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keepmycare官网:郭宇宽:温州危局只是瓶水之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59:28

 

  连最精明的温州商人都遇到了信贷危机和资金链紧张的困境,那些毫无风险控制意识的国企和政府投资又能好到哪儿去呢?中国如果出现更大的危机,绝不会是温州商人炒房炒出来的。

  (郭宇宽 长策智库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所博士后。)

  温州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倒闭破产不在少数,更有老板频繁出走乃至跳楼,一时间人心惶惶。

  我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在进行温州商人的研究,因此温州的朋友也特别多。最近我特别约一些温州朋友了解了一下实际的情况,据他们说,温州现在确实非常惨淡,金融形势紧张,很多人都想卖房子。这让人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危机最先在温州爆发呢?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温州商人是中国市场中少有的非常有竞争力的商业群体。

  于是我向很多朋友咨询,他们讲了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前一段时间的投资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很多温州企业借了很多贷款,有些甚至是高利贷。一个朋友说,温州出现不少这样的情况:先是银行跟小企业讲,现在形势很好,放款很容易,你们要抓住机会做大。于是这些小企业就接了很多订单,定了很多设备,等到订单签了,设备来了,银行又说银根又收紧了,放不出款来。但规模已经扩大了,资金必须要跟上,怎么办呢?银行内部人会介绍你去借高利贷,这些小企业就只好吞下苦果。他们预计经济形势已经好转,等产品销售出去,资金回流,钱就能还上了。没想到最近几个月国际国内形势越来越不乐观,预期的好日子没来,利滚利越陷越深,许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就这样被套牢,于是只能跑路。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里面讲到,内蒙古的牧马人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在蒙古草原的寒冬里,冻死的往往是一些年轻的、健壮的马,反倒是一些年老体衰的马往往能活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在从冬天过渡到春天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两次小阳春,天气回暖,这些年轻健壮的马新陈代谢旺盛,急不可待地把保温性能很好的、抗寒的绒毛褪掉,没想到过了几天又出现倒春寒,天气一下子又冷了,这些把绒毛褪掉的马都冻死了,反而是反应迟钝的老马活了下来。

  温州商人是中国商人里最具有商业意识、最活跃、最有商业魄力的群体,就像那些年轻的马一样,最有活力。中国经济在2008年后进入寒冬,对此中央加大信贷刺激,用天量的政府投资硬是拉动起大型的生产和消费,使得投资品价格上涨,房地产和金融等产业迅速回暖,一个新的投资泡沫迅速形成,造成了一个小阳春的假象。反应最敏锐的温州人,觉得春天已经到了,于是最早褪去了过冬的毛,变得有些冒进。整个温商群体借用外部资源扩张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使得投机性扩张迅速加快,一旦“倒春寒”袭来,就突然发现已无路可退了。

  现在国家总理也到温州去了,要求银行给企业家们发放贷款,这个姿态似乎能够稳定信心。但在我看来,这只是堵住了一个小窟窿。温州企业再出问题,也是小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即使温商投资再勇敢,再激进,他们也还是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他们知道自己借的贷款都要还的,因此不能乱投资,这些投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靠的。虽然他们也可能看走眼,但总而言之还是有风险控制意识的。

  连最精明的温州商人都遇到了信贷危机和资金链紧张的困境,那些毫无风险控制意识的国企和政府投资又能好到哪儿去呢?中国如果出现更大的危机,绝不会是温州商人炒房炒出来的,肯定是在于国企和政府投资。因为温商是拿自己的钱在炒,花钱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而国企和政府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赔了他们也不心疼,许多政府官员和国企领导就干一任而已,他们对投资风险的控制,会像温商这样仔细周详吗?更不要说国企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腐败行为。《吕氏春秋·察今》讲,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见微知着,中国真正大的窟窿并非在温商,而在于政府投资和国企捅出来的窟窿。

  温州小老板出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国家的金融支持,他们的投资风险自己扛了,而那个真正大的窟窿之所以没有破,则是因为国企和政府投资有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他们可以拿新账还旧账,不断得到贷款。这个大窟窿到底能不能填补得上,如果填不上什么时候要破,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地方政府和国企投资给中国经济埋下的隐性危机,将远远不是温州商人的投资失误所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