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估值:圆融观呼吸──天台宗的六妙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26:17

圆融观呼吸──天台宗的六妙门

 

大寂法师讲述

 

一、六妙门修证次第表
二、简介..........................1
三、数息..........................3
()修行技巧................3
()修证结果...............11
()数息七阶段.............15
四、随息.........................25
()修行技巧...............26
()修证结果...............30
五、止门()修行技巧...........36
()修证结果...............30
六、观门.........................41

()修行技巧...............41
()修证结果...............47
七、还门.....................52

()修行技巧...........52

()修证结果...........57
八、净门.....................60

()修行技巧...........60

()修证结果...........62
九、圆顿观法.................68

()观心六妙门..........77

1.数息.............77


2.随息.............85

3.止门.............90

4.观门.............96

5.还息............102

6.净门............108

()圆观六妙门.........115

1.数息............115

2.其余五门........129

二、简介
「六妙门」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为我们讲的六种观呼吸的方法。哪六种呢?观呼吸在原始佛教里,自佛陀以来都很重视这个方法,因为那是禅修及断烦恼很重要的方便法。
在佛教史演变以来,观呼吸法门越来越完备,因为后来的祖师持续加以补充。原本佛陀在讲的时候,只有「随息」,即注意力跟随着呼吸,看呼吸的进与出,只观察呼气与吸气。但后来祖师又补充「数息」,越补充越多,到了部派时代又有「止、观、还、净」。
所以,六妙门不是智者大师发明的。最早在《大毘婆娑论》里已经提到,(《大毘婆娑论》具备了六妙门的雏形),希望大家能了解智者大师讲的六妙门是有根据的,最早的根据当然是来自于佛陀。
以下所说的第三大点到第八大点,都是根据第一大点的「六妙门修证次第表」而作出的解释。






三、数息
()修行技巧
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
首先介绍「数门」。数息是什么呢?就是观呼吸之外,再加入数目字,数息可分为「修」与「证」来说明。修的方面是「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数息令呼吸越调越顺,在南传佛教里,对观呼吸的看法是让它自然就好,吸气的时候自然吸气,呼气的时候自然呼气,不用特别去控制。
有些瑜伽,会刻意去控制呼吸,但是在佛法里的观呼吸,不用去控制呼吸,只要好好的自然呼吸。如此与一般人的差别,在于一般人没有去观照呼吸,我们现在有特别去注意呼吸,所以可藉它来修行及调心。
我们「调和气息,不涩不滑」。这就有点类似印度瑜伽,有调一点点呼吸,不是让呼吸完全自然,南传佛教是自然呼吸的。但经文这边说要调一下,怎么调呢?「不涩不滑」。什么是不涩?什么是涩?譬如感冒鼻塞时很难呼吸,感觉涩涩的;有时候身体好好的,呼吸很顺畅,但顺畅有时候就变太快,太快也不行;涩涩很难呼吸,不顺畅也不好。
这边教大家要调到不涩或太慢,也不要调成太快、太滑顺,要调到刚刚好。这边的善巧方便是,我们不用刻意去调,只要你每天好好观呼吸,自然就调整下来了。最好要每日早晚各修一次,一次最好修半小时至一小时。
出家人每天在寺庙有早晚课各一小时,在家居士也需早晚课,可以观呼吸半小时至一小时,做为自己的例行训练。每天这样观呼吸,就算不去调它,最后呼吸还是会调得相当好,不涩不滑,速度刚刚好。

 

  「安详徐数,从一至十」。呼气的时候数一,吸气不数;第二次呼气数二,吸气不数;第三次呼气数三,吸气不数,一直数到十。有的人以为呼气的时候,一次呼气就连续数一、二、三九、十,这样是不对的。如何数才正确呢?每次只少一个数目字,例如:呼气数一,吸气不数;呼气数二,吸气不数;呼气数三,吸气不数速度不要特别快或慢,自然就好。
刚刚讲过,若每天好好打坐,就算你有鼻塞,有一天自然就通,到时候你的呼吸就很顺。这样从一数到十,一直摄心于内在,原本你的心是在外面,观察外面的世界,很爱攀缘,很爱讲是非,现在通通不管外在世界,全部收摄回来我们的内心。
但是一开始时,我们没有所缘境,很容易昏沈、打瞌睡,怎么办?只要把你的心绑在一个所缘境上──鼻端,即两个鼻孔处,呼气与吸气交界之处,这就是「数息」的所缘境。
在《大毘婆娑论》里说明了为何要加入数目字,随观呼吸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加入数目字呢?加入数字就好像一个跛脚的老人走路时,若是有一根拐杖,走起路来就很稳。同样道理,如果我们今天纯粹观呼吸,很难观,易打瞌睡、想睡觉、会散乱,怎么办?或者心调不下来,心很激昂,这时候就加入数目字的方式让心调下来。所以从一至十把我们的心放在数目字上面。
下面会讲到第二点「随息」,随息原本是佛陀教的,后来人类的根机转钝,因为这个世界的欲望越来越多。你看,现在电视频道一百多台,网络上无奇不有,所以现在的人,尤其是要让年轻人来学佛,真的很难!
人类的根机就是这样,渐渐的将注意力往外在移,越来越糟糕。修行刚好相反,需要由外往内收摄,一直数息,一、二、三九、十。
「摄心在数,不令驰散」。就是不让观照呼吸的注意力散形而跑到外面,要一直拉注意力回来。因为我们不是佛陀,所以绝对是会打妄想、想很多事。假如你在数息过程中打妄想,这时候要如何来处理呢?你应时时把注意力放回数息。一发现打妄想,赶快拉回来数息,不要让心放在妄念上太久,这点很重要。
有的人很奇怪,没打坐没事,一打坐就打瞌睡;也有人的体质相反,他无法想象为什么打坐会打瞌睡?他觉得打坐有如电池在充电ㄧ样,精神一直来,坐到最后脖子向上挺,体力旺盛。
万一你不是这种体质,打坐昏沈怎么办呢?有一位居士的方法很不错,大家可以参考:刚刚有谈到,数息是打坐的时候闭眼睛,呼气的时候数一,第二次呼气数二;现在发现自己昏沈时,那就数「昏沈一」,又昏沈就数「昏沈二」看你可以数到多少。有的人昏沈数到四就断掉了,这很正常,因为昏沈时更容易断掉,很难放在呼吸上保持专注。像这样的训练自己,也是保持正念正知。
假设一直昏沈,你就打开眼睛,让光线刺激一下,通常会觉得精神好一点,之后,就可以再将眼睛闭起来、继续坐。如果又昏沈怎么办?可以用手按摩脸,拉拉耳朵,再继续坐。
假如又昏沈,可以起来,拿毛巾,用冷水洗一洗脸,让自己清醒一下。若又昏沈,就可以经行,以走路令自己清醒,若仍想睡怎么办?当所有的方法都试过后,只好先去适当地补眠一下,回来再好好修行。

()修证结果
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
有「修」就有「证」,证什么?「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每一个法门有修就有证,要如何知道你的数息有证了呢?再一次跟大家说明,佛法里头说的修行,绝对靠自己就可以知道,不用去问别人。
有的人很喜欢去请求别人帮自己印证,这样就不对了!佛陀在《阿含经》里讲得很详细,所有的修行「缘自觉知,不待时节,不待他人」。自己的身心自己最清楚,数息到相当纯熟后,你会发现,你的心可以自然而然的从一数到十。以前数到三就打妄想、就断掉。如果打妄想,就要从一开始重新数,应要加行一直到最后,从一数到十都不会断掉,那时候就成功了。
这时候证得之境界是什么?「不加功力,心住息缘」。你的心完全安住在呼吸的所缘境。为什么会昏沈?因为所缘不清楚才会昏沈,昏沈是什么?是黑暗,所以你要尽量让所缘境光明清楚,心要住在呼吸这个所缘境上。
「觉息虚微,心相渐细」。这时候感觉呼吸若有若无,若存若亡,绵绵密密。以一般人的感觉来讲,此时好像没呼吸,在这个时候,你摸他鼻子,好像死亡没呼吸了,其实是呼吸很细微。
有的人打坐时,呼吸声有如喷射机一样呼呼叫,这很正常,大家不要有挫折感。因为平常你没修观呼吸,现在坐下来,会感觉好像刻意在控制呼吸,其实不要去控制。有的人会觉得不去观察还不会怎么样,一旦观察,就好像要去控制呼吸的长短。
假如有这种感想就对了,因为平常人都会想去控制事情,这是人的习气!你注意看,在注意力所到之处,我们都有一种习气,即想要抓、想要控制、想要照我的意思,你是不是也这样?遇到事情总是想要控制,以前没观呼吸还好,一旦观呼吸时,你就想去控制它的出入息;原本呼吸自然,现在反而变不自然,这是过程,很正常的。
所以,你可以从这过程里面渐渐去修与体会,学习不要控制,让呼吸自然进来、出去这样就好。如果可以专心观呼吸而不去管它,让它自然这样,你就成功。以后你在世间上,不管去哪里,你的心不会散乱,很专心看事情,而且只是看,却不会去干涉,你可以成为一位很好的观照者,这时候心相不染、不杂、不疑。
()数息七阶段
以下介绍数息的七个阶段,让大家更清楚了解数息的过程会经历那些事情。
首先,第一阶段:

 

  你刚起修时,心非常的散乱,心念随外境转;外境要让你贪心就贪心,外境要你生气就生气。所以这时候观呼吸,图中一点一点的,就代表你的心,你的心这么多,不是一个而已,而是很多的散乱心。
四条线中的任一条心,都是杂乱无章,每一条线中的一点一点,都是散乱没专心,外境让你贪瞋痴,你就贪瞋痴,没办法用功。这个阶段太苦,因为你发现还会控制呼吸,呼吸感觉好像很难过,没办法自然。


第二阶段:




应当继续修下去,不要有挫折感,越修会越进入状况。数息的数目字有时候断掉,有时可以相续「一、二、三??九、十」,但还是有好几个心,心还在想别的事。有一个主要的心在观呼吸,但不是很专心,还会断掉,所以这时候妄想及杂念仍然很多,注意力虽然已经专心在观呼吸,但还是有一些妄想。

第三阶段:




这时候,你数息能连续地专心,一次禅修都能专心十分钟以上,而且数字都不会断掉;虽然主要的心没断,但是旁边还有妄想。所以你可以了解,念佛二、三十年,为什么一边念佛,还一边在骂人?因为你主要的心虽在念佛,但骂人之贪瞋痴的心也还有,所以我们要练习到周遭的妄念也断除。
  
第四个阶段:


你看,中间的一直线就是数息的正念,旁边的妄想都被拉过来正念这一条线,整个人的状态保持在正念。虽然妄念也有,但是全部都被正念拉过来、被导正了,所以禅修的情况越来越好了。
第五个阶段:


三条线都连续不断,那是清净的正念,正念保持相续不断,但是你看它有三条线,代表有三个观念没断,你感觉有一个「我」在观呼吸、数呼吸,有一个呼吸被数。第一个是自我,第二个是有被数的呼吸,第三个有数目字。这三个观念很执着,因为你数得很专心,所以这三个观念都在心里面连续不断存在着。跟前面比起来,这个阶段已经很好,但若是还要往上走,这三个观念必需要去除。
第六阶段:

数目跟呼吸通通忘掉了,没有「人我」对立了,主客的界线取消,纯粹一心,没有数呼吸的自我、没有呼吸、没有数目字,这三者取消,只剩下纯粹一心,没有刚刚讲的那三种概念。
第七个阶段是什么呢?












是「无」。「无」到底是什么意思?身、心、世界全部不见了,时间跟空间都粉碎了,所有的言语与名字、形相到此均无用武之地,所有的形容词都无法形容第七阶段。此阶段不好理解,一般人开始时是恶念造恶业,修行以后转成善念,布施、行善、救人、救济、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但存善念还是落于善,所以最后要保持正念。
正念就是非善非恶,纯粹觉知,保持一颗觉知的心,不落入善恶。《六祖坛经》里面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即不让分别心落入善,也不落入恶,「无念」而念。如果一直执着正念,则正念将变成你的障碍,你的世界就被绑在正念里头,虽然你有正念而不落入善恶,但是你的心绑在正念、没开的话,那就难以无念而念。
所以,最后应该在正念的基础之上,把正念转变成无念。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一开始就无念,假设一开始就无念,容易善恶不分,很多人会误入歧途,变成造作无边的恶业,放纵自己。所以最好是先从恶念转成善念,从善念转为正念,从正念转成无念,无念而念。
所以第七个阶段就是「无念」,是在一心的基础之上。无念,不是从善念直接变成无念,如果是这样,则没有修到行。

 

  四、随息
我们知道了「数息」,接着进入「随息」的内容,「随息」是最早佛陀告诉我们的技巧。天台宗有四种止观,第一种是《小止观》,第二种是《六妙门》,第三种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四种为《摩诃止观》。第二种止观《六妙门》是没有次第的,也称为「不定止观」,为什么称为不定?因为「不一定要一步一步的修」。
六妙门的顺序是「数、随、止、观、还、净」,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就要先按照顺序把六个方法全部学会,不可漏掉一个。
(一)修行技巧
患数为麤,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
第二个是「随门」。随息是佛陀教的方法,但是在这里智者大师把它排在数息后面,我们来看「患数为麤,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这个时候修行者觉得数息太粗了,因为当你意念修得很细时,以上所讲的七个阶段已经涵盖整个修行,数息好好修下去,已经含括全部佛法了。六妙门中,熟练任何一门,皆可含摄万法,更何况是六门全部修学。
修「随」的时候,这时的心很细,不想再数息,所以这时候修行者要把数息放下,开始修随息,「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意思是说,把之前的念头一、二、三??九、十,不要再有数目字了,一心按照呼吸的出入去观察就好。
呼气的时候知道现在正在呼气;吸气的时候知道正在吸气。不要以为简单,这比数息还困难,因为数息至少数目字很清楚地显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会混乱,但是如果纯吸气、呼气,有时候会忘记,或是到后面你会一直打妄想,而忘却当下正在吸气或呼气。随息就是教你要分辨清楚,不可以有妄念,这时候纯粹就是观呼吸的出入。
南传佛教的觉音尊者特别提醒大家一个方便,就是把你的注意力放在鼻端── 两个鼻孔之处,呼气与吸气进出之处,要怎么做呢?呼气知道是呼气,不让注意力跑到外面去;吸气的时候也让注意力跑进里面去。《瑜伽师地论》教我们吸气的时候,注意气跑到哪里?但觉音尊者说不要注意跑到哪里,只要注意鼻端就好。为什么?因为你要入定的话,所缘境不可变动、移动,若移动则无法入定,这是觉音尊者的说法。
所以假如你要知道入定是什么滋味?你就要把注意力锁定在鼻端,不要以为很简单,要是观呼吸这么简单,就不会诞生其它这么多法门出来了。南传佛法都有「动中禅」,动中禅是,当手摆动时要去观察手的移动且保持正念,为什么要用手来修持,不用呼吸呢?
因呼吸太微细了,不好观,所以不要以为观呼吸是容易的。在观呼吸的时候就要尽量提起正念正知,注意力集中。随息和数息一模一样,通通是定住鼻端,只是数息有数数目字,随息没有,差别就在这里;随息是在观呼吸,知道现在是在吸气还是呼气。

(二)修证结果
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
证的时候要如何知道自己有证呢?「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这时候心越来越细,很平静,心完全不散乱,在数息的时候,就可以入定,到了随息的阶段,也一样可入定。
这时候你如何观察长呼吸或短呼吸呢?若你刚做完工作而坐下来,这时候呼吸比较短、比较快;没做事情时,呼吸不快,坐下来观呼吸的时候,呼吸自然很长、很慢。速度怎样都没关系!快就快,慢就慢,正知正念最重要,快慢不重要。
最后因为呼吸很细,心也很细,所以后来呼吸变成全身呼吸。全身呼吸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全身毛细孔张开在呼吸,第二种说法是呼吸身变得很微细,若有若无,好像没有了。
第一种说法是将「呼吸身」解读错误,误以为因为全身毛细孔张开在呼吸,所以取代了鼻子的呼吸,以为鼻子没有呼吸了;第二种说法是认为你入定了,身心都进入很微细的阶段,不需要太多能量,所以你鼻子的呼吸自然减到最低、最少,好像没有呼吸。
所以各位善知识,观察你的呼吸看看,是快、还是慢?呼吸太快,你的心就很粗重,试着在生活中注意看看,你每一次生气的时候呼吸是怎样?通常是很乱、很粗。
你若是观呼吸得到善巧方便的人,连动中也在观察,此时,你不会生气了,因为一生气呼吸就变粗。有的人修到最后,当他观察得很细腻,也很习惯于慢条斯理的呼吸,要叫他生气就很难了,因为他会专注于呼吸,他的心都放在呼吸,不会在意你的话。
我们现在的情况却是很容易注意别人讲的话,一句话不顺心或不顺意就发脾气,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注意力收摄在内心及观呼吸上,注意力老是放在别人说的话,就容易动气。如果你经常把心收摄于观呼吸上,就不会动气,念佛的人不

 

  是这样吗?经常念佛的人摄心在念佛,对外在世界不是很爱理、很爱管,所以不容易动气,这个道理是一致的。
这时候「心息任运相依」,你的心变粗的话,呼吸也变粗;或者反过来,呼吸若粗,心也会变粗。所以,心与呼吸互相依靠。今天你修行打坐,呼吸变细,心就变细;心变细,呼吸更细,成为良性循环。但是当你造作贪瞋痴之业的时候,会变成恶性循环,贪瞋痴的心使得呼吸变粗,粗的呼吸又让贪瞋痴的心造作更多恶业,成为恶性循环。
一来一往,成了很极端的事情。圣人于修道上一直深入、深入、深入进去,心变得很寂静,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他的空性智慧越深;相反而言,凡夫造恶业越加粗鲁的话,越往恶道堕落。就这样,凡、圣形成两极化的现象。很少有人能保持中间不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是堕入恶道,就是上升成圣人,但愿大家深观诸欲过患之苦,往圣人的方向迈进。你很难在原地踏步,因为我们当下不是善念,就是恶念,很少人能保持非善非恶之正念。









五、止门
希望大家按照观呼吸法门下去修,修得越来越细。最后我们的意根、意念、思虑都很宁静,宁静是凝止之意,你的心凝结在一起。达摩祖师为什么面对墙壁「壁观」?为何面对墙壁打坐?他要让自己的心凝结,像那一道墙一样地坚固不动。你要练到不管用数息或随息之法门,都能让心凝止,完全停下来,停下来做什么?当然是要断烦恼!

(一)修行技巧
觉随为麤,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
第三个「止门」,这时候你发现随息也变粗了,不想再修下去,因为随息又有一个观念-现在是呼气或吸气?这个时候你感觉修很久了,心也很定,不想再修了,就像一个人很累、想休息、想睡、不想做事情,这时候修行者应该把随息放下来,继续修止门,这时候你把所有的思想息除下来,想的事情都要放下,这时候不但没有念着数目字,也没有念着随息的呼气与吸气,纯粹「凝寂其心」。
止门怎么修呢?只要记住「凝寂其心」四个字,善巧方便在于不管数目字,不再管现在是呼气或吸气,纯粹让你的心如如不动。事实上,你如果有读过南传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及《摄阿毗达摩义论》,你了解「一百二十一心」、「五十二心所」这个理论的话,你就能清楚,当下你的心到底是哪一种心?然后,「凝寂其心」就可以运用上了。
譬如说,现在你观察到被怂恿出一种贪欲心,那么,你运用止门的技巧,令贪欲心当下停下来,不要让此心造作下去,应命令你的心停下来。一般情况是因为你没保持观照,所以你不知道怎么把它停下来。「止门」的修法就是要如此地修,纯粹停止你的心,停止你的心叫「止」。

(二)修证结果
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
要怎么知道自己证了呢?这时候你会知道你的心与身体都入定吗?入定的时候,不见内外相貌,没看见外面的世界,对内在世界也没看到,为什么?你若有看到,则表示这时候的心是某一种心,贪心有贪心相,生气有生气的心相,你的心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相对应的相貌,相貌当然不是色法,是一种「无表色」,不是用眼睛看到,但可以用意根去感觉到你的心是什么相貌。
可是,当整个心都停止的时候,没有相貌,这时候你的心纯粹是「定法持心」,完全是处于禅定的状态。这颗心「任运不动」,就是说,不须很用力加行,就能自然不动。有的人在气头上起了无明时,人家要提醒他,他的无明才会降下去。然而,禅定中的心是没人提醒的,禅修者的心一直保持自然不动,这就是「止」。


六、观门
(一)修行技巧
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剎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
前面三门比较偏向止,偏于定的;后面三门比较偏于观,偏于慧。第四门「观」,有三个重点,即身、息、心,就是指身体、呼吸与你的心。第一、在禅定的心里面,以你的智慧去分辨你的呼吸,这时候你的呼吸很细,就像虚空中的风那么微细。前面修了数、随、止,已经有禅定了,所以这时候观察呼吸是很细,像空中风那样虚微,若有若无、极为细腻。
第二、观察你的身体,观「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你的身体不净,好像芭蕉。芭蕉是一种植物,一般的树你可以把它分枝的叶子拆掉,中间一定有它的树干,树干是硬的、实木的,但是芭蕉树把它的叶子拆、拆、拆到最后,中间没有一个实心、没有实木、没有实际的东西。我们的肉体也是这样,肉体好像很美,这一层皮零点零几公分就好,把它拆开来,血肉模糊是很可怕。身体就像芭蕉一样的虚妄不实啊。
 

 

  「三十六物」就是泛指我们从头顶到脚底,用三十六个部位说明全身,无非在强调其中充满不净。你会说头发明明很香,经过美发师的设计更漂亮,怎么会说不净呢?你到美发院剪头发,掉在地上的头发你看过吗?你会觉得它漂亮吗?头发漂亮是你整理过,设计师设计过,洗得香香的才漂亮。寂天菩萨说,如果你一个礼拜不整理、不洗,则会蓬头垢发,所以寂天菩萨说人身体的本性是不净。
它之所以干净是经过整理,而它的本性或最原始的状况是不净的,若不整理或不洗,肯定是臭的。譬如说皮肤再怎么好,夏天的时候很热,若不吹冷气或电风扇,容易出汗,都不洗澡就会有汗臭味,你看这个身体怎么会是干净的呢?本性就是不净。
有的人把指甲修得很漂亮,擦上指甲油好像很漂亮,真的是如此吗?你自己剪过指甲,剪下来的指甲你会想去看吗?所以我们身上漂亮的部位你把它分离出来看,真的是不净!没什么好看的。
若你不彻底了解这一点,贪欲是没办法去除的。所有种类的贪欲里面,对色法的贪欲是最强的,尤其是对身体的执着,所以你是否看破肉身很重要。此时,你开始观察全身上下不净,大家记得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都是要大家打坐修的,不是听完就结束,回家后自己要禅修才行。修「观门」的时候,你要盘脚打坐来观察,闭着眼睛思惟全身上下三十六物,全部都不实在,为什么?三十六物拆掉就没有人了,怎么会有「我」呢?
第三个重点是心,你的心是无常、剎那不住,观察它是无常的。观察呼吸很微细,像空中风;观察你的全身上下三十六物是不实际、不实在的,因为充满不净,拆开就什么都没了;观察你的心剎那无常、不住。「身、息、心」组成一个人,拆开后什么都没有,所以当你这样分析的时候,哪有所谓的「人」?
所以,「身、受、心、法皆无自性」,身体不能独立存在,受也不能独立存在,心、法通通无法独立存在。「皆无自性」就是说,没办法独立存在,身体不呼吸有办法存在吗?没吃东西能存在吗?若都没有因缘和合,能产生感受吗?不可能。所以无因缘的话,一切都不可能存在。
「不得人法,定何所依」,这时候你对于人我执就破了,那这样的禅定还要依靠什么呢?之前我们入定还有所谓的「我」入定,会有一个人入定。第四门观修完之后,要破我执,连同入定的你,别人有看到你坐在那边入定,如如不动,可是你自己不会再感觉有一个自我入定。

(二)修证结果
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剎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
 这是观门证的部分。这时候你就感觉呼吸在全身上下通通打通;呼吸在所有毛孔里面出入。而且你的心开了,心开意解,原本你很忧虑,就像闷烧锅,现在不是了,现在变成无量心,广大无边。这时候因为你观察了全身上下三十六物,了解全身都是不净的,就像虫爬来爬去。我们本身有如一条大虫,里面有很多小虫,肠里面有很多活菌,细胞很多都动来动去,所以充满不净,剎那剎那都在改变。
当我们看到三十六物跟所有虫物都是不净的时候,你的心是又悲又喜,悲的是「生命的本质是苦」,由于我们拥有充满不净的肉体,还要不断的滋养它,而且每剎那你发现到身体的本质是苦,苦是苦,乐也是苦,不苦不乐还是苦,都是苦的。这时候你的心是悲的,并且你会对众生起大悲心,因为苦不是只有一个人苦,所有众生都在苦,喜的是你在禅定中看到这些东西很高兴,你法喜充满,正知而住。
这时候你「得四念处,破四颠倒」,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四颠倒是常、乐、我、净。你得到四念住,因为你一直修止观,所以你身受心法可以观得很明显;你之所以破常乐我净,是因为观察心是无常,无常就破常了,你观察到全身上下都是不净,不净就破了净颠倒,你观察生命的本质是苦就破乐颠倒,你观察身、息、心组成这个我,把身、息、心拿开,根本就没有我,破我颠倒就无我了。所以「无常、苦、无我」就破了四个颠倒,这是第四门「观门」之证相。
假如你好好观察身体是不净的,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有一次一对夫妻在谈天说笑,丈夫摸了老婆的脸说:「老婆!妳的脸嫩嫩白白的」,老婆听了很高兴,回答说:「最近好多人都这么说」,下一秒钟老公打了老婆一巴掌,老婆哭着说:「为什么你要打我?」丈夫回答:「你老实说,到底有多少人摸了妳的脸」?老婆回答:「我去做脸时,大家都说我白白嫩嫩的」。
你看,只是一念之差而已,我们修行过程中是不是可以常常用正面的心去看人事物?假如你一直用负面的心态去看人,你就认为这个世间很丑陋,假如你用正面心态去看这个世界,则是充满光明。修行最重要的一点是:尽量要求自己多一点,对别人放松一点;别人有别人的因缘,修行不要一直看别人或要求别人。


七、还门
(一)修行技巧
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折,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尔时应当舍观修还。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既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
第五门是「还门」,整个重点只有四个字,「返本还源」。意思是说所有上面「数、随、止、观」的修法都是来自于一颗心,是谁在数息?心在数息。谁在随息?心在随息。谁修止门?心修止门。谁在观?都是心。所以第五门「还门」,是怎么样下手而修呢?回到心,直接观察心,不要再去观察数、随、止、观了。
看心到底从哪里发出来的?为什么可以修止、修观?是因为有心才能修止、修观,直接把心找出来,这就是整个第五点还门的要点。

 

  但是,你一直观察心从哪里跑出来的时候,会发现心没有从哪个地方跑出来,会发现这个心跑来跑去。有时候你观察心在某个地方,但是你找到的时候,它又跑掉了,跑到别的地方,它没办法停在某一点,所以不管怎么找都找不到一颗稳定的心,它永远变来变去。
后来发现心会从这边跑到其他地方,从贪心变瞋心,变来变去都是「因缘」造成,有促使你贪心的幻境产生,所以你贪欲,有一个外境让你生气,所以你生气,有太多的情况、因缘促成你的心生起,后来你发现心是无法独自产生,是靠众缘和合产生。
同样一件事情,你讨厌的人在你面前,你看到后可能会马上闪避;可是如果同样的人在面前,你这时候眼睛是闭起来在打坐而没看到,你不会闪;同样一个人在眼前却产生两个结果。你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你看到他会非常的雀跃、快乐,马上跑去打招呼,可是你在打坐时,他从你旁边经过,你没看到他,也不会打招呼。
所以同样的人事物,在不同的因素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结果。有时候你产生雀跃心,但是当眼睛没看到,耳朵没听到,所以你就没有产生雀跃的心。所以,各位现在就知道任何心念都是因为我们内在的众缘和合而成的。
譬如亲人往生,我们就会一直难过,掉入谷底,常常以泪洗面,这也是众缘和合。你去了解以泪洗面是众缘和合之后,你要突破这一点,了解因缘就是这样,既然我的哭是众缘和合,所以这种哭本身不实在,没必要一直这样下去!你了解到所有事情、情绪皆如此。既然是众缘和合,就无实有的情绪,情绪本身是不生的。心变来变去也是众缘促成的,所以心本身也是不生的,心不生,情绪也是不生,心所法不生,为什么都不生?因为「无自性」,心不可能自己变来变去,它都是靠众缘合和才会变的,才会生了又灭,生要众缘和合而生,灭也要众缘和合才会灭。
譬如,今天一件事情促成了,是众缘和合促成,而这个事情消失,也要有人去把这里面的众缘拿掉一两个,使这件事情消失。这样子的观察之下就能推理,心本身也是不生,情绪不生,任何一法都不生,因任何一法皆需众缘,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空」。这样子来观察之后,你就了解到心是「空性」。

(二)修证结果
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反本还源。
心既然观察到「空」,就不用观心了,你之所以观察心,是想要看它的相貌到底是从哪边生起?可是你发现它是众缘和合而生,欠缺因缘的话,本来就不生,生只是众缘和合而生,不是真正的生,是假的生,所以它是空。空并不是虚无,不是通通没有,它是靠众缘而生。以空的缘故,就不需要再观心,一开始要观心,观察到后来找不到心,这颗心就空了。但是由于空的缘故,你了解到空之后,就不再需要观心,因为再怎么观还是空,所以你最后就不用观心了。
再讲一次,观心而得到空的结果之后,你发现不需要再观了,因为再怎么观,都还是空,所以不需要再观心。既然不需要再观心,哪有所谓的观境?心与境是相对而立,既然没有观心,就没有观境,这时候「境智双亡」。你看,「任运自能破折」,要怎么证?最后自然破折枝尾末节,直接回到心的根本,直接返本还源之后,是没有观心,没观境,境智双亡,这是「还」的极致。











八、净门
(一)修行技巧
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时当舍还门,安心净道。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息分别垢、取我垢,令心如本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
最后一个门是「净门」,整个修法的重点只要记住「自性清净心」。刚刚讲「境智双亡」的一个重点,就是「还」,之所以境智双亡,乃还门的修法取消了境智。一般凡夫有境智的分别,但修到了「还」的时候,境智无分别,境智双亡。
到了「净」,智者大师说凡夫的「分别境智」是一边,还门的「境智双亡」是另一边。到第六点「净门」是荡遣两边,「无境智」与「有境智」是两边,净门之「自性清净心」,是要把「有境智」与「无境智」通通取消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般的人很执着有、执着事情;修行的人知道一切法皆空,所以不再执着有,可是修行久的人,易堕入另一种执着,执着空,怎么破除这种执着呢?「空空」就是将对于空的执着给空掉了,破除对于空的定解与执着,叫空空,这是《大般若经》二十种空里面的其中一种,内空、外空、内外空是前三种,空空属于第四种空。
所以到了自性清净心,行者要取消这种对「有境智」跟「无境智」的二元对立,两边的对立要取消,纯粹安心净道,完全在自性清净心里头,这时候所有的污垢全部息除下来。

(二)修证结果
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三界垢尽。
你的心不会再有依靠,我们现在依靠欲望过生活,依靠家人过生活,依靠很
 

 

  多事情过生活,没有这些东西过不下去。年轻人依靠网络过生活,依靠电动玩具,没有这些东西过不下去。修行人修到后来无依,唯识宗说转依,最后还是要无依,没有依靠。智者大师最后讲的无依,就是自性清净心。
我讲的更简单一点,用正面的心看所有的人事物,不要用有色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用有色的眼光看世界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有染污与清净的种子,你看出去的世界,就是有染、有净。自性清净心是什么?如来藏!你好好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看世界,全部都是清净的,这符合《瑜伽师地论》的说法,瑜伽行者修到后来,他从禅定出来看世界的时候,很奇怪!我们明明看到五浊恶世,他看到的却是极乐净土,看到人都是诸善上人,所有的恶人通通消失,这就是用自性清净心看人、看这个世界。
所以大家要记得,我再三的告诉大家,你如果无法修到净的阶段,觉得太高远,不是我的境界,我无法缘取,觉得已经离我太远了,它无法成为我的所缘境来修行,我只能用「数」跟「随」达到这个境界。此时,你如果觉得「净门」的境界离你太远,就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了解,「以清净心看世界,用观喜心过生活」。
全都用正面的角度,就算别人是用负面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你还是用正面的,你一定要训练自己改成这个样子。此种理论,欧美现在已经在流行这种风气,The Secret《秘密》及Zero Litmit《零极限》这二本书都是在强调这种观念,用正面的角度,或把心归零,变成没有染着,用自性清净心看世界,你的生活会全部不一样。你可以回家试试看,已经很多人用过,都获得改善。
举个例子,有一个人的先生患有忧郁症,小孩子都不敢跟父亲讲话。自从她不再对先生采用负面的想法,而不断用正面想法去改善这种磁场后,发现真的有效果出来了,她先生的忧郁症不用吃药;小孩子也愿意跟父亲说话了;先生也愿意踏出家门,就是这么奇妙的「自性清净心」!希望大家依「数、随、止、观、还、净」这样修下来,以上已经让大家很完整的了解六妙门的修法,每一门都有它的重点、技巧,这是有次第性的一个一个让大家了解,但修到后来是要变成无次第的。
我们已经把六妙门的修证次第说完,每一个法门要怎么修?怎么证?大家都已知道了。最后一个重点我们来解说「净门」。
净门就是「自性清净心」,用清净心看这世界。请先看下面这张图:



上图显示:圆圈有个缺口,这表示任何人或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都会有所缺陷,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只看圆的部分,也就是看别人的优点,而不去看人家的缺点,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宽以待人。但对自己则应自我要求,严以律己,努力把缺口补起来。所以,自性清净心可以如此地来了解。
九、圆顿观法
现在我们要进展到「圆顿观法」的部分,希望大家对于法的名相,能够有基本的了解,最好是背起来。最基本的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蕴是什么呢?就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什么呢?是精神现象。「色」就是你眼睛看到的一切,那是色法,它是由「四大」──地、水、火、风──组成的。任何物质性的东西,不外乎就由这四种组成。
例如我们身体上的骨头就是地大,血液就是水大,体温是火大,我们的呼吸就是风大。我们之所以活着,不外乎是由地、水、火、风所促成的。当你可用这四大来看自己及别人的身体、看地球上的物质,就可以去除我执。我们为什么会有执着?无非不知道原来所谓的「我」,不过是四大假合而成的,拆开则什么都没有。所以最基本的用世界分别观、世界差别观来去除我执,这就是「色蕴」。
「受蕴」是什么呢?有三种感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是不是苦的?是苦。「乐受」呢?它是乐?还是苦?也是苦!为什么乐受是苦呢?因为它无法一直维持在乐的状态,它会衰减,它是剎那不住的,没办法维持住,所以乐也是一种苦,这种苦叫做「坏苦」,会坏掉的苦。
「不苦不乐」还是苦,为什么呢?比如说你这时候在发呆,发呆没有什么感觉,不苦不乐,可是发呆也无法一直维持住,下一剎那可能变成苦或乐,这两种可能性都会发生。所以,不苦不乐也会变。这种逼迫性逼迫着不苦不乐受,使得它一定会变,这叫做「行苦」,不得不变。
苦当然是苦,叫「苦苦」;乐还是苦,叫「坏苦」;不苦不乐仍是苦,叫「行苦」。佛陀说:「凡有所受,悉皆是苦!」只要有感受,全都是苦。对于受蕴,你每一剎那要了解得很清楚,现在的感受到底是什么?而这些感受无非就是苦,你都要如此的来理解,如果你确定这三种都是苦,就不会再去追求快乐了。
「想」是什么呢?有六种想,即眼触色所生想、耳触声所生想、鼻触香所生想、舌触味所生想、身触触所生想、意触法所生想。你之所以会有一些在想的事情,不是凭空而来,都是因为你的眼睛有看到东西,耳朵有听到声音,才会产生出「想」来,不是吗?所以,是由「六根触六尘」产生「想」出来。
「行」呢?行有三种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果你造恶业,叫做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如果你造善业,叫做三妙行──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所以看你是造什么业,就会受到相应的果报,造善业得善报,造恶业得恶报。大部分的行是在执行「业」,你造作诸「行」,它就会在未来开花结果。Karmic causes + present condition = Karmic result(业因加上现在缘,等于业果)
最后一个是「识」。有六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睛看到东西会有认识作用,叫眼识;耳朵听到小鸟叫声,分辨现在叫的是哪一种鸟?你的耳识会有认识作用。不同的根门在触境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认识作用,总之离不开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到了大乘佛法又多了第七识「末那识」跟第八识「阿赖耶识」。
以上为大家所解释的五蕴最好背起来,以利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五蕴是佛陀当初重复讲的一个观修方法,要熟记到滚瓜烂熟,随时碰到境界时,就善巧现起

 

  五蕴来观察。你现在是「受蕴」、或者是「行蕴」比较强烈,还是判断作用「识蕴」比较强烈,你都可以起观,知道怎么去观察,这是最最基本的佛陀的教法,希望大家都要了解清楚。
现在我们就进入六妙门的「圆顿观法」。阿兹海默症充分地让我们了解一件事──「凡有所受,悉皆是苦」,生命的本质是苦。阿兹海默症每七秒钟在这世界上就多出一个新的例子,而且此症到现在还没有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撒切尔夫人及里根总统都患过阿兹海默症。佛陀曾经告诉我们一件事,他说:「在累生累劫以来,发现生命中有许多的选择性,但任何一种选择性都导向苦。」如果以前对这句话无法了解,你从得了此病的老人身上就可以理解。有哪一个人老了想得这种病?没有任何人想得。问题是,没有选择性,你想预防也无法预防,所以我们要趁头脑清醒时快修行!
「六妙门」随时要拿出来修,「数、随、止、观、还、净」。在家每天早晚最好打坐练习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用六妙门来修。初步先按照数、随、止、观、还、净一个一个修上去,修会了之后,你面临生活中的各种状况时,取最适切的其中一法来修。
例如你要经常去实验自己贪心的时候,到底六妙门中的哪一门降伏贪心最有效率?每一门都要试过一次。如果你发现用「止门」的来对治比较容易时,你就可以知道以后贪欲心来的时候,就要用止门;如果你用随门,发现比较好对治生气时,你就用随门来对治。你要自己寻找出六妙门中的每一门,分别对治你哪一种情境最适合。
但前提是六门都要先修过一次,你才知道哪一门最适合你什么特殊情况。如果你后来找到用止门对治贪欲比较有效,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一次的贪欲,众缘合和的情况不同,也许这一次的贪欲用止门有效,下一次你发现无效。怎么办呢?就用其他的法,不是固定只能用止,你还可以试试看用数、随、观、还、净其他五门来对治贪欲。这就是六妙门无次第、法无定法的特点。所以,平常六门都要修修看,平常没有修,临时抱佛脚是没办法的。

(一)观心六妙门
1.数息
观心六妙门者:此为大根性行人,善识法恶,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源。何等为诸法之源?所谓众生心也,一切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观心性,不可得心源,即知万法皆无根本。约此观心,说六妙门,非如前也。所以者何?如行者初学观心时,知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数量法,皆悉从心出,离心之外,更无一法,是则数一切法,皆悉约心故数,当知心者即是数门。
如果想修圆顿止观,大根性的修行者比较好修,而六妙门次第修,上面已经说明过了。圆顿六妙门要怎么修?若你是大根器的修行人,对六妙门的每一种情形都很了解,你不用经过次第阶段而一关一关的修,你马上可以去观察诸法的根源,直接看它。什么是诸法的根源?「所谓众生心也」。
众生的心就是诸法的根,那你会说:「不是我的心才属于诸法的根源吗!不是由我的心才能认识诸法的吗?怎么众生的心会是诸法的根源!」各位,你的心和众生的心不一样吗?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会不一样,是因为你有你爱的东西,别人有别人爱的东西,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所以好像不同。但是,如果你可以去除贪、瞋、痴;去除所有的喜、怒、哀、乐,这些东西去除以后,呈显出来的心全部一样。就好像浊水溪及其它溪水流进台湾海峡时,每一条河流的酸碱度、清澈度皆不相同,但流到大海后不再有分别。
同样的道理,表面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好像跟众生的心不一样,实际上,在深处,所有的心是打成一片的。诸佛与诸佛之间,都可以不用透过语言而了解彼此,为什么?因为诸佛与诸佛的心了了分明,能够知道。如果我们的心也能去除那些污染,呈显出清净的一面,那么所有的心是朗然万照,能够照射诸法。此时所有的人,心通通一样,你看到我,我看到你,彼此互相了解,因为我们都有一颗清净心,不需要多说言语。
「所谓众生心也,一切万法由心而起」。所有的法是由这颗心起的,如果你可以回过头来观察心性,「若能反观心性,不可得心源,即知万法皆无根本」,回到最根本的心去观察,你会发现所谓的心源是不可得的。请你们将「心源」和「不可得」对调,因为它是倒装句,要念成「心源不可得」。如果反观心性,就会发现心源不可得。
上面已经有讲过,表面上,你感觉贪心或瞋心好像从内在某一处生起,而你去找那一处,每次等你找到后,它的位置又变了,那个位置会变,你没办法确切掌握一颗心固定由哪一处升起。所以你反观心性之后,就会发现心源不可得,既然不可得,你就知道「万法皆无根本」。我们说「万法唯心造」,万法的根本是由心所造,但是经过探求心的根源之后,发现心的根源,根本就找不到。既然找不到心的根源,万法就无根本。
晚课放蒙山的第一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表面上万法唯心造,万法的根本在心,可是实际向内观修后,发现心找不到,所以说「万法唯心造」这句话,如果再更精确的讲,就是「万法无根本」,因为心找不到。经文说万法唯心造,只是初步让你了解我们今天的一切造作,是从心来的,可是你真正去找心时,就是找不到啊!这是实相。
「约此观心,说六妙门,非如前也。所以者何?」这样子的观心方法,跟之前讲的六妙门不一样,为什么?「如行者初学观心时,知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数量法,皆悉从心出」。就好像一个修行者他刚学习观察自己的心时,知道一切的世间法、出世间法所有的数量。世间法有很多数量,你若是在工厂工作,今天可能要固定生产一定数量的东西,不能够缺少,一定要做完。在任何地方,都有它的数量在,所以世间很多方面都可以用量化的方式来讨论。
出世间法也是一样,例如一法:万法唯心造;二法:止、观;三法:戒、定、慧或闻、思、修;四法:四圣谛「苦、集、灭、道」;五法:五根、五力;六法:

 

  六妙门;七法:七觉支;八法:八正道;九法:九次第定;十法:十遍处??等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皆可以把它量化,你也可以发现这些世间和出世间的数量法,都是从心而出。
「离心之外,更无一法,是则数一切法,皆悉约心故数,当知心者即是数门」。离开这颗心之外,更没有一法了,所以数门初步来说,是数呼吸,呼气的时候是数一,吸气的时候不数,这样数到十。这边的数门不是在数呼吸,它是把万法收摄为一心,于一心中去数世间与出世间的数量之法,是去数更细更多的东西。想想看,如果你的心不够细腻,法在一剎那中不知道生灭多少次了,一剎那中很多个心生起又灭、生起又灭??,如果用这种方式修的话,你的心,禅定要够深,才可以用这种方式的数门去数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是「数门」。

2.随息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知一切数量之法,悉随心王;若无心王,即无心数。心王动故,心数亦动。譬如百官臣民,悉皆随顺大王,一切诸数量法,依随心王,亦复如是!如是观时,即知心是随门。
观心六妙门的「随门」是怎么样来观呢?当一个修行者观察自己的心性之后,知道一切外围数量的法都是跟着「心王」,如果没有心王就没有「心数」。一般我们讲的「心」就是「心王」,「心数」就是「心所」。这在唯识宗里面探讨最多,唯识宗又源自阿毗达摩,《阿毗达摩俱舍论》里面也谈到什么是心?六识是心王。
什么是心数?心所?在《阿毗达摩俱舍论》里面它分析出四十六个心所。在南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里分析出五十二个心所,所以每一部《阿毗达摩》经过论师们分析出来的结果都不大一样。心王就是六识,心所是伴随着心王生起的。例如眼识看东西时,心王──眼识产生了,看到东西有某种感受,受的心所产生,这是一种心所。甚至「胜解」与「作意」这两个都是心所。
「胜解作意」,《瑜伽师地论》也经常用这个术语。事实上,如果读过《阿毗达摩》就会知道「胜解」、「作意」是两个心所,不是一个名词或一个术语,但一般人却会把它当作一个术语,其实是两个心所。
「作意」是把你的心投向对象。譬如说,你的对象是观呼吸,作意的时候就把你的心投向观呼吸这个对象上而好好修;你的所缘境是佛号,你就必须把你的心投向佛号,这就是「作意」。「胜解」就是把它加以增长广大,把它放大;不只是这样老实修而已,甚至把它放大到无限大都有可能。所以「胜解」、「作意」不是一组名词,它们是两个心所。
心王是六识,心数则有更多,心在南传《摄阿毗达摩义论》中有一百二十一个心,采另一种分析法,也有八十九心。如果没有心王,就没有心数或心所,为什么?心数是伴随着心王而升起的,心王不生,心数无法生,因为心王动的缘故,心数也就跟着动了。例如百官臣民都是跟着大王,诸数量法依随心法也是这样。你的心数跟着心王升起,就像百官臣民一定要跟在大王后面,这样子思惟的时候,就是观心之随门了,这里的随就是「心王、心数」全部观察。
而且你能知道当下是什么心,有哪些心所法伴随着心王而生,这就是随门。所以在次第的六妙门里面,随门是注意力跟随着观呼吸,呼气的时候就知道呼气,吸气的时候就知道吸气,可是到了观心的随门,不是跟随着呼吸,而是让注意力跟随着心王、心数,心数又跟随着心王而生灭。
3.止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知心性常寂,即诸法亦寂;寂故不念,不念故,即不动;不动故,名止也。当知心者即是止门。
行者观心的时候知道心性常寂,即诸法亦寂。海边的海浪是不是一波又一波的过来,可是你们知道这个海平面下面一、二千公尺全部是静止不动的吗?当然不是完全静止,你还是可以说他有微小的流动,但非常稳定的。真正不稳定的是海平面,一波又一波的波浪过来。我们的心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内心深层是很稳定的流动,如静止的流水一样稳定的流动着。可是,心的表面波涛汹涌,常常一句话就可以使你波涛汹涌。当我们渐渐去观心,观得很深的时候,就会知道我们所有在起心动念时,都是在很表面的地方。
其实,此时的心大多数是寂静的,你要自己修到有这种感觉,偶尔才发现一、二个波动,凡夫的心却是一秒钟有好多波动。去寺庙时,大家都能够体会到寺里很寂静,有的师父在念佛,非常静;从表法上看到他经常寂静,自己修久了,也会发现自己的心越来越寂静。很多人修行之后,以前很喜欢唱KTV、唱流行歌曲;自从学佛之后,却发觉那些歌曲很吵,都不喜欢唱歌了,反而现在很喜欢唱佛号。你会发现「静」是心的本性。
「心性常寂,即诸法亦寂;寂故不念,不念故,即不动;不动故,名止也」。如果心性常寂,你到了这个阶段,根本不用再去观心了。上面「数门」与「随门」还在观心,尤其随门要观察心王与心所,要观察很多生灭。如果要更深入了解这一部分,最好去读唯识或阿毗达摩,你会更了解观心之随门。
心所跟随着心王这部分,对一个有禅定的人而言,心王与心所只是少部分起伏,他只是偶尔起伏一下,大部分都是在寂静。既然都在寂静之中,为何还去看它呢?一般人只看到海平面在波涛汹涌,如果今天你是全知全能的,看到的是整个立体的海,具有透视能力看到整个海下面的情况,原来表面只是一丁点的事情而已。现在要训练自己可以透视到全体的心性,不是只有看到心的表面。一旦心的全体你看得到,那么你就会知道它的表面根本不用念,表相只是很小的部分在波动,还需要去观它吗?
知道全体情况之后,根本不需要去观那表面的波动,因为表面的生灭不登大雅之堂,根本不用观。但是我说得很清楚,你要达到不念,不是一开始就不念,必须是你有能力观察到全体的心作为前提。比如说,一百二十一个心所你背起来了吗?四十六心所你背起来了吗?五十二心所你背起来了吗?如果都背起来了,你才有资格说把心王、心所都掌握得清清楚楚;真正达到整个心的大部分状态是平静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不念了。你已经了解透彻之后,就可以不念了。
不念的缘故,你的心更不动,你更如如不动了,否则当你又持续在观照内心的起心动念,观照功夫本身是一种activity(活动),无法让你达到更深的境界,所以在这个时候你不要再念了,如再起念,就反成动摇,到这个阶段完全不用念,此时已经不动了。不动故名「止观」,「当知心者即是止门」,这样子修就是止了。
「因为我们修止的缘故,心不动,但是由于你修观的缘故,你的心像山一样」。羽毛也可以不动啊!花也可以不动啊!可是这种不动是很没力量的,一个外境来它就动了,风一吹,它们都动荡不安。山的不动,相对于一片花、一片落叶而言,才是更稳固的,「由止故,不动;由观故,如山」。
这边的止和之前讲述的止比较一下,之前的止只是纯粹「凝寂其心」,不要再观呼吸,不要再数数目字,不要再观现在是入息、还是出息,纯粹让你的心停止下来,「凝寂其心」即是之前指称的止。这边的止是知道「全体心境」经常处于停止状态的时候,它不念心、不观照心。现在的止和之前的止不一样,它又更进一步。
4.观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觉了心性,犹如虚空,无名无相,一切语言道断,开无明藏,见真实性,于一切诸法,得无着慧。当知心者即是观门。
当你在观心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心跟虚空一样,原本你的心生生灭灭、起起伏伏,一下子恶念,一下子善念,现在你的心达到非常开阔的程度,好像虚空一样的无名无相。你的心没什么内容物了,几乎就是朗然一片,和整个法界打成一片,那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你无法说它到底是什么?「一切语言道断,开无明藏」。你一说就不是,因为它无法描述,这时已经转无明为明,不会再无明了。而且是见到诸法实相,「于一切诸法,得无着慧」。不会再沾着,你具有不执着的智慧,不会再执着任何一法。
我们会执着是因为什么?因为爱。我们对于东西有爱,对人有爱,放不下。因为爱才会去取着、去执着,如果没有爱就没有取着。在观门这个阶段不要说是爱了,此时你的心已经像虚空一般广大,哪来的爱呢?爱在止门就已经停掉了,在止门观察到全体心性的时候,你发现所有的爱只是心的表面活动,既然是心的表面活动,而非立体的全体心性,有那么重要吗?有必要把它纳入你整个生命中很重要的一环吗?
很多人说上大学就要修爱情学分,你想想看,如果了解整个心性的全体后,爱情学分一定要修吗?你知道这不是很重要,这只是很表面的一个小东西而已。所以如果你可以了解到止门这个道理时,基本上爱在这边已经不可能有它的位置了,就算有,你也不会很在意,会如过眼烟云,生了又灭,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观察过去的事是无常性,现在的事是灭法性,未来的事是生灭法性。
我们是「有情」,如果不是有情,不会入娑婆世界,所以不可能通通没有爱,可是你要训练自己在任何爱生起时,知道它只是表面活动。你如果知道爱只是表面活动,到了此时,你的心就像虚空一般的广大,怎么会执着呢?执着是因为爱才有执着,此乃源自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你的心已经如虚空了,爱只是虚空里的一小点,根本不会执着。
所以,这里的修法与原始佛教有很大的区别。原始佛教的修法是从断无明开始,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灭则老死灭、忧悲恼苦灭、纯大苦聚灭。修行次第要从无明开始灭,而后一一缘起支全部灭掉。但这里不是这种灭法,而是直接把你的心性扩大如虚空一般广大,所有的善法、恶法进来通通没关系;但是每一个善法、恶法都只占一小部分,不影响大局。
大海如果只是流进来一滴蛇的毒汁,它会有毒吗?不可能。同样的道理,你一点点的贪、瞋、痴对整个心性而言,甚至说,你的心性是通到整个众生心,你一丁点的烦恼算什么?对于法界中的众生心,根本不起作用。但这必需是你对这个法通达,往下修才会比较好思维,才可以真正如法,否则没有通达而半调子时,贪、瞋、痴一来,你还是照倒。
5.还息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既不得所观之心,亦不得能观之智,尔时,心如虚空,无所依倚,以无着妙慧,虽不见诸法,而还通达一切诸法,分别显示,入诸法界,无所缺减,普现色身,垂形九道,入变通藏,集诸善根,回向菩提,庄严佛道。当知心者即是还门。
行者观心时,没有得到所观之心,为什么呢?止门已经讲了「寂故不念」,根本不观心了,就算有去观,这颗心也找不到了,所以根本不观了。「既不得所观之心,亦不得能观之智」。既然不观心,或者说连心都找不到,怎么会有能观的智慧呢?所以能去观察的智慧也就没有了。此时「心如虚空,无所依倚」。你的心像虚空一般广大,「犹如虚空」在经文中说了一次又一次,这时心如虚空没有依靠。三藏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时常以虚空为喻来作说明,这里智者大师也引用了。
「以无着妙慧,虽不见诸法,而还通达一切诸法」。虽然你对一切法无分别、不执着,「虽不见诸法」的「不见」不是没看见,而是所有诸法虽然在你眼前过去,你并没有看见之后执着住,只是看见而让它过去,这叫不见。这是《般若经》里面很特殊的修行方式,是历经一切境界的同时,让它过去,没有停在眼前。这边说「虽不见诸法,而还通达一切诸法」。看见就让它过去,但并不是对诸法了解,而是很通达的。
曾经有人问佛陀饲养牛的方法,牧牛人本身只懂十种,佛陀却讲了十一种。并不是说你达到无分别的智能之后,对于什么知识都不懂,你可能懂得比别人还多,因为这时你的智慧很犀利、很锐利,看得比别人更深、更广。
「分别显示,入诸法界,无所缺减」。这时,修行者通达一切诸法,而且可以为众生分别显示诸法,于此同时又能进入种种法界,无所缺减。进入法界,以人世间来说,你可能进入商界、学术界、体育界、文艺界?等;也可能进入种种法界帮助众生,尤其以佛法为志业的人。以出家众而言,所接触的是各行各业,
 

 

    可能是商人、老师或是艺术家、画家、书法家?等,所有的人都共同需求心灵提升。今天只要你有法、有修行,人家亲近你,也会想向你请教佛法,这时你等于是入诸法界为各种人说明佛法,无所缺减,不生不灭。
「普现色身,垂形九道」。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像《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的境界一样,众生「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应以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女身?」。他可以显现各种色身,而且其色身可以垂行九道。九道就是欲界之人天、梵众天、极光净天、遍净天、无想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及非想非非想处天,共有九道。
总之为三界里面的人天,你可以让色身垂行到三界中的人天之中,而且「入变通藏」。你可以显示种种神变来度化及帮助众生,且有精通三藏的智慧。菩萨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一下子跑到天上,一下子跑到阿弥陀佛净土;一下子又跑到阿佛国净土。他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情?在台南市好好居住就好,为何跑到一堆地方去?因为菩萨要「集诸善根,回向菩提,庄严佛道」。四大皆空,菩萨了解到空之后,不停止在空,让自己进入九道,进入所有三界,甚至佛国净土。今天你们来到开元寺就是庄严佛道,垂行九道,也就是菩萨。
「当知心者即是还门」,为什么称之为「还」?因观心之后「不得所观之心,亦不得能观之智」,这叫做「境智双亡」。到第六节净门之自性清净心时,不仅境智双亡,连无境智和有境智两个对立面都被取消掉,是更上一层楼。还门修了之后,进入一个很根本的核心,这个核心无形无相,可是又能开显出诸法来,不见诸法,而还通达一切诸法,分别显示。进入空性是通达诸法之后,再为众生开演出诸法,是有内容物的,而非空空如也。
6.净门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虽不得心及诸法,而能了了分别一切诸法。虽分别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以自性清净,从本以来,不为无明惑倒之所染故。故经云:「心不染烦恼,烦恼不染心。」行者通达自性清净心故,入于垢法,不为垢法所染,故名为净。当知心者即是净门。
当修行者在观心时,第三止门已经是去观心了;第四观门及第五还门都是「不得心及诸法」;在第六净门时,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而能了了分别一切诸法。就好像今天你走过我眼前,我不去分别你是谁,可是我知道有人走过去。我不知道你是谁,是因为我没有起心来观察,只要我起心观察,还是可以分别。
「虽分别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染一切法」。虽然你在分别一切法之中,可以了解任何一法,可是又不会去沾着一法。凡夫是在分别之后产生喜、怒、哀、乐;对自己喜欢的就沾着,对不喜欢的就特别排斥。这里是,他可以分别一切法,了了分明,可是又不会执着,不会停住。甚至成就别人,成就一切法,帮忙他人,推他一把,佛教界最多这样慈悲的人。
修行者在分别诸法、开演诸法、乃至混入诸法中时,甚至不被染着任何一法,就像各位进入社会的大染缸,要学会不被染上一切法。像莲花从污泥中成长,开花时,莲花并没有沾到任何污泥,甚至是开出水面之上,连水都不沾着。我们修行也要修到这么清净。这里是净门,强调自性清净心,要修到入诸法界而无碍。你可以进入种种法界做种种事,可是你的心是无染、不沾着。
「以自性清净,从本以来,不为无明惑倒之所染故」。佛陀曾说:「众生皆有如来德相,众生皆有佛性,只因无明把佛性盖住,所以佛性无法彰显出来。」佛性也就是自性清净心,只是不同的术语罢了,都在显示同一件事情。自性清净心、如来藏、佛性、自心、自性、本心、本性,全部是指涉相同的事物。
了解内在本来就自性清净,所有的污染与无明及贪、瞋、痴的心,都是很表面的。试着了解心的整体性,从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心清净的程度,与诸佛无二无别。只是我们在自性清净心之上还有无明,还有思惑、见惑、尘沙惑。我们比佛多了一些表面的惑,相对于佛性,这些惑只是暂时存在于表面,整个自性清净心从本以来是没什么差异的。
如果了解这一点便是「心不染烦恼,烦恼不染心」。你现在好像会有一些困惑、烦恼、挫折,要训练到这些烦恼不会染污心。心和烦恼永远是两件事情,清净心是一件事情,烦恼是另一件事情。烦恼永远无法改变心,自性清净心从本以来如如不动。就好像蓝色的天空,从本以来就一直在那边,只是有时候白云飘过,有时候乌云密布;如果飞机突破云层之后,就是蓝色的天空。心也是这样,烦恼只是很表面的事物,真正来讲,从本以来自性清净心一直在那边。
「行者通达自性清净心故,入于垢法,不为垢法所染」。一个初阶的修行者(不是圆教的修行者),他会很畏惧染污法,希望到阿兰若处修行,希望到深山修行,不要有声音打扰,不要有太多人喧嚣吵杂。因为他要保护自己的心,要收摄六根,要修头陀行,不想被太多染污法所干涉。
而圆教的修法刚好相反,圆教通达自性清净心从本以来都没变化,污垢法并不会染污到心,「心不染烦恼、烦恼不染心」。所以入于垢法也不会被垢法所染,总是清净。圆教的人乃大无畏者,什么都不怕,他进入染污的世间,从事一切身、口、意的行为,不会怕自己走差错,因为他掌握住自性清净心,这就是「净门」。
如是六门,不由次第,直观心性,即便具足也。
以上观心六妙门不是一门一门修的,而是直接观心;不是次第修,因每一门都直接与心相关,如果能够直接观察你的心,则六门马上全部具足。观心六妙门已经让大家稍微了解到整个六妙门都可以收摄于一心,从一心之中去体会六妙门。
(二)圆观六妙门
1.数息
夫圆观者,岂得如上所说,但观心源,具足六妙门,观余诸法,不得尔乎?今行者观一心,见一切心及一切法;观一法,见一切法及一切心。观菩提,见一切烦恼生死,观烦恼生死,见一切菩提涅盘。观一佛,见一切众生及诸佛;观一众生,见一切佛及一切众生。一切皆如影现,非内非外,不一不异,十方不可思议。本性自尔,无能作者。非但于一心中,分别一切十方法界,凡、圣、色、心、诸法数量,亦能于一微尘中,通达一切十方世界,诸佛、凡、圣、色、心、数量法门,是即略说圆观数门。
圆观六妙门不是收摄于一心,是收摄在哪里?不收摄。观心六妙门是把六妙门收摄于一心,但圆观六妙门为什么不收摄?佛教讲收摄六根,为什么这边不收摄呢?如果你真正了解你的心,你就了解全部众生的心。同样道理,再更深一层,如果一心可以通达众生心,那你为什么还要执着于一心呢?一法也可以通达一切法,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一心?任何一法可以通达万法,为什么收摄于一心?内在一法,外在一法,皆服顺于法性,为什么你要特别内观?如果内观之后的本地风光,确实与外观不一样的话,那么,我们会强调内观,因为内观有它的特殊性。可是如果从任何一法,皆可通万法,则内观任何一法与外观任何一法,没什么差异,全部都一样,内外平等,打成一片,岂有内外之别?此时就没有特别需要往内收摄。
所以,第八的观心六妙门要往内收摄于一心;第九的圆观六妙门没有收摄,内观、外观全部敞开,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空间。观心六妙门听起来已经够开放了,可是还是收摄于一心的开放,但圆观六妙门是完全不收摄于一心,任何一法皆可以互通,自在遨游于万法间。观心六妙门是从观察自己的心,以了解所有的万法,但圆观六妙门是你现在观察一法的同时,就可以了解一切法。
等一下你走出外面,看开元寺任何一个景象,从任何一法了知一切法。回到家里跟弟弟、妹妹、丈夫、妻子相处,那也是一法。如果可以通达「与家人好好相处」的那一法,则能通达「与所有的人相处融洽」,就是这样的道理,无需特别收摄到内心,重点是你通达法性。
任何一法可以正面看待它,也可以反面看待它,纯粹一念之差而已。内心的世界是如此,外在的世界也是如此,学佛一定要掌握一个要点,外在的世界和内心的世界不是独立的两个世界。佛法永远认为外在的世界是由内心世界所投射出去的,改变内心就是改变了外法。
圆观六妙门告诉我们,传统的佛教是改变心,心改变之后投射出来,外在就改善了,改变内在和改变外在都一样,平等无二,为什么?因为所有外在的世界都是你的心,改变外在等于也是改变心,内外平等。然而,圆观六妙门之绝妙处,不仅止于传统佛教之唯心论。
「夫圆观者,岂得如上所说,但观心源,具足六妙门,观余诸法,不得尔乎?」圆观岂是观照心源才叫做圆观?观照其他的法就不可以圆观了吗?一定要回到心的根源来观吗?观察色、声、香、味、触、法的任何一法;观察一只鸟、一朵花、一个人??等等,难道就不能圆观吗?可以!这就是天台宗绝妙之处。
「今行者观一心,见一切心及一切法」。今天修行者回来观察自己的这一颗心,从一心就可以见一切心及一切法。没错!回到一心,这是肯定的,而且是传统佛教「万法唯心造」这种观念所肯定的,现在智者大师告诉你:「观一法,见一切法及一切心」。观察任何一法仍旧能看到一切法及一切心,所以不一定要观心,观法也可以。
前面曾提及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如何配合「四念处」来修?身念

 

  住就是观察色蕴,受念住观察受蕴,心念住观察识蕴,法念住观察想蕴、行蕴。这里告诉你,圆观的修法不再分别一一的四种念住。
当然,身、受、心、法是修学的次第道,一定要实际去修学。现在说的是最高的圆教观法,不是要你们马上修,只要前面次第修的基础先打好后,就可以达到一定的境界,依此境界向上一基,就可以学习观察一法而看到一切法及一切心。你观察色蕴,从色蕴看到受、想、行、识;修身念住,从身念住中看到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任何一念住包含其他念住,任何一法皆含一切法,要修到如此的境界。
「观菩提,见一切烦恼生死,观烦恼生死,见一切菩提涅盘」。发菩提心就可以超然看见众生在生死烦恼中,我们为了不要继续烦恼、生死,为了要到达涅盘的彼岸,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并在修行路上反复观察菩提心,永不失菩提心。这里告诉我们,看到烦恼生死也可以看到菩提涅盘,此即「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一般而言,烦恼要断,「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可是在圆教里,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
「观一佛,见一切众生及诸佛;观一众生,见一切佛及一切众生」。观众生可不可以看到佛啊?你看到一尊佛的时候,知道这尊佛正在普度众生,无时无刻佛的千百亿化身都在度众生,所以你观一佛就可以见到一切众生及诸佛。但是你观一位众生就不行吗?
你观一个人,从这个人身上就可以看到一切众生及一切佛,请问你们内心有没有佛性?有啊!你一定可以成佛的啊!所以观一位众生,你就可以看到一切佛,你本身是佛,成佛之后和一切佛皆可往来,不就见到一切佛了吗?成佛之后度一切广大众生,不就见到一切众生了吗?
所以,从一位众生里面就可以看到一切了,不一定要看佛,看众生也可以看到很多信息。有很多人在外面修行,做很多善事,也做得很好,可是家里乱七八糟,现在如果用这种逻辑,应把家里弄得好好的,外面也是好好的。打破内外的差别,让内外皆平等,不要有内外的区别。
「一切皆如影现,非内非外,不一不异,十方不可思议。本性自尔,无能作者」。最后观察到一切的法皆如影现,幻化不实,幻化的东西没有实际性可得,这中间亦没有谁去造作才让它成为这样,而是它本来就这样。了解空性之后,并不是拨无因果;了解空性的人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在这当中,幻化之事物按照因果而如幻地显现,故修行者不昧因果。修行者了解所有如幻如化的现象,并且观察其因果。自己受业报时,也可以如此观察:现在遭受的苦痛是如幻如化的,遭受业报也是如幻如化,皆以如实知与随顺觉来看待。
「非但于一心中,分别一切十方法界,凡、圣、色、心、诸法数量,亦能于一微尘中,通达一切十方世界」。不仅仅是回到一心中可以看到十方法界的凡人、圣人、畜牲道、地狱道;不仅仅看到有的人像地狱道的众生,有的人生起比畜牲还不如的心,不仅仅回到一心就可以看到四圣六凡十法界的众生。最重要的是,在一一微尘中,皆可看到任何一法,能从极小的法中,看到极大的世界。
我在这里说的法,也是试着打开大家的视野,不是只教你们收摄的功夫。当然,收摄的力道永远是最基础的,不管是出家人或在家居士,收摄六根都是最基础的。你去受戒时,戒师绝对教你收摄六根,不要乱看,但是最后阶段的修行,内外都要打通,在圆教中,没有所谓的收摄。到最后,看到任何的人事物,皆在收摄中,并不是眼睛下视四十五度或关闭眼睛才叫做收摄,而是看任何东西时,眼识也在收摄中,听任何声音时,耳朵也在收摄中,此时通达一切十方法界。
「诸佛、凡、圣、色、心、数量法门,是即略说圆观数门」。你在一切诸法中,通达无量无边之佛陀、圣人、凡人等等的起心动念,并对其数量了了分明,这是圆观数门。这个境界已经达到非常高了,事实上,一剎那的心就不知道生灭几次了,如果我们要了解佛陀的心,就更难了,这已经是很超凡入圣的境界,大家先欣赏此种境界。
你们说这是属于大学阶段的境界,只能纯欣赏;然而,欣赏完可以向往有一天自己可以做得到。我相信你们当中已经有很多人了解意思,虽然了解意思不一定能做到,但是至少你已经懂得这个境界,渐渐走向这个境界。
2.其余五门
随、止、观、还、净等,一一皆亦如是。是数微妙不可思议!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尚非诸小菩萨及一乘境界,况诸凡夫!若有利根大士,闻如是无 (妙)法,能信解受持,正念思惟,专精修习,当知是人,行佛行处,住佛住处,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即于此身,必定当得六根清净,开佛知见,普现色身,成等正觉。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
上面已经用数门来举例,其他随、止、观、还、净通通都是这样的意思,这里的六妙门,都是到达不可思议的境界。尚且不是初发心之小菩萨与初求唯一佛乘之修行者的境界,何况是普通凡夫的境界。利根的修行人听到如此绝妙的佛法后,马上相信,并且于生活中实践出来。他会不断努力修持,这样子的人等于是走在佛陀的足迹上,住在佛陀所住的场所,很直接进入具大慈悲心的如来室,穿上具柔和忍辱心的如来衣,坐在具一切法空的如来座。
如此之人,这辈子一定可以得「六根清净」,悟入佛之知见,以千百亿化身到十方的国土救度苦难的众生,终致成佛。关于六根清净的威力,可以阅读《法华经.法师功德品》。
最后《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最后强调所有智慧的滋生与开发要靠自己,不要靠别人,如果你们够利根的话,当下已符合「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你们内心的圆顿性,现在当下肯定所听闻到的圆顿观法,就极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了。到了这个境地,虽然离真正的成佛还有一大段距离,但当下就可以体会到六妙的圆顿性格。
如果真正体会上述所说的真理,立刻能从无知成为已知的、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