知识门类较多,要求的技术素质和能力素质较高,尤其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学校文化策划者不断学习、深入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广大校长、教师学习,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水平,增强自己的能力。二要深入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现状和新的需求,了解学校的环境、特点和优势,以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文化系统策划,提出优质的可操作性强的策划方案。三要勇于探索、善于发现。要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善于对学校以及广大教师群众的首创精神进行总结,并从中发现新的经验和闪光点。要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学校的个性和特色,真正建立起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新的学校文化。四要重视并善于合作。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所以,学校文化策划者要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善于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善于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以求取得最优的策划效果,最佳的策划效益。
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文化的创造
——校长素质论
作者:钟启泉
所谓校长领导风格(styles)是技术、方法,也是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格与技术、方法、艺术是钱币的正反两面的关系。这种校长领导风格如何影响到相关人员,领导风格本身能否改革,牵涉领导风格与领导效果的关系问题,需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论作出实证研究。
以课程管理为焦点的校长领导风格的考察
……
把学校改善的中心领域置于学校管理之上,意味着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改善,校长的领导行为因而同这种改善过程(组织过程)相结合,这意味着把学校文化之素质朝积极方向转化也放在了射程之内。在这一点上,“学校文化的创造”这一命题是必要的。构成这种学校文化的微观文化领域有四个:“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另外,这里所谓“学校文化”,是作为各校固有的风气(个性)的规范、价值、信念、习惯的行为方式,也是成员共同的认识框架。
从学校改善与学校文化的关系来说,有的以本校的文化、风土为背景,使之朝着更积极方向改变,并以课程管理为核心的学校改善;也有以改变课程管理方式而改变学校文化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学校文化与以课程管理为核心的学校改善处于互补关系。
那么,在“学校管理——学校文化——课程运作”中发挥作用的校长的领导行为该如何界定呢?中留把校长的“领导行为”作为“风格”来分析,考察了校长的领导行为与学校改善过程的关系。他区分了如下三种领导风格:
——主要牵涉课程的编制管理(P)与评价管理(S)的战略性领导(一种管理技术性领导,简称 SL)。
——关于课程实施的管理(D)则是教学性领导(教育性领导,简称IL)。
——制约 PDS诸过程的文化性领导(简称 CL)。
战略性领导。在学校改善过程中也把改善自身同学校内外环境相结合,而且在改善过程中尤其把学校评价同改善相结合,从而策定指向课题解决的新的战略计划的领导行为,谓之“战略性领导”。据莫里埃尔(J.J.Mauriel)说,一般称为“战略”的场合,往往视为旨在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技术)。校长在策划战略计划时,要实现什么样的构想比之手段更重要。然而要使这种构想具体化,首先必须揭示学校管理面临的课题。这种管理课题无非是学校的外部环境(条件)。其次是在战略计划中,校长一方面要把给予学校制度以一般影响的外部环境引起的管理课题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另方面要分析与此相关的学校内部的成员对教育与管理的需求。这种分析相当于学校评价。在制定战略计划时,上面两种作业归根结底是,“通过学校内外诸条件的开放的合作而展开的组织化的活动”。
管理诊断的目的是使得本校日常的教育工作与管理活动的问题及其毛病揭示出来,这种诊断将有助于校长明确学校改善的方略。“构想”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象征。没有这种构想,学校就不会进步。通过明确构想与使命,旨在形成文化的战略性选择,是又一个重要步骤。
总之,首先抓住学校周围的教育环境之变化,然后分析学校内外的环境条件。这时,校内环境的把握是展开学校评价的对象。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校长明确作为学校的构想,并策划与决定付诸实施的若干策略。经过以上作业,作出课程改善的模型(战略计划)。有效地推进这种战略的责任主体是校长,为此而采取的领导行为就是“战略性领导”。
教育性领导。在学校改善过程中相当于发挥实施维度的课程实施管理作用的校长的领导,是教学领导。这有两种方式,一是校长直接指导学生的方式(广义、狭义的教学),二是为促进学生变化而间接地支持教师的广义、狭义教学,对教职员的教育活动作出指导、建议的方式。就是说,校长的领导行为一面通过对于教师的教学指导、建议活动,另方面通过对于学生的直接性教育活动诸如校长讲话之类的所谓 IL风格,借助形成积极的学校文化致力于学校改善为其特色。
文化性领导。文化性领导是同形成积极的、宽容的、健康的学校文化的力量相关的。就是说,这种领导范式制约着以经营管理为焦点的技术性领导行为的素质与方向性,进而又作为教育性领导作用的充分条件发挥作用。调查表明,一个好的校长,他的教学领导总是考虑到“学校文化”尤其是“组织文化”的。反过来说,对于“组织文化”这一“学校文化”缺乏考虑的场合,乃是教学领导的障碍性要素。以这种“组织文化”为背景的管理职的领导,谓之“文化性领导”。
这样,我们可以从上述风格作为目的变量的、包容了同课程文化四种“微观文化”之构成要素相关的角度,考察校长领导风格。“微观文化”还隐含着合作性、自律性、实验性。分析这些关系的结果表明:不同领导风格同“学校文化”的关联是有所不同的;作为“理想”的领导规范是,第一种领导:3成,第二种领导:5成,第三种领导;1成强,第四种领导:1成弱;不管校长的领导风格类型如何,阻碍领导作用发挥的最大要因,与其说是条件整顿性要素,不如说是教职员工的“教育观”的差异。
校长领导风格的实证分析与学校文化的创造
在美国,许多调查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证实,校长作为领导者对于“学校文化”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下面,依据利思伍德(L.Ieithwood)等人的实证分析,阐述校长领导风格与创造学校文化的关联。
利思伍德和贾帝齐(D.Jantizi)在1990年对于校长的领导风格作出了如下的分类:
领导风格 A。这种风格的特色是瞄准人际关系。即通过形成学校中真正合作性的“风土”、多样的沟通及学区中央办公室的合作关系,谋求改善的风格。采取这种风格的校长认为,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全校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这也是学校完成更多工作的必要的出发点。
领导风格 B。这种风格把焦点置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其发展上。采取这种风格的校长把学生的成就与发展本身作为领导行为的目标,为此采取多样的手段。而在这种手段中也有其它的领导风格的焦点,例如包括人际关系行为与成就行为等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的一种类型。
领导风格 C。以课程为焦点的行为模式。采用这种风格的校长为了确保有效的课程,致力于开发以改进教职员能力为主的工作步骤。
领导风格 D。这种风格专注于学校日常的组织运作之基础——管理行为之技术开发的领导行为规范。在经费预算、日常事务、人事管理、来自他人的信息要求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类型。这种风格在教学法、课程的决策之类的工作上不太花费时间,表现出应付危机、应对学校内外各种要求的倾向。
从他们的研究结果看,B、C风格对于学校改善的效果大,尤其是 B风格,构成层级结构。
这就是说,把学校改善界定为“各校为着更好地谋求旨在学生行为变化的教育实践的质,通过学校内外条件的开放性合作而组织的活动”。将定义内容同上述四种领导风格的视点作出对应,可以说明学校改善的领导行为。C风格,尤其是 B风格校长的实践行为对于学校改善的贡献度高。定义中改善之“目的”——“提高教育实践的素质,旨在改变学生的行为”,无非是更接近于学生的学习成就与发展这一焦点的领导行为。因此在领导风格的层级化这一点上(以 B风格为顶端)更接近于改善的目的。可以说,B风格也是担负教育目标具体化这一课题的领导行为:而B风格的学生发展(行为变化)的内容是以课程开发的形式同 C风格联动的。支撑 B风格与 C风格的是合作性人际关系(组织风土)——A风格的形成。而 D风格——作为运作手段的管理技术,则是支撑 A、B、C风格的基础。
这四种风格只是类别模型之一。在实际场合是组合了一种或数种风格展开学校文化的创造的。
学校文化的创造及其战略
关于教育革新的诸多研究表明,校长对于教育革新的成败与学校文化的创造起着核心的作用,不过教育革新不仅仅是校长能够左右的,牵涉的因素错综复杂。但也有不少报告认为校长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从今日美国改善教育管理的实践看,作为校长应有的积极态度就是,自觉参加旨在教育革新、创造学校新文化的研修活动,并且采取如下四个基本的战略思想:
1.定期地诊断与评价学校文化(风土),锐意改善的战略。概括地说,这也是贯穿学校的组织风土。不过这种变革对于传统上保守的学校来说,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相当困难。这是实证材料表明了的。但不管怎样,改变组织文化(风土)的战略之一,就是组织的系统诊断与评价,从而认识成员改善的需求。
不过,在当今美国“学校文化”评价标准的开发中,受到公认的标准是由萨佩(J.Sapier)和坎宁亨(G.Cunninghum)提出的。两者有许多共同性,都在于以改善学校为前提,从构成成功学校的要素这一视点出发所展示的实证研究中抽取因子的。
萨佩在(唯有在合作的文化中才能培育好苗子)的论文中认为,改善学校的要素有四:(1)强化教师的教学技术;(2)系统地革新课程;(3)革新组织;(4)确立学校这一共同体的合作关系。而制约这些要素的就是“学校文化(组织文化)”。立足于这一前提,萨佩认为,学校文化归根结底是学校拥有本校的明确的设想与目标,及构成具体设想的核心因素——旨在参与学校管理的新的学校共同体的形成、问题解决技术及有效的沟通等等战术。对于萨佩来说,构成核心的设想犹如汽车的燃料;点火的装置——引擎,就是“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的诊断、评价的标准应当以旨在形成这种设想的如下必要的12个规范内容为中心加以开发。所谓12个规范就是:(l)亲和性,(2)实验性,(3)高期待,(4)信赖,(5)明确的援助,(6)同专业性知识基础的联系,(7)高度的评价与认识,(8)用心、赞赏、幽默,(9)参与决策,(10)重要信息的确保,(11)传统,(12)直率的沟通。
在坎宁亨等人的实证研究中也列举了旨在改善学校的10个文化要因,并验证了它们的效果。所谓“有效的文化”有这样一些要因:(l)跨越职种的团队构成,(2)设想,(3)同事关系,(4)信赖与帮助,(5)价值与关心,(6)实质性信息的把握,(7)广泛参与,(8)终身发展,(9)对个人的权限委任,(10)持续性的革新。
归纳上述两个研究的所有文化性因素所得出的中心概念是积极的“合作性”。合作,正是积极地形成健全的学校文化(风土)的战略性思维。
2.改革决策的方式与放权的战略。引发“学校文化”变革或“学校文化”创造的第二个战略是“放权”。这是改革传统的决策方式的一种思路。
所谓“放权”,是对于没有决策权限的个人或组织赋予附加性的、非传统的决定权。这里必须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对所作出的决定的责任,或被委任的责任:二是确保决策的质,以确认委任结果的有效性。克卢思(W.H.ClMe)还列述了“放权”的一般内容,包括预算、人事、课程三领域的案例。“放权”的内容与范围各学区有所不同。不管怎样,由于“放权”,将在学区与学校之间形成双向的信息交流,使学校成为开放式沟通的场所。这可以称为信息的“双向性文化”或“反馈文化”。
3.形成参与性共同体的战略。引发“学校文化”变革或“学校文化”创造的第三个战略是,校内外关系者参与管理的新的共同体的形成。
4.培养成员组织、管理能力的战略。这也可以说是“学校文化”的经营战略。战略计划的过程是战略“计划一实施一评价”。这是一种旨在谋求“学校文化”改革战略的技术化思维。
文化,让学校拥有灵魂
朱永新
一、我们之谓“学校文化”
借“学校文化”这个概念,重新审视学校生活,阐明有哪些因素会让一个共同体日渐变得黯淡,而又有哪些因素能使得这个共同体趋向明亮与辉煌。
新教育实验讨论学校文化,首先就是要让学校具备自觉的文化意识,让学校文化,处于一种觉醒、自我觉解的状态中,而不能让它处于不自觉的冥睡状态中。其次,是要倡导一种使学校整体和其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处于舒展、成长状态的文化,而改变那种使学校整体和其中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处于压抑、黯淡状态的文化。第三,我们强调文化,是要延续一个传统,一个与用武力和威权来令人臣服的方式所不同的润泽的方式。
据说仅文化这个词就有上百种不同的定义,但我们的志趣并不在于为文化或学校文化寻找一种最正确的定义。我们相信,一个概念除了在特定语境中合乎逻辑地使用外,并没有什么可以确保它通行于一切领域、一切语境中。我们的目的在于借“学校文化”这个概念,重新审视学校生活,阐明有哪些因素会让一个共同体日渐变得黯淡,而又有哪些因素能使得这个共同体趋向明亮与辉煌。
1.学校文化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
我们发现,学校的问题很复杂,这里有课程问题,有教学问题,有心理学问题,有管理问题,有体制问题……但有一个问题把这一切问题统整为一个大问题,或者说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这群人在处理上述不同问题的背后,会有一个结构一致的共同模式。这个大的统整性的问题,或者说这个隐藏着问题解决背后的固定模式,就是学校的文化问题。
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先为我们讨论中的“文化”确定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我们所将讨论的文化,首先是一个群体在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生活范式,包括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习俗、禁忌、传说、一切作品……这个群体整体的一切活动,都将是这个范式的某种体现。
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我们也可以称它是一种“大语言”:所有具体的“言语”,所有的句子,无论你怎样创造,变化,自觉遵守语法或者有意违反语法,它总是在一种大的“语言”中,它无法离开这种语言而存在。
用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说学校文化就是一所校园在若干时间内由历任校长、教职员工、学校及其家长,以及其他参与学校生活的人共同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习惯,一种或潜在与显在的规则。所有学校内生活的个体的一切行为,都与这个文化整体保持着一种张力:或者遵循它,或者对抗它,或者在与之对话,进行着一种不宜察觉的改写。
这种学校文化的形态,我们可以命名为文化的“实然状态”——也就是说一个具体的学校文化事实。显然,这种实然状态的文化概念,是无所谓贬义或者褒义的,它所指的只是一个历史积淀的事实。自由散漫,形式主义,平庸冷漠,认真刻苦,都可以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实然状态。
而我们想要评价一种学校文化是好或者不好,就必须引进某种价值标准。不同的价值标准下,同一种文化的实然状态,将得到完全不同的评价。一所一百年前循规蹈矩进行四书五经教学的私塾,也许在当时看来是相当不错的,但从我们今天某种比较激进的标准看过去,就可能会把它批驳得体无完肤,斥之为吃人、奴化的学校。而一所应试教学抓得极好升学率极高的学校,有可能因为它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匮乏,而被另一种教育观点斥为最糟糕的教育。
制定标准本身总还需要更高的标准,制定尺度本身总还需要更可靠的尺度,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群,事实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标准与尺度,想要获得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的。而那种寻找绝对、永恒标准的行为会把我们拖入无休止的形而上思辨中。所以我们只能依据自己言说的需要,更依据自己信奉的价值观,为自己确定一种标准。它不一定是可以普世的,但它是我们选择的,是我们体认的。
我们把一种文化是否促进具体环境中的个体生命和集体生命,是否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舒展、成长,称之为文化的好的状态与坏的状态。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一个好的学校文化,就是促进学校整体,以及学校中的每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激发生命活力、创造力的那种文化氛围。而反之,那种压抑个体生命,并使整体生命也处于平庸的文化氛围,就是坏的学校文化。
——当一所学校中的个体生命与集体生命的发展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只能视那个冲突后的结果,从其整体的结果来评价其文化的意义。也就是说,有时候,集体获得较好的发展,而个体则未必如此。有时候则反之。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依据具体情景作出整体的判断。
我们把创造“促进学校整体,以及学校中的每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激发生命活力、创造力的那种学校文化”,当成是我们的追求,称之为我们的“学校文化的应然状态”。
我们认为,这个以人的生命为本的价值标准,和以此为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追求,是符合中国儒家传统“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自强不息”的理念的,也是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是高度一致的。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写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又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在我们把这些价值理论,都统整于新教育生命叙事的理论中,成为我们价值裁定的依据。
2.学校文化的冥睡状态和觉醒状态
有人说,我参观过的一些优秀学校,你问他们按什么理念来生活,他们什么也说不出来,但是他们神情、衣着、生活细节无不表明他们很有文化啊。因此他们认为,文化是不用讨论的,或者说讨论也没有用的。因为文化应该是一种无法说出的东西,而说出的部分,反而并不是真正的文化。
这种观点中有一半真理,同时它提出了关于学校文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每一所学校对自己学校文化的意识程度是不一样的——用哲学家冯友兰的词汇,就是对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觉解”程度是不同的。《易传》中说“道”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这里仁者和智者,就对支配自己的那个力量有着较清楚的觉解,虽然大家的觉解是不一样的,而普通百姓就没有这个觉解。我们把对道的这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移到文化上来也是非常合适的。在相当程度上,文化总具有“默会”的性质,我们每天以固定的方式饮食,朋友见面一定要握握手,却已经不再思考为何要这样,甚至可能已经不清楚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这就是一种文化的默会。文化的大部分,确实应该是一种默会,如果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言行每一次都需要从价值观上得到清理才能说、才能做,那么人几乎就无法生存。但这并不表示,如果我们要求自己或者一所学校说出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说不出来和说得清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对自身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应处于一种无知状态,否则用哲学家们所形容的,这样人们事实上就仍然处于一种不道德的状态中,“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对自身文化的省察,应该是明晰它的核心价值,明确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在此基础上,这种明晰的被人所理解的概念,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隐藏在生活细节背后,影响、左右着生活而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的力量。
总的来说,不同的学校对自己文化的“觉解”程度还是很不一样的。最高的觉解,就是那种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秉承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用一种怎样的理念去贯彻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去影响全体师生的生活的自我意识;而最低的觉解,就是那种仅仅知道自己是在教书,知道要把上级布置的任务完成的平庸的学校自我意识。
这样,我们又有了关于学校文化的另外两种状态:学校文化的觉醒状态和学校文化的冥睡状态。
3.文化的传统定义:以文化之
那种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处于学校文化的觉醒状态之中,想把自己学校的文化,提高到文明较高层次的行为,就是一个比较传统和狭义的文化概念:以文化之、以文明教化之。
汉朝刘向《说苑》上讲:“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说,用武力征服那些不臣服的,并用文明来教化他们,如果再不改正,就加以诛灭。晋朝束晳《补亡诗》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也是把“用武力征服”和“用文化教化”二者并举。我们还可以从“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前蜀·杜光庭),“垂衣端拱愧佳兵,文化优游致太平”(元·耶律楚材)的这些诗句中,窥见在中国文化中“文化”一词的本来面目。而这种“以文化之”的思想,就是儒家文明的创造者周文王、周公和孔子的根本精神。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描写了两种治理国家与百姓的办法,一种是用武力与法律,另一种就是“文化”。
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讨论学校文化,首先就是要让学校具备自觉的文化意识,让学校文化,处于一种觉醒、自我觉解的状态中,而不能让它处于不自觉的冥睡状态中。其次,是要倡导一种使学校整体和其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处于舒展、成长状态的文化,而改变那种使学校整体和其中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处于压抑、黯淡状态的文化。第三,我们强调文化,是要延续一个传统,一个与用武力和威权来令人臣服的方式所不同的润泽的方式。
4.几种学校文化辨析
当一所学校的文化意识处于冥睡状态的时候,这所学校的诸多价值事实上是混乱地堆放在一起,随机地起着作用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今天吃鱼或明天吃熊掌,全凭运气与偶然,这里没有确定不移的价值标准。同样,“义”(素质教育、人民的教育事业)我所欲也,“利”(应试教育下的分数,以及利用学习时间外补课的补贴和奖金)亦我所欲也,那么我又应该选择哪一个呢?如果我们追随着社会大流选择了“利”,但又觉得不能这样言说,那么如何才能让它不那么赤裸裸呢?
于是就会出现两套规则同时维护着学校的运转:一套叫显规则,就是挂在墙上,翻译成英文印在精美宣传册上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以及在国旗下讲话中演讲,在年度总结中书写的华丽词汇;另一套叫潜规则,就是在每一个与利益相关的时刻,真正起着作用的规则。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校事实上完全地依靠工资和奖金激励教师勤勉工作,但是向外打着的,全都是“敬业爱岗”的旗号。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这样理所当然,没有什么不妥——潜规则运行久了,身处其中的人就不觉得它有什么不妥。仅仅作为华丽口号的校风校训挂得久了,也不会再有人觉得于心不安。因为不再反思,不再思辨,所以慢慢地,这种言行不一致就成了一种神秘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影响,但作为文化执有者的学校,却始终对这种文化没有觉醒,没有反思……
这样就形成了当前学校文化的一种怪现象:无论一所学校有没有真正的学校文化意识,无论支配着这所学校日常生活的究竟是哪一种文化,校长向你介绍的,总是一套高尚、圣洁、似乎也有条有理的学校教育理念。这套理念从校风校训到教风学风,无不生动深刻,里面有儒家思想,有道家思想,有共产主义精神,甚至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但是,它真的是这所学校据此而存在、而生活的根本么?它真的是这所学校朝向的方向,并且在每日的努力中,有所体现么?
因此,我们讨论学校文化,必须先把这种停留在纸面上的“伪学校文化”作一番清理。即我们所讨论的,不是应该建立起一套怎样的标语系统,不是讨论应该用怎样生动、对称的词语,来让学校装潢上一层教育思想。我们所讨论的,是怎样把一种好的理念活出来,让它成为我们存在的依据,成为我们教育的源泉与尺度。只有在承诺把自己所言说的付诸实践,承诺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努力朝向那明亮的词汇前行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讨论怎样的词语才是我们应有的合宜的教育理念。
还有另一种相反的情况,有些学校所倡导的文化并不只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一个个具体的社团,一个个具体的课程,一个个具体的活动。
在这样的学校里,我们可以看到书法兴趣小组,书法比赛,绘画兴趣小组,剪纸艺术,体育活动,读书节……
而孩子们在中秋节的时候诵读中秋诗词,在圣诞节的时候看圣诞电影,在愚人节的时候玩愚人游戏……在这样的学校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所倡导的一切,都刻在了学校生活中。读经运动为他们留下了一年级孩子《三字经》、《弟子规》的背诵和表演,科技比赛为他们保留了电子机器人的模型,信息时代的要求,使得他们的学生能够在一二年级就利用电脑鼠标制作出鲜艳的电脑美术作品。而老师们,开始几年热衷于研究课题的确立,接着几年热衷于上出精彩华美的公开课,最近几年则学习洋思或杜郎口,追求另一种样式的课堂。
在这样的随大流中,学校几年换一张面孔。好在现在喷绘的成本降低了,所以今天可以把学校打扮成站在现代化高技术前沿的先锋,明天可以把学校打扮成古典文雅的传统守护人,但其实说到底,这仍然只不过是时代的流行风吹进了学校,让学校换了一套不同颜色的衣裳而已。
是的,这样的学校里,确实有自觉的理想教育的追求,也有一定程度的学校文化意识的自觉,但这显然还不是理想的教育,因为其文化,尚处于一种随波逐流、朝秦暮楚的状态中。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碎片中,我们难以分辨出什么是他们所真正追求的,而学校也不能觉察出自己在这些多少有些盲目的追求中,事实上存在着的种种矛盾和困难。
我们试想,一所从东部名校刚刚学来了信息技术的低幼化,又从读经运动中搬来了经典的背诵,还把茶艺、插花艺术搬进了教室的学校,,是否自己想要培养怎样的人,自己的学校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自己究竟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呢?
二、学校文化之魂:校风·校训
如果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这一轮高悬的明月的话,那么每一所学校就是一道河流。问题在于,这一轮明月在照亮具体一道河流的时候,它将呈现出怎样独特的教育风景来呢?
好的校风校训总是完全地是属于学校自己的,甚至是只属于自己的——因为只有越属于自己,才能越鲜明地启迪其它学校,越能够完美地实现具有普世意义的教育理念。因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共同体成就为他自己,实现在特定环境中的最大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复制别人的基因。所以新教育实验,并不是千人一面的实验,而是共同理念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作为优秀历史积淀的校风和作为使命愿景的校训
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总是有一个明确的理念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个明确的理念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校管理,班级文化,教研风气,乃至于各种活动,总是这个灵魂的体现与实现,是朝向这个灵魂的一种努力。没有这个统一的学校文化之魂,无论多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都是一种华丽、零乱的碎片。而有了这样一个可以统摄整个学校精神生活的魂,那么一切领域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生活将呈现出一种教育的成熟。
这个魂,有人称之为“校风”(学校风气),这其实是从历史积淀下的文化的实然状态来说的;有人称之为“校训”,这其实是从学校应该朝向的理想境界,即学校文化的应然境界来说的。这其实也意味着这个学校文化之魂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学校优秀的历史积淀——一所好学校的风气,我们称之为“校风”,就是说它写下的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中,有精彩的部分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另一种是学校有意识的追求——即从某一任校长开始,学校把某个理念当成全校师生追求的梦想或标尺,然后大家朝着它不懈地努力。
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校长和教师,都知道这一点:确立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为困难的一件事。因为它是最根本的,它的偏颇或者浅陋,将使得现任的校长和老师们辛辛苦苦的努力,在不久之后被斥为不合时宜或者目光短浅,或者因为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不得不全部抛弃。而对它的抛弃,将使得依附于它而得到阐释的全部学校生活失去存在的理由与证据,而被继任者全盘否弃。
所以,确立作为学校文化之魂的愿景和价值观,乃是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思考及建设中的第一要义。
也就是说,在学校文化的觉醒状态中,彼此冲突的各种价值必须确立一个“价值优先”顺序。也就是说,人们必须为各种价值确立一个顺序,何者为前,何者次之,使得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据此而进行抉择。而要把所有价值梳理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就首先需要一个灵魂,一个绝对的出发点。
对新教育实验而言,个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良好状态,就是这个绝对的原点。所以我们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为自己的教育树立起一个绝对的标尺,一切其它的因素,都要以此为尺度,并从这里得以澄清与阐明。我们认为,这一个使命与愿景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能够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和教研生活的灵魂的。
但问题在于,具体每一所学校作为立校之根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它如何既能够与国家教育方针和新教育理念高度一致,又具备鲜明的个性,是完完全全地属于自身的?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属于自己的,那么书写下来的,才是一个自己的故事,而作为这个故事的书写者兼主角,才有书写的激情和愿望。同时,只有属于真理的,那么书写才可能获得成功,才可能让自己的故事成为一个卓越的故事。如何把个性化与真理化这两个因素调和起来,这是确定学校文化的理念,也就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一大困难。
这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佛教和儒家都喜欢用一个比喻“月映千川”,意思是说,月亮是只有一个,但是河流却有无数条。同一个月亮映在不同的河流上,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景。但明月毕竟还是这一轮明月,只是哪一处风景是完全相同的呢?如果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这一轮高悬的明月的话,那么每一所学校就是一道河流。问题在于,这一轮明月在照亮具体一道河流的时候,它将呈现出怎样独特的教育风景来呢?
2.新教育式校训的几个特征
用几个词语或几句高度概括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我们的学校建设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这些被我们精心选择了作为校风、校训的格言,以及学校文化象征物,它就是我们学校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一种诗意表达,一种中国式的表达。问题在于,我们所选择的那个词语,能不能够足以表达出我们所想要寄托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内蕴呢?它是不是能够与不仅立足于文化根源,同时也朝向未来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相吻合呢?
一个好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校训或核心理念,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它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阐释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理念的。或者说,它至少是和这个理念不相违背的。诸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教育谚语中所蕴含的教育观,在相当程度上是和新教育的理念相违背的。那种只要分数,认为有分数就有一切,另外的所有精神追求都无足轻重的教育观点,以及体现这些观点的格言,显然是与新教育实验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二、它总是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相一致的,尤其是和儒家积极向上、富有生机活力的教育思想是高度一致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将是未来一年新教育探索、探讨的方向。但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叙事,是在这个土地上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叙事,我们所用的语言和精神资源,首先是这片土地上的语言的资源。只要我们还守在这片精神文化的土地,不准备把它抛弃,我们就必须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能量,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据。
三、它总是与国家的教育大方针是高度一致的。因为我们办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接受政府的委托,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这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繁荣、发展。
四、它总是完全地是属于学校自己的,甚至是只属于自己的——因为只有越属于自己,才能越鲜明地启迪其它学校,越能够完美地实现具有普世意义的教育理念。因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共同体成就为他自己,实现在特定环境中的最大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复制别人的基因。所以新教育实验,并不是千人一面的实验,而是共同理念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五、它总是能够涵盖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不可能只是对某一个细微局部的关注。譬如说,它可能用“端正”作为校训,因为“端正”一词中含有可以被无尽阐发的积极价值,可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生活中;但是,学校不可能把“字要写端正”作为学校的校训,因为这个校训将不足以影响学校生命的大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读好书”、“好好读书”这一类偏狭于某个局部事务的表述,都不是象征着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校训的最佳选择。
六、它总是一种较诗意、较含蓄的表述,它的表述总带有一定的象征性。也就是说,它总是处于一种待发的状态,既有明确的旨向,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其意义又总是可以不断地阐发,而不会停留在这个时代的局限里。譬如有些学校想把“绿色”这个在今天特别时髦的词语作为立校之魂,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个词语具有这个时代的一些特征与气息,它的魅力不会保留太久。每一年,每一代,都会有一些时髦的词语,但是它们的价值总滞留在那个时代里。(有一位正直敬业的老校长,在改革之前的岁月里,为学校立下的校训是“为革命而教育,为革命而学习”,学校在他的带领下,一直很有活力和生机。改革开放之后,他退休了,他几次找到新任的校长,希望把这个校训撤下来。但是新校长和老师们因为敬重他,因为珍惜那段历史,不愿意改换这个校训。后来又换了一任校长,终于把这个具有历史局限的校训换掉了。但是可惜的是,这同时也把一段有生机的历史给屏蔽了。假如学校能够把旧校训修改一下,改成“为生命而教育,为生命而学习”,并保留校训修改的历史过程,那么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就得到了保存。)
七、校训及其理念,应该是一种积极、高远的表达,即它要能激励师生油然而生出浩然之气,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尊严,进而去为之努力的作用。有些学校倡导朴实,但如果过于朴实,过于老气横秋,这并不利于激励尚处于年少的孩子。譬如有老师喜欢“草根精神”,但是让十来岁的处于花季的孩子们去像草根那样默默无闻,不求花开,这事实上是对生命发展阶段的误解。
3.由校风校训而展开的学校文化象征系统
因为作为校风校训的语言往往是格言式的,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所以虽然它能够被无尽地阐发,却也同时因此而显得抽象、单调,尤其对学生而言,它有时似乎只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教条。因此,校风、校训应该与特殊的学校文化象征物,学校文化的榜样人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组可触可摸,任何人都可以理解、感受到的文化表述。校风、校训揭示出文化象征物、历史榜样的精神内涵,文化象征物和历史榜样则演绎出校风、校训的具体精神,让它们不再抽象而变得具象,不再单调而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譬如浙江省平湖县的广陈镇广陈中学,这是一所农村乡级初中,但是经过校长和老师们的努力,它在学校理念系统的思考方面,已经走得相当成熟。
一所农村初中,它有多少资源可资借鉴、可以开发?细读广陈中学以石明生校长为首的学校文化的开发过程,我们从中可以有良多启发。
广陈中学的校训是:广德陈善,端政致和。其中前四个字是关键,因为我们发现它就是从自己的校名中生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是完全地属于自己的。
有人会羡慕说,石校长他们幸运,有一个含义深刻的校名啊。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广陈这个名字,是源于元朝时代这里设立广陈务和芦沥巡检司,“番舶列肆于此”,故名广陈。也就是说,它的原意仅仅是许多船只陈列在这里的意思。但是石校长他们非常智慧地用“广德陈善”这四个词,赋予了“广陈”全新的含义。广德,培育扩充自己的德性、仁心;陈善,汇聚美好事物、书写自己美好的故事。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文化意蕴,也与新教育理念高度吻合的表述方式。
这种赋予原本并无文化意蕴的旧校名以具有高度文化意蕴的新含义的方式是值得借鉴与提倡的。譬如石家庄桥西区有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四维小学,四维的原来含义,就是四个村庄共同建造了这所学校。但在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把《道德经》中“道、天、地、人”四个元素和谐相处,共奏出生命之曲当成了四维的新含义,以进一步阐发学校原先确定的“和”的思想,这是又一个相似的例子。
在广陈中学,和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学校一样,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取自儒家经典《易传》的名言刻在了墙上。但是和大多数仅仅当成格言的学校不一样,是因为这两句格言是整个学校文化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它们直接就是“广德陈善”的另一种表达,也就是说,是借中国最伟大的格言之一,来为自己的校训校名,作一个文化奠基与阐释。
广德,培植扩充人内在的德性仁心,这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么?陈善,汇聚美好,书写美好,这不就是“厚德以载物”么?
但停留在这几句格言,事实上远远不够的。把它们格在墙上也不够。它们让大多数人触摸不到,理解不了,更谈不上有深刻的亲切的感受。
广陈中学的学校文化建设之妙,就是“广德陈善”这四个字,有一个活生生的当地人可以作为解释者,作为印证,作为榜样。
这是元朝赵孟坚的书法,内容是一首他自己的诗:“我家山河二百州,半没膻腥逾二纪。坐披舆图鬓已凋, 马嘶半夜秋风起。”
为什么说是“我家山河”?因为他是宋朝宗室,宋太祖的十一世孙。元朝入主中原后,他就无意仕途,隐居在广陈。他堂弟弟赵孟頫是一个名气同样很大的书法家,也许我们中许多人临摹过他的书法。但因为赵孟頫投靠了朝廷,所以赵孟坚就非常看不起他,赵孟頫来看望他,他不让他进门,被夫人劝说后,才让他从小门进来,坐在小凳上。离开后,还派人到河里去洗这条他坐过的凳子。从中可见其人格人品之高洁。
赵孟坚的人格与书画诗歌,正可以看成是“广德”、“陈善”这四个字的具体体现。所以学校在校园里为赵孟坚塑像,建立相关的文化诜庭园,这样,抽象高深的文化理念,就化为活生生的人物,化为活生生的故事,以及可欣赏可触摸的文化建筑了。
然而更奇妙的是,还有另外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东西,居然成了广陈中学学校文化的吉祥物:稻草。
嘉兴是稻米之乡,但是能把稻草文章做到美学层面,进而做到文化层面,广陈中学确实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了。
学校的稻草艺术,原来只是一个课外兴趣活动,后来慢慢地被美术界欣赏,终于登上美学的殿堂。但这时候,它仍然只是一个课外兴趣活动。
然后,当学校意识到稻草乃是稻的精魂,是稻奉献一生之遗骸最后一次升华的时候,稻草艺术于是就有了文化的意蕴,再一度成为阐释“广德陈善”的解释者了。
从种子到萌芽,到稻禾之美,到稻花之香,到洁白的稻米养育了一方人民,再到原本以为无用的稻草,成为脚下的草鞋,成为屋上遮蔽风雨的建筑,再成为可以挂在墙上的美学艺术品,或者成为灶中的火焰与灰烬,成为土地中的肥料,这整一个稻的形象,岂不正是“广德陈善”的最好诠释?
于是,从“广陈”这个原本没有深意的名字,到“广德陈善”的校训,再到它与效法上天的“自强不息”,与效法大地的“厚德载物”的文化阐释,再到与本乡本地的文化英雄赵孟坚的联系,再到所有人可以欣赏可以触摸可以制作的稻草艺术……一个学校的文化理念,或者说校训以及文化象征系统,就显明起来了。
4.学校文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使命、愿景、价值观
文化和制度是什么关系?是制度决定了文化,还是文化决定着制度?其实这一切仅仅决定于我们如何定义文化与制度。依据本文开始的定义,我们的讨论把制度视为文化中的一个显性部分。即便一所没有文化意识的学校,它也会有自己的制度;但一所有清晰文化意识的学校,不仅它的文化和制度是一个不相矛盾的整体,而且其制度,就是从文化的理念中生成出来的。
在我们的上述理解框架中,我们可以把制度看成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文化不仅仅体现于制度之中,但只有学校管理制度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文化的守护者,那么学校文化才能够得以保护、发展,而制度也同样会受到文化整体的保护与滋养。
把学校文化制度化,我们就有了学校文化的另一种表述:使命、愿景、价值观。
使命,就是一个叙事主体(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学校这个共同体)存在的目的、价值、意义。
愿景,就是一个叙事主体想在较远的时间里,抵达到哪里,成为什么。
价值观,就是把学校中许多价值作一个清理,排一下顺序,确立一个优先原则。
而另外的更为具体的奖惩制度,就是对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它们往往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随机进行调整,但是一所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却和上述的校训及其文化表征物一样,是不应该轻易更动的。从某种意义上,更换了这些,也就是更换了一所学校。纵然地点还在,建筑还在,名字还在,但是我们所面对的,却已经不是文化意义上的那个学校了。难道我们今天到南开中学,到春晖中学,还是我们记忆中那个文化浓郁,人文荟萃的教育圣地么?
所以,如果一所文化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事实上已经被彻底地摧毁或者更换,哪怕表面上的校训还镶嵌在石头上,校歌还在唱着,名人雕像还站在那里,事实上学校文化也已经不复真正地存在,他们保留下的,仅仅只是一个文化的躯壳而已。
在这个意义上,文化需要作制度化的表述,需要不仅成为号召,而且成为体制,成为规章,成为学校的法律。
而且这个学校的“法律”,应该超越任何一任校长,它应当规定校长以何种程序,才能恰当地重新处理、阐释这些理念。而不至于任何一任校长走马上任,首先都是费尽心计另搞一套话语系统。
显然,在今天中国大陆的学校,这种以法治校而不是以人治校的思想还几乎只是一种奢想。而事实上无论学校管理采取的是校长制或者民主制,如果没有一套超越个人眼前利益,捍卫学校长远价值的理念及制度,那么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是一种时髦的热潮,它无法为学校留下更多的东西。
当然,现在新教育实验中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已经成熟到拥有超越校长权力的学校理念。所以,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提出来,暂时悬置在这里,希望到明年、后年,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此方面也能有所突破。
新教育研究中心曾经和翔宇教育集团合作,在宝应实验小学搞过一段时间的校中校试验。当时他们曾经集体决议,为共同体拟定了一份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这一份文件是由执行校长起草,全体教师在阅读草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再由执行校长在会议向全体教师通读修改稿,全体教师举手表决通过的。
而学校的管理层表示,自己的一切行政行为,都只是对这份文件的守护。即他们所做的,就是让这份文件的精神成为活生生的事实,而不成为一纸空文。
反之,任何教师都可以以这份文件为根据,批评任何一位管理人员和同行。不存在着高过这份文件的个体意志——当然这份文件在起草与集体通过的时候,首先就是对先于自身而存在的学校使命的确认,其次,起草者也不会让文本逾越人道的边界,逾越法律和道德的边界,以至侵害到个人的利益,尤其是个人的自由意志。
这份旨在实现和捍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学校制度,可以成为我们思考与行动的参与、起点,我们渴望有更成熟的试验和文本,出现在新教育实验中。
而这份文件本身还需要有更为具体的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相关奖惩制度来确保,这涉及的话题更为具体,我们本次的讨论将暂时悬置这个话题。
新教育小学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新教育小学全体教师于2008年2月19日通过
使命:
综述——在学校内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想。
细述——使所有教师成为高度专业化的优秀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理解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拥有持久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业绩。
在各个方面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在六年后拥有国内一流的人文素养,拥有健康、自信的精神面貌,高超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拥有一流的自然素养和数学素养。
愿景:
——在不采取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前提下,学生素质及成绩均居江苏省一流水平(并可对此进行质性及量化评估)。
——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卓越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全方位领跑新教育实验,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示范学校。
——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培训基地、观摩基地。
价值观(集体承诺):
——不存在高于学生成就的教师荣誉和集体荣誉——我们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业进步,当成是教师的最高荣誉(一个孩子的进步,胜过教师或学校获一个全国一等奖);
——对每个学生怀着高度的成功期待,并悉心跟进对其学习的指导;了解每个学生在本学科中的学习困难及潜能;
——不采取题海战术(事先检验每一道学生即将用时间去完成的练习);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品质,但不将教育责任推诿于家庭;
——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呈现所教学科的丰富性与魅力;在各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在可理解的学科里,反对死记硬背);
——认同新教育实验理念,恪守新教育人的理想、公益、田野、合作精神。
分阶段目标:
——现在至2008年7月: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拥有大家一致认同并作出承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进一步调整团队,在共同体教师与实验班级等值的条件下,全面地、精细地实践新教育实验的三个核心课程,并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创新上,作出新的探索。
——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继续推进实验,并以此迎接第九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并承担策划、组织、主讲主演等重大任务。
教师标准:
1. 拥有持久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业绩;
2. 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 具备高度的理解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
4. 有对话精神与沟通能力,为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学生标准:
1. 热爱各门学科,并在高段时能够在各学科“学会学习”,具备在具体学科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反思、创造力;
2. 各学科成绩优良以上,不存在无法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学科;
3. 具备丰富、宽广的智力背景(课外阅读量),拥有高超的阅读、表达能力,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注:可依据某几部经典文学作品的细致阅读来考查此种素养)
4. 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注重身体锻炼,有较广泛的兴趣——尤其是艺术爱好。
价值优先顺序:
第一,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就;
第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共同体的面貌(氛围、研究品质、民主生活方式、归属感等)。
以上条例附注:
1. 在新教育小学价值系统中所表述的学生,一般指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学校不会放弃已经入学的任何类型的特殊问题儿童,但对其会有特殊的标准加以衡量。
2. 对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学困生及其他类型的问题学生,除非做到充分了解其成因、持久观察并不断采取疗治措施,记录整个教育过程,否则将视为教育教学的疏漏及失当。对采取此种措施而进步不显著,没有能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优秀标准的,则依据具体情景,另作评估。
3. 除非前后存在逻辑前后关系,一般各项中,依据价值上的优先顺序排列各条。
三、学校文化浸染下的学校生活:把一种精神活出来
理想的新教育学校文化,就是拥有这样一种氛围,它弥漫在整个校园,仿佛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着去了解宇宙和人心的奥秘,去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去明白道德和梦想在其中的价值。
这种氛围应该浓郁到这样的程度:学校会为又一个新的知识的发现,一个课程的创新,一次教研的突破而欢庆鼓舞,似乎洋溢着一种节日的快乐。
“应然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中,教研活动应当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力的真正源泉而被高度重视,日常的教研生活应当就像是教师们的节日一样被热情地对待,而全校教师在每个学期中,将共同研读优秀的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著作,不同的学科共同体,还将共同研读相关的本体性知识方面的专著,每一个学科始终能够追踪着本学科的研究前沿……除了少数滥宇充数于其中的南郭先生,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致力于成为终身学习者,整个团队呈现出卓越的学习型组织的面貌。
我们将提出:没有自己的英雄叙事,没有自己学校里值得流传的故事,没有这所学校里走出来的英雄,就是这所学校还没有自己成熟的文化。它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开始。
学校文化,就是讲述,和为了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
学校文化,就是为了让那些与社会文化高尚面、积极面息息相通的师生个体,成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成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叙事中的绝对主角。
学校的建筑文化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意思,那就是:这是师生们共同筑居、点缀、生活的地方,它的设计,它的粉饰,甚至它的部分建造,更不必说它的绿化、美化,应该是由师生们共同来完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是学校生活中的大事,有意义与价值的事。现在许多学校把所有美工、装饰全部外包给装潢公司,我们踏进这样的学校,表面看起来很有文化,也很美,其实这里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而真正美妙的教育场所,就是我们亲自创造的空间,一棵树,一棵草,一堵墙壁的粉刷,一个标志的设计,都是师生漫长生活的结果。
也就是说,学校建筑,不应该是一次性完成的工程,而是一个不断雕塑、不断积淀的文化沉积岩层。走进学校,我们应该感受到的不是新,而是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所以,学校同时就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是美好事物的集散地,是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点。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本土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漫长叙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在学校里被显现出来,它们应当是学校文化的活的语言。
如我们所见,经过近一年来的思考和探索,桥西区各新教育实验学校,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已经走得相当远了。这个远,既是指上述的理念层面的整理已经日趋成熟,更是指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这些词语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渐地渗透在学校生活之中的。当然,这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能不能最终积淀下来,成为在无形之中也能积极地影响每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文化实然,这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而只有当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任何一个细节,都体现出那个深思熟虑的教育理念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这所学校的学校文化,已经不再停留在思考阶段,而真正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是中山路小学的校训“书香润璞,器成中山”把学校每一个生命视为一块有待切磋琢磨的玉石,把教育视为切磋琢磨的过程,还是长寿一小“仁者寿”从儒家的仁学概念以及生命哲学的高度,来引领一所学校的文化,最终,除非它们成为这所学校中大多数师生身上的那种精神气质,成为这所学校每一领域的元语言,我们才可以说,这所学校的学校文化业已成熟。
对新教育实验而言,一方面,我们倡导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理念、特色,自己的命名与阐释;另一方面,我们相信好的教育,好的管理,好的教科研,总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去遵守、去仿效、去重新创造的。而且可能我们也只有遵守了它们,才可能让学校文化成为可以保存下去,超越我们自身的概念。也就是说,无论我们为自己确立了怎样的校训,起草了怎样的价值系统,我们日常的管理、教育、教学、教研,仍然应该体现出某些共通的优秀特质,也唯有这样的学校文化,才是我们新教育所倡导的学校文化。
1.理想的校长角色
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有时候一所学校的某一任校长非常卓越,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地把学校带到一个较高的水准,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但是当这位校长离任之后,学校就又迅速地退化,甚至有时会退化到比原来还不如的地步。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时候上级空降一位明星校长到一所亟须整治的学校,但是很长时间过去,这位校长的名气在校内外越来越响,而学校的实际情况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美国企业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其中一条就是:那些能够使一个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或者从危机中走到卓越境界,而且在他离任之后团队能够继续保持着那种卓越业绩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们的研究成果令他们自己也大吃一惊:明星企业家纵然能够创造他在位时的辉煌,也不能让这个辉煌在他之后延续。而更多的情况时,在他成为明星的那一刻起,企业就停留在优秀甚至开始滑坡,而始终走不到卓越的境界。
他们勾勒出的那些能够让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五级管理人”,可以视为新教育学校文化理念中校长角色的一种理想描绘(正如作者所说,他们并不仅仅只是在研究企业,而是在研究一切团体的运营、发展的规律):
比起表演的马,他们更像拉犁的牛。
当成绩优秀时,他们把成功归于别的因素,归于那些优秀的老师,而非他们自己。当情况不佳时,他们看着镜子责备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他们表现出令人折服的谦虚,回避公众的恭维,从不自吹自擂。
他们冷静镇定;主要靠崇高的标准而不靠鼓舞人心的个人魅力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他们雄心勃勃,想把团队带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但从来不把个人的利益,尤其是自己的知名度放在第一位。
他们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努力为团队将来取得更大的成绩作好准备。
(以上几条改编自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6。)
这是“应然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中,理想的校长角色。
2.卓越标准与管理铁律
教育的梦想,总是源自某一个优秀者,但是学校要获得长久的发展,一定不能陷于人治,而应该以卓越标准治校、以规章制度治校、以文化氛围治校。校长以及其他管理者,都应该是学校文化、规章制度和卓越标准的捍卫者、守护者。
要成为一所卓越的学校,就是要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低于卓越的标准。不允许有低于卓越标准的事被宣传、表彰、谅解;不断地言说那些达到了卓越标准的人与事——这其实就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管理铁律:榜样+底线。
制订底线,只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知道自己工作的最下限。但是守住底线是永远不值得被表扬的,甚至是不值得被关注的,更是不值得作为校长和师生关注的焦点而呈现的。作为管理者,要把大家的目光聚焦于那达到了卓越标准的榜样身上,看身边的人,是如何达到卓越的标准的。
树立榜样,不是为了说明我们学校也有优秀的、无私的人存在,而是为了向所有人传达一个信息:你必须达到这个标准,才是把我们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活了出来,否则,你就生活在远远不及自己所说出的那个境界里。
在这样的管理思想中,标准来自使命、愿景、价值观,而校长和管理者,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守护者和推动者,也就是卓越标准的守护者和推动者。并不是校长的意志左右、支配了这所学校,而是超越了任何个人的标准,引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许这个愿景这个梦想最初确实肇始于某位校长,但是,除非校长把它奉献出来,让他成为超越自己的精神力量,让自己成为它忠实的践行者,严格的守护者,这样才能够把一个人的灵感,最终化为学校的文化力量。
这是“应然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中,理想的管理原则。
3.理想的师生共同体:班级文化
学校事实上有两个彼此交叉,相互渗透但又各自独立运行的共同体组成:以职业任务与专业发展为纽带的教师共同体,和以学科与教室为纽带的师生共同体。
任何一个群体要成为真正共同体,而不是乌合之众,就需要拥有共有的语言与密码,也就是有共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有共享的故事、榜样、活动与仪式。
如果在学校教师共同体中校长的角色是唐僧,负责着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倡导与守护,那么一个教师的角色就是孙悟空(如果他同样足够忠诚于团队,但能力有限,那么他就相当于沙僧;或者他忠诚于团队,但不免偶有私心,那么他就相当于猪八戒),他们都是卓越标准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愿景的守护者与实施者,是共同梦想的实现者。
一个教师,转身进了教室,在师生共同组成的班级共同体中,现在他的角色就起了变化,此刻他就是那个教室文化,班级共同体中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守护者。仍然用刚才的比喻,他就成了那个意志坚定、矢志不移的唐僧,他将带着一群年轻的孩子,穿越重重困难,到达那个理想之境的灵山,且在这个穿越之后,让每个人“成佛”、“成才”。
然而这一切除了要共同的使命以外,还需要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否则他们将只是一位监工头和一群疲惫厌倦的工人,坐在一个叫教室的地方,生产一种叫分数的产品而已。如果仅仅是这样,就不是新教育实验想要倡导的学校文化中的教室文化。
我们认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理想的新教育实验的教室文化,应该是这样的——在常丽华、小风习习、桃花仙子们的教室里,我们曾经阅读过这样的美妙,在雷夫“第56号教室里”,我们曾经眺望到与我们相似的理想。
这就是“应然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和完美的教室文化。这曾经是我们在运城年会上的探讨主题。
4.理想的师生共同体:学科教学与课程开发
无论是兼任着班主任或者只是某个学科的任课教师,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学校并不只是一群关系亲密的人生活在一起,它不是家庭,也不是心理治疗所,或者某个俱乐部。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习是由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监督者,年轻人学习人类进程中积淀下的人类知识的地方。最终,决定一所学校之卓越的,主要不是这所学校的人际关系有多亲密,而是这所学校在知识的汲取以及创造上——也就是说通过知识的汲取和创造,生活于其中的学生最终有多优秀,工作于其间的教师又有多卓越。
新教育人曾形象地把学校生活比喻成是一个汇聚在伟大事物的篝火旁边的一种特殊生活,在其中熊熊燃烧着的,应该是那人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下的知识。而生活于学校中的人,应该是那沉睡了的知识的复活者,和新的知识的创造者。
所以理想的新教育学校文化中,每一个人应该成为某一门或者几门学科的狂热的热爱者,成为自己学科的虔诚的传教士,在学校生活的这几年中,他们应该以此为乐,以此为世界赠予自己的一份厚礼,而废寝忘食,只恨岁月匆匆,自己还不能穷尽这个领域的全部奥秘。而不应该是知识的厌倦者、逃避者,而把兴趣,转移到肤浅的领域,或者停留在人际关系的亲密上。
这就是“应然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中,理想的学科教学,和卓越的学科课程开发。它曾经是我们在苍南年会上的探讨主题。
5.理想的教师共同体:教研活动与学习型组织
学校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把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打造为“终身学习者”。不仅是进入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而且还要把他们培养成终身学习者。所有文化的创造者,以及真诚的传播者,都是自觉的终身学习者。没有职称的逼迫,没有文凭的强制,从孔子及其弟子,到朱熹及其弟子,再到王阳明及其弟子,都是在功名利禄之外,成为自觉的学习者。而古代所有的科学家,都更是只是为了追求真理,发现事物的奥秘,而终身学习、探究、思考。
而除非身为教师的教育者自身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否则想要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就不可能成为事实。
理想的新教育学校文化,就是拥有这样一种氛围,它弥漫在整个校园,仿佛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着去了解宇宙和人心的奥秘,去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去明白道德和梦想在其中的价值。
这种氛围应该浓郁到这样的程度:学校会为又一个新的知识的发现,一个课程的创新,一次教研的突破而欢庆鼓舞,似乎洋溢着一种节日的快乐。
而这样一种氛围它是需要被创造出来的,它是不会自然而然地来到的。
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动方式,以及有无教师共同体的专业学习,是决定身居其中的教师能不能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关键(而教师是不是终身学习者,又是学生能不能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前提)。那种满足于按机械的程式把课上好,按考试标准把知识传授完,按社会流行的方式进行教研活动,按学校的任务心不在焉地总结三个优点两点不足的做法,将让教师丧失研究的兴趣,进而丧失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源动力。
有人说:“平庸的教研造成教师的平庸,卓越的教研成就教师的卓越。”这话说得很简洁,它说出了一所学校的教研氛围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教师的影响。这种氛围就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在教研生活中的体现。如果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动是平庸的,走过场的,甚至是死气沉沉或者装模作样的,我们怎么能够相信,这所学校可能拥有真正优秀的学校文化呢?
所以,“应然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中,教研活动应当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力的真正源泉而被高度重视,日常的教研生活应当就像是教师们的节日一样被热情地对待,而全校教师在每个学期中,将共同研读优秀的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著作,不同的学科共同体,还将共同研读相关的本体性知识方面的专著,每一个学科始终能够追踪着本学科的研究前沿……除了少数滥竽充数于其中的南郭先生,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致力于成为终身学习者,整个团队呈现出卓越的学习型组织的面貌。
这就是理想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的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和作为终生学习者个体,它曾经是我们在海门年会上的探讨主题。
6.学校文化的活标本:节日、仪式和庆典
文化,就其本质,它是一种理解世界和应对世界的独特模式。为了让这种模式得以复制、延续,任何成熟的文化都会拥有自己的仪式、节日和传统。仪式,就是文化把自己浓缩于一个特定的场景中,它可以说是学校文化的活标本。
当一所学校不再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仪式,不再拥有自己的庆典方式,不再拥有自己的节日,那么即便这所学校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墙上仍然镌刻着校训校风,事实上我们说它的文化早就成了博物馆里的标本,而不再是师生们的生活方式了。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不是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极少数的节日还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不是因为我们还在使用筷子,使用汉语和汉字,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还在哪里呢?在人生最为重要的几个场合:出生、成年礼、婚礼、丧礼中,我们还有几个属于中国,或者说还有几个被郑重而且有文化地对待?在一年的数十个日子中,还有几个节日真正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如此,一所学校的文化也是如此。如何对待教育生活中的那些重大日子:开学典礼,开学日,毕业典礼,欢迎新教师参加工作岗位,欢送退休教师并感谢他们为学校所作出的贡献……以及那些标志出自己学校独特文化的特殊日子——这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否成熟、成型的标志。
事实上,新教育实验一直倡导关注那些特殊的日子。基于新教育理念,我们认为开学日,师生生日,毕业日,阅读节,以及学校自己的节日,才是教育生活中最重大的日子,郑重地对待这些日子,擦亮它们,装点它们,将使得教育生活不再平淡,而充满神奇。
早在2007年8月下旬,新教育研究中心儿童课程项目组就通过论坛发出“写下明亮诗篇的第一行”的号召,希望每一位新教育教师,每一个新教育教室,能够从教育诗篇的第一行开始,就郑重其事,把它书写得明亮、庄严。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文字中的细节,再联想一下,确确实实,每年有多少个孩子的九月一日,因为新教育实验,因为“毛虫与蝴蝶”项目,而成为一个终生值得珍惜的盛大的节日。
写下明亮诗篇的第一行(节选)
(2007年9月1日)
每一个新的学年,新的学期,都是孩子们无可替代的人生中无可替代的一段岁月。它们将是明亮的诗篇,抑或沉闷的文章,这一切,首先取决于您写下的第一行。
一个生命的成长,就像是一棵橡树矗立在四季中,每一场风雨,每一缕阳光,最终都会以年轮的方式,铭刻在他的记忆里。而现在,这把岁月的刻刀,就掌握在您——一位老师的手上。
在孩子生命的最初,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父母们曾都是一种仪式,孩子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立,第一声“妈妈爸爸”的呼唤,颤颤迈出的第一步……这些仪式啊,唤醒了父母内心深处的爱与责任,那一刻,也就成为父母和孩子彼此最幸福的时刻。而父母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关切的目光,每一次叮咛,每一次躁怒,也曾成为孩子记忆最初的营养,他的婴孩时期,就是按这些来塑造。
孩子一天天长大,变化的不仅是那个小小的身体,还有身体里一个小小的灵魂。现在他要上学了,他开始换牙了,他的世界开始向更深远处延伸了……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则将替代他的父母,成为他们人生之旅上最为重要的引路人。我们该如何指引他们迈好每一步?如何在他们的人生之旅上不断给他们以虔诚的仪式,以小小的庆典,确保他们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九月一日,对于中国的家长、孩子和老师来说,其实早已经成了一种仪式,它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在金色的秋天,我们将埋下一颗饱满的成熟的种子,并给它以期待,相信在岁月的沉淀中能开放巨形花的奇迹。(这是绘本《小种子》的故事,你可以为他读一读。)
但是许多老师会说这几天实在太忙太忙了,忙得我们只是在像应付一切生活中的琐事一样对待这个日子,而忘了它本该是我们生命中一个最最重要仪式了。现在,我们恳求你,为了每一个教室里那几十双明亮的眼睛,在2007年9月1日这一天,新教育“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向所有的老师们提出建议:
让您和孩子们、家长们一起重新拥有这朴素而热烈的仪式;
让九月一日的第一天对于您和孩子们、家长们都非同寻常;
选择一首别有意义的童诗,让它开启新的学习旅程的第一个黎明;
选择一个别有意义的故事,让它为孩子们带来对未来生活的满心期待;
选择一个别有意义的绘本,让故事与图画为孩子们展示另一个世界的神奇;
选择一本别有意义的童书,让老师和孩子怀揣着梦想一起上路;
同时,你要从这一天开始,在一年的时间里,隆重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并将每一个开始,每一个结束,每一次憧憬,每一次胜利与失败,精心地打造成一个个隽永的仪式,让它们换来一次次真正的心跳与微笑……
每一个开始都是永恒的,每一个九月一日都是永恒的。让我们一起,用激情点燃创造,写下我们明亮诗篇的第一行吧!
而我们也将与您同行,这里我们提供给您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首先,我们建议您,为新的学期开一个新的班级专帖,为它取一个亮丽隽永的名字,让你们拥有一个美妙的开始……
在“毛虫与蝴蝶”论坛,我们为不同阶梯的毛虫设置了不同的专题……
家长永远是学校教育最坚强的后盾和最坚定的主力军,如何在新学期就和家长做好沟通,共同构筑家校同盟,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暖、宽容、开放的成长环境。我们建议老师们用书信的方式和家长和孩子交流。有个新到某学校接手新班级的老师,她给孩子们写下了这样的一封信:《念着你们的名字》,对于一年级这个特殊年级的老师来说,这封信可能对您有所启发:《请跟我来》……
在新学期的黎明,我们将用哪些唤醒生命的诗来开启呢?我们为您精心挑选了这样几首诗……我们还精心挑选这些绘本,作为开学第一天的第一个绘本,让这些美好的故事与画面为孩子们带来另一个世界的神奇,带来生命对自身的寻找与追问。
故事是伟大的,故事也是神奇的,在开学的第一天,让哪些充满期待的故事来穿越学生的生命呢?面对新接手班级的孩子,这个新来的老师准备送这样的故事……童书是丰富的,在孩子的童年带来丰富的可能性,如何确定开学后和孩子共读的第一本童书?我们向您提供这样的案例……
当然,还有您的精彩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语文课,第一堂数学课,第一堂英语课,第一堂科学课和社会课……
我们相信,在第一堂课上,您一定会让知识本身焕发出熠熠的光辉,点亮教室里每一双对世界充满着好奇的眼睛。而我们,则等待着您精彩的第一次,第一个,第一份。
我们专门为此开了一个专帖,请您将您精心制作的第一个第一次第一份……我们坚信,教育会因您的专注而更精彩。
自然,我们所提供的这些,还都只是建议,教育是让人迷恋的学问,最美的最精彩的诗篇还来自于您和孩子们一起共同的生活与创造。祝愿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新学期快乐!
开学喽――
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
2007年8月30日
那么一所学校可以有一个怎样生动隽永的开学典礼呢?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有一个片刻,那所女子中学的开学典礼,可以为我们借鉴:
教堂式的大厅大门紧闭,教师们身穿礼服肃立于前方的两边,正中站着校长。
一个女生走到紧闭的大门前,打开木盒,取出棰子敲击大门。
校长问:
谁在敲求知的大门?
女生答:我代表每一个女性。
校长问:你要寻找什么?
女生答:通过辛勤工作,唤醒我的心灵。并将我的生命,贡献给知识。
校长说:欢迎您,那些和她追求相同理想的都可以进来。
于是,学生们涌进了会场。
校长说:现在我宣布,新学年开始了——钟楼的钟声响起来了,被惊动的鸽子,扑棱棱地飞向了天空。
令人遗憾的是,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虽然这所女子学校保留了这样神圣庄严的开学典礼,但是校长和大多数老师以及受她们影响的学生,却已经丧失了承诺中对知识的渴望,并没有能够遵守“通过辛勤工作,唤醒我的心灵;并将我的生命,贡献给知识”的承诺。仪式,如果没有了真正的日常生活,它就会沦为形式,成为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
而与之相反,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教育实验班级中,我们能够读到那种真正的心灵息息相通,生命彼此在庄重的仪式中相互镌刻出诗意的仪式——新教育实验特有的生日故事、生日赠诗。在新教育实验,由生日赠诗而引发的感人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了。这里不再举例。
在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和新教育实验班级,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节日,这里并不是阅读节、体育节、艺术节这些所有学校都有,而事实上并没有自己的历史故事在内的节日,而是指旺达节、榴花节、犟龟节等这样一些源自自己的环境和生活的独特节日。
而在教育生涯中,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毕业典礼。如长寿一小的那个毕业典礼一样,越来越多的学校现在已经开始突破传统行政套路的方式,把毕业典礼当成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里程来郑重对待。
常丽华的五三班,被很多新教育人所熟知。去年七月份,五三班的孩子们小学毕业了。五年的时间,他们遇到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庆典,毕业典礼,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次。常老师邀请了所有家长参加,两个多小时的毕业典礼上,他们真诚地诠释了“结束”和“开始”的含义。
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毕业诗朗诵拉开了典礼的序幕——回忆、留恋、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浓缩在了十几分钟的朗诵中。为了这个朗读,孩子们不知道悄悄排练了多少次。最后,当孩子们敬礼向老师表示感谢时,很多孩子泪流满面。
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开启。孩子们的毕业诗,不过是一些断行的句子,却是五年岁月里开放出的极为绚丽的花朵,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告诉老师,也告诉自己:今天,我毕业了,我会继续写好我生命的每一首诗。
接下来,常老师则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慢慢地和大家回顾了五年的点点滴滴。从一年级开始,常老师用“成长”的长线,串起了散落在岁月里的一个个碎片。一年级的照片已经找不到了,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却一直留在她的心里。二年级,常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始班级共读,开始共写日记,三年级结束时,他们共读了两百多本经典童书,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读共写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四年级,他们的阅读添加了历史、科学、人物传记的内容。冬至那天,他们拉开了农历课程的序幕,五年级下学期又开始了儒家课程的穿越。这是五年的历程,三百多张幻灯片,每个孩子的笑脸都在这一个多小时中闪现,很多已经被遗忘的成长瞬间也在这里铺开,有欢乐,也有伤痛。诗歌、故事、音乐、大自然,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常老师的讲述中再一次醒过来。
这是五年的生活。一个多小时的回顾,大家蓦然发现,生命的年轮就是在每一季的花开叶落中一圈圈沉淀下来的。回首之际,大家也都发现自己拥有了如此神奇珍贵的经历——未来的日子,常老师和孩子们彼此约定,要永远朝向伟大的知识,朝向明亮那方,朝向仁与恕,一天天地修炼自己。
然后是孩子们的毕业告别演出。这是孩子们的舞台,他们用诗,用歌,用音乐,诠释着成长的含义。常老师原打算用《青鸟》的演出作为告别,终究没有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这是她最大的遗憾。
最后是孩子们的卓越承诺。这也是常老师送给孩子们的毕业礼物——一个精美的相框里,是孩子们最后一天小学生活的合影,上面有这样一句话——
作为五三班的一名学生,在小学毕业之际,我向老师和家长做出郑重承诺:将来,无论我站在什么岗位,无论我从事什么职业,我都承诺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卓越的人。
在常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把这句承诺说给老师听,说给父母听,说给自己听,说给未来听——一遍又一遍,孩子们的神情也越来越郑重严肃。这是一个朝向未来的承诺,是为他们五年,甚至十年,几十年之后相聚时做出的承诺。我们的教育,最终就是要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孩子,不但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还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放心去飞》的音乐响起来,常老师和五三班的每位老师一起,为孩子们献上这曲告别的歌。“放心去飞,勇敢地去追,说好了这一次不掉眼泪……”可是,歌声中,所有的人都掉泪了。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孩子们走到最亲爱的老师面前,和老师一一拥抱告别。泣不成声的孩子,泪流满面的老师和家长,就这样告别过去,走向未来……
写下明亮诗句的第一行,写下明亮诗句的每一行,写下明亮诗句的最后一行……就这样,一个个节日,一个个郑重隆重的仪式,那些理想主义的新教育人,把教育写成精致动人的诗篇。而这,就是真正生活出来了的学校文化。
7.学校文化的沉淀:故事、建筑、陈列与收藏
文化最终以两种方式凝固起来,成为超越时间的见证:文化中的英雄叙事,和神圣性的建筑。
是推崇孔子、庄子、孟子这些人为一个民族的英雄,还是推崇秦始皇、汉武帝为一个民族的英雄,或者把以上两类人都视为英雄,这将把社会带向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文化的选择,既有多元的因素,又有着明确的取舍。
同样,也是一个既定的文化在把刘备塑造为忠义之士,而把曹操贬斥为奸诈之人之后,又把所有的智慧,集中于诸葛亮的身上。
文化塑造了一群特定取向的人,这群特定取向的人塑造了文化。文化就通过故事中的英雄、王子、公主,以及对立面的女巫、坏皇后、奸相,而?一代代人的价值观,从而完成自己的保存与复制。
一所学校中,谁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就在本校所有曾经生活过的人之中,谁是教师心目中的英雄,谁是学生心目中的英雄?
这个问题将是对学校文化真正的回复。
曾经,我们把那些具有老黄牛般踏实精神的教师,视为我们的榜样与英雄,这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烙印,但是他们确实值得我们景仰。
现在,许多学校把那些十年磨一课,一课成名天下知的人物奉为英雄,这是这个时代所形成的风尚,这里未尝没有合理的成份,但是这样的榜样,最终会形成怎样的学校文化?
事实上,许多学校是压根没有英雄,更没有自己的传说——除了过去历任校长的一些佚闻甚至丑闻。
而许多新任的校长,又压根不重视学校原来的叙事,不愿意去发掘历史深处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有价值的人与事,而只愿意把这所学校当成自己权力的舞场,一炫自己的曼妙舞技。
然而我们将提出:没有自己的英雄叙事,没有自己学校里值得流传的故事,没有这所学校里走出来的英雄,就是这所学校还没有自己成熟的文化。它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开始。
学校文化,就是讲述,和为了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
学校文化,就是为了让那些与社会文化高尚面、积极面息息相通的师生个体,成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成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叙事中的绝对主角。
那些如老黄牛般忠诚忠实的,确实曾是我们的英雄;那些冲破重重难关获得比赛荣誉的,也确实是学校的风采人物。但是,一所学校还应该有更伟大也更朴素的教育传奇:像雷夫的第56号教室,像爱林·格鲁威尔的“街头日记”,甚至像《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所做的那种失败而同样令人尊敬的教育改革。
在这片我们生活过的地方,有过多少个令人难忘的集体记忆?有过多少位令人难忘的长者和少年?
这是对学校文化的一个最终的检验:我们有过多少传奇,在这片土地?
一百年来,学校的校舍不断地被推翻又重建,每一次新的大楼建成的时候,人们都站在楼前啧啧称赞:“我们拥有了崭新的教学楼。”
但是不久之后,仅仅过了一二十年,这些曾经的新楼房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成为贫民窟般黯淡的建筑。于是,新的校长又绞尽脑汁作一件事:重建大楼。
这成了一个永远不断循环往复的工作,但是,在这样的匆忙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因为扶贫或震后救灾等原因,西部许多学校在一夜之间建造得比东部学校还要气派,还要现代。但是我们平心问问自己:校舍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有了多少变化?
教材没变,课程没变,教师没变,学生没变,关于学校的故事的本质也没有改变,学校文化,也并不会因为校舍的变化而有任何本质的变化。
最好的教育,曾经发生在某棵大树之下,曾经发生在某间临时帐篷之中,曾经发生在几间最朴素的土房之中。
这是贵州石门坎民族中学的照片,近一百年前,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等人,和中国的汉族、苗族等知识分子,在原来最贫困最落后的苗区,共同创造了教育的传奇。他们创造了苗文,编制了中国本土的教材,把体育和卫生带进了还处于奴隶社会的落后山寨。几十年中,这连鸟兽也难以到达的山区,走出了大学生,走出了博士生……
于是,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幢楼,每一间房,甚至已经倒塌的土墙,都成了文化本身,成了神奇故事的活的见证。
我们想要怎样的建筑?追逐时髦与潮流,可是时髦与潮流永远比建筑要走得更快。而反之,任何一幢朴素的建筑,如果有我们的故事曾经在那里发生,有我们的英雄甚至伟大的人物曾经在那里栖息,那么它就是最美丽的,最值得保留的。
(夏丏尊与好友叶圣陶、胡愈之等在春晖平屋前留影)
这间房子有什么价值呢?可是,它是夏丏尊先生在白马湖教书时为自己筑居的,在那里,一些美丽的散文,同样美丽的教育思想曾经诞生,请问,你有哪幢大楼比它拥有更高的价值?
建筑确实应该是美的,但它更应该是文化的。学校建筑的文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它应该是我们社会主流的优秀文化,最好还同时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那些被称为水泥棺材式的建筑,确实是糟糕的建筑,学校应该拥有比这更美的建筑。但学校的建筑文化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意思,那就是:这是师生们共同筑居、点缀、生活的地方,它的设计,它的粉饰,甚至它的部分建造,更不必说它的绿化、美化,应该是由师生们共同来完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是学校生活中的大事,有意义与价值的事。现在许多学校把所有美工、装饰全部外包给装潢公司,我们踏进这样的学校,表面看起来很有文化,也很美,其实这里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而真正美妙的教育场所,就是我们亲自创造的空间,一棵树,一棵草,一堵墙壁的粉刷,一个标志的设计,都是师生漫长生活的结果。
也就是说,学校建筑,不应该是一次性完成的工程,而是一个不断雕塑、不断积淀的文化沉积岩层。走进学校,我们应该感受到的不是新,而是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所以,学校同时就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是美好事物的集散地,是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点。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本土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漫长叙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在学校里被显现出来,它们应当是学校文化的活的语言。
五、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角色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领魂之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往往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基本形象和办学品质。我们看到,一些校长陷于琐碎的行政杂务,而无暇问学致思,同时又掌握话语霸权,深陷“权力即知识”的迷误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校长与文化无涉:不读书,不沉思,不探索;无信念,无学养,无情调。在新教育学校组织的框架里,我们应该致力于新型校长的角色塑造,向人们展现全新的学校领导形象——文化型的校长,展现全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文化管理。
1.校长应当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意识
优秀的校长能够认识学校的传统、资源,清晰地意识到学校的文化使命,能够把自己的梦想交给团队,让大家来决定它,培它,哺育它,拥有它,共享它,成为师生的共同愿景与价值观,成为师生自觉追求的理想。
所以,在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长的作用有些像《夏洛的网》中的蜘蛛夏洛。最初,无论是蜘蛛夏洛,还是小猪威尔伯,或者是老鼠坦普尔顿,它们都没有自己的“叙事”。对一只蜘蛛而言,春天出生,夏秋织网捕虫,然后冬天来临时死亡,这就是它的一切。对猪来说,被养肥了之后,在圣诞节前做成腌肉火腿,似乎是它的宿命。而对自私的老鼠来说,吃饱喝足就是一切,另外的问题它一概不想关心也不想过问。
然后,夏洛突然发下誓言:要拯救威尔伯。于是故事开始了——由自己书写的生命叙事开始了。每一个人都在从中经历、从中穿越,并最终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拯救威尔伯,这就是它们的愿景。而正是愿景,使得他们相聚在一起不再成为散沙。也正是愿景,使得每个人开始去认识自己的使命,并真正地开始进行自己独特的生命叙事。
新教育学校的校长应该记住:也许,这个学校的愿景、价值观最初确实肇始于你,但是除非你把它奉献出来,让它成为超越自己的精神力量,而让自己成为它忠实的践行者,严格的守护者,并且让所有的师生认同和实践,这样才能够把一个人的灵感,最终化为学校的文化力量。
在明确了学校的愿景、价值观以后,如何带领学校走向卓越?美国企业管理的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其中一条就是:那些能够使一个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或者从危机中走到卓越境界,而且在他离任之后团队能够继续保持着那种卓越业绩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们的研究成果令他们自己也大吃一惊:许多明星企业家纵然能够创造他在位时的辉煌,也不能让这个辉煌在他之后延续。而更多的情况时,在他成为明星的那一刻起,企业就停留在优秀甚至开始滑坡,而始终走不到卓越的境界。
他们勾勒出的那些能够让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五级管理人”,可以视为新教育学校文化理念中校长角色的一种理想描绘(正如作者所说,他们并不仅仅只是在研究企业,而是在研究一切团体的运营、发展的规律):
比起表演的马,他们更像拉犁的牛。
当成绩优秀时,他们把成功归于别的因素,归于那些优秀的老师,而非他们自己。当情况不佳时,他们看着镜子责备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他们表现出令人折服的谦虚,回避公众的恭维,从不自吹自擂。
他们冷静镇定;主要靠崇高的标准而不靠鼓舞人心的个人魅力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他们雄心勃勃,想把团队带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但从来不把个人的利益,尤其是自己的知名度放在第一位。
他们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努力为团队将来取得更大的成绩作好准备。
(以上改编自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我们认为,这就是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理想的校长角色:关注使命和愿景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谦逊的个性与坚强的意志,寻找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才,推功揽过敢于承担责任等。
2.校长应当是特立独行的教育家
文化型的校长应该代表学校和文明社会的良知,不惜为此而饱经艰辛,饱尝孤寂,饱受委屈。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敬畏神圣,崇尚人道,捍卫真理,刚正不阿,热爱公正与和平,并积极地传播它们;他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坚持真理,敢于对貌似合理的现状进行质疑与批判,正如苏格拉底说过的那样:“只要我的良心和我那微弱的心声还在让我继续向前,我就要把通向真理的真正道路指给人们,绝不顾虑后果。”在物欲横流、行政宰制、学校失语的境遇里,校长的独立精神、批判意识对学校的文化品格的塑造意义至为重要。它也是成就教育家的条件之一。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曾经旗帜鲜明地倡导“教育家办学要敢于我行我‘素’”,他说:“他们敢于摆脱来自各方面窒息创新活力的束缚,把这种束缚的影响尽可能减弱到最小程度,在自己的办学空间里,坚持我行我‘素’,坚定而且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自主创新,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这样,才能无愧于‘教育家’的称号。我们期望在基础教育领域里,有愈来愈多的我行我‘素’的教育家。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实施素质教育的宽广之路,应该是由愈来愈多的我行我‘素’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们走出来的。”(《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6日)
3.校长应当是行走大地的思想者
一些校长沉湎于琐碎的行政事务,汲汲于行政管理的威权,却缺少对于教育之道的冥思、颖悟。这样的校长绝不可能领导员工建设真正的学校文化。学校的文化领导应当体现校长的哲人风范与气质。校长应当是思想者,有对教育未来乃至人类未来的终极关怀和形上思考,充任精神家园和教育乌托邦的守望者。思想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哲理不同于一般的道理,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智力,真正的思想就像诺瓦利斯说的那样,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因此它永难割舍乌托邦的情愫。当然,校长的思想不是纯粹理性的形上思辨,不是关在书斋式的抽象玄想和空洞观念,自觉地把自己的哲学思考融入教育实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行动,成为学校“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语)。新教育倡导“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倡导做扎根田野的“农夫”,校长应该信奉这样的“行动哲学”,切己体察,身体力行,和广大教师在既充满睿智又细致入微的日常对话中切磋琢磨。
4.校长应当恪守“文化管理”之道
校长个人单纯具上述的文化品格和气质是远远不够的,他应当把这种品格和气质融入学校的管理之中,这就是“文化管理”。任何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管理。但对人的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模式的管理。在古代社会,人主要被理解为一种“政治的动物”,他天生就有一种对团体、对组织的一种归属倾向,这种基于政治人假设的管理都是一种政治式的管理,或者突出政治的制度或行政管理功能,或者倚重管理者、领导者自身的人格权威。在近代社会,人主要被理解为一种“经济的动物”,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他有一种趋乐避苦的倾向,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的报酬,建立在这种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管理,注重的是以经济手段如奖惩来“购买”团体员工的劳动和服从,刺激他们的积极性。20世纪,进入了所谓“文化人”的时代,卡西尔关于“人是符号的动物”,而符号又是“通向文化之路”的观点向人们表达了一种全新的人性假设。“文化人”就是主张让人超越自己的自然本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乎人性的人。基于文化人假设的管理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学校作为天然的文化组织,作为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地带,更应当奉行“文化管理”。
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以文化管理为前提。它首先把文化管理、“文化兴校”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原理。主张学校应当通过“文化植根”(哲学)、“文化塑形”(环境)、“文化育人”(学生)、“文化强师”(教师)、“文化立信”(领导)等方面,将文化的精神、理念、模式和方式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所有领域。
其次,新教育学校的文化管理主张一种整合的管理,它强调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管理精髓的整合,倡导应变的管理、创新的管理、整体的管理、和谐的管理。不为工具理性所拘检,充分体现国际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实现信念与智慧、情感与理性、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积淀厚重、秩序和谐、自由开放、充满活力、风貌独特的新型学校
再次,新教育学校的文化管理反对任何急功近利的文化建设观念与做法。强调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性、渐进性和历史性。正如荷兰文化学家皮尔森所说的那样:“‘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战略》)文化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建设是一个从氤氲化生(建立与凝聚)、积淀流转(内化与传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漫长历练,文化影响(濡染、濡化或“文化化”,culturalization)更是一个潜移默化、由外而内的恒久过程,它最终表现为经典的东西活化在日常中,理性的东西凝结在感性中,历史的东西融会在心理中,社会的东西内蕴于个体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或文化涵养就这样建构起来了。
最后,新教育学校的文化管理鼓励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大目的,在于文化的创造,即价值、精神的创造。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张“月映千川”、“一花一世界”式的多元创造。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以缔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价值,同时竭力倡导每个地域、每所学校、每个教师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状,创造风格独特的学校文化,体现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具体的多样统一”。二是主张不主故常、推陈出新的自我超越。新教育本身决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它以开放的胸襟悦纳所有先进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同时不断开拓未知的疆域,获得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建树。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新教育的学校文化才能保持它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活力。
六、结语(新教育实验桥西共识)
2010年7月,新教育人齐聚桥西,借“学校文化”这个概念,重新审视学校生活,阐明有哪些因素会让新教育共同体日渐变得黯淡,而又有哪些因素能使得这个共同体趋向明亮与辉煌。
我们看到——当下,缺失文化的教育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他们倍感陌生、抽象、片面和异己的地带。精神的失落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柢、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而解决这一危机的关键,就是真正地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文化的价值。学校是有生命的,是由充满灵性的人所汇聚的。“教育”、“文化”、“生命”这三个词在其本质上意义相同,讨论学校文化,就是寻找一种培育年轻生命、塑造未来社会的最佳途径,让学校真正拥有灵魂。
我们认为——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总是有一个明确的理念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个明确的理念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校管理,班级文化,教研风气,乃至于各种活动,总是这个灵魂的体现与实现,是朝向这个灵魂的一种努力。没有这个统一的学校文化之魂,无论多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都是一种华丽、零乱的碎片。对于新教育学校来说,应该对“我是谁”、“我要抵达何处”等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问题有一种明晰的意识,而不应让自己处于一种文化的冥睡状态。只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才能使学校共同体和其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处于舒展的状态,趋向明亮与辉煌。
我们强调——校风是学校已经形成的文化;校训,是学校想要拥有的文化,是学校借一句警言,把自己带往一个理想之境。一个好的校风校训总是完全地是属于一所学校自己的,甚至是只属于自己的——因为只有越属于自己,才能越鲜明地启迪其它学校,越能够完美地实现具有普世意义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共同体成就为他自己,实现在特定环境中的最大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复制别人的基因。所以,新教育实验,并不是千校一面的实验,而是共同理念下的百花齐放、百校争鸣。如果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轮高悬的明月的话,那么每一所学校就是一道河流,它映照着这一轮明月于自身之中,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
我们发现——仪式、节日、庆典是新教育学校的文化“节气”。在每一个节日的背后,是这所学校的一个传统,是这所学校教育理念的一个侧面。而一年年、一代代师生们把这些重要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行动积淀为传统,再一次次地用节日、庆典的形式来加以复活。基于新教育理念,我们认为开学日,师生生日,毕业日,阅读节,以及学校自己的节日,才是教育生活中最重大的日子,郑重地对待这些日子,擦亮它们,装点它们,将使得教育生活不再平淡,而充满神奇。
我们希望——学校作为师生共同建筑、装点、生活的世界,它的设计,它的粉饰,它的绿化、美化,都应该由师生们来共同完成。真正美妙的教育场所,就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一棵树,一棵草,一堵墙壁的粉刷,一个标志的设计,都是师生漫长生活的结果。学校建筑,不应该是一次性完成的工程,而是一个不断雕塑、不断积淀的文化沉积岩层。走进学校,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所以,新教育的学校应该同时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是美好事物的集散地,是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点。民族文化的精华,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叙事,脚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在学校里被显现出来,成为学校文化活的语言。
我们期待——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传递之所,作为人类知识的创造之地,学校应该拥有这样一种氛围,它弥漫在整个校园,仿佛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着去了解宇宙和人心的奥秘,去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去明白道德和梦想在其中的价值。这种氛围应该浓郁到这样的程度:学校会为又一个新知识的发现,一个课程的创新,一次教研的突破而欢庆鼓舞,以至最平凡的日子里,也洋溢着一种节日的快乐。
我们相信——学校文化,就是讲述,和为了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没有自己的英雄叙事,没有自己学校里值得流传的故事,没有这所学校里走出来的英雄,就是这所学校还没有自己成熟的文化。它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开始。学校文化,就是讲述,和为了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应该通过“底线+榜样”的新教育管理方式,让那些优秀的师生个体,成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成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叙事中的绝对主角。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的世纪,让我们用文化的自觉,努力打造群星璀璨的学校文化景观,担当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共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