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医杜立德3迅雷下载:戏拟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9:05

 

 

剥皮诗用改字易字的方法就叫戏拟诗,又叫易字体。
戏拟诗,又叫戏仿诗、仿拟诗、套改诗,也有人叫它剥皮打油诗,是剥皮诗的变种,就是有意套袭前人的诗篇,模拟前人的成句,含有嘲讽和诙谐的意味。剥皮诗保留了原皮囊,只是化装,戏拟诗则动手术,换器官。应该说戏拟诗才是真正的剥皮诗呢,它把人家的皮剥了部分甚至全剥了,剩下一个骨架子,然后蒙上新的皮。我们平时说的剥皮诗多是这种戏拟诗。
这种套改易字,与诗词的修改有本质上的区别,诗词的修改是润色,是点铁成金,为的是使原诗更好,而戏拟诗则是使原诗变色变味,改头换面抽筋换骨。
这类谐谑剥皮打油诗,虽然多数并无多大思想价值,但能给人以愉悦和美感,也有部分像投枪像匕首,战斗性极强。由于它的多种功能,故能传之于世,博得人们喜爱,文人骚客们也喜欢写,故事小说戏剧中也常有它的身影。

易字体(戏拟诗)常用的场合:
一种是诵读或演唱某诗词时,为适合情境或当事人需要,临时改动关键字词以应景,所成诗作为“易字体”。据明梅鼎祚《青泥莲花记》:“宋时某相公本寒生,及登台位,尝以措大自负,生日,都下有一妓,易欧公《朝中措》数字为寿。时相怜其善改易,又爱《朝中措》之名,厚赏之。欧阳修原词及都下妓改易字句的贺寿词为: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都下妓改易字句的贺寿词

屏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桃李,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宰相,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不须年少,樽前看取仙翁。

按欧阳修原词本嗟老叹衰.改后便成颂德贺寿之词。

一种是幽默讽刺小品、笑话尤多以易字诗词为手段。如嘲塾师怠业,取贾岛〈访隐者不遇〉诗为易字诗云;

书塾问童子,言师品茶去。
只在此村中,巷深不知处。

原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嘲某人被悍妻责打罚跪,取《千家诗》为易字体云;

云淡风轻半夜天,棰三棒五过难关。
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原诗是北宋理学家程颢写的一首七绝《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一种是元明清小说戏曲中的人话、过渡或插科打诨也多用易字体诗词。
如明话本《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引时人讥刺严嵩卖官易爵。招权纳贿的拟神童诗易字体为:

少小休勤学,钱财可立身。君看严宰相.必用有钱人。
天子重英豪,开言惹祸苗。万殷皆下品,惟有奉承高。

原诗:《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清末徐忱亚《玉梨魂》中易唐朱庆余《新嫁娘》诗中数字为《咏悍妇》

洞房昨夜翻红烛,待晓堂前骂舅姑。
妆罢高声问夫婿,须眉豪气几时无?

套改诗可改动原句的词语,甚至大量改动,也可以既改动部分语句,又保持部分语句不变。

1、句句改动。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再过桥头斋铺诗 童年君

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
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戏拟诗 买火车票

年年今日此门中,摩肩接踵一重重。
车票不知何处去,黄牛依旧笑春风。

《太平广记》转引佚名《笑言》“邻夫”一条云:“有睹邻人夫妇相谐和者,夫自外归,见妇吹火,乃赠诗曰:

吹火朱唇动,添薪玉腕斜。
遥看烟里面,大似雾中花。

其妻亦候夫归,告之曰:‘每见邻人夫妇,极甚多情,适来夫见妇吹火,作诗咏之,君岂不能学也?’夫曰:‘彼诗道何语?’乃诵之。夫曰:‘君当吹火,为别制之。’妻亦效吹。乃为诗曰:

吹火青唇动,添薪黑腕斜。
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荼。”

《笑笑录》说,有梅生者,眷一薛姬,友人戏改旧句嘲之,云:

梅薛 (谐雪)争春未肯降,帮闲弄笔费平章。
梅须逊薛三分白,薛更输梅一段香。

这里翻改的是宋代卢梅坡的《雪悔》诗第一首,原诗云;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据《笑笑录》:广东二贡士争名,以至相斗殴。友人改旧诗嘲之:

南北斋生多发颠,春来争榜各纷然。
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
日落主僮眠阁上,夜归朋友笑灯前。
人生有打须当打,一棒何曾到九泉。

原诗为

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据《笑笑录》:官府催缴赋税,十分严切,民甚苦之。或改千家诗曰:

南北山头多瘠田.催科吏役各纷然。
纸枷飞作白蝴蝶,血棍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凳上.夜归皂隶闹门前。
人生有产须当卖,一粒何曾到口边。

争坟地 民国 佚 名

南北山头争墓田,清明殴斗各纷然。
衣衫撕作白蝴蝶,脑袋打成红杜鹃。
日落死尸眠冢上,夜来儿女哭灯前。
人生有事须当让,寸土何曾到九泉!

又:民国时黄侃教授,曾在南京任教.戏改此剥皮诗,更为深刻有趣: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打架各纷然。
毡帽撕作黑蝴蝶,鼻血化成红杜鹃。
日落死尸横冢上,夜归儿女哭灯前。
人生有架须当打,不打何能到九泉。

据《坚瓠集》,顺治乙酉年,正是明、清之交.人家皆避居山野,塾师尽失馆。有人翻改杜牧《清明》诗:

清明时节乱纷纷.城里先生欲断魂。
借问主人何处去,馆童遥指在乡村。

诗亦自然,无少勉强。且清、明二宇,适符国号,更为合适。

考研

考研时节脑昏昏,路上行车欲断魂.
借问报班何处有,同桌遥指中关村.
某局近日乱纷纷,群龙无首欲断魂。
借问局座何处有? 秘书遥指度假村。

客人已乘“皇冠”去,此地空余庆典楼。
“黄冠”一去随时返,来客宴毕空悠悠。
晴川历历苹果树,芳草萎萋密瓜洲。
土特名产何处送?攻关通路免人愁!

据《笑笑录》:明代时,京师土大夫,冬日制貂皮为套,着帽上以御寒,名曰帽套。一翰林骑马诣客,有人迎面骑马掠而去其帽。第二天,翰林入署,向同僚谈起,同事某改崔灏《黄鹤楼》诗前四句赠之:

昔人已偷帽套去,此地空余帽套头。
帽套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空悠悠:

众皆大笑。

“鄂东怪杰”陈细怪与好友千忍和尚一日坐船过江,突遇江风,千忍的和尚帽不慎被吹落江中,陈细怪即兴剥崔颢的《黄鹤楼》作了一首很有趣的帽子诗:

帽子已乘江风去,此地空余和尚头。
帽子随波不复返,此头忽然光悠悠。

清代有人作诗写抽鸦片

葡萄洋酒夜光杯,欲饮琵琶榻上催。
醉卧烟床君莫笑,古来烟客几人回。

原诗 唐朝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局长考察将欲行,忽闻部下阿谀声。
长江汉水深千尺,不及良友茅台情。

日军南侵

月落儿啼妻哭天,江南劫火不成眠。
姑苏城外寒衣尽,夜半枪声到客船。

广州黄建军作有《将进酒》新令,诗曰:

君不见黄金美钞滚滚来,奔流到手不复回。君不见脑胀肠肥财暴发,邀柬请帖飘似雪。人生有权须尽欢,莫使大权空过月。天赋我权任我用,过期作废不复来。宾馆舞池且为乐,酒楼饭店频碰杯。混日子,雅兴生,茅台酒,酌不停。与君话衷曲,肃贪惩腐不须听。为政清官皆寂寞,市朝冠盖播芳名。纸醉金迷歌舞乐,酒绿灯红欢戏谑。休问盛宴几多钱,公费开支免斟酌。驾骏马.衣轻裘,挈儿携女喝美酒。一醉忘却铁窗愁。

原诗《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蓬君。

风景点里寻常见,宴会门前几度闻。
正是用权好时候,出国观光又逢君。

北宋诗人王琪有一首吟《梅》的诗,写得蛮有水平: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清,惹得诗人说到今。

有个武术师傅,对此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整天端详揣摩,套用这首诗的框架结构和部分词语,改动部分词语,窜改成了下面这样一首咏武术生活的诗:

不受脂粉半点侵,穿麻吞食自甘心。
只因误入少林寺,惹得拳头擂到今。

狱中吟 夏衍

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
人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
试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原诗系清代《剃头歌》:

闻道头须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可剃,不剃不成头。
头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夏衍的诗比原诗更深刻,它告诉人们,爱整人的人又有几个逃得脱被整的下场?

传说清朝时候,有一个文人,路过太行山,在葫芦崖下歇息,在石壁上题诗一首:

人见太行愁,我见太行喜。
我不喜太行,家住太行里。

后来,又有一个文人路过这里,读完这首诗,他也想写一首诗作留念,但东想西想总想不出来,后来便在头一个人这计的侧边这么写道:

人见葫芦愁,我见葫芦喜。
我不喜葫芦,家住葫芦里。

过路的人们看了这先后两首诗,都议论纷纷,不知是谁便在这后一首诗上面加了横批:“葫芦崖下套诗文--依样画葫芦。”

清末张之洞总督两湖,开办汉阳铁厂和纱麻丝布四局,纱麻产品用布包捆,销行各处,当时讶为初见。这本是德政,而张氏过于标榜曾国藩,云曾氏治家有方,日课妇女纺棉四两,“予设四局,亦文正经纶家国意也”。张颇好色,曾纳武昌文昌门茶馆女;又迷信,到任时欲移督署鹦鹉洲,闻三国时黄祖曾开府于此不吉,乃止。章太炎遂改李商隐《隋宫》诗相讥刺:

汉阳铁厂锁烟霞,欲取鹦洲作督衙。
玉玺不缘归载沣,布包应是到天涯。
而今梁上无君子,终古文冒唤卖茶。
地下若逢曾太傅,岂宜重问纺棉花。

李商隐原诗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清时福建布政使李赓芸冤案死,论者冤之。侯官林如冰工于“白字诗”,将唐杜牧诗略改数字云:

清明时节雨霏霏,路上行人哭布司。
借问冤家何处是,路人共指汪志伊。

诗句浅显明白,一时在福州大街小巷传诵。后李赓芸家仆鸣冤于京,朝论一片哗然。命大臣来调查,福州士人均将布政使李赓芸冤死的情况做了详细的申诉,于是奉旨将汪志伊、王绍兰革职,永不叙用,涂以輈和县令均被发配边疆。

2、改动部分语句,另造部分语句。

清顺治年间,有两个大臣先后巡按江南,前一个是秦世祯,人称“铁面”;后一个是李成绍,他恰恰相反,人称“糟团”。于是有位文人在前任离开一年之际,于按院衙门上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
‘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此诗由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脱胎而来,趣改巧剥,颇为辛辣。

原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外,还有一首仿《题都城南庄》反映惧内的剥皮诗也很有趣:

去年今日此房中,人面喜烛相映红。
笑颜不知何处去,河东狮子吼罡风。

三百六十日,深居又满年。
一声狮子吼,含泪到床前。

唐张祜《宫词》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外遇姻缘绝,三冬复一春。
近床情更怯,不敢问夫人。

唐李频《渡汉江》诗:“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惰更快,不敢问来人。”

黑夜行贿

行贿无季节,随处可发生。
携礼潜入夜,勾结悄无声。
面见人如故,心知肚自明。
晓盖红官印,便告交易成。
杜甫《春夜喜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朝辞庐山云雾间.千里杭州一日还。
群众呼声挡不住,乘兴再游武当山。
朝辞白鹿彩云间,千里莲花一日还。
考察才经两站路,旅费已花万余元。

鲁迅在1933年1月31日写的《崇实》文章里剥过唐人崔颢《黄鹤楼》诗:

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当年日寇占领东北,大举进逼华北之时,北平一片混乱。国民党达官贵人大肆搜罗国家珍宝仓皇逃离,使北平成了“空余文化城”,更可笑的是,有些达官贵人还沉醉在烟花场上,颇有“错把杭州当汴州”遗风。

3、只袭用一两句,其他仿造或创新。

薄粥诗 清 无名氏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风吹动浪千层。
有时一粒浮汤面,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末句套袭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的末句。全诗极写粥汤之薄。“鼻风吹动浪千层”,形象夸张,令人发噱,末二句比喻,更觉恢谐有趣。

明嘉靖时,考官吴小江力主提拔少年,于是成年人应试时多去掉头巾,改梳儿童的垂龆发型以示年少,但额上网痕依然在目,吴考官见状,便口占一绝云:

昔日峨冠已伟然,今朝丱角且从权。
时人不识子心苦,将谓偷闲学少年。

此“仿拟法”也,程灏诗《春日偶成》化出。

原诗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清波杂志》说,成都富春坊是狭邪之地,—夕失火。有人改旧诗云;“夜来烧了富春坊,可是天公太肆狂。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这里套改的是苏轼咏《海棠》七绝后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原诗是作者借海棠花写自己怜香惜春的心境。
有一个学生考语文时,因题目深奥,难以下笔,便戏仿李煜《浪淘沙》录于卷上:

窗外雨潺潺,心潮滚翻!荏苒光阴当等闲,
急时佛脚难抱得,恨作洋盘。
独坐讲台前,书也难翻,混时容易考时难。
报道一声交卷也,分数若干?

4、仿形式,保留各句尾字

罚君跪长夜,屈膝到明天。
灯光看数落,良人仍未眠。

唐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诗:“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如梦令

今日碰杯声骤,畅饮西洋名酒。试问宴中人,却道公司依旧。知否?知否?早已私肥公瘦!

有一个人十分惧内,别人也作了一首剥皮诗来取笑他:

阴阳不分晓,羡煞双栖鸟。
妻来呵骂声,泪落知多少。

5、保留部分原句,改造部分句子,又另写部分句子

袁枚《随园诗话》说,苏东坡诗云:

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京口解李瀛善画,有人聘往写真,而主人久卧不出,解李瀛戏改苏诗赠云:

无事此静卧,卧起日将午。
若活七十年,只算三十五。

有个叫任达的,他也改过苏东坡的这首诗:

无事此游戏,一日似三日。
若活七十岁,便是二百一。

这属于保留部分原句,改造部分句子。

冯梦龙则改诗为:

多事此劳扰,—日如一刻。
便活九十九.凑不上一日。

冯已改得面目全非了,实际是创作了。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广为流传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近年有人不堪蚊虫之苦,仿此作了一首剥皮诗,颇为有趣: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打了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咬文嚼字》中曾“剥”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燃你熟了,正好办酒席!

该诗对杨荫榆等一邦学阀摧残迫害青年,独霸教育的丑行,表示了强烈的讥议和愤慨,语含讥讽,令人叫绝。
原作《七步诗》[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街头乞讨者,竟是老红军。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无偿献血者,一色是白身。
(白身指没有职务的平民)

原诗是北宋诗人张俞写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6、保留部分原句,改造部分句子。这种诗较多,其中多有思想性战斗性极强的作品。

据《笑笑录》引《涂说》。有惧内而下跪者.或改千家诗一首嘲之: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跪床前。
时人不识余心怕.将谓偷闲学拜年。

这是翻改宋程灏(明道先生)《春日偶成》诗:除第一句相同外,“跪床前”原为“过前川”、“余心怕”原为“余心乐”,“学拜年”原为“学少年”。

股市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都在炒。
夜来一万二,天明跌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人有一首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解放前,有人活剥此诗讽刺公路客车: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熄火六七次,八九个人推。

有人活剥此诗,写京沪乘车所见:

一去二三里,红灯四五回,
停车六七次.八九十人催。

巧妙地批评了交通拥挤,道路不畅的现象。

嘲崔翁 清 无名氏

崔翁夜傍姬房宿,饱吸清香吹短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呵呀一声帽子绿。

《古今滑稽诗活》:“崔翁,酷嗜鸦片,姬妾众多,时闻丑事。一日,一姬又随人而去,崔闻大恚。好事者投以诗曰(略)。”这首诗套改柳宗元《渔翁》诗的前四旬:“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欵乃一声山水绿。”

毛泽东剥陆游《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人民尽扫饕餮日,国祭莫忘告马翁。

八十年代初,国内某公司用20万美元的高价,从香港买回国产设备。针对此事,著名画家华君武作漫画予以讽刺,仿《回乡偶书》题诗一首,使得诗画相映,幽默成趣:

少小出口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经理相见知相识,笑说客从香港来。

科举时代有童子试,应考者皆称童生,但分“已冠”、“未冠”两种,未满十五岁者应试“未冠”题,较为容易。清制规定:童子试除笔试外,还要“当堂提复”--相当于面试。某人年近半百,尚在为童子试“拼搏”,担心面试通不过,便递去了胡须,假充年轻人,结果仍被淘汰。友人作诗套改王维的《回乡偶书》,改动五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嘴毛催。
夫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

南宋君臣不思收复失地,迁都临安即今杭州后,仍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诗人林升作《题临安邸》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达官贵人依旧吃喝玩乐,有人仿林升赋诗云:

山外青山楼外楼,嘉陵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渝州作石头。

两诗对照,讽刺绝妙。

有一首“公款歌舞”的剥皮打油诗云:

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
香风熏得诸公醉,九州岛处处作杭州。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名诗《芙蓉楼送辛渐》原来是这样写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达了诗人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保持廉洁如玉的美好志向,从而成为后人陶冶情操的学习榜样。

1926年,在北伐军的打击下,直系军阀吴佩孚节节败退,不得已退守河南省洛阳。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他扬言从此不问国事,只愿在洛阳饮酒看花颐养天年。当时在北伐军中的谢觉哉闻讯后,仿王昌龄的诗写了一首讽刺吴佩孚的剥皮诗:

白日青天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酒壶。

床前明月光,疑是粉底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姑娘。

日暮乡官远,天寒白屋贫。
朱门闻犬吠,风雪送礼人。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满头黄毛者,都是本地人。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车上让座者,都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