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真琴百度云链接:解密辽沈战役 林彪执掌东北帅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27:46
   解密辽沈战役 林彪执掌东北帅印  

2010-10-10 19:18:55|  分类: LZ 林(1)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www.stnn.cc/culture/reveal/t20060314_1652 ... 2009-5-26 -

       研究辽沈战役,不能不谈林彪;谈辽沈战役中的林彪,又不能不谈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辽沈战役的隆隆炮声已沉寂五十多年了,毛、林的关系依然是个较敏感的话题。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曾被人们颠来倒去,执论之不同,有如天渊之别。

  近二十年来,对林彪的评价渐趋公允。1983年陈云曾说:“林彪作为四野的司令员,在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不必否定。”1985年,杨尚昆在《红军长征》等史料丛书编纂工作会议上强调:“林彪,他最后走上了叛国的道路。但不能因为他叛国,就对他一概否定,而不作全面的、历史的评价。林彪在中央苏区、在长征路上,打日本,特别是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还是有功的。”至此,“林彪在东北战场是有功的”遂成定论。九十年代初公演的电影《大决战》第一部中,林彪也完全是一个正面形象。但要说清楚林彪在东北战场的“功”到底有多大,就必须搞清楚林彪在辽沈战役时期与毛泽东的关系。李建国的《辽沈战役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用功颇深,《辽沈战役研究》谈毛、林的关系,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林彪出任东北局书记和战锦州。

林彪是如何执掌东北帅印的?

  中共七大后,中央即决定派林彪去山东。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毛泽东指派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9月,赴任途中的林彪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去东北。林彪于是出关,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10月31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林彪为总司令。此时,中共赴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达二十人,其中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是中央委员)。东北局成立时,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东北,林彪是军事工作的第一把手,彭真则是党政工作的第一把手。1946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做出决定,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集所有正职于一身,彭真则退任东北局副书记、民主联军副政委。这无疑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人事变动。

  首先,是毛泽东的信任。毛泽东对林彪的信任始于井冈山时期。当时内部斗争的核心是关于党的领导问题。毛泽东主张党管一切,实行党的绝对领导。而一些人认为这是家长制,是“书记专政”。就连朱德也认为前委管得太多、权力太集中。一时反对毛泽东的人占了上风,毛泽东不得不提出辞去前委书记的书面意见。当日,林彪就写信给毛泽东,明确地反对毛泽东离开前委,而且要求毛泽东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些人的错误思想。当时,林彪是惟一写信支持毛泽东的人,加之林彪在反围剿中表现突出,毛泽东对他的好印象就更加深刻。以致长征途中,林彪对多走路不满意,又写信给毛泽东,提出由彭德怀出任前线指挥时,毛泽东还以为林彪是受了彭德怀的鼓动。对于林彪经营东北,毛泽东表现出高度的信任,他曾明确地对罗瑞卿说:“受任于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只有林彪去了才可以把东北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统一起来。”

  其次,出于毛泽东统一指挥权的考虑。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对于战略的集中指挥一直高度重视,认为在战略层面上指挥权不协调、不集中是有害的。而当时东北局领导在如何建立根据地问题上恰恰不能形成一致意见,分歧的双方就是林彪和彭真。这种工作上的分歧是正常的现象,至于林彪在“文革”中以此诬陷彭真等人,那是后话。不过,在当时毛泽东看来,东北局一、二把手之间的不协调显然是一个大问题。他必须在彭真与林彪之间作出选择,结果天平倾向了林彪。根据一些人的研究,毛泽东在选用战略区首长时,有四个原则:其一,要有统领千军万马的指挥才能;其二,要有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其三,在军队中应有很高的威望;其四,要立过赫赫战功。用这些标准来衡量,1946年在东北的林彪无疑是最佳人选。彭真长期从事白区工作,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但在军事指挥实践上,却无法与林彪相比。

  再次,就是林彪去东北后出色的工作实绩。他对和战问题,一直不抱任何幻想,立足于打;在根据地建设问题上,与毛泽东的主张不谋而合;在作战方针和作战原则上,也符合东北我军的实际;在前线作战,且战且退,不放过在有利条件下歼灭和打击敌人。特别是放弃锦州决战和成功指挥四平撤退,更显示了他作为军事指挥员的过人之处。

锦州之战的历史真相

  关于战锦州问题,人们了解的情况一般是这样:毛泽东要求林彪南下作战,攻打锦州一带,封死东北大门,而林彪则主张打长春,拖住东北敌人。攻打长春失利,林彪在毛泽东的督促下,南下攻打锦州,途中听说蒋介石在葫芦岛增兵,又产生动摇。由于罗荣桓的劝阻,加之毛泽东电令措辞严厉,方下最后决心,攻打锦州。林彪在蒙古草原折戟沉沙后,“战锦”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了他一贯反对毛泽东的重要罪状。。

  在辽沈战役形成的过程中,对于东北地区的战略构想,林彪与毛泽东是一致的,或者说,林彪是完全赞同毛泽东意见的。这个构想就是:“封闭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1948年初毛泽东曾电报林彪以此构想征求林及其他东北领导人的意见,林彪回电明确表示:“我们同意与亦认为将敌堵留在东北各个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出关增援,这对东北作战及对全局皆更有利,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但在如何堵住国民党军队撤出东北这个问题上,林彪与毛泽东有分歧。毛泽东的构想是,东北我军的作战方向是向南,打义县至滦县一带,切断北宁路,关闭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陆上退路”。“而林彪的想法是不必截断东北敌军的退路,不必关闭东北大门,只需抓住吉林、长春之敌,国民党东北军队也难下撤离东北的决心。也就是说,毛泽东是想用“卡脖子”的办法,林彪则是想用“拖尾巴”的办法。

  这种分歧不能说明林彪对毛泽东是如何不服从,而只是体现了毛、林二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战略方针的认识。战场指挥员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作战方法,从而得出一些与上级领导不同的结论,这是正常的现象。林彪去东北之后,也曾有两次违背毛泽东的意志:一次是1945年11月,毛泽东要林彪在锦州地区与国民党军队决战,实现中共军队独占东北的意图。而林彪的意见则是放弃锦州,避免决战。第二次是1946年4月,毛泽东电令林彪死守四平,寸土必争,而林彪守到五月,即先斩后奏地放弃了四平。对于这两件事,毛泽东不仅未与计较,反而于1946年5月致电林彪:“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挥权,统属于你,不应分散。”表现了对林的高度信任。那么1948年的林彪再次与毛泽东出现分歧,不愿南下作战而执意打长春,有没有道理呢?历史已经证明,长春之敌未被歼灭,确实是蒋介石难下撤离东北决心的原因之一,也是卫立煌拒绝执行蒋介石命令撤退沈阳主力于锦州的理由之一。

  毛泽东同意了林彪攻打长春的想法。林遂于1948年5月下旬发动了攻打长春的战斗。攻城历时一昼夜,国民党军队损失五千人,中共军队亦损失两千人。过多的伤亡影响了东北中共军队纵、师指挥员的情绪。攻打长春遂告失利。

  此后,就攻打长春问题西柏坡与东北有多次电文往来。毛泽东、朱德详细地询问了攻城情况,还向林彪、罗荣桓等人介绍了徐向前指挥临汾作战的经验。从毛、朱的意见看,他们是希望东北军队能够攻占长春的,也就是说,毛泽东同意林彪攻打长春之时,的确也希望能够通过林彪的战法完成辽沈战役。这一次,现实却未往林彪所预想的方向发展。

  从逻辑上说,林彪认识到长春不好打之后,并不因此就会以为锦州好打。攻打长春失利后,他的初步打算是一方面对长春的国民党军队进行长围久困,另一方面打来自沈阳的援敌。但卫立煌竟然未发一兵一卒救援长春。于是,情形成了这样:一方面攻不下长春,另一方面又无援可打,东北军队主力被牵制在长春地区,与长春守敌形成僵持局面。而这种局面正好符合蒋介石用一座孤城“钳制共军大批主力南下”的意图。

  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员,林彪不会看不出这种局面于己方不利。犹豫至七月,林彪主持召开东北局会议,认为执行毛泽东关于南下作战的方针有利。林彪作战立场的转变,一则是为摆脱长春地区的僵持;另一个原因,就不能不说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强大影响,因为南下作战毕竟是毛泽东指示过的战法。这也就是说,即使林彪决定南下作战时,他对攻占锦州的战略认识,还是被动的。

  1948年7月20日和22日,林、罗、刘电报毛泽东,决定南下作战。毛泽东回电予以肯定。至此,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实质问题在理论上已经解决了。值得一提的是,林彪在战锦州之前还曾于8月、10月两度犹豫,8月给中央的电文还对关内的兄弟部队提出了一些不适当的要求,此时毛泽东对南下作战问题已态度强硬,回电驳斥直用“很不对”、“甚为轻率”等语词,林彪因而警醒,承认了错误。10月的犹豫是因敌情变化,蒋介石在葫芦岛增兵。此次罗荣桓据理力争,主动说服林彪及时改变主意,从而将作战目标继续定在攻打锦州上。那么,在作战方针决定之后,林彪为何又产生动摇呢?首先,林彪对大城市攻坚战有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他曾于1947年夏季和1948年5月先后指挥攻打四平、长春,均告失利;其次,林彪对毛泽东提出的“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心理准备不足;再次,由于情况变化,形势也的确越来越严重。好在东北战场的林彪背后,站着强大的毛泽东。

  辽沈战役以中共军队全胜告终,林彪也因此奠定了其作为中国军事家之一的历史地位,但林彪在“战锦”问题上的表现,是否也在毛泽东的心里投下了一些阴影呢?毛泽东于1963年写下的《吊罗荣桓同志》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是否包含了对林彪的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是否又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某些影响呢?这是一个很难说清的话题。                                                                         

                                                                                                                                     苏  之        200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