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商和委托方:关于新农村建设中若干要素问题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11:53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若干要素问题的思考

                       (2009年2月11日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文章转发)    

                                  尚柏仁   刘田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建设成败不仅关系着“三农”问题能否得以有效缓解,还对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仍有一些令人不解的问题要做。带着这些问题,作者曾在数十个乡镇、数百个村庄进行调查和走访时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任务和目的不清楚,绝大多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的内容和建设要求一知半解。他们所认为的新农村就是能住进新房子,村里的道路能有一个好的规划。并且他们把新农村建设的期望仅仅寄托在等待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上。如果不能及时很好地转变他们的观点,不能处理好土地、资金、人才、技术、观念等因素,将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一、土地问题
    农无地不稳。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问题是三农的基础性问题。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革命和建设,终于使耕者有其田。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80年代末,全国大部分农民依靠土地已基本实现了温饱。然而,直到今天的近20年时间里,仍有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处于温饱状态。改革开放30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民的土地被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征收,却只能拿到廉价的补偿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做出的贡献仅仅是农民生活达到“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态,土地再也不能为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康霖的调查,现在农民收入中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还有资产、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大概占65%-70%,工资性收入占20%-30%,财产性收入只占5%以下。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占份额最大的财产,理应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并不归农民所有,政府可以买卖农民的土地,村委会可以买卖农民的土地,而农民自己却没有权力买卖自己的土地,也无法从土地买卖中获得这一部分财产性收入。
    十七届三中全会就土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通过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让农民吃上“定心丸”;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让农民实现“小康梦”,并提出要让农民2020年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可是在广大农村,农民们并没有高兴起来。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知识了解的少而又少。土地将流向谁手,如何流转,农民从中得到何种利益,流转的土地将作何用,他们疑虑重重。而且近年来的土地流转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困惑着他们。
    一是土地难以流转。当前,广大农村农民的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习惯于靠种地养活自己,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生活的依靠,“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思想严重,恋土情节较为普遍,认为只要有土地生活就有保障;已经脱离农业或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一些农户,把土地作为今后生活的“退路”,对不高的土地流转收入觉得无所谓,宁可抛荒或粗放经营,也要把自己的土地保留下来;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仍然较重,一些地方的农民满足于守土经营的现状,难以促成土地有效流转,影响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有一些农民急功近利,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或者为了一时的痛快,或者为了解决一时的困难,随意将土地流转给别人或长期流转出去。他们进城后仅靠土地流转得来的资金若能在城市生存下去也罢,若在城市呆不下去时就再也回不到农村了,若农村尚有住房,他们只能成为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的住户,他们若在农村无住房和土地,则就在农村呆不下去了,致使今后生活无依,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二是土地流转流向不明确。由于基层流转服务机构功能不全,导致土地流出、流入信息不灵,往往出现农户有意转出土地却找不到合适的流入方,而需要土地的流入方又难以找到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只好将土地撂荒或简单耕种,造成转入转出两头难,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大多数市、县、乡均没有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机构,发生流转纠纷时,没有权威的调解仲裁机构来及时处理,流转双方相互扯皮,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个别政府为了出政绩,求实惠,也盲目将土地出租、承包,使农民的土地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三是土地流转过程不规范,口头协议多。“君子协议”为主,缺少书面材料,发生纠纷后没有处理依据。有书面流转合同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不清、条款过于简单或过于繁琐、约定不明、双方权利和义务不具体、不对等、流转期满后处理办法不明确等问题。一些地方存在不经发包方同意,私自流转,致使流转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流转合同不统一,合同入档率低,操作性不强,遇到利益冲突时,解决难度大、工作量大。
    四是土地流转后用途易改变。有了土地,按照规定如果继续搞农业,哪种农业能增收?而农业周期性、季节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如果搞普通农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益,挣大钱,但是如果还是搞开发,建楼、建房、建工业园区、建休闲山庄,土地用途肯定会发生改变。谁来监督,谁来制约?而如果缺乏监督和制约,农民的“生命线”就可能被逾越。
五是土地流转纠纷会曾多。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和流转的双方、甚至多方当事人利益攸关。过去粮价低,农资价高,农民种地不挣钱,很多地撂荒或廉价租给别人。现在国家加大惠农政策后,补贴曾多,又允许流转,种地略有收入,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出找活难。现在农民工返乡后,尤其那些长年在外,长了见识、长了知识、挣了钱后、真心想在农村有所作为的人,他们会重新在土地上做文章,会更加在乎和珍惜土地。因此,要地、争地、发生在土地上的纠纷会越来越多。
以上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就不能解决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后顾之忧。

二、资金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建设资金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设资金总量不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来支持,仅靠有限的财政资金是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的.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二是建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形不成集中扶持、规模扶持的效益。新农村建设资金涉及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都掌握着一块财政扶持资金,各自为政,自行其事,导致资金分散使用,效益低微;三是资金及时到位难。资金支付方式为层层划拨,短时间内难以投入使用,影响工程进度;四是金融支持到位难。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服务能力有弱化趋势: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存款不断转移到大城市,另一方面农民缺乏融资渠道,普遍患有资金“饥渴症”。
    化解资金瓶颈,规范资金投放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朋友最为紧迫的一个问题。
    (一)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体系。一是加大中央与省市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且逐年增加,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加强事后追踪审计, 使新增财力向“三农”方面倾斜, 使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总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乡村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 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 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向农户农业提供贷款;三是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家庭在投入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要引导和利用好外出打工农民手中的资金。四是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农业投资给予优惠和奖励, 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建设;同时,利用市场直接融资机制, 促使社会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高的农业企业, 满足农业企业的大量投资需求, 促进优秀的农业企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外地客商和本地在城镇人士的多余资金。
    (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向。一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的投资,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二是加对大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与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投资,缓解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养老难题等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 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 完善救助方式;三是保持并加大财政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投资“三补贴、两减免”政策的持续性、并进一步加大补贴额度;四是继续加大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小流域治理、中小型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五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投资,保护生态。六是安排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巩固资金。道路的维护,村委办公场所、学校、文化大院、村民活动室、卫生室的维护,都需要人力和资金。这是一个体制问题,更需要政府公共财政在预算安排上予以考虑。
   (三)推动管理制度创新, 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效果。一是实行直接集中支付方式, 保证财政支持“ 三农”资金足额、安全、及时到位;二是建立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对其投入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衡量和比较,从而判断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和效益, 强化财政支出的监督手段, 引导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行为;三是探索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有效措施, 吸引金融机构资金回流,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办农业贷款保险险种,,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初级加工业、运输业等风险较大行业贷款。四是从法律上明确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 使亲友之间、农户之间、村办企业之间的借贷从地下转到地上; 同时放宽民间金融的利率管制, 吸引民间资金对农村的投入;五是改革征地制度, 缩小征地范围, 尊重农民土地权利, 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
    三、人才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是单纯的搞新农村建设,农村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根本目标,就要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这样一个体制的大变革,都需要农村的乡土人才来支撑。在当前大政方针已定、资金技术上的扶持力度也将逐步加大的情况下,人才问题尤为突出,已经成为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广大农村,尤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年轻的、有文化的、有一技之长的、勤奋的人外出了,外面的人才又不愿到农村来,人才严重匮乏,很多农村出现“青年荒”,甚至连红白事都办不了,只得用外村人或用挖掘机打墓,棺材也由过去的人抬改为用架子车拉。还有一些村选不出村干部,不少人不得不在村干部位置上连续坐桩。农村的人才缺乏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人才总量不足。据某县调查显示,该县农村各类人才总量仅占全县农村人口总量的3.1%。基层政权人才、教育卫生人才和实用技术推广人才严重缺乏。从基层政权人才数量上看,该县乡镇有行政编制1181人,实际在职人数748人,缺口633人。村支两委班子一把手1011人,其中46岁以上的599人,占59.2%,26725名农村党员中,51岁以上的13756人,占52%,农村青年大多数外出务工,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回来,村支两委班子接班人才寥寥无几。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结构上分析,当前,最缺少的是农村英语教师,小学增设英语课后,几个学校才一个英语教师。从农村医卫人才数量上看,该县共有乡镇卫生院41所,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72人,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仅104人,其中副高5人,正高无1人,而且绝大多数是1989年恢复职称制度时评审的,均已接近退休。从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数量上看,该县农口系统(含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农机、农经、乡镇企业局)在编人员34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55人,仅占21.8%。
   (二)现有人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量的7.1%,乡镇站所1464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学历仅4人,大专学历仅43人。获得高级职称的人才仅占全县农村人才总量的1.4%。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掌握传统农业技术的居多,占84.9%,而掌握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的人才仅占15.1%。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三是年龄结构趋于老年化。从该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来看,30岁以下的仅占7.6%,41-50岁的占46.8%,51岁以上的占16.2%。乡镇农机站53名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高达53岁。
    (三)人才资源配置不均衡。从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配置来看,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由农村偏远地区向城镇集中的现象,使得边远山区的教育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和城区,影响了全县教育、卫生的均衡发展。
    (四)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一是本地年轻人才留不住。近5年,该县农村高中毕业生总数12866人,除了考上大中专院校外,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留在家乡的不到20%。二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学农不务农”、“ 学农不爱农”已成普遍现象。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例,该县443名技术推广人员,到2007年底,外出打工的达110人。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之后,当前,除了军转安置外,各单位原则上都不能招录技术人员,急需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出现断层。
    解决人才问题,不仅要引进“洋人才”,而且要挖掘“土专家”,更要培育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沃土,使农村的人才请得来、留得住,充分调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一)出台政策引进“城镇人才”。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办法措施,畅通城镇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发挥政策的刚性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大规模的支农工作。比如: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到农村支农锻炼一到两年的制度;建立城镇党政干部轮流到农村挂职和涉农类科技人员、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对口支农的制度,并把到农村工作的经历、农村基层组织的鉴定作为提拔晋级、评职调级的重要依据。要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广泛吸引社会上的各种人才到农村工作和创业。如: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以及建立优惠的福利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当村官;通过大幅度降税返税甚至免税等优厚的政策,吸引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机关分流人员以及其他城市投资者到农村创业,兴办企业或从事农牧林业集约化经营。
(二)不具一格招募“本土人才”。每个农村地区都有一大批在城镇工作或经商的农村籍人员,他们大都很关注家乡的建设,熟悉情况,人际关系好,对农村有深厚的乡土情结。各级特别是乡、村两级组织要注意做好深入细致的联络工作,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使他们成为出谋划策的顾问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提供信息技术的指导员。要注意动员农村籍离退休人员中曾经担任过领导干部或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回乡定居或担任干部和顾问,让他们为家乡建设发挥余热;要出台优惠政策,动员有成就的农村籍企业家把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二次创业”,带动乡亲共同致富;要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或进入村两委班子,担当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同时也要注意把农村中涌现出的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员队伍来,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要采取措施留住退伍转业返乡军人和高中、大中专毕业生,把他们培养成村级组织的骨干力量。
   (三)挖掘“能人”锻炼人才。从农民中挑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力强、能为群众办实事的人充实到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中来,有计划地采取送大专院校深造、到农科院所学习、到发达地区参观和交流任职的办法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善管理的领头人、业务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懂经营的市场经纪人。
   (四)营造环境留住各方人才。人才来得了,还要想办法留得住。留住人才一要靠一定的工资待遇和相关的福利政策,二要靠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制度的杠杆作用,吸引城镇的企业、资本、项目、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村能够亦农亦工、亦商亦贸,搞多种化生产经营,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干事舞台。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组织也要充分信任和依靠外来人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尽可能好的机会和条件。农村越发展,就越能拓展干事创业的舞台,就越能吸引住包括农村年轻人在内的各类人才,这样就会使新农村的人才建设形成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构建成人教育体系培养人才。县、乡两级要摸索“三教统筹”(高中、初中、小学)和“农科教结合”的办学形式,推进乡镇农技校和乡镇中学合署办学,把乡镇中学发展成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联合体”,实现农村中学“一校挂两牌,一长管多校,一校多功能”的办学新模式。大力建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实行“弹性”办学,农忙时送课到田间地头,农闲时办学到基地课堂。要加强农家课堂和党员电教户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其教育功能。 
    四、技术问题
  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亟待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
    (一)农业转型迫切迫切需要加速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突破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必然要求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粮食安全迫切需要加速科技进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国人口将达15亿左右。同时,粮食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的需求持续增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形成我国粮食丰产、丰收的长效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三)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加速科技进步。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左右,预计人口高峰期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还将有所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和农田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任务繁重。必须加快开发节水、节地、节能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形成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技术体系。
    (四)新型农民迫切需要加速科技进步。总体上讲,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致富能力不强。据统计,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5%,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85%左右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这既制约了农民就业致富的机会和途径,也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根本大计。
    (五)改善环境迫切需要加速科技进步。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社区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区整体功能相对较弱。在农村住宅建设和使用中,耗材、耗能、耗水和污染现象还较为普遍。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医疗费用较高的矛盾较为突出,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农村人口还喝不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科学技术责任重大。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建设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又需要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去掌握高新的科学技术。要走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高价值农业、合作农业关键技术,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速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和进步,要把握农村住宅、饮水安全、农民健康等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加快新兴产业、乡村社区和城镇化等科技开发。
    要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使农村科技更好地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统筹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新时期农村科技必须在加强研究开发的同时,切实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把满足广大农民和广大农村千差万别的技术需求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要实现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的统筹发展,并加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架起城乡互动的桥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种各样的农企、农协提供科技咨询、成果推广、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帮助农民尽快致富,真正让科技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要开通远程教学系统,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为农业服务。要以农村中心校为基地加强远程教学系统建设,让农民尽快享受卫星教学的成果。先进的教学手段将会使农村变得不再偏远,丰富的技术资料使农村科技文化不再贫瘠,让学校在白天是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晚上成为农民掌握实用技术、交流致富经验、传递市场信息的乐园。
     五、观念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房子建设。个别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滞后于“村容整治”。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和缺乏人才及优势产业,部分村庄在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前,长时期无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重要位置,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不明显。一方面,农村生产发展需要的周期较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有相当难度。于是,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进度,只好将工作重点落实到见效快的“村容整治”上。具体体现为支持农民盖房、修路,而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几项目标重视力度偏弱。于是出现了有的村庄远看整齐美观,近看脏乱不堪的表里不一现象。建成安居房后村民又不同程度的负债,导致抗风险能力降低及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由于经济底子薄,一些贫困村民变卖完家产加上政府补助部分还是无力将房子建好,只能四处借钱。建完安居房后,如果近几年内家中有人得大病或孩子上大学,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如果再想扩大种植、养殖规模,连前期投入的资金都有很大困难;如果想从事经营活动,连本钱也无力投入。
    一些农村新建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图书室、村委会办公室等距离居民区较远,远达不到建设时政府及设计者的目的。这些场所是为农民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但往往远离村民,从实际上讲这也是一种浪费。农民们早上起来或饭后不可能步行数里到这些场地去活动。我们参观了数十个村的文化大院和广场,基本上都没有人在活动,大门都是锁着的。因此,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廉政长廊、图书室、村部等都应该围绕居民区而建。
  (二)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靠、要思想严重。建设新农村缺资金,农民自身筹资能力较弱;缺人才,农民自身没有带头人;缺项目,农村远离城镇、信息闭塞,地理位置偏远,致富门路狭小;缺技术,农民本身文化素质又不高。于是,新农村建设成了“干吆喝,一头热”,部分村委领导、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缺乏务实精神,工作流于形式,一切需要全靠政府去承担,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得到认真重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
    (三)新农村建设农民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当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报销比例低,手续繁杂等问题;报销医药项目不透明,有时国家配发的医保资金被挤占挪用;农村低保面窄,不该吃低保的吃了低保,且干部亲戚多,实际低保对象、应给予保障的贫困人口较少等。
    (四)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不均衡。一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逐步统一、平等农民居民待遇,不再人为地区分在征兵、补贴、事故赔偿等方面的不同待遇;二是在一定时间内,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金融支持等方面重点倾向农村,真正使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三农”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推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就可以解决的。一刀切式的解决办法也未必是件好事,但党和政府应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提上议事日程,逐步加快缩小城乡、工农差别的步伐。三是要发挥农村的优势资源,用活土地,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指导和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缓解城市压力,在耕地上发展高效农业,合理利用荒坡、荒沟、滩涂、宅基地,综合利用,充分开发,绿化亮化特色化。做大做强观光旅游农业,改变农村形象,把农村建设成城市的后花园,市民度假,短途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新农村建设应加强领导,科学布局,整体推进。尤其是路、水、电、电视、通讯等方面应统一协调、集中资金,分清次序,整体推进,不但节约成本,还能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效果,提高质量和效益。同时,应注重解决农村垃圾堆积成山、随意丢弃、污水横流等问题,真正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六)新农村建设成果需要及时巩固。新农村建设后,道路需要维护,学校要维修,文化大院活动室要守管,卫生室,闭路电视维护等。一要有人管,有人护,有人花钱,钱从哪来,后续资金应该是政府负担,尽可能不让村民自筹;二要从本地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娱刚娱等,加强挖掘和保持其生机与活力,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把建设落到实处,村民得到实惠;三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土地、山水、生态对农民的吸引力。
   (七)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是新文化的建设。如果农民的文化素质不能提高,如果农民不能从传统的旧文化中解脱出来,政府给他们提供再多的物质和资金,甚至把他们搬进新区,都谈不上是真正的新农村建设。只有文化和观念新了,他们才会摒弃懒惰、改变不良习惯、自觉接受新信息,依靠新思路和自己的力量去艰苦创业、积极的解决致富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创造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有生气的、长久的新农村。(完)
    参考文献:
   1、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新华社信息昆明11月19日电(记者浦超)
    2、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管理使用的研究,江西省南康市审计局 罗华兰 许裕建
    3、“八活 ”并举破解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难题——渝水区新农村建设中筹集资金的主要做法,中共新余市渝水区委副书记  丁颖文
4、关于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管理问题的思考,高建来 刘芳 ,注: 本文为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课题号TJGL06- 075) 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匮乏问题不容忽视 ,2006年04月10日9时20分,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 王香菊 作者: 王战飞蒋正凤
6、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组织人事报 作者:张润槐
    7、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008年03月18日,来源:科技日报,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
    8、科技部副部长: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