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印度之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7:44:26
       卡纳塔克邦(Karnataka)首府,“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Bangalore),印度第二大IT集团Infosys Technologies 公司的总部。印度软件出口全球第一,集中分布在加罗尔及其周围。班加罗尔城市人口450 万,加上郊区人口合计650万。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所有大型企业,全部都在班加罗尔设立了研发生产基地。
       班加罗尔电子城(Electronics City),这些郊区的现代化建筑与古老的班加罗尔形成鲜明对比。白领们很多住在班加罗尔城里,白天前往“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郊区上班,“每天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来回奔忙”。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亨比村遗址群(Hampi)附近风光:稻田,巨石,棕榈树,田园风光。        卡纳塔克邦(Karnataka)位于印度西南部。在公元前2000 年之前,这里就诞生了“巨石文明”,在孔雀王朝之前就建立了王国,两千多年前就与希腊人和罗马人开展了国家贸易。这里后来受到穆斯林的影响相对较少,由于是东印度公司最早进入的地区之一,这里说英语而不说印地语。       概况       名称:卡纳塔克邦(Karnataka)       面积:191,791 平方公里       人口:52,850,562 人(2001 年统计)       官方语言:埃纳德语(Kannada),英语       首府:班加罗尔       人们都很熟悉产生佛教的印度北部。但是,考古与大量历史遗迹证实:印度卡纳塔克邦(Karnataka)一带的文明,起始于公元前2000 年以前的石器时代,历史极其悠久。埃纳德语(Kannada)已经使用2500 多年,形成文字1900 多年,在印度南方的四个邦使用,历史超过印地语一千多年。在能歌善舞的印度,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的音乐也非常著名。这一切也许正是这个邦及其首府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的硅谷”的历史内在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这里是17世纪成为英国最早登陆的地区之一,流行英语。       历史,文化与文明,必须经过许多世代的传承。我们首先看看这个邦的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最后看看几个世界文化遗产,就会理解为什么“印度的硅谷”诞生在这个地区       印度古代圣地Melukote,位于Shravanabelagola 的耆那教寺庙水池Bela-kola(White Pond,白池)。历史传说:孔雀王朝的建立者,阿育王的爷爷,Chandragupta Maurya(公元前340-?,在位时间:公元前320-298年=23年),信仰耆那教,半路出家修行耆那教,把王位丢给了阿育王的爸爸。他就是在这个寺庙里和他的导师一起冥思和修行。       阿育王的爷爷Chandragupta Maurya,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至今是一个谜。       这些故事随着佛教流传到中国,影响得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几位出家皇帝。不述。       这位阿育王的爷爷的耆那教导师,非常著名:Acharya Bhadrabahu(公元前433-前357),他是最重要的耆那教经典著作《Upsargahara Stotra》和《Kalpasutra》的作者,这些著作都完整保留下来了。他原来在印度北部修行,因为旱灾,他带着阿育王的爷爷等人南下到Melukote,后来这里成为一个印度宗教圣地。       耆那教寺庙水池,Bela-kola(White Pond,白池),近景。阿育王的爷爷,孔雀王朝的创立者,Chandragupta Maurya(公元前340-?,在位时间:公元前320-298年=23年)放弃王位,离家修行的寺庙。
       古代圣地Melukote 的一座古代图书馆rayagopura。这个图书馆的建造时间不详,珍藏着大量的梵文(Sanskrit)和埃纳德文(Kannada)的书籍,涉及:mathematics=数学,architecture=建筑,logic=逻辑,rheotic=修辞学,astronomy=天文学,astrology=占星术,ritual=宗教礼仪,Panchatantra=五卷书(古代印度的寓言和神话合集,起始于公元前3 世纪,“中国唯一通晓梵语的学者”季羡林,将其译为《五卷书》),Dharmashastras(印度宗教的教义,责任和达摩等的综合描述和教授,这个名词也没有中文译名),Grihya(待查)等方面的典籍图书资料等。
        古代圣地Melukote,另外一座古代寺庙的遗址。
       Kudala Sangama,林伽派(Lingayat faith)的寺庙,巨大的寺庙祭拜场地,一次可容纳6 千人。
       Gol Gumbaz 陵墓,位于比贾布尔(Bijapur)。这是Adil Shahi dynasty王朝(1490-1686年,忠于莫卧儿帝国的一个地方性王国)的穆斯林苏丹Mohammad Adil Shah(1627-1655)的陵墓。比贾布尔(Bijapur),位于卡纳塔克邦北部,孟买和班加罗尔中间:距离孟买550 公里,距离班加罗尔530 公里。       1818年,第三次英国马拉地战争(Third Anglo-Maratha War,1817-1818)之后,比贾布尔(Bijapur)归属英国,英国人修缮和保护了这个陵墓:巨型圆形拱顶的尺寸世界第二,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贝鲁尔(Belur)的Chennakesava temple 寺庙。
       印度卡纳塔克邦,Chennakesava Temple 寺庙,又称Keshava temple 寺庙,位于Somnathpur。       建于1268 年,建造者是曷萨拉王朝(Hoysala Empire,1026-1343)的一位将军Soma。这个曷萨拉王朝,被后来崛起的奢耶那伽罗帝国(Vijayanagara Empire)灭亡了。印度南部的帝国,此起彼伏,疆域不断变化,首都经常迁移,最后整个印度南部都被英国人降伏了。在1857-1858 年的印度起义中,整个印度南部都站在大英帝国一边。
       巴赫曼尼苏丹国的比德尔城堡(Bidar Fort)的庭院:长度1.21公里,宽度0.80 公里。
       巴赫曼尼苏丹国(Bahmani Sultanate,1347-1527=180年),位于卡纳塔克邦北部的德干高原地区(右图)。
       1347 年,一个号称是巴达克山王国(Badakhshan,长期控制阿富汗东北部和塔吉克斯坦东南部)的王室后裔的波斯人,德干高原(DeccanPlateau)的总督Ala-ud-Din Hassan Bahman Shah,背叛了他的君主,德里苏丹国之一的图格鲁克王朝的苏丹Muhammad bin Tughluq。       他的背叛很成功:建立了延续180年的巴赫曼尼苏丹国。
       巴赫曼尼苏丹国的王族,据说是伊朗史诗《Shahnameh》中的传奇的Kayanian dynasty 王朝的七位传奇国王之一,Bahman的后裔。伊朗史诗《Shahnameh》的意思是《国王们的书》(The Book of Kings),又称《列王记》。公元前1000 年左右开始口头流传,后形成不完整的文字记录。公元1010年,伊朗著名诗人Ferdowsi(940-1020)历经30余年整理成完整的大型史诗,超过6 万多诗节:涵盖了在此之前的大约3600 年的伊朗民族的各种神话-传奇-历史,旨在唤起已经被阿拉伯人征服的伊朗民族的精神,在伊朗的影响巨大。不述。
       1347 年,新建的巴赫曼尼苏丹国,定都于古尔伯加(Gulbarga)。
       1425年,迁都到比德尔(Bidar),然后在比德尔建造了大量穆斯林建筑。巴赫曼尼苏丹国与南部的印度教帝国,奢耶那伽罗帝国(Vijayanagara Empire,1336-1646)长期互相战争,争夺印度的南部。
       1518年,巴赫曼尼苏丹国分裂为五个小苏丹国,莫卧儿帝国等征服了这五个小苏丹国。       1527年,最后一个德干苏丹国(Deccan sultanates)灭亡了:这五个小苏丹国,统称德干苏丹国。       比德尔城堡(Bidar Fort)的城门:巴赫曼尼苏丹国都城很大,城墙里的面积约为31 平方公里。        巴赫曼尼苏丹国的首都,比德尔穆斯林学院(Bidar madrasa)的遗址。        巴赫曼尼苏丹国的首都,比德尔穆斯林学院(Bidar madrasa)的遗址。       如前所述,这个苏丹国是反叛德里苏丹国建立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王室血统非常悠久,他们坚信巴赫曼尼苏丹国是伊朗的传奇的Kayanian dynasty 王朝的七位传奇国王之一,Bahman的后裔。       这些说法是否属实,无法考证。但是,这个王国当年大力资助波斯语言,文化和文学艺术等,结果颇具戏剧性:比德尔地区生产的各种伊斯兰风格的金属器皿非常精美,大量出口。这些用铜,锡和银制作的水壶,水烟袋,盘子,盒子和其他多种波斯和阿拉伯人常用的器皿,现在有一个与比德尔(Bidar)相联系的专用产品类型名词:Bidriware。
       迈索尔王国(Kingdom of Mysore,1399-1947)的王宫的大门。       印度近代尊崇的“国家英雄”,有两位著名人物:
       一位是詹西女王(Queen of Jhansi,原名:Rani Lakshmibai,1827-1858),这位王妃在丈夫去世后担任女王。她在1857 年印度起义中两度被俘又两度逃走,极聪明,不善战,后战死,年仅31 岁。
       一位是迈索尔王国的提普苏丹(Tipu Sultan,1750-1799,在位1782-1799),英国称他为“不列颠的顽固不化的敌人”(An inveterate enemy of the British)。英国与迈索尔王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四次,前两次是迈索尔王国取胜,后两次是英国取胜。提普苏丹参加了全部四次战争:第一次战争爆发的时候,他是16 岁的少年军官,第四次战争中,他因为自己的亲信叛变而被杀,时年49 岁:他与英国人战斗了33 年。      但是,英国人为他的王国保留了土邦地位,为他修建了非常漂亮的提普苏丹陵(Tippu Mausoleum)。       提普苏丹陵(Tippu Mausoleum)。他与英国战斗了33 年,直到去世。他和法国结盟,他的军队是法国人训练的,他的兵工厂也是从欧洲引进的,包括制造大炮的工厂。提普苏丹的故事,值得深思:这位印度的国王与英国四次战争,“他是印度历史上唯一给英国军队造成实质性损失的印度国王”(第二次战争中,曾一仗造成英军阵亡4000多人)。最后英军派遣两个军围攻他的,其中一个军的司令官是英军最善战的将领惠灵顿公爵。       这位苏丹死后,英国人不仅继续保留提普苏丹的王国(土邦),还为他修建了巨大的漂亮陵墓。       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到1947年印度独立=347年,民心尽归,印度巴基斯坦至今都是英联邦成员。       注:惠灵顿将军是英国英雄,先在印度后在欧洲服役。他作为司令在西班牙战败拿破仑十余万军队。滑铁卢战役中他任联军统帅彻底击溃法军,被英国封为公爵。拿破仑流放海岛,直至逝世。       迈索尔王国(Kingdom of Mysore,1399-1947)的迈索尔王宫(Mysore Palace),又称Ambavilas Palace宫。这个王国原来是奢耶那伽罗帝国(Vijayanagara Empire,1336-1646=310年)的诸侯,在奢耶那伽罗帝国衰落之后宣布独立,最后占领了奢耶那伽罗帝国的大部分领土。与英国四次战争后,失去大部分国土,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
       土邦的国王,无所事事,于是在1897-1912 年间修建了这个漂亮的王宫。英国人保留的这个土邦,一直维持到1947 年印度独立为止,所以迈索尔王国的历史计算为:1399-1947年。       迈索尔王国(Kingdom of Mysore,1399-1947)的迈索尔王宫(Mysore Palace),侧面图。       1947 年,印度独立之前,迈索尔王国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先进,平均识字率是英属印度最高的。       21 世纪,迈索尔王国当年的重镇,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的硅谷”。        上面介绍的名胜古迹,都在班加罗尔的卡纳塔克邦(Karnataka),但都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文中附带的英文原文,检索更加详尽的资料信息:印度南部的历史。       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个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的两个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亨比村遗迹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Hampi)
       名称:亨比村遗迹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Hampi)  
       地点:卡纳塔克邦(Karnataka),亨比村(Hampi)
       历史:印度最后一个印度教帝国,奢耶那伽罗帝国(Vijayanagara Empire,1336-1646=310年)的首都,鼎盛时期的版图见右图:印度南部。       帝国的名称,毗奢耶那伽罗(Vijayanagara)的意思是“胜利之都”。其实这个帝国是连续四个王朝,首都不变,合计310年。历史复杂,不述。       这个古都以一个中心寺庙群为祭奠的中心,沿着流过这座古都的一条河流,著名的圣河Tungabhadra River 河,沿岸散布着大大小小总共40 多处历史遗迹,统称为亨比村遗迹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Hampi)。       这里的石刻和石雕艺术非常著名:石器时代的巨石文化的延续。       每年的11 月,这里都举行Vijayanagar Festival(毗奢耶那伽罗节)。       亨比村遗迹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Hampi)全景:这是起源于4000 年前的石器时代的巨石文化遗迹,这个联合国遗产主要是毗奢耶那伽罗帝国(Vijayanagara Empire)时期的40 多个遗迹。       美国电影《阿凡达》(Avatar),创造了世界电影史的纪录:全球票房28 亿美元。       首先,看看源自印度的名词“阿凡达”(Avatar)是什么意思,长得像什么样子:       阿凡达(Avatar of Vishnu,毗湿奴的阿凡达=毗湿奴的化身)。 Avatar=化身或转世的意思。       这个毗湿奴的阿凡达,梵语:Narasimha(意思是Man-lion,人形狮子)。人形狮子或人形大象等,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都曾经出现过。狮子和大象都是印度才有的动物,中国从来没有狮子和大象。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古代文化交流,可见一斑。       右图是毗湿奴的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形象:四臂美女。       毗湿奴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他有很多化身和不同形象。       各种印度教派,都离不开“创造-维持-毁灭-再创造”的轮回,印度教的三个主神如下,他们都有很多化身:
       1. 创造主神=梵天(Brahma)  =Creator
       2. 维持主神=毗湿奴(Vishnu)=Sustainer
       3. 毁灭主神=湿婆(Shiva)     =Destroyer
       如何“创造-维持-毁灭”,如何“轮回”或轮回多少次,则是各个教派的争论议题并因而形成很多流派。其中,毁灭也蕴含着创造。按照印度教的说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也是毗湿奴(Vishnu)的化身之一。不述。       印度的各个王朝,王国或土邦,分别崇拜三大主神的不同形象或化身。       外国人感到相当混乱,印度人却认为很简单:他们始终在不断的思索,不断的创造神话和宗教。例如,毗奢耶那伽罗帝国的名字就是开国国王自己想出来的:“自主创新”。不述。       毗奢耶那伽罗(Vijayanagara)的解释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意思是“胜利之都”。       这个亨比村遗迹群的中心建筑群是一组世界著名的寺庙群:
       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留下的40 多个遗迹的中心,Virupaksha temple寺庙或称Pampapathi temple 寺庙。       这组建筑共有三座高塔,最东边的高塔有九个层叠,高度50 余米(160英尺)。整个建筑群为石雕,几乎没有任何损坏。始建于15 世纪上半叶,正是哥伦布开始航海的时候:欧洲从未建造出如此高大雄伟的石雕寺庙。
        Virupaksha temple 寺庙的九个层叠的东塔,亨比村(Hampi)最高的寺庙。       Virupaksha 寺庙远眺,四周是商业集市设施。       俯瞰Virupaksha 寺庙:古代遗址与现代的矮小建筑,后面是著名的圣河Tungabhadra River 河。       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他遗迹和寺庙,都是沿着著名的圣河Tungabhadra River 河建造的。
       在著名的圣河,Tungabhadra River 河沐浴的印度教香客(Hindu pilgrims)。       沿着这条圣河,分布着40 多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介绍如下。
       沿着Tungabhadra River 河建造的古代要塞的遗址,借助了天然岩石地势。这种文化又称巨石文化,起始于4000多年以前的石器时代。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是一个擅长石刻和石雕艺术的文化继承者。
       大象营地(Elephant stables):这里是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礼仪大象住宿的地方,古代印度的各个王朝或土邦,大象一是用于礼仪,二是用于战争,民间则训练大象做其他各种劳务。       印度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建立了几十个大学(古代中国常译为寺庙),训练大象是一门常见课程。       大象营地(Elephant stables)采用了印度教,耆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房顶装饰,别出心裁。       这个王朝非常有趣:他们经常打不过北方穆斯林苏丹们的凶悍的骑兵,于是宣布所有的宗教一律平等:印度教,耆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合法而且平等。于是,剽悍的穆斯林骑兵也对这个王国无可奈何。       hazararama Temple 寺庙的石雕:结构奢华,栩栩如生。这个邦的文化艺术的现代的继承者的佼佼者,正是世界软件设计生产中心,“印度硅谷”班加罗尔:这里的人民,自古以来善于思考,聪慧异常。       在亚洲的其他地方,都没有见到如此结构复杂,人物众多的精美雕塑。
       Lotos Mahal:当年的王妃居住的宫殿,意思可以翻译为“莲花宫殿”。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后期(later Vijayanagara)的建筑,受到一定程度的穆斯林风格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整座建筑全部为石头结构和石头雕塑,极其坚固耐久,数百年里几乎没有任何受到损伤或破坏的迹象。

       阶梯井(step wells),又称阶梯浴池(Stepped Bath)或者称王后浴池(Queen's bath)。这是宗教性质的建筑,不是洗澡的地方。这个遗址似乎维护非常好:因为这是最近的考古挖掘出来的。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亨比村(Hampi)的古代商业集市设施与附近的种植园。由此可见:在这个古代帝国里,不仅宫殿寺庙要塞等等是用石头建造的,甚至民间的商贸集市,也是石头建造的。       位于亨比村(Hampi)东南部Vijananagar 的Vittala Temple 寺庙,不属于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建筑,但是属于这个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这个巨大的寺庙祭拜维持主神毗湿奴(Vishnu),约建于公元6-8 世纪。这个寺庙最著名的是音乐殿堂和大象牵引的石头战车。这里是多个寺庙构成的综合建筑群。       这里是印度音乐节庆祝场所:一年一度的普兰达拉节(Purandaradasa festival)。       普兰达拉(Purandara Dasa,1484-1564)是印度最著名的卡纳提克音乐(Carnatic music)作曲家之一,也是在印度被广泛公认的“卡纳提克音乐之父”(father of Carnatic Music)。       Vitthala Temple 寺庙的“音乐殿堂”。能歌善舞是印度民族的特长。印度古典音乐分为两大流派:       北印度:印度斯坦音乐(Hindustani music),分为Khyal和dhrupad两个流派,受波斯音乐影响很大。       南印度:卡纳提克音乐(Carnatic music),基本上与印度斯坦音乐类似,创始人是“卡纳提克音乐之父”普兰达拉(Purandara Dasa,1484-1564),后来又出现了所谓“三大作曲家”:Tyagaraja(1759-1847), Muthuswami Dikshitar(1776-1827),和Syama Sastri(1762-1827),融入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       音乐与歌舞,正是风靡全球的印度电影的最大的特点和特色。       Vitthala Temple寺庙,石头战车(Stone Chariot):1300 多年,几乎毫发未损。       这件大象拉着的石头战车的雕塑是用一整块岩石雕刻出来的,堪称印度雕塑艺术的精品之作。       Vitthala Temple 寺庙,实际上是大庙套着小庙,始建于公元6-8 世纪,雕刻极其精美。        Vitthala Temple 寺庙的周围,也是石山,这一带是印度的巨石文化的宝藏地带。
       Balakrishna temple 寺庙:在亨比村遗址群(Hampi),“很多寺庙奇迹般的几乎毫无损伤”。       Balakrishna,是印度教的主要神明之一,往往是一个舞蹈的小孩子形象。他的英语全名:Divine Child Krishna(神赐的孩子,克利须那神)。       在两大印度史诗之一《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Mahabharata)里,他名叫黑天( Krishna),在亚洲历史上最著名的俱卢之野大战(Kurukshetra War)之前,黑天现出毗湿奴的本相,宣讲了举世闻名的《薄伽梵歌》 (Bhagavad Gīta):印度宗教提纲携领的精髓。       根据印度教(原称婆罗门教)的说法: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Vishnu)的第7个阿凡达是克利须那神(黑天),第9个阿凡达是释迦摩尼(佛祖)。       右图是新德里博物馆里的一个舞蹈的Balakrishna。       事实上,中国引进佛教的同时,把其他印度文化也引进了。       事实上,唐僧玄奘之所以去印度“取经”,就是为了“取得真经”:从汉朝开始的很多渠道引入中国的佛教,当时相当混乱,谁也搞不清楚那些是真的,那些是错误的或者假的。回到长安后,玄奘就开始翻译他带回来的“真经”,更正了很多错误。例如原来的名称是“天竺”,玄奘修改为“印度”:这个名称与西方的音译很接近。    注:中国往往不用他的全名Divine Child Krishna。由于Krishna 的意思是黑色,黑蓝色或者夜晚的意思,所以中国常常把他的名字翻译成“黑天”,其实黑天与克利须那神是同一位神仙。这些典故在中国搞的很乱。不述。       世界文化遗产,毗奢耶那伽罗王朝Mirjan Fort 要塞,南边的防御城墙。
       Achyutaraya temple 寺庙。这个寺庙气势宏伟,布局合理。       亨比村遗迹群(Hampi),显示了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辉煌岁月。 在这个印度教最后的王朝灭亡之后,印度南部成为穆斯林势力和欧洲列强角逐的历史战场。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帕塔达卡尔遗迹群       Group of Monuments at Pattadakal        名称:帕塔达卡尔遗迹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Pattadakal)       地点:帕塔达卡尔村(Pattadakal),所有的遗址沿着Malaprabha River 河。       历史:这里的遗址,属于公元6-8 世纪的印度教建筑的巅峰时期的杰作,包括两类:       南印度风格:德拉维达人(Dravidian)的建筑风格。       北印度风格:印度-雅利安人(Indo-Aryan)的建筑风格。       这两种风格的建筑,“奇怪的混合在一起,并且奇迹般的经过1200-1400 年后,基本完好”。       德拉维达人(Dravidian)的语言叫作Dravidian languages(德拉维达语),约2.17 亿人使用。这种语言,细分包括85 种语言,粗分约为26种语言,使用最多的四种语言为:       西南方言(Malayalam)       泰米尔语(Tamil)       泰卢固语(Telugu)       埃纳德语(Kannada)。       这个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建造时间,正好是中国唐朝的早期和鼎盛时期。       帕塔达卡尔遗迹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Pattadakal),包括一批南印度和北印度建筑。       Papanatha Temple 寺庙,建于约680年,相当于唐朝的唐高宗李治的时代(他的皇后是武则天)。这座寺庙很特别:混合了印度南部的Dravida style 风格和印度北部的Nagara style 风格。
       Sangameshvara Temple 寺庙,约建于725 年:唐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这座印度的寺庙,距今已经超过1300 年。       Mallikarjuna and Kasivisvanatha Temples 寺庙。左边的寺庙,原来称为Trailokesvara Temple 寺庙,因为是Badami Chalukya King 国王的王后,Queen Trailokyamahadevi 建造的。时间约为公元740 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
       Virupaksha temple 寺庙。这是Queen Lokamahadevi 王后,为了庆祝她的丈夫, 国王Vikramaditya II 二世攻占Pallava dynasty 王朝(泰米尔人的王朝)的首都Kanchi(又译作:Kanchipuram)。建造的时间约为公元745年:唐天宝四年,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的第二个年号(开元和天宝都是李隆基的年号),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       Jain Narayana temple 寺庙,建于公元9 世纪的Rashtrakuta Dynasty 王朝,可能是国王Amoghavarsha I,或者他的继任者,国王Krishna II。       上图中的Jain Narayana temple 寺庙的另外一个视角。       但是,中国没有留下唐代的任何类似建筑。中国的历史建筑可能也很不错,但是没有留下证据。“中国的坏习惯”是每一个朝代都会彻底摧毁上一个朝代的建筑,尤其是首都的建筑。唯一的例外是清朝:全部继承了明朝的建筑,从首都到其它城市都没有破坏,后来还进行了扩建。所以,清朝留下了一大批世界文化遗产。不述。        历史的长河,就这样流淌着。       班加罗尔的周围,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文明,数不胜数。       班加罗尔,现在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基地:拥有的软件公司数量之多,认证等级之高,生产数量之大,出口的金额和产品涉及的领域之广,都是中国的大型软件企业们难以想象的。不述。        班加罗尔,Marathalli 的公寓楼群。       班加罗尔,Intel 公司的建筑群,后面是RMZ Ecospace公司的建筑群。        最后,让我们看一张地图:国内报道的所谓“印度大起义”,并不存在。       这是莫卧儿帝国的最后一次挣扎,这是一次对抗进步的反动。       但是,这些不得民心的穆斯林苏丹们失败了,印度没有什么人追随他们:
       印度叛乱(Indian Rebellion of 1857),国内通常翻译为印度起义。
       黑色:叛乱地区(非常小的几个点)       深蓝:忠于英国的土邦,但是有军队参与了叛乱。       浅蓝:协助英国的土邦(注:合计20多个大中型土邦,出兵参与平息叛乱。       棕色:英国的地区,但是受到叛乱的影响。       绿色:中立的地区(注:当时很多土邦采取中立立场)。       黄色:英国属地的延伸,这些地区约占大半个印度。        这场动乱一年多就平息了:英国调集30万大军,攻占德里,灭亡了早已名存实亡的莫卧儿帝国。英国调集大军镇压的原因:坎普尔围攻战(Siege of Cawnpore)中,120个英国妇女和儿童投降后,被集体屠杀。对妇女儿童的屠杀激起英国的愤怒:常见的小型冲突演变为一场战乱。       右图是1860年竖立的Cawnpore Memorial(坎普尔纪念碑=Cawnpore 现称Kanpur),法国人设计,位于大屠杀现场,现在搬进博物馆。       在这场战争中,600多个印度土邦,只有7个土邦支持莫卧儿帝国。其余土邦支持英国或保持中立。       印度整个南部,或是英国属地,或是采取中立:英国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始进入这里,已经400多年。班加罗尔及其周围的地区当时位于黄色地区:忠于英国的地区。此外,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到孟加拉也是一大片黄色: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本部在加尔各答。       关于印度,很多史学家的评论客观中肯    “与古代希腊一样,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片地区的统称,大概只有伟大的英国可以治理这个地区……”       班加罗尔鸟瞰。
       班加罗尔,电子城的花园。

       班加罗尔,电子城的咖啡屋(cafeteria ),Infosys Technologies 公司。
       班加罗尔,大型酒店继续保留古老的风格,迎接世界各地的技术精英和企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