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僵硬康复锻炼方法:国人对“国学”与“大师”的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4:24
        1990年代,一度被冷落的国学忽然之间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接踵而至的国学院、国学讲座、先贤祭奠、汉服流行、全民历史热……这给了中国人一种错觉:传统文化正在复兴。同时,对于与国学有关的、知名度大的文化人,媒体动辄冠以“大师”之名,也将公众对国学的认知带入了愈行愈远的误区中。  这些人,其实不是“国学大师” 鲁迅 2007年,国学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百度国学评选出“我心目中的十大国学大师”,鲁迅之名赫然在列。鲁迅确实在整理国故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他的主要贡献并不在国学方面,并且提倡少读甚至不读古书。
  季羡林 季羡林一生主要的学术成就在于对吐火罗语以及印度文化的研究,称其为印度学家或“学术大师”并不为过,但冠以“国学”之名,于理不合。季羡林本人也强调,自己绝不是国学大师,连“国学小师”都不够。
  文怀沙 因为年寿颇高和特立独行,媒体往往将“国学大师”、“大师风骨”之类的词不加分辨地安在文怀沙身上。其实他“没有什么学术论文,所以在研究领域可以说没什么地位”(郭建勋语),“国学界或学术界从来没有将文氏当成什么‘大师’”(葛剑雄语)。
  余秋雨 余秋雨是散文家、戏剧学者,但在国学领域并无论著,跟“国学大师”的称号风马牛不相及。
  于丹 于丹的演说为“国学热”再添一把薪火,但她对先秦典籍的普及更多的是加自己的阐释,曲解了原典的精神,也误导了受众对国学的理解。 于丹:“现在我到各处被人说成是讲国学的,这让我啼笑皆非,我带的硕士和博士生专业都是广播电视学,其实我的本行是教影视传媒学的。”  长期以来,中国人似乎患上了大师饥渴症,对被媒体冠以大师之名的人趋之若鹜。受误导的人们既缺乏对国学的基本认知,又缺乏对所谓大师标准的冷静分析。
  “国学热”是虚热,“大师热”是狂热。在一个学术精神严重缺失的年代,我们首先要去除对大师的饥渴。媒体理应负责,不应抛出“国学大师”这样的帽子,随意为人加冕;公众也应有独立、冷静的判断力,不应盲目崇信“国学”与“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