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彩色乐嘉:谈谈如何使用好乡土教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4:43

谈谈如何使用好乡土教材

  • 日期:2009-07-08 10:57    

新的一套乡土教材《客都梅州》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众多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与过去的乡土教材相比较,这一套教材内容更加系统、客观、详实、周全、新颖、活泼,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本土教材,对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强爱国爱乡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推动“文化梅州”发展战略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使这套教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努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下面我谈谈如何使用乡土教材的几点看法:

一、文本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教材

引导学生将课本的学习与课外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乡土教材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接受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可能只是涉及了我们本土文化的毛皮,也难于调动起学生对本部教材和乡土文化的兴趣。为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各单元教材的内容采取引导学生文本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阅读文本,主要通过忆、读、议的方法学习。如学习《一河两岸换新颜》,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父母了解一河两岸的原貌,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回忆对比一河两岸的变化,让学生们激情倍增,也为自己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读教材中一些描写一河两岸新颜的章节,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对一河两岸的变化发展感到欢欣鼓舞,对家乡的明天充满希望;最后,学习小组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议论。如:你还知道一河两岸哪些变化?你最喜欢一河两岸的哪一处景色?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美丽的一河两岸作出贡献?通过议论,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家乡变迁与家乡人民的努力、与国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也更促使他们爱家乡爱国情感的萌发。

平时,要求学生通过看、听、游、做等学习方法尽量贴近实际,亲身感受乡土文化。如:对于有关客家服饰的,可以让学生到客家博物馆亲眼目睹;对于有关本地名人的,可以阅读他们的相关文章和游览故居,从旁人中了解他们的事迹;对有关旅游胜地的,我们可以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对有关客家特产的,如酿豆腐、梅菜扣肉等,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跟父母一起动手制作……

二、通过多种渠道拓展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御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虽然这部教材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本土教材,但仍然只是我们学习乡土文化的主要课程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在教学完各类课文时适当补充、延伸教材,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我们客家文化,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更多的提升。

不管是旅游景点、客家特产,还是风俗传说等,教材只是介绍了其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生活在广阔天地里的学生来说,可让他们通过向家长、有经验的老人咨询或网上搜寻等方式方法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而老师通过每学期搞一次乡土作文征文、出一版乡土展示黑板报、办一期乡土采风手抄报等策划和组织,让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对学习乡土教材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重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有力保障。《客都梅州》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它不仅是一种文本课程,更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它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主张组建学习小组。如:我们学到 “客家菜”这类的内容,我们大多是客家人,除了了解书上所谈到的客家菜,很多同学的父母、长辈也是做客家菜的好手,所以在跟长辈学习的基础上跟老师同学探究一下各种菜的做法,而学习小组正好达到了“群英荟萃”的效果,交流之际正是探究提高之时;有关客家礼仪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展“做文明的客家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通过小组的研讨、表演、实践,真正做到用行动来继承客家优秀传统。

    新课改提倡对待和处理教材时遵从“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的基本原则,因而,教师们在用足教材、遵循教材的同时,更要跳出教材、智用教材,做到利用而不是屈从于教材,加工而不是照搬教材,开发而不是禁锢教材,成为教材的主人。惟其如此,这套教材才能真正成为一泓流动的活水,滋养着学生快乐地成长、健康地发展,让生命的原野盛开智慧的花朵。

·作者:宋青玲     ·来源:梅县丽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