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怎么不卖卢司令:九问武汉(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08:33

九问武汉(下)

2011年11月21日 16:16:26分类:未分类

   第五问   为何楚地无才?
   

   提要: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使武汉的“中国第三大文化科教城市”,如同孤城耸立。而民营经济不强,更使武汉缺少对于人才的吸附能力。最为致命的是,失去了“茫茫九派流中国”气度的武汉,已经无法包容百家争鸣,亦无法共存豪杰与走卒。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曾有名言传世: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
   虽是恶搞,却并非无道理。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其最后的发展,比拼的还是人才,当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与其吸纳了全球60%的高端人才密不可分,而深圳、上海、北京等成为中国经济发达之地,亦与其对于全国人才的强大吸附能力息息相关。
   武汉欲领衔中部崛起,并且成为中国大陆经济中心,对于人才的吸附能力,亦至关重要。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百年前,一代贤达张之洞在滚滚长江边发出的感叹,至今言犹在耳。
   可惜,就现状而言,武汉人才问题,却非常严峻,甚至可以说,武汉已经出现了人才的空心化危机。
   武汉以中国第三大高等教育重地,以及全国第一大人才生产基地,最后却闹人荒,可谓荒谬,此中深意,不可不察,
   人才生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
   目前,武汉集中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其他数十所部委和省属大学,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领先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广东和浙江。
   2009年武汉大学生人数已达104万,超过北京和上海,跃居全国第一。
   但是,如果就经济发展水平,武汉则只能在全国居于中流。
   2009年,武汉GDP为4560亿,中国城市GDP排名中,武汉排前十名之外,与最多的上海(14900亿),几乎相差三倍,甚至苏州,无锡,佛山等一般性城市,都排在武汉前面。
   而以人均算,则武汉更排名100名之外。只略等同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不如南昌和合肥。
   在人才日益成为自由流动的资本时,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群雄并起的情况下,武汉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其出产的人才,大半被这些先进地区所吸引。
   湖北大学教授严梅主持《武汉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显示,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培养的学生中,只有11%的本科生、4%的硕士和1%博士进入武汉就业。也就是说,每培养100个博士,只有一个留在武汉。武汉人才流失程度,让人震惊。
   而人才的流失,使武汉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武汉目前虽流入人口已逾百万,但其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95年,小学文化程度者占80%。
   以中国数量第三的高校,数量第一的高校毕业生,最后却落得到主体人口构成为小学毕业的地步,首当其冲的,即是当地经济落后,普遍的收入过低,缺少对本体人才的吸附能力,迫使武汉出产的人才,纷纷到发达地区谋发生,出现了人才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反差。
   北京、上海与广州,既有强大的科教实力,又有发达的经济作为保证,最近几年吸引了诸多人才,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
   而深圳作为本土教育实力落后的地域,也能够吸附全国性人才,靠的就是其富有活力的经济。
   在武汉引以为傲的软件行业,人才流失现象亦很惊人。甚至在光谷,一度出现写字楼价格比住宅还低的怪局。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武汉缺少像华为、中兴那样的龙头企业,本土软件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薪酬水平也没有竞争力。而在2009年,仅华为一家,即突破1000亿的收入,是武汉光谷所有企业收入之和。
   深圳在本土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吸附了全国各地的人才,特别是武汉,西安等地,成为中国最富科技创造力的城市。在深圳,每50个大学学历的人才中,就有一个武汉大学毕业的,在金融系统,几乎是武汉大学系把持,在机械工程领域,几乎是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把持。而政府官员,则很多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人才的流失,亦与武汉的经济结构息息相关。自2000年后,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显出逐年降低的趋势,08年武汉市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67.53%,首次跌破70%。
   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强大的人才吸附能力,得益于其发达的民营经济。
   广东省拥有20万家以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逾1000万人。浙江民营经济更为发达,全省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60%来自民营经济,拥有30多万家民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的90%来自民营经济。
   反观武汉,其产业结构仍然以重工业为主,经济主体主要为国营企业,特别是武钢、武重等武字头的国营企业,国营企业的过于强大,挤占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民营企业只能入野草一样,在坚硬的石头缝隙中生存。
   众所周知,国营企业,特别是大型垄断国营企业的待遇非常优厚,全国都如此,武汉亦不例外。但是,武汉国有企业的容量,毕竟有限,而且国有企业内部近亲繁殖严重,更多的人才,无法进入这些领域,而民营企业不足,最后,导致武汉整个人才容量的局限。更重要的是,武汉民营企业的弱小,以及其相对国有企业的从属地位,使武汉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既低,社会地位亦低,缺少尊严,在此情况下,大批人才舍弃武汉,纷纷孔雀东南飞,甚至是北飞,就是不肯在本地栖息,就是情理之中了。
 
   武汉需要“九派横流”的宏伟器局
 
   “茫茫九派流中国”,青年毛泽东在武汉时代的沉吟,无疑是对那个时代武汉宏大器局的一种推崇。而其时的武汉,正是凭借吞吐天下的气象,吸引四方豪客。
   而时至今日,武汉“九派横流”的气度,已经消失无踪。这也是武汉无法吸纳人才的重要原因。
   在文化产业领域,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才吸附能力,美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20%,成为全球人才汇聚之地,亚洲的香港文化创意亦近20%,成为亚洲人才汇聚之地。
   如果说传统产业,武汉并不占优,尚且有值得原谅的地方的话,那武汉以全国第三个科教基地,文化产业的落后,则是绝对不可原谅的。
   2009年武汉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9.92亿元,占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7%,几乎与西安等同,而同期的北京,文化产业的比重为12.3%,另一科教重地广州的文化产业产值为占比为717亿,占比7.87%,浙江省会杭州,则达到了12.6%,为全国最高,同为计划单列市,并非省城的青岛比重达7.5%,而近邻长沙,更是达到了9.9%,武汉文化产业的比重,与其在全国文化领域的地位,严重不相称。
   在文化产业领域,最直观的就是传媒行业,就数量而言,武汉也算是媒体云集,其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亦算国内大报,特别是楚天都市报,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发行超100万的大报之一,在都市报系列中仅次于南方都市报,但是,其在全国的声望,却相差太远。整个湖北,几乎无在全国领域的高端媒体,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知音》杂志,在内容方面,则偏于情感,且常常被人诟病。
   时下,大众所公认的文化传媒重地,是“南广北京”,以及后起的长沙,成都等地,武汉难成偏师一角。遍观大武汉,竟无引领全国舆论先声之重器。可谓武汉的特大遗憾。
 
   武汉拥有将近10所美术学院,但是,在动漫领域,武汉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也并未建立领先优势,北京,上海,杭州,上海暂引领动漫行业的先声。
   表面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教实力作为根基,但是,从深远意义上说,更需要的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我们都来看看,全球和国内文化产业发到的国家和城市,其文化产业何以繁荣。
   以国家而言,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文化产业大国,不仅在于其科教实力,更在于其雄守雌的气度。
   有时候,国家或者城市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成为资源自由交流的中枢,会聚全球性的资源。前年,美国推出一部名为《熊猫工夫》的动画故事片,创造了全球票房奇迹。获得了广泛赞誉,而在熊猫的故乡中国,《工夫熊猫》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值得注意的是,熊猫的故乡没有拍出这么好的片子,但是,美国却可以,美国人吸收了中国熊猫文化,工夫文化,加之以本土的牛仔文化,阿甘精神,将古老的工夫故事,改造成现代传奇,这就是汇聚天下资源,融合天下文化的威力。
   作为一个并没有多少历史积淀的国家,美国之所以能够在文化产业领域执全球牛耳,其秘诀就在于其开放、包容、活力的社会特性。
   以城市而言,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能够成为北美创意中心,与其兼备法国和英国文化,并广泛吸收全球精华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而以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文化融合著称的香港,成为亚洲创意中心。特别是香港电影和唱片业,造就了香港“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在国内,深圳的硬件建设,可谓在国内大城市中居于落后地位,深圳不如广州,更不如武汉,甚至还比不上一般的省会城市,但是,却可以崛起为文化产业重镇,成为中国国内唯一的“设计之都”,其秘诀,就在于开放和包容。
   深圳是中国的一个异数和奇迹,自开埠以来,深圳即聚合了全国各地的人口,成为融合中国地域文化的熔炉,深圳是中国立国数千年来,第一座没有任何地域性的城市,经过数十年发展,深圳形成了自由开放,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刚健简单,热情博大,包容性强的城市性格。而在内耗和受管制方面,深圳则远少于其它城市。
   武汉文化产业的滞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缺少开放和包容所致。去年底去浙江调研,偶遇90年代青年李红豪,从发生在他身上的荒谬事,即可见武汉方面思想和社会管制的严厉与刻板。李红豪由于在考试作文《草见人命》中,直陈中国教育的弊端,竟被被阅卷老师批为“自毁前程”,勒令其回家反省,否则不得回到学校。李红豪只能退学。对比当年深圳青年批判深圳之后,引起市长关注,最后市长与批评者亲自对话,这种气度,是武汉没有所没有的。
   在未来,要提高武汉人才的吸附能力,更需要的是“软功夫”,提高社会开放度,增加城市包容能力,放开社会管制,才是武汉成为博大之城的必经之路。
   九派横流,方有百家争鸣。
   能容纳贩夫走卒,才能汇聚英雄豪杰。
   
    第六问:光谷为何不光?
   
  光谷曾被武汉寄托厚望。2001年,光谷设立时,武汉几乎万人空巷,其盛况唯有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时可比。
   光谷亦不负所望。
   至2009年,光谷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光谷同时还似乎中国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光谷的总产值,已经占武汉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不过,光谷虽在武汉重于一时,相对于武汉的经济总量,以及科教地位,却仍显滞后。
   在2009年科技部公布的中国高新科技园区的评比中,武汉以全国第三的科技城市,综合实力落选前五名,而营业收入更次之,唯有增加值排名第二。
   同时,虽然在光谷领域,武汉先行一步,但是,全国性的高新科技园,却此起彼伏,不断出现,广州光谷,保定电谷等,群雄并起,武汉难以独美。其优势亦被稀释。
   硅谷的出现,使美国执全球高科技产业之牛耳,光谷的崛起,亦被武汉视为未来破局的希望,光谷能否在全国脱颖而出,登临巅峰?
   光谷何以成为孤峰?
 
   硅谷(Silicon Valley)无疑是全球高新科技园区的楚翘。而当年硅谷的崛起,某种意义上,亦是借助斯坦福大学师生和校友的力量。在硅谷数十年的发展中,与斯坦福大学有渊源的产值,占其总产值的50%-60%。所以人们常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它是硅谷的“孵化器”。
   其它如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亦贡献巨大。
   北京中关村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高科技园区,亦与其毗邻北大、清华等数十所大学密不可分。
   仅以科教硬件来说,光谷具备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新科技园的先天条件。“光谷”周边有23所大学、56所科研院所,其中1/3的科研人员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武汉的42位两院院士中有10位是光电子技术学科带头人。武汉光谷的技术力量,甚至比中国第二大科教重地上海还要集中。
   但是,光谷的产值,却比中关村逊色太多。早在2008年,中关村的总收入,已经突破10000亿,而一直到2009年,武汉光谷的产值仍不到2000亿,
   同时,更主要的是,全球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都诞生了一些高新产业巨头。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科技巨头,都成长于硅谷,其中不乏产值1000亿的企业。在中关村,联想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计算机制造商,2008年收入即已超过1000亿。中国第一大搜索网站百度,市是值超过100亿美元。方正集团收入超过500亿人民币,其它如用友、金山、新浪,水晶石等国内知名新兴企业,均诞生于中关村。
   当年,武汉光谷是全国第二家国家高新技术园区,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中国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是,光谷与中关村,却相去甚远。
   武汉光谷诞生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一家有影响力的公司,光谷最大的光纤企业烽火科技,以前由体制内的武汉邮科院改制而来,早在1985年就掌握了制造光纤的技术,可是,知道今天,烽火科技的规模,亦不到100亿,而十年后才成立的华为,其销售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比起中关村的联想,亦是小巫见大巫。
   而光谷之所以不能发光,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光谷之于武汉,如孤峰突起。光谷的发展,虽然直接与科教实力相关,但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却需要整体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体系作为基础。而武汉除武字头的重工业外,大众工业缺失,传统工业对于光谷帮助不大,武汉的经济实力滞后,亦使整个城市缺乏吸引力,在资金投入、薪酬水平,科技转化能力方面,都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甚至成都等地。以至于烽火科技的员工,经常跳槽到南方的华为。
   此外,武汉光谷与武汉传统产业患同样的病,光伏两大巨头烽火和长飞,都有国营企业的背景,其崛起过程,并非完成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变相的政府扶持。而其它光谷企业,则是弱小的民营企业,这种格局,并没有突破武汉的传统产业的桎梏。而在很多新兴的高新产业园区,都是以民营企业唱主角。
   正如汉正街一样,武汉光谷亦是“醒得早,起得晚”。与美国硅谷,以及国内其它光谷比,武汉任重道远。
 
   先发优势荡然无存
   自从硅谷成功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效仿。日本有筑波科学城、九洲硅岛;英国有剑桥科学园、苏格兰硅谷等;以色列有“硅溪”;台湾省有新竹科技工业园,其被称为是硅谷模式在世界各地孵化的案例中成功的典范。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也纷纷创建了一批科技园区,如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等。
   在国内,当年北方中关村、南方的深圳高新产业园和中部的武汉光谷三雄并立,引领风潮,目前,中国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达55个,如果新申请的通过,则有可能达到70个,武汉光谷初起时,全国只有少数几个高新技术园区,而现在,却已经是群雄并起。
   目前,在全国高新产业园区中,总竞争力最强的几个高新技术园区依次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苏州工业园,武汉在前五名之外,而中西部王座,亦被成都所取代。成都高新区甚至在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排名方面,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位列全国第二;在营业收入方面,西安则更已经超过3000亿,而武汉尚不到2000亿。
   最严峻的是,除武汉之外,北京、上海、西安、广东、长春等省市已经开始争夺“中国光谷”的混战,而目前,武汉在光谷领域,并无绝对优势。同时,在诸侯经济的体制下,武汉并无办法排斥其它城市进军光谷领域。甚至,其中还有很多城市,政治经济地位比武汉还高。武汉无法设立门槛。唯有应对竞争。
   在武汉重点投入的LED新光源产业领域,引起了北京、厦门、深圳、武汉、东莞、哈尔滨、南昌、苏州等城市的激烈竞争。被称为“十城”之争,而仅深圳一市的规模,即超过了200亿,是武汉当下产值的十倍。
   而在国家已经确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除武汉之外,北京、上海,天津等其它六个城市亦位列其中。特别是天津,其滨海新区近年来发展迅猛,高新产业地位突出。
   前段时间,风传湖北未来要投资12万亿,如果按照比重的话,武汉的投资,亦应该达到数亿,目前,武汉方面的计划是,在未来6年,投入1万亿,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为主的六大产业。同时,将武汉的高新技术产值,由目前的将近2000亿,提升到将近7000亿,届时,武汉力争将高技术产业的产值由目前的约2000亿元提高到6800亿元。而在这些投资中,光谷的投入首当其冲。
 
    第七问:武汉何时成为中国的“大陆中心”
   

   鹤舞九天。
   2010年,武汉新火车站。9片波浪型重檐屋顶,如9只飞翔的鹤,中部为拱起的大厅屋顶。波浪代表江城,“九”表达9省通衢,大厅中部突出则寓意中部崛起。整个火车站造型的寓意就是“千年鹤归,中部崛起”。
   沉浮不定的武汉,在经过了改革以来的二十余年沉沦之后,其重新崛起的宏图大志,如黄鹤蓄势欲飞。
   重新成为中国大陆交通枢纽的武汉,能否如愿成为中国“大陆中心”吗?
 
   中国交通的大十字架
 
   武汉一度成为中国大陆交通中心。
   自晚清至民国时期,京汉铁路的通行,以及长江航运的繁盛,使武汉成为中国集水路两路为一体的交通中心,被誉为“九省通衢”。其后,随着陇海线建成,郑州崛起,才稀释了武汉的优势。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达,沿海港口取代大陆交通,成为中国经济贸易的主战场,武汉遂被遗忘在历史的烽烟中。
   此外,对于武汉交通影响巨大的另外一件事,是80年代初期一直到2005年,武汉铁路局被撤销,归属郑州铁路局管辖,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武汉的省内铁路建设,几乎停滞,武汉的交通地位,被进一步削弱。
   2005年3月18日,,武汉铁路局恢复设置,其后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速,不过,相对而言,武汉的交通地位仍然是次于北京和郑州之后,甚至,在航空领域,武汉还比不过长沙。
   高铁时代的来临,才真正改变了武汉在全国交通中格局,使武汉重新恢复了连接东西,扼制南北的交通中心地位。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高铁,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武汉亦借此开始加速腾飞。武广高铁的贯通,将武汉与广州之间的传统时间距离,从10个小时左右,缩小到3个小时。
   武广铁路只是个开始。在未来中国高铁的“四横四纵”构架中,南北线从北京至香港的专线,以武汉为中转站;东西线中,从上海至成都的专线,亦以武汉为中转站。武汉处于中国高铁的十字架位置,成为真正的交通中心,武汉将投资修建全国最大编组站、集装箱货运站、武汉动车段,将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座特大客运车站的城市,并将与北京、上海、广州一起,成为我国铁路四大调度指挥中心。发改委已经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足见武汉未来在中国交通中的分量之重。
   而在全国高铁贯通之后,武汉至中国东南西北四个中心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成都之间的时间距离,都将在四个小时左右,真正成为“天下之中”。
   在水运领域,武汉是长江的重要港口。有武汉港、阳逻港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武汉新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1.5亿吨,预计到“十二五”中期,万吨轮船可直达武汉,这意味着武汉新港可在3000公里的范围内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等国际城市常年直达。武汉新港正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门户。
   在航空领域,民航总局提出以武汉天河为中部航空枢纽,在第三航站楼建成后,天河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800万人次,相当于目前的3倍以上。武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第四个航空枢纽。
   在公路方面,武汉将基本建成公路主枢纽和“五环十八射”的高快速路网,成为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节点。316国道、318国道、106国道、107国道在此交汇。京珠高速和沪蓉高速,则分别是武汉连接南北和东西的两条要道,特别是沪蓉线的通车,对于武汉重新连接长三角和西部地区作用巨大。
   在城际交通领域,武汉今年亦进步神速。2000年,国家批准长春、大连、武汉和重庆4个城市为首批轻轨建设示范城市之后,武汉开始轨道建设,武汉市规划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由7条线路构成,总长222.8公里。除一号线吴家山至堤角30.5公里为轻轨外,其余6条线路都是地铁。将武汉连为一体。目前,武汉2008年已经打通过江隧道,同时,2012年亦将打通地铁过江隧道。武汉与各远城区的轻轨,亦大规模建设中,从武汉到鄂州、黄冈、咸宁、孝感等大武汉都市圈诸城市之间的快速城际铁路计划3年完成,未来5年,武汉铁路、航空、港口、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达3390亿元,占武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的65.8%。
   由此,武汉交通大势已成,在未来,武汉将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其地位类似美国芝加哥,俄罗斯的莫斯科。
 
   武汉,十年孤城?
   成为中国的交通中心,与成为中国的大陆中心,绝非同义。
   在目前,武汉所在的湖北,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方面,均未成为中西部楚翘,其发达程度,亦未居全国先进之位,从交通中心到大陆中心,武汉尚需时日。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以后,未来将建成1.3万公里,基本大半个中国将处在高铁覆盖范围内。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将重塑中国的区域地理,也将重塑中国的经济版图。
 
   在武广高铁开通之后,武汉与珠三角的经济来往,更为密切,以旅游行业为例。2010年春节是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节黄金周,外地游客同比增长187%,而这其中,80%的人都来自广东,“观黄鹤楼,品武昌鱼”的广告,在广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高铁时代的第一个“武大樱花节”期间,武大旅行社就接待游客3000多人,第一个“五一”,武汉的旅游收入,几乎增长了一半。在未来,仅以接待游客数量而言,武汉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城市之一。同时,武汉广东,湖南之间的“三小时经济圈”正式形成,而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之下,高铁时代,将使武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
   高铁全部建成之后,武汉将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西部经济区等四个经济区连结在一起。同时,武汉大都市圈内部,亦可形成一小时经济圈。武广沿线的武汉潜力巨大,可谓是一座未来之城。
   不过,对于武汉来说,成为“大陆中心”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武汉本身,而在于中国整体的经济结构。目前,中国仍然没有扭转以外贸立国的发展模式,迟迟没有启动内需,由此,内陆广阔腹地的发展,仍需要漫长等待。沿海仍然是中国分散的经济中心,产业转移,只发生在部分产业领域,即,以内销为主的一些产业,如,汽车,家电等。制造大王富士康就已经在武汉和郑州建立了加工中心。
   同时,就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来说,武汉南边的湖南,在承接南方沿海的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更有优势;安徽和江西,在承接东方沿海的长三角产业转移方面,亦比武汉更有优势,而在北边,山西和河南的资源,与北京和天津之间来往更密切,武汉几乎成为一座中部的孤城。此外,中国的诸侯经济特色,亦使国内市场并不统一,由此,高铁虽然布局已定,但是,“有铁无货”的怪象,也许是未来的一大挑战。
   
   第八问:民营经济如何焕发活力?
   

   
    重器即钝器。
   武汉在中南六省中,虽是一城独大,雄视四方,不过,其经济活力,却一直为人所诟病。事实上,民营经济的发达程度,往往是检验一个城市或地域经济活力的最重要指标。目前,中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形成了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格局。
   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深圳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即是民营经济的崛起历史。
   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商华为,中国最大的地产商万科,中国电池大王和汽车新贵比亚迪,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最大手机分销商天音通信,中国最大网络下载服务商迅雷,中国最大手表供应商飞亚达,中国最大家纺用品供应商富安娜,中国最大特种计算机提供商研祥智能,中国最大女鞋品牌百丽等众多知名品牌,都崛起于深圳。
   在众多的产业领域,深圳都诞生了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而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并非靠国家政策倾斜或者垄断地位发家,而是在残酷的竞争中百炼成钢。它们具有强大的自我造血功能。
   深圳开放的竞争环境,使本土企业自由成长,深圳自主品牌达到5万多个,成为中国的品牌之都。以一隅之地,仅占中国世界名牌数量的十分之一,远远超越国内其它城市。
   在长三角,浙江过去几十年内,几乎都无国家重点项目投入,可谓既先天资源贫乏,又后天缺少支持,在此情况下,浙江放开民营经济,遂至造成宏伟气象。200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228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44335元,均居全国第四位。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优势和活力所在,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惊人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四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实力的指标,已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全省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60%、新增就业岗位的90%来自民营经济。2009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82席;居全国第一位。阿里巴巴、娃哈哈,万向等全国知名企业,均崛起于浙江。
   而作为与武汉类似地位的城市,浙江的省会杭州,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达
   到64.5%,有81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比例惊人。
 
   相比之下,武汉的民营经济乏善可陈。
   2009年,武汉非公经济总产值为2178,比重为47,8%,尚不满50%。而同为以前的重工业基地,沈阳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5,2%。而其规模以上增加值,更只有668亿,民营企业的缺失,使武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失衡。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推进,武汉的市属和湖北省属国营企业,很多都倒闭,甚至是以前的重点产业纺织行业也如此,除武钢,武重,武船等武字头的巨头之外,武汉几乎无能够叫得响的其它企业,而由于民营经济的不发达,武汉的产业结构,出现了空档。工业根基基本被摧毁。
   在2009年,武汉民营企业中从事工业的,只有不到30%,而从事第三产业的,达到70%以上,而在这70%中,大约有63.4%从事零售和餐饮。亦即将近50%的民营力量,都集中在零售和餐饮领域。武汉成为大市场和大饮食店。
   在全球领域内,民营企业科技转化的主要阵地,武汉作为全国第三个科教基地,但是其科技转化率,只有39%,之所以如此,就因为缺少民营企业。而武汉培养的100个博士竟然只有一个留在武汉,其根源亦在如此。
   武汉有金融机构31个。外资金行4个,16个全国性银行,全国密度第5,可是,在武汉,金融资源,都向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生存艰难。在浙江,出现了一家泰隆商业银行,这家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被称为“中国的尤努斯”,而在武汉,这种银行能否生存下去,则是一个未知数。
   最让人寒心的,是东星航空的倒掉。东星近年来在国内强势崛起,如果不是半路遭遇危机,东星之于中国航空业,正如吉利、比亚迪之于汽车企,可谓前途无量。可是,在东星航空陷入困境的时候,湖北省和武汉市都不愿意出手相救,甚至一起出卖了它,将其介绍给中航这样的鳄鱼,自己的羊不保护,反将其推向狼口,东星的破产和兰世立的最后身陷困局,凸显了武汉对于民营企业内心的傲慢与轻视。
   而这种“重国轻民”的习惯,以及权力对于经济的过渡干预,正是武汉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最大区别。凡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管制严厉的地方,就是经济活力窒息的地方。
   如果说似广东和浙江这种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并无代表性的话,那河南的崛起,则不得不引起湖北反思,从1998年至2008年,河南的GDP与湖北的比重,从当初的70%,变为162%,从增速来看,十年之间,河南增速在湖北两倍以上,而这其中的区别,即在于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河南省非公有企业已经接近200万家,不仅对GDP贡献达到60,居中部六省首位。而且还产生了上百个全国行业冠军和十几个世界级的大品牌。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河南有8家上榜。
   今日的郑州,亦足可为武汉榜样。2009年郑州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8%。远远超过武汉。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数量,郑州是武汉的两倍。而武汉除了几个武字头的企业,几乎没有在全国叫得很响的企业。甚至,黄鹤楼酒,是由于行政手段起死回生,黄鹤楼烟,亦是因为强行兼并了红安烟厂等竞争对手,靠市场垄断而坐大。
   在以武汉为中心的大武汉城市群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中,两者的经济活力,亦高下有别。
   事实上,河南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还并不是郑州,而是郑州北边的屏藩新乡,新乡的民营经济,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而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更超过了四分之三。
   新乡采取了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采取联合承接、联合设计、联合制造等形式,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促进企业尽早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知名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致力打造民营企业集群。
   新飞、华兰、金龙、科隆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新乡也开始一飞冲天,迅速崛起。
   在中原城市群中,涌现了新乡等众多民营经济富有活力的城市。而在大武汉城市群中,目前亦没有出现民营经济重地。更多的城市,与武汉一样,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民营经济实力不足。
   
    第九问:“高端崛起”还是“中端崛起”?
   
  大中国,大武汉。
   在某种意义上说,武汉非常适合作为中国的代表,有显赫的战略地位,但是目前并不发达;版图很大,但是却并不够开放;有些地方很繁荣,但是,更多地方还很贫穷;都市阶层庞大,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很多。
   武汉之崛起,有如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作为中部中心的后发者,武汉欲后发先至,亦需要有非常的发展战略。为此,武汉确立的未来战略为“高端崛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作为一个并不发达的国家的并不发达的内陆城市,武汉实现“高端崛起”的根基并不稳固,就现状而言,武汉更需要“中端崛起”。
   “中端崛起”方为正道
   本次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被寄托厚望,隐约透露出整个国家欲实现“高端崛起”的战略意图。
   中国的崛起,既是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历程,亦是参与全球产业链获得的回报的过程。中国未来的发展,仍需服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目前,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中国最先进的航天工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十年以上,在大飞机领域,核心技术控制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手中。而在新兴的电动车,太阳能等领域,核心技术亦在美、德、日等国。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但是,市场上的高档汽车,如宝马、奥迪等,却几乎都是外国货。在中国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我们将发现日立、神钢、现代、大宇这些挖掘机,起重机等机械都是来自日本和韩国。
   在主流的大众制造业领域,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中国企业亦是大而不强。
   同时,中国市场的另一大特点,即以低端消费为主,中国目前国民收入偏低,这种状况,决定了在中国,高端产业不可能成为主流。中国更需要“中端崛起”
   事实上,真正的全球性大国,必是“中端崛起”,只有大众产业发达的国家,才可以屹立久远。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不仅拥有很多高端技术产业,其大众制造业,亦非常发达。美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名单,多数出自大众消费产业,如通用,IBM等。而昔日的霸主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正由于其本土“高端化”,奢侈品消费流行,金融投机比实业更受商人欢迎,最后导致空心化,而随着其海外殖民地失去控制,遂至迅速衰落。
   鉴于此,整个中国,仍然需要以满足大众需求为主。而对应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大众产业为主体,兼顾高端产业。
   十二五规划虽确定新兴产业为战略性产业,但是就全国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可能只是10%。现在出现的一个不好的现象是,各地对于新兴产业蜂拥而上,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而对于传统产业,大有将其当做“落后产能”的趋势。
   传统产业是现实的支柱产业,而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的产业,如果过早地将未来产业作为寄托,忽视当下,则容易形成产业空心化,成为经济上的孤岛。珠海在珠三角落后的教训,不可不察。
   武汉已经确定未来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汽车、动漫、半导体、生物医药等15个新兴产业,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的总收入,设定为8000亿,几乎等于再造两个当下的武汉。是否现实,值得考验。光是国家级的高新产业园,全国就有50多家,武汉有光谷,广州也有光谷,河北还有电谷,可谓群起争雄,绝非武汉独美。
   在很多地方欲发展新兴产业时,地处沿海的浙江,反以传统产业破局。浙江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但是,浙江却仍然坚守传统产业,通过市场转移,产业链的完善与拓展,在设计与销售领域的提升等方法,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而在广东,部分城市的“腾龙换鸟“已经导致实业衰退,出现了经济下滑的困局,这是当初始料不及的,连沿海都不合适全部抛弃传统产业,内地更可想而知。
   以此为鉴,武汉未来的产业发展,首先是改变目前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状,大力发展大众工业,而非将希望寄托在高端产业领域。更理性的选择应该是“中端崛起,高端突破”。作为中国大陆中心,内陆腹地庞大的大众消费需求,是武汉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心之一的根基。而在产业局部上,武汉亦需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辅,而不是本末倒置。湖北有一句方言叫做“嘴巴还没有尖就学鹰叫”,武汉且不可应验此言。
   武汉在造船、冶金、纺织等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基础。应该继续发挥其在传统工业上的优势,同时大力发展大众工业,积累更强的技术力量和财富之后,才可以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突破。
 
   以何优先?
   高铁时代的到来,使武汉成为四方通途。
   事实上,武汉一直以来都欲实现“两通起飞”,即以交通和流通促进武汉乃是湖北的发展,使之成为中部核心,为此,武汉市政府还给当时的战略提议者,珞珈山下的李崇准教授颁发了“第一号嘉奖令”,足见武汉对此战略的推崇。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两通起飞”的战略在过去时代功过参半。符合未来大势,却未必切合当下时势。武汉通过两通战略,成为中国的第一流通市场,曾经的汉正街,亦曾享誉天下。有“货到武汉活”之说。同样,也由于忽视了工业,“退二进三”的战略,导致武汉的在主流产业领域长期缺位,大众工业滞后。汉正街亦兴而复衰,反是浙江的义乌市场,因为有本土产业的根基,遂至后来居上。
   武汉未来的产业规划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武汉的计划中,十二五期间,武汉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2%,现代商贸、现代物流和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0%,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规划,相当理性。
   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众所周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达70%,而在香港,第三产业比重,更是达到80%以上。而在国内,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达75%以上。广州超过60%,上海接近60%,深圳53%,在直辖市中,重庆和天津的比重都未过半。全国平均水平为42.6%。湖北为39%。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第三产业越发达,越证明城市发达。但是,反过来,却并非如此。是否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对于各个城市是不一样的。
   到底哪种产业为主,受到两种条件的制约,其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二,是它在所处经济圈中的定位与地位。武汉的两通战略的失误之处,在于十余年来过于看重第三产业而忽视工业。事实上,很多主流城市的发达,有一个发展历程,即,先通过工业化,达到一程程度后,再发展第三产业。(澳门,纳斯维加斯等有特殊政策的城市除外)。如果跳过第二产业,则会使第三产业也受到局限,甚至最终还要补课。
   我的老家红安的发展,就经历了多次波折。
   90年代,红安曾一度走工业化之路,红安在2003年烟厂被兼并之后,其支柱产业被“釜底抽薪”,对工业立市产生怀疑,一度欲以旅游兴市。欲实现“跨越式飞跃“,结果,因为没有工业的支撑,第三产业也无以为继,几次波折之后才重回归工业兴市之路。
   不过,红安在重新确立“工业立市“的发展方向之后,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自2007年起,红安的工业增长更是迅猛,近两年增长分别达到了33.0%和32.6%。在全国性的制造业萎缩的情况下,更现速度惊人。
   事实上,武汉未来的发展,不在于第三产业,而恰恰在于工业,目前,武汉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差别,也主要在于工业领域。
   众所周知,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其第三产业执全球牛耳,但是,如果问,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是谁?估计很多人都会产生错觉,认为似乎中国,印度。而事实是,仍然是美国。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是谁?
   很多人也将产生错觉,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已经很多年了,也许是中国?但是,答案仍然是美国。
   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仍然是第一,其经济结构非常合理。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衰落的原因。
   武汉同样当以此为鉴。作为中国的大陆中心,武汉未来具有成为中国服务业中心之一的潜力。特别是发展物流业有天然优势,其港口运输和金融业,也潜力巨大。但是,现代制造业一样不可偏废,武汉需要兼顾制造业与服务业,而且尤其是要优先发展制造业,以弥补武汉重工业过重,而大众工业受压抑的困局。
   虽然很多国内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很高,如北上广,基本都在60%左右,但是,武汉作为后发的中部地区中心,并不适合比例太高,相反,比沿海中心城市稍低,比全国平均水平稍高,才最符合现实。
   武汉若真的是天命所归,亦需耐心等待。
   芝加哥在成为美国最大的交通中心之后,在上百年的似乎间内,仍然是美国的重要工业中心,只是在最近几十年,芝加哥才成为全国最大互联网中心,最大的光纤通讯中心,实现了“高端崛起”,同时,最近十年,其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就业岗位逐步超过纽约,甚至在物流等局部领域,居全美榜首。
   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当效法其崛起战略,先实现传统产业繁荣,再谋求高端崛起;先成为制造业中心,再发展服务业,厚积薄发,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