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右下角出现的广告: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7:38:55

第二板块  文言文阅读
§1考纲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
1. 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 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3. 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4. 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5. 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6.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
§2具体考查内容
一、文言实词
(一) 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二) 常见古今异义举例
亲戚   妻子  中国  非常  所以   绝境  无论   用心  稍稍  更衣  无日   殷勤唧唧   豪杰  卑鄙  往往  何苦   其实  肉食  鱼肉   不过  左右  春秋  结束陇断   约束  大风  交通  一切   虽然  操持   宣言   烈士  牺牲   扶老 秋天
可恨   留意  举手  老子  鞠躬   一毛  怠慢   口告   不好  丈人  风流  操持

开张  学者  妖怪  有意  山东   不避   人情   县官   致意  反复  从容  便宜
故事  南面   可怜  逢迎 同志  指示   行为    可以   至于  感激  智力  具体
(三)解题指导
推断词义的方法
1.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例: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
2.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 
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例: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本句为对仗句,“据”对“拥”,“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4.语法结构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例:楚王贪而信张仪 
例句中“信张仪”是一个动宾结构,因而推断“信”作“相信”讲。
5.联想推断法:通过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互相比照,确定其实词的含义。 
例:金人曳出,击之败面(1998年高考)
例句中,我们联想到《口技》中“曳屋许许声”
6.句式推断法:借助对仗句和互文修辞推断词义。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例句既是对仗句又是互文辞格,借助“用”推断出“以”也作“被任用”讲。
7.代入推断法:做选择题时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词义的正确判断。 
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例句把“省”释为“探望”,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省亲”类比,推断例句正确。 
(四)典型例题
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答案:D 
(04年北京卷)
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答案:A 
(04年全国一卷)
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答案 A 
(03年北京卷)

二、 文言虚词
(一)解题指导
1. 文言实词要看本词,文言虚词要看关系。
2. 要与课本联系在一起。
(二)大纲规定的15个常用文言实词
而 乎 其 且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三)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之
  1、代词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例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其 我爱语文 http://www.52yuwen.com     中国最大的公益语文教学网站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
  例: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
例: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
例: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3、连词。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而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 
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则
1、 连词
① 表示承接关系。
例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 表示假设关系。
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 表示并列关系。
例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以
  1、介词。
①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② 起提宾作用。
例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例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④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
例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⑤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
例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 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例: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④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例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3、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于
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例: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2、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例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为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3、 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例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因
1、 于是,就。
例 因谗之曰(《屈原列传》)
2、 依靠,凭借
例 因河为池。(《过秦论》)
3、 趁着,趁此。
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4、 通过,经由
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因为。
例 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疏》)
6、 缘由,机缘。
例  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7、 沿袭
例  因遗策   (《过秦论》)

  所
1、 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8、 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者
  1、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例: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2、助词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且
  1、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2、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例: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也
1、 表示判断语气的。
例: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2、表示肯定语气的。
  例: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3疑问语气的。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4、表示感叹语气的。 
  例: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
例: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 词尾,相当于“然”
例: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3、 兼词,于之。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4、 第三人称代词。
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5、 表疑问。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乎
  1、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例: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测度语气。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5介词,相当于\"于\"。
例: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与
  1连词,相当于“和、跟、同”。
  例: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例 略
  3、实词,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例: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三)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B.因召里中少年,戒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答案  D (04年全国卷一)
 例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母氏所养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因留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答案 A (04年北京卷)
三 文言句式
(一)解题指导
1. 句式一般和翻译结合起来考查。
2. 积累例句,寻找规律。
(二)常见文言句式举例。
1判断句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赤壁之战》)
(3)用“是”表判断。
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2、被动句 
(1) 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例如: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例: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 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例:茅屋为秋风所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3、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例:沛公安在?(《鸿门宴》)
(3)用“之”或“是”提宾。
例  何陋之有?(《陋室铭》)
4、成分省略 
(1)省略主语。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例: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介词的。
例:项王则受璧,置之( )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4)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例:竖子不足与(   )谋。(《鸿门宴》)
5、定语后置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
(三)典型例题。
例.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氏)亲授书传             B.(辛公义)以勤苦著称
C.(遇病者)争就使君           D.(辛公义)侧坐讯问
答案:D 
    (04年北京卷)
四、词类活用
(一) 中学常见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二月草未芽(《采草药》)
2 名词活用为状语。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3 使动用法。
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 意动用法。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典型例题

五、理解文言语句
(一) 解题指导
1. 理解文言语句指的翻译与断句。
2. 翻译时尽量直译。
3. 翻译时的语言考查点。
(1)对文意表达比较关键的重点实词。
(2)勾联文句文段意思的比较重要的虚词。
(3)特殊句式。
(二) 典型例题。
例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答案: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04年北京卷)
例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答案: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04年全国卷一)
六、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一) 解题指导
1. 明确把握题干,找筛选区间。
2. 综合加工文中信息。
(二) 典型例题
    例.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霹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答案:B (04北京卷)
七、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一) 解题指导
通读全文,注意
1.全文的中心人物是谁?
2.这个人物的职务有何变化?
3. 这个人物做了几件事?
4.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说的什么话?
6. 代表人物观点的话有哪几句?
7. 人们对人物评价如何?
(二) 典型例题
例.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答案  D (04年北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