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的美白面膜效果好:空气混浊 商人发现商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6:17:24

商人从空气混浊中发现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13:39    新民周刊    记者/黄 祺

  空气混浊,却不影响商人们从中发现商机。在低迷多年后,空气净化产品市场很可能在这个雾霾频现的深秋,迎来自己的春天。

  有人怀疑,近期公众呼吁监测和公布PM2.5(大气细颗粒物)数据的热潮,是一场“阴谋”——虽然讨论发端于微博,但有可能是空气净化设备商家背后炒作的结果。一个可以被联系的线索是,这场讨论的发端之一潘石屹,曾为国内一知名品牌的空气净化器拍摄过宣传片,尽管这部宣传片并未广泛播放。

  面对这样的“阴谋论”,一位空气净化设备市场推广负责人断然否认,他随即一笑说,虽然空气净化行业并未炒作这个话题,但他们乐于看到公众对空气污染的关心——越多人担心混浊的空气影响身体健康,就会有越多人对空气净化设备产生需求。

  空气净化设备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时间并不长,销量一直萎靡,与空气加湿器在最近十年的“风靡”相比,空气净化器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陌生和不必要的产品。怎样把“不必要”变成“必要”,让商家们绞尽脑汁。

  不过现在,商家们猛然理解了“无心插柳”胜过“有心栽花”的道理。深秋的北京,人们从抱怨空气污染,进而关心起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大气细颗粒物,呼吁PM2.5进入常规监测评价体系,并公布监测结果的声音,已经给相关部门带来压力。对PM2.5的热议迅速蔓延,以至于这个专业名词,竟已经成为网络热词。而人们对空气污染影响身体健康的担忧,也随之升温。

  空气中细颗粒污染物主要来自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等,这类污染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副产品,污染源一时很难消除。“空气这么糟糕,你能怎么办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出门戴口罩,回到家用净化空气的设备,改善我们生活空间的空气质量。”10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某论坛上,从事空气净化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吉祥这样说。这位教授自己也拥有一家空气净化设备公司,而他的这种说法,正是空气净化行业急于让消费者接受的观念。

  国内市场上能够看到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品牌,除了飞利浦、夏普、松下、安利等国外品牌,还有亚都、远大、美的等国产品牌,国内生产企业共200多家。不过,众多国内外品牌的空气净化器销售总量,还是一个让人尴尬的数字,有业内人士粗略估算,年销售不超过100万台,与家用空调相比,连1%都不到。

  在这些家电企业中,空气净化器部门数年来一直是企业中需要“帮扶”的对象,也因为销量太小而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进入家电卖场和超市显得“奢侈”,商家常常选择网络、电视购物这一类销售成本相对较低的渠道进行营销。

  商家都清楚,空气净化设备销量小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并不觉得空气净化器像空调一样是一件必需品。为了培养消费需求,企业也做了众多的尝试。国内某品牌的宣传资料中,特意强调他们的产品受到中南海的青睐,一张从新闻联播上截频的图像上,一位领导的办公室内,就放置了一台空气净化器。

  不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都曾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作拓展市场的机会,至今,国内某品牌仍把自己的产品曾供应给奥运会使用作为宣传内容。但奥运过后商家们发现,普通公众对空气净化器的兴趣并没有增加多少。

  2010的上海世博会,再次让空气净化企业寄予厚望。当游客走进远大馆时,讲解员不忘提醒观者深呼吸,体会他们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尽管绝大多数游客“尝”不出那空气与室外有多少不同,但企业相信,点滴的灌输,将最终培养出消费者对清新空气的需要。

  面对如此微小的市场,商家对广告投入也万分谨慎。远大空气净化产品3年前曾在央视播出电视广告,但企业很快发现,巨额的广告费用打了水漂,产品销售量丝毫未见起色。“现在任何企业的广告、营销,都是在为净化器市场铺路。”一位从业者说。在看不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膨胀前,“铺路”的先锋很可能变成先驱。

  不过,眼下人们对PM2.5的热议,让空气净化设备企业重振信心。“未来几年,市场一定会好起来。”业者表示。在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包括潘石屹在内的几位关心空气质量的名人,都已开始使用空气净化器,这些讯息对于商家来说,无异于最好的免费广告。

  行业统计显示,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在美国是27%,日本是17%,中国仅0.1%。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潜力,仅仅需要一个“导火索”。企业相信,现在,“导火索”已经被点燃。

  更有企业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在做大的蛋糕上占领自己的份额。具有企业负责人和科研学者双重身份的吴吉祥告诉记者,他的企业意在细分市场,开发针对哮喘病人的空气进化器。这家企业的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很难看到,但吴吉祥相信,针对特殊疾病的空气净化产品,在未来几年中一定会受到追捧。

  污浊空气下的商机,远不止空气净化设备。一连数个雾霾天后,上海多家药店的口罩销售量猛然上升,以往在冬季才会热销的口罩,频频出现在街头人们的脸上。

  还有一些产品,则是迎合公众对空气质量“真相”的强烈需求。在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有不少志愿者拿起便携式的空气质量测试仪器,自测空气质量。“我们的产品,应该会受到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富裕阶层的欢迎。”上海世博会期间,一只巨大的手机模型树立在远大馆门前,这家企业准备推出的手机,集成了空气质量检测功能。如果按照严谨的科学要求,这种随手检测空气质量的仪器,未必能够准确地体现空气质量状况,不过,在全民渴求空气质量真相的氛围中,一定会有消费者为类似的产品买单。

  可以想象的是,面对让人忍无可忍的糟糕空气,五花八门的产品会应运而生。空气污染下的商机,才刚刚露出端倪。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表明,环境信息公开可以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提高监测信息的透明度,既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可以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公共风险。

  撰稿/乐 蕴

  空气污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伴生物。中国正在经历的阶段,许多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也曾经历过,一些造成严重公共健康影响的大气污染事件,甚至成为世界环保史上引以为戒的案例,如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等。

  不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表明,环境信息公开可以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提高监测信息的透明度,既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可以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公共风险。

  雾都往事

  19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伦敦,在浓雾的笼罩下显得朦胧而神秘。作家柯南道尔借着大侦探福尔摩斯之口感叹:“看哪,那黄雾沿街滚滚而下,擦着那些暗褐色的房屋飘浮而过,还有再比这个更平凡无聊的吗?”你可以由此判断,那雾中煤烟甚浓,而久经熏呛的英国人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18世纪60年代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无疑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和财富的累积,却也很快让英国尝到了空气污染的恶果。煤炭是当时工业和家庭使用的核心燃料,工厂又大多建在市内,因此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在无风的季节,烟尘与雾混合成黄黑色的雾霾,积聚在城市上空挥散不去。

  房子熏黑了可以粉刷,衣服弄脏了可以换洗,但身体健康长期被高浓度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侵扰该怎么办?到了冬季,伦敦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显著升高。1873年12月7至13日,一场大雾笼罩伦敦,造成近千人死亡,这是史载第一桩与烟雾有关的大规模死亡事件。而此时,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

  1952年12月4日,又一场劫难降临。一个移动缓慢的高气压滞留在伦敦上空,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聚集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5日起,前所未见的浓雾弥漫全城,能见度节节下降。歌剧院里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电影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

  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同时逝去的还有约4000名死于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的人。数据表明,大雾期间空气里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了7倍,烟尘增加3倍。在随后数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于这次大雾的后遗症。

  悲剧迫使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首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改造居民区传统炉灶,设立市内无烟区,迁移煤烟污染企业;1968年,政府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1974年,英国政府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定出了工业燃料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伦敦每年的雾日由19世纪末的90多天减少到1980年的5天。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煤烟刚散,汽车尾气又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部门大臣尽快准备及出台一份关于空气质量评估和管理的政策报告书,制定一个全国战略。1997年3月,根据国内、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英国出台了空气质量法,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污染控制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臭氧、苯和1,3-丁二烯等8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

  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了《空气质量战略草案》。时任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如今,伦敦的雾都“奇观”已不复存在。得益于成熟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和健全的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市民们也可以随时查询最新的的空气质量信息。

  在当日空气质量发布方面,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和伦敦空气质量网络(London Air Quality Network)均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公布伦敦市各地区各污染物上一小时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还开发了Google Earth 图层,用户下载相关软件后,即可遍览英伦三岛所有监测点各污染物上一小时API 分值和一周趋势图。

  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则在网页内嵌的Google 地图上分颜色标注各监测点上一小时空气污染物API 分值、一周趋势,以及综合各监测点数据计算出的当前大伦敦地区空气质量实况。

  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历史数据获取极为方便。用户可查询1993 年以来任一监测点SO2、PM10、NO2、O3 和CO 的15 分钟均值、1 小时均值、8 小时均值、24 小时均值、日均值和年均值,也可以列曲线图比较或下载不同监测点指定时间段内的数值。

  伦敦空气质量网络还开通了Twitter 和Facebook,开发了iPhone 应用软件为用户报告不同监测点的API 分值;Your Air for London网站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和语音邮件提醒空气质量状况。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缩短了空气质量信息与大众的距离。

  美国的教训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有两件发生在美国,一件是1943年的洛杉矶烟雾事件,另一件是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

  洛杉矶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海滨城市,西面临海,三面环山,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工商业、旅游业发达的港口城市,著名的电影业中心好莱坞和美国第一个“迪斯尼乐园”也建在了这里。

  石油开采刺激了当地汽车业的发展,加上人口密度增加,至40年代初期,洛杉矶市已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万升汽油。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每天有1000多吨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排入洛杉矶上空。这些排放物在夏秋季节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

  由于地势和特殊气象因素,化学烟雾滞留市区久久不散。美丽舒适的洛杉矶逐渐变成了“美国的烟雾城”。1943年5—10月,许多市民出现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等症状。此后,烟雾更加肆虐,连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烟雾还造成家畜患病,妨碍农作物及植物的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腐蚀而损坏;使大气混浊,能见度降低,影响汽车、飞机安全运行等。

  多诺拉是同一发展时期的另一个“灾区”。这个小镇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有居民1.4万多人,曾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以致多诺拉镇的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了。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

  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最后,小镇“沐浴”在一场酸雨中。

  灾害发生1年后,小镇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下降了10%。10年后,小镇的死亡率仍比其他相邻镇要高出许多。美国《纽约时报》称其为“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污染灾害之一”。

  两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促使美国国家和社会痛定思痛,建立清洁空气法。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修改完善,美国的《清洁空气法》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根据规定,美国环保署每天从地面臭氧、颗粒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氮这5个方面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按清洁程度分为6个等级。

  AIRNow是美国环保署发布全美空气质量预报和实时情况的网站,市民可按州和城市查看当日和次日空气质量指数。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天气服务局则提供臭氧1小时和8小时浓度均值预报,每日更新两次,与AIRNow数据共享。

  日前,《北京晚报》就PM10和PM2.5监测标准这一问题集合了中美专家的观点。其中,据美国康州环保局前任空气质量主管克瑞斯·杰姆介绍,目前,美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里面,PM2.5和PM10同时监测,PM2.5站点有1028个、PM10站点有702个。站点数量、设定位置等都有具体要求,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监测子站的人口暴露情况、地区最高浓度、大的污染源影响、地区交通、背景浓度、环境质量对动植物影响等。

  而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前主席凯瑟琳·维斯普恩坦言,即使做了这么多工作,公众也会怀疑政府数据。有些NGO组织就利用桶装气体数字计做实验,自己监测并与政府数据做对比。公众也会因此不停地质疑政府的数字,也有人自己监测了某地的空气质量,然后公布到微博上说“it’s dangerous”(很危险)。

  “对于这种现象,美国的环保部门会找到当事人,问清楚他怎么测,看数据是否准确,同时看看政府的监测网络是否错过了一些峰值,或者这个测量点附近是否有确定的污染源,政府甚至会用移动空气站监测该点的数据。”

  世卫组织标准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了大气中一些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的指导标准(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铅、气态氟化物等),目的是为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在制定空气质量标准时提供一个保护公共健康的卫生基准;1997年又推出了更新版。

  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没有制定有关空气污染的法规,而现有的国家标准之间差异也很大。因此,2005年,世卫组织在修订现行欧洲“空气质量标准”并加以充实的基础上,编制了可应用于全球的第一份标准——《空气质量准则》,并第一次为可吸入颗粒物(PM)确定了指导值。

  据世卫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00多万人因吸入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中的细小微粒而死亡,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的人们面临的这一负担更大。将颗粒物(PM10)从每立方米70微克减少到20微克,则与空气质量有关的死亡就可减少大约15%。

  世卫组织指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的影响要大于其他任何污染物。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硫酸盐、硝酸盐、氨、氯化钠、碳、矿物粉尘和水。它包括悬浮在空气中的有机和无机物的固体和液体复杂混合物。这些颗粒根据它们的气动直径加以界定,例如PM10或PM2.5。后者更具危险性,因为当吸入之后,它们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例如,在欧盟,据估计仅是最微小的颗粒(PM2.5)就使每个欧洲人丧失8.6个月的统计预期寿命。

  世卫新标准也提出了臭氧的每日最低极限,从每立方米的120微克降到100微克。但实现这类标准对很多城市将是一项挑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有着大量日照天数的国家,在日照时,臭氧的浓度达到最高水平,导致呼吸道问题和哮喘发作。

  2008年4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旨在提高欧盟空气质量的《环境空气质量指令》。新的指令为降低PM2.5和PM10的含量设定了标准和具体达标日期。根据该指令,到2020年,在城市地区,欧盟各成员国须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降低20%的细微颗粒物PM2.5含量;到2015年将城市地区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控制在年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以下。而就各成员国整体而言,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须控制在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的水平。上述目标最迟须在2015年达到,对于某些成员国则可以在2010年达到。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北京非营利性环境保护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对20个国内城市和10个国际参照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进行了比较。调查发现,多数被评国际城市的大气污染物监测范围比较全面,质量信息均按照监测点位发布,9个城市均开展了PM2.5的监测,其中包括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城和新德里。

  另外,多数被评国际城市注重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的用户友好性。除莫斯科、新德里外,被评国际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均以与地图相结合的形式向公众公布。洛杉矶、伦敦、墨西哥城,可在Twitter或者Facebook上获取相关空气质量信息。尤其是伦敦,可将应用软件下载到iPhone手机上,随时了解空气质量信息。而美国环保署网站有一个Enviroflash,可将用户指定的州或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或警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