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痛经:【转帖】灯谜的法门(上)、(下)篇|墨香文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0:48:35
灯谜的法门(上)、(下)篇  
灯谜的法门(上)
要学会猜谜,首先必须了解灯谜的构成及扣合手法等,也就是要了解灯谜的法门。
  
第一节 灯谜的特点和构成
  
一、 灯谜的特点
灯谜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千百年来历久不衰,这是因为灯谜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文学性
一则灯谜寥寥数字,却能分条立案,独立成章,是一种简短的“微型文学作品”。许多谜作取材于历史故事和古典文学作品,又常采用诗词文赋或成语作为谜面,即使自撰谜面,也讲究遣字造句,注重文采。

2、知识性
灯谜篇幅虽小,但天地宽广,大至宇宙,小至原子,上通天文,下达地理,古今中外,学涉百科,包罗万象,世间一事一物,无不可以成为谜材。通过猜谜和制谜可以积累知识,扩大视野,授知于课堂之外,寓教于娱乐之中。

3、教育性
灯谜除了文学性和知识性外,还能起到教育作用。它能团结人民,教育大众,弘扬正气,鞭笞歪风,激发其爱国热情、报国之志,能提高思想觉悟。

4、趣味性
趣味性是灯谜的灵魂,是灯谜魅力之所在。谜趣来自构思奇巧,别解浑成,变幻莫测。三言两语之中,机关巧设,耐人寻味,于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让人因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会心一笑,拍案叫绝,恍然顿悟,谜趣横生。

5、群众性
灯谜因为短小精悍、流传迅速、兴味浓郁等特点而为男女老少所喜爱。灯谜活动开展方便,不为时间和空间所限制,逢年过节,华灯彩笺,击鼓鸣锣,更能激起一阵波澜。新中国成立之后,地方谜协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工矿学校谜组星罗棋布,加之当今媒体和网络的高度发达,为灯谜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灯谜这一国粹文化已、植根在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
  
二、灯谜的构成

一则完整的灯谜,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它们依次是:

1、谜面:是一条灯谜的主题内容,又称“题面”或“谜题”,一般由精炼的短语、韵文、诗句、或字词组成。
  
2、谜格:是为了扣合谜底而设计的辅助规则,是对谜底变化的补充说明。
  
3、谜目:是指所要猜射事物的属性、分类范围和数量。
  
4、谜底:是指根据谜面、谜目及谜格所猜射出来的目标答案。

在构成灯谜的四个部分中,谜面、谜目、谜底三者最为重要、缺一均不可,被称为灯谜三要素。而谜格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而设定,有的灯谜需要用格,但有的却无须用格。

例1、 一旦结案必惩治(谜面)
数学名词一(谜目)
判定定理(谜底)

例2、 撼其军心,然后图之 (谜面)
[卷帘格] (谜格)
(四字医学用语)(谜目)
服时摇动 (谜底)
  
第二节 灯谜的法门(上篇)
  
灯谜是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对联之外的又一种文学艺术。灯谜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具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它主要是利用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或汉字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会意离合而成的。一般来说,灯谜大致有四种体裁,即会意体、增损体、象形体、拟声体,它也被称作“四大谜体”。现将灯谜扣合上的四种方法分别概述如下:
  
(一)、 会意体
字义扣合法这种谜体,主要是从字词的意思去揣摩,根据文字多义的特点,用“别解”的方法扣合谜面,完成由面求底。一般称之为会意体,即文义推敲法。

常见的会意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运典法:
顾名思义,猜射此类灯谜必须从谜面领悟典故入手。在灯谜中使用典故,通常取故事为题材的“事典”和取语句为为题材的“语典”;两种。运典谜一般应该采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取材于古典小说、诗词、戏曲、轶事、史实、名人传记等较为常见。猜射运典谜,能扩大知识面和观察事物的视野,并能从中得乐趣。谜例:
(1).骊山烽火戏诸侯(县名二)烟台、博乐
此谜取典于《东周列国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2).包胥哭秦庭(军事用语一)申请退伍
此谜典出《东周列国志》,申包胥恳请秦国发兵打退伍子胥的吴国部队。

2. 正扣法:
这是猜谜时常用的一种会意法,即通常所说的“正面会意法”。它是依照谜面所示的内容,正面领会其含意,直接推敲出谜底。其谜底虽也产生别解,但底面意思相近,扣合比较平顺,因而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谜例:
(1).熟能生巧(唐诗篇目)长干行
(2).独生子女一枝花(歌星)单秀荣
(3).翻眼一瞟孩子王(宋词一句)白了少年头
  
3、反扣法:
此法与正扣法相反,猜射时不从谜面的正面去想,而是通过对谜面进行反面或对面的联想会意来得出谜底,即所谓的反面会意。此类灯谜谜底对谜面虽是“反其意”,然而在整体上仍不失谜面所要表达的含义,仅是通过“反扣”来达到“正扣”的目的。谜例:
(1).伪劣商品可调换(四字常用语一)好不容易
(2).读新书,读好书(成语一)不念旧恶
(3).职位卑微顾虑多(服务器名字一)上官无忌

4.分扣法:
即分段扣合法,要求将谜面上的词句,分成几段,然后按谜面的意思逐段扣合,求出谜底。此法常用同义、近义词置换的手段。谜例:
(1).鲁迅全集(曲艺形式)山东快书
谜面分成三段“鲁/讯/全集/”,分别扣“山东”、“快”、“书”。
(2).百年松树,五月芭蕉(成语)粗枝大叶
“百年松树”会意“粗枝”,“五月芭蕉”会意“大叶”,各自相扣成谜。
(3).一封公函(隋唐演义人物)单雄信
“一封”扣“单”,“公”扣“雄”(别解为性别),“函”扣“信”。

5. 抵消法:
用“抵消法”猜谜较易掌握,因其特征十分明显,即谜面或谜底上有可以互相抵消的字或词,通过抵消之后使谜面或谜底变得简单。此类灯谜一般分为谜面抵消和谜底抵消两种类型。谜面抵消的较容易猜射,但谜底抵消的较难猜射。谜例:
(1).啤酒厂出酒 (字一)碑
谜面中“酒”字自我抵消,再把剩下的“啤”和“厂”两字合成“碑”字。
(2).凤凰岭上凤凰游(《桃花源记》一句)便得一山
谜面中“凤凰”一词自我抵消,剩下的“岭上”“便可得到一个山字”。
(3).无颜见江东父老(泊号三)小霸王、没面目、小摭拦
谜底中“小”字自我抵消(遮拦),剩下“霸王、没面目”来扣合谜面。
(4).闰六月(中药三)莲蓬、茯苓、省头草
谜底中“省头草”即是将谜底中的“莲蓬、茯苓”的草字头消去,剩下“连逢、伏令”来扣合谜面。
    
6、归纳法:
此法是将谜面上的各种因素、条件进行概念上的归并或数量上的积累,然后在谜底中归纳体现出来。谜例:
(1). 游遍三山五岳(北京名胜一)八达岭
(2). 上游、中游、下游(无线电名词)三波段
(3). 桃花江、牡丹江、芙蓉江(现代画家一)华三川
  
7、问答法:
此类灯谜采用谜面设问,谜底作答的方式,比较生动有趣。谜例:
(1).马谡何以失街亭?(京剧一)定军山
此谜同时运用了运典的手法,典出《三国演义》。
(2).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歌曲名一)血染的风采
谜面为流行歌曲“血染的风采”中的歌词,下一句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3).读书该抱什么态度?(学科名一)应用力学
解谜时须顿读成:应/ 用力学。这里的“应”,即“应该”,别解为肯定词了。

8、漏字法
拾遗补缺法,谜面中故意将一句完整的词句遗漏掉个别字,猜谜者就要专门从谜面上这些被遗忘的字词上去用心猜,把这些遗漏、残缺的部分找出来,再配上适当的衬字,这些衬字多为否定或摒除意义的字,如遗、缺、少、无、落、漏、失、掉、节、省等。
(1).金银铜铁(江苏地名)无锡
五金是“金、银、铜、铁、锡”,底句解作:有了金银铜铁,还缺少了锡。
(2).根、茎、叶(水果名)无花果
“根茎叶花果”是植物的五个组成部分,现在谜面上没有了“花”和“果”,谜面自然是“无花果”。
(3).旦净末丑(计生用语)少生
京剧五种角色为“生旦净末丑”,谜面漏掉了“生”,即“少生”。

9、承启法:
“承启”是“承上启下”的缩称,此类灯谜对谜底有特定的要求,即底句必须与面句是上下文或者有承上启下的内在联系。猜这类灯谜,要熟悉古文、诗词中的名句或历史典故等知识。谜例:
(1).先国家,后集体(外国影目一)第三个人
(2).笑问客从何处来(五唐一)生小不相识
谜面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上一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
(3).此曲只应天上有(外影目二)在人间、绝唱
谜面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赠花卿》,下一句是“人间能得几回闻”。
(4).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一)无与伦比
谜面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赠汪伦》,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
(5).鸳鸯瓦冷霜华重(家具一)独睡凉床
谜面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下一句是“翡翠衾寒谁与共”。
  
10、借代法:
“借代法”是灯谜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根据谜面词语的提示,用于之相对应的近义词、同义词或异称等取代谜面中可互相称代的词语,从而猜出谜底。这是会意体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可供借代的,有的是表述同一事物的词语,有的是虽不相类但又相关,可在谜中互相代替的词。借代的范围无所不包,如人名、物名、文学作品、历史朝代、天干地支、时间、方位等。谜例:
(1).同盟领袖是中山(古女一)文成公主
孙中山名为孙文,用“中山”借代“文”。全谜解释为:孙文成了公众人的领袖(主人)。
(2).二月春风满金陵(游戏名一)剪刀石头布
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名篇《咏柳》中有“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名句,故谜界常用“二月春风”借代“剪刀”;金陵人称“石头城”,此处也属借代;“布”是“布满”的意思。
(3).荐食客于平原君(成语一)引人入胜
平原君是春秋战国时四君子之一,名为赵胜,此处借代其名“胜”。
(4).未入灯谜之门(成语一)羊落虎口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对应也是灯谜中常用的借代材料,“羊”和“未”属第八位上的对应。
(5).别提孩子多高兴(作家连作品体裁)莫言小说
谜底中“说”通“悦”,属通假借代。谜底别解成:不要说小孩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