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经营最新政策:中国权威经济论文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8:58:14
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孙秀梅,辛广茜  2007-10-26
摘 要: 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但是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政策缺乏、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短缺等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面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政府应完善绿色物流的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积极传播绿色理念;企业应大力推行绿色采购,进行绿色流通加工,加强绿色包装管理,完善绿色仓储与保管,推行绿色运输,实行绿色营销策略;消费者要积极倡导绿色需要、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行为方式迫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以绿色消费舆论促进政府加强绿色物流管理。
关键词: 绿色物流,环境导向,经营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致使人类承受了气候变暖,空气、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并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绿色物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和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21世纪的物流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环境为导向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之间的单向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的过程。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模式。
一、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
绿色物流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实践证明,绿色物流对社会、对企业是有价值的。
(一)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物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应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履行社会责任。绿色物流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增强其品牌价值和寿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间接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绿色物流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据分析,产品从投产到出售,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几乎90%的时间处于存储、装卸、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中。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显而易见,绿色物流更重视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能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二、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
在我国,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业界的注意,并被认为是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绿色物流至今仍停留在思想上,离具体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和国外的情况相比,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
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普及。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几乎没有。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从长远来看,绿色物流是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及企业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重视物流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绿色物流上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绿色物流政策不完善
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涉及到政府和消费者。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在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了道路。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了许多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而且部门间因独立运作和缺乏沟通,致使物流基地重复建设,也导致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物流系统运作的不经济,进一步加重了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物流技术落后
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观念的普及和政策的制定,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物流装备水平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总之,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绿色物流就更无从谈起。
(四)物流研究相对落后,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物流产业需要大批人才。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数量有限,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物流职业教育则更加缺乏,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现阶段大部分物流管理工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我国高校对这方面关注程度不高,绿色物流人才缺口达百万左右,这从根本上影响绿色物流的实施进程。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如引起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含氮氧化物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浪费,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影响了物流效率。
(六)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包括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信息标准化和管理模式标准化。随着近几年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问题是物流标准的修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的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等。物流标准的多方面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七)包装废弃物利用不容乐观
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困难,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高。近年来,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虽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工作严重滞后、包装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等等。
三、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绿色物流必须依靠管理方式的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应用新设备,创新管理方式,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物流管理程序,重建适应绿色物流发展需要的高效管理流程。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应完善绿色物流的管理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在绿色浪潮兴起之初,要想迅速培育、发展绿色物流事业,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监督指导以及政策、资金上的扶持。
(1)制定政策法规。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完善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控制物流污染发生源方面,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收取车辆排污费,推广使用绿色交通运输工具等。在限制交通量方面,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在控制交通流方面,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定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2)提高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绿化物流渠道。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严重阻碍物流绿色化的发展。要发展绿色物流事业,进行绿色改造,就必须正视我国物流现状,在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计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和网络构筑,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挥发展,应将全球定位系统引入物流活动中,结合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信息,合理安排物流的车辆和路线,实现物流的快速、准确运行。
(3)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绿色产品需要标准,绿色物流同样也需要标准。因为物流系统的功能环节涉及不同行业、不同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各环节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保证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如果各环节之间不匹配,就必须增加一些中间环节,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货物中间损失的概率,也增加了能量消耗和资源占用,使物流费用上升、效率下降。政府可以制定绿色物流标准,如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卸工具标准、包装尺寸标准等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4)加强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落后,除对绿色物流的认识有限外,还与科技水平落后、相关人才缺乏有关。作为新生事物的绿色物流产业,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只有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才能为绿色物流产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也只有这样,现代物流才能在绿色轨道上健康发展。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应分别由教育和商务部门负责。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设立现代物流专业或学院,培养现代物流高层次、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商务部门则可委托相关协会负责短期培训,重点是物流企业具体操作、管理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
(5)积极传播绿色理念。政府必须重视对绿色理念的教育,重视对消费者和企业的绿色物流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有关环保法规,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通过自己的绿色行动鼓励和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政府可以通过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也可以向企业和广大公众进行有导向性的宣传,提供有益的信息,使企业及消费者认识到从可持续发展中获得的利益。
(6)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是由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考虑物流合理化的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减缓供需方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专业物流企业可以减少大城市的运输车辆,从而减轻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
(二)企业应加强绿色物流管理
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企业营运的绿色化。绿色物流对中国物流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必将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投入的节约和原材料的替代、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绿色物流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改造现有物流装备,调整物流经营结构,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实现物流现代化发展。
绿色企业的创建以及原有企业的改造必须将其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推行绿色采购。绿色采购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协商决策,在采购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通过降低材料使用成本、末端处理成本、保护资源和提高企业声誉等方式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内部应加大采购部门与产品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决定采用何种材料和零部件以及选择什么样的绿色供应商,与供应商采取何种合作方式,通过减少采购难以处理或对生态系统有害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再循环和再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和更多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包装等措施,控制材料和零部件的购买成本,降低末端环境治理成本,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改善企业内部环境状况,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2)进行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它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大有作为的领域。企业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通过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以此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例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所带来的垃圾处理问题和相应的环境问题。
(3)加强绿色包装管理。绿色包装是指在产品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既能经济地满足包装的功能要求,同时又不污染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回收和再利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标准化的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4)完善绿色仓储与保管。绿色仓储与保管是在仓储环节为减低储存货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及人员的辐射侵蚀,同时避免储存物品在存储过程中的损耗而采取的科学合理的仓储保管策略体系。仓库的布局要合理,若过于密集,则会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若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布局要总体规划,依据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求,做到仓储绿色化。在整个物流仓储与保管过程中要运用最先进的保质保鲜技术,保障存货的数量和质量,在无货损的同时消除污染,尤其要注意对有毒化学品、放射性商品、易燃、易爆商品的泄漏和污染的防止。一般在储存环节,应加强科学养护,采取现代化的储存保养技术,加强日常的检查与防护措施,使仓库设备尽可能少受侵蚀。
(5)推行绿色运输管理。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具体方式包括开展共同配送、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等。
(6)加强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是商品空间的可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绿色物流要求搜集、整理储存的都是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中,以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7)实行绿色营销策略。绿色营销重视环境保护,强调把消费需求与企业利益及环保利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是搜集绿色信息、开发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建立绿色销售渠道及开展绿色促销等。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一方面通过自身的绿色形象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提高产品的环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对公众的消费行为存在导向和强化作用,这有利于开拓绿色产品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绿色营销,及早培育、实施绿色营销,将绿色营销融入企业文化中,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8)积极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ISO14000侧重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要求产品在设计、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乃至废弃后的回收、再生等方面都符合环境标准。面对全世界的绿色革命浪潮和基于环境标准竞争而形成的绿色壁垒,我国的物流经营者应创造条件积极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物流行为,塑造绿色物流形象,进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强化消费终端,推进物流绿色化
作为消费者,要积极倡导绿色需要和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行为方式迫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促进政府强化绿色物流管理。然而,消费者个体比较分散,如果不联合起来的话力量就十分薄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而且一般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的认识还很不够,因而必须依靠消费者的联合代表--消费者协会或建立类似的机构来代表消费者参与当前的绿色物流管理。
作  者:孙秀梅    辛广茜
出  处:中国流通经济
单  位: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经济类别:经营管理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