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地产在重庆的楼盘:眼底吴钩看不休——三野四大集群评弹兼及微言裁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1:26:53
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二野相比,前期亦几经顿挫,挺熬劫波,后半却傲视群雄,一度辉煌的三野战军,其革命功成后的事业赓续,后劲发挥和传统影响就明显不如人意了。举几个现象说开。47年7月反攻时即干到兵团司令的它那几名上将,解放后至文革前这一段黄金时间,除许世友外,在陆军中都没摊到较重要的军事正职(如大军区司令),更别说起海、空军。即便和尚此特例,能做上南军司令其实也不靠他在三野中的地位和影响(他淮海打响前就退出了华野,故影响不够),毛是把他作为心腹藩将放那岗亭做一制衡棋子。再就是三野的主力纵队司令相比一、二、四野的同期(如最重要的决战期)同级军将,55年评衔时均普遍低一级(52年的行政评级可能低更多),同样亦仅叶、宋一二人例外。还有一处,举凡新四军中各元戎宿将(不含陈、粟二人),如抗战初期的那批支队、纵队司令和“皖变”以后的那些师长,写文章痛说革命家史时,几乎一致地只讲三年南方游击如何凶险,草创新四军何其艰难,不大爱提起所部发展壮大与后头的华野、三野干系怎样。这个问题在党内军内的影响较大亦很显蹊跷。你可瞅瞅那都是些什么级别的党史人物:张云逸、张鼎丞、徐海东、戴季英、李先念、傅秋涛、曾希圣、张爱萍,甚至有时连谭震林亦掺和里面。这是一股可使人屏息的新四军情绪。这种情绪(或情结)的宣泄流露,有意无意间起着一种阻隔新四军与华野/三野之间历史维系的作用。再反过来考察解放初一段三野基层部队的政治意识,由于三年内战中战火频仍,伤亡重大,整补快速,中、下级官兵的成分更换得普遍彻底(团以下建制累计补员超出八成,其中属“国军”俘虏者比例又最大)。一般士兵、班排长能清楚新四军就是陈粟部队已可称有觉悟(很多反倒存有对老蒋74、5军等的由衷“感情”)。这样,也自下而上、不期至而至地隔断了三野基层向上向前传承的思想感情(若有,也多是概念性表白)。那时可能轻视了这些军队下级,延续到后来的改革开放以及大裁军年代,尚存沿用者恐怕都升到了野战军或军区的师级、军级。另一方面,宿将逐渐凋零,退出了一朝施与了影响的军旅舞台。因此,这个断层就留到了后世。 亦因如此,在下对三野主力评弹时很想续起这个“断层”的前后层级,即论道战功业绩时,需要兼顾部队的素质和传统,反之亦然。再看战功与素质之关系,窃认为素质保证乃是获得战功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则应包括战争时机及带兵将领(其中带兵将领又显得更为重要)。可举坊间最近常议论的三野后起之秀31军作比,多夸它战斗力如何坚强,成长如何快当,军功又如何出超。其实这些都是现象,要问原因,我看没两人说到点子上,反常见多将其胶东出身作为首条理由,好笑。我的看法直截了当,该军进步超常全是因了老中原5师的头牌打将周志坚(13旅旅长)。自他到山东后,无论组建新5师也好,编13纵队也罢,改为31军也成,部队的强悍作风就他带出,跟他那同样强悍的上级-许世友的关系都不大。不信你再盯它身后的32军,同样出自胶东,亦叫过一轮5师,能力就显一般,那是创出25军的老谭做它头轮军头,这下懂了吧?
  
  49年的三野部队足有十七个军,到85年时尚存九个军,再到今天就剩五个军了。对新时期的军委班子给它留这么个份额,在下没太大争议,只是根据上述关于三野部队隐含的内在缘由,对它那番号及实体的取舍不能十分认可。然而某也不便一言以蔽之,结论还需等到对三野主力评弹完毕再来确定。不过这回的评弹设想了来打一次哑谜,先不点明说道哪支主力军。三野系统各军的战力水准颇显独特,人为选拔或拉下谁都可能招来麻烦,不过评弹、分解亦自有其便利之处。如前指出,三野实为共军中首先形成兵团(集群)一级单位的战略大区,这样,颇可按其各个兵团的战争里程、战役数(质)量和战事终结能力来展开讨论,完事后其中挑它一二主力出来不就巍峨成军了?现在就来看以何阶段的兵团称谓加以叙说为好。
  
虽然三野部队编进兵团始于47年的“七月分兵”,但那个最初形态不大稳定,后来几经分合重编地进行调整。49年春全军正规化时的那个老少搭配架构亦非佳案,用它表述不清前头几年的战争发展,而且进军江南也不实用(没考虑“青兖军”须由“淮扬军”向导),故稍后渡江时各兵团又搞了一次出入调配。本篇以为还是以48年春军委认同的华野1、2、3、4兵团序列捋事妥当,故首先来看当时的1兵团。47年7月分兵西进时,华野1、4纵队形成了1兵团的雏形,那时称叶陶兵团。到南下邹、滕失利,军委命陈粟率6纵渡河南下会师,这几个纵队几乎就不再分离了。48年1月粟裕退出豫皖苏,北上濮阳整训,此时1兵团的构成正式确立下来,军史上称为粟裕兵团。
  
  兵团下属的1、4、6纵就是后来正规化了的20、23、24三个军,其主体全部由新四军1师部队扩充组建。这个成军规模在新四军中绝无仅有(3师后来在东北亦不过整成一军又三师),即便和华北八路中那几个“扩红”高手相比,此成就也能名列前茅,何况该三军还都能算做共军的一流或亚一流主力。这个业绩真的不简单。20军的三个师对应1纵的1、2、3师,1师前身就是新四军1旅,皖变前夕称苏北总指挥部1纵队,是陈粟导演的黄桥战役头号打手,打得省韩最后只能退驻山东,名分全失。2师前身对照新四军18旅,数序号能看出它更早属于新四军6师。42年冬6师由苏南北渡进入苏中后就由粟裕指挥,故该旅之后亦称1师18旅。到45年半,再改名为苏中教导2旅。它进入1纵的日子大致在45年10月下旬,叶飞北撤过江,扩编其苏浙4纵为新四军1纵并准备开赴东北的那个时期。3师最早为何克希的新四军浙东纵队,是共军抗日游击队中深入到敌后最东端的一部。44年冬该部集成为苏浙军区2纵队,它的正规战学习就是此时随粟展开天目山三次反击战为始。45年冬该纵转随叶飞,后来编为山东野战军1纵之第3旅。
  
  23军67、68、69三个师对应着华野4纵的10师,11师和12师。其中座次末尾的12师是纵队的头号主力,它全是由华中野战军8纵内的四个新四军老团组成,这一伙往远处扯能扯到当年名震大江南北的苏皖支队。10师是二师兄,它营中也有华中野的两个老团,一个同属老陶之8纵,另一个却由管文蔚的7纵派来支援,所以战斗力亦不能小看。11师素质要差些,它是自卫战争爆发后,8纵(那时改叫华中1师)北撤山东后才由来源不同的苏、淮、鲁共军各一路拼装成立。
  
  24军原称华野6纵,辖16、17、18三师。头牌16师源成分乃苏浙军区1纵队,往前溯,还可同时代表新四军的2旅和16旅,是王必成能称江南一只虎的搏杀本钱。18师是二号主力,前身是45年胜利时编成的苏中军区新1旅(老1旅为叶飞部),清一色的苏北新四军。它的“内战”看家本领是与苏浙1纵共建华中6师(共辖五个团)后,从46年的7月半袭击泰兴镇起,跟随粟、王在苏北地面速成了的。17师是外来户,入鲁时的新四军7师20旅,实力不足,6师扩容6纵时20旅调过来,临行前补进了一拨山东地方八路。
粟兵团构成讲完,结合来见战事。如果华东国共战事的重大较量是从苏中序战起算,那么上海战役无疑是它的终结点,之后漳厦岛链的那些小闹腾根本就不会给“国军”方面稍许指望。1兵团的三个军几乎一致地贯穿了从苏中至上海的整个战程,这样频烈程度的战争环境(重大战役就有十场),能够保证基本一场不拉的参与水平,不仅说明该部的战斗作风极为强劲,也揭示出各领班对麾下有生、机动力量的调用和补训掌控得较好。与朝战中代表三野的那支9兵团相较,这个领导水平高得多,那位是2次战役“凶猛”了一下,底下的3、4次回合就全体趴了窝,轮到第5仗了,才又病恹恹地在东线露了个面。
    
  苏中战役亦称“七战七捷”,整场中4、6纵队都是突击力量,那时它各叫新四军1师,6师(粟在华中时曾有一志,要把在抗战间销去或胜利后抹掉的那些新四军番号都恢复)。“七战七捷”,回忆、纪实、小说、影剧表现得很多,不乏精彩之处,所以就不必在下从初到末,摘章赘节了。于此战,只想强调三点,一、这是内战第一时刻,关内五大战区中唯一一支取与毛大打想法不同的内线歼敌样式的共军。二、粟军够胆够品,先行启战犯敌,攻击驻屯“国军”,且始终引领战局。这犯敌的理论本就有,即仿效当年少奇初到华中时的吹风名言:韩若攻陈,黄必攻韩。用到这次,就是:谁让你先攻南边李先念的?怪不得少奇回归延安几年,到七大开幕时仍不忘夸1师,有用的他几个都记住了。三、七战倒是都有名义,但“七捷”宣扬得有些过了。七战中,起码有两仗——防守海安和保卫邵乔的胜利要打点折扣。海安虽守四日,可到底撤了。军史上也有人认为“敌之第一个作战目标达成”,否则就不好解释随后李默庵“松活”时期的调整换防(李堡“国军”致袭即出于此)。邵伯防御亦有同感,若非粟裕设计以“攻黄救邵”的战术付诸战事,也不会在如黄路上打上65、69二师。又若非此仗属该两师的二个半旅前后覆灭,致使25师考虑后路罢攻,邵伯、乔墅早将一并撤离(先前的丁沟不就弃了么?)。不能因为邵伯是为新部队初战经手,挡了几天,就将它防御算成一场胜利。若将此两次守城看作“战役的转折”(粟颇精于此判)需要倒无不可,但合起来共称“七捷”,确实是不足心服于后世修史人。
苏中战役还有一奇景,很值得受创“国军”好好寻思。即在这一月半的战事中,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共军碰到、打到你那驻、援部队,可说是番号如麻!首仗宣、泰,攻击了83师19旅的二个团;续战如皋,打中了49师的26、79两个旅;海安顶牛,仅及军级番号就见着25、49、65、83四个整编师;李堡狙击它换防,打翻的新7旅又属21师;邵伯与25师几个旅再战一场;可如黄路遭遇战碰头的却是整69师的99旅,整65师的187旅,以及83师63旅的营连分队了。略数上述番号,起码有属五个军的十一个师旅。这“国军”是怎么动员、指挥的?是看到这苏中地表富裕,都来抢、占场子收保护费吧?或者是因激战需要,各师兵力有限不得不仅派一二支前来?那先前总体规划的全、半美械师是咋整编的?我在评弹四野时就曾质疑过美蒋46年初弄出的这种捞什子师、旅,内战根本不实用!一开战结果就是:指挥机构(高级)倒都见到,可真正处于一线的作战队伍、火力(Chinese火力取决于数量,至今依然)够单薄的。
    
  与4、6纵俩弟的苏中热打相反,此时流连于齐鲁的大哥1纵憋屈得发狂。先是张、黎令它返回鲁中(本欲南下苏鲁),与山东4、9师合计淄博,鲁军攻城,1纵打援。可王建安进攻不趁手,打打撤了,援军自然不来,故老叶只得张望一场。接着7月半听命越过胶济路,配合渤海7师打青州,分给任务仍打援,对象是8军荣1师。可此7师攻城手艺同样次,都没给对方造成压力,故援军亦不出动,1纵又搓一回手。8月份又被喊向鲁南,帮助10师阻击“国军”抗日劲旅小冯部,这仗也打得窝囊,半个月啥收缴未得,还丢了保卫目标台儿庄。此时的1纵看着南线苏淮打得闹热,粟谭来电每言及军力不足,把老叶啊引得血气翻烧:娘的这个山东党,来回折腾人,啥仗都配合不好,军粮还不管饱了(解放后,“揭发”出黎玉此期慢待了新四军)?惹老子火起,就拉回华中!什么叫做“身在山东心在吴”?我看这光景就象。
1兵团于华东战场的第二个大仗是宿北战役。宿北战役的历史意义,今人寡评不吹,在下却以为它真正称得起是伟大非凡。按粟裕后来的评价:它是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解决了两军会合后能否打胜的问题。我再予引申,它不单解决了打胜的问题,而且从根基上找到符合华野自身特点的作战方式,这就是:主力集中,指挥统一。华野山头有个现象很有趣,不论战争环境如何恶劣,主力愈集中(当然“核心”亦就汇集了),愈能得胜利。就以宿北战役计之,此仗集中了山野整体及华中9纵,就取得华东战场首次完歼一个“国军”建制整编师(同军)的胜利。再计鲁南战役,此仗除宿北参与主力之外,又招集了华中1师,鲁中4师(部分)、9师,鲁南10师、警旅,并以新四军部队为战役左集团,以山东各师合为战役右集团。于是乎开创了全军范围内首歼“国军”两个建制整编师的重大胜利。又审莱芜战役,这回除鲁南战役全班人马外,华中6纵参加进来了,胶东9纵、渤海10纵也参加进来了,这个气象可用“众虎同心归水泊”来形容!战役结局亦更加轰动,乃创出全军一战歼灭“国军”两个军、七个师的空前胜利。再后拿下孟良崮那种险恶仗亦非偶然,这遭华野是九个纵队倾巢出动,同时枪响,结果怎样?嘿嘿,不光“国军”大主力74师一举擒下,尚击退、惊走它那全体增援兵团。反之,若是主力分开,“核心”鸟散,华野的战争水平就一语可概括,直线下降!不以为然是不?之后的七月分兵如何?之前的两淮战局怎样?
因此,宿北战役这一转折乃是个有利的转折,胜利的转折,任何战区都需要努力寻求这种切合自己条件的转折。但是,华野的这一转折又来得颇为痛苦,按日常道理,有利或向上的转折是需要时间的积效和条件的培育来造就的。然而世事不常,或者世事又怎仅一个道理来了结?现在看,宿北这一仗的形成(“转折”蕴涵其中),并非来自任何一项“积极、有利”条件的影响作用,反倒是一个相当负面或消极的条件直接催化,这就是46年9月下旬华中共党首府两淮的失守。
    
  现看两淮失守前共军的华中战场态势,大致分成三摊,从南向北检视。粟谭之华中野战军流连于海安至泰州这段小横轴,正趁七战余威准备先攻海安,然后搞“西部开发”,拿下泰州、维扬。洪泽湖畔淮阴、淮安城,为华中分局、军区的张、邓二老住持,故称首府。警备部队来于“散装”地区,计有淮北9纵,淮南5旅、6旅,苏北13旅(即皮旅)。防区比较狭长,南达高邮,北抵泗阳,故只能长蛇布阵。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刚从淮北区退出,这一退来得过猛,已退到苏鲁边的沭阳、新安一带。若不是张邓粟谭诸同僚的竭力劝说,他早撤了摊子回师鲁南。这种阵角当然不能应付“国军”的夺淮战斗。于是“西毒”李延年9月22日袭取淮阴,10月19日一犯涟水。一胜一败后,决计于12月初由74师再犯涟水,12月中由11、69二师分攻沭阳、新安。这种打相让你施展开来还得了?那不就等于掐断了山东、华中俩共区的联系?一大把芒刺在背,涟水、盐城地方的1、6师还咋个坚持华中(怕只能学斗马超时丢刀,裸背中箭的许禇那窜相了)?所以淮阴(以及8月底丢的宿迁)作为“国军”的进兵基地,确实危险害人。这样,原先各有一套打法,各执一段说词的粟、谭(代理张邓)、陈(两淮失守他负主责)各摊不得不北上南下,逐渐靠拢了。由是,否定之否定,共军能够鏖兵宿、沭的基本条件(攻、阻兵力均需坚强),飘然降临。
    
  对于两淮失守这一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的辨证契机,粟裕在46年9月末有一段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已有揭示,是这样评判的:“我军的撤出两淮,绝对不是我们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对蒋军大规模歼灭战的开始。”但如何能开始?如何个大规模法?事件因果他没讲明。这里引用谭老板的一段话想能尽释,大意是:大家都是山大王刚下山来,以前各霸一方,各有各的特点;淮阴没失守,就各坚持各的道理。淮阴失守了,就统一了。准确不?尚需指出,宿北之战的基本条件(合兵)具备,还不能说就一定能朝正确的方向对局决策。毛泽东46年12月11日对粟裕的复电是战役的“起爆雷管”。看这电文:庆祝盐城大捷……望粟即日北返部署沭阳作战。“扣扳机”就这一下,够!
务虚够了,下面还得务实,涉及一下战事经过。宿北战役历时不长,46年12月14日始,到19日终。但是打得很激烈,甚至出现两次险情,看粟裕后来的回忆,亦曾流露些许惴惴不安。根据敌我攻守回合,我把此仗分成三个段落。14日至16日凌晨为第一段落。先看14日这天“国军”方面的进兵态势。宿迁-新安攻击线由整69师包下,指挥四个旅级部队。左军由57师预3旅出任,截止14日,被华中9纵阻于宿新公路线上嶂山镇附近。中锋由师属60旅担任,这路的前进目标是山野7师防守的西鲍宇,当前抵达罗庄、傅家湖。右军为26师的41旅,它这部大约是由陇海路南东进的,先经新店、嶂山袭占邵店、苗庄,14日一部再攻叶海子,为9纵所阻,现正集结于邵店。69师率属下92旅267团为殿后,14日正进入41旅身后的人和圩。
    
  宿迁-沭阳攻击线则由11师负责,14日其前锋118旅进攻宿沭公路旁的来龙庵,亦为9纵部队击退,正等后援。胡琏率11师师部及18旅刚进到公路线点曹家集,这厮谨慎,展开部队后就与左翼的69师交换信息。共军方面,14日之前仅以7师、9纵滞敌前进。15日晨,由郯城南下的山野突击部队1纵、8师各到达嶂山镇、晓店子之西北面,蓄势待发。黄昏,接到前指进攻命令。1纵命令为粟裕电话告之,称当日向北进犯之敌全线南溃,1纵应迅即出击井儿头、曹家集(宿-沭路线),与东面来龙庵处的2纵突击队打通会合,封住南退敌军。叶飞接令立即布置,1旅抢占井儿头,3旅直插曹家集,纵直与2旅围攻晓店子。3旅抄击路线最靠东端,但前伸最快,点灯前已逼近曹家集。可往前一瞅,傻眼。11师官兵明火执仗,正赶修工事,哪有一点溃撤的迹象?告叶飞,经查,只是五花顶、叶海子一线的69师各旅攻击不顺,后缩协调。东面2纵也知通报水分,老韦已命撤回原防,却没知会谁。叶心头直冒火,亦无法,喊了声撤!未料8、9二团此番太踊跃,早楔入敌阵纵深。当时呐,老叶那冷汗顿时就下来了。何克希自荐:这部队我熟悉,我去带出。潜行到团部,已经打起来了。报告叶飞,骂声“哇”地就蹦出来了:妈的,要是让包了饺子,不管他是谁,我一定要治他(呵,这他,指粟?指韦?可见三野也出悍将)!
    
  11师发现俩团孤入,非常兴奋,招呼四面“番将”会拢,拿了这汤怀!不想老何,此二部将,非良善之辈,让隐蔽,让钻空突围,全不理。逮着敌一斥候,短枪逼着就往敌师部引,咱光棍对光棍,直着干!连久经战火的胡琏也没料到“网中鲤鱼,敢如此犯浑打滚”。呵哈,一滚,师直工兵营顷刻打掉,又接着“滚”他那骑、炮兵营。不好,老子的“科技兵种”要全陪上!忙招精锐的18旅来救驾。人家就怕你这“典韦”扎紧阵脚,这好,他一挪开,咱就突围。两团没多大损失,漏夜脱网。15日下午三时,1纵全体会合,徐徐西撤,这就是1纵一阶段经历。
16日晨到17日整天是战役的第二段落。这段的主要战事是从16日清晨起,嶂山镇的预3旅和罗庄的60旅反扑峰山(8师拂晓前刚拿下),这场攻守热打一天半,以17日中午11旅(从宿迁增援上来)攻下峰山为止。1纵这段又遇到一次险情。它是16日晚接令穿插,前次向南,这回是由西拐北进攻,拿60旅驻地高家洼、傅家湖。当夜就夺下两地。但获得的战场态势有些凶相,北与60旅退兵纠缠,南边却要直面11师的进援路线,两相对敌。果然17日上午,胡琏指挥11旅、18旅分由井儿头、曹家集向北进攻。1纵1、3旅在蔡林至高家洼一线与敌全面打响。午后,东面的118旅也向西突击高家洼、张林,故1纵六团现在是三面受打。最危险的一幕出现在西侧之蔡林-峰山纵轴线,当日中午时分,从缝隙中插入之11师11旅在峰山逼退8师24团,然后全力向东南方挤压,攻击高家洼。所以这时刻,1纵的处境即如叶飞后来所说:四面受敌。真正让“国军”翻了回饺子皮。
  
  山野前指侦知此险情,先是陈士榘,然后陈、粟,均向叶交代撤退。老叶啊,这遭心魔不知是如何疯狂?反正是扮蛮了。不能撤!我一万多人,大白天撤退?枪林炮雨中,肯定玩完!把何、张(翼翔)副手,几个旅长喊拢,大家认可,挺到傍晚再走。就这样,阻击重新开始。3旅7团防守的张林、高家洼那段,情况最紧急。叶飞镜片子里看到,11师那步炮结合玩得真不假,118旅一阵炮炸,步兵即冒烟现形,7团一个连阵地丢了,剩五、六人跑回。横移瞅去又一阵炮击,7团另一营阵地丢失,这回剩下六、七人。消耗如此快,时间却才挨到下午3时。叶飞咬牙巴了,天黑还有俩时辰,耗下去,大伙儿得在这儿躺起。一拍桌面,撤!仍旧算大白天,咋撤法?1纵能称新四军第一主力,自然有它的绝杀招。简单明了,从旅、团长起往下点名,排成几块方队,全体上刺刀,不论前队如何仆倒,后队排山倒海压向敌人(普法大战格杀场面啊)。当然,这种绝杀亦讲战术,就是集中对付敌营一路。这回轮到最南端的18旅,典韦再凶,也经不住关张、赵云一齐冲他杀入。端的措手不及,全线心摇,护着自己那“主公”就往唐湖撤。还勒不住马儿,一直退到宿迁运河段拉倒。这种霸气也惊住了北面的69师,顿时乱成一团(怕它回杀?)。这下真懂了长坂坡张翼德那暴喝效果,先是谁落马,然后阿瞒迟疑后退,再后就由不得主公三思,全军裹着他早回窜廿里了。战争打到这份儿上,连陈毅都连呼“太出人意外!”粟将嘛,应当是经受了他战争生涯的头一次极度煎熬(后头还有两回)。
月18日后算第三段落,战事豁然开朗。战役转折点是17日子夜,8师攻下晓店子,全歼57师预3旅(这厮17日乘11旅攻峰山,绕山路退入晓店)。同时2纵,9纵75、77团等东线部队开始进击人和圩69师师部。北线7师5旅、9纵主力围攻罗、苗二庄。南边胡琏自18日起的卷土重来,精气儿就不足了。到19日69师各旅致歼,胡亦没能向戴抛个飞吻。话虽轻松,可就是这第三段,共军方面还是出了个颇戏剧化的历史情景。17日深夜,当人和圩战斗进展不大时,前指给2纵下达了一个极严厉的命令:9旅配合9纵,务限18日拂晓前坚决拿下人和圩,不然受处分。旅、团、营首长不执行命令,就地枪决。哇噻!在下留意共军史至今,无论各山头,尚未见过第二份口气有如这次第的命令,真的仅见罕有!耐人寻味的是,为啥此令不针对主攻方9纵,却只紧勒助攻的9旅?嘿嘿,没看仔细吧?9纵仅有五团(骑兵团在宿迁牵敌),却打在几个方向,而且自始至终!下这么个“酷”令我看不象粟裕风范,尤其此时他很需要团结山野,新四军2、7师这些山头(粟回忆:宿北他是只身前来,各部均生,除叶的1纵外,从未指挥过)。可看当夜野指坐满哪些人物?山野老陈自然,华中邓、张、粟在场,副司令张爱萍,参谋长刘先胜亦参局。瞧这个豪华阵容,还有啥命令不能下或不便下的呢?2纵,这可是众上司对你前面表现看法一致后所给的批斥意见。与之有应,19日上午苗庄终场一仗,41旅突围残部军史有称却是1纵两团在追撵,这只能判断它已出庄窜到西线了(因西面是1纵、8师的岗位)。看来,抗战间的新四军,问题多啊,还一直延续到后面这场国共大战。
宿北战罢,又复争战略取向问题。此时由6纵主守的涟水已失,得胜骄子74师意向沭阳。鲁南方面,12月下旬,26师的临沂攻势亦照常进行。按新四军诸将的想法,全军再战苏北一场,对象就是74师,毕竟华中上下各级对两淮、涟水失守报仇心切。这个战案为此时奔走于沭阳、临沂之间的张、邓华中流亡政府坚决主张,粟裕亦附此意,毕竟自己是这方天地的镇守主将,边区兴亡,责任自然。但山东军区张、黎不这样想,其意见是乘宿北胜利,移战鲁南,哪怕只是重创一回一直威逼临沂的整27军。山野内部挺鲁呼声亦蛮大,野指陈参、唐亮甚至自行向军委发电表达意向。此期,毛泽东对苏鲁战局的见识较卓越,态度亦客观、公正。12月25日他向陈粟发表其选敌择战的最后见解: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失亦有办法恢复。这个话见水平,重点既指出,两头亦兼论,且将“胜鲁”与“复苏”相联系,照顾了华中弟兄的“还乡情结”。战策既定,打法就要出台,要义就是迳取那近来一直在鲁地逞凶卖狠的整26师。战役编成这遭有点末尾淘汰的意思,只说相关的左路军。入鲁前将“慢热”的2纵、7师留苏北阻敌,却换来前一段张罗于涟水、盐城间的华中陶1师,这回,粟将可不想再“只身”入鲁。1纵,1师算俩野俩老大,再连同右路8师那老山东,鲁战的这个攻击力未打响就让人充满意淫。
与战见统一颇快相同,相对宿北,鲁南一战,战事了结亦轻快得多。47年1月2日夜里启动,至4日15时截止,战役的1回合即告结束,26师两步兵旅连同一快速纵队之大部,总数二万四千人即被歼灭。战事如此快当,共军方面的优势前已略表(右路军中那几只貔貅以后谈)。“国军”方面,优势不但自己省略,而且败因一大段。三点,一、战场主轴兰陵-向城方向,26师铺陈太散,除师部与“快纵”相对集中于向城、陈家桥一带外,东、西两面的169、44二旅,每家宿营地几乎都有六、七处(好夜出狎妓?)。就是说,野外村落设阵它基本以营为单位。二、铺陈、展开充分可能亦并非坏事,但紧要处得计较后援。这个条件,嘿嘿,此嫡系就非彼嫡系(69师)可比,前后左右,根本就无11师那种哥儿们,西边成犄角的是前奉军整编的51师,南面屏障就只能拜托西北系的59、77师了。当然,杂牌也得看现实表现,可前一段的台枣战斗,还没看明白?三、26师师座马励武是他妈个轻浮子弟,大战之前就脱岗(已经得知共军主力北上),去峄县过什么元旦?听什么梆子?会什么凤仙?2日到4日那一回合,他根本没在战场!所以这个仗与宿迁相比,老共优点变最优,积效不是一般模样 1兵团二军组成的左路,1纵在战线最东端,1回合开始即向西突击,打点首取卞庄,对象169旅505团。1纵去年呆鲁南,曾两次与从淮南新来的26师碰过面,受它“快纵”那坦克压制,两次战斗都失败。尤其是11月份的峄县圈沟镇阻击战,3旅抵挡坦克不住,叶飞招2旅4团出击,老马亦加坦克数量,开阔地上这种“红与黑”的较劲,高下立见。4团、3旅连死带伤千余人,最后还弄出个弃尸撤离臭名声(老马敢托大过元旦即基于此仗)。所以这回见了仇人,全纵上下高喊着“为王成报仇”的啥口号就冲进卞庄。12月3日又全歼大官庄出援的506团,接着就冲刷西面26师那批常家、马家渔沟,张家桥、小锅里营连宿营地。1师在战线的最南面,打响后分两队,一队向东抄洪山、断兰陵,隔断西北军可能的北上增援。另一队直接北攻,奔袭26师防圈最南据点-作字沟。1师已近一年没和大哥一块儿出征,所以这回耍出了苏中练就的所有套路。
  
  打到4日晨,26师的步兵全垮了(西线44旅各点为那堆山东“黑旋风”所克),这回该取陈家桥里的“机步旅”(真叫80旅)了。这仗粟将安排得妙,有点仿擒“没羽箭”那事迹,也是先制住了他那俩掩护,叫龚旺、丁得孙的吧?果然,那“快纵”缺了步兵长随,有点慌神,不想恋战。10时,战车队拉着师部曹副座就西逃。哪知从3日起,47年山东的头场大雪降下。快速纵队顶着风雪才出作字沟,后方就被李逵、李鬼们占了,只能往前面漏汁湖跑。它战前也没搞地勘(听那名头也不起疑?),现时报,这它妈原来是给车子泡澡的地方!雨雪一来,到处翻浆冒泡。那些坦克、炮车、皮卡,又是轰油门,又是踩刹车,四轮驱动也掼上(笑,不知有不?),可就是不啃地。这边还在找人推拉拽搡,那头共军两条腿已赶上,“呵哈”乐和几下后,就来爬车拿人。这回机械化一点不受用,两边人马全玩布库,还不正中“野蛮”族群的下怀?扭扯到午时三刻,除曹副率七辆坦克逃脱外,其他两万来车马炮卒悉数绑了进帐点名。空前大胜!
2回合起码有两个地方可打,但因谁都未料一下缴获那多,物流管理自然不力,耽误了两天,西北军乘乱就缩回台儿庄。所以再选战只能朝西打,一取峄县26师“残联”,一取枣庄51师。峄县那仗与本兵团无关,不谈,看1月10日起1师对枣庄的攻击。枣庄先是日寇,后是“国军”一直重点经营的工矿城市,工事、构筑物坚固那是自然。1师攻三天,消耗不小,没啥效果,充分反映出苏皖新四军攻坚战术、技术、人材的欠缺(该1团苏中攻宋家桥那次就失败过,却没及时总结学习)。这当口,原来安排往西防援的1纵不大安分,见临城敌军不出动,即转而攻击驻守齐村的51师113旅。14日一天就拿下。陈粟见此,急忙叫叶飞给枣庄出兵出招。故老叶为陶勇号脉,说你不懂爆破,队伍中也没设工兵,只好看我示范。说话间,峄县那头完工的8师23团也来掺和,这厮的攻坚水平近年来更是远近闻名。三只老虎挤一笼啥概念?因此19日晚发动的总攻,炮炸药爆带人冲,到20日中午,活计全部做完。周师长、枣庄城和113、114旅各一团,人面屋脸,熏得黝黑,等着你上前收容收尸。这回合的爆破战1纵占了老八的先手,头家破墙进城(8师有点拿大,没细查雨雪天引线受潮)。看来呆山东这一年,咱1纵吃苦受屈,工夫没白费,新四军能学到八路军强项,值!
面接着战莱芜。莱芜战役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共军方面两点,一、华东野战军正式编成,部队阵容空前雄厚(共九个纵队)。二、系于此战的计划、战案变化较大,部队作战序列改动、调整频繁,颇显凌乱。国军方面亦有两点,一、战场指挥层次重迭,上下摩擦不断。二、开始发生阵前倒戈或者有预谋叛变的案例。鲁南战役结束,华野整编完成后,粟指的计划是在鲁南或苏鲁边再打一仗,目标就是已前后进入鲁境的整11、74、25师那几个宿敌。如果这仗打成,下一场必南进苏北,这已是一种很能代表华野主力意志(此期许、王那些鲁汉还说不上话)的华中情结。2纵攻击白塔埠叛军,就是这个计划的布置实施,欲以围点打援战术诱敌展开。不想胡、张几师不为此动,仍密集北推,渐近临沂,华东战局一时陷入僵持。
  
  就在粟等仍苦心圈敌之际,倒是入鲁以来已不大具体过问指挥的陈毅,看相亦颇烦恼时,突然一语喝出:何不到北边胶济路歼敌?粟凝神对视,对啊,顿时胸臆豁朗。这种情形在科研中每常见,当哪学科高人苦思聚神于某问题而经日不得解时,侧旁一外行或闲人,兀地冒了一句“怪话”,哗啦一下,困局人的思想闸门马上打开。既这样,大家的视线就毅然转到北面那出济南夹击共军的李仙洲兵团身上。当时没咋留意它,这不,前军正拢博山。这个战案变化就大了,有几百里地要长征。部队作战序列改动烦多此点,可就1兵团的几个军说话。47年2月10日出发往北时,决定1、6纵组成左路军,攻莱芜、口镇;4纵、7纵组成中路军,攻颜庄。当18日1纵到达莱芜西南时,却改由右路的8纵来搭档,南北二面夹攻莱芜。6纵自攻口镇,4纵仍攻颜庄。隔一天,19日前指又告1纵,8纵北边还有事,只能来一师。这算战前。战中,20日黄昏1纵开始攻城,1、3二师各在西、北。头一天战斗,照李仙洲的原话,“双方杀了个七进八出”。结果,3师负责的小曹村,1师负责的西郊铁矿,均未得手。21日,城内73军反而开始步炮反击。叶飞纳闷啊,说这敌人不行,可咋这么能打?上午8团抓到俘虏,才知原来颜庄那里的46军亦窜进了莱芜(73军193师则是早前撤入)。妈的,4、7纵扯啥俅蛋?无人回答。
   战后才知,4纵压根儿就没到位,7纵要等谁换防?总之是都没管46军。再望北边,8纵24师打下停,停下打,特窝工,搞啥名堂?就自己这儿(原定只负责73军部和15师),和敌人全面交错上,不冲还不行!史记:一直到22日晚,1纵都是一家“包干”莱芜,计划的五个纵队(1、4、6、7、8)包围73、46两个军的任务现在是老叶一肩挑,足足四万人马!这个打相悬,好在46军CEO是党国叛徒,故没见它努力打,否则1纵再管用,莱芜战役亦要流产。现在看,这头场仗安排就出问题。即使20日前“国军”行动变数大,我方得不断应对调整,但总攻那时刻,最终参与的部队总得敲实吧(这有嘛困难?若有,宁可缓打!)?这是一。二是打响后8纵怎能只顾东面?总不能为了歼击一偏师(77师),放了主线这头,何况支线和庄处,共方兵已裕如(8、9纵四个师)。为此,解放后叶飞每忆此段,就数落起王建安。
  
  颜庄那潭浑水亦蹊跷,搅起4、7、2纵(它是二期北上,史说接防7纵)三伙,任仨后人咋个扯,窃以为前指责任不容推卸。看过建国编史对后面的泰蒙战役的评论,感觉用于说道本仗也合适。话是这么说:“如陈兵团27日受令进迫兖(州)济(宁),29日已全部过汶河,当晚又急令东返,以致既未能乘泰安之胜进迫兖州,继续在津浦路西扩张战果,调动5军等回援;又赶不及围歼蒙阴之敌。在这里,也表现了指挥上的要求与部队实际调转的速度不相适应,要求急,而部队实际上赶不及。”感觉如何?道出了“急”与“不及”的个中原因。看来浑事还不能光盯下级。
  
  吐丝口那头的6纵倒是一直陪着老叶恋战,可就是出不来战果,帮不上忙。这场仗属6纵首次战山东,故老虎是一上场就将16、18师两主力全派出,攻击对象是12军拉在莱芜城北的新36师(伪军改成),战斗过程和4纵上轮攻枣庄很相象,亦是七上八下地开花不结果。看来新四军“武学”家底全来自“南少林”,善偷袭短打,亦长于野战,可一说到攻坚克固,那几下子基本不行。
莱芜战中有关“国军”的浑事、蠢事就更多。好象哪位西方兵家说过这话:势均力敌者对战,就看谁犯错误少。上面点出的指挥层次紊乱战前就发生。先是高层之间在PK,陈诚令2绥区部队直接南下,配合临沂方面攻沂蒙。王耀武却提议兵出博山、莱芜一线设阵,以逸待劳,兜击北移的陈粟。王好读书,讲的都是兵学战典(我对他那“青州至兖徐自古三条进兵路线”有点兴趣);CC善权术,对付你就用总裁口谕。胳臂拧不过大腿,没法。南下到颜庄、新泰后俩又干一场,老王闻到共军气味,急令三军递次回撤莱芜附近。“小鬼”发怒喝停,于是73、46两军又原路南返。这么一来二往,就磨到了2月17日(这天华野北上先锋1师抵达莱芜)。
    
  中层2绥区内,霍守义12军本来打头,可行动滑头,引发李仙洲愤慨批斥。可王司令却极海容,直接令它转返博山,这不等于高层要姑息养奸?19日晨临战至22日晚决定突围,这一段的战事攻守,兵队换位,全由小王遥控下令(如他喊新泰46军北返;命博山77师南下;直至最后下令往口镇突围),老李不过一军中祭师。挨到23日晨突围,总算收回指挥权时(陈、王对高危活计倒是一致静默),这老几的鲁钝迂直又来坏事了。既然前一段已对小韩(练成)心生疑窦,这生死之际怎么非得一同上路(就不怕他真送你“上路”)?候他这两个小时,足使共军再会齐几师几团。这么个仗义行为还只有双堆集那戆黄维能够一比(那次是要等个什么信使)。直到老韩(浚)心急火燎来催促,才拍马款款出发。这种大哥风范,搞啥不好,非弄刀兵?
    
  最后涉及叛变事。几大战略区中,华野比谁都显出一优,就是它的敌工部能力超强。但凡重要战役,它潜派的特工出神入化,都能联系到“国军”一部,使之临战(早了不算水平)倒戈或弃岗。从本次莱芜韩军长的“脱险”开始,济南攻城前降了吴化文;淮海开进时小冯脱岗,何、张起事;渡江炮击中要塞反正,舰队投明。就是那最后一战进上海,亦差点弄成兵不血刃,未遂起义的首领好象叫张权?看看,都是关键时机,紧要阵地,核心力量,一举功成。这种内叛反推,动荡飘摇党国,再怎生禁受?类似战利,二野亦曾享受一次,所以之后就老想着推广“高树勋运动”。可效仿者不多,只见打到希望渺茫时,“国军”哪部,放下武器(川滇起义不同,那过了关键阶段)。小韩对华东“国军”的历史性影响,就是开了个头,先走一步,给潜伏党人或识时务者做了样板。
现在清点本仗收盘。与22日之前那三天的攻防僵持全然相反,23日上午开始的共军野外反突围却在九小时内打完。“国军”突围前一日,华野又调整了一次总攻部队序列。粟裕大约意识到前一阵兵力组织不力,多半因于军头之间搭配不当(头次部署,8、9纵队成右路,可王建安根本拿不住许和尚,反为其左右。二次调整,调1、8纵搭伙,老王头又基本不喝叶南蛮那一壶),所以这回集团重组得考虑人的因素,左集团新以1、2、7纵构成,叶飞为头;右集团则由4纵、6纵18师配合8纵,老王领导。这个调配就显凝聚力了。
    
    与共军的胜势优化相反,“国军”的突围设想则完全错误。先批王耀武。这小王自雪峰山反攻出名,就被党国捧为至宝,其实名不符实。且不论战前对北上共军基本不知(有几人能比胡琏“用功”),只言这打几天出来的心得,仍是一堆草莽。对家此番“主叫”,一把新四军花色(此期8、9纵尚非主力),它特点在哪?野战厉害,攻坚不足。现你力主突围,直当是弃坚就野,弃长就短地找死,存啥走脱念想?对口镇的战况更属误判,共军攻坚固不顺,可镇子多半拿下,现在36师剩那点田亩,你可有卡量,能通过或稍息你那两军五个师?再看此口镇和莱芜距离,只有十五公里。这点空间,能成两地受围部队的会师路线?好好划拉算盘,占口镇和据莱芜有啥区别?值得如此甩本投机?再看李仙洲,这战争后段整一颟顸混日形象。小王没阅历,你对新四军还不知?当年皖西领着92军很会摩擦,这回真打反倒声气变小。你主张固守莱芜就该坚持啊,虚什么,莫不成陈、王俩“秀”上司还能拢前下你岗?再说出城易生变,嗨,就别提你对46军那嘴唧唧歪歪了。这么些急色、浮皮、潦草的“党国”鼠类,能鼓捣个啥名堂?
    
    对比已控胜面的对头粟将,围歼这一令反倒下得格外审慎沉着,他待完全查清73军15师(担任后卫)出城才命令出击。仅言及双方将帅之间这一素质指标,亦不难测准共军随后的野外攻击效果如何了。还摆出个左军73,右军46,集团总部居中,人模狗样的三路纵队行军呢。果然没走多远,就在五里地外的芹村,高家、张家两洼处,华野五支纵队一并长身、露脸、靠拢(这回吃肉,倒都齐了),只见“国军”那阵型稀里哗啦一阵乱,几万人完蛋。
  
孟良崮战役是华东战区国共主力的对决之战,决战结果将促成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新一轮格局。战役开始前“国军”的战略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对共军的全面进攻变成了有选择的区域重点进攻。其中军事重点区域放在山东,政治重点区域则认定陕北。进攻既然能称之为重点,那么用于实施战役的部队绝对是精锐。现在看47年3月初会集于山东腹地的三个“国军”战役突击兵团。
    
  1兵团汤恩伯部,六个整编师麇集于新安、郯城、临沂一线,先遣军74、25、83、65四支,沿临(沂)蒙公路从南向北攻击,目的地取蒙阴,此为南线。2兵团王敬久部,从冀鲁豫战区转来鲁西,辖5、72、75、85四个整编师,前头5、75、85三支组成“三叉戟”阵型,由西向东逼近泰安、大汶口,下一地点定为莱芜,称为西线。西南方向还有一家,欧震3兵团,率11、9、20、64、84、7、48七个整编师(后7、48二师调出新成立东线,由1兵团指挥),从宿迁、徐州沿津浦线北上,接管兖州、邹县后转向东面,斜刺里突击新泰。该伙前锋、中卫各一,整11师和整64师认定,大约可叫“西南方面军”。
    
  只提及后在孟良崮圈子内外打响几支的精锐品质。74、11师,5军五大主力之三,中央“品牌”自不用说。南线的25、83师,属于何、刘、顾三位黄埔“教习”带出的老嫡系。西北面75、85两师,则分属陈总长和汤司令,中央军内早就自成一体。正西方的65师为余汉谋粤军精华,此时已算半嫡系。东边7军、48师两个,就是盛名华夏廿载的桂系军了,品牌与中央大主力能有一比。“国军”精锐如此用度铺张,集合于鲁中、鲁南又如此密集,目的当然是找打。共军若不应打恐怕解决不了生存问题。对付这等强度的进攻,有两个战法可用。一是移兵就敌;二是分兵诱敌。从47年4月1日开始迎战到5月13日孟良崮打响,这个时期就是共军方面移兵和分兵交错运用从而创造战机的阶段,军史上称之为泰蒙战役。移兵无非是调动主力迎敌,这项行动大的就发生了四次。
头一次就是4月1日华野主力五个纵队从淄川南下,展开于蒙阴、坦埠之间,准备待见由临蒙公路北上或由泗水东进的一路“国军”,因逃敌告密致使战事流产。第二次发生于该月底,粟裕调集了2、4、7、9四个纵队分头突击临蒙公路线上的桃圩、界碑和青驼寺,打上83师的二个旅,后因敌南缩布阵而战果不大。第三次在紧接其后的5月3日,华野主力北趋新泰,包围入城不久的整11师,却为东进的王敬久兵团逼退。第四次布置在已接近孟良崮打响的5月10日,当时桂系7、48两军从河阳出动,攻占界湖,有抄袭沂水迂回坦埠的意图。这次华野只是做番后勤粮弹准备,不及动作,74师对坦埠的“中央突破”攻击就开始了。
    
  归于泰蒙战役的分兵行动也有三次(实际实施两次)。第一次也是47年4月1日,华野主力开进的同时,陈粟决定以2、7、8三个纵队八万人向南渗透,欲打马头、郯城和新安,拉动“国军”1兵团回救苏北,再以主力尾后跟歼。反“重点”的头一仗就选中苏北,真是了不断的粟裕情结(原来华中的那些难兄难弟都“退养”了,只能重新冠名了)!这个打法不仅因泄密事件而终止,而且与军委的战役构想思路相违。第二次就是4月20日成立了陈士榘的西进兵团指挥所,调集1、3、10纵西攻泰安,欲引莱芜的“国军”2兵团回援而造成战机。22日攻城,26日72师了断,也不见中央“国军”哪部响应。因为此次重点进攻的总指挥是顾祝同,他的思想是歼灭共军有生力量,不象守长沙出名的薛岳,老有一股城池情结。
  
  二次分兵无效果,因此跟着就有了第三回。4月29日,粟电告陈兵团1纵,会合另派来之6纵组织一集群,向东折入鲁南敌后,那用意仿前,自不待言。这遭,连毛泽东亦感觉疑惑,他在接到5月3日华野电报后于6日复电,“目前形势,敌方要急,我方并不要急。鉴于青驼寺教训,尤不宜分兵,不但1、6两纵不宜过早分出,即7纵亦似宜暂留滨海地区一个月左右……”这个意见华野执行了但有折扣,1、7纵南下计划取消,但6纵仍留鲁南平邑。那想法大约还是需要预置一点若哪部再度南下或西进时的接应兵力(现在唤作抓手?或者踏脚?),倒非将此阵点于后来的恰到好处吹成什么鲁南早埋伏兵。
    看此三次分兵的思路和行动线路,与后来的“7月分兵”样式蛮象。那回也是一个陈士榘带一个西兵团辖仨纵队奔泰安、大汶口;1纵、4纵(顶了6纵)组成什么叶陶兵团入津浦路鲁南段。跑了一大圈山路,减了一半兵勇,损耗极重,没啥收获。最后两伙人不得已在鲁西南济宁地面取齐,呼吁等候增援。联想到现今某派言论,将“7月分兵”失利责任全卸于军委毛泽东和前委其他领导头上。按他说法,似乎当年仅粟一人“众人皆醉我独醒”,反对分兵。这种言谈如果不是出自心智不全者,就是典型的蒙昧行为了。如上指出,孟良崮战前(即莱蒙战役)的分兵和孟良崮战后(即“7月分兵”)的“分兵”有啥区别?不能因为仗打胜了(如攻克泰安)就闭口不谈分兵得失,也不能因为于后来决战大有贡献,就对分兵所成结果(6纵那站位)夸夸其谈(什么“敌后奇兵”或“飞兵激渡”的使劲炒)。反之,仗打败了(如济宁未下)或者劳师害众了(如叶陶突围西窜),就怪罪领袖出“分兵”怪招,或者指责同志均与“附议”。若此,天地良心有悖不说,尚丧失观众人心。
    
  其实单论“分兵”,它只是一种战术,本身无所谓对、错。“对、错”所以出现,全因对战场形势及敌我条件之判断当否,因应方法如何所致。莱蒙战役中的分兵没出大问题,正是它在必要地调动敌军之后又及时收拢会集,保证了必要的歼敌主力阵容。可看大陈那西进兵团,其分合天数就十日左右,4月21日分开,5月2日即合拢。另一点就是莱蒙分兵没有几线同起同出,而是交错或者递次派遣。陈叶三个纵队西开,陈粟主体仍然在握;6、7纵队再派,西进兵团复归,主力比之偏师的重心所在始终清晰。至于此时期老毛对华野战事部署的意见,我以为判断正确且较高明。他对华野分兵御敌的战法一直不大赞同。莱蒙战前的3月初,他就致电陈饶,提及“你们5个纵队争取休整半月以上甚为必要”。哪五个纵队?当然是指华野主力。孟良崮战前的5月4日,他电告陈粟: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要掌握最大兵力;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后方。因此请考虑1、6两纵是否暂缓南下为宜。如果说此电仍是商议口吻的话,那么前段所引6日回电,就基本是指示的语气了。但话又说回,如果粟不“打折”执行这些电示,怎会有后来6纵的轻取垛庄?因此,还是那话对,毛泽东思想是全党“互动”的结果,军事上更是。 总括华野在孟良崮战役前的40天内(4.1-5.13)为寻找和创造战机所部署调度的四次主力移动(算上孟良崮是五次)和三次分兵出行,深深体会到作为华东军事首席的粟大将,为早日打破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确实是做到了苦心孤诣,殚精竭虑。但操持是否过度,心情是否太急,在当年上下级间就不时有人持以异议,如今的治史者间亦不乏说辞。高层的毛泽东在上述所引的5月电文中,曾多次提醒陈粟(实际就粟)。“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中层将领也有想法,如上面已引用过的陈兵团西进归来的总结:“在这里,也表现了指挥上的要求与部队实际调转的速度不相适应,要求急,而部队实际上赶不及。”基层官兵表达得就更直截了当,编成了顺口溜传播:陈司令的电报嗒嗒嗒,小兵的脚板啪啪啪。
    
  即便今日,或成一家的刘统,在其华东战争纪实一书中也传达了类似的看法:我们的缺点是在连续大捷后存在着轻敌和急躁情绪,急于求战……面对敌军的进攻,我方决心多变,4月上旬先集中,中旬又分散,下旬再集中,使部队调动多而疲劳。轻敌,我以为粟在孟良崮时期尚不至于(但打南麻、上海那几仗就明显了),但急躁肯定有。你看他指挥全军几次在那营垒密集的“国军”战阵中南下北上,东奔西走,直如入无人之境。他心情不急切,能冒这种险?总是想觑空或拉动敌人一股予分割罢。有人说,他最终寻到能剜出74师那稍纵即逝的机会,显示了粟军事能力的卓越非凡,我倒以为这是他精神世界里高度责任感和敬业心付出后的必然结果。即使此次仍打不上74师,那么早迟也会另有11师、25师、5军那种猎物入他毂中。天道酬勤嘛!综合上述各看法,我想对此期粟裕还是要有持平之论,想了这么几句,看家以为如何?胆是何物?全仗武功;报恩心切,急躁何益!
  
过门扯了许多,现在来看属1兵团的这三个纵队于孟良崮之战的贡献。大致先说一下它这地形。孟良崮所在地方叫芦山山区,“崮”不过为其主峰之一。造物者对芦山范围区划得很清楚,西边的临蒙公路与由北绕东的汶河流线两厢一围,区域大致就出来。南面兜底这头是一溜山峰,依次是:孟良崮,万泉山,桃花山。芦山北面因靠河流,故山形略低,北向南伸延,山势就逐渐高陡了,形成了一些阶梯状的凸台。再延至孟良崮、万泉山等峰麓,就是石崖的概念了。汶河对岸有些村落、高地,靠北几个是曹庄(蒙阴东南),杨家寨,佛山,三角山,马牧池(按西-东走向);河道以东亦有几处,较重要的是依汶庄,界湖,留田(按北-南走向)。西边临蒙公路蒙阴至青驼寺一段,也有一批村镇,北接蒙阴城南的曹庄,往南走是桃圩、界碑、垛庄、埠口,再下去就到青驼寺了。这批村镇的东侧亦属芦山范围,峰峦有蛤蟆崮、覆浮山,天马山几座。
    
  再看5月13日傍晚共军的孟良崮战役打响前74师的战位。前一天晨,实行中央突破打法的张灵甫在艾山、重山之间北渡汶河,攻占了华野9纵的佛山,三角山,马牧池几处防地,最前面的57旅打到了华野前指所在地-坦埠西南的黄鹿寨。12日夜,共军高层歼灭74师的作战计划和方案终决,部队开始集结。13日黄昏,战役开始。坦埠西北的1、4纵队向南运动,4纵接手9纵交付的汶河以北、佛山以西阵地,与9纵共同组成战场北线。当晚,南下右路1纵1、2师将曹庄、杨家寨之间的25师前锋部队击退后,越过汶河,沿公路东侧和芦山之间的坡地穿插。14日凌晨,配属1纵的前卫独立师南插抢占到公路一侧的要地蛤蟆崮、天马山、界碑,并向垛庄方向前进。上午,独立师将阵地交付随后赶到的1师后,即与2师一起转攻东面孟良崮高点。到当晚10时,当南下左路之8纵南插沉底,攻占了万泉山西侧要点老猫窝后,华野东、西两线部队形成的包围圈即初告合龙,战役的穿插分割阶段完成。
从5月14日上午1纵2师、独立师开始向东突击起算,到15日下午1时总攻前,这是战役的压缩巩固阶段。这一段,北线西翼4纵拿下黄鹿寨、佛山后,过河推进到芦山区域,逐点攻击那些阶梯形的“数字平台”(如540高地)。右侧,1纵3师7、8二团继占曹庄之后,对蒙阴南援的“国军”65师进行阻击。1师四个团(1师三团加3师9团)在廖政国指挥下,对退据蒙阴公路沿线的25师之重新进攻展开了全线的封堵(刘统称战线长达六十公里)。这个方向的阵地防御战打得最为惨烈,25师黄伯韬是倾其所有对覆浮山、界碑、天马山各点展开了猛烈的步炮协同进攻。15日中午,在1师一线团队伤亡殆近之后,覆浮山、界碑相继失守。战线西南方,1兵团6纵是15日拂晓突袭垛庄得手的,这就是前面扯到的那支鲁南伏兵。拿下庄子的左路18师马上与西北方的1纵阵地贯通;随后右路16师也与东南老猫窝一线的8纵取得联系,这样74师南面的包围圈就巩固完善了。
    
  15日13时进入战役三阶段,共军东西南北五个突击纵队的头轮总攻开始,到当晚,74师的防区已被压缩到东西三公里,南北二公里的狭窄高地。这区间全是石岩秃壁,没什么草木,并且水源断绝。16日早晨,共军再次发动总攻,这一回炮火的作用就大狠了。见过采石场炸石料的人都知道那厉害,真正的天女散花、飞砂走石。何况这回是四面八方各种炮型发弹,弹道不一,有的是落地爆,有的是横空扫,有的干脆就夹着石块冲头顶来。74师,从来都是炸别人,哪曾受过这种罪?还没有好还手的,重炮、坦克、战车,早在登山前就弃了,眼下只有火枪、手炮加榴弹。这种一边倒的战斗其实没看头,抵近拼搏那时刻亦是,就见你这坑里、残废堆里起身一个,对方人海中没死扑上来的就有好几伙,咋肉搏?再躺倒算了。
    
  这轮进攻到中午间打完,所有的“数字高地”全拿下,西面、北线的51旅完了,中部、南边的58旅也完了,最后轮着孟良崮险峰上的师部和直属队,曾经风光无限的张师座在哪山洞里叫6纵逮着给毙了(现在懂了当年为啥命名为孟良崮战役了,就因老张最后死那儿!否则叫芦山战役更妥当,真是留“芳”百世啊)。16日午后还有场搜山战,那是粟裕发觉74师被歼人数不合。到下午4时半,搜缴出这伙人,共有七千余,在雕窝与孟良崮之间藏匿。那是9纵的进攻路线啊,咋漏过的?这伙残余组织纪律好,潜伏时一致静默,不象是散兵游队。具体番号,军史书籍都没说,我感觉应属从汶河后撤归来的57旅(战火中每少见这番号)部队,谁给个回复?先谢了。
1纵于孟良崮一战中的功劳在华野各军中可说无与伦比。穿插阶段它那进兵路线就仿一根丈把蛇矛,几处都放刃口。3师堵曹庄是一“刃口”,1师守界碑、天马山亦是一“刃口”,2师、独立师连成攻击西线,更是五把尖刀之一。此外,忙里抓闲的1纵尚遣哪团往垛庄,在6纵攻袭开始时施以援手。如果哪军对峰山那次1纵的“四面受敌”还有质疑,或者对莱芜战役中1纵的“独打一城”尚自嚷嚷的话,那么就孟良崮这场看,突击兵力和阻援兵力华野本有区划,试问还有哪军形象能象1纵一样,既算突击主力,又独阻援一路?或有哪军亦称曾经有过参与,那么请再说明,是在何关键时间,或者何紧要地段?因此,别看那些能称后起之雄之秀的嘛部如何争夺争讼,1纵在自卫战争开始以来这三场大战中非凡而又独到的表演,绝对坐稳华野全军老大位置。加一句不多,好事者尚须认准哪期是华东战场的爬坡阶段。
  
  尽管如此冒尖,大哥不时还需小弟扶携。如战役三阶段的15日16时,“国军”25师继夺下覆浮山、界碑后,兵锋直薄天马山,此时西线内外侧之25、74两军只间隔五公里(几同保罗斯与曼斯坦因那距离),为组织救援以来74师生机最显的一次。此时25师108旅(此乃东北军中头一凶)那杀气已贯透天马山,1师倾家荡产,老廖正待挥刀自攻时,4纵28团哪营正好奉命赶路,廖师当即喊营官拢前,随他西转。也是哥几个的深厚感情了,营官迟疑片刻,迸一句:哪儿打不一样?豁出去了!就是这一伙生力将已上到山腰的“东北军”又赶下沟底。此景使人仿佛又看了一遍斯大林城郊,曼斯坦因与保罗斯那只差“最后五分钟”的生离死别,然后,“情人”渐隔渐远,直至一方香魂陨地。
7月分兵。孟良崮大捷后的华东战区,虽然共方形势仍然严峻(“国军”新任战区总指挥、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又部署了新一轮的三路密集进攻),但是应该说,华野已经过了这场国共战争中己方“爬山”阶段中最为艰难的山坳子,前面也许还有一、二处稍见难度的坡地,可谁都相信:而今能够从头越。但是冥冥中略隐略现的历史造化大师给共军开了一次玩笑。“7月分兵”的成因关系本文前面哪段已略加梳理,指出主事几位均不“无辜”,多少都有分兵的思想基础。当然,直接责任仍得算在老毛头上。进一步查看资料后,以为此事又有新的体味,很可能分兵的起因端倪正为大将所致(就象后来的“小淮海”)。有本上世纪90年代出版,叫做《雄师狂飙》的三野纪实书籍就是这样说的。引来一段:
  
  毛泽东收到陈粟的电报之后,立即召集周、朱、刘等领导开会,研究陈粟的报告。
  周:陈粟他们打算让6纵王必成部向临沂-蒙阴公路出击;4纵陶、王奔袭费县,7纵成、赵佯攻汤头,……
  朱:如此说来,我们得改变战略战术,让他们分兵了?
  刘:凡事顺其自然嘛。
  ……
  毛从座位上站起,点烟,兴奋地说道:如此说来,陈毅倒是捡了个便宜。我看就要他派两、三个纵队出鲁南,先攻费县;再攻邹、滕、临、枣,纵横出击,……
  朱附应。
  毛:老总说得好,临蒙段就无须控制了,空费兵力。另外,陈粟还应在适当时机,用两个纵队经吐丝口攻占泰安,扫荡泰西、泰南,给老蒋来一个遍地开花。
背景有了,再看1兵团各纵在“7月分兵”中的经历。7月1日夜1、4纵队组成之西进兵团开始南下,过临蒙公路后走五百里。7日在鲁南费县打上59师38旅(即大名鼎鼎张自忠的抗日老底38师),一宿全歼。跟着又在峄枣重创了77师37旅(原29军37师,芦沟桥抗日守军),呵呵,看来“国军”杂牌抗日队伍还是抵不过其嫡系抗日军(如74军)的。这两仗一打,北面的“国军”就回援了,整整七个师(军)压上。这没什么好说的,本来就要这效果。
  
  但接着兵团的打法来问题了,首先应斟酌是否再要攻城(别管老毛那前电!)?其次亦不应分头各攻一县。遗憾,粟裕没来,不会变通。1纵拈到滕县,4纵分到邹县,14日开工。谁料这西北军、川军野战诚不行,可守城术那是抗日传家宝。俩纵攻到18日,啥进展没有,倒给了南下“国军”充分的拢前时间。19日4纵南下会合1纵,意图两家先拿滕县,还以为这仍旧是宣家堡、泰兴呐?也不看看对方城市那体积!果然无效。挨到20日,不好,陷入四面八方围近的“国军”圈子了。这后面就惨了,只有安排突围。也好,新四军本来就擅长突围,皖南突围,中原突围……先想从来路返回,24日在枣庄处为桂军截住,过不去。电告陈粟,前指当时头就大了。不过叶、陶打困难仗还是蛮有灵性(多亏苏浙那些磨练),当即决定转向西北,过津浦路去鲁西南,会合陈唐。这后面的艰辛磨难、牺牲空前就不详描了。反正敌军重压之外,还有一种让人喘不出气的感觉。原来鲁西南这地方是水网区,只适合泥鳅呼吸。
  
  看8月1日两纵终与陈唐会师后,大陈对这突围队伍的描述:“身上除了短裤、背心和枪支弹袋以外,什么都没有了。他们浑身泥水,脚板都泡烂了,许多人还流着鼻血。在这种情况下,1、4纵队的战士们仅仅提出这样的要求:发一双鞋子,睡一个好觉,吃一顿猪肉。”嘿嘿,啥革命理想、反攻热情都没了。这算外在形象,再看它实际损失。刘统书上说,1、4两纵伤亡各五千,减员各五千。1纵1师仅有四营,2师六营(内一个地方团),3师一团。哇噻,赶上中原突围的精简水平了。还真象,突围前分开的那4纵10师,在彭德清的带领下又玩了回向东佯攻。掩护主力西窜后,绕返沂蒙,损失不重,又来一支遇难呈祥的“皮旅”克隆!
孟良崮前面这“山坳子”也转得太急切孟浪,反应不及就滚下山坡,车翻人残。瞧他一车人大捷后那轻敌狂躁劲儿就知道要有事。战略战术前停后启,观念转变一天弄完。老毛都念叨:要准备、要适当时机。可上上下下,没二人等到脑壳清爽,急冲冲三股杀出“齐声唤”(包括南麻)。好了,到了鲁西南,革命见底了,前一年的涨势基本落潮,又得重头开始积分。这比刘邓那“板块”还迅猛的掉价(他抵达大别山时情况尚可,亏损是后头的坚守)该怪谁?大家心里都在盘算,不敢犯上,就问粟郎。见到47年9月3日郓城王家楼会议华野各纵司令“批陈(粟)整风”的讲话,只转1兵团三杆战将的说法,各录一段。
  
  叶:鲁西南水多,泥鳅成了龙。吴化文过去是我们手下败将,现在居然敢跟着我们打。
  陶:七月分兵,开始我就不赞成,大家想想,一只手,是握成拳头打人有力,还是伸开指头打人有力?
  王更冲:现在是我们手下的败将,追得我们东奔西跑,到处躲藏。真他娘的丢脸,又窝囊。我觉得,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责任者是陈毅同志,粟裕同志。
  
  看看,全推给领导,威望就直线下降不是?还都苏中子弟兵呢(其它“族群”就更放肆了),队伍伤重了,日子难过了,就全不念及苏中七捷,宿北转折,沂蒙大胜那些英明决策的好处了?还好,还叫同志。
  
  这回连远处爱批人的饶政委也看不下去了,会议精神不对,陈粟是来带领大伙儿重整旗鼓的呀!赶忙向军委报告。还是老毛雄霸,电报一摔骂出:乱弹琴,这叫贻误战机。告诉陈毅,让他速命部队出击(后台词:老子妃子都点齐了,等着坐天下!)。唉,华野将士,出口闷气都不行,喝斥一顿再去拼命,生来命贱。 也是从这年月起,1纵的大哥地位受到挑战了。那帮山东汉将它前几日(8月29日)被吴化文击败的狼狈样儿传开了(如当年传它峰山威风一样):攻成武东面的啥村子长达两天,没拿下一角,可1师四个连一次报销,2师一个营也完蛋(剩八人)。战后军、师继续缩编,1师一团仅辖二营,2师二团辖五营,3师不变仍一团。这还叫军级单位?其他兵将嘛还略微客气,可胶济线上的许和尚跟老叶摽上了(和尚啥不敢做?55年评衔,直接申请大将),这就弄出了至今仍有市场的“27军才称得起三野头强”的声响。
  
  6纵南渡会合后1兵团的战能仍没多大恢复,从9月初的沙土集之战一直到12月间参加平汉路破袭,它三个军都没见有什么良好表现。1纵压根就看不到影儿;4纵只是在攻确山那仗分配了打东郊,攻了三天也没把什么670高地全拿下;6纵稍好,沙土集西北面现了个脸。但支持许昌那仗的太康阻击战显得窝囊,节节抗击,节节败退,那赶得上10纵一半边。若不是邱清泉察觉自己战位突出而止步于通许,3纵淌汗弄到的军粮恐怕得撂下一半。可就这种形象,陕北的老毛仍不放过它。48年1月27日给陈(陈毅破击平汉路前去邯郸,后应毛电去陕北)上完课后即致电粟裕,令其熟筹1兵团三步跃进闽浙赣的战案。这一下连粟裕都挠头,毛的方案非常具体,无法直接推托。灵机一动来个缓兵之计,先答应3月下旬就出动,但行前须过黄河去补充一番。这样1兵团的一过陇海战役(即豫皖苏进军)即告结束,与陈唐交接关防后移营北上。
  
48年3月到6月1兵团呆河南濮阳这段比较休闲,战策确定已不必急去江南,中原那边刘邓已出山,他自己打就是,我这里趁此时要好好整军培训一番,顺带再清理一下全军指挥关系。歇息到6月初,老毛计谋歼灭第5军的任务正式下达,这回要再经鲁西南南下。15日1、4、6、特、广纵到达定陶、曹县一带,粟裕决定战事还是应由睢县处的3兵团启动引打,这就是17日至21日陈唐的西线战开封。趁整5军为汴梁吸引,26日1兵团向杞县南进时就在睢杞公路上号上了新编且少有经验的“国军”7兵团。27日,由1、4、6纵组成的突击集团就开始分裂该兵团的邻里关系。北面4纵12师负责割断其与杞县整83师(属邱兵团)的连接,10、11师则直趋龙王店欧司令的兵团部;南面1纵由长岗、河阳集穿过公路向睢县城北走,楔开欧兵团整75、72两师的接合部;西南方6纵16、17师就近包围公路南侧杨拐村的75师第6旅。再召原留陇海路北滞敌的中野11纵、6纵18师从民权站南下,封住欧兵团可能的北走路线。至28日,“蛋糕”切割完毕,看此欧兵团醒一觉起来后的零碎“盘面”。从北往南点名,陈小楼、涧岗集的新21旅北窜不得;龙王店的兵团部、75师直及16旅46团已打成一包;偏西南的何旗屯、厢榆铺各陷进16旅一个团;公路北的常朗屯困住6旅二团,路南杨拐村又塞住另一团。在龙王店以东铁佛寺,1纵2、3两师尚看死了重编72师。万事俱备,只待进攻。 进攻是从28日上午6纵的杨拐战斗开始的,打到7月2日拂晓,上述被分割包围的7兵团部队大部分致歼。2日晨由于“国军”东援黄兵团的介入,粟军不能续歼72师,于是进攻势头转到老黄头上。战事进程继续发展到6日中午,直到“国军”西援邱清泉亦介入方作罢。粟裕称豫东这仗是他指挥过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我们按“国军”各部被歼或介入的日期划分小时段,才能够分解清楚这睢杞战场。
  
  第一时段,6月28日-7月1日拂晓。因首战为6纵所启,所以这回要由南向北上推。28日晨,16师红军团-48团1营分成三路扑击杨拐,越过开阔地冲到鹿砦前时,遭敌密集火力杀伤,营长牺牲,战士多数伤亡,被迫停攻。29日张云龙亲临火线,调三个团同时进攻,48团2营,47团3营从两个方向冲锋,蜂拥来到刺马前,却忘了带炸药。咋办?只得冒着死伤又退回。这遭该皮定均上前来了,到后一问俘虏,16师根本没搞清楚,对方是75师6旅一个团(原侦察是一连,差距多大),怪得火力这么猛!再打,这下又上山炮,又垒炸药,48、46两团倒是破了三道鹿砦、刺马,先后冲入村内,但四个连的突击梯队一挤上狭窄村道时,对方的火力封锁正好发挥,当即死伤狼籍。再往纵深去时,遭6旅反冲锋,该用兵时人却不足,被对方赶了回来。后面继续革命,凡三日,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死缠滥打仗,懒得描了,在东北那儿就叫莽撞仗。都打到48年决战前了,这丫的主力师还犯这类型错误。不知上个月濮阳整训它学些啥?听课没有,上操没有?战后果然补写小楷。
  
  与此相反,邻村东北方的常朗屯战斗却打得漂亮。29日1纵往北穿插时发现这村有6旅二团,遂留下1师负责解决。廖政国鉴于时间紧急(因北面还有任务),边打边查,故先令2团进攻。一个营攻进村后,被敌困住,但拼死混战。这当口,1团介入,村后3师又帮了一把,因此战场打开。30日夜,老廖将师直属队喊拢就上,纵队警卫营亦南下支援,内外夹击。到7月1日拂晓,全歼残敌,算是第一时段最见效果的一仗。龙王店敌兵团部处,此期尚无须激战,主要是双方首长对瞪牛眼,先得搞清彼此啥想法。再朝北,民权南下的中11纵、6纵18师耗上了涧岗集的新21旅,陈小楼它另一团却为西边过来的4纵11师看住,两方此时多是前沿摸底战斗。
 第二时段,7月1日-7月2日拂晓。这段共军战果多数出来。南边,1日下午杨拐战斗终于结束,加上早前结束的常朗屯战斗,75师6旅玩完。北面,同日中11纵,18、11师三方合力将陈小楼、涧岗集一并拿下,全歼兵团直属21旅。中间这块龙王店,1日晚8时总攻开始,1纵2师攻南门,4纵10师攻西门,6纵18师攻东门。“国军”一线部队就一团,所以根本不耐消耗,打到22时,三个师都迫近7兵团部,区寿年只好坐坦克突围,当夜为18师52团俘虏。拂晓75师师长沈澄年亦被擒。
  
  第三时段,7月2日-7月3日中午。陈小楼、常朗屯等村落战斗结束后,北面中11纵、4纵11师,南面1纵3师被调集于睢县、宁陵之间堵击从商丘西进的黄伯韬,1纵1师则看住铁佛寺。2日歼区之后,共军或打或撤,前指正费踌躇时,下午老黄突破11纵阵地,进占睢县东北帝丘店,跟着就出兵来救72师。铁佛寺与共军也就只隔十里地,迫使粟张不下决心打它龟孙还不行。故紧急作出调整,令1、4二纵六个师,6纵16、18师加广纵全力向东出击,包围黄伯韬。6纵17师,8纵23师在加力速决厢榆铺之16旅后,亦需往东支援。又调损失较重之11纵接替1师岗位,盯防铁佛寺并任本场仗的预备队。
  
  第四时段,7月3日中午-7月6日下午。3日中午打黄外围战开始,1纵攻向帝丘店正西王老集,4纵进攻北边的田花园,西北方位的6纵则先打杨桥,再攻刘楼。打到4日9时,各庄子拿下,老黄损失两个团后,兵团主力退缩帝丘店固守。午后,黄司令亲率坦克营、步兵三个营出北门反扑,力战后将田花园、刘楼恢复巩固。至5日,战事都在此线胶着,双方均已筋疲力尽。按粟裕解放后的说法:豫东战役最后阶段打黄之目的是为了全军能胜利撤出战斗,转入休整。那么就5日的形势可以说,此时的黄伯韬已完全处于收缩自保的境地,华野全军大可趁此良机安全北移。商水那边中野刘邓也是此意,来电劝粟顾惜军力,来日方长。可此时粟裕心已打野,且颇自负,决心经7月5日一夜战斗解决帝丘店外围问题,然后总攻店内。
是夜,1、4、6、广纵,8纵23师,特纵炮团,全体各就各位,发起进攻,这一来就打到6日拂晓。查几大主力军的进展,除1纵在王老集歼敌一团外,4纵的许庄攻击打成击溃战,何庄未得手;6纵的赵、王二庄战斗都没结果;8纵更新鲜,没赶到指定位置,故当夜没参与战事。6日中午前,经一夜鏖战的共军,身心俱瘁,只能是三团两营地散打缠斗,熬到前指安排下一场总攻。这时候,北线4纵首先发现邱兵团番号快速涌入,急报前指时,东面又查明亳县的74师已经商丘兵临宁陵、柳河,同时,刘汝明部亦从开封赶到商丘。加上前一天刘邓通报胡琏兵团已抵太康(二野战史称为西平阻击战,却未达到粟张提出的时间要求)的电报,可说此时1兵团乃至华野全军的处境已是危机四伏。很搞笑的是,据刘统说,粟裕是6日下午4时45分才拿到4纵中午的报告(上下投入得连自身安全都不顾了!),故18时就下令全军停战北移。应该说,挨到此被动时间,那个“使全军胜利撤出战斗,转入休整”的目的一下就搞丢。
  
  1兵团在北撤中携带的那一万多名伤员不知是如何转移脱险的,据说南运五千人是交送豫皖苏区接收,北运五千人由各纵自带转交鲁西南。邱疯子此战的最后战果就发生在北运的这一批伤员头上,当5军追击时,共军掩护部队出现混乱,地方民工是丢了担架就跑,据“国军”宣传,它俘获了上千新四军伤员。唉,火线上拼了命没死,受伤睡担架还要遭份儿凌辱罪,当小兵亦真够可怜。大将军,你也该匀出时间,为基层官兵的安危多搞一点计算(共军将帅,很难一见“拯救大兵瑞恩”中表现出的那种精神境界)!至此,事情已经明白,粟将关于豫东后半场只为“胜利撤出”所计的说法多半属于事后口惠。 豫东战役之后,1兵团西撤至安徽涡阳一带休整,粟裕的想法是部队先恢复疲劳,待兵员弹药得到补充后,再行南下歼击邱5军。这时平山那头受山东兵团胜势之鼓噪,来电要求粟陈即可考虑攻打济南的计划。8月10日,华野向军委报去西兵团下一步作战方案,现只列与攻济相关的二、三方案。二方案是:集中主力首先攻占济南,对可能北援之敌,仅以必要兵力阻击之。三方案是: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进行,但应有重点配备与使用兵力。该方案并提出整场战役按二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以攻占机场等地启动,吸引南线“国军”北援,出主力歼其一路。第二阶段,打援功成后,主力转攻济南。8月12日老毛回电,按其“革命、生产双丰收”的一贯心念,自然是一眼相中第三方案。但他担心在一阶段中,如果不真打济南,有可能攻济和打援计划均遭落空(即所谓你不真打,敌未必真援),因此他要粟按真攻济南的思路修正方案。
    
  粟接回电后有些困惑,如要真打济南,必须全军向北,南面的安排就只能是阻援,而非打援。如此,你直接批准第二方案,不就得了?粟此时并未全懂毛的心意,毛所说“真打”,其实并不要求非打下不可;而粟所计“真打”,则是一定要打而拿下(所以后来林彪总结出“在执行的过程中加深理解”那番话,并没胡说)。正彷徨时,8月28日,毛的“催命符”又来,挑其主要精神说之,称粟陈张的根本出发点应在于大量歼灭援敌或根本停止敌援后,争取到攻济所需的一个时期(一、二个月)。又再强调,他只要求华野以一部兵力真攻(非佯攻或仅攻)济南,而以最大兵力用于阻、打援。这回算理解他的“思想”了。就是:为能打到或歼灭援敌,不惜牺牲先派的那部分“真攻”部队(毛意见,“真攻”至少应是三个纵队)。哇,领袖的魄力就是不凡!作为负责一方的将帅,这方将士的性命都交你手上,咋敢仿他这玩法?你不看鲁南突围的叶、陶,南麻战损的老许,后头那个问罪凶像!
    
  上下之间“境界”差距这么大,所以粟裕在济南攻城前的苦思冥想过程,真的好苦。最后经反复权衡,点滴盘算,才整出那个44%攻城集团对56%打援集团的精确比例,亦才上下抹平。8月底毛认可华野修正案后,还发生过一插曲,可举以玩味。9月11日,当攻坚集团总指挥许和尚终于就岗后,毛给他回电时称: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粟将后来得知此话,不知作何想?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攻城与打援关系上,他先自搁平了,没让毛有更深的疑虑。今天看来,不管当年毛出于何目的,他给许这电文客观上在加大和催发粟、许二将对济南战役的意见分歧。
共军上下如此机关算尽,可就是有一条没想到,此番攻济南,真攻还是“假”打似乎都没起到吸引援军北上的作用,南边“国军”就是迟迟不进或者根本就没集结完毕,让你虎踞在津浦线上的那六、七个纵队根本没有战事。其实徐州的杜长官不是不想出援,失误在他上上下下都认为济南城共军一时半会打不下来,因此初期督援力度不大。到几个兵团拢齐能北上了,那济南却已攻下,所以干脆就“省去”增援这道工序(如果后来的廖耀湘亦“省去”工序,辽沈战役会怎样?)。这战役的结果均不合毛、粟心意,若毛不再三强调“真打”,下面可能不那么较真,拖延下来,援军一路可能就真的打到或歼上了。而粟呢,中心思想一直是打援,本来弃了以攻济为目的的“第二方案”。可为毛“纠正”后,在打援、攻城都“较真”间首尾两端,手下丘八也不清楚你的真实路数(许则是逆着来)。这么一来,攻城时只道是要迅速拿城,都拼了命,呵呵,八天完成(倒是上下都没料到!),你那打援战案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还是古话深刻,叫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罢了。
  
  1兵团三个军都在阻打集团,当中又有分流,4纵属于大陈指挥的鲁西南阻援集群,主要对付从商丘、徐州一线北上的邱2兵团。1、6纵都归于粟裕亲领的鲁南打援集群(他也是集团总指挥),负责歼击沿津浦路上来的黄7或李13兵团。如上所说,都没打成哪怕是一场小仗,倒是可继皖西休整后再行休闲一时,为稍后就要开打的淮海大战再养把力气。
济南战后到进军淮海这一段大致有四十天时间,华野全军均处于休整待命状态。这时期发生了三件不寻常的事情,值得后人探究。第一件是许世友的去职。48年9月下旬以来毛、粟开始酝酿淮海战役,除战法战案之外,双方交换了一些“配套”想法。见到9月25日毛给华野的复电(同电告中野)中对华野有如此要求:“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联系到济南战役中的各种分歧,套用共党爱用的表达法就是:军委的这一指示绝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许大约是10月初走的人,离开山东兵团,到山东军区任第二副司令。此类事在共军干部中常发生,即“离开主力去干地方”。事件的主因肯定关乎济南战役,不知毛粟间是咋勾兑的?知道内情的第三方绝对属饶漱石,此三人对粟许之间一段时间以来矛盾、不和的产生发展心知肚明。毛在许调动这事儿上较为无奈,按他本意,许才是他今后走“专政”道路想要的最佳“鹰犬”。性格粗放,少文浅谋,忠诚且重君臣情义,一句话,就是近代北洋军阀那类型。但此期的毛尚未开国,不到恣意纵情时候,他知道当前最需要的还是能夺定天下的将领。所以当在粟、许之间实在调和不了之时(济南战中毛是屡次撮合),他还是选择了粟。
  
  亦不知毛和许是如何交心的(这个“管道”肯定是通的),反正55年当六大军区拆分为一批以省会名义称呼的野战军区时,许是一下子就坐到了南京军区司令的交椅上。他那淮海、渡江、京沪杭等重大战役均空缺的经历似乎一点不影响,而且这一军威权重(基本就是华东军区了)的岗位他一干就到文革后段。粟在许调离这事上亦处两难境地,若留下他,双方今后肯定还要不断地明争暗斗,这要影响自己对战局的负责与决策。若赶他走,就和他山东的那股势力结了仇,自己军内的人望还要降,矛盾长期化了。思虑半晌,亦只能就眼下亟需情势,走一步看一步。饶政委其实和粟、许关系都还可以,他属于政治类人才,刚开完的中央9月会议上,华东局的工作受到极大褒扬。会完行前少奇给他透了个底,告之中央一致看好东北局林、高、华东局小饶的工作成绩,华东要努力争取更大的胜利。因此饶挺粟完全是政治局面上的考虑,他认为几年战争实践证明,华东诸将,不论华野或军区的,能够给他带来更大胜利的还是粟裕。再说许司令那头有何难堪?见面主动给他一笑,今后胜利了再找机会道个歉啥的,他就一直杠人,有什么过不去的?
  
  许世友咋讲法就不描了,一句话,肯定是恼羞成怒成仇!下面还有军队中、下两层级,那反应绝对五花八门。山东兵团内的几军将,问题在哪儿,心里透亮着呢,不亦或多或少掺和了么!但对大多数只理军务、立场中性的军事官长来说,第一感觉似乎是:怎么把攻下济南城的许司令先给撸了?或者是,南边没打成仗的倒反把北边打胜了的给下了?这不公平嘛!这种“中间力量”最害部队,最散人心,也最有市场、影响力。不好,得整顿三风,讲清是非了,否则,山东这条船有些欠稳当。
  
于是,就导致了第二件事,即9月5日到9月24日华东局主持的曲阜前委扩大会。会议日程长达廿天,为华野历史所少见。会议主要内容就是整风,清算全军内部所存在的军阀、山头、本位、个人那几个主义,这倒是很会有的放矢,完全是第一件事发后的思想革命。许的调走更有利于消除底下军、师级头儿的混杂思想和不良习惯。小饶在传达中央9月会议精神的报告中祭出毛对全党全军的告诫作为武器,就是那“军队向前进,加强纪律性”四句话。饶在会上专门结合华野实际作了不点名的批评,有这么一段针对性很强,“此次打济南,我们估计这次战役将是空前的,中央对各兵团服从中央服从前委的领导有所了解,曾反复指示全军要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可是有些同志竟闹无纪律无政府的现象,不尊重前委的领导,不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中央责成华野前委要开这一次会议,展开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加强纪律性来保证胜利。”怎么样,有点火药味,上述没瞎掰吧?与会间一大堆各军、师领导的批评、检讨、保证的发言就不列举了。据说是人人过关,干部都写了承诺保证书。
  
  这桩事若传到西北、东北那俩野战军中恐怕要当笑话讲,彭、林二总哪里用得着这种“忠诚”表白!即便底下亏损空前的中野“独帅”帐下,也没听说过谁先前拒不服从于他,后来写保证、表决心改邪归正的。联想到濮阳1兵团整风时亦曾大反“四个主义”,后一段,连粟代司令的任命都要朱总司令亲临现场去宣布。济南战前,已由粟代亲自指挥并习惯于老陈脱岗的西兵团,就为到山东后与许谭会合,咋理顺彼此之间关系,亦得老毛在给前委的命令上再赘一句: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真是奇特得紧的一支队伍,好象山东兵团此前从未收到过军委有关粟裕任职的任何命令?或者济南之前一段许谭已不属于华野系统(那它归谁呢?军委那时底下又无独立兵团的说法)?再或全军代司令并非“全军指挥”员,还需临战再授权?这么复杂个事体,若按林彪那风格表达:这粟裕是哪路神仙的活法?尽管政治上都让各军头过了关,组织上还是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王建安接任山东兵团司令,9纵调归前委直接指挥,10纵顶上9纵在兵团里的岗位等。手术才刚动完,不想,新任命又引发出第三件事,这就是叶飞患病。
先理一下华野48年10月末组织调整后的部队序列,山东兵团,属7、10、13纵队,王建安为司令;苏北兵团,属2、11、12纵队,韦国清为司令;其它1、3、4、6、8、9纵,渤纵、鲁纵、特纵、广纵共十家都由前指直辖。就是这个摆法,让叶飞很不开心,王建安,孟良崮战役你还受我指挥呢!南边老韦亦是,莱芜战役,不也屁颠屁颠地跟着咱干么?现在都干上大司令了,不定今后还指挥上我呢(完全有这可能)!也懒得跟老粟说,咱俩各自的花花肠子,谁还不知道谁?于是请假,我害上黄热病了。不料上头居然就准了,不打淮海了吗?他不清楚,自许走后,军内清静多了(故也不要什么帮手了),粟裕的威势猛涨。淮海战役照样开打,1纵就让张翼翔代理着,根本没有从前打孟良崮时,老子不去开战前会,陈粟谭几爷子都来请的好事了。眼睁睁看着1纵那股窝囊劲儿,正经八百的碾庄不去上,打什么窑湾?这个笨蛋张翼翔!后头俩阶段更糟糕,阻杜邱也好,追杜邱也好,都他妈跟那些当小弟的齐抓共管,哪还有当年1纵独挡一面的凛凛威风?唉,1纵的神话算破了!淮海胜利后,渡江前整编,粟谭还是来请老叶了,给了个10兵团司令的位,这回咋还能不去?过江后要开福建,见咱那江东父老!叶飞的黄热病,不知严重到什么程度?当事人都没仔细讲。在下看,这不过是个幌子,叶和粟,互相阴整了一指。可老叶伤要更重些,因此后来呆福建,每听人提起淮海(就叽巴那31军的谁最爱讲!),心中就隐隐作痛。
因上述思想整风、干部调整开辟了华野新格局,使粟裕所需的军事权柄高度在握,完全做到了令行禁止。这时期谭老板就领衔于山东兵团,大陈则逐渐为张参军所代,多半去干临时指挥或对外协作的杂活。从带兵方式来说,淮海大战头一阶段,大约还能见到山东兵团、苏北兵团的整体行动,中、后期阶段兵团内的建制单位就基本扯散了,纵队一级由前指直接号令或临时指定从属指挥。如此,领导意志的贯彻实施是可得到充分保证了,然而弊端亦生,即各个战场、战斗颇显凌乱急促,匆忙多变之景象,直接后果就是不断地加剧决策人的思想、工作压力,此为粟裕后来之回忆所证。粟称一生参加的上百仗中,有三次他精神紧张程度几达崩溃边缘,其中两次就见于淮海战役。电影《大决战》中对此亦有一镜头表演:当战役最终获胜时,前方电话打来,粟听后吁出一口气,轰然倒下,昏厥。即便今天欲说淮海,那么复杂、频变的战场景观也使后人望而生畏。因此,在下不敢再将此战如前表达手法那样分解于各个兵团的战事之中,而是整体放入4兵团一章节。道理为何?后面自会告知。这样,各属于1、2、3兵团所完成的淮海战场之战事,就都不再辟专节。1兵团这里先打个招呼,后面两支一体例行。
若按华东战区的参军(野战军)参战资历考人,3兵团则不会行内只排三,由于3纵8师46年开年即参加山野,它那资格就可和1兵团相比,参战资深嘛,亦不过稍逊。因此,为便于战区和战事衔接,某以为将3兵团放于二讲位置将更为流畅、自然,这样分章节亦不想征求何人意见,文章如何成?首在作者行篇布局之谟算,心中无算,也不敢四处招人待见,于是就这么办。

  如果说1、2兵团占定华东战场一西一东两大“藩镇”的话,3兵团这支就可命名为华东的中央军了。两个理由。一、华野各部中该兵团踞豫皖、战中原时日最长,按中原当可逐鹿的古话,陈唐后头的豫中、豫西攻略气势就是共军的中央突破那概念。二、南北战线的布局划分一直贯穿于整场华东战事,只是囿于一时之敌我情势,这个理念有隐有显。46年设定为华中、山东两野战军各自经营苏淮鲁;47年秋冬华野被迫分为内、外线两个集团施行异地作战;48年春更酝酿使粟军南渡,北地交由刘邓、许谭各管一摊的战略企划。不管几番“上命”(46年那次除外)分析得如何动听,但若实行之就是个拆解甚至“消停”华野全军的效果。此当口3兵团所处那豫鲁皖区位,作用就大狠了。今人察之,它完全起着一个维系和保证华野东西或者南北部队“团结一心”的历史作用(大陈不认同刘邓)。可以设想,在48年半那当口,若胶济段之许谭遭敌圈死围定,陈士榘必北上鲁南声援分敌。若粟裕跃进江南后失利履险,粟一再提醒中央注意的“渡江救援部队”,肯定亦非陈唐承担莫属。二野哪支,不说热情,仅及能力,你就莫太指望。
  
  该兵团的定格成型也有个演变过程。分兵初建时辖3、8、10纵队,称陈唐兵团,任务是西扑津浦路,窥泰安、济宁;再相机折向鲁西南,会合渡河之刘邓。后头这段执行不顺,9月初陈粟带6纵南来会师,加上叶陶那支一并称作华野外线兵团。鲁西南胜败各一场后,外线兵团南下豫皖苏,在那儿辗转寻敌。48年初粟裕北归,留下的3、8、10、中11四个纵队才正式定制所谓3兵团。3兵团整体战役能力评估,我认为水平较之1、2兵团为高。1兵团是三打两晒,时常休整补训一期。2兵团的战果多半借助人和地利,屁股坐住胶东不动,拳头最多打到鲁南。就这3兵团,自47年7月后全是外线作战,几次游走中原,南奔北逐,指东打西,还多是摧城拔寨的重头戏。所以华野军中夸谁兵锋强悍,我看还就这支说得,老许那伙,至多可叫生猛凶悍。
  
  3兵团还有一光彩事体可表,它乃二野各部战力评判的试金石。你看它这3、8二纵(10纵时常出差在外),中原夺鼎最凶时,兵力总共也就四师十六个团,但收拾起“国军”哪精锐来,常占那番号众多、共同行动的中野集群之上风头,不论听刘邓使唤也好,助陈谢激打亦罢,多见它冲前断后,发展突破,引领战局。
集团公司”这儿写多了,底下伙计简约些。3、8、10纵对应后来的22、26、28军,组创之日分别由鲁南、鲁中、渤海军区的野战机动师编成。3纵最初辖7、8、9三师,47年底随粟裕一进中原,建立豫皖苏战区时给地方上贡献了7师师直,随后的野战番号就只见8、9二师。8师属45年8月罗、黎组建的第一批山东反攻师,后头一直都沿用这编号。48年后手下属四个团(7师拨来一个),全是鲁南地区的老八路,所以实力、作风、经验各军旅指数超强,在兵团内的地位无与伦比。9师前身为滨海区的警备旅,46年春上合股编成。它这家乡地抗战间全由115师嫡系经营,45年9月1、2师去东北,主力团是悉数拉走,因此现有团队多是“关东军”开路时的“弃子”,心气不高,故后头再是战火锤炼亦没太冒头寸。3纵亏就亏在“支边”时把有些老底子的鲁南10师(即该纵7师)给外派了,当时只考虑两区山头平衡,没多想世间后生并非都能成就大器。但即便如此,靠实“老八”这一师(后叫65师),22军的战功、名头照样挤入了三野几大主力之阵列。
  
  相比之下,华野8纵的队伍就十分齐整。45年8月版的鲁中4师改叫22师后一直随军,同年11月版的鲁中9师改叫23师后亦一直随军。即使为“支边”豫皖苏,得遣散非主力的24师(鲁中警备旅改编),可师底下的老团均尽量截留(潜台词:地方上不主要是缺干部么?)。到了49年2月整编26军,追着撵着还把头年就划出去的71团召回来了,真是爱兵如子,骨血一点不能少!但世上的道道亦蛮怪异,对纵内精华这么个堵漏思维,却让8纵的内战水平没多大积蓄提升,别说与3纵比较差一截,就是与那常出常进,不大安心兵团建设的10纵年终桌面一评摆,几任领导似乎觉得它还不如后者有特色?真他妈鬼怪!按说疯子军长也请来一位……窍门在哪儿?得读易经。
  
  10纵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只管着二师,前身都是山东第二批颁号的渤海师,一叫新7,一叫11,归入华野就改称28、29师。10纵参与华东野战时间甚晚,莱芜战役了才见到番号红旗,故它这部队的进攻意识先天不足。孟良崮之战摊上阻击任务,战后下来,宋司令就有了想法。咱这北大加黄埔的双学位怕直等于“国军”那陆军大学?它教案水准多在防御守备,恐怕咱这“习相近”者要学阻击才有前途。于是吩咐了王德贵、肖锋二将抓紧专攻阵地战,有心得了,去野指争取实战任务;又见进展了,就开练起村镇防守,小区保安,直至大纵深机动防御。到了48年半二进中原,那阻敌水平已提高到炉火见青,“国军”中攻击悍部,不论它属5师、8师、11师,哪个来截哪个,堵你,缠你,顶你,让你阵地前面踽踽难行。尤其出了名在豫东战场桃林岗,28师和那来犯的整5军200旅玩沉头抵角招,一对一凡五昼夜的你往我返,连见惯恶战的粟裕都沉静不了了,告诫宋:反击就不要搞了,多控制些时间即行。就这一战,10纵在“国军”各部眼里,竟然列入“华野头等部队”。是啊,想及带出200旅(师)的一代戴安澜,谁还不垂头悄声?
3兵团首开的华东战事是46年8月上旬由8师担纲的泗县攻城。开战前华中军区张邓建议陈毅避开桂军,专一打蒋。延安那边亦有此意,无奈老陈前月底刚收了朝阳集,身边又有宋参将这个“双学位”,一时间心气正旺,哪管它中蒋桂差别,反正都是该死的国民党。战前,8师军头何以祥绕着泗县转一圈,心里犯嘀咕,这城是五河汇聚地,如今暴雨,更是一片汪洋,故向宋申请,等炮兵上来再打。宋虽学生出身,却不爱计较分寸,断然拒绝。只有打。8月7日夜8师会同淮北9纵扫外围,没等据点全部拿下就直接冲城。倒是十多分钟就进了北门,但未料及桂系战术与蒋军大不同,它不大死守城垣,而是待你上街后再施展伏击、反突击。大约对地形已参透,故有诱歼你有生力量的意思。8师此番的团营攻击还就是山野一贯的密集冲锋,设想在头一时间凭气势就可压倒敌人。不想这种队型上轮进攻守朝阳的陈系92旅很奏效,可这次碰到桂白的172师就倒血霉了。只见大街上你哪连、排才吆喝着冲出,那四房八院中的手榴弹雹子就象长了眼睛似的掼过来,轰隆以后,按一个排计,你能直起身来的亦就四、五个人。这种形势,你就再添人马,也不会有啥大进展。8日,桂军更组织几路反击,2纵堵住的西门失守,9纵负责的东门岌岌可危;8师22团伸入城内的三个营只好转攻为守,等待增援。这时节,老陈在电话里开骂了,宋参也靠前来观摩了,都是平日里不大细思量的人,还能得出抱佛脚的招?拖到9日上午,172师师部(城里仅它二团)派出外援,前指只得下令8师撤出。这首战结果:目的没成,8师伤亡达到二千七百人。一个仅属三团的单位,这“二千七百”一下分,要么哪团全完了,要么每团战损九百;如此,这8师的一线兵员还剩几何?所以,战后老陈多次找何、丁(秋生)说项交流,人家心头仍自不服,最后只好坐直了,背负荆条写小楷,向同志们认错、检讨、过关。
  
3兵团接下来于华东的再次贡献(上次是献身吧?)亦由3纵前身-8师认下,这就是46年底的宿北战役。如果如前比方,48年春上该兵团在中原所为对西、东两隅之1、2兵团是起了桥梁纽带那作用的话,那么此时的8师则是承担着山东与苏淮两个共军系统的战役“合同”责任,来看陈宋手里这支“山野”。1纵叶,2纵韦,7师谭,再算上9纵小张震,全是历史上的老号新四军。就咱这儿,能称为山东八路爷,而且是115师正宗血脉。这不,这会南进苏北,军区一伙鲁汉都不参与,就咱一家给胖帅撑起。
    
  12月15日黄昏打响,1纵那首次穿插未遂后的撤出是打得聪明,可战场制高点-峰山却是8师拿下。此战8师一出手就上第一主力,115师留下的23团,攻了四次,天亮前由1营副教张明带第四拨突击队先上了山头(从此22军就窜红一名将张明)。“国军”亦识峰山乃战役关键局点,故从16日晨起,嶂山的预3旅(它丢的峰山)、罗庄的60旅各出一团反扑峰山。这场攻击延至当日深夜,吴奇伟估计69师很难得手,遂催11师加入战局,攻击晓店以南三台山的8师阵地。
    
  11师上来果然见效,17日中午时分,8师报告陈粟,三台山阵地遭南北夹击(北面为预3旅主力),准备撤退。陈毅了解8师水平,既然请撤,必已尽力,遂与粟商量,同意22团后撤。粟裕从未指挥过八路,心头嘀咕,三台山东北面是1纵穿插部队,8师撤了,叶飞背脊咋办?可他机智灵活,与大陈协商后,通知何、王(吉文)让24团从嶂山镇南下晓店子,加力1纵右翼。但这办法时间对应不及,因此造成了上篇1纵的突围险遇。然此时谁都没再想,战场结果往往由各种机缘合成。在8师主力集中晓店之前,“国军”预3旅已绕峰山窜入晓店。这样,如果何、王仍以22、23团(各缺1个营,留守峰山)发动进攻的话,势必要打成上月面对77军二个团那种仗,现24团这一加码就使共军有了胜数。因此17日傍晚总攻晓店开始,虽然还是打了五小时,显得吃力,可店子终究拿下,全歼预3旅。于是,陈粟即按己方的预案达成了战役的转折(若再战胜,则成战区的转折)。前一段(所谓第二段落前)两军的战场交混局象,就是从预3旅致歼时刻始走向明朗,若非意外,共军笃定赢盘。
如果说宿北战役促动的华中和山野两军会合只具一种表征意义的话(华中仅予一粟,9纵早随陈),那么鲁南战役的发起能称得上是华中新四军真正融入山东共区的开始。来看后来形成所谓3兵团的这几支原非“山野”的山东军区参战部队。鲁南,10师、滨海警旅、军区特务团,鲁中,9师、4师10团,在各自小区首长的带领下来陈粟帐前投效任用。鲁南战役前,这几个部队基本上是自立一区,单独作战,很少配合。现在听说野战军要在山东境内歼灭“国军”主力,那会合参战、保家卫土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政府亦一样)。所以战前毛泽东的几封电文暗示,华东共军的依托在山东,战争的北移才能使陈粟得到发展。后来体会这段,不能不承认老毛目光如炬,山东确实是华野生存发展的靠山、福地。而当时纠集于苏淮前沿的那些拼命、搏杀基本没有大的意义。
    
  军营兵队这么满员,战火当然好弄。接着的战役安排就轮到了陈粟的聪明才情,入乡敬主当为首要,故在战案中,顺势以鲁中王建安、鲁南傅秋涛为正副主将,组成战役右(北)路军,负责进击峄-苍(山)公路以北26师44旅占住的傅山口、青山、太子堂、尚岩、石龙山据点和169旅控制的向城镇。这个调拨鲁汉们愈发开心满意,因此当1月2日晚枪一响,这鲁军集团就齐头并肩,呐喊着全线压向公路。当时亦没管什么当用战术,就一股“北人骑马”,直叩敌前的气概。好在“国军”全在过节乐呵,所以到3日早晨时,北路发展相当顺利。带头大哥8师头一下冲锋就摧垮尚岩,拿了凤凰山,进抵公路;盯着它动作的右侧9师、4师10团卷入青山,猛砍44旅旅部;东翼滨海警备旅扑进向城,切断了44、169两旅的联系;西端鲁南10师和特务团兵分两路,一家夺了傅山口,一家进入四马寨。至此,前指战前提出的必须封住26师与枣庄51师,峄县52师互援“管道”的要求完全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公路西、南两个方向的十五团“南蛮子”也圈住了自己的目标。故当日入夜,8师乘黑又攻公路南侧马家庄的26师师部,9师紧靠身右冲进了太子堂。两侧端,滨旅全力配合8师夹击马家庄,10师则在西头,将太平庄、四马寨两条路线的阻击阵地做得有形有样。4日一天的漏汁湖烂泥巴地打“快纵”,更让山东汉子兴致高亢,溜坡踩滑正是这拨山区武装的特长,故都是撒开丫子拼命追人缴东西。忙到下午3时,虽说重炮,车子、坦克多半让南蛮截住弄走,可步骑枪、汤姆、手炮咱得的还是挺多,原先手头用了几年的“大盖子”现在一下都掉成新玩意儿。若一直呆北边,咋有这么个快速进展?所以干定野战军的心思特别强!
9日,鲁军一伙又随8师去历练攻坚。扫清峄县外围后,10日各师先观摩炮战。只见王吉文领着将一溜新炮旧炮排列好,一小时内1500发炮弹全送进了城里。镜子里望望,“国军”的重家伙基本不再吭气了。尤其是榴炮连那炮手叫王隆福的吧?给大伙儿印象特深,五发破甲弹就将114旅门前的几架山炮打哑,够神威的!过去一问,人原是“国军”炮5团的。怪不得前次咱捡东西时8师头儿忙着审问人,哦,原来早在网罗人材哪!看来,老八多干了两年主力,是比咱见识老到。之后的攻门爆破,8师稍加示范几个就会了。这招不难,各师都有一些临城、枣庄矿工,清楚炸药的打包,护送、支放一干程序,要体会的主要是它那爆前火力和爆后突击的衔接时间和支援布置。黄昏后总攻开始,8师22团攻南关,4师10团攻北门,9师攻正东,滨旅攻东南,一准时全方位打响。午夜各师先后突入城内,巷战。城内守军系统杂、乱、散,属26、51、52三个师的都有。又因前几日受了进城败残兵的惊扰,故显得信心不足,抵抗不力。到11日拂晓,这七千余人马全部清剿完,元旦以来就滞留城内的马大帅亦俯首就擒。3兵团承担的鲁南战事各项任务,结了。
鲁南的胜利吸引住山东共区全体党政军民的眼球,所以战罢来投军认编的队伍创了历史记录。这当中,战前尚迟疑不决的鲁中4师主力来了,青州的渤海7、11师来了,即便那远在胶州湾的5师、6师也报了名。因此在全军高度统一的认识下,47年1月23日,华中、山东两野正式合并授旗,改称华东野战军。下编十个纵队(包括炮纵),稍后的2月份又成立了11、12纵队,加上两支直属师(广纵、“皮旅”)兵力达到廿七万余人,一下子就跃升为各战略大区中野战军的头一位。3兵团的三个纵队都在这次新颁番号,就是上面点出的3、8、10纵队。
  
  部队编完就到莱芜战役,新军内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陌生、摩擦和配合不上在战役开始阶段很突出,其中8纵和1纵搭档不合在前说1兵团时已涉及,不再扯。只是感觉问题出现在粟指对新华野的认识不足,整编并不等于领导的权威就一并确立,下面对你的安排亦无二话。仅就此论事,莱芜战役的统筹水平要比鲁南战役差得多(那次的“点将术”多到位!)。这个问题在后一段的总攻和反突围中及时得以解决,彼时,王建安承担起了莱吐公路东侧三个纵队组成的右集团,有职、有权、有责地将战争指挥到最终胜利。8纵最后一场反突围和1纵分别负责了张家洼、高家洼两处的堵头扎口,打退了突围“国军”中最强两个师(46军188师,73军193师)的侧翼冲击,再没听说闹过什么山头意气。
3兵团中对孟良崮战役贡献最大者仍是8纵。战役展开阶段,它是两支对74师施行远程穿插包围的部队之一;战役总攻阶段,它又承担攻击冲顶,并成为一举消灭74师的五把尖刀之一。那么是否说,经过鲁南大战的锻炼,8纵已一跃而起,变为兵团的头等主力了呢?恐怕还不能这样评判。8纵在孟良崮一战中能打到主力位置,多半还是所谓机遇的缘故。来看战前华野各纵的占位。陈粟总部扎于坦埠北面西王庄,这是战前“国军”的首取目标。护住此共军要害的是它南边的一溜儿纵队,从东往西点过去,2纵在沂水城南,8纵在沂水西岸黄山铺,跟着是9纵占住坦埠四周,再西就是驻东坪的4纵了。4纵背后由沿蒙(阴)莱(芜)公路东侧一字排开的原西进兵团三个纵队护卫,最下方1纵守大张庄,中间是鲁村的3纵,再上就是扎和庄的10纵了。
  
  再看5月13日战役定打时各纵临战战势。正中位置的9纵已在11日与进攻坦埠的74师57、51二旅交火,战事正值全线胶着,亟需右邻4纵出兵支援。但4纵南下,其盯防的新泰11师则须由身后的1、3纵接手(1纵已选为战役的西路穿插部队)。而最东边的2纵,须与敌后的7纵紧密配合,时刻防范桂系从临沂上到河阳的那两个军。因此,此期唯一可挑出担任东路穿插的部队不为8纵还能谁?这就是8纵的历史机缘。8纵13日初夜开始的大迂回南插很迅猛,头一仗就在依汶庄将83师57团驱逐。接着过汶河,在仁寿又打掉敌一加强营;14日凌晨拿下了本战役最南端目标桃花山;然后向西转,奔芦山区“底线”老猫窝。14日夜继打垮57团占领老猫窝后,与西侧垛庄之6纵防线贯通。到15日拂晓再拿下芦山东南边际之万泉山,可以说,74师南撤大门只为8纵一家关闭。
  
  从地图上看8纵这穿插路线,如果先前形容1纵的西路穿插仿一根蛇矛的话,那么8纵这东路穿插完全可说成是一把土耳其人手握的月亮弯刀。你看,从北向南这段,砍口不是?南弯向西面一段,象不象刀的钩刃?这么个比喻法,那此时8纵的战斗力不是比1纵还牛?非,尚有所不及了。因发现在它穿插的整个过程中,打到的“国军”番号都是那83师19旅57团。依汶庄处是,老猫窝处是,最后万泉山处仍然是(只仁寿和桃花山地面不详,可那数量小)。所以说它负责的东、南两线虽然漫长,但战事激烈程度并不大,敌军不坚强。瞅一眼它对面立着的83师就服了,孟良崮“国军”参战各部,不论攻方守方,贪生怕死、偷奸耍滑、损人利己行为之最恶劣者非它师长李天霞莫属!青驼寺以西至沂水,这么大的西线,11日“国军”1兵团进攻,李就只派了个57团冒充师主力去沂水以西虚应。8纵才逼近汶河,这57团就南逃。然后随着你的南下它更南下,转眼就蹦进老猫窝。你再一打,它又从老猫窝往临蒙公路窜。若非15日汤司令祭起军纪,它不敢再向南而被迫北折万泉山的话,你此战根本就灭不了57团番号。而集结于青驼寺一线的83师主力呢,又是“国军”救兵中表现最逡巡不前的一路,哪比得上西线25师那种拼命精神之万一。
  
  所以说,如果14日上午初困芦山的74师本有脱身机会的话,就是全军后转向南疾走;可惜碰上个牛逼烘烘的张灵甫,狂出个“诱敌来攻”的号召,得,机会丢了!如果15日午前74师还有一线生机的话,也是全军全力以赴往南突。可惜它又不知情,看到南面山形险恶犯怵(这下知道怕了?),故先是西打垛庄一下,不行;又朝西北公路碰撞,不中;最后就冲东北方的雕窝死突,可恰遇到共军中兵力最厚之9纵。唉,命不该人活,独独放过这南头。15日午后的救援,83师官兵就有点拼命形象了,那是老蒋的“杀无赦”口喻到了,可这时8纵的阵地已成纵深坚阻,谁也难打了。16日凌晨华野发动的最后猛攻,8纵就是从桃花山脚起步北上,虽属五个纵队中进展最慢者,可收取的那数字高地非其它坡面可比,那叫芦山主峰。
看到白长官到台湾后对国共两党PK的总结,称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是因其军事斗争的失败,而非政治上的垮台。感觉说得有些道理,与咱党八股里一贯宣传的国民党失败,首先是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民心丧失所致的说教全然不同。窃以为,那些东西或许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但却不是立马能敲它饭碗,使它垮台的直接原因(就象文革后期,什么都到崩溃的边缘了,但就不垮台)。那么直接原因为何?历朝历代,这个直接原因都是统治者军事上的失败,军事上败了,政权就丢了。因此,白长官关于国民党失败原因的评判基本是合乎历史,合乎事实的。国民党军事上的失败,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其军事领导或将帅的窳劣或不得其人。蒋某那层级我们不议,只提及带兵将帅。象孟良崮战役中李天霞这类将领,在双方殊死一搏中行为竟如此荒唐,手段竟如此卑劣,战后检讨,首先就应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怎可就一个庭问、免职而后收监候审来交代于同党(后还释放)?如当时立杀此类,完全可给士气已然萎顿,军将交相渎职的“国军”队伍当头一记棒喝,庶几还能遏止其军队品质继续下滑的趋势。杀谁并非目的,但当在可杀之机,才能收到如曹操那样借人头强军规的效果。否则到后头去了台湾,再杀多少李玉堂、余程万那样的逃将(你老蒋先逃吧?),都于事无补。反倒让人看来,觉得你这不过是在诿过于人或者铲除异己罢了。
  
  与8纵的战场得意相比,3纵在孟良崮战役前后一段有些郁闷,已经有两场大战没打上主攻位置了。上次莱芜就让大陈拉着哄着支到郯城去干阻援,虽说咱不大想学那种死拼硬打仗,可还是叫它74师的进攻一时半会儿没辙。可好,一旦北边打响,本来说好共进退的2纵却抽调新泰,要参加什么助攻?不爽。这次孟良崮,前指又说我几个刚从西线返回,身体疲累,呆新泰、莱芜之间看住11师、5军即行,可怎么13日午后1纵就朝南移动?难道它新四军之间自有安排?这下更好,南面打响后,老蒋那两大主力,就全部移交给我和老十了,它阻莱南,我堵新泰,还不得不认真对付。那粟裕,莫不是还记着上次三台山撤退事儿吧?战壕里蹲着脑子里又有了意淫:和大陈去西边这遭还行,那72师吃老子打了个快活。再说和老宋的感情亦走近,撑它二轮攻城时,见咱上城墙那副身板,它10纵全军没谁不服的!算了,跟大陈说说,下次咱们分开干干。因此,“7月分兵”在华野中下层中并非毫无市场。
6月30日才决定分兵,7月1日陈士榘就行动。本来如果按军委指示,鲁西南这一路“还要准备于适当时机,以两个纵队经吐丝口攻占泰安……”但现在谁也不想等了,3、8、10纵(呵,倒都是115师的!)一并喊齐,越过临蒙路,向西扑击。三个集群中,如果说鲁中、鲁南这两股战事不顺的原因主要是轻敌的话,那么鲁西陈唐的毛病则更多是急躁造成。看它一路连下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阴那速度,疾风暴雨似的!兵临汶上、济宁了,如果拿下,西出巨野、郓城将与刘邓全线会师。
  
  7月16日3纵三面包围济宁,没仔细看城里“国军”属哪部,有多少人?就分派一个师抢一城门,开攻!倒是17日就把外城的东、南、北关都占了,可接着攻内城时麻烦就来了。突破口处的川军怎么越打越多?南门那边还接着发现中央军66、70师的团级番号,一天都不顺利,难缠!18日决定,集中8师突击内城东门。才扫清门边的地堡、鹿砦、铁丝网,爆破就失灵了,城头城墙上站满了对方兵将(战后得知“国军”城内有属三个师的近二万人),火力发扬得够酷够猛,突击队根本就靠近不了门面。下来歇一日,研究了努尔哈赤的攀城法,决定20日搭长梯先破城楼箭垛。不料这招老旧,平日里又多不练习,故用起来总是协调不起。不是梯子差点尺寸够不着,就是上面爬满人后自己折断,坠落一堆人。3纵真是头疼了没法。好容易夜里9师那东南角登城成功,哗啦啦扑上去七个连,可人刚落地,66师的炮子就炸开了,不光断你前程,而且认准腚后。这种间接射击是美国人教的,叫做炮火拦截。可惜了这七连勇士,到21日上午都没能退下来,全部战死城垣。大陈叫停声中,直骂特纵那炮兵咋没跟着西来。这下何以祥、王建安几个都懂了,咱军里以后得自留支炮兵团、营。
  
  济宁攻坚是陈唐兵团西进打得最惨一仗,主力3纵伤亡三千二百人,多于泗县的二千七百。不过这回分摊面大,倒不挺难看。最可惜的是8师23团景团长战殁,这是王麓水死后该师的第二次重大损失。战后退到嘉祥、巨野那方去休息,呆几日,就到了接应鲁南1、4纵突围西来的月底。8月1日见了面才知道:咱这儿其实不算啥,瞧那新四军,两个纵队,减了两万人,光景更惨!
47年8月整月都不好过,大家身上都有伤,地形也没吃透,想停脚下来集中集中,研究研究。可军委那头批,中野那里告(指王、张11纵上诉),全一个意思,盯着你再去拼消耗(大陈对刘邓的怨尤正是此期形成:你自个儿省省吧,脑壳昏昏,能使人昭昭?)。9月5日陈粟率6、10纵过河会师后,西兵团的混乱局面开始绥定。从此时算起一直到48年1月,重组的大号西兵团(或称粟兵团)一共打了五场重要战役或战斗。分别是发生于鲁西南地区的沙土集战役,土山集战斗;发生于平汉线上(史称进军豫皖苏)的许昌,金刚寺和确山三场攻城攻坚战。这五场战事共一个特点,就是3纵于其中都唱主角。在华野各军均处于低迷状态的这段困难时期,打仗基本不靠连理关系的3纵,显现了遏沧海止于横流那样的英雄气质。
  
  头一战是会师后9月7日打响的沙土集战役。战前部署是:以7月分兵以来内、外线兵团中受创较轻的3、6、8三个纵队承担攻击任务,消灭6日晚宿营沙土集的“国军”57师。其它1、4、10纵,王张11纵,6纵17师作为阻援部队,截堵主要犯敌邱疯子的整5军。7日晚3纵两师攻占马庄,8日白天占精良寺,扫清外线,晚8时半总攻沙土集北门。8师此次为突击队,二个团一个突刺就破门进村,与敌展开巷战。同时,8纵从南、东南两向,6纵从西北方向也突破进村。仗打得干净利落,仅到9日晨2时,57师上下各级九千人全歼。这仗若仅较数量,与年初苏、鲁那批相比就不算啥,可因打出了一个久败终胜的战局转折点,所以连一贯好大喜功的毛泽东获悉后亦非常高兴,致电称之:郓城、沙土集歼灭57师全部的大胜利。可见逆风行船比之顺水推舟,做成后更让舵手喜悦释怀。
  
  此仗还有一亮点,就是3兵团中那10纵亦捎带来了回小翻身。10纵这次是附17师在郓城南边的王老虎、八里河一带堵整5师,算是和这支“国军”大主力第三次交锋。头次是在孟良崮北面的莱芜以南阻击5军,仗没打大,双方多是磕绊拉扯。二回就是上月在梁山城北与84师对峙时,突遭5军调头逆袭。这次险,丢了六千人马(内民工四千,骡马五百)不提,还差点过不了黄河。所以这第三遭,若有血性必打成雪耻之战。好个宋时轮,笨仗反显真汉子,就在这八里河简易工事中顶了老邱一整天。反复进攻反复击退,最多时打退了对方一次三个团的集群冲击,直到沙土集全拿下方休。战后,10纵这个“小翻身”亦总结得好,开始出版自己的作战特长。从此后,华野攻坚“选美”每次中标可以轮流,可若搞阻击秀,嘿嘿,哪家也拼不过它那“排炮不动”。 第二战粟裕又盯住11师。胡琏在鲁中那边打出名气,故这鲁西南刚见着粟裕行踪,老蒋就使他从胶济路周村站上火车,转道津浦、陇海路到商丘下来,从这儿北援曹县去斗粟。9月21日,11师先头18旅进了土山集。此期粟郎思谋过度,苏淮情结似乎已转成“胡琏情结”。看它一旅前伸,又受前仗速战速决的鼓舞,算好它后队和前锋间有两日间隔后,即决定打个“短平快”,吃了这个覃道善。又选3纵主力、8纵二师为主攻,3纵一师陪同4纵去防大义集(这里118旅斥候刚进驻)。22日夜开始攻击,3纵8师22团领着7、9师各一团,8纵22、23师合计三团从三个方向一起冲锋。22团在东面首先打开一个口子,1营进了村集,与18旅各施正、反突击。但西、南两面8纵派的攻击“刀刃”均不锋利,前锋后续间也没协调好,打了一夜无进展。覃悍将知道战机转来,遂集中兵力从三个方向压向村东22团,并组织炮队拦截8师后队。这种压前断后战法很有效果,8师各营招架不住,纷纷退出突破口,这仗眼看只能这么结。23日白天,11师11旅又赶到大义集,出村遂行战役反击,形势已生不利,粟裕只好下令撤兵。这仗咋说呢?不能怪下头没使力,也不好说指挥咋不中(跟打57师套路全同),问题只在择敌不当。东边南麻那仗没全弄懂,西边土山这下总该透彻了吧?一句话,当时华野已不具拿下整11师的实力了。甭管你再逞强,能计算,只要对方不出错,实力就决定胜败。这事儿有点象三国中曹营张郃那穷叫阵,不管咋夸口,咋放胆,一到跟赵云照上面,十场打斗九场输。道理在哪儿?实力不行。
 共军鲁西南先胜后败,“国军”两大主力压迫甚紧,只好弃了这弹丸之地,跨陇海路南下。此二仗前的9月3日老毛就曾指示陈粟:你们全军一切将士都应迅速建立无后方作战的思想,准备在连续作战之后缩编部队,准备打得三、四千人一个旅;不要怕后方被敌切断,勇敢地向淮河以北、平汉以东进军。只是那时大伙儿认为尚不到刘邓8月那地步,且战且走未尝不可(若要执行了,就是八百里跃进桐柏山了)。此番南下华野战史称作进军豫皖苏,亦见诸毛泽东选集,就是评西北大捷及新式整军运动那篇提及的几大野战军的战略进攻。记得文革期间学毛选,不想听讲颂,专爱翻注释看。当年对共军部队那阵容就来电,秀一下:“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七个纵队……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陈毅、粟裕等同志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八个纵队……挺进鲁西南,进军豫皖苏边区;晋冀鲁豫区陈赓、谢富治等同志领导的太岳兵团二个纵队和一个军……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如今来看华野这“八个纵队”是咋编派豫皖苏的。9月27日,西兵团一分为三开始行动。左路陈粟率3、4、6纵斜跨陇海路向皖西开进,右路陈唐率1、8及李先念12纵直插陇海路进入豫东,10纵,王张11纵仍留鲁西南滞敌,掩护主力南下。这来问题了,看这八个纵队是拉用了晋冀鲁豫的二支才够数目,那么,刘邓的“七个纵队”又咋凑足呢?它8月南下大别山实际只有1、2、3、6四个纵队,为宣传计,毛选加上了后续的10、11、12纵三支(11纵是直到淮海了才归建),本无妨。问题是这11、12两家先已计入华野,刘邓处再加,那不成重复计算?或有说,华野那头若加特纵(其时留渤海)即可匀出番号,但总还差一家,咋解决?因此,为宣传气势,共方一、两个军的番号都能多报,那它公布的歼敌数字呢?也可疑。
进军豫皖苏没实际战果,不过是毁了一段铁路,灭了数县土顽。远道不能持久,所以赶忙转向西边,破击平汉线来弄收获。这次西兵团重新编组,粟、陈(士榘,陈毅已去邯郸筹粮)决定1、3、4纵队为1兵团,直开郑州-许昌段;6、8纵为2兵团,呆睢县、柘城抗击尾随南下之5军。12月13日到了许昌城,何以祥就想打,不料这次前指反而慎重。初进中原,首攻重镇,前头教训,都有影响。但何就看中这“打眼”,再请战,只好同意。3纵这番攻城亦持重,第一攻击波把主力团全排上,8师22、23团,7师21团分攻南、西、北门,7师20团,8师24团开西门外做二梯队。如此组织,守城“国军”又不强(人倒不少,达一万),所以14日夜总攻开始,23团3营头轮攻就入了门,预备队24团跟着亦撵进门,续起街头战。3纵首长调度很好,把僵持南门的22团,助攻北门的21团都喊齐,大伙儿全往西门灌。这种冲击强度有点象后来四野打天津,因此15日中午全城就拿下,歼敌六千五。俘虏多不说,这许昌还是刘峙郑州绥署的粮物集散地,军用物资堆积如山,这下特解决整支华野的各式短缺。大陈搬不完,致电粟裕,故野直、1纵,6纵都来分享。5军本来城破前想施急救,但在太康以北为6纵拦阻,好不容易破它后来到通许,就见北面10纵从兰封漫过铁路,款款南来,妈的个逼,这魏延实在难缠! 陈士榘和陈赓在西平见面后,就定了南下去会整3师。这3师本属定陶战役歼灭建制,可整补了一年,现在又有了气力(哈,有点象咱1纵)。除原辖3、20旅外,又增加一个49旅(即原2快纵内步兵旅番号)。加上换上的这带兵官李楚瀛有些智谋,所以陈谢前一段在豫西和它交道老不顺利。最危险一次发生在洛河北岸柳泉镇,9纵直属队差点让它灭了(乖乖,几乎没了今天的空降军)。因此陈赓北来有这层意思,几位帮老哥(他资历够老哈!)把这厮宰了!3纵又被挑上干行刑队,12月25日圣诞夜,乘大雾就来袭击西平南边的金刚寺。26日凌晨2时8师炮火准备,硝烟后面22团直扑东门。打到清晨24团也破北门,20旅吃不住劲,弃寨突围。野外7师、9师早等得跺脚,机会来了自然兴奋,一拥而上,连祝王寨那边出逃的3旅亦捆了。战后小结,陈赓老纳闷,这华野兄弟弄那寨子咋那松活?四小时,一主力旅就没了?后来军中扇子给他解惑,言20旅24日才进驻金刚寺,鞍马劳顿故少了防备。老陈这下就来了心念:哦,原先打得急,没仔细看,这嫡系其实多唬人罢。我来调拨一回,咋样?于是又邀华野去取确山。大陈此刻亦有此意,手下弟兄早就嚷出,要拿20师的人头报滕县之仇(7月南下,叶陶攻滕县完败)。两家意见如此统一,陈赓这仗应该好打。共军这回军容更盛,中野4纵,华野3、4二纵,三个军黑云压城,齐薄确山。战役开始外围就打得乱,俩野相互较劲抢先,没有照应,只嘘客气。故两个4纵从28日起手,打到30日,都还在城外与敌纠缠。3纵气忿,挤前上来就抢城关。这回7师、9师都要争着上,老8只好留营疗养。谁知川军守城就是能耐,全学的抗日军神王铭章(亦是守滕县)。完了,碰到这种死心塌地丘八,何勇将也没啥法,只剩传唤8师出战一招。此当口探马报告,正阳方向那极讨嫌的胡琏(土山集战后11师调赴大别山)正破谁前来。二陈都不情愿陷入混战,因此下令解围北走。这仗了手,时光就到了48年元旦 48年2月粟兵团北走后,陈唐兵团内三家纵队进行了一次精整。3纵辖8、9二师七个团,8纵辖22、23师合计八团,10纵仍为原28、29师组成,亦是七团,这个体量一直到49年2月全军统编时都没变化。3兵团只这么个内容,可现留在中原,要对付的“国军”兵团实在太多。陇海横线是邱兵团(整5军),平汉中点是胡兵团(整18军),郑州有支孙兵团(整47军),洛阳有支裴(昌会)兵团,信阳还有张(轸)吴(绍周)兵团;甚至确山的杨干才,黄安的罗广文也自称自话啥杨、罗兵团。可英雄就有一身胆,任你几路堵,我只破一股,打你哪家个儿小些的,一点不妨。再说粟去还有陈赓嘛,瞧他也有六个旅(4纵四,9纵俩),咱们可以再合作。因此3月刚来,趁裴兵团西调潼关,二陈就约齐了去取豫西洛阳城。
  
  洛阳城防就非同一般了,从城池外围到城内“国军”206师师部核心阵地-洛阳中学一共设了四道防线。第一道是一条五米宽深的环城堑壕。壕沟对岸到瓮城是一片150米间距的开阔地,内设五道铁丝网,四道拒马和三重地堡,算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是城四周的那一溜瓮城(有点象那逶迤长城),城墙上、下布满了炮口枪眼。瓮城再向里就是正式的城门和箭楼了(即前门那种),这里安排了守军团、营级指挥所和拱卫碉堡群,城门与瓮城的联系则由运兵地道贯通。第四道在核心阵地外围构筑了一圈五米见方的粘土圩墙,墙下又挖了一条深沟,圩上和沟下都布置了步兵掩体和机枪火力点。最奇特的是沟内居然布置了针对圩内工事和楼房的反向射击点,就是8师22团后头进圩时吃了亏才喊出的“倒打火”。这招毒辣,可向你那越沟爬圩或者往纵深发展的突击队后背开火,据说是邱行湘构思设计的“杀手锏”。看这阵势,洛阳真的难打了,有些当得起它东门城楼正面镌刻的那四个字:金城汤池。
现在看战役指挥陈士榘咋组织洛阳攻城。3月7日下达命令,3纵攻占东关、北关,陈赓4纵攻占西关、南关;8纵和秦9纵负责阻援,一在东面堵孙兵团,一在西面防裴兵团,这个分工很公平。9日夜3、4纵开始外围扫荡,主要打了九龙台、周公庙那些观光点以及西郊工厂区。11日推进到洛城第一道防线,17时开始炮击。3纵三十多门火炮打了1700发炮弹,19时,8师23团照准东门就发动猛攻。此时的23团1营突击队已分拨得相当专业,由作业组、爆破组和突击组构成,颇具林彪那个“四组一队”的模样。所以虽然开阔地上的铁丝网、拒马和伏堡数目众多,可却挡不住越过壕沟后1营那此起彼伏、交替上手的流水爆破(23团称之“连环炮”)。半小时扫清障碍,突击队进抵瓮城。连着递了四次30公斤重的炸药包后,五米厚的瓮城墙即洞开,洛阳东关外城遂告突破。接下来的一小时须肃清瓮城墙垣上的残余守军,了结后就从突破口扑向东门。
  
  靠近东门这段遭到206师的猛烈炮击,1营伤亡数的一半出自于此。如果说瓮城前的三道防线均为2、3连共同突破的话,这下直攻东门的战斗即交给了1营的红1连。好一个平江起义的红11团1连,替下兄弟连后穿过大火就炸城门,“开膛”后搭起人梯就爬“前门”。夺楼后正和206师1旅3团直属队追逐格斗时,洛阳东大街各巷子猛然窜出从西、南、北三个方向调集的“青年军”反攻预备队。这一次激烈了,张营长急把残缺的俩“兄弟连”都喊上,就在箭楼上下与此增援团队扭打拼缠,杀退其几十次反扑,巍然不动。12日晨2时许,23团石团长率2、3营冲进瓮城,跟着就涌入东门豁口四方支援。当张明终嘘出一声“你们可来了哇!”的时候,8师22、24团,9师20、25、27团也由东门成群灌入,应该说此仗这下就定局了。“洛阳营”的称号大概是按3月12日1时,1营上了城门楼这时机授予的。其时东南隅的22、24团,西关瓮城的中野10旅,南门边的中11旅尚自屡攻不顺,都还一筹莫展。
  
  12日下午3时,22团占领东大街后就扑往洛阳中学,此前五千残存“青年军”全撤入这块师部核心阵地,攻了两次都歇火,原因就在防不住它圩墙下那“倒打火”。13日天降暴雨,共军甚感疲惫,大陈遂令休整。14日晚再行总攻,一天的推迟让3纵缓过了神,集中了纵队,8、9二师所有炮营、炮连,大小近百门“战神”(六零炮都上了),19时圈住那圩墙几方后就纷纷试射。21时到点第一轮齐射五百发炮弹甩过去,尤其是许昌、金刚寺缴到的那堆美国野炮、臼炮、榴弹炮,将陈谢打漯河时送的那几千大炮弹扔得格外过瘾。足足扔了四十分钟,万余发炮弹把那中学翻了回个儿,这回啥工事、堡垒、人群都不见了。
  
  按老邱后来描述:“炮火愈打愈密,愈打愈猛,炮弹象急雨般地倾泻在纵横不过百米的地区。工事打塌了,五座大楼都燃起熊熊大火,砖石乱飞,硝烟弥漫。……伤亡越来越多,第4团代理团长朱驱当场击毙,我的头部也被弹片炸伤,核心阵地的预备队几乎全部葬身在火海中。”炮停后,轮到8师的另一个英雄营-24团1营上阵冲锋了。只见那虎贲营长郭继胜(和小张有得一比的)一甩廿响,三个连就扑向中学校园,一个小时操场、楼宇内的残余问题全解决。稍费点劲的还是对圩墙下沟底“倒打火”的逐点清除,地洞里的“敢死队”基本是逐员击毙。
洛阳之战原设想的东面强阻没怎么打,整47军先到巩县,可它没胆量继续东行,就在黑石关地段与8纵盘缠。东南方上来的18军倒是猛,但沿路受大雨、河流阻拦,16日方才到达偃师南郊。17日会合后两路“国军”就推进到洛阳城东白马寺,可此时共军正梯次出城,所以8纵这次就没咋出力。10纵战洛阳压根没来,它此前刚过沙河往新蔡一带给出了大别山的刘邓递交新兵。任务完成后的48年3月到6月初这一段,就留在中野打帮手,连着参加了阜阳试打,宛西、宛东两仗,本愿是撑一下中野哥儿们,可不料战事起来它二师七团在刘邓处却得了个头等打手的重彩。宛西邓县攻整9师76旅,一堆中原番号不少,可拿下对方主力226团的却是老宋的28师。宛东亦相仿,被陈赓放脱的整58师师部及183旅,却在南阳马刘营被拼命追撵的10纵悉数围上,逮了对方四千五百人。 转眼来到了48年6月,迎接1兵团重返豫皖苏,粟军过河目的就是要在中原打成大仗。6月15日,粟张(震,正是此时始任小参军)电告军委决心攻打开封吸引整5军南下展开。17日毛复电之时陈唐率3、8纵已抵近开封城。这次决定两个纵队都参加攻城,3纵拈到宋关、曹关,8纵拈到西、南二门。从技术上说,开封比洛阳好打,守城“国军”多是河南保安队,正规军仅那支5月才从商丘移防的二茬整66师,而且就只来了其13旅(临战前68师119旅支援了一团)。师长李仲辛比他前任宋瑞珂素质差,经验也赶不上洛阳的邱老虎,就能显摆一副狂妄。这不,初来乍到就跟省主席老刘为争保安指挥权动火气。但是这仗也有一难度,就是急攻缓取都要能控制住,视“国军”南、北主力兵团(邱、胡两家)的开进情况来因应变化。总攻于17日深夜由攻击城东曹关的8师23团首先打响,第一波突击队就杀入关内。不料曹关这地方狭窄,房屋布局稀疏,突击队一进城就遇上旷地,马上遭至守方四面八方的交叉火力,立不稳脚,又被反击部队挤出来。好在分攻东南角宋关的9师25团动作亦快,在曹关燃起大火(省保2旅18日纵火阻攻),敌保安团惊疑之际,一提劲就冲进了关口,接着就攻内城门。19日1时突破宋门,再打到拂晓,9师20、27团全部入城内,各向纵深发展。19日夜南关、火车站上来的8纵23师亦洞破内城南门,搅入城中。随后22师再破西关、西门,8师也从宋门追随9师街战,这攻城战就到了街道战阶段。
  
  街道战两处地方打得特别热烈,一是惠济河东岸的教养院,二就是李仲辛设在龙亭的66师指挥部。这二地大陈是点了3纵8师的俩虎将出阵,23团1营张明取教养院119旅355团;24团1营郭继胜则负责抓龙亭台上的李师座。3纵炮群布置在城外禹王台,大陈为首的兵团、纵队两级首长都登台观战。教养院是21日晨激战后拿下;但龙亭就晚多了,打到该日子夜才将66师师部、13旅旅部全抓完。这点延误无关乎郭营长努力与否,那是粟裕交代故意放慢节奏,钩引邱军西进开封的战意,以利西线主力在睢、杞二县间另行开辟歼敌战场。此战3兵团10纵再不想与二位兄长分离,20日在上蔡与18军混打一场后就辞了中野北上,它按兵团指示的阻援阵位直奔杞县。 6月26日3、8纵撤出开封往通许,计划在那城北阻击5军。可邱疯子用兵亦够奸诈,只以一旅支应开封,主力半道就折向通许,27日就抢先夺了你看好的要地。这下陈唐就只好开杞县以南,在杞睢公路两侧布阵伺敌。28日豫东战役的阻击战打响,整83师攻杞县4纵教导团,5军200旅则先打陈唐兵团防线左翼-8纵22师。这两处都在当日遭突破,教导团属能力弱,22师则因为连续行军作战身心疲惫,故均后退一步再抵御。29日晨5军96旅攻向马、孙砦,139旅(原属70师)则攻击高阳集,8纵在几地防守的64、67团和军特务团与敌鏖战一日,黄昏时除高阳集仍在手中外,其余各点先后失守。7月1日战况空前,这回老邱主要突击杞睢公路左侧的3纵阵地,因东面区兵团的最后时刻到了。83师攻许岗时,前指正调出4纵12师加入东面总攻集团,9师与12师交接还没搞清爽,狡猾的63旅就猛然发招,这一个打击使初上阵的9师25团难以招架,双方接战四十分钟后,25团败撤。右侧5军45旅乘机就攻击8师24团防地。24团击退它首次进攻后,对右翼9师阵势有些揪心,分散了自家注意力。所以当“国军”第二次攻击旋踵即来时,有点措手不及,格斗一小时后也撤出阵地。至此许岗失守。战事打成这样,军、师两级都在骂娘。黄昏时8师22团组织了一次反击,意在恢复许岗,但部队建制都不整齐了,刀尖自然不锐,刚突破就被打回,于是全纵只好退向滕店二线防区。军头们心头现在是特窝火,这前指也太偏心。4纵休整了这么久,先前我打开封时就一直在兰封对付83师,阵地亦是它垒起,怎么说走就走了?该不是东面围上大客户好吃肉(军内观念:阻击是消耗战,没补充),要喊拢去聚餐?妈的,咱算是二娘养的!再联系上去年往事,此时上下都有点非议粟的战场“调度”了。大概后来粟张也感觉到西边这股压力(6纵的杨拐攻阵也实在不争气),所以在二阶段的7月3日攻击黄伯韬时,是把8纵23师整到榆厢铺去参与了一回围歼75师16旅的。
3、8纵这么不顺利,老邱却战志高炽,决定把5军头腕,嫡系中的嫡系200旅调来表演最后的压轴戏,要炒出一场“大破桃林岗”。对家共军所剩何部?乃刚由上蔡归队,亦鞍马劳顿的华野10纵。临出战时悲壮一声:二位哥哥牺牲、劳累久矣,休息就是。大不得兄弟舍了这命,也不使这厮加害于嫂子!当时就抱定拼命精神。29日200旅果然来寻战,这一天28师手脚尚未活动开,慢热中让它占了桃园岗两翼的几个村庄。30日这天双方都渐入佳境,一天好斗。83团3营仅在上午就击退对手团级部队两轮进攻;下午,先是炮炸,然后飞机用上,跟着就是坦克撞你。好个营官朱福修,将营里仅有俩战防炮拉出,近二百米才发火,一炮就将最打前那张坦克拱翻。真算得上林彪后来提倡的“二百米硬功夫”的先知。然后步兵越壕就扑它那“肉弹”,死伤一片。打到黄昏,桃园岗圩子已无一间好房。晚上粟告老宋,兄长稍省些气力,时间犹长。7月2日这天的攻防更惊天动地,上午200旅两支戴安澜练出的主力团全数押给83团。这还会省油?故桃园岗全圩一片火海,细菌都难生存。可就没想到,当你队伍冲进它村里时,象土拨鼠群的共军纷纷扬沙啐土,抡刀来刖你脚腕,哇,滚烫的地面,谁受得了?任你是远征啥方的抗日英雄,碰上这种不要脸(就见不清面孔)、不要命的对手,你还是没辙,只有退后。远处邱疯子镜子里看到,疯劲不再,口中喃喃:天意弃之,鬼神降临……云云。就这样,一直到7月5日,10纵这一拼命,将邱兵团足足缠住五天。 东线1兵团本应该在5号这天撤离战场,可粟仍决定当晚总攻(对黄兵团),这一来,天亦怨其不惜军力(争战正当是否,原罪都大!),转折遂于当晚形成。夜里,邱清泉继以200旅蒙蔽10纵,另遣5军45旅由杞县北上,经柿园折向东面,在白云寺处直攻粟军侧背。逻岗以西的4纵在6日中午发现5军大部队,这回这阻击不想打就不成了。慌乱抵挡中报与粟张,一看态势,完了,非撤不行。18时下令全军北撤陇海,仓促中导致各纵均发生严重的丢弃伤员事件。算时间西线“国军”正面攻击历十日,效果颇微,根本不及最后这一日的迂回奇袭。邱疯子,你早几日干啥去了?非要委员长抬出虎头铡,你才拿出毒招。大主力嫡系尚且如此,可见整支“国军”系统一贯的战取主动精神。今人喜欢逆反思维,多见他吹起当年抗战时,“国军”如何如何,怎样怎样。可他却不见即便是见真章那些仗,基本属守土抵抗之作,很难见到对日寇一部的主动攻取或断然歼灭。反之倒是共军几师,不管军装任何褴褛,武器如何窳劣,或整或零一部,总在挖空心思地图谋袭击、打中日军一路。不计战略得失,仅及战术思想,战斗锻炼,这种延续下来的主动意识、进攻精神和对战水平,一旦搬用在“国军”头上,结果如何,你还能咋想? 接下来的济南战役3兵团肯定能算“主板”,倒非因为战前的曲阜会议将它组成的西线兵团确定为主攻集团,而是它攻城时拿下的城市要地比较多,象飞机场、商埠、领事区、火车站、外城西区等。或有人说,既然是“主板”,为何最后攻进内城的那两个“济南团”都不属它底下纵队管着的番号?这事说来话长,得从头撸起。
    
  先说当年老济南的城市布局,从内城往外推展。内城是城市核心,周边由高十四米、厚十二米的城墙垛子包着。内城墙外就算外城区,亦是四周包围住。外城区相对内城言明显朝西、朝南偏置,东区狭窄就一溜,西、南两面则开阔,尤其西区,向更西面延伸得肥实。北边是黄河滩涂,不设外城,就着内城墙一体封闭。外城再朝西还缀着一块,面积比内城还大,这就是所谓商埠了。城郊东、南、西三面是一串山岭,东郊四座,从北到南依次为黄台山、茂岭山、砚池山和回龙岭。回龙岭以西连着两座,平顶山、千佛山,已经挨近外城东南角。千佛山扯过去是城南的马鞍山,有名的齐鲁大学就坐落在此山与南外城之间。西郊地势略平,山较小,鹊山、腊山、白马山、琵琶山等都只是小山包。
    
  再看王耀武对老济南的设防,还从内城来,考虑到济南东、西两城区的大小,王从北面黄河南岸的泺口到南郊的马鞍山之间划了一条纵向线,以该线为界分东、西两个守备区。界线穿过济南时刚好落在外城西区靠商埠一方,因此,内城防御就属东守备区负责,而外城以西的火车站、商埠、飞机场、古城这些地方均划入西守备区。“国军”济南2绥区辖三个整编师番号,底下共有九旅正规军。此外,还有六支不同归属的地方旅,以及省党部管着的一支青年教导队。看王战前的排兵布阵。西面是大头,故从此点起。古城西南的崮山、张夏由74师57旅守卫,往上看,古城正西方是整2师211旅,两家都算中央军。整84师师部扎古城,底下二旅,155旅在机场附近,161旅在铁路南侧,三处拉成一条南北线。这条线就是王司令的城郊“警戒线”,线内外统由吴师长(又兼96军军长)指挥,他带着96军独立旅就住机场附近。飞机场往东走就到商埠、火车站,都由教导总队暂行看守。
    
  再向东就是守备区分界线了,该线北驻83师19旅,南驻2师212、213旅,这三个旅组成王的绥区预备队,受2师师长晏子风领导。保安3旅看守与商埠接壤的外城西区,保安4、6、8旅三支,都据守在北面河防一线。外城东区、东郊全属73师(王司令颇怀旧,73、74、83师这几个雪峰山老部下,都整了一部来)师长曹振铎的职守,下属之15旅守北边的黄台山、辛店、七里河,77旅则构织了由茂岭山、砚池山、回龙岭和千佛山组成的防区。这就是济南战前的“地形”和“敌情”。
再议“我情”和“任务”。对应于2绥区的东、西守备区,共军曲阜会议将许谭的攻坚集团又分为东、西两个兵团。东兵团由9纵、渤纵构成,聂凤智指挥,其任务是击败济南东郊73师,然后围城攻坚。西兵团由3、10、广纵和鲁纵一部组成,宋时轮指挥,首要任务是成三路突破吴化文的警戒线,插入其纵深,尽快攻占机场,断敌空援。尔后视战情再向商埠进击。东南方的13纵作为攻城总预备队,要求其迅速开赴南郊马鞍山一带,对顶敌绥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东、西两兵团。接着捋战役“时间”,主要围绕西兵团(东兵团后谈)。济南攻城既然要攻破“国军”的城郊、商埠、外城和内城四块城防,战斗就必须分阶段、有部署地来展开、进行,交战中双方部队的调整、调防比较频繁,所以在下还是要将整场战事划分为几个节段。
  
  1、外围战斗,时间48年9月16日晨-19日夜。这一阶段的结束标志为84师的起义。外围战斗首先由西兵团打响,16日晨,由泰安北上的广纵、野指警卫团包围长清县,同时济宁至汶上一线的10纵、3纵,泰安的鲁纵分左中右三路逼向84师看着的“警戒线”。17日王耀武调预备队19旅西援古城,同时57旅奉命由崮山北上,进入84师以东的机场防区。
  17日零时,东兵团打响。上午9纵25师拿下茂岭山、砚池山后向平顶山、千佛山方向开进。王耀武又急调进至机场处的19、57旅增援东郊马家庄和平顶山,同时将由古城撤入机场的211旅再调商埠。
  17日黄昏,广纵等攻下长清,歼敌一千七百余。
  18日,3纵在夺取96军独立旅防守的琵琶山后,开始炮击机场,打断了徐州空运74师的进程(仅降落172团大部)。当夜至19日白天,10纵,3纵一部继克古城后又接连攻占84师守备的玉皇山、簸箕山,155、161旅退到机场东侧,吴化文倍感焦急。
  19日夜,吴率96军兼整84师三旅两万余人起义,3、10纵接收吴军阵地后,东挺商埠。同夜,王下令“国军”保4旅撤到火车站,空降172团撤入商埠原德国领事馆,两部均由先期撤来的211旅统一指挥。
2、商埠攻坚,时间48年9月20日上午-22日晚。这阶段的结束标志为商埠“国军”守备部队两万人致歼。20日上午3纵、13纵(粟19日指示该纵调入西兵团)分由北、南大槐树突入商埠,向该区以东推进。
  21日晨,8师占领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青教总队窜逃内城,王吉文师长率部追击时中炮身亡。下午,8师先头部队将172团一营控制于2绥区司令部大楼内。3、13纵从南北两面插入商埠与外城之间,切断“国军”东逃退路。
  22日拂晓,9师27团两次攻击211旅防守的银行大楼,未能登楼。午后25团加入,登楼消灭守军。随后9师和10纵一部两面包围绥区大楼,16时炮轰后冲入,黄昏歼敌172团团长以下六百人。当晚,商埠内除邮电大楼、德领馆等几处“国军”残部仍负坚顽抗外,其它街区全为共军占领。2绥区部队2师211旅,山东保4、保8旅,58旅172团等二万余人被歼。
  战中,王耀武将其东、西两向的15、57、77、213四个正规旅先后撤入济南内、外城中,并确定213旅率保3旅负责外城西区防守,77旅、保6旅则担任外城东区防御。15、57旅进入内城,会同预备队19旅分区守备。打到这时候,“党国干才”王耀武才整明白城区防守的有效性和至关重要性。
3、攻占外城,时间48年9月22日19时-23日晚。阶段结束标志为13纵、9纵在外城南区会师。
  商埠战斗尚未完全结束的22日下午,许谭电告华东局和打援集团,称攻坚集团决定于当晚7时攻击外城;9纵、渤纵分由城郊东面、东北、东南三个方向攻击,10、13纵分从商埠西北、西南两面发动攻击,3纵、鲁纵担任预备队并责成3纵负责肃清商埠残敌。呵,轮到和尚按他的章程办事的时候了,鲁纵弱势不说它,可竟然让西兵团老大3纵先“出局”。
  10纵进入商埠后迅速攻占火车站,兵临外城西北面。22日黄昏,28师攻击普利门,29师攻击永镇门,两路同时打响,当晚破门进城。13纵贴近外城西南角后,17时38师炸开永绥门后,三个团接踵而入,将城垣守敌213旅一个团歼灭。
  22日深夜,13纵攻占外城西南方的红万字会建筑群,歼灭213旅旅部。
  23日凌晨,10纵攻至外城电力公司和面粉公司厂址,将保3旅包围。拂晓,13纵在内城墙外包围从齐鲁大学窜向内城的212旅残部,随后将其缴械。傍晚,13纵与攻入外城东南角的9纵部队会师。
  
  4、总攻内城,时间48年9月23日黄昏-24日下午。结束标志为全歼内城“国军”守备部队。
  占领外城后,许世友决定不予守敌喘息之机,连续作战,总攻内城。故下令由9、13二纵分从外城之东南、西南两方向总攻内城,10纵作为该二纵的总预备队。这下,许的私淑彻底暴露:济南城只能是山东兵团部队打下。
  
  既如此,这一阶段的战事经过就不宜在此说,留在2兵团那节段去夸奖吧。
两年前就看过某品牌网友的《名军排座次-华野篇》一帖,之中论到济南攻城这台冤孽事儿,把3纵撇得形象极差,说它是陪上了8师头儿亦没争过25师啥的,应当象周瑜那样羞煞撞墙。我看哥儿没把攻城过程查清楚,3纵咋和9纵争?拿下商埠就下课了!总不成将它8师哪家封个“济南商埠第一团”吧?28师是二冤家,打外城时还用得着,城拿下亦让你休学,到进了内城,啥都抢不去了,再喊来街战。和尚这点算计是精明,不过太小家子气,伤自己伟哥形象。其实就让它3、10纵陪你胶东俩爷们一块儿攻内外城门,它也基本拿不去那啥“第N团”,俩本都只有二师,商埠那仗又伤了精元,怎比及你那城郊就没咋打(就茂岭、砚池山歼了二连),精固神凝的一伙生力师?你若放它报名进考场,后人还有啥话讲?因此战后,3纵真的感觉神衰力散(何悍将早开了,王师哥今亦殁了)。若说上次豫东粟裕撂人嘛还有些遮遮掩掩,那这回济南的许和尚这霸道作风简直是明火执仗!
这下咋也该2兵团了!2兵团的原版为“七月分兵”时留守山东的内线兵团,当时是由2、6、7、9四个纵队及华野前指构成。稍后在当年的8月半,由二轮新5、6师和胶东7师组建的13纵队也拨入该部。从成立之日起内线兵团就扎根山东,中间几次往外调兵都没影响它保卫老区,守护华东局的任务,所以史料多半称其东线或者就喊山东兵团。该兵团最初由粟裕统一指挥,47年8月底军委命陈粟带6、特纵经鲁西转外线后,带领2、7纵的鲁中谭震林和统率9、13纵的胶东许世友终于合兵一处,这才开始有了许谭兵团的叫法。一直到48年冬战淮海,其间不管华野主力怎样南下北上,山东兵团作为重要偏师其名义都予保留。决战前进军徐蚌,它这支亦是单独南下,沿津浦路直逼台儿庄。兵团的最基本力量是9纵,亦即后来的27军。该纵的三个师25、26、27都出自胶东,资格成分有区别,但战斗力哪家也不稍弱,这也是众多评家看重27军的原因之一。25师素质、军功双优,程度上还是要略胜俩胞弟一筹。它队内呆着罗荣桓45年9月北走辽沈时留下的胶东13、18团,资历都能返回到山东纵队5旅、5支队。27师大概能算9纵的第二打手,它与26师武艺上的计较好比许禇与徐晃的一搏,在一百回合酣斗后会占些上风。这个师的精锐就是那支什么南海独1团,抗日那会儿曾做过山东纵队5旅的15团。后来攻潍县“国军”96军时果然了得。 26师底下是一堆胜利日前后编起的东海独立团,按出生月份排序可各唤作独2、4、6,均是偶数位倒好记诵。该师裁军至今反好过活,虽然规格下了半等,叫成了80旅,可毕竟祖宗姓氏没让变。不象老79叫成什么235旅,整一个父子层级的杂糅混混;也好过门庭改作武警的81师,那种队伍今后基本不发新式武器,呵呵,再想交手,老许你就等挝吧!2、6纵这里不议及,俩投了别处别处自会记录。说自家长随7纵、13纵。这俩不好排座,一资格特老,一武功新高,都自有仗恃,若要硬分前后,我靠,必象黄魏争功,今日大堂里免不了一场激斗,一块儿说吧。7纵属新四军,13纵算土八路;7纵的头号掐架伙计是20师,江北新四军的5支队,皖变后改5旅,彝族神枪手罗炳辉知道不?20师的创始人,所以5旅开起仗来火铳硬弩极见准头……不妙,37师那生猛动气了,赶忙扯平说这头。37师前身虽是胶东母亲47年春上才怀上的第三支山东5师,可这娃生下来就有福气,它摊上一个好师父,叫周志坚的是了。周师长是新四军5师的头号战将,原带部队叫13旅。46年6月29日,周带13旅37团登上柳林车站的戴家庙,从这儿打响了突围北路军破击平汉路的第一枪。当时那突袭气势将“国军”整66师吓懵了,它做梦也没想到新四军会先其攻击(以为还象皖变那样一味地绕路避战)。这个当先勇劲也就陶勇突袭宣家堡可媲美,唉,若不是李先念那态势不中,要砍要杀哪不好,也不必含恨辗转来这胶东(周随后又带38团断后,被分隔打散)。周志坚到了这地面有些巧遇,先带的部队亦叫5师,后来升上的让编13纵队,都含机缘。
唉,又见罪19师了,怒发冲冠了,息怒则个。19师抗日牌号称新四军7师19旅,乃新四军的十一个甲等旅之一。手下团队一部分来自皖南突围精粹,大部出于江北4、5支队对它的援助输血。要说与国民党的血海深仇,健在新四军各部中该师最大,所以一旦打响,其表现就是个争先恐后,虽然技术尚不能和它血气对等相应。
  
  刚闻38师不屑恨恨声,快转换到它这里。38师和37师几乎是同日诞生落地,不过37是东、南边妈咪生,38则是西方北面的娘亲养。它这师出名在海阳、莱阳二仗,海阳是头遭实习进攻,莱阳则是担任抵御阻击,打的都是陈总长的54军,土木系的二号台柱。仗火打平打胜后,它下头好象给隔海那边的关东二哥写帖交流过?因见54军后来剋塔山,4纵那伙胶东籍,拦截推搡招数就有些近似?阙汉蹇亦是七冲八赶,就是荡不开那村篦子高家滩。咋看那地表都炸得没人影了,可一拢前,“无影剑”就阴恻恻地涮过来,啊呀,邪!
  
  21师和39师对等地都不想提,可37师这边还猛吹它有员儒将。叫高锐的吧?13纵的铁杆粟米师长,知道胶东丰饶地方就爱出这类陆逊人物。可21师这爿军帐也非等闲,亦有一将叫谢锐,莱阳战后写一长信呈许谭,战略战术分析不光透彻,还入心窝,让那一辈子不爱受人教育的许和尚看后居然怔了半宿。
2兵团的战事从哪儿说起?恐怕只能从它队里老大9纵的战事开讲,否则坛子中要扔过来好几匹砖。9纵在47年1月胶东封号后一开西边就打上莱芜,野指先派它和8纵一块儿蹲点和庄,准备狩猎73军主力193师。无奈那会儿王耀武南北调兵频繁,193师哗哗哗地就直奔颜庄。中间从莱芜换防博山的12军又路过,可这家伙行军声气整得大,不是善与的目标。好猎手须有耐心,故仍潜伏。2月20日机会终于来了,73军77师奉命挪出博山南下莱芜。下午1时东面25师带头冲锋,接着是居中的26师,南、北两面的8纵22、23师一齐杀出。一副“旅行”心态的77师哪有提防(日前向12军问过路况)?机灵的几个倒是还找了个村子躲闪,其余的就沿着公路南北窜。追打到21日晨,和庄、不动二村子到青石关一段的道路、窝点全部清扫干净,77师全收缴。9纵打完此仗就收兵,后段战事就只任北线战场警戒,没参合莱芜总攻、反突围。
47年4月以来的泰蒙寻机求打战役,9纵主力的位置都在坦埠附近,看来这遭被选作陈粟的中军了。4月20日西南战线的“国军”3兵团从曲阜进兵直叩蒙阴时,9纵的几支团级部队前出到蒙阴隘口白马关一带进行阻拦。虽然阻击编队此次是头一回碰到“国军”大主力11师,亦敢硬对硬地放对,但始终是战艺不精,关口遂为敌所乘。南线上来的74师和11师在蒙阴会合后,9纵集结于坦埠以南的孤山、杨家寨几处设阵,专意封堵它这二期中央突破(一期应算胡琏),这时间已辗转到5月10日。从11日起始的抗击,直打到13日午后4纵南下到岗,这一段前哨战都是9纵独力担当。从14日上午对74师的包围初成后,此时战位属于北线左翼的9纵就开始过汶河向南反攻。直到16日中午总攻完毕,这两几日的北线攻击就是一川一坳地争夺,一坡一崖地仰攻,全是实沉活计。在16日上午当增援“国军”几乎要破围时刻,好几个纵队刀锋都有些卷口,预备队都用尽了。可9纵这儿却仍显出是在循章照节、按部就班地拱坡上人,报出的番号还就那26、27两个师。这当口连陈粟都感到纳闷,许和尚的“埋伏”还是老陈套他话时暴露出。当陈问你那把握怎么样,能否拿下孟良崮吗?老许脱口而出:仗打到这个地步,还能让74师跑了?我手头还有一个师,通通打完,把敌人消灭!呵呵,你还真留了一手?陈就坡下驴:好!把它拿出来,打掉多少,我给你补多少。上得孟良崮的,才是真心英雄!据说老许下来是逐级传达,传达什么?当然是关于“放血”的电话精神。这下他给萧镜海的命令口气不同了:你们25师,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带头冲!
    
  和尚这人只粗不陋,打仗用兵很有算计,他带的这支9纵从建军之日打起,经历那么多的大仗难仗恶仗,从不吃大亏(就南麻伤重了),兵员额度在华野全军中一直处于首屈位置,不能不使人留意他那带兵方略。不仅如此,许和尚那胶东小区在华东全区也是经营得最好的(犹胜粟的苏中)。不谈它基本算后来中原二、三野的粮饷弹药供应地,仅讲兵源出处,它恐怕就能骄傲于共军所有的新、老根据地。按先后次序,众所周知的41、27、31、32四个军几近清一色的胶东子弟兵(就41军的368团有点问题)。不单如此,华野初编还曾给20军(1纵)三个师各家一团;49年22军64师成立亦给它送了地方团队。再及兵队素质,它贡献给41军121、122、123三个师的八个团都是老主力;贡献于27军79师的三个团、80师的二个团,81师的三个团亦成新、老主力;就是配与较晚成立的31军的那几个新编×海独立团,如91师271、272团,92师274、275团也前后在解放战火中硬生生打成主力团。这个成绩就吓人了,有些公认的,也是陈赓倍加呵护的共军体系中的第一“独立”兵团-二野4兵团的团队成色(真正“太岳”成分亦就十二团)、档次(至多八团算主力)亦不能与之比对,更莫说其它哪家“混成”。
胶东共区初创时,许世友就带兵进驻,且不论是属抗日或解放时期他都兼任军区司令员。按说47年以后他基本在前方打仗,这后方的好事儿和他有何关系?但胶东人就认他(据说彼地人论将至今头名认可许世友,二名认可林彪,说就他俩没咋伤重它从军儿郎?),你说咋办?这个中原因就显出许拙外慧中的人缘本事了。你看他胶东区47年秋集中的政委有多少?饶漱石,黎玉、谭震林、曾山、林浩,个个都是华东地面难缠的主儿。一般军头受这种包围就出事(如叶挺、陈毅、陈赓),可他一粗人和这班政工就能善处,起码相安无事。人家也不反对以他名头领衔来支应地方,号召百姓,这样,胶东的革命工作就一直进行得很好。临解放康生南下和老许搭档共同管教山东,也没听说过有啥不妥。后来文革到“九大”那个争权夺利非常时期,许介于毛林之间亦淘个清浊糊涂。就是76年后打掉“四人帮”华、邓初期合作,和尚亦是各方都要努力拉近、维系的重要人物。现代人一说许世友就联系上喝酒,其实他那酒并没傻灌,属于“酒醉清醒人”那个说法。
“7月分兵”9纵属于陈粟亲自率领的内线兵团,就在以莱芜以东的鲁中山地与“国军”留下的四个整编师作战。共军总量也是四个军,与“国军”一对一做个比较。6纵、9纵的战力大约能消减25、64两师的本领,可2、7纵俩“新四军”与对方剩下的9师、11师相比就差多了,尤其是老胡这支“土木系”,水平起码要高出双方任何一支一个头。因此粟裕捉摸,不把这“土木”打残废,这内线斗争将要费时伤神(有说是不能尽快帮上刘邓的忙)。这就是自歼灭74师后,华野高层一下都把视线转向“硬核桃”的活思想。
  
  7月17日2、6、9三个纵队就来扑南、北麻,这里刚住下18、118两旅的四个团。18日开始打,不知是途中暴雨影响呢,还是各家都想抢头功,反正互相之间基本不照应。三个纵队各去“认领”两个村,枪响的时间也不一致。9纵这边,26师先攻鲁村南面之崮山;25、27二师,一打高庄,一攻北麻。打到20日,崮山、西山(高庄一侧)倒是死活拿下,可之后就既靠不拢北麻,又吃不下高庄,两厢无果。正经八百要夺取的南麻那头更不顺,打了几天就只见吴家官庄一线的2纵在拼老命(它死了个抗日牌的师政委-秦贤安),6、7二纵是东晃一下,西现一眼,帮不上正忙。这仗指挥得够零散!共军这头不实在,可“国军”这回的救援却不含糊。64师出大张庄,25师出东里店,两翼夹攻南麻西南的于家崮。二黄(64师师长叫黄国梁)都是善战之将,勇力均不弱于张灵甫(但没他那短处-狂妄)。二将比拼北上,最后黄伯韬略微胜出,21日上午突破7纵20师60团阵地,逼得粟裕只能下令收兵。
南麻没等及稍憩疗伤,24日粟裕又号上了临朐的整8师,说是看它刚来乍到脚跟不稳。24日三个纵队就向它运动,途中又逢天降大雨。临朐这城三面靠山,一面临河,地形很复杂。雨季一来,城前的沂水、弥河沟道就全灌满了水,交通阻绝。更要命的是当25日拂晓共军进抵临朐时,8师的二旅已全部进城。按说这种战势,值得战役指挥员掂量,可粟不动摇,仍决定从速进攻。9纵这次包打城池两个方向,以25师二团攻北关外围,26师二团扫清西郊。打到26日,战果更少,就城北粟山拿下,城西打成胶着(比南关好,那边5师14团的七个连为敌困住)。27日纵指传来命令,调整部署,刘涌率26师77、78团移来北关,会同25师74团集中突击一点。一看即知又是野指哪位高参给出的主意,要祭粟裕攻坚法宝。可这招老用,又没啥发展变化,故李弥早有破解之法。果然是,叫你三个团,须臾近他城垣不了。战事打僵,官兵泡在血城里熬,等着27师西渡弥河来支援。不想那方过河更艰险,不光敌机肆虐耽误时辰,暴涨的河水淹没、冲走的人员装备非常之多。
  
  即便如此,野指仍决定29日晚2、6、9纵竭全力总攻。这回参谋处给9纵传达命令就挠头了,从来还没吃过这种大亏的许和尚早两日就开始骂骂咧咧,说这仗不该这样打。所以上面的传话刚完,他抓过电话就咆哮了。直接点上粟裕的名,扯淡!还要把部队全打光?这他娘的狗屁指挥?战场空气到此,真的凝固了。许不大认可粟的水平并非当日,由来有时,莱芜之战他是自定战机,打胜并没领教于谁。孟良崮他又从最先打到最后,出力不小不说,最烦15日总攻前夜陈毅下达的让叶飞指挥五个纵队的命令(这着实属臭棋,不说叶飞级别威望够否,若加此层次,那粟裕还干什么?),他认为这主意出自粟。心里原有这些看法,又亲临了南麻至今的一堆败仗,加大了他的“不认可”。吵归吵,29日的总攻还是进行。打到30日上午,7纵在临朐以北三岔店的阻援阵地又为西进的整9师所破,这回的撤退还没留时间善后,2纵陷于南关的那七连残余只得弃了(战后8师俘虏该部近二百人),仗打到这份儿上,共军上下都糟心透了。
南麻、临朐二仗军史记为:消灭“国军”整11、8师合计14000人,华野损失21500多,且目标未克。这个结果比东野上月失利的四平攻城战的战损比就高多了(四平共军伤亡13000,歼敌三万余),应属失利或败仗。可47年8、9月间华野总部的几次战役检讨会上,粟裕均不承认,他将其定格为:打了一个消耗仗、平手仗。这个态度连谭震林亦觉得不大老实,他在部队北撤胶济线期间就当面指责过粟,并推却参加陈毅安排的野指“三人团”碰头会,仅遗书一封留陈处即扬长东去(陈看后,说此东东对粟有帮助)。高层领导的战见争执有可能牵涉个人因素,也许还卷入某些历史误会(如谭对两淮失守有其看法),因此用于判断战场的对错是非并不是很好依据。还是来看立场比较中立,态度比较平和的2纵说法。2纵针对南麻、临朐战后部队思想状况的史册记录称:“部队对战役指导、战斗指挥不满,认为上级指挥机关歼敌计划太大,致使部队遭到损失。”联系到上面段节提及的西兵团王家楼会议中那些意见(西边并不因军委指示粟来领导,就降低了批评的火力),可说此时期的粟裕,确实是身陷“千夫所指”的困难处境。47年的这个“7月分兵”,以及他对其“没说个清楚”后的尴尬将他置于军史上一段晦暗时空。 临朐撤出后内线兵团继续分兵,2、7纵随谭老板东开“南海”中心诸城;野指和6纵跨胶济路北赴渤海军区;9纵走得最远,回到了胶东西海分区的招远地面。这个“分兵”属迫不得已,因为这遭损失巨大,一区一域都不能短时补充得起。8月上、中旬老毛几次电催,中心意思就是要陈粟速去鲁西救急。这回华野东线的分兵玩真了,6纵、特纵随陈粟外线行动,留下2、7、9纵组成东兵团。
    
  许世友上任兵团副司令的头一天(10月升为司令),心里就拨开“小九九”,剩下的两支“新四军”都不够硬朗,往后若想力保鲁中、胶东,非得再建一军胶东子弟兵。于是,13纵就成了此时机的催生速效产品。13纵从诞生之日起的表现就得到敌我双方的基本认可,可相比之下,华野好些老部队打了多年仗,军事素质却不见大的长进。这就不得不指出华野高层带、练兵方面的缺失(别给我说“新式整军”那政治范畴)。一句话,它这里战略战术(或者还有军事技术)科目培训讲座少,战后总结、研究亦不够。基层部队全靠战场拼杀的经验教训自我汲取,高级指挥则靠各位军头自身的天聪悟性各自发展(军事技术嘛,就指望老兵和俘虏传带了),因此这种重打不重学,打了也没懂的粗放统带模式必然造成各军之间战役对局力(时间长了就变成“部队作风”了)的较大差距,也必然出现老牌主力每被新兴团队快速赶超的情景。
    
  现以7纵老字号在南麻战斗中的战例予验证。刘统在其华野纪实一书中有如此描绘:“如7纵60团奉命坚守于家崮750高地,部队上山后没有马上修工事,而是堆了一些石块了事。结果在敌军炮火下遭受重大伤亡,敌军一个炮弹就打倒九人,预备队在山后来回跑,更增加了伤亡。在战斗中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乱打一气。有的连队指挥员看到敌人就喊“打!打!打!”,究竟打哪里也不交代。有的指挥员自己抱着机枪打,也不指挥部队射击。有的战士不听命令抢着打,只图打得快活。刚缴获的加拿大轻机枪,又好打子弹又多。60团2营阵地上五挺机枪,一天打了四千发子弹,也没打死几个敌人。一个排长晚上在阵地上睡觉,有新战士报告山下有火光(实际是萤火虫),他不观察就命令全排开火,机枪、冲锋枪朝山下乱打一气。60团炮兵嫌炮弹太重,要牲口驮,干脆在战斗中全部打光,也没打到敌人。”看看,这就是前身为39年间就成立的新四军江北纵队新7团,或者在41年初就整编出的新2师6旅17团,在本场国共战争已打满一年,经历了苏中、两淮、涟水、莱芜、孟良崮等众多大战后的战斗水平。这种单位在7纵内并非个别,否则就不会有同一临朐战斗中19旅攻朐山8师一个营终拿不下,20旅防守三岔店再遭突破的笑话了。
东兵团成立之后,老许到胶东几个“海子”绕了一周,对内、外线作战之争有了血腥体验。想年初9纵西进参加莱芜战役时,胶东父老给他凑足三个师那情景,牵儿唤郎,拉马赶驴,兴奋与惜别交互,泪水与笑靥同享,历历如昨。可现在这胶东咋的了?到处一片血海,一片废墟,一片荒芜。到处都是敌人飞机、大炮、机枪制造出的弹伤。在国民党军队的掩护下,恶霸地主还乡团向胶东亲人开始了惨无人性的清算屠杀。主力出走,更给敌人带来全面报复的机会。杀人手段之残酷,杀人数量之巨大,前所未闻。刀铡、沉河,火烧、水烫、绞刑、活埋、断肢、碎割直至剖腹挖心……73团在平度看到的一幕更触目惊心,林泉庄还乡团长用的活埋法叫做“平均地权”,将活人埋到脖颈处,然后用铁锹铲去人头。小朱洞村卅户人家,除三家地主外,其余27户全部被杀。莱阳城郊,“国军”一次枪决,就使3987人丧命。不少村子井里填满尸体,水塘鲜血染红,尸横旷野,十室九空。够了!想起分兵前野指传达的中央精神:为了达成战略(外线)进攻,要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怕打破自己家里的坛坛罐罐!人民军队为个啥?真的好悲哀。
  
  那南边转来的邓书记的“战略”学习体会更让人不舒服。称“时机成熟了,就要转到外线去,否则要吃亏。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根据地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树也少了。试问,扭在解放区打,我们受得了吗?如果只想在内线作战要舒服一些,就中了敌人的毒计。”啐,你这坐着说话不腿酸的!敌人强大,根据地的暂时放弃,那是没办法,乡亲们能理解,能忍受的。可军队强大了,能打胜了,主动出击敌人那自然,但首先得保境安民吧?为了那不着边际的战略进攻,故意丢家弃土,或者让敌人随意杀入,叫乡亲们怎么看,怎么想?你良心又何安?牲口多不多,树木少不少,人民说话了吗?抱怨了吗?起码胶东人民如此说:只要赶跑国民党,咱倾家荡产也不含糊!现在倒好,岂止树少了,鸡少、猪少了,人都让他杀光了!大领导,知道吗?啥更叫做中毒计?啥更让人受不了?其实老邓话虽放出,可人精灵着呢,知道所言不过自欺欺人。这不,就在稍后的10月4日,老毛又来电,说你困大别山罪难受,就再分兵,让邓领一支越过平汉路,去占鄂中的孝感、云梦和天门(这个“外线”更过瘾!)。邓看后赶忙找刘密议,联名称表难操作,给毛一推手,可不想再中谁毒计(出招真“毒”,你咋不去绥远呢?)。 华野主力西去后,“国军”将其留守鲁中、胶东的8、9、25、54、64、45六个整编师集成为范汉杰统率的胶东兵团。兵团内除45师外,其余五支清一色精锐。若与莱蒙战役时顾祝同指挥的“国军”那1、2、3兵团哪家比,我看范兵团实力还更强。那几家强在内属一“顶尖高手”,但亦为此弊病乍生。高手嘛,作风就比较霸道,亦比较讨嫌,与左右弟兄的关系很难融洽,如此兵团的综合战力就有折扣。可现这胶东兵团内属,水平基本接近,军头嘛,也都能谨慎做人(老阙稍差点),故团结得很好。这好比曹营若令张辽、臧霸、张郃、高览几将组织一讨伐军团,我看刘、孙那头就谁都要头疼,很难战而胜之嘛。相比起来,共方东兵团这边总体实力显弱,态势亦不对,四个纵队分兵胶济线南北两隅。但基于积下的满腔仇恨,倒还不影响它保卫胶东的旺盛斗志。稍加盘点自47年9月始到12月底结这段史称胶东保卫战的战事,得知双方你来我往,一共打了九场战役或战斗,总的感觉是,国共两军间展开的这场较量已不是一种职业军事斗争,而是一出充满着阶级仇恨,恨不能生啖对方,短促但又激烈的“白进红出”格杀。下面按时间关系检点一二这九场中世纪式的喷血搏杀。
  
  第一仗-诸城攻坚。9月9日,“国军”64师157旅进占诸城。当晚,谭震林率2、7纵主力包围诸城,午夜开始攻击。双方战至10日晚,64师师长黄国梁亲率师属131、156二旅由高密驰援。战斗进入僵持态,11日上午共军撤退。此仗共军杀敌1500余。
  
  第二仗-道头村落战。9月18日,“国军”8师166旅进驻招远城南卅里处之道头村。中午9纵25、27师五个团包围道头,13纵37师负责断敌后路。当日午后9纵开攻村户,双方相持甚烈,战至19日拂晓,李弥、王凌云两师援兵逼近,9纵撤围。此仗共军杀翻166旅等部2300余。
  
  这两场打完后的9月22日,在鲁西南倍感不顺的陈粟再给谭震林来电(8月底就曾电劝谭、韦放弃鲁中作战),催其尽快从诸城北上,越过胶济路和饶许会合。此期华东高层全体均深刻体会到保卫山东最后一块完整的根据地-胶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华野的外线出击把大伙儿折腾够了。
三仗范家集、三阳庄攻点打援。谭、许会师后,东兵团的实力激增,现在不光辖2、7、9、13四个纵队,而且附属1纵独立师和4纵10师两劲旅。因此,10月2日许谭决定主动出击进至高密以北的64师。3日,9纵进攻退入范家集、三户山一地的64师先头部队。攻到5日,拿下三户山峰峦,范家集打成肉搏相拒。这时“国军”9师、45师、64师156旅三路进援。7日下午2纵奉命出击其中一路-45师211旅。8日凌晨三个师在三阳庄抓到该旅,打到10时,将突围至潍河东岸的211旅全歼,达八千人,算是2纵难得一见的好仗。范家集、三阳庄两仗加5日开始的7纵红石山阻击,华野军史总称为胶河战役,灭敌万余。
  
  第四仗丈岭遭遇战。11月6日,高密整9师向西北之朱阳进发(拟开潍县),与正越胶济线南进的9纵25师在朱阳西面的丈岭相遇,25、27师当即分头攻向丈岭和尹家屯,双方各不稍让。到7日,25师二次总攻丈岭,无果后当夜转头加入27师再攻尹家屯,仍无效。直到12日夜,两军仍然对峙。13日援敌8师到达朱阳,掩护9师退入青岛(后乘船转进中原)。此仗9纵伤亡1600人。
  
  第五仗高密攻坚。海阳战斗期间,驻守平度、高密一线的“国军”64师主力东援海阳54师,致使胶县一带空虚。11月19日,2纵围攻高密,肃清外围后以五天时间进行坑道作业。26日晚坑道爆破一次成功,突击队三个团攻入城内。战至27日晨,歼156旅476团2300人,并迫降其团部。
  
  第六仗岘子湾对攻战。11月24日,9纵26师在岘子湾处号上从平度出援海阳的54师198旅。当日发动进攻,为敌所破。后两日再多番攻击,也遭敌反击杀伤。27日即墨、灵山之9师76旅,74师57旅东援。9、7纵在卧牛山、南阡与敌恶战,25师力歼76旅一团。再战二日,双方亦打成僵局。29日兵团令9纵撤出。
  
  第七仗海阳城垒战。11月7日54师8旅及36旅一部进占海阳,8日13纵急行军赶到,将其包围。双方对攻,8旅从制高点神童山冲击城外,13纵则攻向高地玉皇顶,两相顶牛。21日共军拿下之玉皇顶一度失守,傍晚恢复。28日,13纵38师三个团一起出动,三面攻击神童山,29日晨终于拿下。双方城内继续混战。到12月11日,54师从海上退往青岛,13纵遂收复海阳。
  
  以上四、五、六、七四场战斗,有的军史书亦称为胶高追击战,合计杀敌近万 仗莱阳拔点。莱阳驻防“国军”54师36旅106团及108团一部。12月1日华东局同意打莱阳,4日打响。当夜7纵三个师突破外围,7日打下四个城关。9日晨开始内城攻坚,36旅退入城隍庙核心阵地抵抗,7纵10、11日两次进攻均失利。12日13纵37师进抵城南,接替7纵。当晚投入战斗,两个团打到13日中午仍未得手。周志坚亲临火线观敌,指示突击队集中火力先打东北角。炮火压制及连续爆破后,黄昏时终于冲入敌阵,同时正南、西南二角亦各入一团。此仗共军全歼106团,收复莱阳。
  
  第九仗莱阳外围保卫战。12月19日,“国军”攻莱第一梯队64、54、74师四个旅进抵莱阳城西,意欲收复。13纵37、38、39三个师于贺家疃、将军顶一线与54师198旅、74师57旅反复争夺。23日-25日战斗成白热化,54师出动坦克助战,38师阵地全部被毁,114团伤亡惨重,敌克贺家疃。37师增援部队反冲锋,又夺回阵地。25日“国军”再攻将军顶,五次攻击113团,后112团杀出,方保住将军顶。26日兵团以7纵迂回敌后,拿下姜家集,范汉杰担心致围,遂令攻莱梯队撤局。
  八、九两仗据称共杀敌一万七千人,那不等于“国军”一支整编师没了?应存疑待考。
共军的胶东保卫战完后,时光已到48年初。这时的山东战场,国共双方的驻军都有调整。共军方面,2月中旬2纵从诸城南下苏北,与当地11、12纵组成苏北兵团,由粟裕指挥。留下的7、9、13纵正式改称山东兵团,许谭照旧领导,但中央指示总归华东局节制。稍后,新成立的渤海纵队、鲁中纵队亦加入山东兵团。国军方面,先是范司令去东北,随后54师调防锦州葫芦岛;1-2月份,胶东的8、9两师又前后进中原参加逐鹿。2纵入苏后的3月初,整72师跟踪南下。山东“国军”的主军权现在大体是交到了王耀武手上。两相比较,“国军”这块要更薄弱,尤其它还有一批城市要驻守,因此许谭判断山东战场已到了反攻日子。
  
  胶东一隅海口众多,地势局狭,尚有64师把关,打起来较为棘手。故出半岛来奔胶济线西段,决定首打鲁中重镇淄博。2月底,兵团定了13纵留胶东惑敌,7纵,9纵分打张店、周村。3月10日晚,7纵19师突然包围张店,敌弃城逃跑,20、21师在城郊截住,生俘2400人,算是初战告捷。更靠西边的周村要难打些,这里由整32师防守。它这防区布置显得零散,9纵查明周村实际守军仅其师部及五个战斗营。聂凤智在西进路上就在谋划本仗该如何打法,最终决定以远程奔袭的挖心战直取周村(有点韩先楚风格),周围村镇待擒酋后再予扫灭。32师师座周庆祥有些机警,见张店遭袭,马上招呼他防区外缘二旅收缩入城。9纵西来因受暴雨干扰,12日凌晨才到郊区,此时32师一万五千人已集结城内,块头有些大了。打还是不打?是个问题。老聂分析,敌一万多众刚进城,分于各处要化时间;再说即便兵马到位,工事不足仍不能形成防御坚阻。要打就得快,否则日内敌之弱点必有克服。想定也没再请示,当即令9纵三师分七路快快攻城。这个决策战后证明十分英明,共军发起攻击到冲进32师部,周与下面141、32二旅就只通了一次电话,什么都来不及交流,各部就陷入混战。这仗只打了一白天,那一万五千人纷纷缴械。32师战力本来不强,又属鲁西南战役刘邓歼灭后的重建部队,所以9纵48年开局这个点选得利市。 淄博、周村拿下接着就打中段,昌乐、潍县这块军委早已看好。潍县的坚固在山东地面恐怕仅次于济南和兖州。“国军”守备该城的番号是整96军兼整45师,这伙去年进犯胶东不时见到枝头角,但现在实力不济。王耀武老想着他那省城重要,45师底下三个旅,他先后调走两支,所以现在陈军座手上就只剩212旅,加一个什么645团,其余都是地方部队。还有就是收编了一堆杀人后来此避难的地主还乡团,数量不少,有二、三万人。因此,杂七杂八,土洋结合的这部“国军”就成了个下属十五团的大编制,不给个整编军的番号还不行。潍县亦是明清古城,一条白浪河将市区分为两块,老城在西面,新区为东城(呵,象浦东)。96军的核心城防为西城,城南、北、西面都构筑了大批据点、堡垒。东门临河,有桥梁直达东城。三个方向的城关由省保安6、8旅分兵把守,外围则交张天佐、张景月俩恶霸地主总负责,城区警备就靠老陈的正规“国军”了。
    
  山东兵团来打他这城池亦有充分准备,头条优势就是兵马强盛,调集了9纵三师九团,7纵三师九团,13纵37、38师六团,渤纵7、11、13师十团,鲁中四团,一共卅八团来战昌潍。山东共军的体量一直惊人,这搭来了足足四个军,那东边还有以39师领着的十二、三个基干或地方团在保家卫党,所以前章后节哪儿曾议饶、邓随军方式,中原共军建设的水平根本无法与齐鲁一比。临战讨论攻城方案,渤纵、鲁中这批新起师、团争得格外凶,都要参加攻坚集团。许谭领导能理解,地方部队对国民党那保安团,还乡团组织仇恨特别深,一嚷开,就象是樊哙要再啖一副生猪肘的模样。故兵团安排渤纵、鲁中各自负责西关、南关及其外围,高兴,正合他想。4月2日,9纵26师领打,渤纵、鲁中紧跟,先扫三个方向外围。到9日各部占领飞龙山、凤凰山、飞机场,15日26师再占城北关。渤纵7师是11日开抢西关的,打到13日,进展不大,兵团看出问题,指示其与鲁中合作,集中力量先下南关。15日黄昏开始合攻,17日夜鲁纵首先突破,延展到18日拂晓,两家共占南关。仇家还乡团是基本打杀,保安旅、团见状心惊肉跳,纷纷逃向城内。
    
  夺关战斗结束后,主力、地方纵队都安静下来,大约有八天时间的战事冷场,这反常让96军惊疑不定,老共要干嘛?挖坑道!这是军委传来让大伙交流的石门攻城经验。叫好后,25、27师进入北关阵地后就连夜开挖,到总攻前为止的八天内,俩主攻手共挖出壕沟、坑道累计长72500米。陈金城看懂后心头直打鼓,命炮打枪扫都不顶用,再派工兵营搞破坏,可人家的26师在那沟帮候着呢,简直莫法!还好济南有飞机,王司令吩咐去炸。这当中,许和尚粗中有细,给他玩了个诈败,21日,坑道里的共军一夜退光。王、陈正自弹冠互捧之际,23日9纵、渤纵悄然蹑入壕内。黄昏,特纵榴、野炮营,9纵山、迫击炮营一起开火,连灌两个小时,城墙基本就坍了。24日1时,27师79团率先从北面登上城墙,与城垣守敌拉锯。13时,73团爆破后登上北门,加入79团已历十小时的短兵巷战。下午,渤纵、鲁中部队亦从南门突破,南北夹击,212旅终于崩溃,陈金城率残部开东门过河入东城。26日傍晚,9纵、鲁纵再攻东城二门,经一夜激战,老陈又开东城东门出逃,三千官兵为早就设伏门外的胶东纵队(谭希林部)一网打住。
潍县、昌乐(鲁中出一团拿下此县)战后,山东共军胶东、渤海、鲁中三区连贯,胶济线上就只剩东边青岛,西边济南两座等级城市了。胶济路基本梳弄干净,下面的课题就是清理津浦路济南至徐州这一段。5月下旬全兵团休整完毕,此时中央关于1兵团暂不渡江,加入中原战局的决定已告许谭,为配合粟军南下,山东兵团挥师鲁南。行前确定,9纵前二仗出力很大,较辛苦,所以这回干预备,该兵强马壮的13纵出营找打。5月30日13纵乘虚夺了泰安。6月7日,7纵、鲁中部队扫除兖州外围。20日13纵南下,从北面合围兖州。22日陈唐攻克开封后,“国府”不想再失名城,故徐州剿总是派了黄伯韬北上救援兖州的,26日25师就抵滕县,这下逼得许谭必须先打援敌。共军撤围后,9、13纵集结于曲阜隐蔽,7纵南下邹县引敌。不料豫东那方重新打响,黄师座是慌慌张张调头折去,这下就该兖州受罪了。
    
  粟裕对此态势不太满意,电告应南下胁挟徐州,那样对1兵团更有助力。为此许谭感到压力,7月3日回电粟张,一是强调了兖州难攻;二是提出两个战案,中心意思徐、兖二州只能顾及一头。4日,老毛见睢杞战场尚顺利,裁定2兵团攻兖方为上策。最高指示下了,2兵团立马再围兖城。兖州城防比潍县还坚强,大致和3兵团拿下的那洛阳城形象相仿。亦是四门外先有一椭圆环状、布满枪眼的瓮城,瓮城内的城池墙根,布置起一串屯兵洞,然后在城里再修筑大量核心工事,军事据点。对攻方言,它这城比洛阳还有一不利之处,就是泗水河紧贴住其城东、城南,使你无法从这两个方向进攻,这一点又近似于潍县(它西城东门临河亦不可攻)。兖州守军为整12师,抗战时期的东北军57军改编,其素质、经验、兵员情况都比45师强,因此这仗在老许眼中亦感觉费劲。他在7月3日给粟回电中就估计过,用心打,也需十天以上才能打下。
山东兵就是有股“野性”,既然决定了打,咋整也要弄出个伤亡。12日下午,决定由西面进攻的7、13二纵以四团兵力同时展开,并肩突击。17时,还是那几个炮营先发言,轰炸瓮城。头一轮炮弹就将城墙炸开一处十米宽的口子,呵呵,看来先前估计保守了,这帮东北男人懒惰,老墙垛子没好好加固,纸老虎一只,只是吓人。冲锋时梯子亦不必,7纵20师60团越过壕沟,直接就按进口子街战。那知12师下头的官兵比它城墙还稀松,前头的还顶着枪刺,后面人马眼睛就朝城门睃。还打个屁,干脆大伙儿一块退算逑!兵如此无斗志,都怪蒋介石,想打时不许打,不想打时偏叫上。抗战胜利这许久,还没让大伙儿回趟家不是?铁心要跟共产党干,也该让咱到关外干去!道理是否?
    
  夜里13纵两个师再进城时,12师的巷战已见颓势,预备队亦派不来。到13日中午,东北人就只能蹲在城东南角挨炮了。战场双方高层许世友和霍守义,都没想到这仗仅一昼夜就打完。13日黄昏,伏于东门外的13纵39师一家伙就拿住它出城窜乡的俘虏两万人(与潍县想法全同,只是数量更大),霍师长自然亦无幸免。这仗比较冤的是7纵,战前准备那么好(心里话:可别给那“13姨”一现眼),总攻时先进城,街战中又干了一夜,可就因为东北军软蛋,这战后,许和尚就没给上报支“兖州团”。后来再看他胶东嫡系人马,啥封号都安排了,自家却还是抗日时得的啥锤子团,越发肿气!
周张、潍县、兖州这三仗,三野战史上总起来叫做山东大反攻,其打法有点象同期东野林彪的那个战役计划。亦是想从长春开打,从北向南推进,循序渐进地拿下长春、沈阳、辽南诸城和锦州,解放全东北。可5月初长春开局时没下断然决心,全力以赴地克敌攫城,因此后来的争执决策,战事发展就与山东这边不一样。如果东北当年依那打法,“国军”失败自是必然,但真能影响国共双方战争形势为几何,历史没给林帅证明的机会。
    
  山东反攻的胜利反映出这时期许、谭的搭档配合不错,9月东兵团成立初始两人的那段分庭争讼的磨合期已经过去。应该指出,对这一局面的形成,谭震林所起作用为大。倒不因他为东兵团带来两支新四军老部队(2、7纵在涟水、鲁南的几次阻击战中已认可谭),而是他号准了许和尚的治军“练门”。军事上谭老板可能不算高手,但将兵情商这条他可称得起一流。谭是从关心和褒扬9纵着手,开始了他在山东这段捭阖自如的军事生涯的。摘一段他在总结周张战役时为9纵正言的讲话,当高层有人指责小聂直插周村的打法在军事上有冒险倾向时,谭挺身吼出,“怎么能说打赢了也是冒险呢?军事斗争本身就有一定的冒险性。兵团就是要你打!谁要是不打,我就送他四个字——机会主义!”挺义正词严的是吧?
    
  后头打济南,战后,谭单独向军委首长报告济南战事,专门提及两件2兵团的感人事迹。一桩是13纵109团百名伤员宁肯用身体阻塞突破口也决不放弃战机,最后是让后续部队当作攻击“平台”踏踩致死的调查结果。另一桩则是9纵73团在突破口受伤被俘的一名班长,对敌审问的答话。其中有几句比较动人。有问:你来做什么?有答:毛主席命令我来打济南。又问:你被俘怎么办?再答:我们的人多得很。听,语气多朴实、安详(此人审后被毙)!据说,毛、朱、周等传阅后颇为感怀,周指示谭:报告中提及的一些自我牺牲的感人战绩,请告知新华社记者写成通信或文章,向人民举证说明我们军队的力量和精神。哇,这不等于让全军一下就知道华野的9纵,13纵了么?这么个捋事“做人”办法,华中的这新四军政委在山东地面还会不受老八路们的爱护、礼遇?因此,即使是后来的淮海、渡江等战役,许司令不在了,2兵团的这些老部下一样爱听从谭老板指挥。不服?那总前委咋要给他个位子?渡江中集团又为何请个副政委来指挥?谁又先带着北方大汉们首批过江?
济南战役前的7、8月份许世友心头一直不爽,本来攻济南是老毛7月中交给山东兵团的任务,正积极备战时,毛却拉粟裕进来参合意见,不知粟给他说了些啥,反正战役就缓打了。老许恼怒之下就向华东局告了伤假,回栖霞去看田普和孩子们。8月下旬华野的曲阜作战会议他也没参加,不清楚也不想清楚粟那个以攻济为手段,调动徐州蒋军北援,歼其一部(最好是5军)的战役谋划。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全力以赴攻下济南。那种七缠八绕、既要攻城又想打援的弯弯套路,他觉得好笑。不就一个比兖州大一点的破城么?打兖州时吴化文不也出援了么?结果怎样?照样拿下!
  
  8月底按毛的意见,攻城集团的总指挥还是安给许世友。9月初,军委、前指几次催他去上任。听饶政委说,毛看曲阜会议纪要后是动了气的,说出“许世友啥回事,他要干什么?”的话头,看来主席较真了,我得动身了。行前的9月9日他从华东局致电前指,要求调13纵(没指名,但意思明显)加入东兵团攻济。11日到达济南前线指挥所,他又致电毛表明看法,大意是:拿下济南是有把握的,但兵力没集中于重点;目前只能如此,下一步他一定要照他想法办。毛知道许到岗后很高兴,当即回电,除说明目前的战役计划是军委的意见外,还有一些安抚许的话。在有关1兵团济南战役的段节中曾举了一段,即“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此外,结尾处还有几句专意于说服许,称: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这样一个“说服”,“军委意见”的意思就变了:打援不过是为攻下济南取得所需时间。呵,“打援”的地位又看跌!从“其次”目的,变成只是达到目的(攻济)的手段了。看看,毛为笼络他的许大将军,够苦心孤诣的(有本军书上描,许收到回电后极度亢奋)。但从此之后,许对粟就不仅只不服,而是怀疑满脑袋了。因此前二日见网友提及,许世友回忆录中有关济南战役的章节,对粟基本没提名字。看来,这个原因是由来已久的。
9纵的济南攻坚是9月17日零时打响的,25师74、75团分头攻向茂岭山、砚池山,至17日早晨两山一一拿下,各歼灭“国军”77旅一个加强连。当天上午73师15旅向两山反扑,9纵守御很成功,将其指挥进攻的两个团座一毙一伤,敌只得退却。18日上午25、27师又在平顶山、马家庄与东援的83师19旅各战一场,9纵先头逼近千佛山。此时传来东北方渤纵攻击历城失利的消息,这堵着的这千佛山还打不打?聂凤智抵前来瞄它情况,守军为77旅一个营,看光景战志颇坚(战后得知,负责茂岭山那连的朱营长被曹振铎枪毙);这千佛山西坡脚已延绵上济南南外城,我若攻城,它只能开枪,必不敢打炮,这就中!聂遂下决心绕山穿插,直薄外城。
  
  这临敌功夫有点象王近山,攻襄阳时也是这么干。22日傍晚就压到外城墙脚,分属三个师的几个团包打正东和东南,放73团冲击永固门。炮响后,老聂喊来的特纵坦克连越过永固门前开阔地,这家伙很管用,那守门的保6旅根本就不够它踩踏。各营一拥而上进了门,随坦克街战。战至23日下午,9纵打垮了77旅的各式抵抗,黄昏时,最南边的27师与13纵在南外城会师。许世友看到这个结果当然高兴,嘿嘿,打了六天就到内城边了,原说攻城必须廿天,我看粟裕、主席都错了,用“打援”赢时间?根本不需要。要依了我先前的主意,加进13纵,这仗还要快!说实话,老许自有他优势,对山东情况比谁都有谱。济南就是东区空间小,因此他主张东面为主攻方向,可粟不同意,非力挺西头。这下怎样?聂凤智基本也是许这看法,所以在曲阜会上发言,称二十天可攻下济南时,遭到大伙好一顿挖苦。会完回来气不过,向下传达时就将东兵团的助攻任务私篡为主攻,虽然声气蛮壮,还是多少捏着把汗的。
战事激烈之处只在城垣,相关于此的某些信息要予以讨论,因此先把战斗过程大致走完再说。23日黄昏,跟外城攻坚几乎一样,9纵从东南角,13纵从西南角,同时发起夹攻。24日清晨相继进城后,先行巷战,随后小聂请求西兵团10纵、3纵一部跟进入城,向各街区展开。25师领到直扑大明湖山东省府(亦是老王的临时指挥所)的任务后,下午2时,和西面挤过来的38师(它亦蛮通泉城)四面围定了湖内的绥区特务团及15旅一部。下午,战意不再的罗参率部投降。分散于其它街区的15、19、57、77各旅残部亦在随后的喊话或突围不遂中放下了武器。黄昏,内城全部克服。25、26日又接受了城外马鞍山213旅一团,千佛山77旅一营的投诚,此俩在整个内、外城激战中都作壁上观,确属王耀武布局不当而造成的“国军”资源浪费。现在反过来清理城垣攻战中应予强调或者落实的两条信息。一、此次内城攻坚有个奇特情况,共军头一轮登上城头的三个团的突击连番号都是7连,按登城时间排序依次为:37师109团7连(23日19时10分),27师79团7连(23日19时50分),25师73团7连(24日2时15分)。此象似乎属冥冥之中事,数字“7”与济南有何因果?懂乩算的朋友吱个声。 济南战后粟裕方亦有一事没办好,这么个空前大捷,他这代司令代政委却没乘势把渤海、鲁中南那俩地区纵队转正成正规军。按说此“转正”战前就该办,兄弟们看你整日呕心重大战案,好,等一下也成。可仗打胜了,还是那般没动静,这领导的水平就有问题。别整天想着啥淮海、啥5军,想着让大伙多卖力打仗,也该考虑一下将士们的物质、精神需要。报批个番号算什么难?你看华北地表那些哥们,仗没咋打,可番号授予一点不影响,8月中批下个15纵队,9月底又挂牌另一支8纵队。可咱这里,攻城拔寨如此大打法,令渤纵进东兵团,叫鲁纵进西兵团,咱吭过一声么?啥助攻、支援丑活累活不是咱顶着干?没大功劳还没小成绩?!再说这本就是顺水推舟现成事,全军都知道,鲁纵成立时手下二师就叫46、47师了,那不明摆着上一层级就是16纵?特纵47年占了“15阿哥”秩号,插入渤纵干14纵不更自然?不知啥道理,粟裕就是没理这桩事,还夸他日理万机?直不知兵懂人情,就好斗或老爱噎什么情结(近来又患5军情结)罢了。54年,粟裕在军委干总长,次年评衔也没听说他给三野打将谁力争过(可能钟主任能算唯一),搞得一大堆老军长都是少将级。因此他虽属一代名将,其实军内恩泽不及、人气稀缺(可能尚不及许世友),后来失势,也没啥人帮他挺他,直到临终都是郁郁寡合。结段前又见一网友搞笑,称“林的兵流名,粟的兵流汗”云。多少见点意思,但不完全,在下补充一二,不用死伤那不吉利的词儿,只这“林军哈气(冷哇!)留芳,粟旅流汗(累啊!)埋名”骈句儿就好,其实,粟自身何尝不是这样?
华野4兵团也叫苏北兵团,它是48年春才正式组建,辖2、11、12纵队。那成军意图当是为1兵团南渡廓清苏北地面,估计之后还将为粟部开辟江南承担起护送粮草,保住通道的任务。该兵团只想提提2纵。2纵原籍江北新四军,南下前属于山东兵团。说起这儿有个巧合,早前的华野三家主力兵团,粟裕兵团全体“四哥”,陈唐兵团一伙“八爷”,而许谭主力刚好对半开,2、7纵队亦“四哥”,9、13纵队仍“八爷”。单说“四哥”这半截。2纵,7纵又各分二股,2纵源头是为两淮之4、6支队,7纵则可归宗于皖江南北的1、5支队,“资质证书”都久远得发黄。2纵手下4、5、6师,三支属于三家“旗主”。4师乃4支队、2师4旅这股高敬亭鄂豫皖28军山头。5师为6支队演化成的4师11、12旅,彭学枫河南省委军事部的传人。6师除亦有6支血缘外,主体则是皖变前南来华中的老八路-黄克诚5纵的两队先锋,就是当年少奇传话省韩时所提及队伍:韩不攻陈(毅),黄不攻韩(勤德)。一听这口气就知道那时苏鲁边来了伙张口“我操”,牛逼烘烘的北边八路。
  
  2纵构成这么个龙盘虎踞景观,按说开火手艺肯定技压群雄,但一翻华东战史,没见到它怎么露脸。前期就一个白塔埠,一个益林算自行解决,但都是小仗。后面战淮海有两次重要机会,一是老毛看好、电促实施的潘塘抄边,2纵刚好在那徐州西南,于是领衔一个集群想钻进邱疯子的阵脚后面。可更务实的粟将置疑那个打法,因此和74军对顶不久即令撤退。二是7兵团玩完后一、二阶段衔接那时,华野欲南下续打李延年(淮海战役命名就因他那地盘),2纵的最南端站位又差点让它遂行“天降大任”。只因刘邓执拗追求,黄迂李奸应局又恰背反,于是,韦国清的主攻领打地位一下就变成了阻援帮配角色。
    
  2纵战绩与资质不符,军头的能力肯定是一问题,但窃以为仅此尚不足说明其疲遢根由,军中各系林立不合而导致摩擦内耗可能才是这部队的要害病灶。7纵那边,5旅一向压制19旅是人所共知事。2纵这里,就不时演出新四军4师对阵新四军2师的内斗戏。自罗炳辉死后该纵的几任接班司令都出自淮北山头,4旅的朱绍清想要晋级,就只能调到山东八路军(49年朱去28军上任)。察它内耗基因恐怕能够举三。一是新四军各师军政领导资格都老,很早就自成一系,虽多属蚂蚁缘槐,但颇自视其高。二是各体系圈定的根据地均狭小逼仄,上面视野不宽必导致胸怀气度有限(何以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层又吸收江南小资众多,搅天戳地习性天然。三是环境使之。抗战年月各根据地都建在敌、伪、顽、我复杂交错地带,明争暗斗常年不断,因此领导的斗争经验丰富,防范意识突出。镜像于党内军内,一旦战事派下,内部看法不同,必归结于山头间的矛盾纠缠。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必斗东风,党争意念时常干扰对敌用劲,这仗还咋能够谋划、执行得到位、出色? 上面已略点出2纵自行解决的战事,再考察它在集体运作的战役中所承担的角色。46年7月底的淮北朝阳集战役,此乃山野成立以来的头一场歼灭战。战中,2纵4旅担负主攻集市,华中9纵(后为2纵5师)助攻城南鱼沟。进攻中,4旅以密集的战斗队形猛冲入集不久、立脚不稳的整69师92旅,将此主力打趴,连同助打,整场歼敌五千。就因此仗,使山东在自卫战争初期的共军各战略区战绩比赛中,勉强战胜晋察冀和老中原,荣获第五。46年底的宿北战役,说1兵团时已清算过,2纵4、6师一阶段打来龙庵,二阶段攻人和圩,表现都软性。倒是5师前身,华中9纵激战了四、五处,处处抢眼。接下来就是47年元月的鲁南战役,2纵“主板”被调换到南线沭阳去打阻击,9纵因伤重亦一同前往,正是这一“缘合”,之后两家就绑在了一起。此仗北边打得热闹,南面则战情不紧,基本蹲坑。再到47年2月的莱芜之战。战前,倒是叫去远程奔袭东海,就是打上面提及的白塔埠。郝匪完蛋后,全纵又复归谭震林指挥的阻援集团,不过这回地点北移,到达苏鲁边的郯城、马头一带。莱芜总攻时,前指调派2纵北上参战,快走紧赶,还是晚了半步,打了个尾声,没大的收获。然后就是5月份的孟良崮了。莱蒙寻机那段,2纵的位置就偏离主力,因此一旦争崮,2纵就落在汶河的东北边,故野指下派的任务只能是取留田,盯死河阳上来的桂7。这次亦没咋打,7军一贯自保,增援中就只造声势,所以2纵只是从理论上保护了南线尖刀-8纵的脊背。孟良崮完后就分兵,2纵划归粟裕亲率的内线兵团,估摸这回跟粟总可以好好干一场。倒是头一仗攻南麻就点为主攻手,无奈打上的是11师,故败了还伤口特大,死了5师政委秦贤安。第二仗打李蛮,攻临朐时又遇暴雨山洪,部队几乎垮了,只好东撤诸城去疗伤。47年9月后参加东兵团,随许谭保卫胶东。这回有起色(南海水土养人?),打了两场胜仗,头一次是三阳庄攻击45师211旅,拂晓打响,四个小时结束,全歼该旅近七千人,算是2纵历史上的空前一捷。有了劲头就来第二仗,野外不好打干脆攻城,上高密项目。这次学用地道战,挖壕沟直抵城南角,炸开后就冲锋,半天解决战斗,歼64师476团。此战绩虽不大,但却得到许司令着实夸奖,全因64师属“国军”准一流。48年2月初军委指示回苏北,这遭起2纵开始执行战略性任务。3月中来到阜宁,与11、12纵会师,从此华野就有了一支苏北兵团。到岗后次日就开战,即上述益林打城,拿出山东淘来的本事,一仗攻下大圩子,歼51师113旅及72师100团共计七千余,让久违的苏北哥们睁眼直叫好。7月又攻克涟水、宿迁,消灭了44军162旅大部分,正扩大战果之际,济南战役开始部署,前指来令,2纵全部,11、12纵各留一旅后星夜北上参加打援。此入鲁没摸到援敌一根汗毛,9月底,听粟司令说,要打回两淮、海州,这就是后面那个“大淮海”的雏形。 在下将淮海战役整场放到4兵团章节来说,基于四个道理,一是战役地点属于该兵团所经营的地面,放于此,得天理近人情。二则淮海首打就上黄伯韬,正是此将自48年3月以来开始统筹“国军”苏淮战略地,并于此开始了其兵团司令的军事生涯。先是指挥4、25师组成的苏北“国军”南线兵团;6月,又统率25师、交2总、3快纵组成的东兵团,驰援睢杞;最后一个岗位则是在48年的8、9月间,成了序列正规的第7兵团司令,驻守陇海东段的新安。三乃4兵团在淮海战役各阶段中都还可算为一支战役集群,频繁的调动、转移都没影响它那大致建制(2、11两纵基本呆一处),譬如,初始进兵时即以兵团的名义出动;后段不管是潘塘大战,南线阻李,还是北返堵杜,依稀都见着韦司令的这支偏师(成分还是有变)。因此说起淮海经过来,兵团规模的行动亦就此家称得起。四算在下“私淑”,因见前仨兵团的章节份量均重,只此单薄,为平衡全篇计,故将淮海置于此,以利重心。
  
  国共双方第三次内战中之淮海或徐蚌决战恐怕能算成国人最耳熟能详的一仗,关心和研究者比比皆是,成果亦可称最多。因此,在下之评弹不必于大面上多著笔墨,亦不必局部细加梳理,就想写清自以为重要的几个关联性的题目,即:一、战役四个阶段华野部队的起承转合线路;二、共军高层对战役或战场决策的改动与坚持;三、老蒋战中三次应局错误及其恶果;四、共军两个野战军之间配合、支援的实情辨析。具体写法以展开“四个阶段”的战事过程为脉络,将发生于各阶段中属于后三个题目的案例举出,给出在下的判识与看法,或者留下今后尚可讨论的话头。想法只是初步,有啥问题,开张起来夹叙夹议。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就是首战苏北新安镇的“国军”7兵团,此阶段实际就是毛粟二人48年9月末以来酝酿的小淮海之战。最初想法为粟裕提出,因攻济南未打上5军,于是就想以攻两淮或者海州吸引邱兵团再度出援,于野战中寻机歼之。仍是一个围点打援的战术思路。毛泽东没有任务负担,故思想比较活泛,一眼就看出粟案的一厢情愿。回复:济南如此重城敌之救援尚自有限,何况苏北哪地?不如直接攻取黄伯韬,看他援亦不援?粟之“情结”豁然发散,视野开朗,开始重审新安一处的黄兵团。战虽未始,选敌却十分关键,这就是共军高层于淮海战役决策的头一个改动。“小淮海”从11月6日夜华野进兵到11月22日全歼7兵团,又可分为三个时段。即11月6日至11日期间的切割包围;11日晚至19日晨的攻黄打邱;以及19日晚至22日下午的总攻歼黄。现在将各时段展开后说。
  
  1、切割包围。11月6日夜,华野主力从鲁南东西两线分四路向苏北进兵,东线临沂一带集结有三路,左翼苏北兵团2、12、中野11纵(这厮挺怪,南下北上好几回,就不爱归队)跨陇海路直奔宿北,从那渡运河南抄敌后。中路野指直辖1、6、9纵迳取陇海线上新安镇,正面进攻正在出城西撤的黄伯韬。右翼集群(属野指)4、8、鲁纵有两项任务,一是由鲁纵担任前哨,先取郯城“国军”突出部;二是主力拿下邳县后直插运河铁路桥,拊新安西撤敌背。
    
  西线山东兵团7、10、13纵为一路,从滕、枣地区沿津浦路南下,直逼运河以南的“国军”3绥区,迫其就范(起义、投诚均需要压力)后打向碾庄以西的陇海线,切断7兵团与徐州连接。南线淮阴、泗阳再开一路,由苏北11纵率江淮两旅北上,到宿北接上兵团主力后,再越运河突向睢宁。这时段的战役计划实施得顺畅,首先就是东线中路的1、6、9三个纵队打了出城奔运河的黄兵团(它是5日拿到撤往徐东的军令)一个冷不防,9纵在新安南边的埝头集追上了63军掩护部队,然后由1纵接续再追向运河边之窑湾,将它欲渡不前(为北上于河西的11纵所慑)的全军包围。
    
  其次是东线右路发展亦蛮快,鲁纵攻歼郯城王洪九,4纵穿插陇海运河车站,在此抓住7兵团后卫100军44师,交接踵而至的8纵料理,自再西抢运河铁桥。西线山东兵团于8日接收3绥区59、77军在贾汪、台儿庄几处的阵地后,10日占领运河南岸宿羊山,逼得曹八集之“国军”13兵团等不及东面的黄伯韬(他行动晚了两天)即向徐州速撤。当日黄昏,前锋13纵38师冲进曹八集,正遇致歼后西撤整补的“国军”44师残部在此打尖,双方展开激战,次日37师参入,攻克敌师部,夺下集市。11日,7纵继占铁路站点大许家后,再向路南之单集出击,与南线包抄上来的苏北兵团11纵贯通。至此,对麇集于碾庄东西两头的7兵团四个军的合围初告完成。
老蒋的头次对局错误出现于共军合围前的11月10日午后,当时他给黄伯韬下了一个要其固守碾庄,待邱兵团东援会合,之后两部合力夹击共军运河以西部队的手令。这他妈一看就是要将老黄培养成另一个“吸敌来打”的张灵甫!委员长,你省心去哪玩玩最好。之前9号这天,黄伯韬亦犯了个低一级的错误,即当其撤至碾庄时没按7兵团多数将领的主张,再行拔脚往西,而是照顾了64军的意见先歇一晚,因此,当次日醒来正拔营出寨时,钦命降下。否则若已上路,甭管他什么军令,均可按“将在外”的常例执行。这样,历史就该写成:正是蒋、黄的接连出错使“国军”7兵团走上了不归之路,这不能不使这名党国良将地下仍自悲哀。
  
  2、攻黄打邱。猎物既然围住,当然就得趁热打铁。“党国”11日犯错这天,粟裕的围歼方案落定,以占住大许家、曹八集、单集、邓家楼一线的山东兵团10、7纵,苏北11纵组成对西阻援集群,调出13纵加入碾庄以东、以北华野四个纵队构成的攻坚集群。具体打向,9纵由东向西进攻,6纵抄南后再往北打,4、8两纵分从正北、东北两向南压,西面13纵则全心全意朝东挺。又使收复睢宁的苏北兵团(属2、12、中11纵)及鲁纵在魏集、双沟一线布阵,作为打援集群,随时准备穿插兜击态势突出的一路援敌。再以1纵为总预备,并促随中野行动于陇海路张公店处之3、广纵速趋徐州以南,可说此时华野兵力颇为厚势。下面再按本时段逐条交代三个集群的战斗情况。
攻坚集群,11日晚碾庄外围攻坚打响。五个纵队从东南西北各向同时压向碾庄村落群,但此期守军兵力充足,纵深坚强,故双方战斗极显酷劲。打到14日,共军弹药已耗完三个基数(即可估量人伤得怎样了),但进展却有限。当晚前指在邳县开会,决定山东兵团首长移营指挥本集群,阻援则交10纵宋、刘总负责。15日攻势减弱,16日更见暂停,共军等待补充只是桌面理由,实因老毛突发奇想,要粟放敌深入,再以打援集群楔入其后。这肯定是想起了攻济打援那未遂可惜之方案,只不过这一回没细想同时要打倒的两个对手。此战“国军”称之徐东大捷,不想去查它结果,只想说至19日下午止,才见韦集群退场完毕。17日傍晚,谭、王命令恢复攻势,这轮一直打到18日夜。西、南两向的13、6两纵这遭比较积极(它知道即将南调),13纵主要对付100军在彭庄的63师残部,6纵则主打44军的150、162师,战果很快出来。先是将周志道打成光杆,只身逃往44军军部,随后6纵17、18二师又各攻陷前、后黄滩,将44军基本歼灭。18日晨,困于军炮团的王军长首先被俘,中午,150师师长赵璧光率残投降。44、100军的相继覆灭使黄伯韬到了最后关头,到19日,7兵团被压缩到碾庄圩子方圆的4、5里地,守军就剩老黄的本钱25军40师和老刘粤64军的五个团,以及不能太指靠出活儿的兵团直属队了。
阻援集群首战是12日打响,交战对手是出陇海路北的李弥8军。设阻时兵团交代由10纵负责最紧要的陇海路两侧,7纵守路南单集一带,11纵更向南,在靠旧黄河的邓家楼地面。杜长官亲自指挥的这次东援对邱、李兵团亦有分工,大体是李部署于陇海路北,邱负责陇海路南。因此首场攻防对家就各为8军42师和10纵28师83团,打点路北寺山口,这一战83团始终守住自家防地。13日天亮,8军左翼237师攻向28师84团,这团共军耐力不够,打到下午支持不住,团山丢失。夜里28师施反击,双方争到13日,8军巩固住战果。路南的邱疯子是13日晨始打炮,上来就用5军200师,先打10纵28师82团的大庙、姚庄阵地。桃林岗的老冤家了,想啥?咋玩?彼此心里都明白,故这一仗足足干到深夜才见分晓,82团后撤一步。14日8军再续攻82团路侧之解台子,这回共军有些强弩之末。解台子、小新庄均是守一天后丢失,并牵动29师86团的常楼亦不宜防守,所以杜、邱对驰援进度均感乐观。5军96师13日在邓家楼击败苏11纵更让疯子兴奋,并于此有了迂回碾庄南面的想法。
    
  阻援集群12日至14日的三天战斗虽使“国军”2、13兵团仅前进了二十里,未能达成其13日给7兵团解围的计划,但毕竟据守不坚,相比豫东阻击似乎有了差距。检视起来,原因有二,一是这次“国军”援军体量为两个兵团,又是轮番上阵,还基本就掴在10纵身上,所以禁受不了。二是自桃林岗战斗以来,邱疯子的心得体会可能比宋火暴要实沉。10纵这次还是那个死打硬拼的战象,没见其阵地战发展出新的技、战术,而5、8军则不时打出一些新花样(如200师迂回安子村82、88团结合部;237、42师上演团山轮战都很特色),可说是一计不成又来一计(实际上老邱在豫东后段那个冒胆迂回亦漂亮,此人除略显自私外,亦不愧一良将)。因此世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何况于刀头噬血的关键性战斗!阻击到15日,明显见到共军在有序后撤,一直退到了大许家。杜、邱都有些诧异,其并不知在14日这一天,毛吩咐粟裕诱敌东来。 打援集群收到粟裕命令时是14日夜间,此前刚收降了睢宁的107军。15日韦司令率三个纵队立马扑向徐东,当夜在双沟附近即与74军不期而遇。74军经双沟迂回苏北11纵左翼后直扑碾庄的计划是杜、邱二将合计,他估计16日怎么也能抵达碾庄以南。粟令却是照毛14日电报旨意下达,即布置苏北兵团切断邱清泉的后路。毛的判断很超群,以为黄伯韬克日即可拿下,目前战场的转折似已明显,“小淮海”马上要发展到它的二、三阶段。对此“二、三阶段”的命意他亦有改动,并非原先设计的什么海州、两淮,而是直接就攻徐东。因此,有“大跃进”潜意识的毛已动了一步跨入“大淮海”的心念。粟的第一反应肯定很为难,碾庄的恶战才刚开始,7兵团最强的两个军并没啥损失,后面的续攻要比济南总攻艰难得多,而苏北兵团即将开辟的那块新战场……粟感觉心中无底,自淮海打响后就觉得不自在,毛的身影好象无时无刻不在这周围。现在军权是高度集中了,但毛的眼球亦空前关注,直接指挥到了战斗层面。他实际并不通晓战场“转折点”(或“变换线”),只是一味由着思绪发散。我并非不想打那邱疯子,可现在最能攻坚的纵队都陷在碾庄,苏北兵团那偏师能歼5军?想都没敢想。可现在毛于我圣眷隆恩,能冒昧违他心志么?苦恼,焦心。从15日韦军出发到19日刘陈邓给军委发电并抄报华野这一段,粟的神经兮兮达到一个极度高点,即他后来忆其战争经历中的第二次精神高度紧张时期。这次倒非为战事设谋而操心劬劳,而是在遵从还是“求是”之间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不断想到“驳回”而后又作罢,真的痛苦。
  
  果然,苏北兵团在徐东潘塘地面即遇到74军的拼死抵抗,三个纵队打不垮它那一队“新编”,战到17日晚都是胶着状态。黄昏,老邱着70军96、32师相继投向潘塘,韦司令哪能再行楔入?停下抗击。这时候远处的刘邓看到粟军仍“恋战”不止,没断然后撤巩固阵脚,心里首先发急(他没与粟交流,实不知其苦)。又基于黄维的日渐临近,李、刘的不断威逼(俩实际就等着黄腐到位好一并北上),忍到19日,终向毛去了电报,明确表示总前委(16日才有此名义)反对再缠老邱,而应先解决碾庄。粟在18日与谭交流亦无果时,只能默认韦的后退。此时看到俩大哥挺他,那心情不知如何激动(这亦是他后来一再满足中野派兵要求的内在原由),故19日军委复刘邓电刚告之,即令苏北兵团速撤。就因这一仓促、慌忙的快退情势,才给了疯子上报成“徐东大捷”这一口实。
  
  杜邱这遭没咋整明共军内情,其实潘塘一仗本可起到“国军”反败为胜(或平)的转折作用,即若“固先与之”,放苏北兵团“楔入”,然后以邱兵团与它缠斗,遣孙元良出击其后(宋集群就以李弥制住),于是必围定他韦国清。不说此后要歼灭共军多少,仅此局面足可逼那粟裕放松碾庄来救援。这一“放松”,嘿嘿,老黄那种战将还要人教他吗?混战中7兵团脱围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这就是先兵圣教诲的围魏救赵战法,可惜此时“国军”上下均急功近利,没人专心留意敌情、兵法(此处就少个傅宜生)。在下想,亦正因苏北兵团的这种风险才真正成为粟裕内心极度紧张的根本原因,想已私下冒了好些嘟囔心语,幸在“党国”无帅才。呜呼!
3、总攻歼黄。19日至22日之间的总攻部署是粟裕18日夜里敲定的,基于前指已议6、13纵调向南线,故碾庄四方八向的攻势就由剩下的4、8、9纵三家承担。重新调整后的4纵朝南,9纵朝北,8纵朝西三向发动聚焦攻击,20日上午,各纵都打到碾庄圩子院墙底线,25军直属队出院向圩东口突围被打散;午后,9纵25师攻占7兵团部,“国军”将领逃向大院上村64军处。21日,4纵攻克尤家湖,歼最顽固的25军40师四千人。同晚8、9纵分攻大、小院上村,战至22日晨,小院上村之64军159师投降,共军各师团全部涌向大院上村。10时,64军军部溃灭,黄、刘(镇湘)二将出围西逃小费庄,途中,黄伯韬为追兵所迫绝望,饮弹自害,至此歼黄完毕。
  
  阻援集群亦从19日起在曹八集以西之大许家、狼山、鼓山一线阻截邱、李兵团的二度东援。其中7纵21师20日在麻谷子村抵挡8军170师的进攻时打出了个小高潮,这回“国军”飞机投了烧夷弹,麻谷子是一片火海,地表处连钢铁都能融化。可当敢死队一踩上村道,地下的“土拨鼠”又是窜进窜出,让你恶心下不得脚。左翼5军对大许家进攻同样不顺,当攻到22日终于拿下车站时,也就仅接应到脱围来投的周志道、陈士章二将,离碾庄还有廿里地呢。23日,杜下令援军回撤。
  
  这时段中打援集群没什么战斗,其作用就是观察攻、阻两军的战势如何以确定投向。韦吉(洛)在19日即得知苏北兵团将用于南下攻击李延年,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向1、3纵队移交阵地。20日,前指告之中野11纵先去西线归建,6纵调入顶岗。碾庄总攻结束,标志着共军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亦即“小淮海”获胜,华野于本段中共歼“国军”一个兵团部,一个绥区指挥所,八个军部及十六个师(中野仅歼55军181师,25军148师)达十五万人,这么个伟大、辉煌胜利,却没见到谁有个英雄团队的称号,御封的没有,自赏的亦不见,好象大家表现都挺一般。这可是粟裕说了全能当数之时。
粟对“军功”如此低调冷视,原因不外乎三条之一。一是他定的标准高,等闲群体入不了其“法眼”。二是他不懂人心,以为别人都象他一样有“逊让情结”,不该争功求名。三是他仁德不足,心胸载物有限,不懂得他的成功其实和全军上下关系密切,故一旦战事罢手,只知向上报捷(倒非邀功)或再争下一仗主导,对属下的想法、抱怨、反弹只会用毛(此亦薄情寡恩之人)“准备付出十万人的代价,如何如何”的狠话来压服摆平。作为一方统帅,除去打仗本领外,他的治军水平诚不能与林彪一比,可能连许世友、陈赓几人都有所不如。这几人,不管是多是少,毕生都有一伙忠实下属或部将追随。而粟,虽然指挥过的部队阵容仅次于林,跟过他的将校数以上千,可没见几人亲近于他,当然就更谈不上忠诚爱戴。碾庄大捷的评功摆好工作尚不及潍县、济南战后,更别提此起彼落的关外辽沈。那方小小一塔山,竟给大伙儿注册上四个英雄团。因此,任它何种军队,上级的关怀与下级的敬重,都是相互的、共存的、对称的,概莫能外。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对于华野的首要问题是择敌。在粟裕正忙于总攻碾庄的19日,西线中野就和老毛对过几次电报。先打黄维的想法由刘邓19日上午的电文见之,其告毛以中野现有力量打黄较之打李有把握,想在歼黄一、二军后再协同华野对付李兵团。一白天不见毛回复,猜他起疑(毛心语:我成立总前委是让你等统筹全局的,怎能不管李延年?),于是当天17时再去一电,这回立场退了一步,称华野若以五个纵队用于南线的话,即可协同其歼击黄、李;然后就大讲中野六支纵队实力之不足。毛其实早读懂他的尴尬,故20日向粟去电称:中野主力决定打黄维。对李延年兵团须由你们负完全责任,中野无法派兵。应即速转移4、6、8、9诸纵之主力对付李延年。因此,可说从此刻起,华野择敌的问题就已被上级明确,就是打李(毛话外音:两个“拳头”都要达到中央的要求!)。
  
  粟裕20日就决定13纵伴同中11纵取徐东-灵璧路线先行南下。21日,又拆出山东、苏北兵团之7、11纵,合成一路二批南下迎敌。第三批苏北兵团部亲率2、6、10纵分由津浦线和灵璧两路南下的行动大约是21、22日间确定。动这么大个干戈,粟张的初衷是:不论中野打黄能否实现(是有点怀疑它那兵力),碾庄之后华野的第二仗应当落实在李、刘(汝明)两家谁头上(那时尚不敢想及杜、邱),即“海”(海州、新安)已打完,该轮上“淮”了。
  
  23日,刘邓见粟军对其积极打黄态度不明(苏北兵团并非调与他),遂联合陈专门致电粟,称其歼黄有望,需华野支援他四个纵队(不算中11纵)。至此所谓总前委的“与战”方针已十分明确,即要华野挺它打成黄维,歼李与否不多谈(但望粟阻住李、刘)。华野前委当然首先是听毛领袖的,故仍决定主攻6兵团,只调了7纵、中11纵及特纵一部西援。于是,25日南下主力中,西路6纵控制宿县(此前为豫皖苏独立旅看守)后,再前伸至湖沟集替下中11纵(它归建后的首个战位),续阻吸引99军;东、中路五个纵队则从两侧抄袭任桥、固镇间李延年之后防。
  
  战斗由东路13纵及江淮独立旅攻击灵璧率先打响,25日克城吃下12军一师后直插固镇;中路10、11纵、江淮34旅拿下花庄集后,向东迂回固镇南面。不幸这一意图为一贯狡黠的李黄埔识破,26日晚即令全军速向南撤。27日华野展开追击,28日追到了固镇南郊,此时李兵团已将浍河铁桥破坏,并沿铁路急回蚌埠。29日6、13二纵跟进到蚌埠以北之曹老集,战机虽失,但从此西线中野歼黄集团(它于26日缠住了转头向东的12兵团)的东面威胁却基本得以消除。 择敌未果转为阻敌节段后,11月29日,苏北兵团2、10、11纵奉命回军北上,在宿县至夹沟间流连,担任阻击邱、李兵团援军的纵深配备,未料此战位后头却成为南堵杜邱集团极好的兜击出发地。11月下旬到12月初,留于南线的7、13纵再分别西调,进入中野攻黄的南、西二集团(中11纵已入东集团),仅余6纵一支(渤纵11师12月上旬加入)盯防屯兵于蚌埠、凤阳一带,根本不具战场野心的“国军”6、8兵团。
  
  北线阻敌亦是于26日(所以这一天对“国军”相当关键)开打,此时双方主力都刚从碾庄战斗中解脱出来。这遭南援“国军”集群做了点调整,2兵团仍旧在线,李弥换下,上孙元良的16兵团。计划由老杜制定,目的是和固镇的6兵团共同打通津浦徐蚌段,同时在宿县、固镇间接应到东进的12兵团。可北面邱、孙26日才刚启动,西、南两路“国军”攻势即为共军瓦解。
  
  先是黄维26日夜在浍河南岸的南坪集致围,尔后李延年27日又全线收缩于固镇并继续回退蚌埠。“三军会师宿县”宏愿,仅此北线还咋攻?不过知天命,尽人事罢了。果然,孙兵团41军分拨于津浦线两侧,邱兵团70、74军出潘塘攻击二陈、仁和集,打上的对手不过是华野的广纵、苏纵、鲁中南、冀鲁豫几支非主流,就有些僵住了。待28日那主攻碾庄缓过些气来的三个纵队一补阵,援军就裹足不前了,29日就有人后撤。30日,当8、9纵分由津浦路东、西侧实施反击时,41军更忙不迭就回窜徐州。至此,华野八个纵队交替上阵的北线阻援即告尾声。
  
  二阶段结束前再稍议黄维一、二(二野那篇已批斗过),因其涉及蒋在淮海中的第二次应局错误。老黄被俘后一直喊冤,称他被围前始终不知黄伯韬先已覆灭,骂国防部有意瞒他。现在回看他当时的战斗热情是有点影儿,他11月18日抵蒙城,当天18军就向涡河对岸的中野1纵进攻。21日,渡过涡河的14军85师又向淝河以北1纵1旅攻击。连破共军两道防线后,23日中午11、118两师更攻向浍河南岸的中野4纵,看它这精神是有点两黄共赴国难的味道。可到此慢些好不好?碾庄的大黄够远的,反正咱已踩到点,探个究竟蛮应当,可哪会?24日,11师追过浍河再进攻,看这回气势就象是要独拿宿县了。当晚,察觉出战场气味不对了,共军为何不战而退?又为何顾总长不再报北邱、南李进展?忙退回河去计较,但又不速定去从,一耽误两天。哈呵,26日晨,终在转进双堆集时被困住。
  
  见“国军”将领检讨,均称12兵团为蒋故意蒙蔽,导它一意向北。没见证据,但他手下管事的前段确实如此在布置,故此臭棋来自于蒋极为可能。蒋赌徒出身,输了的总想立马扳回,东北刚了的廖耀湘亦是受了这号罪(只不过算是“明令”),锦州都完了,还西进个屁!这番老黄遭遇如出一辙,因此可说因于蒋的再次应敌对局错误,又将“党国”的一支主力兵团断送。当然,老黄自己责任亦难逃,前面地势怎样?左右友军咋打?后方退路如何?你不会看地图?亦没想起询问徐、蚌?就一个劲地横冲直突。你不看同为嫡系的邱、李(延年),多会筹谋,进攻能行则行,但须臾不离城坚。可你冒胆进攻时,看没看身后那蒙城?距离倒是不远,可有河川几道流(24日后干脆放共军抢占)!所以我定老黄乃一酸腐,既不知己识彼,又不知生晓死(地),“国军”有此类型,只起反作用。
华野淮海第三阶段是由11日30日起算,此前二日2、16兵团的南援不力似乎蕴含着某种预兆,但军委周总长的线报却一再告之华野须应对“国军”新一轮南进攻略(30日72军确有一场佯攻)。粟裕自家的侦察搜来一些敌方变阵的蛛丝马迹,上下情报如此差异使粟颇为烦恼,不透彻中以兵家直觉去电老宋,让他那由宿县北上的10纵停靠时再向西边的濉溪口挪一挪。粟裕的潜意识很准,杜聿铭确实酝酿了一个西撤计划,出徐州奔西,然后直下永城,进涡阳、阜阳后,向东出击蒙城(所以说它重要),以拊刘邓侧背之法解救黄维。老杜自信其瞒天过海的水平,上次17兵团从锦西葫芦岛的撤退就表演得非常成功。
  
  30日下午,“国军”13兵团就开始行动,12月1日,杜总部出城向西,2日,断后之2兵团亦到达萧县孟集。粟裕获知敌情时已是1号,当时就见他心血奔涌,眩晕跌座(象不象周郎?),喊了声:敌人要跑了哇!此即他所言毕生精神最为紧张的第三回。张参军赶紧把作战图翻开,粟神智过来,趴桌上就叫出一串纵队番号。前指的追击令提速传到各军,徐州南郊最西面的9纵25师拔脚就追,接着是8纵、鲁纵、3纵、4纵……纷纷龙腾虎跃,往西直撸。下方继10纵扑向濉溪口后,宿县的韦司令带着2、11俩纵直抄永城。3号凌晨,9纵就与在孟集歇脚的2兵团后卫74军几次接龙,但它奉命越前去堵,故抓紧平行超度。上午,杜长官刚要出集,空军投下老蒋的最新应敌手书,制止杜邱孙李继续西行永城,就近转向濉溪口,攻向浍河北岸,急救黄维。此即老蒋淮海中犯下的第三次战策应对错误,这次大概想要的效果更大,一下奉送上他蒋家三个精锐兵团。于是,孟集会议中众将均缄默,老杜诱导无效后,“国军”全军即转向南行,这一走弯,呵呵,共军一伙(有十一个纵队)全赶拢。还用谁教?驱赶,合围。两天后,双方推推搡搡顶牛于濉溪口西北面的陈官庄,都没劲了,只好互相拿眼睛瞪着,喘息了疲。 杜长官缓过劲来布置了两次行动。一次是孙元良12月6日夜的离心突围;二次是杜邱李8-10日发动的滚动进攻。“国军”给战术起名都比较优美(如“转进”),先看老孙交代下面的这个“离心突围”办法。将重型武器全部捣毁,然后各军、师乘夜如霰弹排射,搅进对方战地阵营,混战中力求钻网脱绊。之后去向,只说大地方,近一点的到商丘,远一些的去武汉,再行集合。此乃孙司令毕生总结出来的突围经验,你不看他年轻时在江西干北伐军就曾弃团逃逸。当夜,各军师照他老方子操作,“哗”地那头一下,确实如马蜂出窝,把隔壁5军亦吓一大跳,以为共军夜袭,照准它那人渣堆子就开火,打死不少。自家发枪,刚好提醒对面正攒磕睡的华野8纵,全体进入散兵坑,追加火力。两个小时的奔跑中,41、47两军东撞一下脸肿,西窜一回挨砖,没两人能漏网、全身的。最后一次,为乱兵“拥戴”得住脚不了的胡、汪二军长干脆一块儿蹲起,让对方抓了才算解脱。可那孙司令,就有本事钻空逃脱,后头果然到了信阳。原来他就要这种集团哄闹造成的气势,越乱越便于他老把式脱身,可这家伙也太黑了,四、五万人为他壮行啊。
  
  邱李两兵团8日开始的向南“滚筒战”,倒是给败象中的“国军”争回点面子。它这回的安排是以邱兵团中的二号主力70军为碾子,冲在最前;5、74等军随后左右灌浆铺面;最后13兵团压实巩固。想以修路那种工序方法一段一段向南发展,直达黄维地段。8号这天,70军三个师一起“出工”,139、96师滚碾鲁楼,32师修理窦凹。此时华野南线部署的正是在全军中以阻击著称的宋10纵,带一苏北小哥12纵。29师守鲁楼,28师封窦凹,12纵三旅衔接于中间和两端,给兄长端茶点烟。战斗一经打爆就显戾气,鲁楼、窦凹两村都攻守得七轮八回,双方死伤狼籍。10日,战火更是白热化,“国军”头等凶师老96这回一点不惜体力(攸关自家性命了!),放出平生所学来搏杀。这一下倒让10纵始料不及,5军竟至于与我泼胆玩命?到底武学根底略欠(老许先前全靠拼命才顶住马超),于是鲁楼、窦凹相继失守。
  
  但这仗曹营胜面太盛,南边有失都不必当真。只见它北线谭王的1、4、9纵照你方式,亦狠搏马超的后军13兵团。叹马岱实力亦同样不足,14日,也是连丢魏楼、马桥。老杜看到这种扯平仗,忙鸣金收兵。共军东、西两翼的2、3、8、11纵还没挤靠上来呢,万一小马哥失手,局面不堪设想,还是防为上策。就这样,16日,筋疲力尽的两军各退一步,进入相持。10纵这次虽然丢了两处要点,但到底给了补充不良的杜邱一个重耗,还是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做出了不凡的贡献。  华野的大淮海三阶段打成胶结,敌对双方均挂免战牌,较大原因出于主动方之共军连战几场后累了,疲了,刀刃卷口了。各军的原粹精华损折极大,都拿缴械后的“国军”士兵来补充。可举其中比较典型的4纵为例。战前4纵由鲁南进军,全军人数约计一万九,打到三阶段围住杜聿铭,伤亡已达九千三,半数没了。要想继续,战场中整补,俘虏充抵效果最快,所以就边战边补,随俘随补。到歇口气后一统计,乖乖,全纵连队解放成分达到了80%,且淮海新俘者尚居多。推及上面层级队伍构成,除去各级领导,机关要员,农、贫民从军者外,可说全纵新四军老骨头恐怕就只有10%出头,即千人左右。这种“国、共”来源倒挂,队伍的政治素质就无保证了(别给我说“政治教育”,俘虏就是俘虏,意识难以更新),称不起坚信马列的“党军”了(至多能算共党统战旗帜下的职业军旅)。其它主力,除7、13纵成分略好,1、2、3、6、8、9、10这几支,兵员情况与4纵大体相近。因此,本篇开张就点明三野部队的“阶级感情”、“革命传统”这等政治条件不实沉,并非信口雌黄,有意抹黑。这话题到底严肃,就此遮断。
三阶段刚结束之12月17日,共军总前委有一次(亦是唯一一次)历史性的五巨头会面,实情需要在此簿记。17日,刘陈邓三首领从永城临涣集乘车去萧县蔡凹村看望非常委的粟谭,寒暄后开会,只字不提近在眼前的这场歼杜战役,反远扯起49年要进行的渡江和两野整编方案。此二议题我看弱势一方的中野均需就教于华野,过长江苏淮这段,你是啥都不懂(刘邓对川江可能有数);整编的头一条件,番号数量就要够,看他想就冀鲁豫、豫皖苏各编一军肯定也需华野放血(49年2月冀鲁豫1、3旅调编17军51师;原华中8分区那些基干团合组18军54师)。会完当晚刘邓即离场,那心情绝对不适宜继续去唱卡啦OK。粟、谭二人倒均非颐指气使之辈,主要是中野首长自我感觉太差,怕热乎密切后“下人”蹦来酒话惹尴尬。所以事一说完,目的达到即开路,起码可维护常委和书记今后再光临的威严。不幸,至战争结束,这种历史性的场面都未能再睹。
  
  淮海战役第四阶段的日程安排是49年的1月6日到10日,总攻被围已达廿天的2、13两“国军”兵团。这一期,主动方之共军日子越过越好(平津战役已打响,再无忧何处来援军),可谓蒸蒸日上;反观对手,冰天雪地中都成了饥寒交迫的奴隶,且势头仍在每况愈下。仗打到这份上,毛的高招不必再发,蒋的错误亦不会再犯(“国库”亏空了,犯不起了),战事发展波澜不惊,顺势走棋,没啥嚼头,不必多表。何况在下,评点对局,费厄泼赖,常揣胜之不武的忌讳。只点出国共双方各一事项,华野这边,集中了全军兵力(把外出打黄的六个纵队都招回了),成立了北、东、南、预备队四个战役集团。具体是1、9、12纵组北集团,3、4、10、渤纵(由冀鲁豫1、3旅加强)组东集团,2、8、11为南集团,特纵当然是三方均能调动传呼;再以6、7、13、鲁、广纵五家总成预备队,至此,依稀可见稍后2月整编时出台的那四个野战兵团构架。“国军”一方,10日下午战役结束后,共损失一个“剿总”前指所,二个兵团部,八个军部,廿二个师(均不含孙兵团)约计十七万人。党国的“东岳泰山”这下终结了。
最后还想说说“大淮海”中中野、华野之间相互支援的问题,目的仅为厘清基本事实,倒不欲个中多加议论,免遭人忌。先理中野予华野的实际支援,战役一阶段(即11月6日至22日)的11-14日,在华野东、北两个集群突过运河,对初围的7兵团实施外围压缩时期,15日,东进之中野3纵攻克津浦路要城宿县,4纵夺下更往北的曹村,从此津浦线上“国军”被一分为二,徐州、蚌埠(黄维亦算此处)两大集团间交通隔绝,因此,这一战果对华野来说既是战役性的支援(减小了来自南面的威胁强度)又是战略性的配合。但自15日“国军”6、8兵团重占固镇(之前为豫皖苏独立旅、豫西25旅抢占)后,直到23日12兵团进抵浍河南岸,这期间宿县一带的中野阻敌基本是虚招。一方面因6、8兵团北进表现不力(欲等齐黄维),另一方面刘邓的心思全移到12兵团头上。照他的话表达,就是“只以中野9纵与李、刘兵团五个军周旋,集中五个纵队先歼黄维一两个军”,所以固镇以北的任桥一带就只有9纵一军(11纵23日才抵湖沟集)在扮演游击队的阻拦方式。宿县亦只摆了个豫皖苏独立旅,故我评弹二野那篇曾说,若24日退回浍河南岸的12兵团当即向固镇猛进,其保全机会最大。
    
  或有人说,战史不是说23日前后刘邓就在浍河北岸布置了一个什么囊型阵地么?现可看他这“囊型”的内容,实际部队番号就只有刚被18军击退的4纵以及宿县的豫皖苏旅,9纵都还没到此方向。这就是该“囊”的概念了,弹性极大,大到它口袋底到了徐州下面的二陈集与曹村之间,为何?因为“袋底”只能由21日刚从北边撤到那儿的华野6、7、11纵负责,懂地图的看看,那里能否围住12兵团?所以说它是虚招。
    
  再有人说,中野2纵不亦设阵于固镇西南阻击了么?是的,但那得参看时间,2纵(本属南集团)调往固镇以西阻援是12月2日左右的事,因为老刘要部署阻挡李延年于4日发动的二次进攻(头次即15日收复固镇至27日弃守任桥这段),目的是保证中野“小南集”的后背安全。此与华野几乎同时开始的围堵杜、邱都不大扯得上,更遑论阻拦上月22日就灭了的伯韬兄?真正形成南线坚阻的反倒是华野自家的苏北兵团,如前所述,其前军6纵是在11月25日控制了宿县(任桥的秦9纵都没等到两家交接即西走蕲县,因24日浍河北岸亟需用它)。28日13、11纵再占固镇,30日6、13纵更到达蚌埠城北曹老集,完全环定李、刘。此阵势和北边堵杜已毫无任何关联(符离集有韦兵团呢),专为保卫中野歼黄南线,亦即12月上旬先后叫成的大、小南集团。 再看华野对中野的实在支援,扼要表明即可,免得有人会说要为谁去丑表功。上段曹老集的阻击布阵能算一次,24日左右7纵调入中野南线(后称“小南集”)也算一次,12月初13纵、特纵主力分入中野西、东集团算得第三次。最后,在12月10日刘陈邓给粟谭的电话请援下,陈士榘当晚就率3(它这一来足以挽回前几阶段中那份失落心香)、11、鲁纵及特纵一部南下,12日重组南集团,担任了12日夜至16日上午歼黄最后阶段的攻坚任务。看看,足有六个纵队番号(不算特纵,亦不算基本由华野培养的中11纵)撑住中野南线,实靠不实靠?
  
  华野的战争历程就此结束,后面的渡江、上海两仗比起前面一系列战火来,说场不大。渡江战役,实施起来比预计情况轻松得多,又是个招降纳叛和速战速决相结合的战例。上海之战,一开始10兵团在浦西就吃了亏,这是因为郎广大围歼后三野上下都是一派骄傲轻敌的心态,急于打了准备不足的仗,这是它这体系的老病根了。后头的福建进军亦同样,落得个末战失败,可惜了粟叶的一代英名,就不说了。
评弹扯完就该微言裁军,在下这回对三野的裁并操盘前面开篇已有示下,因评说兵团战事时就对各军、师表现有所掌握,所以一旦裁军就先在兵团范围内下手,即:挑出各兵团应予保留的军、师单位,并对同时留编团队的历史形成进行简要说明。兵团料理完再从全军层面上进行调整,这时应结合各军、师番号85年间所处地理位置或当时归属,做符合历史演变条件的整理。方法说清就动手,抓紧上帖时间。
  
  1兵团内保留20、23军,20军中又留下58师、60师,23军则留67、69师。24军番号裁去,但70、72二师应予保留,并暂归23、20军名下。军、师两级历史的大体形成在看篇介绍兵团时已有交代,下面来看需留编的团队。58师172团乃新四军老6团,属三野系统内不多的红军团之一,珍惜。173团,前身苏中军区特务2团,45年改为苏浙4纵11支队,是浙西反顽干将,保留。60师178团,45年初粟裕在天目山改编浙东纵队时称为苏浙2纵5支队,同年秋进1纵时伙入了一家淞沪支队,前面战役表达中均称3旅7团,名头颇显,保留。179团和178团属孪生兄弟,45年的苏浙2纵3支队,入1纵时亦伙进了金肖支队,称3旅8团,亦常见名号,不至于待遇有变吧?59师可裁去,可队里175团得留营,文革期间谁没看过《芦荡火种》?那就写的新四军江抗东路1纵队,谭老板的家底,现在大家都随京剧名儿,唤它“沙家浜”团。该团还有个特色,是粟裕点兵的称量标准,说哪团战力如何如何,经常爱拿它去比较,做“样板”的自然不会搞丢。20军就留此五团。 23军呈上来。67师201团,资格老到40年秋黄桥战役时就存在的苏北指挥部3纵7团,后又干过行署警卫团、苏中教导团,45年春再编苏浙3纵9支队,华中8纵68团,革命经历一场不拉,67师第一团,要留下。已裁的68师留一团,202团。此团成分最早来于新四军部特务团,44年底划归1师,46年秋再与1师独立4团合起,改叫华中1师2旅4团。之后该团气象即如开锅旺火,战力曾与粟裕“样板”(52团)杆秤称量,也算是出乎其右的几家之一。因此52年秋68师裁汰,202团就转上67师的一岗,替了老版199团。
  
  69师中205团、206团、207团都可保存,205团亦红军团,早期新四军就干上2支队4团,啥话都不说了。206团前身的最早正规番号是皖变后的1师3旅9团,能办上这种营业执照,甭管它后头咋叫,只要还在主力军,均不言及裁。207团原由华中野战军1师70、72团合编,46年秋编成时称3旅9团,资格虽嫩,但七战七捷中却毫无怯色,当上即上,此战以后就上了主力阵位。不是亦不宜专摆资格不是?因此应给本团上册。
  
  粟军再厉害,师团亦不会都是强手,故24军内70、72两师,要来补足俩哥哥的缺陷。70师三个团都保留,208团、209团都属新四军16旅内老把式,随王老虎到苏浙军区干过1纵的2、3支队,过江北返又各成就华中6师46、50团,后头呆华野6纵16师中,俩出勤率又都不低,还咋要求?210团直接不必扯,红军团,原始天尊。
  
  72师214团原为新四军1师的统战部队,叫啥联抗第1团。后来在苏中弄了个特5团番号,再后成立华中18旅时即直升为52团,从此一直是6纵18师的头号打家。215团抗战年间叫什么紫石独立团,一听就属于江南小资情调,差点就联系起香港的紫荆花。它经历与214团相差不大,在18师中称53团。72师后头暴打力度不时出超70师(“小资”改造得好?),该团居功常自谓:咱,二当家。两团都留着,给参政党人瞧一瞧。
  
  为1兵团留的编号座位全坐满,一共两军六师十五个团。 3兵团中首选肯定是22军,48年春夏那阵,3纵在一堆“国军”嘴里叫成何以祥兵团,夸不夸张?然22军只留65师,因南京军区事前打过招呼,64、66师均需转为长江出海口的守备队,否则东海舰队出港安全都有问题。
  
  原山野8师的22、23、24那三团都留着,对应现在番号顺次为194、195、190团。194团真能代表八路山东纵队的战斗力,115师教1旅(新)3团嘛。同样,195团亦可算老115师山东一股的旗帜,红11团瓤子的教2旅5团。190团抗日中长期守护微山湖,成分有自铁道游击队的长枪队。熟读过巧打岗村,当老洪几个跳进车站时,那栅栏上好象就架满了申茂分队的长枪短(盒子)炮。三个团的功勋都不说了,前面战事中印象已深刻。190团调来之前还是要和64师商量商量,用193团去换它可能少些意见。
  
  26军和28军只能留一支,综合比较,倾向于26。不光它军里抗战主力团在三野内部能算最多,还瞅上它成熟稳当的特色。有点象四野营里的39,不过对方更强在有支116。28军学习成绩较偏科,搞数学竞赛获奖可能性极大,但高考得分不会很高,故还是下地方去补补课。26军要留76、77师,原都是45年秋成立的山东野战师,就4、9那两个。76师保留团队一次点齐再议,226团、227、228团全留下。226团是山东纵队2旅4团,43年划归115师统管改为教1旅(新)4团。227、228团41年秋各干上了山纵4旅10团,12团,45年编鲁中4师,10团先来,做了11团;次年12团亦来,仍做12团。品牌既如此,不再废话了。
  
  77师留两团,即229、231团。229团对应山纵4旅11团,45年秋编进9师前身警2旅,改称9师后为其25团。231团原身是115师特务团,随后是山东军区特务团,属43年山东整编后的八路主力十三团之一,亦是罗政委没能带到东北的老115师俩主力团之二(另一个就是上述195团)。78师里也有一232团可留队,45年8月的警3旅5团,随后上升为鲁中9师27团,8纵23师69团。不过这团还需让77师230团(原68团)各营来加强,譬如它那1营,自卫初期就得一名儿“冲山阻击营”,挺新鲜。上面六团对应华野时期的8纵22师64、65、66团,23师67、69团,24师70团,张疯子48年间闹中原主要就靠这一伙。
割爱去了的28军中的82、83师但须留。该军出身地渤海这地方有些奇特,抗战间分为冀鲁边和清河两个小区,前者由115师开创,后者为山纵3旅经营,大约是44年间才合叫渤海军区。45年秋渤海组建警6、7旅,原属冀鲁边的1、2、3分区负责6旅,清河系统的4、5、6分区负责7旅。46年7月警7旅扩为渤海新7师,11月警6旅扩为11师,至此,山东全区除鲁南外,每区都有两个野战番号师了。
  
  47年初新7师整编为10纵28师,手下82、83、84团分别为原军区特1团、警7旅14团、13团。渤海11师整编为10纵29师,其85、86、87团各为原军区特2团、警6旅11团和警8旅(后由1分区再建)17团。49年1月全军统编,为撑起新军84师,六个团进行了一次调配,每师含俩主力。因此28军82师即属82、83团,称244、245团;83师则属85、87团,称247、248团;84师调进84团和86团,称为250、251团。这六团的战力水准在3兵团的专项考评中均为优良,本来一并保留不是问题,但可惜了金门一战,244、251两团全军覆没。金门战后82、84师很快各补一团,新244团来自34军101师302团,前身为45年秋的华中9纵77团,48年春进江淮独立旅干1团,前面提过加入过淮海南线阻击的。补为251团的是101师301团,属何基沣带着起义的“国军”77军,因此,此番裁军,新244团可和10纵剩下的四位哥哥一起授编,但新251团观瞻不美,裁了。到此一检点,3兵团留下了二军五师十四团的体量,呵,在下对华野仨主力集群的团队待见程度颇见平衡?
最后来看4兵团。4兵团留编骨干肯定以21军为主,但适当考虑29军一师(没办法,军委要三、四野各建一支陆战队,85师因历史际遇,早进了水兵行业)。首先定21军,新四军4、6支队合成军,没什么选择,谁敢不尊那些老革命,老军头?61师亦是必选项目,只看团。181、182团,38年就是4支队的老7和新9团,皖变后成立淮南2师4旅,又顺次10、11团,抗战中各有一绰号,江湖人称“金刚钻”团和“铁锤子团”(这还是一号),毫无动议吧?对应6支队的62师却不能保留,因为后面作为新四军9旅(63师)的实力名声要比新四军11旅(62师)大得多,故张震的这支华中9纵去得实在可惜。若当年不搭伴2纵南下,在4、6纵中干成11或17师,结果都不一样的。浩叹!
  
  63师连同其187、188、189团整体留守。187、189二团属于40年8月黄克诚督军南下后整编的八路5纵3支7、9团,41年后又在3师9旅分任25、27团,谁不要?敢开口么?188团皖变前是钟辉(那时他比钟伟名气大多了)的八路陇海南进支队,国共两党的那段的电报PK对这伙没少提,就辩论它“破统”没有。41年它变成9旅26团,这下谁还撼得动?
  
  62师咋也得挤进184、185二团,既是彭雪枫6支队的1团、2团,又是滕海清11旅的31、32团,还是张震9纵的头一、二号主力,73、75团,足可作为三个代表,谁还有保留意见?
  
  85师这“内定”,算是冥冥上天留意了华中7纵,在如狼似虎的华野军中给它留下骨血。看它师里这几团,253团是44年冬整起的苏中特3团,45年冬就搞上7纵头号团-55团。粟裕评价它曾用上了52团(即68师202团)那样板,说55团比之要更强,亦痛惜在金门古宁头,让那新18军活活聚歼。254团、255团在45年苏中建团时亦各称过特务N团,46年内战前管文蔚编7纵,一家改叫59团,一家改叫63团,华野统编时各是11纵31旅的92和93团,都做了岸防水兵许多年,不好动得吧?但在下还是要将86师的256团调进来,让能力均不大可靠的新253团(老底是华中9纵81团)与255团合并充实为一团(254团封过“叶挺部队”称号,想来不会差),彼256团原亦属管、吉首长之7纵,名号尚更靠前,叫57团,且为老版,现不过进来熟悉一下跳帮上岛战,谱一曲老兵新传。这样,4兵团定编亦完成,贡献了一个军三个师十个团。 现介入85年间的军队布防现状,以此来统筹前面所保存的三野这六军十八师五十四个团(哈,和四野几乎等同)。第一主力20军,以河南为驻屯地,辖58、60、72三个师。58师除辖自身172、173团外,调入59师175团;60师辖178团、179团,再令62师185团由陕南出潼关进中原,调为60师第三个团;72师师部率214、215团并会齐由吉林南下之73师218团,经京广线亦进河南,进入20军体制。
    
  第二主力27军驻屯河北石家庄,79师原属三团不变,80师辖238团、239团并81师241团;北京卫戍70师所属各团亦无变,驻守丰台、廊坊,建制上归属27军。
    
  第三主力22军率65、85、91三个师驻屯闽浙海防区。65师两个团及64师190团负责浙江守备;91师率271、272团和92师274团负责福建全省日常;85师指挥254、255团及86师256团驻守闽南漳厦区,开展岛战训练。
    
  第四主力23军率67、69两师及73师217团入关与74师会合,之后由京九线移防江西,作为福建海防后备。
    
  第五主力26军仍然驻扎山东,76、77师共属六团(含78师232团)应置于济南、淄博、日照、青岛、烟台各警备要地;驻晋83师247团、248团,84师250团由陇海路调入山东,隶属26军建制。
    
  第六主力21军仍率61、63师,62师184团驻屯陕甘;82师俟81师242团入晋会齐后,全师由韩城西渡入陕,接管原62师防区,具体事项由21军首长指导。各军调防到位后具情上报,开进期间若有变更事宜应遵总参最新指示。最后,还是按照惯例,各军首长上前签到画押。
——
  58师,172团、173团、175团,到!
  60师,178团、179团、185团,到!
  72师,214团、215团、218团,到!
  
  27军——
  79师,235团、236团、237团,到!
  80师,238团、239团、241团,到!
  卫戍70师,208团、209团、210团,到!
  
  22军——
  65师,190团、194团、195团,到!
  85师,254团、255团、256团,到!
  91师,271团、272团、274团,到!
  
  23军——
  67师,199团、201团、217团,到!
  69师,205团、206团、207团,到!
  74师,220团、221团、222团,到!
  
  26军——
  76师,226团、227团、228团,到!
  77师,229团、231团、232团,到!
  83师,247团、248团、250团,到!
  
  21军——
  61师,181团、182团、184团,到!
  63师,187团、188团、189团,到!
  82师,224团、242团、245团,到!
  
  一共六个军十八个师五十四个团,到齐!请首长讲话。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大会闭幕以后,同志们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要向全军的同志们作广泛的解释……
  
  
  老夫子2007年8月初稿于昆明
  2009年5月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