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贷信托个人理财:林彪元帅军事生涯三: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10:36

林彪元帅军事生涯三: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

  一九三一年(中华民国二十年):二十五岁

  1月1日:指挥红四军向小布、源头一带集中,开始追击国民党军第五十师。

  1月2日:二十二时,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一)敌谭师因闻张师惨败,已于本日晨五时逃退。一部经元头、中村向南北坑败走,其后头部队经被我二路军截缴枪械甚多;另一部(主力)则经南团向东韶逃去。视此情形,敌军似有全线退走之模样(其余敌情同前)。(二)方面军决于明晨追击东韶之敌,然后次第扑灭宋逆绍良部之许(两团)毛(两旅),以树政治上之声威。(三)第十二军任正面之攻击,应于明晨十时前经南团、林池到达东韶街附近,敌攻击前进。应占领林池以北,杀尾嘴以南之阵地.第三军任左翼,应于明晨十时前到达陂头附近,向东韶之敌攻击前进*第三军任右翼,应于明晨十时进至田营,以主力牵制洛口之敌(许师)之一部迂回到东团街东端、山下坪北端之高地,向东韶攻击。第四军为总预备队,位置东韶西方之龙坛(第四军应于明晨十二军出发后随进)。政卫团仍位置于麻田,应于明晨派出游击队分向洛口及东山坝、平田游击。(四)三军团之小行李随三军团后行进,三军之小行李亦随三军后行进,四军、小行李(由十二军派出小行李指挥官指挥)则随四军后行进(行李不准乱插队伍)。(五)总司令部随工农革委会接四军后进到龙坛总预备队位置指挥。附记:一、三军团行军路线,由元头经曾坊、石凹下、垌毛凹、张家前、杨坛、庐园、枫山、新坛、白水、陈家到陂头。十二军行军路线由下潮经南团、焦边、坳背、王家坑、龙坛到东韶。二、各军绷带所位置自择。医院位置在阳城,各师雇人送去。

  ○指挥红四军开始向东韶方向追击。

  1月3日:指挥红四军配合第三军、第十二军、红军第三军团追歼国民党军谭道源部第五十师,于东韶歼灭国民党军五十师大部,俘虏三千余人,缴枪二千余支,机枪四十余挺,子弹十三万余发,无线电一部。战后红军主力东进康都圩整训。

  ○国民党军第六十一师在第六十师配合下,占领兴国县城。

  ○晚,参加方面军总部召开的师以上干部会议。

  1月7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在共产国际代表帕维尔·米夫的支持下,以王明为代表的左顷冒险主义开始在党内取得中央领导权。并推行城市中心论,主张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以实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而形成全国的胜利。

  ○周恩来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做出《关于苏区肃反工作的决议案》,批评了肃反工作扩大化错误。

  1月10日:中央代表项英抵达中央革命根据地。

  ○指挥红军第四军在兴国鼎龙地区,歼灭国民党军十九路军两个团。毙敌四百余人、俘虏五百余人、缴枪一千余支。

  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小布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周恩来未到苏区前,由项英代理中央局书记,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等九人为委员。同时撤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成立中央苏区中央局领导下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朱德、毛泽东为副主席,委员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黄公略、周逸群、叶剑英、许继慎、蔡申熙、张云逸、邓中夏、曾中生、邓发、邓小平,苏稣、袁国平、杜衡、刘伯承、关向英、温裕成、恽代英、李富春。

  ○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重申全国红军改编为七个军的命令。

  1月16日:根据方面军的命令,率领部队分散筹款(任务十万大洋)。

  1月18日:率部东进宜黄、乐安地区,进行筹款和群众工作。

  1月中旬: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队正式建立。

  1月21日:方面军总部命令第四军部队由头陂、广昌、船尖隘、康都地区向建宁、黎川发展。

  1月28日:朱德、毛泽东签发红一方面军《关于抽调青年学无线电的命令》。

  ○红军在东固处决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

  2月4日: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着手组织对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何应钦就任南昌行营主任后,确定:这次“围剿”,“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首先在中央苏区周围集结重兵,并在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断绝一切物资输入苏区;然后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之原则”,“分进合击.互相策应”,“逐渐紧缩包围圈”,以期彻底消灭红军第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

  2月7日:堂兄林育南(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在上海龙华就义。

  2月10日: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举行开学典礼。

  2月17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组织革命战争,消灭军阀战争,就要创造铁的红军,加紧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为了这个需要,在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总政治部,总政治部暂兼第一方面军政治部。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

  3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给各地红军的训令,指出:敌人新的进攻战略,是集中力量,在较长期内与我们斗争。我们的任务是击溃敌人的实力,解除敌人的武装。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任何情况下,不要使红军的基本力量受到摧残。为此,在必要时,可抛弃老的与组织新的根据地。

  3月10日:红军总前委发布第二次反围剿的政治动员令。

  3月13日:毛泽东抵达赣州东南部南康县的唐江镇,并在红军第一军团干部会议上做报告。

  3月17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为争取第二次作战胜利军事上应准备的工作》的训令。训令指出了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存在的缺点和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准备的具体要求。

  3月18日至21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黄陂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根据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检查了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三军团的工作,讨论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土地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等。通过下列决议:一、接受国际来信与四中全会的决议;二、土地问题的决议;三、关于一、三军团工作总结的决议;四、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五、共青团工作的决议;增补彭德怀、林彪、周以栗、曾山、陈毅为中央局委员。

  3月23日:方面军总部发布《移动部队整顿训练并筹款的命令》:(略)(五)第四军应即移到广昌、驿前、石城、湛田一带工作整顿训练,其指探中心应在头陂、宁都之间,并向宁化、南丰警戒。

  ○奉总部命令率领所部脱离与敌人的接触,从永丰、乐安、宜黄、南丰后撤到广昌、宁都、瑞金一带。

  3月26日:率领部队南移至广昌、驿前、古城、湛田地区,向宁化、南丰警戒。

  3月27日:何应钦下达向中央苏区进攻的命令。

  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认为“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

  3月30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建议红军打漳州。

  3月下旬:领导军直属队各部门召开参谋会议、团以上军官会议、副官会议、军医会议,部署第二次反“围剿”的参谋工作、军事训练、给养补给、伤员救护、俘虏管理等工作。

  4月1日: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第五路军、第二十六路军、第六路军共计二十万人,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东西八百里战线上,兵分四路,开始进行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主力三万人由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移至广昌、宁都、石城(江西属县)地区。

  ○根据方面军命令,在红四军给部队指战员每人发一元零用钱。

  4月3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与红五军团向漳州急速前进。

  4月9日:根据统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总计六千五百七十一人。

  4月17日:中革军委发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令》,指出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地方武装要主动积极向敌人袭击扰乱,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应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战”的秘诀,采取化众为零、化零为众的方法,以完成其应有的任务。

  ○项英、朱德、毛泽东联名发布中革军委第九号通令:中革军委决定在本会参谋部成立编辑委员会,并指定叶剑英、朱云卿、郭化若、左权、杨立三、范树德、林彪、林野、黄公略、陈奇涵、耿凯、邓萍、曾士峨为等十三人为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咽剑英为总编辑,朱云卿为战史部主任,左权为编译部主任,郭化若为杂志部主任,(暂缺)为军事地理部主任。其工作内容:第一、是搜集数年来中国工农红军在战争中的斗争的历史的资料,并妥为整理史具备中国红军战史的雏形,以便将来的编辑。第二、是搜集中国红军战士在战争中的经验与创见,及介绍国际尤其是苏联军事作家的著述,以提高红军军事指挥员的技能。第三、是发行不定期出版的杂志,使红军全部生活能在文字上发挥其忠实的见解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以及各种介绍等,以为创造铁的红军的有力的帮助。第四、详细调查红军连年转战各地区的地理、经济、居民状况及与军事有关的各种材料。这些工作应当是中国红军各级机关经常的而且要有计划的工作,应当有专门负责机关——编辑委员会,尤要红军全部一致的参加这种工作,尽量的供给材料,以充实编辑委员会各部门工作的内容,希望各级机关迅速传达,以后投篇文稿可迅送中央军委参谋部为要。

  4月17日至19日:红军总前委召开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及反围剿的部署。

  4月18日:参加中共苏区中央局召集的,有中央局成员、各军军长、政治委员、参谋长及政治部主任参加扩大会议,会议专门讨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方针策略。会上,中央代表团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即在强敌进攻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粉碎新的围剿则可考虑转移。

  4月19日:毛泽东、朱德代表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命令。命令红军向龙冈、东固集中。

  4月20日:率领红四军经安福圩、黄陂、汉下开始向离敌仅四十里的东固、龙冈地区集中。

  4月23日:率领红四军秘密移往东固、龙冈、上固地区集中,会合一方面军主力迫敌而营。

  5月3日:红军第一方面军总部决定:总部医院成立第三、第四分院。红四军成立野战医院。

  5月5日:鉴于敌人稳扎稳打,前进缓慢,毛泽东、朱德签发《红一方面军关于动员部队帮助群众插秧耕田的训令》。

  5月8日:中革军委签发《关于节省经费的训令》,提出为实行持久战略而节省经费、储备粮食,要求从现有经费中节省半个月的经费。

  5月10日:国民党军在占领苏区一些边沿地区后,开始向苏区中部地区推进。

  5月13日:国民党军第五路军之右翼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脱离富田巩固阵地,分两路向东固进犯。

  ○朱德发布《消灭进攻东固之敌的命令》:第一、想定敌军将王金钰之第四十七师为基干,配合郭华宗一部及公秉藩部,干明(十四)日拂晓分五路同时向我军进攻时,本方面军应先消灭我军右冀之敌。(在地理上以东固通富田之河为界,此方面之敌为郭华宗一旅或两旅及王金钰部到达大源坑之一旅),然后用全力解决由神坛前、三彩、桥头江来犯之敌(王金钰四团、公秉藩四团)。因此,我第十二军应以两师占领大山脑、高岭、乌甲石和风坑之线为正面,我第四军、第十二军之一师,应由大山脑经珠坑径山击包围敌军侧后,我第三军全部(三十五军在内)应由东固经江口抄击大源坑前进之敌,为我军之左翼,第三军团应以—部占领阵地,牵制富田祟贤两方之敌,主力位置于东固附近为总预备队。总司令部指挥阵地在锅都岭。第二、想定敌军单向我们左翼阵地前进,富田方向,水南、白沙方向不进时,第三军团除以一部向崇贤方面之敌警戒外,全力从左翼抄击洞口方向前进之敌,四军及十二军从右翼抄击九寸岭观音岩两路前进之敌,三军任正方攻击。以上两种作战计划,究采何一种应依照敌情变化决定,当另有命令。

  5月14日:六时,抵达方面军总部领受命令。

  ○红军侦知国民党军王金钰之四十七师和公秉藩之二十八师十五日由富田东移,第四十七师将由观音岩、九寸岭向东固攻击前进。

  ○二十时,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一)敌情见参谋处本日通报。(二)方面军决先消灭王(金钰)、公(秉藩)两师之敌,拟于后(十六)日从左向富田方向出击。(三)第三军团为左路军(三十五军在内),应于明(十五)日进至江树头附近宿营,严密断绝交通。后(十六)日经固陂向富田前进,须于后日午后一时以前攻击富田。(四)第三军(缺三十五军)为中路(正面),应于明(十五)日拂晓进到罗坑、张家背、淘金坑一带并占领白云山、更鼓、石唐、窑子、大垅一带阵地。十六日午前八时开始向桥头江一线攻击前进,得手后以一部追击败走之敌,以一部协助正面之第四军侧击观音崖之敌。(五)第四军(并六十四师)亦为中路(正面军),明日以全军进驻东固一带,以一师占领三彩、神弯前一线阵地,六十四师则应位置于蜗斗山之北端,十六日分两路一攻观音崖,一攻九层岭向富田之敌进歼,十六日午后二时猛攻。(六)十二军(缺六十四师)为右路军,明(十五)日以一部占领大山脑一带主要阵地,牵制由上坊、罗坊、潭头三方向之敌,后(十六)日待我左路与中路得手后,敌全线败退时,则相机向水南追击。如后天右路之敌(上坊、潭头等)不来,则为方面军之总预备队。(七)一零四团亦归第四军指挥。明(十五)日应即集结兵力,后(十六)日午前八时相机向大元坑之敌攻击,策应中路军,待敌败走时配合正面军夹河向宫田追击,攻取富田河北端阵地,截击由富田溃走过河之敌。(八)野战医院应于十五日移到东固开设(各军伤兵即送此转后方医院)。(九)总司令部随中革军委,明(十五)日仍在此地(场上),后天则在正面军后沿三彩、观音崖向宫田前进。附记:一、各部应各带米粮五天。二、战后俘虏兵送东固。

  ○奉命率第四军并指挥十二军(欠第三十五师)和第六十四师作为右路军抢占观音岩、九寸岭隘口,阻止国民党军四十七师东进。

  5月15日:命令第十一师师长曾士峨、政治委员罗瑞卿,要求他们明晨四时接替十二军的岗哨,于部队过完后再撤退。

  ○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进抵桥头江;第四十七师一个旅进抵择龙坑之线。中路第四十三师一部进抵潭头。

  5月16日:指挥以红四军及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红十二军(欠第三十五师)组成的右路军,在东固分两路抢占九寸岭、观音崖隘口,正面阻击敌国民党军五路军王金钰部四十七师、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在红三军、红军第三军团的迂回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第四十七师一个旅,俘虏四千一百余人,缴枪五千余支,机枪五十余挺,迫击炮二十余门,一百瓦特电台一部,并俘获二十八师无线电队全部人员,击毙二十八师副师长王庆龙、旅长柴寿松。红军牺牲二百六十八人,伤八百七十六人。

  ○高自立继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5月17日:指挥红四军主力进抵富田地区集结。

  ○国民党军第五路军之右翼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第一旅,由富田分两路向东固进犯,分别进到桥头江、择龙坑一线;中路第四十三师进到大源坑,一部进占潭头;左翼第五十四师进占百富、沙溪。

  5月18日:第一方面军攻击退往水南、白沙的王金钰(四十七师)残部和郭华宗师(四十三师)一个团,全歼国民党军四十七师一个旅的残部及五路军四十三师一个团,俘虏一千七百余人、缴枪四千余支,机枪三十余挺,山炮二门。

  5月19日:指挥红军第四军及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围攻白沙,歼灭国民党军郭华宗四十三师一部和第四十七师第一旅残部。俘虏一千七百九十余人,缴获长短枪四千余支,机关枪三十余挺,山炮两门。红军牺牲二十二人,伤九十四人。

  5月20日: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七师进到南团及其附近,当晚又奉命经中村向沙溪增援第五十四师。

  5月21日:红军第三军团第六师部队进到中村附近,与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旅的先头部队接触。

  ○十九时五十分,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一)据三军团报告,中村有敌高树勋部之一旅,其先头部队于本日午后与我六师之前哨接触,该敌似系掩护后面主力之运动。(二)方面军决于明(甘二)日攻击该敌,乘势下南团,消灭高师之主力。(三)三军团任左翼(第二天攻击南团亦任左翼),攻中村之东北瑞,沿地盘源、张家岭、西源垅三路攻击中村之北,应于明(二十二)日三时由石马出发,六时半到达预备攻击阵地。第四军任右翼,沿四十九脑向焦坑、罗筚山、牛坑、冈上之线向中村南消攻击前进,须于明晨三时由龙坊一带出发,六时半到达准备攻击阵地(第二天攻击南团时担任正面)。第三军为总预备队,应于明晨三时由现在地出发,沿童坊、狭江口、下纸棚、木樟脑、伞子坑、中坑、普化庵、漆源、桥下坑策应第四军,相机进入元头宿营,准备第二天(甘三日)攻击南团担任右翼(须向南团严密警戒,并侦察敌情)。第十二军为总预备队,应于明晨三时三十分在三军后行进,位置于第四军阵地后漆源、桥下坑附近,第二天攻击南团时跟三军之后担任右翼(以韩婆硐、赖珠亭、中村至松树岩之线为战斗区分线,线以北归三军团担任,线以南[线在内]归四军担任)。(四)如中村之敌退走南团或源头时,则三军团尽量进入通南团方向宿营,三军、十二军、四军都进入元头一带宿营,准备后日向南团攻击。(五)总司令部及直属队随军委进至东坑附近指挥,明晚则在中村街上接收报告。后日打南团,指挥阵地在上下潮。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病逝,郭化若任红军第一方面军代理参谋长。

  5月22日:上午,率领第四军与红三军团在中村东北端开始进攻国民党军,战至十三时许,攻占中村,歼灭国民党军二十六路军(高树勋部)二十七师八十一旅。俘虏二千三百余人,缴枪三千余支,机枪十余挺。红军牺牲四百九十一人,伤二百一十七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三次大捷。

  5月23日:中共苏区中央局留在永丰,不再随军行动。为便于领导作战和战区地方工作,决定组成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以毛泽东为书记,朱德、林彪、彭德怀、黄公略、谭震林、周以栗为委员。

  ○国民党军按照第八、第二十四、第五师的顺序,由广昌向南丰撤退。

  5月24日:二十三时,毛泽东、朱德在江西宁都南团发布《先敌占领南丰的命令》:(略)(四)第一军团为右路军,按三、四军、总直及十二军之次序,于明晨四时由现在地(麻田、南团、上潮)出动,分三天半行程,经洛口、严坊、苦竹、甘竹、枫林、磨刀渡向南丰前进。到南丰城附近时即在瑶浦一带布置宿营,待命行止。第三军亦应派兵一师为先迢队,分三天行程.限于二十七号到达南丰城附近,掩护我军主力开进。

  5月25日:率领部队由南团经洛口到达严坊。(行军五十里)

  ○参加临时总前委在宁都洛口附近的严坊召开的会议。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于二十六日开到广昌苦竹集中。

  5月26日:率领部队由严坊经苦竹到达甘竹地域。

  ○参加临时总前委在苦竹召开的会议,会议认为:在敌人还在广昌城的形势之下,如果我们照原计划到南丰城,则敌人在我们侧背,使我们行动不便。会议决定改变全力攻取南丰的部署,以少数兵力夺取南丰,集中兵力进攻广昌县城。

  5月27日:率领红四军为左翼,配合红军第一方面军攻击广昌县城。战至二十一时,击溃准备撤离的国民党军第六路军总指挥率领的第八师毛炳文部、第二十四师许克祥部,击毙第五师师长胡祖玉。红军牺牲六十九人、伤二百零二人。

  5月28日:出席临时总前委在广昌沙子岭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会议鉴于胡祖玉、毛炳文、许克祥三师向南丰退却,已追赶不上,会议决定集中兵力打刘和鼎,夺取福建建宁县城,以便胜利后进行筹款。会议还决定以红四军第十师北上,配合第三军追击敌二十四师,第四军主力在广昌休整。

  ○国民党广东军阀在广州成立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国民政府,同蒋介石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相对抗。

  5月30日: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建宁里心召开的第四次会议。会议认为在筹划战费和整个作战形势之下,很需要夺取建宁城。

  ○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部队对建宁发起攻击,歼灭国民党军刘和鼎部五十六师大部,歼敌三个团、俘虏三千余人,缴枪二千五百余支。第二次反围剿胜利结束。

  ○根据统计,红军第四军全军现有四千八百余人。共产党员伤亡三分之一。

  5月31日: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建宁召开的会议,会议讨论并决定行动方向、工作任务等问题。还决定红军第一军团、红三军团将第二次反围剿缴获的两门山炮连同原有的各编成一个山炮连。方面军总部成立无线电队,下分四个分队。

  6月份:张际春接任红四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耿凯接任第十二师师长;陈光接任第十师参谋长;赖传珠接任十二师参谋长。

  6月2日: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建宁城外方面军总部召开的第六次会议。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当前应利用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新发展和中央苏区周围的敌人暂取守势的有利时机,转入攻势作战,其具体的工作方向分三期推进;第一期向北,即向建宁、黎川、泰宁地区筹款,发动群众,扩大苏区,争取南丰、南城、宜黄等县城。第二期向南,即向江西南部,为下一次反围剿建立巩固的后方。第三期向西,打通赣江两岸与湘赣边根据地联系。

  ○率领部队到南丰、南城、黎川地区分兵发动群众,建立游击队,平分土地,建立政权,建立党、团组织,筹款,进行军政训练,扩大红军。军部驻康都。

  6月3日:上报五月十六、十七日九寸岭、观音崖战斗统计表。此战共俘虏一千九百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一千九百余件。红军负伤四百一十五名,其中有十一师政治委员和团长三名、团政治委员一名。阵亡一百一十九名。

  ○上报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白沙、中村战斗统计表。这两次战斗共俘虏国民党军二千二百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三千一百余件。红军负伤七十三名,阵亡十六名,失去联络九十二名。

  6月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将士书》。号召继续剿匪。

  6月9日:主持部队召开政治讨论会,讨论目前形势,群众工作和红军工作。

  6月10日: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南丰县康都圩召开的前委会议,会议讨论了目前的政治形势和福建工作等问题。

  6月中旬: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三师,粟裕任师长,高自立任政治委员。

  6月20日:毛泽东出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项英出任副主席。

  ○根据统计,红军第四军全军现有四个师六千二百五十三人,枪三千五百七十三支。

  6月20日至22日: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南丰县康都圩召开的第一次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着重讨论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作战地区的选定问题,会议对敌人可能分几路来犯作了大致的估计

  6月21日:蒋介石抵达南昌,召开军事会议。会议部署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三次“围剿”,命令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周围的部队固守阵地,同时增调其嫡系部队第六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四师进入江西,参加“围剿”。

  6月22日: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南丰县康都圩召开的前委会议,会议讨论新的时局和行动问题。

  ○蒋介石随带英、日、德等国军事顾问由南京到达南昌,调集二十三个师又三个旅,共三十万人的兵力,自任总司令,以何应钦任前敌总司令,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三次围剿。

  6月下旬:参加毛泽东、朱德在建宁召开的军事会议,贯彻执行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会议及扩大会议关于抓紧筹款,准备回师赣南迎击敌军围剿的决策。

  ○率领部队(缺十二师)到福建归化、清流、连城一带做群众工作,并到沙县、永安筹款。

  7月1日:国民党军集中五路军五师、八师、二十四师,十九路军六十师、六十一师、五十二师,二十六路军二十五师、二十七师,五路军四十七师、五十四师等二十三个师又三个旅,采取‘猛进长追、长驱直入’的战法,对江西工农红军及其根据地开始第三次围剿。

  7月4日:中央苏区中央局发出关于第三次反围剿的《特别紧急通知》,

  7月5日:国民党军左翼之第一路、第二路军由南城以北地区出发,进占黎川县城。迫近南丰。

  7月6日:国民党军第十师进驻黎川,一部进占德胜关。

  7月10日:率领红四军跟随第一方面军主力从闽西根据地回师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以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7月13日:国民党军第一路、第二路军占领广昌县城。

  7月19日:国民党军第二路军进占宁都县城。

  7月22日:率领红四军由闽西的归化、清流、连城地区西进,到达江西于都北部的银坑、琵琶垅、平安寨、桥头地区,与红三军、红三十五军及红二十军军部,第一百七十五团会合。

  ○从广西艰苦转战抵达江西的红军第七军与红军第一方面军会合,并编入红军第一方面军建制。

  7月24日:毛泽东、朱德发布《消灭由赖村进攻之敌的命令》:一、截至本日止敌情如左:(一)陈铭枢部(蒋蔡韩罗)在福田、水南、白沙之线与我独五师对抗中。(二)孙连仲部(郝唐郭李)在沙溪、大金竹之线与我九师对抗中。(三)朱绍良许克祥在南丰,周浑元在甘竹、广昌,毛炳文在白水、头陂,维持陈罗赵卫之文通。(四)赵观涛师进到砍柴冈、宁都城、田头等处,卫立煌进到瑞金。(五)陈诚罗卓英两师于十九日进宁都,二十二日分两路,一路进至青塘,一路进至邮村坪。二十三日青塘之敌进至古龙冈,邮村坪之敌进至赖村。此两路每路均为一师。明(二十五)日古龙冈之敌将向桥头前进,赖村之敌必将向平安寨前进。二、本方面军在敌人深入恐慌疲惫之下,决心首先消灭由赖村进攻之敌,然后转向桥头方向消灭敌军的第二部。三、我军对赖村进攻之敌军攻击部署如下:(一)右翼军(第三军团及第四军)归彭德怀指挥,应于明(二十五)日出动,俟赖村敌军进至葛凹附近时,以三军团由老屋场之线抄出敌后,以四军由鲤婆凹、大田之线攻击敌之左侧。为防三寮方向有敌向葛凹增援,三军团一团兵力扼守龙山使敌军不能通过,又须派出小部队位置于流民坝一带,如有敌企图渡河则努力阻之。(二)中央军(十二军)于二十五日出动,与第四军左翼取得联系后,经桥背到达葛凹占领阵地,攻击敌之正面。(三)左翼军(第七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军七、八两师)归李明瑞指挥,以七军位置于梅屋,第八师应位置于琵琶垅牵制古龙冈方向之敌,使不能增援。三十五军位置于平安寨策应各方。第七师位置于忠洲附近,牵制古龙冈之敌。四、总司令部在平安寨、桥背附近。

  7月25日:率部到达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地区进行全军的集结。

  7月28日: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到达兴国高兴圩地区,国民党军一梯队十余个师向兴国进攻。

  7月31日:红军第一方面军由兴国向富田转移时,发现国民党军二个师已占领富田,即返回高兴圩。

  ○十九时三十分,朱德、毛泽东发布《夺取富田新安的命令》:(一)顷据十二军报告,东固侵入白石之敌,本日已入祟贤。又据纯化区委报告,富田、陂头、新安一带之敌共约三个团,东固蒋蔡部是否全向祟贤及龙冈,敌人现时行动尚不明了。(二)本方面军以绕入敌背捣其后路,使敌动摇震恐,然后消灭其大部队之企图,决先夺取富田、新安。(二)七月二十一日(本日)一军团各部须乘夜移动到下列地点:四军到石陂圩,十二军到小遥岭附近,总部到田椴,三军到老营盘。三十五军在兴国城,三军团、七军到茶园冈与沙村之间(行三十里左右)择地休息。(四)八月一日夜间,四军进到古坪圩(在戴家坊、石陂圩之间,是红色区域),十二军及总部进到石陂圩,三军进到小遥岭与石陂圩之间,三军团、七军须进至湾溪、灌溪、铜山、东芫、高陇、马田一带。(五)八月二日夜间,一三两军团各部各从原驻地出发,一军团担任攻击富田,三军团及七军担任攻击新安圩。均须于夜二点(即三号晨)开始攻击。(六)各军每日行军时间规定为下午六时半至上午五时,午五时十分至下午六时为休息睡眠时间。不得违误。(七)攻击富田、新安时总部在三军的先头。

  8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中央苏区党组织问题的决议》,决定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任弼时、顾作霖、邓发、朱德等七人为苏区中央局委员。

  ○二十时三十分,朱德、毛泽东发布《消灭由崇贤进高兴圩之敌的命令》:略(二)我方面军决心于明(四)日消灭由祟贤进高兴之敌。(三)明(四)日攻击部署如左:敌进高兴圩之后,三军由现驻地(新圩)从右冀打去,十二军由现驻地(枫林、库村—在崇贤到长迳口之间)从左冀打去,四军由现驻地(长迳口)打敌之正面。三军团、七军由现驻地分为两路,一路由小遥岭进至长迳口附近,一路出石陂圩走大小遥岭左边之小路(本日十二军走的路很好走,由石陂圩木桥边分路)到枫林、库村附近。三军团、七军的任务是总预备队,相机增加击敌。

  8月4日:率领红四军返回高兴圩地区待机。

  8月5日:率领红四军与其他红军部队在兴国、崇贤两地间,从国民党军东南面蒋鼎文部第九师、韩德勤部第五十二师、李延年部独立旅和北面蔡廷锴部第六十四师、戴戟部第六十一师之间巧妙穿过敌人的空隙,越出国民党军的重重围困。

  8月6日:率领红四军抵达莲塘、官田地区,晚上,指挥第四军部队与红三军团、红七军在预定战场秘密展开。

  8月7日:拂晓,指挥红四军与红三军团、红七军于莲塘对国民党军第三路军四十七师第二旅、第五十四师两个旅发起突然攻击,激战至九时,歼灭第四十七师上官云相部一个旅又一个营,毙敌旅长谭子钧,战后指挥红四军与红三军团、红七军向良村急进,途中遭遇由良村向莲塘增援的国民党军五十四师一六零旅,即指挥部队迅速展开,歼灭其一个团,击毙敌旅长张銮诏,并乘胜直逼良村。包围在良村的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师部及两个旅,战至十三时,击溃、歼灭国民党军郝梦龄部第五十四师两个团,毙敌副师长魏我威、参谋长刘家祺,俘虏旅长刘春荣以下三千五百余人,缴获枪支三千一百余支,迫击炮十四门,电台两部,马二百余匹,各种子弹三十余万发。红军牺牲二百五十余人,伤八百六十余人。

  ○十四时,朱德、毛泽东发布《消灭龙冈之敌的命令》。

  8月9日:率领部队开赴龙冈途中,获悉龙冈国民党军第五师已经有所准备,即奉命改变计划,以第三军向龙冈佯动,主力连夜向东前往黄陂。

  ○十九时,奉命赶到龙冈圩区政府的总部所在地参加总部召开的军事会议。

  8月11日:十二时,冒雨指挥红军第四军与红十二军、红军第三军团、红七军乘国民党军八师从君埠、南陵撤回宁都黄陂之机,包围国民党军毛炳文部第八师,战至十三时许,歼灭两个团。十五时,毛炳文率部分向洛口、宁都突围。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歼灭其一部,前后共歼敌四个团,俘虏旅长曾志达以下四千余人,缴枪三千余支,迫击炮十一门,电台一部。战后,部队迅速东进,留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部分人员打扫战场,遭国民党军追击,一些伤员、俘虏和枪械被夺去。

  ○夜,撤出黄陂,转移到永丰、兴国、宁都三县交界的君埠及其以东地区休整。

  8月12日至15日:国民党军发现红军主力的行踪后,采取密集的大包围态势逼近红军集中地域君埠以东地区。

  ○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召开的会议,会议决定红十二军伪装红军主力向乐安方向佯动。

  8月16日:黄昏,率领第四军随方面军向西南方向移动,从正在东进的国民党军第一路军和第二路进击军之间的约十公里缝隙中的山地秘密疾进,转移到兴国枫边、白石、城冈地区隐蔽休整。

  8月17日:十时,朱德、毛泽东发布红军第一方面军《裁减行李马匹的通令》。

  ○晨,率领部队进至兴国东北的白石、枫边地区隐蔽休整,并同中央苏区中央局和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合。

  8月20日:在城冈地区召开第四军军委会议,讨论良村战斗后,一些伤员、俘虏和枪械又被敌人夺去的问题。会后林彪接替罗荣桓担任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彭祜调往江西军区,罗荣桓兼任政治部主任。

  ○朱德、毛泽东发布红军第一方面军《关于节省经费的通令》。

  9月初:指挥红四军跟随方面军总部由白石、枫边西移到兴国、万安、泰和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山区隐蔽待机。

  9月4日:由于国民党粤桂联军开始北进,对蒋介石威胁极大,何应钦按照蒋介石的决定,命令左、右两集团军实施退却。其部署是:第一、第四军团由高兴圩地区撤向泰和、吉安;第一、第二路进击军、第三军团之第五师及第五十三师等部,分别由大金竹、上固、龙冈、东固等地区撤向吉安、富田;第二军团全部撤回宁都;第三军团之第八师残部、第二十四师及第二十三师,由黄陂、头陂地区撤向广昌。

  9月6 日:红军第一方面军总部接到国民党军撤退的消息,即命令林彪指挥红军第四军并指挥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红三十五军自南向北攻击高兴圩。

  9月7日:拂晓,指挥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五军、第十二军同红军第三军团、第七军于高兴圩攻击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第六十师、六十一师,激战至八日,打成对峙局面,仅歼敌一个旅,击毙敌团长郑述礼。而红军损失惨重,乃撤出战斗,转至茶园冈、均村、永丰圩地区休整待机。此役红军牺牲七百八十余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余人。

  ○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曾士峨在此次战斗阵亡。

  9月9日: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军、红军第三军团、第三十五军、第七军撤离高兴圩。西移至均村圩、永丰圩、马劲地区休整。

  ○同罗荣桓起草给毛泽东、朱德的报告:此次战役损失较大。职军及三十五军、三十五师,现收容之伤兵已有六百左右,但还有一小部分在阵地未及收容,阵亡的数目不知。十一师及三十五师损失更大,第十一师师长曾士峨阵亡,参谋长牺牲。全军共计伤团长六名,阵亡两名。其它尚未统计。至于武器,在阵亡官兵手中的已失,伤兵手中的大部分收回。武装损失数目亦待调查。

  9月11日:在大章贡,上报红三军团和红四军九月七日、八日高兴圩战斗统计表:俘敌十三人,缴获武器二十六件,红军负伤五百八十七人,其中团长两名;阵亡一百六十七人,其中师长一名。

  ○二十一时二十分,朱德、毛泽东发布《转移阵地截击敌军的命令》:(略)第四军及三十五军着于明晨四时由现在地(小章贡、长窖、里溪等处)出发,经小章贡到富足,可分为两路,一路走天子楹,—路走钓鱼台,均到浪川之石灰尾及茶芫(住房屋之—半,须适当分配)一带布置宿营。如石灰窑总直属队宿营地有多时,应划分一部为第四军宿营地。

  9月13日:国民党军改变其退却路线:第四军团余部和第一军团第五十二师改经崇贤、东固向吉安撤退;第一军团主力先掩护上述部队北撤,而后经兴国向赣州撤退。

  9月15日:指挥红四军并十二军第三十五师于东固山方石岭歼灭韩德勤部第五十二师、第九师蒋鼎文部炮兵团和一个营,俘虏旅长张忠颐以下五千余人,缴枪四千五百余支,机枪七十余挺,马二百余匹,子弹一百二十万发。红军阵亡六十余人,伤二百三十余人。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计击溃国民党军七个师,歼灭十七个团,毙伤俘敌三万余人。

  ○战后率领部队转移至石城地区开展工作。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爆其南满铁路,制造柳条沟事件,史称九一八事变。

  ○奉命率部南移,至月底到达石城县地区分兵发动群众,一面打土围子,打土豪筹款,恢复和建立党、团组织,建立和加强工农民主政权;一面整训部队,筹集给养,扩大红军。军部驻秋溪圩。

  9月20日:中共临时中央发出由王明起草的《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决议提出目前中国政治形势的中心的中心是反革命与革命的决死斗争。要求苏区的党和红军在政治军事顺利的条件下,取得一两个中心的或次要的城市。

  9月23日:朱德、毛泽东签发红一方面军反围剿胜利后部队开往福建工作、筹款的命令。决定二十五日出发,七天到达闽西长汀集中。

  9月25日:率领部队由龙冈头出发,经水头庄、水背、坝子上、新圩子、琵琶垅、平安寨、大田圩、黄屋乾到长沙过河。向长汀进发。

  9月27日:拂晓,率领第四军开始渡河,中午全军渡河完毕,经流民坝、上田,渡头圩、官仓下到黄柏圩。

  9月29日:率领部队在黄柏圩休息一天。

  9月30日:率领第四军离开黄柏圩,经云集圩、合龙市、柳东脑,向长汀城集中。

  10月:红军第一军团整编,将红四军原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合并为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第三十五团合并为第三十二团;将第三十六团改称第三十三团;将原第十一师部队缩编为第三十一团;将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重新编回红四军为第十二师。

  ○林彪仍任第四军军长兼军委书记。

  红四军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军需处长赵尔陆、军医处处长姜齐贤、军医处政治委员彭显伦。下辖:第十师,师长李赐凡、周昆、政治委员李遗民、参谋长陈光;辖第二十八团,团长龚龙、刘少卿、政治委员沈联雄;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团长唐儒、政治委员萧华;第十一师师长王良、政治委员张赤南、参谋长聂鹤亭、政治部主任张际春;辖第三十一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赖传珠;第三十二团团长向玉成、政治委员杨成武;第三十三团团长林龙发,政治委员刘忠。第十二师师长耿凯、政治委员欧阳健、参谋长郑伦、政治部主任刘型;辖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谭冠三;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罗震廷;第三十六团团长刘玉廷、政治委员田桂祥。第十三师师长寻淮洲、黄永胜、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下辖第三十七团、第三十八团、第三十九团。

  10月11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毛泽东任中央局代理书记。

  10月14日:毛泽东、朱德签发红一方面军《收集攻土围炮楼经验的训令》。

  10月24日:中央苏区中央局决定红一方面军展开攻势作战的主要任务是:拔除苏区内的土围子,训练部队,筹措给养,加强与扩大红军;发动群众,恢复和建立党、团组织,建立和加强苏维埃政权及群众武装,巩固和发展苏区。

  ○遵照中央局命令,红军第四军位于石城南部地区开展工作。

  11月1日至5日:出席在瑞金叶坪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讨论贯彻中央八月三十日给苏区中央局并红军临时总前委的指示信,在根据地、军事、土地革命路线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否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关于红军作战、建军和苏区工作中的正确方针和政策,排斥毛泽东在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的正确领导。同时改组中央局、项英接替毛泽东任代理书记(书记周恩来)。毛泽东提议增补陈毅、彭德怀、林彪、周以粟、曾山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并报告中央批准,未批准前即开始工作(中央未批复)。

  11月7日: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正式成立。

  11月7日至20日:出席在瑞金召开的第一届中华苏维埃选代表大会(六百一十人与会)。大会听取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项英的《劳动法报告》、张鼎丞的《土地法报告》、朱德的《红军问题报告》、周以栗的《经济政策报告》、王稼祥的《少数民族问题报告》、邓广仁的《工农检查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劳动法》《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会议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政策》等法令。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周恩来、卢福坦、朱德、瞿秋白、张鼎承、邓发、王稼祥、徐锡根、范乐春(女)、陈绍禹、彭德怀、关向应、孔荷宠、方志敏、任弼时、贺龙、沈泽民、谭震林、黄平、曾山、林彪、陈郁、罗登贤、夏曦、邓子恢、刘少奇、刘达朝、陈正人、袁德生、崔琪、屈登高、段德昌、葛跃山、彭轨、陈福元、古大存、韦拔群、张叔先、何叔衡、黄稣、胡海、腾代远、萧恒太、罗炳辉、陈毅、张云逸、周以栗、卢德光、胡均鹤、徐特立、邵式平、洪紫清、刘光万、余汉朝、吴致民、刘建中、李宗白、刘生元、王永盛、阮啸先等六十三人被选为第一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大会为表彰红军及其指战员在革命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和功绩,给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等八人授予一等红星奖章。

  11月15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授予红军第四军‘英勇冲锋’奖旗一面。

  11月19日:代表红军第四军参加代表大会组织的授予奖旗典礼。

  11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朱德、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等十五人为委员,朱德为主席,彭德怀、王稼祥为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撤消,各部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以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处为基础成立军委国家政治保卫局军委分局,局长钱壮飞。

  11月27日: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同时将瑞金改为瑞京,作为中华苏维埃选共和国的首都。中央政府下设:外交部人民委员王稼祥;军事部人民委员朱德;劳动部人民委员项英:财政部人民委员邓子恢;土地部人民委员张鼎丞;教育部、人民委员瞿秋白;内务部人民委员周以栗;司法部人民委员张国焘;工农检察部人民委员何叔衡;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

  11月29日:中革军委发布通令:全军各部按照全军司号会议,按所定各种新的号谱,加强对司号人员训练,务须于三个月内完成;并希望各级指挥员也抽出一部分时间,练习听新号谱,以便下次战争使用。

  11月下旬:率领红军第四军进至石城北部地区,继续开展工作。

  12月6日:中共临时中央发布:首取赣州,迫吉安的指令。

  12月11日:《红色中华》在瑞金创刊,先后以周以栗、王观澜、沙可夫任主编。

  12月13日:红军第一军团第四军第十二师部队向驻守在会同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七十三旅第二营两个连发动攻击,守敌稍微抵抗即撤回宁都城。

  12月14日:参加由毛泽东、朱德在石城县秋溪村召开的红军和地方领导人会议,会议决定红四军一个团和地方武装继续围困石城南面的敌军据点,红四军主力在会同地区钳制广昌方向的国民党军第六路军,以掩护第二十六路军起义。

  ○十八时,季振同、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等率领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部、两个师部、六个旅部、十一个团部,计一万七千余人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2月15日:晨,起义后的第二十六路军部队进入宁都城东南的固厚地区。

  ○指挥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由宁都东北的塘角村进入宁都县城。

  ○晚上,季振同、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等通过电台发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宣言》。

  ○蒋介石为逃避舆论谴责和缓和其内部矛盾,宣布下野。

  12月16日:原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中革军委任命季振同为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萧劲光任政治委员,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董振堂兼第十三军军长、何长工为政治委员;赵博生兼第十四军军长、黄火青为政治委员;黄中岳为第十五军军长、左权为政治委员。

  12月17日:《红星》报在瑞金创刊。主编张如心、李弼庭。

  12月19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病愈官兵回队需加考察的通令》:伤病人员归队后,必须予以考察,以防复杂分子混入;伤病人员出院时,务需发给出院证,除总医院遵照办理外,各野战医院亦需遵照执行。

  12月底: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首府瑞金。

  一九三二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二十六岁

  1月1日:聂荣臻进入中央苏区。

  1月3日:红军残废院在胜利县成立。

  1月7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举行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肃反工作的报告,会议通过《苏区中央局关于苏区肃反工作决议案》。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棉衣的使用和保管问题的训令》。要求各部严令所属,绝对禁止春暖时将棉衣棉花扯去做夹衣服用。

  1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发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要求红军攻打大城市,占取一二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

  1月上旬:率领第四军移驻南康、大庾地区,防范广东国民党军增援赣州之敌。

  1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指令中央红军坚决夺取赣州,以赣州为中心向北发展,争取革命在江西的首先胜利。并规定以红三军团和红军第一军团的第四军等组成主作战军,由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以江西军区七个独立师组成支作战军,由陈毅负责指挥。其中第四军为监视部队,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配置于南康、新城地区,准备阻击可能增援赣州之粤军,第十三师配置于唐江及其以北地区,防止赣州之敌突围。

  1月11日:红军最高军事裁判所成立,委员袁国平、张云逸、宋裕和,所长袁国平、副所长周碧泉。

  1月15日:全国苏区共产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

  1月2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抚恤委员会,以贺诚、陈志方、杨立三、李景文、腾代远任常务委员。贺诚任主任。

  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任命王稼祥为主任,聂荣臻为副主任。

  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植田谦吉的指挥下,向驻扎在上海闸北区的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发动攻击,十九路军奋起抗战,凇沪抗战爆发。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统一药材购买的训令》。

  1月30日:国民党政府由于日军进攻上海,迁都洛阳。

  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帝国主义大战致全国的通电》,号召全国工人、农民、兵士、学生及一切劳苦民众,自动地组织义勇军,自动地武装起来,夺取国民党的武装,直接与帝国主义作战,驱逐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中国。

  2月4日:红三军团主力到达赣州附近,开始攻击赣州东南面华林寺、高墩龙阵地,进逼赣州,将全部敌军封锁。赣州守敌为国民党军金汉鼎部第十二师三十四旅等部队,共三千余人,还有赣南各县的反动地主武装五千余人。

  ○率领红军第四军主力进至南康附近,一部进至塘江。在开进途中,指挥部队在新城附近歼灭国民党粤军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大部,俘虏三百余人。

  2月8日: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的决战前面党的紧急任务决议》。决议提出:最大限度的扩大与巩固主力红军,在全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

  2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扩大红军工作的训令》。

  2月13日:红军第三军团开始爆破攻城。

  2月15日:红四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张赤男在赣州攻取新城战斗中牺牲。刘亚楼继任第十一师政治委员。

  2月17日:红军第三军团再次爆破攻城。

  2月19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对目前政治形势的分析与苏区党的紧急任务》。指出苏区党应利用目前极端有利的时机,发动和领导群众的革命斗争,夺取中心城市,扩大和贯通各苏区打成一片。

  2月19日: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及第十四师共四个旅十二个团的兵力在泰和集中,增援赣州。

  2月21日:国民党军增援赣州部队分别经横石井和沙地向赣州开进。

  2月23日:红军第三军团开始总攻赣州。但由于敌人的顽强,红军的第一次总攻击受挫。

  2月29日:国民党军增援赣州的第十一师、第十四师部队进抵赣州西北郊区,并以一部进入城内与赣州国民党守军取得联系。

  3月1日:中革军委因红军打赣州二十四天未克而移到前方,并发布《关于坚决夺取赣州乘胜消灭来援敌人的训令》,指出所有参战各军由军委直接指挥,继续攻打赣州。同时,增调红军第五军团参加攻取赣州的作战。

  ○国民党军第十一师、第十四师开始向赣州推进。

  3月2日:罗卓英以第十四师和第十一师第六十二团在双佛岭及其周围地区待命,以第十一师第三十一旅(欠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团)控制在长塘下,亲率第十一师第三十二旅和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三团进人赣州城。为迅解赣州之围,罗卓英决定主动出击。同时,为减少出击时的伤亡,在西门南侧一百米处至南门西侧三百米处挖掘坑道三条,作为出击的通道。

  3月4日:中革军委指挥红军组织爆破总攻,但因国民党军已经有所准备,因此,红军的总攻未能成功,反被援敌分割,陷于被动。

  3月7日:凌晨二时,国民党军以进入赣州的四个团和第三十四旅一部,分别由新掘的坑道和小南门秘密出击,对攻城红军发起突然袭击。同时,赣州城外的国民党军第十一师第六十二团部队强渡章水,从侧后夹击红军,使红军遭到严重伤亡。

  ○红军围攻赣州国民党军十二师王均部三十四旅马琨部三十三日不克,即撤离赣州。

  3月8日:率领红军第四军到达长洛圩。

  3月9日:在日本关东军和汉奸的策动下,伪满洲国在东北长春成立。

  3月12日:朱德、王稼祥、彭德怀发布中革军委命令:现为指挥作战便利起见,特将各军重新编成一、三、五军团。以四军、十五军编为一军团,林彪为总指挥,聂荣臻为政治委员,陈奇涵为参谋长,王良为第四军军长,罗荣桓为政治委员,黄中岳为十五军军长,左权为政治委员。以五军、七军、十四军编为三军团,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治委员,陈宗实为总经理处长,邓萍为第五军军长,耿万敌为参谋长,刘益云为经理处长,龚楚为第七军军长,赵博生为第十四军军长,黄火青为政治委员。以三军、十三军编为五军团,季振同为总指挥,董振堂为付总指挥,萧劲光为政治委员,周子昆为参谋长,徐彦刚为第三军军长,葛耀山为政治委员,董振堂兼第十三军军长,何长工为政治委员。除分别委令外,特此令着各军团各军务于三月廿号以前编制完毕,具报本会存查为要。

  ○红军第一军团全军团总人数九千四百九十八人。

  ○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聂荣臻调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

  ○以王良为第四军军长、罗瑞卿为政治委员、参谋长粟裕、聂鹤亭、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军需处长赵尔陆、军医院院长叶青山、政治委员彭显伦。辖第十师师陈光、政治委员李遗民,第十一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刘亚楼、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十二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蔡书彬、政治部主任邱织云。以黄中岳为第十五军军长、左权为政治委员、副军长张少宜、参谋长萧世俊、经理处长高达夫,第四十三师师长卢寿椿、政治委员高自立,第四十四师师长苏进、政治委员唐天际,第四十五师师长寻淮洲、政治部主任张际春。

  ○以第五军、第七军、第十四军编为红军第三军团,彭德怀为总指挥,腾代远为政治委员;邓萍为第五军军长,贺昌为政治委员;龚楚为第七军军长,张纯清为政治委员;赵博生为十四军军长,黄火青为政治委员。

  ○以第三军、第十三军为红军第五军团,季振同为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萧劲光为政治委员;徐彦刚为第三军军长,葛跃山为政治委员;董振堂兼十三军军长,何长工为政治委员。驻壬田休整。

  3月15日:中革军委任命陈奇涵为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罗荣桓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瑞卿为第四军政治委员。

  ○同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报告红军第一军团开始向南丰推进的行动部署。

  3月16日: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总部及第十五军进抵罗家渡。

  3月中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赣县江口召开会议,讨论攻打赣州的错误。会议决定以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五军团组成中路军,以红军第三军团、红军第十六军等组成西路军,分别进行作战。

  3月18日:中革军委发出训令,决定以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五军团组成中路军,赤化赣江西岸地区并相机夺取几个城市。中路军指挥机关由红军第一军团指挥机关兼代,林彪任总指挥,聂荣臻任政治委员,陈奇涵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

  3月1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革军委委员毛泽东率红军第一军团出发北上,向宁都集中。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第四军及红军第一军团直属队由于都出发,到梓山市宿营,第十五军于二十日出发。

  3月中旬:参加在南康县唐江镇召开红军第一军团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宣布了军团领导的新任命。毛泽东出席会议并讲话鼓励大家执行新编制,迎接新任务。

  3月21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行动问题,我们完全同意毛主席意见。目前粤方开始派兵入闽赣讨赤情形下,更应采毛主席意见。建议五军团立即随红军第一军团到东北一带工作,打击福建敌人,速筹大批款子,赤化建泰宁及清流等县。十二军即出发到宁化北牵制敌人。

  ○中革军委签发《关于各级单位经费规定的训令》。一、步兵连每月八元(银元)。二、师部、师政治部每月二十元。三、军部、军政治部、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本会总经理部三十元。四、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三十五元。六、步兵团团部及特务营营部、军团军医处、师军需处,每月十二元。六总参谋部直属电台在内,每月四十元。

  3月26日: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到达福建长汀地区。

  3月27日:在瑞金出席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会议讨论红军的行动方向。会议采纳毛泽东的主张,将红一、红军第五军团组成的中路军改称东路军,向东发展攻打龙岩。临时在福建活动一个时期,主要任务是打击福建敌军和侵入闽西的粤军,巩固闽西,筹措经费。尔后集中东西两路军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以争取革命在江西的首先胜利。

  ○同毛泽东赶到长汀,召开红军第一军团主要干部会议,传达会议精神。

  3月28日:主持召开红军第一军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毛泽东传达中央苏区中央局会议精神及红军东征动员报告。

  3月29日:率领红一军团移驻长汀以东新桥、馆前一线休整。

  3月30日:毛泽东向苏区中央局建议攻打漳州,获得批准。中路军奉命改称东路军,准备攻打龙岩。

  4月1日:率领红一军团总部移驻长汀县城。

  ○周恩来赶到长汀召开红军第一军团作战会议。会议听取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漳州地区情况的报告,批准龙岩、漳州战役计划。与罗明、毛泽东、聂荣臻、罗荣桓、张鼎承等出席了会议。

  4月2日:毛泽东向红军第一军团的团以上干部做了政治动员报告。

  ○率领红军第一军团离开长汀以东的馆前、新桥地区,向南前进,直趋白砂、龙岩一线。

  4月3日:率领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五军团由长汀、信丰新田向龙岩、漳州开进。

  4月7日:率领红军第一军团部队经河田、南阳到达白砂。并在白砂同由上杭抵达的毛泽东会合。

  4月8日: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全部(军团部、第四军、第十五军)到达龙岩以西大池圩。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军第五军团亦由信丰开来龙岩。

  4月9日: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在龙岩西部约五十九里的大池圩驻扎,并同毛泽东、聂荣臻制定袭取龙岩的作战部署,观察地形,侦察敌情。

  4月10日:拂晓,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先头第十五军在龙岩以西小池圩地区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九师第二补充营一部。后在考塘遭遇并歼灭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第一百四十五旅两个团。红军第十五军攻击受挫后,即命令第四军一部投入战斗,包围敌人后,歼灭其大部。之后,指挥部队乘胜由西、北两个方向向龙岩发起攻击,经二小时激战,歼灭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独立团大部,于当日下午攻占龙岩县城,俘虏六百八十五人,缴枪九百三十五支,火炮两门,子弹七万二千四百发,攻占龙岩县城。我军伤亡三百余人。

  ○中共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移到长汀。

  4月11日:主持召开红一军团师以上干部会议。会议总结龙岩战斗经验,研究攻打漳州的行动部署。会议确定:由罗炳辉率领红十二军在闽、粤边的上杭、武平地区警戒粤军,保障红军攻漳州部队的后路和右侧翼;红军第一军团在龙岩休整,让敌集中,待红军第五军团赶到龙岩之后,东路军主力会合后再进攻漳州。

  4月12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为便于继续与敌作战,故昨日全体在岩休息一日,本日除派一师到适中附近侦察敌情和诱敌外,均在岩休息。拟明日全部到南(靖)水(潮)。

  4月13日:率领红军第一军团离开龙岩,经马坑、莒州向水潮前进。

  4月14日:红军第五军团抵达龙岩,实现了东路军主力集中的计划后。即以十三军驻守龙岩,负责保障龙岩到漳州的战勤供应运输线,第三军随红军第一军团向漳州进发。

  ○率部红军第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第三军抵达水潮、和溪等地。

  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本战争宣言》,宣布同日本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率领部队抵达漳州西北约二十公里的马山。

  4月16日:同聂荣臻、陈奇涵、罗荣桓随毛泽东在漳州西北约二十余公里的马山侦察敌情和观察地形。确定了我军的部署:以第四军主攻敌人的天宝阵地,以十五军助攻宝林到南靖一线的敌人,以第三军为预备队。

  4月17日:指挥东路军到达九龙江的支流东溪边,并渡过山洪爆发的东溪。第四军到达大尖山北上午南坪、内洞一线进攻出发阵地,第三军亦抵达该地域。

  4月18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董振堂、萧劲光:本定昨日攻击,因两日来大雨蒙蒙河水陡涨,敌情地势均不熟悉,因此部队运动和攻击都极感困难。故决定明日晨总攻,以第四军在左为主攻,十五军在右翼为助攻,七、九两师为预备队,从左到右横扫以期歼灭该敌。

  ○率总部人员冒雨到前沿阵地调查,确定军事部署。决定以红四军主攻敌人的天宝阵地。红十五军助攻宝林到南靖一线敌人,红三军为预备队。

  4月19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五军团一部攻击漳州。红军第四军突破国民党军猛攻敌军风霜岭之线的阵地,并以十二岭阵地为主攻目标,击溃敌军,驻守漳州的敌军闻讯后出逃,红军占领漳州。歼灭敌四个团,俘虏一千六百七十四人,缴枪二千一百四十余支,火炮六门,子弹十三万发,炮弹四千九百发,飞机两架,筹款一百余万。

  4月20日:指挥红一军团及红五军团解放漳州。

  ○上午八时,同聂荣臻指挥部队举行入城典礼。之后进入漳州,并在缴获的飞机前合影留念。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我军昨日占领天宝、南靖,张贞主力大部被我消灭,一部溃散,俘获在三团以上,现正清查中。我军到漳州除警戒及巡查外,余均驻在城外,城内秩序甚好。

  4月21日:出席毛泽东主持的东路军师以上干部会议。会议讨论下一步工作,决定:(一)十五军在南靖到天宝一线,三军、四军在漳州一带收集战利品,搜查反革命分子,重点是搜查反动党政军机关,旅馆和豪绅住宅;向群众宣传,分发谷物给群众,扩大红军政治影响;向地主豪绅筹款。(二)严格执行入城纪津,不许拿非公用品,不许打破东西,维持革命秩序。(三)在军事上准备随时打击入闽的粤军。

  4月22日:出席毛泽东召集的红四军、红四军和东路军总部连以上干部大会,会议总结前一阶段作战的经验,报告目前形势,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

  4月23日:命令东路军各军分兵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筹款子等工作。

  4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通电,正式宣布对日战争。

  4月28日:主持召开红军第一军团总直属队连长、政治指导员、队长、科长以上干部会议,研究战利品及所筹物资的运输和宣传群众,扩大红军等问题。

  4月30日:总结龙岩、漳州战役经验及作战经过,并致电报告朱德、王稼祥、彭德怀。

  5月1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报告东路军实力和龙岩、漳州战绩统计:东路军(欠五军团总直属队及三军之第八师)现共有人员一万六千一百四十五名,马四百三十七匹,长短枪八千五百一十七枝,手花机枪二百二十一支,轻重机枪七十五挺,迫击炮十七门,手榴弹三千三百六十六枚。其中红军第一军团全军现有九千六百九十六名,马一百六十七匹,长短枪五千一百二十六枝,手花机枪一百七十二支,轻重机枪二十四挺,迫击炮六门,手榴弹一千六百余枚。俘虏二三五九名,缴获长短枪五千零五十七枝,弹药十九万五千六百余发。

  ○东路军在漳州中山公园召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会上,在漳州缴获的飞机也起飞绕场散发传单。

  5月6日: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目前粤军抽出兵力集中向漳州、龙岩进攻的可能性甚少,因此建议第三军、第四军、第十五军目前仍应以筹款为主要工作。除三军应即将漳浦城以南之部队缩至城或城以北工作外,其余各部应各在所在地加紧工作。五月十一号后,第三军集中漳州,第四军集中石码,十五军集中南靖,训练两星期后,再经华封、永福会合五军团全部及十二军,消灭入闽敌。如万一粤敌以不足之兵力轻进至水潮或和溪等处,我军当随即迅速集中力量,将敌捕抓二歼灭之,又如粤敌确已集中优势兵力向我前进时,则我军不宜求速战,宜一面调集兵力一面整训,然后进击敌人。

  5月12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第三军、第四军、第十五军筹款共约八十余万,共可解六十五万现款到军委。已决定第三军集中漳州,第四军集中石码,第十五军集中南靖。十六日各军各自原地向集中地集中,各军到集中地后整顿训练一星期。训练一星期后,如敌无变化以第三军、第四军、第十五军分兵占领华封、永福、白沙、菱石、漳平、杨美静一带,工作十日,仍以筹款为主要工作。

  5月19日: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第三军、第四军、第十五军已于十七日各以军为单位集中漳州、石码、南靖,筹款共约二十余万。已决定十八至二十四日之训练计划,中心内容是(一)使精神紧张。(二)严密检阅工作,以此实际工作教训和经验教育全体人员。(三)复习及学习军事政治上应用的基本知识。(四)将目前政治形势及任务作充分之宣传鼓动。

  5月下旬: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我们原定训练计划是二十四日止,二十四日以后行动方针,请速预示。此次工作成绩,共筹款百余万员,缴地主武装一千,招新兵九百,并建立秘密的工会和党的组织,发谷子四万石,发盐数石,物资无数。另黄中岳(原红十五军军长)、萧世峻拘押甚久,究应如何处置,盼电示。

  5月21日:国民党中央发出通电:决定调集大军彻底进剿,以靖后方,特派蒋介石为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李济深为副司令。蒋介石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围剿鄂豫皖和湘西红军,而后转用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红军。

  5月27日:接红军总参谋部通报,知广东军阀陈济棠正在广州召开军事会议,有勾结广西军阀共同入侵赣南或闽南之说,又得悉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正在开赴福建途中。

  5月29日:中革军委指示东路军回师赣南,同入侵赣南的国民党粤军作战。

  5月31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军委对总的行动的决定,我们认为极正确。(二)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五军团均是本月集中的,明日统一在此休息一日,红军第一军团应于二日出发,五军团应于三日出发,是否同意?请速示。(三)我们建议龙岩不应放弃,但目前地方武装力量不够,应将坎市之三十四师调岩工作。

  6月初:中革军委决定恢复第一方面军番号。朱德兼任方面军司令员、王稼祥兼任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毛泽东随红一方面军行动。

  6月2日至3日:指挥红军东路军撤离漳州,将缴获的二千支枪,六门炮,二台车床,一台发电机,二架飞机带回苏区。回师赣南,至安远地区集结。

  6月5日:中共临时中央发布军事训令,规定一、五军团主力应先与河西三军团相呼应,解决入赣粤军,在可能条件下占领梅岭关,再沿江北上,占领赣州、吉安、樟树,以争取南昌。

  6月6日:指挥东路军各军开始进行部队整理工作。

  ○中共临时中央发出训令,规定:红一、红军第五军团主力应先与河西红三军团相呼应,解决入赣的粤敌,在可能的条件下,占领梅岭关,再沿江北上,占领赣州、吉安、樟树,以争取南昌为目的,赣州如一时不能攻下,可先争取吉林安,同时应以一部兵力牵制临川、南丰线与樟树、吉水之敌。

  6月8日:同毛泽东、聂荣臻、叶剑英等出席在上杭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决定一、五军团经广东梅县南下,计划于月底回到赣南。

  6月9日:率领部队由闽西驻地出发,按预定计划向赣南挺进。

  ○蒋介石在庐山召开湘、鄂、豫、皖、赣五省的“剿匪”会议,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为国策,‘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为剿匪方针,‘穷追猛堵’为方略。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对苏区发动新的“围剿”。确定首先集中兵力消灭鄂豫皖、湘鄂西两苏区红军,然后全力进攻江西苏区,准备以重点进攻,分区围剿的办法,达到各个击破红军的目的。

  6月11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红十五军第四十三、四十四师兵力甚薄,共只千余人,加上单位太多容易分散,在战术的使用上甚不合宜,因为目前要迅速的消灭当前的敌人,补充既来不及,不能不把兵力集中,拟将两师合并为一师,才能在这次战争当中收到歼灭敌人大的效果,经过我们仔细考虑,实有合并的必要,请批准。以便整理。

  6月中旬: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决定取消红军东路军、西路军番号,恢复第一方面军番号,下辖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三军团、红军第五军团。

  6月13日:红军第一军团抵达闽粤边的福建武平大禾坪地区.

  ○红军第一军团第四军军长王良在福建武平大禾坪侦察地形、敌情时牺牲。周昆继任红军第四军军长。陈光继任第十一师师长。

  6月14日: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红军第四军军长王良同志于十三日在大禾土围附近侦察地形,不幸中弹毙命,殊可痛惜。建议调徐彦刚任第四军军长,第三军军长以周昆或陈伯钧(43)升任。

  6月15日:同聂荣臻率领部队离开乌鸦埔、麻布、大禾地区进至湛塘。

  6月17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为贯彻临时中央五月二十日的指示,作出《关于争取和完成江西及其临近省区革命首先胜利的决议》。

  6月18日:率领红一军团进入安远县天心圩。

  6月19日:率领红一军团到达重石。

  6月20日: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同意以周昆任第四军军长,并建议以吴高群(44)为第二师师长。

  6月21日:红一方面军下达作战命令,准备进攻南雄,以调动入赣粤军回援南雄,力求在运动战中歼灭该敌。命令规定,红军第一军团及独立第三师于二十二日由罗田出发,经安远以四天行程,于二十五日到达东坑、罗吉之线待命渡桃江。

  6月25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五军团在大余地区袭击粤军,随后准备与红三军团会合。

  6月30日:国民党军粤军第一师指挥六个团进至南康地区。

  6月下旬:中共中央改组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林彪、谭震林、叶剑英(45)、孔荷宠(46)、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47)、贺龙、毛泽东、徐向前(48)、关向应(49)、王盛荣(50)为委员的军事委员会。

  ○率领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进行点验整编,整编过程中,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取消了红四军的番号,将红四军所辖的三个师缩编为第十师、第十一师,取消了第十二师的番号。红军第一军团直辖第十师、第十一师及第三军第七师、第九师。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陈奇涵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

  7月1日:率领部队到达南雄县乌径地区。

  ○下午,红军第三军团与国民党军粤军在池江附近遭遇,短暂接触后,红军撤出战斗。

  7月2日:拂晓,红军第三军团主力攻击池江地区的国民党军,战至中午,将敌击溃。

  7月3日:十四时,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在梅岭关击溃国民党军第二师第五团发起进攻,经二小时激战,将敌击溃,并直追到大庾城下。随后,指挥部队撤回梅岭关固守。

  7月5日:致电总部:一、我判断敌人是固守待援,但余雄信三敌只能互成犄角,不敢离城增援,而待蒋陈派别的兵来援。二、关于行动问题我主张同时攻击余雄两处,目的在吸引并消灭其援兵并攻击此两城,主战时间至少须一星期,作战方法须混用近攻击法、封锁法、监视法、反对用强攻办法,宜用对壕作业坑道,作业爆破等法,俟攻击作业完成后,再行猛攻,在城未攻开前,如敌之援兵赶到适当地点时,在攻城期内,每处只以一军兵力掩护攻击作业,其余部队休息及打土豪筹款,并准备打其出击部队,南雄城外的浮桥应即破坏,两城之粮食应予封锁,部队区分应以三军团、四军、四十五师打大余,由彭德怀同志指挥,五军团十二军、四十三师、四十四师全部攻南雄,由五军团指挥,独三师应开到南雄通始兴的道口去筹款及警戒敌之援兵,一部到新城附近,向南康来援之兵警戒,独六师仍对付信丰。

  7月7日:中革军委决定成立瑞金卫戍司令部,刘伯承任司令员。

  ○国民党粤军第四师到达广东乌径地区.粤军独立第三师、第五师抵达新径地区,准备增援南雄。

  ○红一方面军总部命令林彪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十二军准备歼灭南雄出犯之敌。命令红军第五军团和独立第三师、第六师负责歼灭粤军第四师。

  7月8日:九时,红军第五军团进至黄坑,得悉国民党军第四师已于当日凌晨一时离开乌径沿浈水南岸向水口方向逃跑,即决定向水口方向截击。下午,红军第十三军进到水口附近与敌接触,红三军从红十三军左翼加入战斗,激战二小时,击溃敌二个团。当晚,国民党军在水口及其附近高地布防。

  7月9日:红军第五军团继续对水口之敌展开进攻。十二时,国民党军南雄援军赶到,兵力已达十个团。国民党军兵力增加后,即向红军第五军团猛烈反扑,连续冲击。红军第五军团遭受重大伤亡。

  ○红军江西军区独立第三师、第六师赶到水口支援红军第五军团,稳住了战局。

  ○下午,接到方面军命令后,即带领红军第一军团紧急向水口地区增援。

  7月10日:晨,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到达水口地区。

  ○八时,与红五军团首长董振堂商定作战部署后,即决定以红五军团和江西军区独立师担任正面进攻;以红一军团和红军第三军、第十二军及江西军区独立第六由左翼向敌之右翼进攻。

  ○指挥红军于十一时发起总攻击,经一小时战斗,将敌人全部打垮。之后。指挥部队乘势沿水口至南雄大道尾追逃敌,直追到大坪圩、石塘圩一线。至十九时,国民党军溃入南雄县城后,即指挥部队返回水口集结。

  7月11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发出南雄、水口战役后休息整理的命令。

  7月12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毛泽东、王稼祥:红军第一军团自闽西长途行军及进行南雄、水口战役,部队减员很多,现仅有九千五百余人。为准备对付更大规模的激烈战争,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充实强硬的主力军,则随时有打大败仗的可能。建议军委考虑战争的需要,及时进行补充。

  7月14日:率领部队以坪口圩为中心,分别在乌径、界址、崇仙、江口、罗吉、头陂、东坑等地筹粮、筹款,整顿和补充部队。

  7月17日: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击败国民党军四十二军孙连仲部,攻占乐安、宜黄县城。

  7月中旬:红军第十五军政治委员高自立、军长左权调离,陈伯钧继任第十五军军长,朱良才继任第十五军政治委员,鲍德心继任参谋长,苏进继任第四十四师师长。

  7月20日: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于南丰地区击溃国民党军孙连仲部四十二军、许克祥部二十四师、周志群部新编十一师。

  7月21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十五军缩编成两个师,尚不足额,红四军三个师不满四千人,十一师一千五百人,十二师一千一百人。北上在即,非有最大的决心进行补充,才能适应作战的需要。

  ○奉中革军委指示,江西军区独立第三、六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畴西,政治委员李井泉,参谋长宋时轮,政治部主任陈正;独立第四、第五师和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军长萧克、政治委员梁锡佑,参谋长张世杰,政治部主任谭政。归江西军区领导。

  7月24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毛泽东、王稼祥、彭德怀:目前行动应火速北上,不可再迟,须与鄂豫皖以有利配合及消灭湘赣敌人为主要原则,第一军团、第三军团、第五军团应速集中设法消灭陈(诚)、罗(卓英),否则亦不可为当前之敌之守势所抑留,应速在赣江以南或以北渡过赣江。

  7月27日:率领红一军团由信丰、南雄边界北上。

  7月28日:率领红一军团总部直属队和第四军进至安息(江西信丰)。

  8月7日:率领部队完成在兴国地区集中的任务。

  ○红五军团所属第三军正式改隶红一军团指挥。第三军军长徐彦刚、政治委员朱瑞。

  8月8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发起乐安宜黄战役的训令》。决定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组成主作战军,负责消灭乐安、宜黄地区外之敌;以红十一军、红二十一军、红二十二军和江西、闽西军区所属部队组成支作战军,负责配合主作战军行动。

  ○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发布通令,宣布:奉中央政府命令特任毛泽东同志为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8月10日:率领红一军团开始向乐安招携、望仙集中。

  8月15日:率领红一军团抵达乐安招携、望仙附近地区。

  ○十一时,朱德、毛泽东下达《攻击乐安的命令》:一、据守乐安城之敌系二十七师之一旅,共有两团兵力,城附近高地筑有工事。二、我军有迅速消灭该敌,占领乐安城之目的。拟于明(十六)日向守城之敌攻击。三、令林彪同志为攻城总指挥,聂荣臻同志为政委,所有第一军团、独立第五师、特务营及以后参加攻城军统归其指挥。四、第五军团为总预备队,明(十六)日位置于南村附近。五、第三军团十六日到达徐庄、荫水坪之线,十七日到达水口,十八日到达牌路港,监视宜黄、崇仁之敌,并策应我攻城军。六、兵站医院在招携开设。七、各军要择适当地点开设野战医院。八、总经理部及各军后方统归范(树德)部长指挥,明(十六日)日进至望仙附近候令。九、总司令部明(十六)日在望仙。

  8月16日:五时,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并第三十一师、红二十二军第六十五师和总部特务营为主攻城军,在红军第三军团、红军第五军团配合下,开始攻击乐安县城。攻击以第三军担任主攻,但攻击未能成功。

  8月17日:三时,指挥红三军夜袭东门外之敌以吸引敌军主力,该军第七师牵制西门敌人,红四军在南门主攻。

  ○拂晓,第四军在红三军炮火掩护下,开始主攻乐安。至九时,将南门及东门外之敌全部击溃,至十一时,红四军由东、南门,红三军由西、北门,红二十二军由北门突入乐安县城,至十二时攻克乐安县城,歼灭国民党军二十七师两个团又一个营,俘敌三千余人,缴获枪支二千余支、机枪二十余挺、迫击炮十余门,无线电一部。

  8月18日:方面军命令红军第一军团配合红军第三军团攻击宜黄县城.

  8月19日:参加毛泽东在前沿召开的,有各军团干部和地方党的负责人参加的战地碰头会。

  ○晚二十时,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向宜黄进攻。

  8月20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配合红军第三军团攻占宜黄县城,但红军第三军团攻击受挫。晚上,红军再次发起攻击,战至二十三时,指挥第一军团第十一师突入北门,激战一夜,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高树勋部)两个旅。俘敌近一千人,缴获长短枪一千余支,机枪十余挺,迫击炮十余门,无线电台二部,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守敌一部弃城北逃。

  ○指挥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七师和第四军第十一师尾敌追击。

  8月22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于抚州以南龙骨坡追歼国民党军二十七师逃敌大部。

  ○至此宜黄战役胜利结束。共俘敌五千余人,缴枪四千余支,攻占四座城镇。

  8月23日:红军第十二军占领南丰县城。

  8月24日:率领部队从宜黄出发,向南城前进。

  ○国民党军集中十七个团于南城。

  8月27日:抵达南城,发现国民党军在该地已集结十七个团兵力。奉命撤围南城并放弃攻城,移往南丰南城至宜黄两线发动群众和筹款。

  8月28日:红军改变攻打南城计划,命令各部队进至南城、南丰、宜黄之间地区分兵发动群众,待机打援。

  8月29日:十时,毛泽东、朱德发布《打击陈诚部队的训令》。

  8月30日:根据方面军的命令,指挥第一军团部队由新丰街、上游、子规、永兴桥、二都之线,向二都、杏坊一带集中。

  8月31日:毛泽东、朱德命令红一方面军攻击店前敌军。

  8月下旬:率领部队撤至新丰街、里塔圩、永兴桥、二都一带地区。

  9月2日:同聂荣臻致电第一方面军首长:红军第一军团于本日在抗击向黄陂进攻之敌后,已安全撤至东陂、肖田一带,迟滞敌人南进。

  9月5日:朱德、毛泽东发布《部队必须轻装的命令》。

  ○率领部队在宁都的东韶、洛口一带集中完毕。

  9月19日:中革军委抚恤委员会改称红军抚恤委员会,常务委员叶季壮、张云逸、钱壮飞、徐梦秋、贺诚。主任:叶季壮。红军后方抚恤委员会分会主任杨立三。

  9月26日:朱德、毛泽东发布《敌人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命令部队在宜黄、乐安、南丰一带地区以战备姿态做一时期争取群众、发展苏区以及加强本身训练的准备工作,在宜黄、乐安、南丰之间布置战场,造成更有利于与北面敌人决战与消灭敌人的条件。以军团为单位组织参谋旅行团,担任军事地理的调查及作战的各种侦察,将社会调查、地理调查和军事调查制成书面及图表,报告直属指挥员及上级参谋部。作战地域划分为,红军第一军团以东陂为中心,红军第三军团以新丰为中心,红军第五军团以甘竹为中心,第二十二军以南村为中心。

  9月27日:奉命率领第一军团在以东陂为中心,包含水口、登仙桥以东,苦竹坪、东陂、朱坊以北,五六七都、水南等地域的范围内进行群众工作。

  10月3日至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在宁都小源举行,会议贯彻执行临时中央《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剿”与我们任务的决议》和关于行动方针的指示电,决定立即紧急动员起来,采取积极迅速的行动,在国民党军完成合围前,主力红军首先北向出击,选择敌人弱点各个击破,以粉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会议过程中,开展了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斗争。后方中央局成员批评前方同志表现对革命胜利与红军力量估计不足,提出以准备为中心的主张,强调要及时和无情的打击‘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对毛泽东进行了集中批评。

  10月7日: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新编第四旅周至群部放弃建宁、里心。指挥红一军团占领该城。

  10月9日:出席红军第一军团干部会议,周恩来到会作报告。

  10月10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开展卫生运动的训令》。

  10月10日:中共鄂豫皖分局及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率领主力二万余人,越过平汉铁路,向西转移,被迫转向外线作战。

  10月12日:中革军委根据苏区中央局的决定,发布命令: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兼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同志,为了苏维埃工作的需要,暂回中央政府主持一切工作,所遗总政治委员一职,由周恩来同志代理。

  10月13日:刘伯承接替叶剑英出任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

  10月14日:红军第一方面军下达《建黎泰战役计划》,规定红军第三军团、红军第一军团和第二十二军分别组成左、中、右纵队,红军第五军团为预备队。出敌不意迅速消灭建宁、黎川、泰宁地区之敌,占领该地区。

  10月16日:率领红军第一军团主力为中央纵队右路,;以聂荣臻率军团部和第三军为中央纵队左路,由头陂出发,向建宁开进。

  10月17日:率领部队经白水、尖峰到达建宁客坊。

  ○致电朱德、周恩来、董振堂、萧劲光 、罗炳辉(59)、旷朱权(60)、周昆:第三军、第四军两军明日到达建宁城附近,开始攻击。时间依今夜天气决定,如今下半夜落雨,则明日十四时,如下半夜未落雨,则明日十二时攻击,各部出发时间应根据路程及攻击时间等自定之。

  10月18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攻击并占领建宁县城。

  ○红军第三军团部队占领黎川县城。

  ○朱德、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指挥部进驻建宁县城。

  10月19日:根据朱德、周恩来命令,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留在康都附近,并向南丰警戒;第三十一师集结在里心、客坊等地;第四军一部在安远,其余在泉上、泉下发动群众,扩大苏区。征集资材。

  ○右纵队红二十二军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四旅主力,占领泰宁县城。

  10月20日:率红一军团各部在地方开展工作。

  10月21日:国民党军第八师二个旅和第二十三师一个旅向龙安镇、钟贤镇等地进逼,协同驻南城的第二十四师向黎川反扑。

  10月22日:右纵队红二十二军占领邵武县城

  10月23日: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重新攻占黎川县城。

  10月24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腾代远:我们意见,我军应坚决消灭此敌,红军第三军团全部应速集中西城桥;第三军全部及第四军之十二师应速集中康都附近,然后集中兵力猛攻,以一部牵制大洋源及南丰之敌,如总司令部同意,即请立即直接令第三军及第十二军速至康都集中,如何,盼复。

  10月26日:中共临时中央任命周恩来接替毛泽东兼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

  10月27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进至宜古坳、干昌桥、沧浪、大洋源地区之敌企图是以带游击性质的行动,妨碍我军发展苏区,及征集资材,我军应将计就计,仍用一小部分兵力在敌附近分散工作,集结重兵在适当地点待敌伸出时抓住消灭之。

  10月28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我们对敌企图之判断已在昨电中述及,目前敌人仍以退守城内成分居多,但我军行动能迅速与秘密 ,则必有抓住该敌之可能。因此建议目前三军团除派兵佯攻黎川外,应以樟村为中心集中;一军团以西城桥为中心集中,如敌不退,则第一军团、第三军团自西城桥、樟村出发向南丰道上之敌攻击,均甚便利,如敌不战而退,则第一军团应以西城桥为中心,向南丰城之东南各地分散,第三军团以樟村位中心向黎川城及其附近分散。一面工作一面诱敌。

  10月29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第四军向西城桥开进。

  10月30日:指挥红军第三军进至康都、杭山圩、童坊等地待机。

  11月1日:六时,指挥红军第三军和第三十一师进至凤翔峰,向沧浪西南周家堡一带高地发起攻击。经三小时激战,周家堡、沧浪东北高地及沧浪之敌退至山下及其南北一带阵地继续抵抗。即与红军第三军团协同作战,激战至十二时三十分,攻占西云下山一带主阵地,战斗至十五时,红军击溃向黎川进击的国民党军第八师两个团,迫使敌人退守石沟圩。

  ○晚上,率领红四集结在庄上,红三军、红三十一师集结在云下山、山下地区。

  11月2日:指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红五军团攻击国民党军第八师据守的石沟圩,未克,主动撤出战斗。

  11月3日:指挥红一军团在红军第三军团配合下,再次攻占黎川县城,击溃国民党守军。战后部队分别在熊村、硝石等地发动群众。

  ○攻占黎川县城后,李青云继任红军第十五军军长,刘型继任第十五军政治部主任。

  11月8日:第一方面军一部攻克福建光泽县城。

  11月15日:红军第一方面军下达消灭资溪附近之敌的作战命令:红军第一军团包围资溪,高阜之敌右翼;红二十二军包围资溪、高阜之敌左翼;红三军团为总预备队。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三军团、第二十二军概归林、聂统一指挥,并部署进攻。

  11月16日:夜,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及红军第三军团、第二十二军由黎川、邵武附近向资溪前进。

  11月17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击溃国民党军五师一个团,攻占资溪县城。

  ○国民党政府由洛阳迁回南京。

  11月19日: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在金溪附近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占领赣东北重镇金溪县城。

  ○国民党军三个师由南城、抚州向金溪合击。

  11月20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腾代远:此次我军进占金溪完全出敌意外,敌在目前形势下实感最大恐慌与困难。我们意见索性明日三军全部进占浒湾,威胁抚州,二十二军进占上清、黄通,向赣东北敌警戒;三军团进驻白干,与南城、硝石之敌保持接触;四军仍位于金溪,一军团总部进至石坊圩,总司令部进驻嵩市。这一行动威胁抚州及赣东敌人,两面敌人均极有引退南丰及赣东之可能。如毛(炳文)、许(克祥)、李(云杰)出城或赣东敌人向我进攻,我均可给以各个击破,如目前硝石之敌向我前进更佳。此一行动,如明日实行并无冒险性,因此时敌人一下集中不及。如何盼电示。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腾代远:方面军之主力应在金溪、浒湾、南城、资溪之间取战备姿势,如敌来攻则击破其一路,不来则迅速工作,可筹大批款子。三军团主力应开白干附近,向南警戒,打击敌出击之小部队;三军速占浒湾,依环境之许可,占一天是一天;四军在金溪,并占领黄通至上清;二十二军靠近,但不可放弃湖石。

  ○指挥红军第一军团于金溪击溃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迫使敌人退守抚州。

  11月21日: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腾代远、罗炳辉、谭震林:在目前情况,我军已不能从容分兵工作,应乘周浑元、李云杰尚未赶到时迅速消灭浒湾及礼西赵之敌。明日以二十二军驻十里山部队,向上清前进与敌保持接触,军部其余一师亦向上清推进;一军团明日以一师留金溪向贵溪游击,以一师协同三军团消灭礼西赵之敌,其余四个师消灭浒湾之敌。

  11月22日:率领一军团总指挥部移驻黄狮渡,并指挥四军、三军一部及二十二军向浒湾之敌攻击,击溃由浒湾向金溪进攻之敌第二十七师六个团。

  11月24日: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向红一方面军全体指战员发布准备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的《紧急训令》指出:红一方面军在一个多月的作战中,连占七城,赤化建宁、泰宁、黎川,扩大苏维埃领土数百里,破坏了敌人大举进攻的封锁和包围的布置与其各个击破我们的企图,现在敌人大举进攻的战火已在眼前,红军全体指战员应集中一切力量,准备一切牺牲,抛弃一切动摇,来争取战争胜利。

  11月下旬:率领红一军团分别在白干、金溪、左坊圩、嵩市、后车、华村、静思、彭坊发动群众,筹款和扩大红军。

  12月1日:红军总部发布《关于加强无线电通讯工作的密令》。指出无线电已成为苏区红军主要通讯工具,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的目前,必须使电队之组织与工作更加健全起来,切勿以其为技术人员而加以丝毫的忽略。

  12月5日:国民党军重新占领金溪县城。

  ○朱德、周恩来发布《关于前方部队发烤火费的通令》。

  12月上旬:率领红一军团向黎川附近转移,集结于九都、黄陂、团村等地待机。

  12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下达攻击邵武的命令:为迅速征集资材和补充,决定消灭邵武附近之敌,开展闽北局面。

  12月13日:率领红一军团和第十三军为右纵队取道熊村、金坑向严田市前进。

  12月14日:指挥部队协同红军第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进攻邵武之敌。因敌依坚城不出,放弃攻击,回师黎川。

  12月15日:红一方面军发布准备回击黎川的命令。

  12月16日:率领红一军团和第三军为左纵队,由严田市、大庙、小庙出发。

  12月18日:率领部队抵达熊村,待命攻击周浑元、吴奇伟部

  12月23日至28日:第一方面军进行编制调整。红一军团撤消第三军、第四军军部和第八、第十二师师部,直辖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师。

  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徐彦刚、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供给部长赵尔陆、政治保卫局长罗瑞卿、宣传部部长张际春;第七师师长彭雄、政治委员蔡树彬,第九师师长李聚奎、参谋长耿飙,第十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胡阿林,第十一师师长刘海云、政治委员张兴。

  ○红三军军长徐彦刚改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三军政治委员罗瑞卿改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

  12月31日:中革军委决定统一全军机关与人员称谓:班至军团均称长,连队称指导员,营至方面军称政治委员,方面军至师称供给部卫生部,团称供给处卫生处。

  ○第一方面军下达进攻黄狮渡的命令,指示红军第一军团为右翼队第二梯队,随二十二军和红军第三军团前进,策应第一梯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