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络减肥:技改挖潜创新还有文章可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4:04:44

技改挖潜创新还有文章可做

技术开发部总装室主任陆家刚专访记

戈  洋

 去年11月,工厂超额完成万台发动机的计划,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意味着经过近期总装生产现场工艺布局的调整技改后,生产潜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同时也意味着为明年发动机生产总量达10—12万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就发动机总装能力而言,在经过现有的技改以后,是否还有潜力可挖?根据工厂目前的资金能力和财务状况,在不作大投入的前提下,后续技改是否还有“文章”可做?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技术开发部总装室主任陆家刚。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通过工艺布局和工艺路线的进一步调整加局部技改,总装车间还有潜力可挖,还有“文章”可做。而且,做为总装工艺设计和现场服务的具体负责人,他已经和同事们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构思。■

 采访中,为了让我能有一个直观上的感受,更便于理解他们的计划构思,陆家刚特意抽空陪我来到现场。■

 在一总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经近期技改完成的1100多平方米的零部件折装工段的厂房宽敞明亮,与总装工段连成一体。各种包装的外购零部件在这里拆箱并分送到各个相应工位进行装配,整体工作有条不紊,现场整齐清洁;由于清洗设备的增加,缸体、缸盖在分线清洗后送达各自的装配线,给人一种物流顺畅的感觉;两条总装线上原来的吊篮式工具装置被气动工具平衡器装置所代替,使人的视觉一新;试机工段屋顶透气窗改造后使室温相对下降,汽油味也没有原来那么浓了;随着车间精益生产方式的推行,各种按不同零部件需求设计的、形状美观的工位器具井井有条地排列在相关工位旁,几名清洁工人正在拖洗地面……,短短时间内的变化,确实给人一种震撼。■

 面对刚改造不久的生产现场,陆家刚介绍说,这还不算完,因为现有的两条总装线属于刚性线,运转节拍受限制,还存在制约生产发展的因素,技术改造还应继续进行。根据柳机实际特点,坚持自力更生、滚动发展,以节俭原则进行工艺布局和工艺路线调整的技术改造还有潜力可挖,他将向有关领导提出这方面的建议。接着,他边走边指点地介绍着他们的构思:充分利用新建零部件折装场地的有利条件,重新调整部件装配工艺和装配工序,将连杆、活塞的配装改在上线之前完成,并将总装南边的装配线改造为缸盖装配线,把部件做大,以减少总装的工序时间;将北边的总装线与隔壁的变速箱碰装线两头延长并连接起来,改造成节拍可调节部段、可装配多种机型的环形柔性装配线,并在线上增添多头板手、测缸压及测“三漏”装置,将“三漏”检测工序在线上完成,在车间东头外建两个油池,利用泵油装置使加注机油和变速箱油的工序也在总装线上完成。同时,从零件折装、部件装配到发动机总装几条线区之间建一条悬空输送链,使所有的零部件乃至装配好的发动机都从空中输送到各个相应的工位,在试机线的南侧建一条地面输送轨道,与空中输送链连接起来,使装配好的整机直接输送到各个试机台架,减少地面人工输送的中间环节,保证物流的合理和顺畅。此外,还打算将整个总装工段配上中央空调,改造成封闭式的生产环境,保证装配场地的恒温和洁净。如果这个构思能得以实现,将在花钱不多的前提下,不但能使工艺布局更科学、更合理、更先进,更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还能进一步地改善工作环境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品产量。随着部份繁杂、落后工序的改进或减少,还可进一步减员增效。陆家刚把这些构思叫做“做细线下的工作、简化线上的工作,提高总体效率。”最后,他还说:在技改的同时,管理必须跟上,如自制和外购外协零部件的质量保证和及时供应,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职工技术素质和工作责任心的培训提高等等,都是保证最终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理顺了,再适当的调整人员、增加生产班次,“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效益”的精益生产的近期目标也就达到了。在一总装车间完成以上技改的同时,再对二总装车间进行相应的技改,年产20—30万台发动机在两、三年内实现应该说不是难事。以后,在工厂经济效益提高、积累增加的前提下,再作资金的相应投入,对加工车间也进行柔性生产线技术改造,扩大关键零部件的自制,生产经营将会显现更强的生机与活力,市场竞争的实力也会更进一步增强。到那时,把我厂建成“南方微型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或是“建成国内先进的发动机生产企业”的规划定能实现。■

 听完陆家刚的讲述,我再次受到了震撼,但这种震撼不止来自现场的感受,还有体现在陆家刚们身上的青年人的一种精神,这就是超前的思维行动,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因为包括陆家刚在内的总装室的十名技术人员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才28岁。但他们用实际行动显示了成熟的开始,冲淡了人们对柳机技术人员断代、青年人难挑重担的印象。我相信,有这样的年轻人承担建设和发展柳机的重任,定能让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厂焕发出新的青春与活力。

 

                            

2000.12.30

 

此文刊登在厂报2001年1月10日第三版。公司报2000年12月26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