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康复名词解释:历史上的今天(12月18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14:20

历史上12月18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863~2008

 

更新时间:2014-12-18 

 

 国际移徙者日宣传画

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这是第55届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4日通过有关决议设立的。联大还要求所有会员国以宣传人权、移民的基本自由权和制定有关措施来保护移民一切权利等形式来纪念这一天。 

斐迪南大公

1863年12月18日,斐迪南大公生于奥地利帝国格拉茨,他是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侄。1889年皇太子鲁道夫自杀,他被立为哈布斯堡王朝皇储。1898年任奥军副总司令。1908年,他极力主张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深了俄与奥匈之间的矛盾,导致波斯尼亚危机。他极力反对南斯拉夫独立,主张把奥匈二元帝国,改组为奥地利、匈牙利和克罗地亚三元国家。1914年6月,在塞尔维亚边境参观军事演习后,访问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枪杀,此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865年12月18日,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正式生效,从此,奴隶制在美国被废除。这之前的1865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规定奴隶制或强迫奴役制,不得在合众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存在。 

蔡锷

1882年12月18日,蔡锷出生在湖南邵阳。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谭嗣同学习。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阿姆斯特朗

1890年12月18日,阿姆斯特朗诞生。阿姆斯特朗是美国无线电发明家。他发明再生电路、超外差电路和宽带频率调制即后来的FM无线电收发机系统,为现代无线电和电子学奠定了基础。他身后被国际通信联合会推选为像美国电话发明家贝尔等人一样列入世界电学领域的伟人。他于1954年因病逝世。  

巴拿马运河

1903年12月18日,美国迫使巴拿马签订了“美巴条约”,以一次付给1000万美元和每年交付租金25万美元的低价,攫取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和对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美国通过“美巴条约”,将运河区变为国中之国。在这个区域里,驻美国军,升美国旗,官员美国任命。美国每年从运河通行税中掠走1亿多美元。 

甘地

1913年12月18日,南非的英国殖民当局迫于压力释放了之前逮捕的甘地。甘地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的理论,也因此为更多人所信奉。 

汪精卫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陈璧君夫妇等人借口讲演,从重庆逃往昆明。第二天汪精卫等人飞往越南河内。29日,汪精卫集团公开投靠日本。 

斯皮尔伯格

1946年12月18日,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斯皮尔伯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电影制作人、慈善家,英国爵士(KBE)。斯皮尔伯格曾经三次荣获奥斯卡奖,并且是有史以来电影总票房最高的导演,他有三部电影包括《大白鲨》 、《E·T·外星人》 与《侏罗纪公园》,曾打破票房纪录,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 

奥威尔

1949年12月18日,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作品《一九八四》问世。奥威尔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是他的传世作品。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新话”、“双重思想”等词汇,皆已收入英语词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奥威尔主义”、“奥威尔式的”等新词,甚至成为日常通用语汇,可见奥威尔和其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巨大影响。

1956年12月12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决定向联合国大会推荐日本为会员国。至此联合国的会员国从79个增加到80个。

翦伯赞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逝世,享年70岁。翦伯赞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历史系主任,著有《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等18部著作。

1971年12月18日,10国集团在华盛顿集会,最后通过的总体协议决定调整主要国家汇率,美国被迫同意美元正式贬值7.89%,即将黄金每盎司官价由35.2美元上升到38.8美元,出现了美元自1934年以来的第一次贬值。美元的贬值,标志着美元霸权地位的跌落。

1978年12月18日,我国海洋调查船“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热带海区观测。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的国际气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科研协作活动。 

 

邓小平同志在全会上讲话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转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

 

希尔维亚·卡特莱特在1995年北京讨论会上发言

1979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该公约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设的妇女地位委员会制定。1980年7月17日中国政府在该公约上签字。1995年9月13日,联合国官员与近200名妇女专家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上就“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进行讨论。 

穆罕默得·谢胡

1981年12月18日,媒体报道,谢胡“自杀身亡”。穆罕默得·谢胡时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前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主席。

1987年12月18日,冶钢1号机器人在北京通过了部级鉴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的机器人。填补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空白。

1994年12月18日,我国首台光学雨量计日前在京问世并通过专家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空军第七研究所研制的这台光学雨量计,利用光束穿过降雨区,在接收器上产生起伏散射光的统计特性来遥感降雨参数。 

国际消除贫困年

1995年12月18日,联合国举行特别会议,正式宣布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以促进全球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贫困现象。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表了主旨讲话,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行动起来,向贫困宣战。

江泽民会见董建华

1996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2008年12月18日,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议会)举行全体会议,一读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取消其中总统仅能连选连任一次的规定。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新华网李晓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附录1:

国际移徙者日

国际移徙者日的由来

2000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考虑到世界上移徙者众多,而且数目日益增加,为了保护所有移徙者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同时纪念1990年的12月18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决定宣布12月18日为国际移徙者日。

国际移徙者日的目的

大会强调,联合国会员国、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举办国际移徙者日,必须宣传移徙者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分享经验以及制订确定保护移徙者的行动;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努力确保尊重所有移徙者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国际劳工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人权委员会也于当天联合举行专家会议,讨论世界移民问题;会议呼吁国际社会重视移民的权利和尊严,承认移民对所在国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据联合国有关材料表明,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移民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在世界各地约有1.2亿至1.3亿移民;据估计,世界上每3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移徙者,在自己祖国之外的另一个国家生活和工作,所有国家都有移徙者。联合国同时指出,近年来针对移民的不容忍、歧视、排斥、憎恨等事件接连发生,并呈上升趋势。

2009年12月17日,潘基文秘书长和联合国人权高专皮莱在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到来之际分别发表致词,鼓励各国政府保护移徙者的人权,将人权视为移徙政策的核心,使更多人认识到移徙者对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做出的积极贡献。

附录2:

斐迪南大公 

斐迪南大公

斐迪南大公1863年12月18日生于奥地利帝国格拉茨,1914年6月28日卒于奥匈帝国萨拉热窝,终年50岁。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侄。1889年皇太子鲁道夫自杀,他被立为哈布斯堡王朝皇储。1898年任奥军副总司令。1908年,他极力主张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深了俄与奥匈之间的矛盾,导致波斯尼亚危机。他极力反对南斯拉夫独立,主张把奥匈二元帝国,改组为奥地利、匈牙利和克罗地亚三元国家。1914年6月,在塞尔维亚边境参观军事演习后,访问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枪杀,此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巴尔干半岛的扩张,激起塞尔维亚族的极力反抗,塞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签名被奥匈占领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企图摆脱奥匈控制,同塞尔维亚合并,组成南斯拉夫,对此奥匈帝国力图阻止。1908年,奥匈帝国乘土耳其革命之际,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该两地长期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1878年该两地被奥占领,但名义上仍属土耳其),激起塞尔维亚的极大愤怒。塞尔维亚在边境部署力量,俄国支持塞尔维亚。奥匈帝国也在边境集结军队,双方剑拔弩张,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德国支持奥国,于1909年3月21日向俄国发出通牒,并威胁说,俄国干涉不仅意味着要对奥匈作战,还要对德国作战;德国还要求俄国承认奥匈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地的吞并,否则就对塞尔维亚开战。俄国由于日俄战争(1904~1905)中战败,力量大大削弱,又得不到英、法的支持,无力同德、奥匈抗衡,不得不暂时让步,承认奥匈对上述两地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占领。1912~1913年和1913年,曾发生过两次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运动,它们要求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奥匈帝国反对塞尔维亚扩大,图谋吞并塞尔维亚。奥塞冲突成为两大军事集团斗争的焦点,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库。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坚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一家决支持奥匈的行动,俄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1914年7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通牒内容极其苛刻,要求制止一切反奥活动,惩办进行反奥宣传的官民,由奥匈派员共同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等。7月25日,塞尔维亚复文,除拒绝会审外,全部接受其余条件,但奥匈仍不满。当天奥匈即与塞尔维亚断交。7月28日对塞宣战。7月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又对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借口德军破坏了比利时中立,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国宣战。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卷入了战争。意大利出于自身利益,战争初期宣布中立,后来又转向协约国方面,对德奥宣战。日本为了夺取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于8月15日向德国发出通牒,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土耳其于11月参加到同盟国方面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1892年12月,时年28岁的斐迪南乘“伊丽莎白皇后”号装甲巡洋舰,从地中海的里雅斯特起航,经印度前往北美。他的陪同人员超过400人。在航行中,斐迪南写了2000多页日记,从对亚丁狭窄街道的描绘,到感叹南太平洋的魅力,再到攀爬加尔各答的垃圾堆,哀叹西方列强的殖民剥削制度,这段经历可谓丰富多彩。

斐迪南酷爱打猎。当他靠近印度海岸时,他拿起一把猎枪向水中射击,杀死鳐鱼和鳍鱼。之后,他猎杀秃鹰、大象、树袋熊,甚至还有臭鼬、鹳。他这样形容在斯里兰卡对付一只蜥蜴的情景:“我走近蜥蜴就如同圣乔治走近龙。”

在印度,斐迪南发现了吸引人的“靶场”。他的搬运工们携带87顶帐篷进入新德里附近的丛林中。不久,英国驻尼泊尔总督安排203头大象列阵,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猎虎,用这种方式欢迎斐迪南。当印度海得拉巴的土邦君主请他吃饭时,桌上摆满异国风味的佳肴,在蛋糕被切开后,一群色彩艳丽的鸟飞了出来。接着,他们又在丛林中喝香槟酒。只有音乐不符合斐迪南的口味,他挑剔地写道,印度乐团“发出刺耳的单簧管和长笛声音”。

在印尼摩鹿加群岛,一群孩子围在他周围,用荷兰语不停地唱着“祝愿他长命百岁”。在雅加达,斐迪南射杀了一条鳄鱼,还有机会见到漂亮的身穿拧花裙的荷兰女人。不过,他没有对西方殖民者在那里进行的残忍屠杀与统治进行掩饰。接下来试图对暹罗(泰国的旧称)展开短暂访问时,正患腹泻和热带病的斐迪南险些见证一场海战:法国炮舰封锁了曼谷沿海,迫使暹罗国王割让老挝的控制权。为避免被伤及,这位旅行者不得不改变路线。

在澳大利亚,斐迪南再度目睹暴力事件:澳洲土著居民刚刚杀死了31名殖民者。让外人惊讶的是,斐迪南竟然对土著居民的行动表示同情。他分析说,这场袭击只是为了报复殖民者的“残忍”,澳洲土著“被迫离开他们祖先的土地,并被清除”。但斐迪南没有让这些破坏他的狩猎乐趣,在众多庄园主的邀请下,他乘上一列特殊的火车进入澳洲内地,参加射杀袋鼠的活动。稍后,他乘巡洋舰来到悉尼港,举办了一场奢华宴会,同时也注意到了悉尼的黑暗面:污秽的监狱、鸦片窝点、屠宰场和刑场。

1893年 6月,斐迪南前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目的地——新喀里多尼亚岛,那里是一个巨大的监狱,大约有8000名囚犯生活在岛上。抵达港口时,斐迪南凝视着囚犯们阴冷的面孔,这些人正在码头和矿山辛苦劳作。结束访问前,监狱主管说他们还在使用断头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更冒险的还在后面:6月7日,斐迪南一行在所罗门群岛上的奥瓦拉哈岛抛锚,在那里,他们见到了用狗牙制成的项链和龟甲制作的鼻圈,还有当地人的食人仪式。这个奥地利旅行团武装起来,进入岛屿腹地。在灌木丛中,斐迪南同一个“黑肤色的食人族女人”为一包槟榔讨价还价,他还拿出两根香烟换来一支矛。返回船上的旅程有些惊险,部分成员迷路,被“野蛮人”所包围,船上的少尉直接向人群开了一枪。

接着,斐迪南前往日本。他目睹了一个正处于改革阵痛中的国家。他写道:“我们的眼光不再扫向理想,而是关注工厂的烟囱。”日本方面对斐迪南进行严密保护,甚至在海上巡逻,因为两年前俄国皇太子访日时曾遭一名日本警察袭击。

结束日本之行后,斐迪南和一个规模缩小的随从团前往北美洲。这场环球之旅的最后一站是他们眼中的“新世界”。抵达温哥华后不久,斐迪南被森林大规模遭砍伐的景象所震惊,然后开始横跨“西部荒原”的铁路旅行。但这变成了“失望之旅”,“期待猎获的灰熊不愿出现在他的枪前,牛仔们傲慢地把脚放在他的桌前,而且任何地方都禁止吸烟”。

荒原遭到破坏也使斐迪南感到恼火,他这样记述温哥华:“那里正在进行残忍的灭绝战争……到处都能听到砍伐的声音”。斐迪南还去了纽约,漫步在第五大道和百老汇,体验时尚气息。他这样评论美国:这个国家拥有“英雄气质、进取精神”,但“通常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冷酷”。

经过10个月的旅行,斐迪南最终回到他深爱的维也纳。他称维也纳“永远年轻”,他错了,20年后奥匈帝国的毁灭将同他纠缠在一起。据统计,斐迪南一生中仅射杀的牡鹿就超过5000只,痴迷打猎可能对他的耳膜造成永久性损伤,这也是他在1914年对暗杀反应迟缓的因素之一。

附录3:

美国废除奴隶制

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对非洲黑人奴隶的贩卖和奴役构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内容。黑人奴隶制在北美殖民地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殖民地急需大批劳动力。从1686—1786年的100年间,约有25万非洲黑人被贩卖到英属北美殖民地。黑人奴隶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极其悲惨,特别是那些在田间终日劳动的黑奴,被当作“耕畜”使用,每天被迫劳动18—19个小时。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制定了联邦宪法。但宪法保留了奴隶制,维护了奴隶贸易。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达到400万。

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反对奴隶制运动。30年代起,废奴主义在美国广为流行。废奴主义者加里森和纳普编辑出版《解放者》周刊,宣布“为我国的被奴役的人们的立即解放而斗争”。加里森创建了新英格兰反对奴隶制协会,并领导成立了全国性废奴主义组织——美国反对奴隶制协会。到40年代,废奴团体已达2000个,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虽然反动势力多方压制和迫害,但废奴主义者仍坚持开展多种活动。他们出版书籍、报刊并散发传单,到各地宣传演讲,控诉奴隶主的罪行,揭露和抨击奴隶制的罪恶。废奴主义者还组织“地下铁路”,通过隐蔽的方式,经由秘密的路线和食宿站,指引和协助大批黑人奴隶逃离南方。女奴出身的女英雄塔布曼冒着生命危险19次只身潜回南方,协助数百名奴隶逃出南方,获得自由。这种组织奴隶逃亡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奴隶制度的基础。

19世纪40年代,一些废奴主义者开始主张采取政治斗争。道格拉斯和塔潘兄弟等人组织成立了自由党,推行废奴主义。有人竭力主张开展武装斗争,但加里森等人坚持只用道德说教的方式,反对组织废奴政党和武装斗争。虽然在斗争手段上存在分歧,但整个废奴运动仍在不同道路上取得进展。

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书中对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作了动人的描述和揭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1859年,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率领21名白人和黑人起义,把废奴运动推向高潮。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宣布黑人奴隶获得自由,从而从根本上瓦解了南方叛乱各州的战斗力,扭转了战局。1865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规定奴隶制或强迫奴役制,不得在合众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存在。1865年12月18日,《宪法第13条修正案》正式生效,从此,奴隶制在美国被废除。

附录4:

蔡锷将军 

云南起义后出任都督的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谭嗣同学习。1899年赴日本留学。次年随唐才常等回国,参加自立军起兵,事败再次赴日进士官学校学习。留学期间,在《清议报》、《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1904年归国,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训练新军。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六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后,10月30日,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11月1日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接任贵州都督。1913年10月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等职,但阴加监视。1915年10月,潜出北京,在天津与梁启超等策划反袁。12月回昆明组织护国军讨袁,宣告云南独立;与袁军于四川沪州(今庐县)、纳溪展开激战。袁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1916年9月因病赴日本治疗,11月8日逝世,遗体运回葬于长沙岳麓山。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附录5:

无线电发明家阿姆斯特朗 

历史上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站

阿姆斯特朗,1890年12月18日生。美国无线电发明家(即超外差线路的发明人)。14岁时受到有关G·马可尼首次进行无线电越洋通信的鼓舞,在家里制作了许多无线电装置。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学习,研究三级管并设计反馈电路,可把信号放大上千倍,这种电路至今仍是无线电——电视播放设备的心脏。毕业后在母校任讲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巴黎的美国陆军通信部队实验室工作,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这种高选择性电路的放大倍数远远超过再生电路,现己为无线电、雷达和电视接收机普遍采用。战后返回母校任知名物理学家M·浦品的助手,后来继任浦品的教授位置。他因发明反馈电路而获金质奖章,还获得美国最高荣誉奖富兰克林奖章。1933年发明宽频带调频制是新的辉煌成就,已在无线电、电视、微波中继通信以及卫星通信中广泛应用。他因捍卫调频制而倾家荡产,又因多病,在1951年1月31日自杀,他身后被国际通信联合会追认为世界电学领域的伟人。

附录6:

美国迫使巴拿马签订“美巴条约”

拉丁美洲是美国嘴边的一块肥肉,它从立国那天起,就对这块肥肉馋涎欲滴了。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曾提出“美洲人民利益一致”,倡导“泛美主义”。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也在不断加紧。1898年的美西战争揭开了美帝国主义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

“大棒政策”的发明者是老罗斯福总统,他说:“我非常喜欢西非(洲)一句格言,言语温和与带一根巨棒,你将走得更远。”他就是这样不断挥舞巨棒,干涉拉美各国内政。它利用巴拿马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策动一次“革命”,使巴拿马脱离大哥伦比亚联邦而独立。之后,又挫败了争夺巴拿马的对手英、法,于1903年12月18日,迫使巴拿马签订了“美巴条约”,以一次付给1000万美元和每年交付租金25万美元的低价,攫取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和对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在开河过程中,有六、七万民工因条件恶劣而死亡,因此巴拿马运河两岸被称为“死亡的河岸”。

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凿通,全长81.3公里,宽91.304米,是一条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从运河中流线两侧延伸16.9公里,划为巴拿马运河区。美国通过“美巴条约”,将运河区变为中国之国。在这个区域里,驻美国军,升美国旗,官员美国任命。美国每年从运河通行税中掠走1亿多美元。这引起巴拿马人民的强烈反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斗争,直至1977年9月,美国政府才被迫和巴拿马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废除1903年条约,取消美国永久占领运河区的特权。这是巴拿马人民的胜利。

附录7:

甘地在南非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甘地

1913年10月,在南非的纳塔尔的纽卡斯尔通往特兰士瓦的路上,正走着一支奇特的队伍,共有2000多人,他们当中有商人、工人,有妇女、儿童,虽然成员很庞杂,但队伍却很有纪律。走在前面的领头人,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他就是“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创始人甘地。他带这支队伍向特兰士瓦“和平进军”,要求英国驻南非总督取消“黑色法案”,废除人头税,承认印度婚姻制度的合法性。他们苦苦地向殖民当局陈述这些要求,殖民当局非但不接受,反而派武装驱散了请愿的队伍,逮捕了领头人甘地。

甘地,是印度的律师。1893年4月,他应印度富商招聘去南非特兰士瓦首府普勃图利业处理一起四万英镑的债务纠纷。当时南非是英国殖民地,那里有不少印度侨民,大多数是苦力,少数人从事商业和自由职业。这些印度侨民受当地白人的歧视和压迫,甘地到了南非,参加了这里的反种族歧视斗争,由于当地印侨的挽留,他在这里一住就是21年。甘地在印度是信奉佛教保护神的,主张仁爱,不杀生,素食,以“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为处世格言。到了南非,他又研读了基督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可兰经》,认为一切宗教都包含仁爱精神,主张任何政治斗争要以“仁爱”为宗旨。萌生了一整套的非暴力理论,即后来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指导思想。1906年8月,特兰士瓦州政府公布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又称“黑色法案”),实行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于是,甘地领导印侨,掀起了非暴力抵抗运动,遭到南非政府逮捕。

甘地被捕,不仅没有能阻止抵抗运动,相反地,运动继续向前发展。12月,罢工人数超过万人,殖民统治受到严重威胁,英国驻南非总督为防止事态扩大,被迫于1913年12月18日释放了甘地,以求和解。经过多次谈判,殖民当局被迫作出一些让步,答应一些条件,非暴力抵抗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甘地从此声名大振,他的非暴力抵抗的理论,也为更多人所信奉。

附录8:

汪精卫外逃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陈璧君夫妇等人借口讲演,从重庆逃往昆明。19日,汪精卫、周佛海、陈璧君、陶希圣、曾仲鸣一行飞往越南河内。21日,陈公博从成都经昆明到河内。

29日,汪精卫给国民党中央党部和蒋介石发出“艳电”,公然说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尊重中国之主权”,能使中国“完成其独立”,宣称愿以近代提出的“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这样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而主权及行政之独立完整,亦得以保持”,公开打出了乞降的旗帜。至此,汪精卫集团公开投靠日本。

附录9:

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 

少年斯皮尔伯格(中)在父亲的陪伴下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1946年1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在俄亥俄州的凤凰城长大。

1968年,他用35毫米摄影机拍摄了第一部短片,是描写一对夫妇徒步远足的故事。1969年这部影片在亚特兰大电影节上放映,大获好评,成为斯皮尔伯格事业上的起点,并为他赢得了第一份长期导演合同。

1969年,这位导演神童执导电视系列剧《晚间剧场》中的一集,主演是好莱坞的老牌明星琼·克劳馥。看到年轻的斯皮尔伯格,她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毛头小子要来导演她。但是斯皮尔伯格表现出的职业水准让她折服,最终二人合作愉快。

斯皮尔伯格进入好莱坞的时代,是导演决定一切的时代,而现在却是市场决定一切的时代。经历了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仍然历久不衰,保持着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导演的地位,这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才华和他的灵活性。没有谁比他的作品更受欢迎,然而他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他的作品《紫色》和《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他最高的艺术品味。当艺术性和娱乐性最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外星人》这样的传世之作。

斯皮尔伯格有一种洞察力,他发现,二流的俗套故事加上一流的制作,再配以最新的特技,就能给电影带来大批的观众,而这正是他对现代电影最重要的贡献。他导演的影片《劫夺方舟》和其他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影片《第三类接触》、《外星人》和《侏罗纪公园》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他没有亲自导演而只是作为制片人的《回到未来》系列影片、《龙卷风》、《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等电影也都具有同样的特点。

每一位导演都有自己的代表意象,即一个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当有人请斯皮尔伯格选出一个代表意象来总结他所有的影片时,他选了《第三类接触》中的一个画面一个小男孩打开客厅的门,看到不明飞行物那美丽而令人生畏的亮光。男孩很小,而门很大,门外是很多的希望和危险,光明和神秘。对于许多导演来说,黑暗隐藏着神秘;而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恰恰是光源隐藏着神秘,神秘意味着希望,而不是威胁。这种观念来源于一次童年的经历。

斯皮尔伯格的父亲是一位工作狂,难得陪他游戏和外出。一天夜里,父亲突然叫醒他,要带他去看流星雨。他受了惊吓,心“突突”跳个不停。他不知道什么是流星雨,父亲又不肯解释,只是把他抱上车,两个人就出发了。他看见很多人躺在毯子上凝望天空,父亲也铺开了一块毯子。他们躺下来,小斯皮尔伯格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天体。虽然他刚从梦中惊醒又不知道要被带到哪里去时有些害怕,但凝望天空却是一次让他心旷神怡的经历。从那以后,他开始觉得天空是一个神秘诱人的地方。这种想法反复地在他的科幻片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斯皮尔伯格的第一部重要的戏剧性电影是1974年的《蔗田快车》。当时科波拉等一些导演都以独立拍出《公民凯恩》的奥尔森·威尔斯为偶像,努力在不受电影厂干预的情况下制作出最伟大的美国电影。然而,一年以后,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彻底改变了现代好莱坞的历史进程。《大白鲨》成本巨大,但也带来了高额的回报。不出几年,各电影制片厂就纷纷效仿,使制作费高昂的动作片成为电影业的主流。追求商业效益也成了新一代雄心勃勃的年轻导演们的目标。当然,这一趋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能把它完全归咎于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深知自己的缺点。有人指责他剪辑得太快,爱用广角镜头,不擅于表现妇女,喜欢在地上挖个坑,把摄影机放在里面从下往上拍,爱用特技,对摄影比对故事更为偏重,等等。斯皮尔伯格本人也承认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如果把他的优点列成单子,无疑会比这长得多。最重要的是他有着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他的电影让所有的人都着迷。他有一句名言:“每个月天都要塌一次,砸在我头上,当我苏醒过来时,我就会发现,另一部我想拍的片子。”

斯皮尔伯格热爱孩子,他总是把影片中的儿童演员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去启发他们发挥最佳的演技。《外星人》中迷人的小姑娘德鲁·巴里摩尔深受他的喜爱,拍完这部片子,他产生了强烈的做父亲的愿望。

斯皮尔伯格的第一位妻子是艾米·欧文,两人于1989年分道扬镳。他的第二位妻子凯特·卡普肖是一位女演员,曾经在他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片中担任过角色。当然,他早就如愿已偿,做了一名幸福的父亲。

1994年,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1995年斯皮尔伯格又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998年,他执导的新片《拯救大兵瑞恩》一经公映就大获好评。 

与小演员的合作使斯皮尔伯格萌发了作父亲的愿望 

1989年,斯皮尔伯格在第一位妻子艾米·欧文的陪同下出席金球奖颁奖典礼

斯皮尔伯格和艾米育有一子,但后来他们离异 

斯皮尔伯格与第二位妻子女演员凯特·卡普肖相爱笃深

附录10: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 

奥威尔

奥威尔(1903-06-25~1950-01-21)英国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以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年》著名。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他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署名乔冶·奥威尔(此姓源于东英吉利亚美丽的奥威尔河)。

奥威尔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母亲为法国血统,是在缅甸的一个营业不佳的柚木商人的女儿。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2年担任印度皇家警察的助理地区警监。由于认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次年1月1日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种族与阶级的差别使他无法与缅甸人生活在一起,他回英后为了赎罪,穿上褴褛的衣服到伦敦东部和巴黎的贫民窟同工人、乞丐和洗碟工生活在一起,与英国流浪汉一起流浪,与贫民去肯特的日野里收摘蛇麻草。根据这些经验,他写了《巴黎伦敦落魄记》(1933)。对帝国主义的反感不仅使奥威尔放弃资产阶级的生活,而且使他重新确定自己的政治态度。从缅甸回国后,他立即宣称自己是无政府主义者;但到30年代,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他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是《通向威根码头之路》(1937),在书的结尾处尖锐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

1936年去西班牙报道内战,并留下来参加共和军方面的民兵,后升任少尉。在特鲁埃尔咽喉受了重伤,后因反对共产党镇压政治反对派的作法,1937年5月逃离西班牙。次年写了《向卡塔洛尼亚致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与文艺评论作家。1944年写成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1945年出版后获得名声和优厚的收入。最后一部讽刺小说《一九八四年》(1949)的发表,使他更为出名,其中描写了一个过分集权的社会如何歪曲真相和不断地改写历史。他因肺病于1950年1月死于伦敦一家医院。

附录11:

联合国接纳日本为会员国

1956年12月12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决定向联合国大会推荐日本为会员国。

12月18日,联合国45个成员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一项关于接纳日本加入联合国的提案。列名提出这个提案的国家中间有苏联、波兰、美国、英国、法国、亚非国家、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和西欧国家。

同日,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接纳日本为联合国会员国,从而使联合国的会员国从79个增加到80个。

大会是根据安全理事会的一致推荐和最后有51个国家附署的要求接纳日本为会员国的一项提案通过接纳日本为会员国的。

苏联代表团团长库兹涅佐夫发言欢迎日本加入联合国,他认为这是联合国朝着成为一个普遍性组织前进了一步。库兹涅佐夫说,如果日本在联合国里能够奉行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的政策,那就会对联合国组织有所助益。

附录12:

历史学家翦伯赞 

翦伯赞夫妇

翦伯赞(1898-1968)中国历史学家。原名象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898年4月14日生于桃源。1924年夏去美国,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专攻经济学。1926年1月回到北京,从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历史的研究。从1930年开始,积极参加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任南迁的北平民国大学教授,出版名著《历史哲学教程》一书。1940年2月,至重庆,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发表60余篇历史论文,还著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内容翔实的《中国史纲》1、2两卷。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于1946年5月到上海,与张志让、周谷城等组织并领导“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兼任大夏大学教授。1947年10月到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1948年11月,他与郭沫若、侯外庐等离开香港,次年2月1日到达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并被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和副校长、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从50年代初开始,翦伯赞即致力于史学建设。首先发起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共11个专题,约2000多万字。他亲自主编其中《戊戌政变》和《义和团》两个专题。从1961年春开始,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材编审组组长,主编通用教材《中国史纲要》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他发表论文,批评史学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极左思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划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1968年12月18日夜,与夫人同时在北京大学含冤弃世。1978年9月1日,中共北京大学党委为翦伯赞平反昭雪。

翦伯赞著述宏富,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7、8部,共约有400余万字。重要论文集有《中国史论集》第1、2辑、《历史问题论丛》(增订本)、《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史料与史学》;专著有《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下)、《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1、2卷(校订本改名《先秦史》、《秦汉史》),主编有《中国史纲要》、《中外历史年表》,合编有《中国历史概要》等。此外,还与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等。

附录13:

美元在二战后首次贬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依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使美元等同黄金,从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到50年代末,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外贸地位的削弱,美元地位开始发生动摇,随后一再发生美元危机。为对付美元危机,美国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引起了西方货币市场的极大混乱。同年12月18日,10国集团在华盛顿集会,最后通过的总体协议决定调整主要国家汇率,美国被迫同意美元正式贬值7.89%,即将黄金每盎司官价由35.2美元上升到38.8美元,出现了美元自1934年以来的第一次贬值。美元的贬值,标志着美元霸权地位的跌落。

附录14:

英国废除死刑

1969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通过投票废除极刑。3年前,下院通过了这项议案,今天上议院用口头表决通过了此案。1970年7月31日提出的允许死刑的修正案已被取消。

英国唯一的死刑方式历来都是绞刑。1957年规定,该种刑罚适用于抢劫杀人,拒捕杀人和杀害警官。可是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罪犯被判为终身监禁。

在英国的历史上使用绞架的年代已经过去。在反对绞刑的作家,如狄更斯的小说里,绞刑架是一个浮现于脑海之中的可怖的印象。这种公开展示的刑罚,后来就不公开了而且变得更有效。18世纪后期,在绞刑架上安装活门,使受刑者的脖子迅速折断。

英国废除死刑的进程

19世纪初,英国至少有223项法令涉及死刑,其中包含更多可判处死刑的情况。坚定的法律改革家、下议院议员塞缪尔·罗米利爵士曾在1810年说道:“世界上可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像英格兰一样会对数量如此大、种类如此多的人类行为判处死刑。”

对此,英国社会上不断有舆论呼吁废除死刑。1830年起,呼吁废除对针对财产权利的罪行判处死刑的舆论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到了1832年,英国废除了对偷窃马、羊的罪行判处死刑。随后又陆续废除了对撬窃罪行判处死刑及对入室行窃罪判处死刑。到了1838年,在英国只有8种罪行可被判处死刑。

最后一次对入室行窃罪、抢劫罪和纵火罪执行死刑发生于1836年,最后一次对蓄意谋杀罪执行死刑发生于1841年。自那之后,只有杀人犯被处决,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杀人犯都被处决。

到了1861年,英国通过的《侵犯人身法》规定死刑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谋杀罪以及极少发生的叛国罪、海盗罪以及英国皇家造船厂发生的纵火罪。

在1864年,英国成立了一个皇家委员会来调查关于死刑的法律。委员们建议像美国的许多州那样把谋杀罪分成两等:可判处死刑的谋杀罪和可不判处死刑的谋杀罪。

只是一旦死刑的适用被限制于谋杀罪,英国的废除死刑运动就开始停滞不前了。在之后的50年里,废除死刑运动没有取得任何大的进步,直到1929年工党政府成立了一个下议院特别委员会,开始提出寻找可代替死刑判决的处罚。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三个处决案例引发了公众的争论。第一个是蒂莫西·伊文思案。蒂莫西·伊文思是一个有着非常有限的智能的男子,他供认谋杀了自己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并于1950年被处决,但是三年之后人们发现杀害伊文思妻子的真凶是住在同一个房子中的约翰·克里斯蒂,一个针对女性的杀人狂,这一发现让人们大为震惊。伊文思于1966年获得了死后的平反。第二个是19岁的德雷克·宾利案。宾利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11岁的儿童,他因为参与了某个仓库的入室行窃而且其同伙——16岁的克里斯托福·克雷格枪杀了一名警官而于1953年被处决。宾利在枪击发生之前15分钟已经被警方拘捕了,对他不利的证据据说仅仅是他喊了一句 “克里斯,打死他”。他是否说过这句话尚存在争议,即使他真的说过这句话,那也是发生在枪击前15分钟,而且他的真正意思是 “让他拿走枪”而不是枪杀赤手空拳的警察。该案引发了大众对宾利的广泛同情 (他于1998年获得了死后的平反)。克雷格由于是未成年人,所以被判处监禁,时间为 “女王认为合适的时间”。他服了10年刑,随后就过上了清白的生活。公众对于第三个年轻妇人——露斯·埃利斯的同情可能更为强烈。她于1955年被处决,罪名是法国人所称的情感犯罪:枪杀了对她不忠的情人 (同时对一个过路人造成了轻伤)。公众对这些案件的所有不安情绪导致了 “全国废除死刑运动”组织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公众要求废除死刑。

1969年,上议院通过了《杀人罪法》,在事实上终止对谋杀罪适用死刑。随后,1988年出现了一份对刑事司法立法的修正案,该项修正案废除了对海盗罪以及叛国罪适用死刑。之后在同一年,对军法中的所有罪行适用死刑也被废除了。

1994年,当英国议会最后一次进行关于恢复死刑问题的争论时,恢复死刑的动议被以非常大的多数票驳回了。现在英国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高级法官支持恢复死刑了。

从那之后,不管是在新闻媒体、压力集团还是议会中,都再也没有出现过试图恢复死刑的运动了。即使是最恶劣类型的犯罪 (如对儿童实施诱拐和性谋杀),受害人的家人通常都表示对终身监禁的判决感到满意。经过200多年死刑存废之争的洗礼,死刑在英国终于成为了过去

附录15:

我国参加首次全球大气试验

1978年12月18日,我国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热带海区观测的两艘海洋调查船——“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离开了黄埔港,乘风破浪向试验海区挺进。

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的国际气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科研协作活动,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进行,第一年为准备阶段,第二年为实施阶段。“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到热带海区参加观测,是我国参加这一试验所承担的一项任务。这两艘海洋调查船到指定热带海区主要是观测当地高空气象(包括风、压力、温度、湿度)和海面气象,以及水下的深度、温度等,为全球大气试验提供气象、海洋资料。参加观测的第一时段,为一九七九年一月五日至三月五日,第二时段,为五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

附录16: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陈云、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在主席台上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22日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毛泽东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的失调的要求。三中全会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

全会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所作的错误结论,以及平反“六十一人叛徒集团”等一系列问题。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胡耀邦为第三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王鹤寿为副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从三中全会起,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

 

全会通过决议公报

 

邓小平和陈云在会议上

 

邓颖超

 

群众争购刊有全会公报的报纸

附录17: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979年12月18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联合国大会通过。全文共30条。公约指出,对妇女的歧视违反权利平等和尊重人格尊严的原则,阻碍妇女与男子在平等的条件上参加本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妨碍社会和家庭的繁荣发展,并使妇女更难充分发展为国家和人类服务的潜力。公约谴责对妇女的一切形式歧视,要求各缔约国采取措施,在参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法律、婚姻等方面实现男女平等。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0年9月29日通过决定,加入此公约。同时声明不接受公约第29条第1款的约束。该款规定缔约国之间遇有争端,经仲裁不能达成协议,任何一方得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裁决。

附录18:

谢胡“自杀身亡” 

谢胡与妻子同眠

穆罕默得·谢胡(1913~1981),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前部长会议主席。生于马拉卡斯特的乔罗什村。1932年于地拉那农业技术学校毕业。1935年赴意大利那波利军事学院学习。1937年参加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国际纵队第12旅。曾入西班牙、意大利共产党。1942年回国后加入阿共产党(1948年改名阿劳动党),任发罗拉州委委员、州委组织书记。翌年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任民族解放军第一突击旅旅长、师长,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少将军衔。战后,赴莫斯科“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46年回国后任人民军总参谋长。1948~1954年曾历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内务部长,1949年晋升中将军衔。1954年7月起任部长会议主席。1974年10月至1980年4月兼国防部长。1959年、1966、1967年访华。1981年12月18日“自杀身亡”。

在阿尔巴尼亚领导人中,前总理谢胡或许是许多中国人熟悉的名字。但他在1981年的神秘死亡,确是一个不解之谜。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被当时的阿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霍查所害。近日,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谢胡的遗骨已经被他的儿子们找到!许多人希望,通过遗骨,谢胡之死能够得到答案。

阿尔巴尼亚革命功臣谢胡

谢胡1913年出生在阿尔巴尼亚中部的马拉卡斯特拉区,青年时曾参加西班牙国际纵队,随后回国参加阿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并组建了阿第一突击旅。在他领导下,第一突击旅1944年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解放了阿首都地拉那。解放后,凭着赫赫战功和过人的领导能力,1958年到1981年,他一直担任阿政府总理,是仅次于霍查的阿第二号领导人,也是霍查内定的接班人。然而,1981年2月,他突然神秘死亡,引起了阿尔巴尼亚乃至世界为之震惊。

带金牙的遗骨:正是谢胡!

2001年7月19日,地拉那正是烈日当空。郊区恩得洛奇村一片静静的河滩上,响起了挖土机阵阵的轰鸣声,四五名工人也在附近紧张地挖掘着,为首的正是谢胡的两个儿子———斯坎德尔和巴什基姆。

已是下午时分,挖掘工作仍在进行,挖掘范围已经从河边延伸到沙滩尽头,眼看没有希望,所有人都面露焦急。就在这时,一名工人突然觉得脚下土壤有些异样,于是慢慢拨开浮土,一块颅骨从土中显露出来。斯坎德尔连忙上前察看,当看到头颅牙床上有一颗醒目的镶金牙时,他顿时眼含热泪。旁边的人也都明白,这正是谢胡的遗骨!在接下去的挖掘中,谢胡遗骨的其它部分,以及他穿的西服、皮鞋和手表等物品一一出土。令人惊奇的是,谢胡下葬时系在脖子上的红领带仍能看出颜色。

弟兄寻父遗骸记

谢胡1981年死后被埋在首都地拉那附近的沙尔公墓,但不久,他被宣布为“人民公敌”,阿内务部人员于是把遗骨秘密迁出,埋在了一个偏僻地点。此后10多年,没有谁能说出谢胡遗骨的确切位置。父亲的遗骨就这样“蒸发”了,让斯坎德尔和巴什基姆兄弟俩总感到不甘心。1996年,他们开始寻父计划。通过走访许多当时的知情人,其中包括前情报局局长嘎济戴和内务部部长的儿子,兄弟俩终于认定恩得洛奇村附近的河滩可能埋着自己的父亲。情报局长还根据档案材料给他们绘制了一张方位图。但是,1996年底,当两人拿着这张方位图前来寻找的时候,却大失所望。由于当时水位太高,他们刚开始在河滩上挖坑,地下水就涌了上来,只好作罢。此后,斯坎德尔和巴什基姆又到许多地方寻找,都无功而返。这次,他们还是决定回到恩得洛奇,并最终如愿以偿。

谢胡与妻子同眠

谢胡遗骨被找到后,斯坎德尔和巴什基姆宣布,他们已经决定,要把父亲的遗骨同母亲的遗骨合葬在沙尔公墓。

23日是举行合葬仪式的日子。当谢胡的棺椁被抬下汽车的时候,墓地里已经聚集了上百名送葬者,其中不少是谢胡的亲属。为了参加葬礼,许多人很早就从谢胡的家乡马拉卡斯特拉区赶来。斯坎德尔在仪式上宣读了悼词,也许是心情过于沉重,也许是想到寻找父亲的艰辛,他的声音不住地发颤,一些妇女则忍不住抽泣起来,现场气氛十分压抑。

仪式结束后,谢胡被安葬到自己妻子的身边。经过了那么多是是非非后,谢胡终于得到了安息。

畏罪自杀的间谍还是被迫自杀的反革命?

谢胡之死:无法解开的谜

关于谢胡之死,迄今还是一个谜,也许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但大致有以下3种说法:

一、畏罪自杀。在1981年2月谢胡死后,当时的阿劳动党主席霍查宣布他为“多国间谍”。根据霍查的说法,谢胡早年曾经受雇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南斯拉夫情报局,当总理后就与他们断绝了来往,但在1981年初,外国情报局突然向谢胡传达命令,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刺杀霍查。恰在此时,劳动党政治局开会批评谢胡的儿子斯坎德尔与出身不好的女子订婚,谢胡顿时惊慌失措,认为自己的阴谋败露,只好自杀。这种说法在当时十分流行,但事过境迁,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了。

二、迫于压力自杀。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霍查日渐衰老,变得多疑、残忍。他先后在文化界、经济界和军界进行了三次大清洗,许多人受株连。1975年,霍查突然宣布自己的得力助手、国防部长巴卢库为反革命和间谍,予以枪决。对于霍查的变化,谢胡内心忧心忡忡,生怕哪天轮到自己。在政治局对他提出批评后,谢胡认为霍查将向他“开刀”,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和儿女,他选择了自杀。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他的夫人———曾任中央委员、列宁高级党校校长的费切列特·谢胡和三个儿子都被投入监狱。谢胡夫人屈打成招,承认自己和丈夫策划反革命事件,被判处25年徒刑,并于1988年在监狱中凄惨死去。谢胡的大儿子也因受不住折磨而在狱中触电自杀。只有斯坎德尔和巴什基姆坚持了下来,90年代初被释放。

三、他杀。谢胡的侍卫长切诺在他自杀当夜一直守候在屋外,但没有听到任何枪声,这就证明了当时击中谢胡的子弹来自一支无声手枪。而后来现场谢胡手中握着的却是自己的手枪,没有装任何消音装置,一旦击发,屋里屋外都应该听得十分清楚。此外,谢胡当时床头还放着一封给霍查的长信,究竟内容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侍卫长还表示,他十分了解谢胡,这样一个性格坚强的人根本不可能自杀。

谢胡自杀之谜

1981年12月18日,“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从广播里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阿尔巴尼亚第二号人物、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霍查的亲密战友、任阿尔巴尼亚政府总理达28年之久的穆罕默德·谢胡“因神经错乱,自杀身亡”。消息一经传出,人们惊讶不已,议论纷纷。

霍查的“正式结论”

一年之后,霍查出版发行了书名为《铁托分子》的一本着作,书中对穆罕默德·谢胡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官方名义作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正式结论”。

书中称:谢胡1930年在地拉那美国人开办的学校里上学时已经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他后来参加国际纵队在西班牙作战,这期间又于1939年在法国当上了英国情报局的特务。1942年他回到阿尔巴尼亚,又成了为南斯拉夫效命的间谍,南斯拉夫主子还将另一名间谍费切莱特介绍给他作妻子。1944年阿尔巴尼亚解放时,谢胡又奉美国中央情报局之命,打入苏联克格勃。他在党内长期潜伏,寻找暗杀霍查、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机会。为此,他制订了三套方案以达到目的,这就是制造车祸、暗中枪杀和使用慢性毒药,并且付诸实施。

1981年12月16日晚10时,他的堂弟、同样充当南斯拉夫间谍的内务部副部长费彻尔·谢胡向他转达了来自南斯拉夫国家安全局的秘密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干掉霍查!”

第二天,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批评谢胡允许其子与一有海外关系的姑娘订婚,指责他犯了“政治性错误”。谢胡当时惊恐万状,以为自己的预谋已东窗事发,当晚夜不成寐,难破愁城。最后他认为自己难逃一死,不如舍己保家、舍身保名。他认为只要他自杀,党就会以“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传奇般的革命领袖”、“光荣的老游击战士和西班牙英雄”这些称号评价其一生,并且在遗书中向党建议,把“手枪走火”作为他的死因。这样,他的历史和他的亲属就都能得以保全。

谢胡夫妇将准备谋杀霍查用的毒药抛入厕所。18日凌晨,谢胡用自己的枪饮弹而亡。

以上的故事虽然能使霍查自圆其说,但却令人难以置信。

霍查继位者的说法

在阿尔巴尼亚发生剧变之后,霍查的继位人阿利雅辞职不久的1992年夏天,一些外国记者就谢胡事件采访了阿利雅。

阿利雅说,当时谢胡与霍查之间曾经发生过争论,但没有发展到导致矛盾激化的地步。

1981年9月,谢胡的儿子斯坎代尔打算与一个家庭有海外关系的女排运动员订婚,还准备移居国外,这个问题引起了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的密切注意,不过只是找谢胡谈了一次话,并没有拿到会上讨论,但要他就此事作出检查。谢胡立即向党中央上交了一封检讨书,并且要求儿子解除这门亲事。霍查本人也未深究,将检讨书退还给了谢胡。

在同年8月召开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代表大会上,谢胡仍被选进了中央政治局,表面看起来一切正常。然而在12月又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谢胡不得不在会上作出正式的书面检查。特别是在12月17日的会议上,问题变得严重起来,在长时间的会议中议题不仅涉及谢胡儿子的订婚问题,而且还对谢胡本人发难。许多人反映谢胡有着严重的个人品质问题,在同志们面前飞扬跋扈、专断行事,许多政治局委员在发言时都建议给予他党内记大过的处分。

那天,会议很晚才结束,本来霍查还要在会上讲话,因时间仓促决定推迟到第二天上午9时继续开会时再说,散会时霍查对谢胡说:“穆罕默德,同志们的意见你也都听到了,我相信你明天发言时,会考虑这些意见的。”

第二天早晨,阿利雅在家里接到谢胡的卫士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说谢胡自杀了。

阿利雅丝毫没有怀疑谢胡是自杀的,他立即把这个消息汇报给正在进早餐的霍查,霍查听到这一消息的最初反应是极为惊讶,他对阿利雅说:这怎么可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霍查让阿利雅看了谢胡过去的一些档案材料,这些材料原存放在卡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党内第三号人物,位置仅次于霍查和谢胡,已在此之前于1979年病故)的保险箱里,但钥匙在霍查的手里。

这些材料全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大约20页。

档案材料由何而来

霍查是如何得到这些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文字材料的呢?据阿利雅称,霍查曾经告诉过他,这些文件材料是某人在1964年送交阿尔巴尼亚驻维也纳大使馆的,此人还说,如果肯出钱的话,他还可提供一些其它文件材料。

当时,阿尔巴尼亚驻维也纳大使馆接到这些文件材料后,便直接呈交了卡博,卡博又转交给了霍查,霍查曾认为,这些文件目的是在阿尔巴尼亚上层领导中进行挑拨、制造分裂。霍查与卡博分析完证明谢胡是英美苏的间谍档案材料后一致认为,这是国外敌人的离间伎俩。但是,等到谢胡一死,这些档案材料又得到了利用。

谢胡死后,在1987年,阿利雅又收到阿尔巴尼亚驻阿根廷大使馆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一位不肯透露身份的美国人交来一份文字材料,证实1964年递交的那份文件材料所提供的“情报”全都是真的。阿利雅把此信向阿党中央委员会做了传达,此时霍查也已死去多年。

是自杀还是他杀

穆罕默德·谢胡“自杀”后没几天,一直在谢胡左右工作长达9年的其卫士长阿里·切纳,同谢胡的家属一起,以“投靠外国情报机构”的罪名被捕而锒铛入狱,度过了8年铁窗生涯。

1989年获释的谢胡卫士长阿里·切纳说:我发现,他在死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就意识到将要大祸临头了,他感觉到无时不在的威胁,觉得自己要么会被撤职,要么会不明不白地死去。他身亡的那天夜里,我一直在他的屋外警戒,我敢肯定地说,他不会自杀。

他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才被杀掉的,杀他的事肯定是蓄谋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75年,那时谢胡曾经同霍查吵了一架。从那以后霍查一直担心手下的右翼人士会对他下毒手,当时谢胡就被当作是具有自由化思想的右派,他可能在思想上确实右倾。后来在他家里的保险柜里发现了某国社会民主党的章程,大概是他1936年同他们共事时留下的,当时他正在西班牙作战。

谢胡被清除的更直接原因是政治局内部就继承权问题发生的争斗,考虑到霍查已年老多病,如不及早采取应急措施谢胡就会名正言顺地接班,霍查夫人涅米奇叶和阿利雅这一派迫不及待地要摊牌。毫无疑问,谢胡的死为阿利雅的上台铺平了道路。

没有枪声的枪杀

卫士长继续回忆说:那天夜里出现的一系列情况,都可以证明谢胡不是自杀。

17日谢胡回家后没有直接去卧室睡觉,而是来到书房给霍查打电话,说他对白天会上受到的指控感到震惊,并且当即要求去霍查家里去做解释,霍查以有人到他家吃饭为由立刻拒绝,只是建议谢胡把要说的话写成书面材料,在第二天的政治局会议上宣读。

12月18日清晨7点半左右,谢胡的长子弗拉基米尔用对讲机叫我到房里去。我小跑着进了屋,看到谢胡躺在床上,犹如在睡梦之中,他戴着眼镜,身穿白色衫衣、睡裤和袜子。床上仍然整齐不乱,在他的右膝上方的褥子上,放着一支手枪,不是无声手枪,而是马卡罗夫式手枪。谢胡生前一直把这支手枪同他的一支自动步枪一起放在他的保险柜里。谢胡因心脏中了一枪而身亡。

事发当天,阿尔巴尼亚内务部的人曾做了一个试验:把门窗关紧,用谢胡身旁的那支手枪打了一发子弹,枪声非常响,无论是在我们那天站岗的地方,还是在更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很显然,杀害谢胡的手枪,不是在他身旁找到的那支,而应当是另一支无声手枪。

如果谢胡是被人打死的,凶手是怎么进来的呢?

卫士长说,其实,有许多方法可以进入谢胡的住宅而不被人发觉。首先,可以通过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的地道,地道直通谢胡的房间,但这些地道不由我们守卫。其次,我们警卫人员只守卫谢胡住宅的前院,后院则是由霍查的卫队负责。

谢胡死亡之谜,归根结底还隐藏在他死前几小时写的一封长达30页的信中,这封信在他刚死时仍放在他的床头柜上,事发后立刻被其长子弗拉基米尔拿走了。谢胡一死,我立即给阿利雅打了电话,报告了所有情况特别还提到那封信。后来听阿利雅的司机说,阿利雅接完电话后马上去了霍查家,从那里他打电话给内务部长哈兹比乌,让他马上去谢胡家把那封信拿到手,哈兹比乌立即照办了。弗拉基米尔交出的那封信很快就到了阿利雅、霍查以及涅奇米叶·霍查的手中。值得庆幸的是,我之所以还有今天,就是因为没有看过那封信,而看过那封信的人几乎全都死了。(2009年12月18日扬子晚报)

附录19:

我国制成第一部完全国产化机器人

操作人员通过键盘发出指令后,桔红色的机器人便自如地旋转、伸缩着手臂,迅速准确地在一块钢板上进行弧焊表演。

这一潇洒自如地表演的冶钢1号机器人,1987年12月18日在北京通过了部级鉴定。

参加鉴定的自动控制专家认为,冶钢1号机器人是我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的机器人。在这之前制造的100多个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件和部分硬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北京钢铁学院科研人员经过4年努力,使这一机器人的硬件、软件、防振控制等全部实现国产化,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均达到八十年代世界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空白。据介绍,冶钢1号机器人具有人机对话功能,通过操作盘,一般工人都可以操作。

附录20:

1996——国际消除贫困年 

国际消除贫困年明信片

1995年12月18日,联合国举行特别会议,正式宣布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以促进全球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贫困现象。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表了主旨讲话,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行动起来,向贫困宣战。

加利说,目前,全世界有13亿人每天靠不到1美元生活。5年来全球贫困人口增加了3亿。

加利说,贫困是暴力犯罪、道德冲突和社会失序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迫切需要消除贫困的原因是贫困阻碍了民主的发展。民主的基础是平等,它赋予每个公民同样的参与政治的能力,但贫困剥夺了这个能力。

加利呼吁各国在1996年制定出一个消灭贫困的战略计划。他说,消灭贫困的运动与社会各界都有关,每个人都有责任支持这个共同的目标。

把1996年定为“国际消除贫困年”是1995年3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作出的决定。在这次会议上,1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在共同《宣言》和《行动纲领》等文件中表示要以果断的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达到消除世界贫困的目标,允诺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等目标列为当前和跨入21世纪的最优先项目,以确保全人类的福祉。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渐突出。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与贫困有关的其它原因,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死亡;每年还有300多万人死于肺结核、疟疾等可预防疾病。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在南亚居住着世界1/3的人口,贫困人口却占了一半。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拉美地区有近2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占拉美人口总数的1/3以上。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4年的29个增加到1994年的48个。发达国家的贫富悬殊问题日趋严重,贫困人口也出现上升趋势,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有1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附录21:

江泽民主席会见董建华 

李鹏向董建华颁发任命令

1996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江泽民首先祝贺董建华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他说,英国统治香港一个半世纪,历任总督都是英皇室任命的,从来没有咨询过港人的意见。你是一百多年来第一个由中国人担任的行政长官,这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真正体现,也意味着香港即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江泽民说,“一国两制”是我们既定的国策,不是权宜之计。从这次行政长官的选举,就可以看到中央在贯彻落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面的决心和诚意。今后我们在处理香港问题时会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决不会去干预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范围内的事务。他请董建华先生对此放心。他并表示,按照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要向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如果行政长官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中央帮助,中央一定会全力支持。

江泽民对董建华说,你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带领港人将“一国两制”付诸实践,史无前例,任重道远。他希望董建华先生不辜负包括600万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期望。他并表示相信,有祖国强大作后盾和600万港人的共同努力,“一国两制”一定会成功,香港的繁荣稳定一定能保持。

董建华对江主席在百忙中会见感到十分高兴,并表示,他这次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并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感到非常光荣;他一定尽一切努力,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的兴旺,做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