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重的表现和调理:看医疗垃圾如何变身生活用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09:06

看医疗垃圾如何变身生活用品

  医疗垃圾的处理一直都受到社会人士的关注。早在2003年,我国就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处理做出了必须集中无害化处置的规定。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医院将医疗垃圾当做“商品”出售给不法分子,被制成各种生活用品,流通到社会上来。

  最近周口和黑龙江等地纷纷曝出医疗垃圾变身生活用品的事情。大量未经处理的医疗垃圾变身生活用品充斥着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病菌的流通性,使医院的病菌传播到了社会。关记者了解到的信息就有医疗垃圾变身塑料袋,胸罩扣带,一次性杯子,餐具和各类生活棉制品。

  医疗垃圾变身塑料袋

  在路边的大排挡或小餐馆里,用塑料袋套着碗、盘就餐,或者用塑料袋装食品,早已司空见惯。有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卫生”的表现。

  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近日,记者在黑龙江大庆市调查发现,该市一些塑料袋加工点大量回收、使用化工桶、农药桶、医疗废物等作为原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后,大部分被制作成了各种规格的塑料袋流向了市场。其中就包括主要用于装盛食品的超薄塑料袋。

  便宜——塑料袋生产的最高准则

  9月9日,记者来到大庆油田南八联合站附近采油区内的一个小屯子。据知情人介绍,该处有各种塑料制品加工点10余家,是大庆地下塑料袋生产的主要集聚地;生产的塑料袋主要供给大庆周边县市和绥化等地,偶尔也会有齐齐哈尔的客户前来提货。

  尚未走近屯子,远远地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塑料制品味道,随之而来的是机器的轰鸣声。公路边,一条混浊的污水渠正在排水,污水里漂浮着许多塑料颗粒。

  记者以购货为名走进其中一家塑料袋加工点,院子里堆满了各种装满塑料颗粒的编织袋。约4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里,密集摆放着数条生产线。机器在轰鸣声中不停转动,塑料颗粒被融压成一定规格的塑料膜,经过挤压、切割工序,最后加工为塑料袋,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孟令辉介绍,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食品级的PET(常用的塑料原料)容器必须用全新原料制作,首先是因为无法确保PET材料的瓶子进入市场后,没有受到污染。第二,PET废料二次融化甚至多次融化后,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有可能会致癌。此外,经过多次回收的PET材料性能降低,黏合、抗折能力都会下降。为提高其稳定性,从而导致容器会携带一定的重金属 。在国外,有些回收料是可以用在食品级的容器内的,但是在注塑过程中,将回收料夹入全新料中间,瓶体的内壁和外壁都是全新料,回收料不会和食品相接触。

  但在记者暗访的这一地下塑料加工地,几乎所有的加工厂都在使用回收料。据多家加工点的老板介绍,由于竞争激烈,为降低成本,大家都不会购买全新的塑料颗粒(1万多元/吨),而使用由回收料制成的塑料颗粒(6000元~8000元/吨),例如饮料瓶、洗涤剂瓶、机油桶、化工桶、农药瓶等。其中,饮料瓶、医疗垃圾 等主要用来生产塑料袋,机油桶、化工桶等则用来生产硬塑料制品,比如塑料板凳、塑料筐等。

  “很多加工点不管什么用途的回收料都当作原料,虽然大家也知道其中的危害,但现在大家是看钱不看货,便宜是最高准则。”这家加工点的老板说。

  在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塑料颗粒加工点,近百平米的加工车间内,堆着几十袋装满塑料颗粒的编织袋。厂房的一个角落里,工人正用铁锨不停地将地上的塑料碎片放进机器中,经过加热融化、挤压成条,入水冷却后,进入颗粒机中切割成塑料颗粒。

  记者假装向该加工点“订货”:“你们的价格高了点,可以再便宜点吗?”“便宜的料我们也能做,用药瓶子作的颗粒,你能用吗?”该老板反问道。

  位于大庆让胡路区 四新富强村附近的另一家塑料颗粒加工点内,百余平米的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机油桶、化工桶和大量的医药瓶等废旧塑料品。据老板透露,这些废品原料大多是从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收来的。对于记者提出的每月至少30吨塑料颗粒的需求量,老板表示“完全能供应上”。据记者了解,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不存在损耗,30吨塑料颗粒可制作成30吨塑料制品。

  医疗垃圾——“100%是医院流出”?

  离开富强村的塑料颗粒加工厂,记者立即在附近寻找废品收购站。在一家收购站内,记者看到,满满两大袋子的药瓶堆放在角落之中。废品站老板称,这是给一家塑料加工厂预留的,如果记者想要收购,得提前预定。

  在另一家废品收购站,老板则表示,可以现货卖给记者近20吨“乙料”(指饮料瓶、奶瓶、医疗垃圾等物品)。在老板的带领下,记者在一个偏僻的胡同内,拐入一个大院,看到了这20吨的“乙料”:成堆的废品中,夹杂着大小不同的各类医疗废弃物。一只大编织袋敞开着,横七竖八地“躺着”整袋装的点滴瓶、含有残留药液的输液管和注射器,甚至还有装着尿液的引流袋……

  据废品站老板介绍,医疗废弃物绝大部分都是从附近的诊所回收的。

  在大庆开发区内的一家废品收购站,记者同样看到大量的医疗废弃物散落在废品堆中。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并不对这些废品进行特别分类,一般由加工点的老板统购。

  事实上,国家关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早有规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那么,这些医疗废物是如何流入回收站的?

  记者乔装成收废品的小贩,来到了位于让大庆市让胡路区的一家民营医院——大庆延康医院。一位自称姓刘的院长告诉记者,该院的废品有专人负责出售,此外,已经有人专门在收该院的废品了。但在详细询问了各类医疗废弃物的具体价格后,刘院长让记者留下了联系电话,并表示,会让负责卖废品的同事与记者联系。

  在让胡路区的一家小诊所,医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医疗废品不多,就是些点滴瓶、输液管之类的,因为数量少就扔掉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大庆市卫生监督所的赵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庆市已经健全了医疗废物回收体系,由大庆市龙铁 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下称“龙铁公司”)统一回收、处理大庆市所有医疗废物,每个医疗机构均与龙铁公司签订了回收协议,各医疗机构有专人负责,有专门地点存放医疗垃圾。

  然而,赵所长也承认其中的执法监督尴尬:在医疗废物的处理上,虽然医疗机构是第一责任人,此前的检查中也确实发现有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攒起来”的情况,近年来也没少进行过相应处罚。但对大量医疗废物流失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无法进行刑事立案,仅靠卫生监管部门很难调查处理。

  “以前在检查中发现过大量医疗垃圾外流情况,通过垃圾中的文字内容找到相关医院,但无法鉴定是从医院流出的,还是从龙铁公司流出的,所以,只能对相关医院进行警告。”该所长表示,卫生监督所只监管医疗机构,龙铁公司的业务不归他们管理。

  龙铁公司石经理告诉记者,该公司和大庆各级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废物运输回收协议基本达到100%,并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医疗废物在48小时内离开医院。大庆市医疗垃圾日处理量的平均值在2.3吨到2.5吨之间。

  针对于一些废品回收站回收、销售医疗废物的现象,石经理表示,100%是由医院流出的,“医院交给我们的医疗垃圾,已经装上车了,没必要再拉到别处倾倒,因为分类不在我这里,我只负责运输和炼化。司机也不可能将大量的医疗垃圾逐个分类后再外流”。一般来说,医院的卫生管理会交给保洁公司,而有些保洁会把有价值的东西拣走卖掉,比如矿泉水瓶子、纸盒等。“医院雇佣保洁公司是个好模式,但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因为都是临时工,看着有用就拿走。监管责任应该是医院的。”

  大庆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八联合站附近的塑料加工点应属黑加工点,他们并不知情。

  当地一位从事塑料袋生意多年的经营者认为,执法部门的打击力度很不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确实也有一些难度,因为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原料都很容易获得,而且不需要太大的厂地、太多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塑料袋还拥有广阔的市场。

  采访中,多位塑料加工点的老板表示:他们的生存压力并不是来自相关部门的查处,而是同行竞争的激烈,一些市场被低价者蚕食,导致他们的生意大不如以前。

  医疗垃圾可能被用作餐具原料

  一位因勇斗歹徒而出名的市民,发现有人在违规运送医疗垃圾,跟踪多日后,向警方进行了反映。昨日上午,中原区警方对违规倒卖医疗垃圾的人员进行了调查。

  热心市民跟踪运送医疗垃圾的车辆

  张小伟,可是个见义勇为的英雄,11年前,他在下班途中发现3名歹徒抢劫,他奋不顾身上前与之搏斗,并将其中两人抓获,成为当年郑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5天前,他路过中原区一家医院后门口,发现医院后侧一小铁门处有两辆面包车很是可疑,“他们偷偷地在往车上搬运东西,车从我身边经过时,我闻到一股浓浓的药味儿,我看到没盖紧的车后盖边,露出一输液用的针管,还有输液瓶”。

  他骑着电动车,远远跟着这辆面包车,一直跟到长江路与兴华街交叉口南100米路西的黄岗寺新村。张小伟隔着门缝,看到两间屋内,都堆满了医疗废物,还有写有某某医院字样的药箱。随后,张又跟踪到黄岗寺南侧的刘寨村,找到一家粉碎医疗塑料的加工厂。

  为了确定自己的怀疑,他跟踪了5天之后,于前日深夜报了警。三官庙派出所民警将运医疗垃圾的张某一家三口带走调查。

  警方着手调查倒卖医疗垃圾的人员

  接受调查的张姓父子介绍,他们买通医院专门管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让这些工作人员把医疗废物存到医院暗处后,他晚上去拉。开始他用三轮车,干了一段时间,买了房和两辆面包车,专门用来拉送医疗废物。昨日9时,警方根据张某父子提供的情况,对两个仓库和那个塑料加工厂进行了查处。

  在这个加工厂内,只见堆积如山的医疗用塑料瓶,和一台塑料粉碎机,刚刚生产出的废塑半成品分装成一袋一袋的,准备送到塑料制品厂,去做各种餐具等生活用品。

  警方介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因其危险性,必须专项处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而张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该条例。而医院负责医疗废物的相关人员,利用职务,把这些医疗废物私自卖给张某牟利,也违反了相关规定。因为涉案人员太多,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医疗垃圾造胸罩吊带

  夏日里,少女们用来隐衬美妙身材的贴身之物竟是用医院里废弃的医疗垃圾加工而成,这绝非危言耸听。

  5角钱一对的廉价隐形肩带,就是湖北一些个体作坊,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输液管,劈开后压制而成

  记者在武汉市汉正街“来祥里”一处饰品市场进行了采访,记者问一个批发塑料饰品的年轻摊主:“有没有隐形肩带批发?”他比划着反问:“是不是女式胸罩上使用的那种?”我们点点头,他往摊位角落一指,我们果然看到了几种样品。

  “么样卖?”“广货!批发1元一对!”

  “还有没有更便宜的?”

  摊主看了我们一眼,“有,不过你们要多少?”“当然不会是少数!”他迟疑了一下,从摊子下面拖出一个纸盒。“5毛一对,你们要多少?”“我们先拿10对回去看看!”

  我们在这些“隐形肩带”的外包装上,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到任何厂家名称,也没有生产日期。“线人”指出,这种隐形肩带,就是本地一些个体作坊,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输液管,劈开后压制而成。

  用医疗垃圾改头换面制成的产品随处可见:小孩子们玩的注射器、用橡胶输液管套在圆珠笔和小药品盖的头上,变成玩具水枪……

  在武汉市指定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回收点――武东医院康复工厂,这一说法得到进一步证实。

  而在汉正街电子城到江汉桥一带,用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改头换面成的产品随处可见:地摊上,小贩们出售给小孩子们玩的注射器;用橡胶输液管,套在圆珠笔和小药品盖的头上,变成“打水战”用的水枪……

  此外,还有人利用已毁形的注射器,不经消毒就制造成塑料盆、塑料饭盒、塑料衣架等产品,这些隐藏的“杀手”严重威胁着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健康。

  这些废弃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是如何流入社会的呢?

  一些个体收购者,以每公斤3.6元-4元的价格“收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医院的后勤人员将“医疗垃圾”变成了创收“宝贝”

  去年7月14日,武汉市前进塑料厂一位收购员,瞒着单位,将从某大医院回收的12蛇皮袋废弃输液器和输液管中的一半,卖给复兴村个体废品收购站,被有关人士逮了个正着。

  然而,这只不过是废弃一次性医疗器械流失的冰山一角而已。

  有关法规规定: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是商品,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应将其无偿交给指定的回收责任单位。

  **指定的回收机构是无偿的回收“医疗垃圾”的。而一些个体收购者,却抢在他们之前,以每公斤3.6元-4元的价格“收购”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医院的后勤人员将这些“医疗垃圾”变成了创收的“宝贝”。

  有关人士初步估算,武汉医疗市场每年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物超过200吨,而被指定厂家回收的连100吨还不到。

  据湖北省药监局医疗器械处副处长徐文林介绍,去年,药监局对全省310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情况作了一次统计,结果表明,湖北省仅公办医疗机构每一年使用的一次性输液管和注射器接近两千吨。而目前,该省全省仅指定3家小企业来回收这些“医疗垃圾”。3家小厂每年回收量不到全省“医疗垃圾”的十分之一。

  医疗垃圾造一次性水杯

  携带病菌的医疗垃圾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国家明文规定,此类垃圾必须进行焚烧处理,坚决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回收。昨日,兰州市工商局西固分局从西固区寺儿沟一无门牌号的民房查获一家用医疗垃圾制造聚乙烯颗粒的加工黑窝点,当事人涉嫌用医疗垃圾加工制造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获被抛弃的药瓶、半成品就有200公斤。

  偏僻巷道暗藏黑窝点

  当日上午,记者随同西固工商巡查大队执法人员来到了寺儿沟附近,在知情人的指点下,记者终于在偏僻巷道内找到了这家隐藏颇深的黑窝点。进入该窝点的“厂房”内,记者发现大量已被打碎机处理成碎片的废旧药瓶,还有不少输液器针头和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的旧塑料药瓶。一个散发着怪味的大水池里,存放着大量已经被处理过的塑料碎片。工商人员告诉记者,被使用过的塑料医疗垃圾打成碎片,泡进大水池,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混在塑料中的杂物自然脱落。随后,这些“半成品”被放进加热积压机,出来的“产品”再经过水槽冷却成型,这样一来,医疗垃圾摇身一变成了制造塑料制品的原料——聚乙烯颗粒。采访中执法人员称,经过现场勘查他们发现,仅仅水池中已经被打碎的塑料医疗垃圾就有100公斤左右,这个窝点里所有的机器设备加起来价值不过万元,成本十分低廉。

  执法人员现场查封

  执法人员在现场还发现,加工窝点内清洗废旧塑料排出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排水沟内,整个加工场所气味相当刺鼻,这些带有药品残留物及化学物质的废水直接排到室外,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经过现场勘查,西固工商分局张学雄局长说,这个加工窝点所制造的聚乙烯颗粒,虽说经过脱色处理以后,颜色同正品相差无几,但形状却能让人辨明真伪。检查人员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个窝点生产的聚乙烯颗粒涉嫌被进一步加工成市民日常使用的食品袋、塑料包装袋、餐具、暖壶外壳、水管等,目前100公斤成品聚乙烯颗粒及200公斤药瓶等原料半成品已被全部查扣,该黑窝点已被取缔。

  医院用过的一次性的输液器、针头、纱布、绷带等等,这些医疗废弃物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和毒性,所以要进行专业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规定,从2004年开始,全国市级以上的城市都陆续建起了专门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

  不久前,记者在河南省周口市采访时却看到,这里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建好了,却是一个空摆设,没有投入使用,那原因又是什么呢?

  解说:周口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周口唯一一家对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的单位,位于川汇区杨庄村,占地总面积16。1亩,总投资达2180万元,其中包含国家专项资金980万元。这个处置中心2006年5月筹建,2007年9月开工,2009年6月投入试运行,采用热碱焚烧处理方式对医疗废物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但记者来到这里时,却发现这里并没有生产。

  记者:现在你们每天能够收起来的医疗废物有多少?

  吕铜(周口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负责人):我们现在两天收一次,大概就是200多千克。

  记者:收来就把它进行无害化处理吗?

  吕铜山:不是,我们有冷库,现在基本上一周烧一次。

  记者:一周烧一次。平常这个企业就是停着的。

  解说:据了解,这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设计处理量为每天8吨,而现在平均每天收集到的医疗废物只有100公斤左右,由于收集的医疗废物量太少,只能每天先冷冻起来,积攒够量后再集中处理一次。也正是因为处理量太小,达不到试运转的要求,这个处置中心一直没能正式运行。
  那么是当地的医疗废物总量太少吗?其实当初规划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时候,根据周口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天大概产生的医疗废物总量进行过科学测算,每天8吨的处理量就是根据这个测算而设计的。但目前,全区700多家医疗废物机构中和处置中心签合同的只有4家,那大家为什么不愿意把医疗废物送到这里处置呢?

  王新法(周口市环境保护局副调研员):现在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正在协调,一些细节问题,还牵涉到收费问题,牵涉到如何运输问题。

  解说:目前,周口市物价局批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在试运行期间,向中心城区和县城区域内设有固有病床的医院收取每日每床1.9元的费用,按规定这笔钱可纳入医疗成本,由病人承担。我们拿周口市最大的医院周口市中心医院为例来算一笔账,目前市中心医院每天收取病人的医疗处置费是每天每床1.5元,全院有1400多张床位,每年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70余万元,如果采取自己焚烧的方式,每年只需支付清洁工人工资和燃油费总共125600元,医院还能结余很大一部分。但如果由废物处置中心处置,则需要将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置费标准提高到1.9元,而这些钱也需要全部交到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医院不愿意把医疗废物交由处置中心处置。

  吕铜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找到了市中心医院的主管领导,他说你把我撸了我也不给你干。

  解说:如果按照当初测算的周口每天大约产生8吨医疗废物来计算,现在全市只有1.25%的医疗废物进了这家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那其它的医疗废物都去了哪里?又是被如何处置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周口市条件最好的市中心医院情况。这是一家综合性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周口当地每天产生医疗废物最多的医疗机构,那么这里的医疗废物是怎么处置呢?中心医院分管医疗废物的感染管理科邓晓荣科长告诉记者,他们医院的医疗废物从收集到储存、焚烧、烧毁都相当规范。

  记者:就是在你们医院里装黄色袋子的都是医疗废物?

  邓晓荣:不光是在我们医院里,所有的全国都有规定,这是个国际标识,就是医疗废物必须用黄袋子存放。黄袋子存放的垃圾就得焚烧。

  解说:邓科长告诉我们,他们医院自己建有焚烧炉,黄色袋子装的医疗废物全部焚烧处理了。

  邓晓荣:分类放置,密闭转运,无害化焚烧处理。

  解说:那么中心医院自己焚烧医疗废物的效果怎样,能达到无害化吗?记者在市中心医院进行了暗访,晚上7点多一位女工作人员戴上口罩、帽子将焚烧炉点燃,把一包包的医疗废物扔到炉内。虽然天色已黑,但烟囱冒出的黑烟还是清晰可见,而记者也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

  周口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中心医院自己焚烧医疗废物是不符合标准的。

  王新法:我们对医院一直要求不准再自行焚烧,把这些垃圾必须按环保局有关要求要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医院里这种简单的处理还是有一定污染的,会产生一种有害气体。

  记者:什么呢?

  吕铜山:二恶英。

  解说:二恶英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经常接触容易致癌,医疗废物在燃烧温度低于300到400度时容易产生。针对焚烧炉的问题周口市环境监察支队已经在7月19日向周口市医院下达了环境监察建议书。

  记者:监察建议书中提出的医疗废物焚烧炉处置不规范,中心医院一个多月以后有变化吗?

  申林(周口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他们就是现在也正在有所行动,为啥说有所行动呢?就是由原来的白天处置变成晚上处置。

  记者:白天烧、晚上烧一样会有污染啊?

  申林:对。

  解说:看来医院自己焚烧医疗废物是无法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而在记者对市中心医院进行暗访时还发现,医疗废物除了被焚烧外,居然还有一部分被混入了生活垃圾。

  在医院存放生活垃圾的地方,记者看到了很多邓科长所说的医疗废物专用黄色袋子。当时有人正在垃圾堆里挑挑拣拣,将医疗废物从袋子里倒了出来,散落在地。使用过的一次手术单、口罩、棉签随处可见,他们将一些医疗废物挑拣出来后,其余的医疗废物就直接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统一由环卫部门拉走了。这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医疗废物被当作普通垃圾处理,必然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更让记者担忧的是那些被挑拣出来的医疗废物最终会流向哪里?

  为了弄清周口市医疗废物的去向,记者在一些诊所和医院继续进行调查。

  记者:你们现在这个医疗废物怎么处理?

  诊所负责人1:没咋处理,卖了,基本上这块都是这样,不是我一个人,都是这样的。

  记者:这个一次性输液器多少钱一斤?

  诊所负责人2:1块6一斤。

  记者:1块6一斤,塑料输液瓶,包括管子是吗?

  诊所负责人2:嗯。

  记者:你多长时间卖一回?

  诊所负责人2:我们这个小诊所,几个月吧。

  记者:一回能卖多少钱?

  诊所负责人2:能卖百十块钱。

  解说: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医疗废物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买卖转让,之所以国家要求医疗废物要禁止买卖,是因为它一旦进入废品回收市场,不法商贩将其再加工做成一些日用品,进入新的流通环节,危害则更大。真的像诊所负责人说的那样,很多医院都把医疗废物卖了吗?会不会只是个别诊所的行为呢?

  9月4日中午,记者来到了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在医院的二层记者看到这样一幕,当时一位医护人员正在楼道口卖废品,废品足足有四大包。收废品的人给医务人员钱后,将这些废品背到楼下,那么他们回收的这些废品都是什么?会有医疗废物吗?

  在其中的废品回收袋子里,记者竟然发现里面装的全是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按照医疗废物分类一次性输液器是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属感染性废物。那么,这些从医院回收的医疗废物会送到哪里去呢?这两人将回收的废品小心翼翼固定好后,直接将三轮摩托车开到了当地废品回收集散地张庄村。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废品回收生意。

  据知情人透露,这些一次性输液器等医疗废物,按照塑料废品的价格以每斤1。6元回收后,再以2元左右的价格卖给更大的废品回收商,最终通常会送到外地塑料加工厂,进行废旧塑料加工处理。这样加工出来的原料,有些甚至被用来制成脸盆、杯子等生活用品,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那么主管部门是否清楚这种医疗废物买卖的情况呢?

  记者:你们发现过他们在买卖吗?

  李波(周口市卫生局医政科主任科员):没有发现。

  记者:会有人在卖吗?

  王新法:那也可能有,不知道,我确实也没有见过。

  早在2003年,我国就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处理做出了必须集中无害化处置的规定。国家还给出了政策,批准将医疗废物处置费纳入医疗成本,目的就是确保全部的医疗废物都能够得到妥善地处置,而周口市的一些医疗单位为了自己的小利,不顾公众健康安全的大益,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医疗废物被违规处置,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这种现象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医疗垃圾变身黑心棉

  昨日,四方工商分局北岭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市民举报后,在重庆南路南端查获一非法废品回收站点。在这家非法站点,执法人员还发现了大量回收的带血脏布。

  随意回收医疗垃圾

  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堆积的塑料中,一个灰色袋子里面装了一些氯化钠注射袋,里面还残留着注射液。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医疗垃圾因为带有一些病菌不能随便回收,必须由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部门作无害化处理。回收站的负责人王某始终不愿意说出是从哪家医院里收来的医疗垃圾,只说是由别人送上门的。执法人员当场查扣了这些医疗垃圾,并交给环保部门处理。

  医疗脏布血迹斑斑

  正当执法人员准备离开时,在回收站附近飘散的一些布料引起大家的注意,执法人员在另一个大院内发现了堆积如山的各种脏布,记者发现这些脏布主要是用过的床单、被罩、褥子套等,不少床单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

  脏布用来做黑心棉

  据房东透露,这些沾有血渍污渍的脏布大多是从医院回收来的,执法人员随后还在靠墙的平房里发现了大量发黄的旧棉胎。回收站的负责人王某承认,这些脏布和旧棉胎都销往外地的被褥厂。在王某的账本上,记者看到最多的时候,这家回收站一天能收进700多公斤脏布。经工商人员初步调查,这些脏布和旧棉胎都被送往其他地方,然后加工制作成黑心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