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保养:未来一段时期股市会“死去活来”的折腾有的玩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36:26

未来一段时期股市会“死去活来”的折腾有的玩哦

(2011-11-25 14:43:11) 转载   一场畸形的宏观调控已经使中国股市的行情发生了重大的错位。
  
  投资者都在期盼货币政策转向。现在看,转向不成问题,但问题是晚了。我认为,最后的最佳转向时机是今年6月份。错过最佳转向时机的结果是:进行反向修正的成本非常大。不仅是政府需要支付巨额成本,同时,股市投资者也必须支付巨大的成本。过去股市过度下跌是成本,未来死去活来的折腾更是成本。
  
  为什么未来可能会“死去活来”的折腾?
  
  第一,过去紧缩过度的货币,要转向投放(包括定向投放)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它一定是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对股市而言,资金充裕的预期和资金实际充裕程度之间会有落差。这个落差会使得股市在资金开始充裕的预期推动下上涨,但涨到一定程度,会因后续资金不足而停止,转而下跌。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股市会上下折腾。这就像“用水浇旱地”,旱得越久,程度越深,水的用量越大。如果是慢慢浇,水流到末端(股市)需要的时间就长。
  
  第二,为什么股市是资金链的末端?因为,股市的资金依赖居民储蓄搬家。如果银行的干渴,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留住储蓄;而贷款放松,最先流入的是实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银行的安全、为了有人疼的实体企业发展健康,政府也不会愿意储蓄过快地向股市搬运。所以,只有当实体经济资金相对充盈,贷款利率下降,倒逼存款利率向下受压,储蓄才会出现大规模地向股市流动。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其它投资市场受到抑制,不过清理300家乱七八糟的投资市场的工作已经开始了,这倒是一个好现象。
  
  第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CPI已经开始回落,按照常规,这个时期应该是固定收益资产投资(债券投资)偏好大幅增长的时候,这就是中国股市重大的错位。CPI高涨,固定收益资产偏好较低、股权类资产投资偏好较高的时候,央行、银监会上下齐手,通过量化紧缩和监管性紧缩拧干银行的流动性,改变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期,反而推动高利贷、艺术品、玉石、生姜等旁门左道的投资市场迅速发育,从而挤干了股市资金。
  
  现在,政策转向,流动性开始逐渐放宽,但我们却看到了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的真是回落,加上放宽的速度和幅度过缓,因此转变市场预期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这必然形成股市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的格局。
  
  换一种说法,本来,CPI上涨时期应当是股市的牛市阶段,而CPI下跌过程也是股市熊市的过程,但现在,中国搞反了。安逸倍增明智选,坐享其成翻一番
  
  通常,经济增长周期,由于需求旺盛,CPI会一路走高。而为了对抗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必须逆周期操作――加息。所以,去看看发达国家的股市,牛市通常出现在利率到底,经济从衰退走向繁荣的拐点之前,终止于利率到顶,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的拐点之前。
  
  但我们现在是:在经济减速期、CPI回落期期待股市走牛。这不是一个重大的错位吗?
  
  第四,出现过度紧缩,导致股市行情错位的根本原因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错误估计,对CPI和通胀概念的错误理解。尤其是利率手段被“热钱”抑制,而过度依赖量化紧缩政策,这使得货币政策手段过硬。理论上说,用加息影响资金流动速度的初期阶段,金融机构和所有经济实体都会想法设法加快流速,对抗加息削弱的杠杆,所以资金的抽紧程度不会那么强硬。但用量化收缩就是“硬”的,少了就是少了,极难抗衡。
  
  但是,由于人民币的弱势货币地位,在发达国家拼命放宽货币的前提下,对加息必然导致“热钱”流入的担心,限制了利率手段运用,而不得不该用提存准率、发央票、提高金融机构监管标准的方法实施货币紧缩,这时必须适度,必须舒缓,但我们央行却不顾一切,把法定存准率提到21.5%――太过分了;同时,银监会把监管指标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这种政策叠加,市场怎么受的了。
  
  当然,是不是因为上述问题,我们就该对股市失去信心?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中央已经意识问题的严重性,政策转变现在看还比较缓慢,但毕竟已经出现转机。我们必须看到,已经上市的公司不缺钱,再融资的投向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力约束,融资投向大都为了转变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我的期待是:总体经济情况越不好,结构性机会越明显。战略新兴产业“真正的泡沫期”远未到来。另外,我不看谈银行股。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贷款一定会是稀缺资源。银行赢利不会受到经济增速回落的影响。维系增长应该没问题,具有比较好的防御性。(钮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