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孕不育:天益社区 学术,思想,评论,学习,人文,演讲,大学,高考,留学,研考,休闲,公益,专栏, - 大学论坛 - 美国的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4:09
美国大学教育观察

别敦荣

美国有四年制本科大学2500多所,注册本科学生700多万。本科教育在美国大学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支撑着近300万在校生规模的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向下则是高中毕业生求学和两年制学院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首选通道。那么,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略作介绍。
1.本科教育被置于大学教育的中心地位
在哈佛大学2002届毕业典礼上,颁发学位时,首先颁发文理学院和各专业研究生学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各专业研究生院按成立的先后顺序由院长将学位获得者候选人介绍给校长和校董会等,候选人在指定的座位前全体起立,校长根据授权宣布授予候选人相应的学位。高级学位颁发结束后,最后颁发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分文学士和理学土两种。颁发学士学位时,哈佛学院院长亦将学士学位候选人介绍给校长和校董会等,大多数候选人在指定的座位前起立,部分候选人代表则离开座位,来到主席台前,校长也走向前台,授予他们学士学位,并宣布他们自此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男人和女人”。这是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幕,也是哈佛大学的重要传统。之所以学士学位获得者受到这样的特别待遇,是因为哈佛大学认为,“本科生教育在哈佛大学居于中心地位”。
哈佛大学如此,其他大学也不例外。学校不只是在毕业典礼这种礼节性场合表明本科生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是这样实践的。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由哈佛学院专门负责,商学院、政府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等都不开展本科生教育,只进行研究生教育。哈佛的本科生宿舍管理与指导实行导师制,导师一般要求具有教授的学术水平和资历,导师的配偶也要求能够承担学生指导责任,导师全家要求与学生同住宿舍楼。导师既要负责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要帮助学生解决学术方面的问题。导师可以兼任课程教学任务,但指导学生才是他们的“主业”。从事导师工作的教授的待遇比其他教授的待遇也高得多。美国各大学的学生工作部门摊子都较大,负责招生、注册、学籍管理、学生财政支持、学生指导等事务,院系也设置了学生顾问办公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大学教授一般都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特殊情况下经过批准可以只承担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与指导。教师都要求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在办公室办公(时间要公布),以接待学生来访。在这些时候,学生可以不经预约直接到教师办公室与教师见面,探讨学习及其他有关问题。博士生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很多大学被作为博士生学业要求的一部分),但博士生往往都有一定的专业工作经历,有的在学术上还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且修完了全部或大部分博士课程,即便如此,一般也是作为导师的助手从事教学工作的。
本科教育不但是大学教育的中心工作,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关于本科生发展的研究很多,在一些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课程中,本科生发展是核心课程之一。一些全国性研究机构把本科教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经常有重要研究成果产生。各州高等教育管理与协调部门在评估大学办学效率的指标体系中,本科教育是重中之重。各大学自身的政策与计划研究办公室大都重点研究本校本科教育问题,为校长和校董会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2.本科教育的基础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自19世纪后期以来的又一重要传统,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详尽的通识教育计划。在美国,通识教育一般被定义为主修和副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传统上,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等。在当今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全球化和国际化愈益加强的时代,通识教育的范畴也相应地得到了拓宽,很多大学都将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的教育包括进去了,并在通识教育中融入了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理念,更注重通识教育的整合性、目的性和确定性。如洛杉矶加州大学1998—1999年修订后的通识教育原则就包括了普通知识、整合学习、公民教育、文化多样性、经典原著学习、智能教育等。
通识教育的实施形式有多种,这些不同的形式都是各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或经过专门委员会充分研究后确定的,具有鲜明的本校特色。但概括起来讲,最普通的形式还是核心课程。多数大学根据自身的通识教育理念,组织一组或多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或限制性选修。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维、数量思维、科学与社会分析等领域;斯坦福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概论计划、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与数学领域、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世界文化、美国文化和性别研究等领域;波士顿学院的核心课程包括艺术、历史、文学、写作、数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神学、多元文化10个方面的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要求则是核心科学课程、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课程、限制性理工选修课程和实验室工作。各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生教育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具体要求则相差很大。如哈佛要求本科生修满32门课程方可毕业,其中16门课程为主修专业课程,8门课程为核心课程,8门课程为任意选修课程。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学习,第三年开始则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识教育的课程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经过研究,精心挑选、组合而成的。如波士顿学院核心课程研究小组经过长达两年的多方征求意见和深入研究后,于1991年6月向学校提出了重组核心课程的建议,内容主要包括核心课程的学科分布与特征和成立学校核心课程开发委员会及其组成方式等。该研究小组提出的核心课程的特征主要是:(1)持久性问题讨论;(2)重视学科历史;(3)重视学科方法论的教学;(4)重视将写作融入课程教学;(5)包含多元文化的观点;(6)关注学生的道德观与实践。根据这些要求,研究小组精选了10大学科领域的15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供学生选修。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是教授和高级讲师,教学效果经评估是优良的。之所以这样,都是为了确保通识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3.本科教育的学费“随行就市”
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步入低潮,政府因财政吃紧,削减了对大学的拨款,慈善家们也捂紧了口袋,大学的财政收入减少。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科研及其他活动,一些大学不得不或忍痛裁员,或降低教职工工资,或减少招生,或增加学费。哈佛大学是美国大学中财力最雄厚的,今年也不得不靠增收学费来保证各项开支。2001—2002学年(9个月)一名本科生的学费是25050美元,加上住宿、伙食、书本等各项开支一共需要42570美元;但2002--2003学年(9个月)一名本科生的学费则涨到了26300美元。
由于大学的性质、学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等相差很大,各大学的收费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私立大学,尤其是知名的私立大学,像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收费都比较高,公立大学收费比较低。公立大学对本州学生和他州学生的收费也不一样,对本州学生的收费要低得多。如阿莫赫斯特麻省州立大学今年对本州本科学生所收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共计10327美元,比去年增长2.2%,而对外州来校就读的本科学生相同项目所收费用达到18880美元,比去年增长2.8%。为此,一些相邻的州为了维护学生的利益,减少学生到其他州的公立大学上学的学费负担,经过协商相互给予那些跨州上学的大学生享受本州学生的待遇,或对等承认学生在原大学所修课程学分。
美国大学教育收费不菲,但人们并不觉得上大学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和各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财政支持。在哈佛大学,每年接受各种财政支持的学生在70%以上,麻省理工学院接受财政支持的学生达到75%。美国联邦政府今年向大学生提供的财政资助达到670亿美元,各州政府也都有自己的大学生财政资助项目。如加州大学生奖学金项目,每年资助30261名加州大学生,奖学金用于支付大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书本费、交通费等。除各种奖助学金和学生贷款外,政府还对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实行减免税政策。各大学一方面提供奖学金,奖励学业优秀和有各种特长的大学生,另一方面提供众多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挣上学所需的学费。在很多大学,几乎每一个办公室里都聘用了学生助理。正是有了这些资助措施,所以,美国大学生的生活过得不是那么沉重。

二、本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
美国大学没有一个适用于全校全体本科生的统一的教学计划,也没有一个适用于各院本科生的统一的教学计划,甚至没有一个适用于各专业本科生的统一的教学计划,他们所称的教学计划是一个由各类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所组成的、具有很大弹性的、适应本科生各种学习需要的、庞大的课程体系。大致而言,一所大学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低年级本科生所必修的核心课程计划、高年级学生应当主修的专业课程计划以及其他供学生任意选修的课程计划,有的大学还有不占学分的课程计划、培训课程或活动计划,由学生自愿参加。各大学的核心课程计划通常都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几大基础学科领域的数十门课程,学生根据对不同学科领域课程选修的规定,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规定学分或门数的课程,作为自己的核心课程计划。如斯坦福大学要求本科新生在1人文入门计划、2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与数学领域、3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4世界文化、美国文化与性别研究等四大领域修满9门课程,在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与数学领域选修3门课程,但其中2门课程不得同属一个学科领域;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选修3门课程,其中必须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选1门课程。这样一来,即使同时入学且在相同学院或学系或专业注册的学生,所修的核心课程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各大学的专业课程计划一般为三、四年级本科生所开设,通常分为初级专业课程和高级专业课程两类,选修高级专业课程之前,必须修满初级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学分或课程门数。有的大学要求学生选修高级专业课程后应写出本科毕业论文,或在专门组织的高级研讨班上发表自己的发现与见解。有的大学在专业课程计划中也列出专业核心课程或课程组合,要求学生必修或限选。对于任意选修课,学校一般不作具体要求,凡本校开设的课程都可以选修。当然,有的课程本身附加了选修的条件,学生如果任选,也要达到相应的要求。任选课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选读,为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培养兴趣服务,也为高年级学习专业课打基础。因此,可以说大学没有针对某一个年级或某一个专业大学生贯通整个本科四年学习过程的教学计划,每一个大学生的教学计划都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择的各类课程所组成的,具有对学生个体的适应性,但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在一届学生毕业时,一个专业的毕业生所修的全部课程可能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的。各大学对学生转换专业持十分宽松的政策,只要学生提出申请,一般都能满足,学生还可以多次转换专业。当然,转换专业后,就要按所转专业的要求来选修专业课程。美国大学本科生中有很大比例的继续教育学生、从其他大学转学来的学生以及从初级学院或社区学院升上来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来自于开设了大学低年级课程的高级中学毕业生,对这些学生的教学计划,学校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教学大纲在美国大学本科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门课程都有详细的充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是作为备案存档的主要教学文件,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主要指南。有的大学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录入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在学校网页上公布。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一般只有在学校注册的学生才可能获得相关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上网查阅。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要求、教材、参考书目、参考资料和本门课程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等。教学大纲由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编写,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发给学生。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授课,学生按照教学大纲预习和复习功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得随意更改教学大纲所列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否则,在学期结束时的课程评价中,教学组织或完成教学任务情况就可能难以得到积极的评价。不同课程的教学大纲尽管在编写体例上大致相同,但详略不同。由于每一位教师对教学要求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不同教师所编的教学大纲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只有5、6页纸,有的达10多页;有的对教学内容只列出每次课的主题及必须阅读的主要文献,有的则不仅列出每次课的主题,而且列出具体将要讨论的各种问题,甚至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是经常变化的,有的教师每一轮授课的教学大纲都不一样,都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学术界的新进展,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或调整。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通常一门课程教师都要列出至少2至3本专业书籍作为教材,在教材之外,教师还要列出数目不等的教学参考书和数十篇或更多的相关报纸、学术期刊的论文。有的教师将重点论文或一些著作中的重点章节编辑成册,或通过书店或通过院系办公室向学生出售,收回成本。有的教师还在教学过程中印发一些新的论文或资料,确保教学能够跟上学术的新发展。在教师建议阅读的材料中,有关专著达到36本之多。教师在每次上课时还为下次课带来一些复印的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所以,一门10几次课的课程的阅读量非常之大,有人说一堂2.5小时的课的阅读材料可能需要20到30个小时才能阅读完。因此,美国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课后大量的时间都用在阅读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上,因为如果不读完全部或大部分的阅读材料,就很难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很难参与小组活动,很难完成每次课后的作业,也不太可能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课程考试,即使勉强通过了,也很难得到好成绩。
教材的供应与管理是市场化的。一般每所大学都设有一个教材书店,专门负责教材的采购、供应与管理。学期开始时出售教材,学期结束时收购学生用过的教材。所以,书店里的教材不仅有新书,而且还有往届学生用过的旧书,当然新书和旧书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一般差价在1/3或1/2。教材书店只供应本学期所需的教材,一学期过后,书架上都摆上了新学期要用的教材。
三、课堂教学
1.教室“灵活机动”
本科教学的教室有大有小,但多数教室是中型的,可容纳20到30人上课。教室的设备也有所不同。学术报告厅一般是固定的桌椅,阶梯式,有的呈半圆形。我看到有的房子并不是不规则的,但也被装修成扇面报告厅。报告厅的教学设备比较齐全,配备了多媒体设施、投影仪等。中小型教室桌、椅都是可以移动的,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灵活组合。这些教室里有的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的安装了闭路电视,但都有投影仪。黑板是各类教室必不可少的,有的还放置了白板,有的教室里两面墙上都装上了黑板。
美国大学的教学班规模通常都不大,除有的学术报告的规模较大外,一般课堂的规模在20到30人。如果有更多的学生选修某一门课程,就可能分班上课。所以,有的教师一学期可能承担一门课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不过,这并不是很重的教学任务。美国大学教师每周的教学时数一般要求至少6课时,所以,一名教师通常都要承担两门课或每周6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有的资深讲座教授科研课题较多,研究任务很重,每学期也必须至少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桌椅是灵活的,所以课堂也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来讲,教师们比较喜欢圆桌会议的形式,即使是在配备拐手椅的教室,教师也较多地让学生呈弧形坐在自己的周围。这样能够方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也便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如果安排分组讨论或小组工作,学生们就顺势移动桌椅,在教室的各个方位形成不同的组合,开展小组工作。
2.课堂生动活泼但井然有序
据调查,美国大学83%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尽管如此,讲授法并不是教师们使用的惟一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讲,在一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会穿插使用答疑、小组工作、读书报告、社会调查、实习、实验等教学方法。就教学技术而言,在使用传统的板书、幻灯、投影等技术设施的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开始为教师们所普遍采用。在第一堂课上,教师都要将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以方便师生通过e-mail进行交流。有的教师不仅通过PowerpointPresentation向学生授课,而且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不过,现在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一门课程的全部课堂教学的教师还只是极少数。一些大学正通过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更新网络设施、开展新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和典型经验示范等方式支持和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技术。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大致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和回顾上一次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本次课学习内容介绍、要点讲解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信息等。在讲授结束后,教师通常都要安排讨论或小组工作等活动。小组工作可能是仅次于讲授法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通常将一个教学班分为三到四个小组,课堂上组织小组工作时,可以是按这三、四个小组开展活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分组。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提出问题供小组讨论,或布置案例由小组研究,或由小组汇报课前布置的课外小组工作的结果。这时学生开始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解答老师、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介绍自己的看法和相关经验,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的参与通常都非常积极,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参与较少的,外国留学生一般发言不多。
不论是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出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提问已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一景,教师也十分欢迎学生提问,哪怕是在讲授中,教师也会不时地询问学生是否有什么问题。教师并不在意自己的讲授为学生提问所打断,相反,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到学生清楚、满意为止。正因为课堂上有较多的师生问答交流,所以,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活跃。
每一次课结束前,教师都要针对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布置学生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包括有关教材的章节和重要论文、研究报告等。正是这种承上启下的安排,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有备”而来,师生都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交流解决各种问题,使教学富有成效。
3.教师考学生,学生评教师,各尽其责
考试仍然是美国大学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有人认为,美国大学的考试过多,让学生疲于应付。不仅有例行的期中、期末考试,而且有的课程还举行月考,有的即使不举行月考,教师也会布置一些需要上交的作业,且这些作业的好坏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成绩。考试的方式有当堂闭卷考试、开卷课后答题或撰写课程论文等,在课程考试中采用口试的较为少见。学生一门课的最终成绩往往由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几部分构成。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期中、期末考试情况,教师都要将评阅意见及时告诉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由于美国大学在一些主要宗教节日和政治性节日都停课放假,有的课程遇上节日就要停课,所以,各门课程的期中考试时间有先有后,但期末考试时间则是统一的,通常利用一学期的最后一周的课时进行课程考试。采用当堂闭卷考试的,当堂答题,当堂交卷;开卷课后答题或撰写课程论文的,往往在一周前公布题目或要求,最后一次课时交卷。学生对考试成绩非常重视,因为各门课程成绩综合后的优劣,将决定学生能否评优,能否享受某些特殊的待遇。比如,有的学校允许高年级学生修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波士顿学院还允许学习优秀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同时选修研究生课程。
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除了考试以外,就是课程教学评价,由全体修课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课程教学评价一般在最后一次课的前一周上课时进行,教师在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也就是完成全部课程教学内容后(因为最后一次课是考试时间),留下5到10分钟,发给学生统一印制的课程教学评价表,由学生填写。评价表既有选项题,也有表述填充题,但都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填写。波士顿学院的课程教学评价是这样进行的。教师将评价表发给学生之前,要选出一位学生志愿者,他(或她)负责将学生填好的评价表收集起来装袋并封好后,直接交给系主任办公室。教师发完评价表和填表铅笔后,即离开教室,学生独立填写评价表,互不讨论,互不交流。学生志愿者收齐评价表后,即装袋密封,然后连同填表铅笔一并交给系主任办公室。波士顿学院的课程教学评价表包括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回答,主要问题是该教师的长处是什么,该教师应该如何改进教学。第二部分是选项题,主要选项内容是该教师可以评为哪一等级(优秀、很好、好、可以接受或差),该教师能定期接待学生来访吗(是或否),该教师有否缺课现象(有或无),在学校教学手册和注册资料中关于该课程内容与方法的介绍是否清晰(是或否)。第三部分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14个问题,如课程组织是否良好,教师是否清楚明白地解释资料,作业是否对学习很有帮助,教师对教学是否负责,教师对课程内容是否充满热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敏感,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心学生,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是否公平,等等。第四部分也是选项题,包括8个问题,分5种程度,学生选其一。主要问题有:每次上课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是否必要;这门课是否有助于你获取实际信息、掌握有关原理和概念、获得学术技能、获得实用技能、人格发展;教师在课外是否提供帮助;与其他相同学分和学时的课程相比,这门课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等。第五部分是留给教师提问的。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补充回答,学生可以在这部分所留空间予以回答;如果没有,则不必填写。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的理念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理念基于这样的信仰: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学生需要指导以达到目标,学院有责任和义务把他们朝标志一个人受过良好训练的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引导。
但是核心课程与其他一般教育的教学计划不同,它不限定学生达到象精通名著课程那样的知识广博程度,或消化一定的信息量,或总览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而是将本科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学科领域内的主要知识方法介绍给学生。它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各种门类和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能够获得多少不同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是如何的运用,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尽管核心课程的学科内容是不同的,但从强调特定的思维方式的意义上讲,每个领域或分支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是平等的和相同的。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分有六类:
一、外国文化
二、历史学
三、文学与艺术
四、道德推理学(伦理学)
五、自然科学
六、社会分析

一、        外国文化
14.印度社会政治学
17.当代中东的思想与变迁
19.权力与宗教:西班牙语系文学中的人物冲突
21.从1923年至今法国的电影与文化
22a. 法国社会的讽刺幽默
23a. 德国文化:从Kaiser时代到纳粹时期,1890—1939
26.东亚的工业化进程
28.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与文化
30.通过文化锻造民族:德国从路德到康德以及后康德时期
34.南美文明
40.近东古代文化遗产
46.加勒比群落:社会经济变迁与文化适应
48.文化大革命(中国)
56.东欧犹太人生活
60. 越南的个人、社区和国家
62.中国的家庭、婚姻、亲属关系:一个世纪的变化
31.文学革命:德国
50.非洲资本主义的危机
66,天安门广场
相关课程:历史学 A-13。东亚文化的传统和变革:中国
                 A-14.东亚文化的传统和变革:日本
                 A-21.1850年以来的现代非洲
                 B-64.古巴革命,1956-1971
文学与艺术 A-24. 基础小说:拉丁美洲的民族浪漫

二、历史学
A-12.当代世界的国际冲突
A-13.东亚文化的传统和转型:中国
A-14.东亚文化的传统和变革:日本
A-17.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学
A-18.20世纪的科学与社会
A-21.1850年以来的现代非洲
A-23.墨西哥的民主、平等与发展
A-34.美国的医药与社会
A-40.十字东征军以来的中东和欧洲:关系与洞察
A-42.西部欧亚大陆的民族(Nation)、国家(State)与帝国(Empire):俄国罗曼诺夫家族统治时期(1913-1991)
A-68.  现代中东的建设与改造
A-70.国际史:19世纪
A-74.当代中国的连续性与变化:当今世界的中国与台湾大陆
A-76.1870-1990年的德国:从统一到再统一
A-78.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
A-        80. 冷战
A-1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家不平等的历史根源
A-70.强权大国的世界,1870—1990
A-78.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东欧(1772—1991)
相关课程:外国文化14.印度社会政治学
          外国文化26.东亚的工业化进程
B-11.十字东征军时期
B-13.Charlemagne与中世纪文明的诞生
B-18.  新教徒改革运动
B-19.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
B-35.法国革命:原因、过程和结果
B-42.美国内战:1861-1865
B-46.达尔文进化论
B-47.法律批判运动的危机,1880-1940
B-53.20世纪的世界大战与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
B-54.20世纪的世界大战与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
B-60.法国的没落与复兴(1934-1946)
B-61.军事法庭与公正诉求
B-64.古巴革命,1956-1971:自我辩护
B-68.美国与越南:1945-1975
B-70.  欧洲1945-1990:从分裂到联盟
B-56.俄国革命
相关课程:外国文化48. 文化大革命(中国)

三、文学与艺术
A-12.亚瑟王的故事
A-13.中世纪的骑士浪漫
A-14.乔叟
A-16.  被文学毁坏的生命:小说的阅读主题
A-18.童话,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
A-19.希腊传奇文学的魅力
A-22.诗、诗人、诗集
A-24.基础小说:拉丁美洲的民族浪漫主义
A-35.悲剧与人类冲突
A-40.莎士比亚与早期戏剧
A-41.莎士比亚与后期戏剧
A-46.城市与小说: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也夫斯基
A-48.现代犹太人的文学经历
A-54.美国身份
A-32.从苏格拉底到莎士比亚的友情的对话
A-58.现代美国文学和文化的民族特色
A-60.叙述艺术的方面和形式
A-62.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语言、文学与帝国
A-64.美国文学与美国环境
A-66.美国的古代神话
A-68.凯尔特文学传统中的诗人和诗集
B-54.从莫扎特到拉威尔的室内乐
B-55.歌剧:音乐与戏剧的视角
B-64.交响乐的世纪:从1820年到1914年的管弦乐
B-65.维也纳音乐:现代主义的起源
B-75.1950年以来的作曲
B-77.音乐的世界:非洲
B-42.祭坛上的艺术品
B-69.贝多芬与音乐风格的转变
C-14.希腊文明里的英雄的概念
C-16.印度文学与祭祀仪式里的再生与因果报应
C-18.印度神话、意象与朝圣旅程
C-20.爱尔兰神话与长篇小说里的英雄
C-22.拉丁中世纪时代的欧洲文化
C-25.中世纪舞台
C-28.圣像——祭神——文章:读中世纪俄国的文化
C-30.俄罗斯人学习阅读的方式与内容:俄国文学的提升
C-37.圣经与它的译者们
C-43.中世纪法庭
C-49.当代视角的文化中国
C-51.革命与倒退:俄国先锋派艺术的繁荣与衰退
C-55.  超现实主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先锋派艺术与政治
C-61.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
C-63.  耶路撒冷: 神圣的城市
C-45.德国从魏玛时代到纳粹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相关课程:历史学B-19. 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

四、道德推理(伦理)(Moral Reasoning)
19.现代主义与极端主义
20.公正
28.伦理学与国际关系
32.推理与评价
33.伦理问题
40.孔子人本主义:自我修习与道德共享
50.政治、道德与法律上的公共与私有
52.财产权:道德与法律
54.“如果没有上帝,一切都是允许的:”有神论与道德推理
56.自我、自由与存在
13.现实主义与道德主义
34.道德完美主义
38.自治与疏离
48.伦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五、自然科学
A-15.动力学与能量
A-16.相对论与量子物理
A-17.天文学展望
A-20.从炼金术到粒子物理
A-27.机率、必然与有序
A-24.动态地球
A-29.光本质与物质
A-30.大气
A-33.凝聚态物质与建筑
A-35.宇宙中的物质
A-36.太阳与星体的观察
A-37.变化的地球表面
B-15.生物进化论
B-16.生命史
B-17.天文学展望
B-23.人体机理
B-29.人类行为生物学
B-34.地球的环境与资源
B-40.树木与森林植物学
B-42.人类适应性的生理学
B-44.视像与大脑
B-46.分子生物学与生命结构
B-48.从DNA到大脑
B-50.海洋学
B-53.海洋生物学

六、社会分析
10.经济学原理
11.关于人本质的概念
28.文化、疾病、医疗:社会医学的跨文化比较
34.语言知识
36.宗教与现代化:文化革命与世俗主义
38.社会阶层
46. 关于政治的思考:理性选择的方法
48.人类学与历史上的用途
50.城市革命:考古学与早期国家的调查
52.        大变革
54.美国社会与公共政策
56.孩子与他们的社会世界
42.生物、文化与人类发展
44.个人与社会的责任:社会心理学展望
相关课程:
外国文化62.中国家庭,婚姻与亲属关系:一个世纪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