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工作计划:拉斐尔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46:01
◆该拉忒雅◆
这张为富豪吉基别墅所画的壁画,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海神该拉忒雅驾御着贝壳船凯旋而归,因而这张画有时还被称作《凯旋的礼赞》。但是,在这凯旋的背后,更像是画家那长期被教廷禁锢的灵魂的宣泄。拉斐尔天才的技法与思维想象力在这张画上得以完美的体现,使得它周围的画作,诸如所多玛和忘恩负义的比欧姆伯的作品,在大师的杰作映照下黯然失色。
 ◆园丁圣母◆ 
稳定的三角形构图与圣母子自然和谐的动态、神态是这张画的特色。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草地上的圣母》、《带金莺的圣母》,但属这张《园丁圣母》表情最有特色,算得上是拉斐尔在佛罗仑萨时期最优秀的圣母像之一。
 ◆大公爵的圣母◆
这是我最爱的一张圣母像了!!!图画的背景被黑色融掉,使人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画中的圣母子身上,而圣母则低垂着眼眸,充满温情的注释着圣子。整张画充满神圣与神秘,仿佛是透过一扇窗而窥见天国。这张画无疑是拉斐尔最有特色的圣母像之一。据说得到这张画的公爵比我还喜欢它,整天出门都带着呢。
 ◆阿尔巴家的圣母◆ 
 同样是三角形的构图,同样是以草地为背景,但这张图最让我着迷的是圣母的身体——那不是少女的娇柔,而确像一位母亲的强健,柔中带刚。美呀~美!
 ◆卡尼吉亚尼的圣家族◆ 
“咦?这分明是乡下里的一大家子人嘛!”——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吧!能够如此表现世俗情感的画家,恐怕也就只有拉斐尔了吧。
 ◆圣乔治屠龙1◆
这是拉斐尔早期的作品。看来那时侯画家还没有养成欣赏男性美的兴趣,所以笔下的骑士也都带着女性的特点。(笑~~)
 ◆圣乔治屠龙2◆ 
这两张《圣乔治屠龙》是乌尔比诺公爵送给英国国王的礼物,据说英国国王也非常喜欢这两张画。教皇尤利乌丝也正是通过这张画看中了拉斐尔。这两长画的原图非常小,如同你现在看到的一般。但是,透过这早期的图画,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拉斐尔不断探索的精神。在这样小的画板上成功地把握马与金属的质感,实数不易啊。
 ◆阿拉贡的约翰娜◆ 
 拉斐尔肖像画中的经典之作。紫红色与褐色融合的深色调突出了人物高贵的身份,面部的神态也描绘得很精彩。不难看出,拉斐尔对于女性之美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厚的理解。
 拉·弗娜丽娜◆ 
 金黄色的调子使人物的肌肤极具质感,半裸的身体与白纱也搭配得格外和谐~看来拉斐尔的确经常观察呀~(汗)。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张画里,弗娜丽娜不仅带了只有新娘才能带的珍珠别针和结婚戒指,还坐在象征爱情的植物前面(据说那时侯的人拿这种植物的枝叶当定情信物),另外,注意看她胳膊上的蓝色带状物——上面签着拉斐尔的名字!这不同寻常的签名方式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两人已经秘密结婚??!!
 ◆披纱巾的少女◆
画的主人公仍旧是拉斐尔唯一的情人弗娜丽娜,不过这一回,她穿上了白色的衣裙,披上了纱巾,看上去美丽而又神秘。拉斐尔在画这张画之前一定研究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这张画上可以感受到达芬奇薄雾法的运用。说实话,我觉得弗娜丽娜比蒙娜丽莎漂亮!蒙娜丽莎还没有眉毛!
 ◆Bindo·Altoviti◆
“咦?!这世上还有一个和拉斐尔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吗?!”很多人看了这张画后都发出了类似的疑问。有一次我这样回答一个朋友:“不一样啊……头发的颜色不一样……”,于是她打开photoshop,把头发颜色调暗,然后把画面旋转了一个角度,调整了暗部的色调——果然……和拉斐尔的自画像相比照,完全一个模样……后来我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拉斐尔看到Bindo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于是就借了他的名字来画自己。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卡斯提勇尼肖像◆ 
这可是历代肖像画中经典之经典、典范之典范啊!在这张画中,拉斐尔故意弱化了伯爵的性格特征,使画面趋于平衡,有一种十分和谐的美感。遵循这一原则,拉斐尔勾勒了宁静、封闭的形体轮廓,突出了粗犷、概括的色块和线条。
 ◆教皇尤利乌丝二世像◆
这无疑是拉斐尔肖像画中最具盛名的一幅。教皇微笑着安详地坐在宝座上——这一角度的选择应是拉斐尔有意而为止——当绘画对象的性格贴和拉斐尔的艺术倾向时,他总能如此充分地施展自己天才的能力。
 ◆椅中圣母◆ 
这是拉斐尔所有圣母像中流传最广的一幅。去一趟书店,你就会发现很多书的封面上都赫然印着这张图。人们喜爱它,喜爱那满脸洋溢着幸福微笑的人间圣母,喜爱那温馨动人的场景,喜爱那别具一格的构图。这张画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拉斐尔在朋友的宴会上看到了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她脸上幸福的微笑使拉斐尔无比激动,当即从地上抓过一块木炭,把画稿打在了木桶的圆底上。拉斐尔就这样以他天才的灵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经典之作。
 ◆西斯庭圣母◆
圣母怀抱圣婴从天而降。她的面容美丽而庄重,仿佛在内心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儿子奉献给人间拯救苍生。这是现实还是幻景?哦,的确,她是如此迷幻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据说构思这张画时,拉斐尔作了一个梦:帷幕缓缓拉开,圣母从云间走出,踏进了他的画室里。他大叫一声:“圣母来啦!”立刻跳下了床,却只见到自己的画板。不久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杰作之一——《西斯庭圣母》诞生了。
 ◆基督变容图◆
这是大师最后的杰作。正是这张极具动态的宏大巨作直接启迪了17世纪庄严宏大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大师在临终前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这也使我们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更加的惋惜……
 ◆The Battle at Pons Milvius◆
我该用何种语言来形容拉斐尔伟大的壁画呢?很多人觉得拉斐尔是典型的青春享乐者,并没有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那样的精神生活,但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也许乌尔比诺和佛罗伦萨时期的拉斐尔的确如此,但是,当他来到永恒之城罗马后,一切都变了。
 局部1
 ◆Vision of the Cross◆ 
米开朗琪罗毕竟是个雕塑家,虽然他的绘画也很伟大,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在构图、用色、刻画和背景上有所欠缺。而拉斐尔在绘画上已然登峰造极,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他的画在给人以心灵震撼的同时,无疑兼具了美化人间、装点凡尘。
 ◆天使像◆
这应当是确定出自拉斐尔之手的最早作品了。当时的他只有17岁,和现在的我一样大,已经拥有相当的绘画水平了。
值得注意的是,天使的容貌和画家自己越看越相似,没准这是天使拉斐尔呢!这让我想起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据说那是达芬奇女版的自画像~~汗~~大师们的恶趣味呀~~~~~
 ◆基督复活◆
这张早年的作品成功地抓住了瞬间的动态,也许正是它,为大师的遗作《基督变容图》打下了基础呢。
 ◆十字架上的耶酥◆
少年时代的拉斐尔似乎偏爱对称式的构图,这样的构图方式在后期作品中也很常见,只不过比起这张要含蓄多了。
  ◆圣母子◆
拉斐尔在描绘圣母子与肖像画时,十分喜爱把意大利迷人的风景作为画的底称。这张画用了温暖而柔和的赭色调子,搭配上美丽的风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