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试管成功的经验:谈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9:58
谈成长2011-11-24 23:59

着眼、入手、立身——与年轻干部谈成长


2010-08-29 作者:张柏林来源:求是理论网


任何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都是从年轻、单纯一路走过来的。虽然每人成长的速度和质量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对时代的呼声能够及时准确地去感知、将利益关系作为核心去把握、面对自身的矛盾不断去自醒这三个方面,是成熟的基本特征,也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一、从问题着——问题是时代的呼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强烈呼声,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突出问题。及时感知呼声,而不是麻木不仁;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是时代赋予各级干部的历史职责。    

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其自身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一个具有问题意识、能够提出问题特别是“第一次”提出问题的人,不论他能否解决这些问题,都是了不起的,甚至能够创造“划时代的功绩”。有时候,这甚至比解决问题还难、还重要。剩余价值的发现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功绩,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成果,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发现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问题是现实急需解决的矛盾。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曾说:“稳定压倒一切,但不去解决矛盾,矛盾就会压倒稳定。”改革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过程。

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和问题意识的人,总是能够根据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李瑞环讲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到领导集团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上去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到规律上找原因。”要不断研究新情况,不为常规、不为习俗所束缚;不为一路凯歌、连声喝彩冲昏头脑,不断发现和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潜在问题。在素质培养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是提高工作能力的前提。张瑞敏说过,看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但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青年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处处留心,多问几个为什么,系统地想点问题,日久必有所成。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特别上心,要做有心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浅尝辄止,望文生义,做管中窥豹的事情。要有一种追根溯源、刨根究底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注意力。不注意,就是自己鼻子下面的事情,也会视而不见。提高注意力,捕捉不应忽略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归纳提炼,这是成功的认识基础。要善于联系,把现象变成概念。联系可以发现问题,联系能够发现规律。大量历史和现实的事例证明,凡是善于思考和钻研的,提高的就快,反之就慢。人的差距或者说素质上的差距,其实就是这样拉开的。

二、从利益入手——利益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核心要考虑利益关系。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揭示出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那些抛开利益关系唱高调的政策、措施,也一定会让政策的制定者出丑。因此,我们在考虑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都不要离开利益这一根本的关系。只有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加全面,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时,就会更加切实可行,在干任何工作的时候就会更加务实,否则就会碰壁。李瑞环讲过一段话:我们有许多事情之所以没有办好,不少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不是因为思路不对,也不是因为原则不好,就是因为缺乏管用的办法,就是因为忘记了物质利益原则。过去,我们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憋足了气,使足了劲,想尽了办法,但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实行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把农业生产同农民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我国农业才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飞跃,被国际上称为一大奇迹。

那如何来处理利益关系呢?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利益立场。也就是说我们到底是为谁服务的,代表谁的利益。明确了这些,去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相处,我们的工作方向就不会有大的偏差。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标准就是一切站立在人民的立场上做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推翻沉重的三座大山,根本原因就是这个革命的纲领及其实施都是为着中国绝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奋斗。有了正确的立场,还要有正确的方法,那就是靠实践,靠群众。这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发现人才、造就人才最根本的途径。

三、以品格立身——内功决定你走多远

年轻干部要走的路很长,面临的诱惑很多,严格要求是最好的爱护,而年轻干部能否时刻保持自醒,这是决定你能否走得远走得顺的基本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自身的最大挑战。

一事当前先有锐气。这个锐气的实质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定性。遇到容易解决的问题大家都会解决,一旦遇到难以处理解决的问题,甚至是需要得罪人的问题,十个人里可能有九个人就往后撤了。那么,要选干部,剩下的那个人就是最合格的干部。如果他不但解决了问题,也没有把人得罪,化解了矛盾,那就是很有能力和水平的干部。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总会有硬事难事。我们先不说能不能解决好,先说敢不敢上、能不能痛痛快快地接受任务,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锐气。要克服畏难情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

把批评当作成长的良机。青年人应当明白,那些肯批评你的人,一定是对你不存戒心的人。你生活中谁批评你最多,可能是你的父母。他们为什么不去批评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没必要,好坏由他去。一个人能经常得到别人的批评,说明你诤友很多,说明人家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尽早成熟起来,还说明你能干事、干得多。因为不干事,肯定不会犯错误,也不会得到批评。能把批评当作自己进步的良机,而不是一听批评就跳起来,是青年干部成熟的基本标志。如果你光愿听好话,一挨批就泄气。领导对你说话就会拐着弯说,朋友也会跟你拐着弯说,你碰一次壁可能三、五年翻不过身来。自称为“天下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在他不断爬升的过程中,人们看到的是所有的监督机制都形同虚设,所有的批评都一律“失声”,李真也一天比一天地狂傲,直至彻底迷失。

把“吃亏”当作难得的历练。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家可能会碰到很多觉得自己“吃亏”的事情,比如自己干的工作成了别人的功劳,自己赢得的荣誉被别人占去,甚至是应该提拔自己的名额也落在别人头上。自己心里不平衡,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吃亏是福”这句老话并非是用来宽慰人的,而是有其丰富的生活逻辑:这里有一个眼前利益之“亏”和政治成长之“福”。说白了,就是要理清“大账”与“小账”的关系。有人说,现在有些年轻干部算盘打得太精,就怕吃亏。一提做事,首先想的就是对自己是否有益。遇到困难绕着走,不揽事、不干事,唯恐自己做事露了怯,给自己的形象减了分,时时刻刻算计“投入”与“产出”,绝不走“弯路”,更不会走“错路”,最终错失了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有的甚至栽了跟头,路子越走越窄,直到迈不动步。因此,青年干部强化一个人生的观念十分必要:能在艰苦的地方吃点苦,吃点亏,恰恰是长本事的关节点,是难得的人生历练。

当年毛主席对“抗大”的校训有三句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句话对我们今天的年轻干部来说,依然是至理名言。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而且要坚定正确;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样才能和工农大众打成一片,形成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各行各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听取团市委工作汇报时说:未来世界,取决于当代青年的素质。未来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当代青年综合素质的竞争。对于当代青年来说,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固然重要,但人们工作进步的最高动力是超越物质利益的高尚的精神追求。还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对此,北京大学首位村官吴奇修则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绝不是因为幼稚,而是精神上高度成熟自觉、内心足够坚持和阳光的体现。综合以上三段话,我的期望是:希望青年干部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精神上站立起来,成为精神和思想的强者,成为熟练运用“经济杠杆”而又不被“经济杠杆”所左右的人。


类别:修养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