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脂肪粒的美容院:谈敬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1:14:26
  

浅析古人名言谈敬老

(2011-05-09 07:46:59)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之美德,现选几副古人名言、名句、格言、警语、名联,就本人现有水平加以评注,献给诸君。

“少时但得父母乐,老来自有子孙贤”。

常言说,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年轻时善待父母,对儿孙来讲,实则就是一个标榜,久而久之,儿孙们就会感觉到你的伟大,到老时,儿孙们自然会孝敬你的。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

连老人都不知孝敬,却去拜神求佛,如果真有灵验的话,不真的怪罪下来才是怪事哩!如果你真的老也,会做何感想。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禽兽都有‘报恩’的本能,人不敬老,却禽兽不如也。

“祭之丰不如养之厚,晦之晚何须谨于前”。

生前不孝而死后厚葬之,无非是给别人做样子罢了。

“骨肉乖违,珍品亦减至味;家庭和睦,疏食尽有余欢”。

说的是日子虽富有,如果整天闹矛盾,还不如粗茶淡饭过得舒心。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儿顺妻之意以顺亲。”

此乃千古之名言也。一句话把历来婆媳、母女、夫妻、父子之间的关系剖析的淋漓尽致,刻画得惟妙惟肖,并一针见血的指出,拿出爱女之心的一部分去爱儿媳,拿出一点儿对妻子的温顺之情去顺双亲。
古文中谈敬老的教养 时间:2010-07-13 08:22来源:转载 作者:杨纪代 点击:86次
在当前如此复杂的环境里,您可以依眼下的条件,力所能及的用心、关心您的长辈。真正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尽量利用空档领着孩子和他们闲话家常、互通有无。这精神上的慰藉比丰厚的物质享有来的效用大。
崇明老人记        清/ 陆陇其
 
崇明县(属江苏省,在长江出口处)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四子尽为富家奴(都当富户家的奴仆)。及四子长,咸(都)能自立,各自赎身(以金钱赎回自身的自由)娶妇,遂(于是)同居而共养父母焉。卜居(选择居所)于县治(一县行政首长所在地)之西,列肆(并排着的店铺)共五间:伯(长子)开花布店,仲(次子)开布庄,叔(三子)开腌腊(腌菜腊肉店),季(老四)开南北杂货,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细密周到)尽孝道。始拟(开始拟定)膳(伙食)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即俗称公公及婆婆)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经过)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孝敬伺候于尊长的面前),太疏(不够亲近)。”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姑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也)疏。”乃以一餐为率(准则),如早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早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大厅),父母南向坐(即面向南方,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者之位),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尊卑长幼的次序)坐定,以次(按顺序)称觞(举起酒杯)献寿(敬酒祝福尊长健康长寿),率(依循)以为常(如此这般习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铜钱一枚叫做一文)。老人每餐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逛街溜哒),买果饼啖(吃)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偷偷补上),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偶尔)往知交游,或博弈(下棋),或?蒲(古代一种赌博性的游戏)。四子知其所往(知道他上哪家去了),随遣人密持钱二三百文,安置所游家,并嘱其家佯输钱于老人(马上派人暗地里拿着二三百文钱,放到那一家,并且叮咛那家人,假装输钱给老人)。老人胜,辄踊跃持钱归(就欢蹦乱跳的拿着钱回来了),老人亦不知也。亦率以为常(也就习以为常)。盖(大约)数十年无异云(大概有数十年就这样式儿的了)。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没有病,仍然健在),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其余三子也都头发斑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门联)表(张贴)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夫妻相敬如宾,和谐到老,称为齐眉),五世儿孙绕膝(围绕在膝下)。”洵不诬也(果真不是骗人的)。因援笔(因此提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告诉世间那些做子女的)。  读完此文,再对照现今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不良现象,相信您一定跟我一样,心中感慨万千:道德崩滑、世风日下已经到了无恶不作、无奇不有的状态,更达到了荒谬而不可思议的地步。电视、报纸、杂志成天报导的全都是些晚辈犯上、逆伦的行为,为了钱、为了享乐、为了一己之私,枉顾天伦。看看清朝时的人心、操守与言行,能不惭愧、汗颜吗?这事儿的记述也不过距今三、四百年而已!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将老者安之列在首要。几千年来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向以“孝”“悌”为本,所以有二十四孝的流传,有孝经的定本。从帝王将相、公侯贵胄到贩夫走卒、市井小民,全都身体力行,蔚为风气。所以“崇明老人记”一文,带给我们的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切身的问题与严肃的思考。  现今社会型态丕变,导致养儿防老的观念式微,长辈颐养天年的场所,也逐渐被养老机构、养护中心所取代,但单是身体的照料并不够,亲情的抚慰才是老人家最大的安慰。大笔的养老金并不是铁的保障,大多数的老者心中的期盼是:儿孙们的承欢膝下。  在当前如此复杂的环境里,您可以依眼下的条件,力所能及的用心、关心您的长辈。真正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尽量利用空档领着孩子和他们闲话家常、互通有无。这精神上的慰藉比丰厚的物质享有来的效用大。这一点您得谨记在心,并持之以恒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您的身教就是最佳示范,您的所作所为就是子女最好的蓝本。  宇宙万事万物都依循着周而复始、始卒若环的定律,所以您终有那么一天会成为“老者”,于是您的子女,肯定依照您当初照顾长辈的方式和所演示的行为,依样画葫芦的将您“安之”,因此您能不重视这个问题吗?能漠视与忽略这件事情吗?  谁都知道,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一切的后果全是回向给自身的,所以现在得好好考虑、得正确对待“老者安之”这个人生课题!
附注:陆陇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公元1630→1692年)清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平生孝友端方,不苟言笑,洁己奉公,以德化民。死后入祀“文庙”,乾隆元年特谥“清献”。着有《三鱼堂文集》等多种。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zzh9.com)
详文参考:
http://www.szzh9.com/a/jiaoyu/chuantong/2010/0713/3942.html 

九九重阳节-谈敬老养老

 

  现前由於科技医药发达,人的寿命延长了,长寿者多,人口老化,这是当前社会严重问题。每个国家地区政府都非常关心这件事,所以普遍建设老人公寓和养老院。

  佛法最重视「养老」,这是「净业三福」的落实。第一条就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整个佛法的根基,如果不在这上真正用功夫,念佛也不能往生,修学任何法门都得不到结果,所以养老是佛法裡的中心课题,比什麼都重要。

  我小时候在大家庭裡住了七年,现在想想,从前人心安,原因是小时候有家教,年老时不怕没有人养老,有家族养老,真有天伦之乐,所以人不怕老。现在家没有了,老人可怜,年老之后怎麼办?现前的社会,中国人也学西方人的价值观,不养老人了,老人由国家去养,到养老院,这很可怜!从前家庭养老都是骨肉,都是一家人,所以老的爱护小的,小的尊敬老的。中国的家教和家的精神、功能太好了,维繫著中国五千年的长治久安。我常常想,中国的家要是恢复了,对於整个世界和平是最大的贡献。现在要恢复从前这种血缘的家族是不可能,所以我就想到现在有企业、有公司,用团体来继承中国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企业的老板就是大家长,必须要把员工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企业就是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是道义组成的,不是血统关系。老板对员工要照顾周到,员工的老人就是自己的叔叔、伯伯,员工的小孩就是自己的晚辈,所以公司要办养老院、办子弟学校,把家道继承下来。员工进入公司,这就是我的家庭,他会全心全力為公司服务。

  再者,对於老人,我们要推动再生的教育、来生的教育,老人就有希望,而且是真实的希望。佛在楞严会上说明了生死的真相,那只是因果的转变和相续现相,生命是永恒的,凡人的色身是随自己所造业力转变出现的,所以老人在这个转变中生起极大的希望。

  老人一生当中,应当做的事都做了;现在退休了,还有多餘的时间,应当协助他们做来生转变的大事,这是更有意义的工程。因此我们对老人要有「宗教教育」,每天让他有机会听经,帮助他觉悟,每天带领他念佛。他就会意识到,晚年的修学生活,才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生活。中国人常讲「童少年时要培福,奠定一生福德的基础。少壮时要為社会、為人民服务,这是造福。晚年才是享福。」所以享福决定是在晚年,我们要把这个理念落实。人在晚年,渐渐老化了,如果没有事做会打妄想,会生烦恼,这就是外国人所说的「老年是人生的坟墓」,跟中国人的想法不一样。

  所以「宗教教育」非常重要,要向他们讲解六道轮迴的状况,向他们说明十法界诸佛剎土的殊胜庄严,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歷史,阿弥陀佛因地的修学,果地上的成就,诸佛的讚叹,往生的殊胜,使他们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活力,帮助他们真正看破世间,放下一切得大自在。他只要脱离六道轮迴、脱离十法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了。我们的道场只要有一人念佛往生成佛,所有的投资、建设就没有白费,这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工程!世间什麼样的希望也没有这个希望殊胜。

  老年是最合适修学的阶段,他们的工作放下了,儿孙长成了,不再顾虑了,这时可以安心来修道。我们在歷代往生传中看到,果然如理如法的修学,有三年五载成就的,也有十年八年成就的。所以老人是充满了希望,我们一定要在无希望中,帮助他们充满希望。而且我们还要把这个理念,介绍给所有的宗教,共同努力帮助一切眾生,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从人道提升到天道,从凡夫提升到圣人,这是我们应该全心全力去做的。我们帮助别人提升,自己不知不觉也就同时提升。我们帮助别人作佛,自己哪有不作佛的道理!我们帮助别人升天,我们自己怎麼会不升天!由此可知,世出世法确实如佛所说的「无有定法」,一切吉凶、祸福、善恶、利害,都在一念之间。这一念能转过来,转恶為善,转无希望成无穷的希望,转人作天,转凡成圣,都在一念之间。

  佛对我们的教导都是从自性裡流露出来的,这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而性德必须落实,落实的第一步就是养老。我们每个人都会老,我们尊敬老人,照顾老人,到自己老的时候,年轻人就会尊敬、照顾你。我们不尊敬老人,到自己老的时候,也就没有人尊敬、照顾,那时自己感受痛苦就后悔莫及了,这是因果报应。佛经上讲,照顾自己的父母,这个功德等於供养佛。佛常讲,你家裡有两尊活佛,就是你的父母。你不孝养父母,而去供养佛,佛不会接受,所以一定是从「孝亲尊师」做起。我们要把一切老人都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样孝顺,都看作佛菩萨一样尊敬,我们才是佛陀的学生,才是真正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