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不孕不育挂科:脉管炎主要症状和体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7:05:53

脉管炎主要症状和体征

 

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患肢酸、胀、麻、木、发凉或发热、静息痛、足趾或连同足部出现坏疽、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中、小动脉(最常见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常为淡紫、青紫,可有瘀点或瘀斑,舌苔白润。脉象多见弦紧或沉涩。临床上将本病的发展过程分三期: 


    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 

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根据坏死的范围和程度又分为三级。
一级坏死:坏死局限于趾(指)部。 
二级坏死:坏死扩展至趾(指)关节以上。
三级坏死:坏死扩展至足背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上

 

 

脉管炎的防治

 

中医称脉管炎为脱疽,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痈疽篇中已有记载。全国各地均有发病,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多见,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于1879年才发现本病,此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病理变化研究,至1908年才始定名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至今已百余年。


  脉管炎的发病原因较复杂,一般因受寒冻过剩,外伤后引起血管、神经损伤;忧思或房劳过度,可使心、肝、肾、脾的功能失调,而导致经络、气血功能紊乱而发病。

 
  脉管炎分虚寒型、湿热型、淤滞型和热毒型。虚寒型初见下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或足底垫物感有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因小腿沉困、憋胀,距离越来越短,治疗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化淤通络。


  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

行走时下肢酸困、憋胀、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现肿块或结节,红肿热痛;患肢有时浮肿。治疗宜先清热凉血,继而化淤、散结、利湿。 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肤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脚端皮肤有淤点。治疗宜温经通络,活血化淤。


  热毒型表现为患肢疼痛,白天轻夜间重,肢体局部红肿,大便干

治疗宜清热解毒化淤通络。此类型大多指趾骨肌肉坏死,疼痛难忍,创面及易感染,此时寒热湿细菌毒素等侵犯脉络,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此时不宜单纯使用脉通、维脑路通等扩张血管药,宜中西医结合用中药清热解毒,配合抗生素促使炎症消退,再给以活血化淤的药物治疗。此时最好住院治疗。 上述各种类型的第三期均有出现肢趾端溃疡、坏疽的可能性,应注意创面的处理,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病灶极易繁殖细菌,引起感染机会较多,更应多加注意。

 

脉管炎的预防:寒冷季节宜注意身体保暖,尤其四肢。饮食、起居、房事有节,少吃不

吃黏性食物,如年黍米面、年糕、芝麻糖之类。不抽烟、不饮酒,心情舒畅,以饱满的

激情、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学习、工作。发现初期症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断,并积极治

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冬季要注意什么?

 

由于气温的降低,一些不爱活动的老年人会出现腿疼、肿胀。许多人会以为是受凉了,可我们要提醒大家,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是患了下肢血管疾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在这些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老年人,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血液灌注减少。简单地说是下肢的氧供应不足,以致活动后出现疼痛。此病初始阶段的症状为,患者在行走一段路程后因为下肢缺氧而出现疼痛,停下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变发展,行走的路程逐渐缩短。病变后期会出现足趾冰凉、以紫、感觉减退,最终发生溃疡或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那么如何在早期知道自己患有此病呢?

只要通过医院科学检查手段便能确诊。如果无创的下肢血管彩超、多普勒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有创的检查有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向血管中注入造影剂,医生可清楚地看到病变血管的范围及狭窄的程度,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在本病的治疗上,分为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包括戒烟,控制血脂,适当锻炼。手术治疗主要有内膜剥脱术和人工血管转流术。内膜剥脱术是剥脱增生的内膜,解除血管狭窄。人工血管转流术是用人工血管建立血流通路,维持下肢血液氧的供应。

引起腿痛的另一个高发病是下深静脉血栓形成。

冬季,由于天冷路滑,老年人摔倒造成骨折的几率明显增加,而摔伤后很容易造成血管创伤。骨折后需要限制活动,患者会出现血流缓慢,血液黏稠,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的出现肢体皮肤颜色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那就是肺栓塞。肺栓塞是因为下肢的血栓脱落,沿血流到达心脏后栓塞的肺的血管上,造成肺组织不能完成呼吸功能,甚至可致病人突然死亡。此病诊断比较简单,首先患者多有骨折或长期卧床史,同时具有上述症状,可通过下肢的血管彩超来确诊。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和祛聚。为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可在溶栓前先放置下腔静脉滤过器,使治疗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