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劳动局电话:【三国三十六计赏析】—擒贼擒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4:23:09
',1)">',2)">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计名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前山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军之中统帅是灵魂,地位举足轻重,擒得贼首,贼兵自然必败,整体力量瓦解,就像龙离开大海到陆地作战而面临绝境一样。
擒贼擒王实质是抓主要矛盾。凡事都有许多方面,多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必然不同,能抓住关键的方面,其他方面也就迎刃而解。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东汉未年两次党锢之争;宦官将何进诱入内宫杀害;王允、吕布谋董卓;诸葛恪、孙綝被刺; 诸葛亮收伏蛮王孟获之心;几次谋杀曹操事件的发生;张飞收伏严颜后,入西川一路顺利;司马懿斩掉公孙渊父子,诛灭曹爽家族;等等,都是擒贼擒王的实用战例。
乐文谦疾谋孙权
武将的用计是计不象计但很精彩。
看看乐文谦疾谋孙权。
孙权自赤壁鏖兵后,久在合肥,与曹兵交锋,大小十余战,未决胜负,但一直不敢逼近合肥下寨,只是离城五十里屯兵。
有天, 得知程普领兵将赶到,孙权大喜,准备亲自出营劳军。忽又得知鲁肃先到,孙权赶紧下马站在路上等待。
鲁肃见孙权下马站在路上等待, 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见孙权如此厚待鲁肃,很是惊异。
孙权请鲁肃上马,并辔而行,悄悄问鲁肃:伙计, 我下马相迎,足以显示你的重要吧?
鲁肃回答说:不一定。
孙权又问:那要如何才能显示你的地位?
鲁肃说:等到你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我鲁肃站在旁边名书竹帛当秘书,这才是显矣!
这个马屁可拍得孙权舒服极了, 抚掌哈哈大笑。
没想到孙权高兴过了头,自以为真的很快便会总括九州,克成帝业.  一听到曹魏合肥守将张辽差人来下战书, 马上大怒:张辽还想欺我吗!知道我的救兵程普来了,故意使人搦战!明日我不用新军,大战一场!
第二天, 两边布成阵势。孙权金盔金甲,披挂出马;左宋谦,右贾华,二将使方天画戟,两边护卫。曹军阵中,三员大将全装惯带:中央张辽,左李典,右乐进。
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孙权绰枪正要亲自出战,太史慈挺枪骤马抢冲出去。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这时,曹阵上李典对乐进乐文谦说:对面戴金盔的就是孙权, 抓住他,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
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孙权兵阵边缘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孙权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将画戟遮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将戟杆望马头上打。
突袭未成, 乐进回马便走,宋谦从军士手中夺一把枪追赶过来。李典看得真切, 弯弓搭箭,瞄准宋谦心窝里便射,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乘势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散奔走。
张辽望见孙权,骤马赶来。看看快要赶上,刺斜里撞出一军,为首大将程普, 截杀一阵,救了孙权。张辽收军自回合肥。程普保孙权归大寨,败军陆续回营。孙权见折了宋谦,放声大哭。
孙权勇于认错, 边哭边说, 是孤之过也。从今当改之。
但人的心智一乱, 确实容易出错, 孙权同样如此。
不一会,太史慈入帐请示孙权:我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后槽对张辽有怨恨,今使人来传过信来,想以举火为号,晚上刺杀张辽,以报宋谦之仇, 我想出兵为外应。
孙权因伤感宋谦之死,急要报仇,不假思索, 马上同意了太史慈引兵五千,去为外应。没想到张辽太历害了, 临阵前抓住了纵火造乱的后槽, 并设伏恭候太史慈, 最后, 这一仗连太史慈的命也搭了进去, 正可谓祸不单行。
马孟起恶缠曹操
曹操在征马超的时候,两军对阵。马超及其西凉兵非常勇猛,于禁、张郃、李典先后都敌不住马超,西凉兵一直冲杀过来,操兵大败。
马超、庞德、马岱在阵中杀得正过瘾,突然发现了曹操在中军阵中,于是三人引百余骑军士快马直入中军来抓曹操,曹操被逼得夹在乱军中逃跑。
跑着跑着, 听得后面的西凉军大喊:穿红袍的是曹操!
曹操惊慌,赶紧在马上脱下红袍。
一会又听到后面大喊:前面那个长着胡子的是曹操!
曹操马上又取出佩刀将胡子割掉。
追兵又有人将曹操割了胡子的事告诉马超,马超又令人叫呼:短胡子的是曹操!
曹操听到后,赶紧扯住旗帜的角围住自己的颈部,落荒而逃了。
马超乱军中记得擒贱擒王, 足见有勇也还有谋。
但这个故事毕竟只是罗贯中戏剧的一个脚本, 切莫当真。
庞士元西川遇难
刘备、庞统在收西川时议取雒城。庞统一路由魏延作先锋,取山南小路进兵;刘备一路由黄忠作先锋,从山北大路进兵。临行前刘备关照庞统,将所骑的白马交由庞统骑。没想到刘备的关怀断送了副军师庞统的性命。
庞统军在落凤坡进入了刘璋大将张任的埋伏圈。张任放过魏延的前锋部队,见到了庞统的主力后,认定骑白马的是刘备,于是只望白马将军放箭。可惜三十六岁的凤雏庞统先生就这样代刘备而去了。正应“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庞统的英年早逝,让三国的隐士水镜先生的断言大跌身价。
水镜先生曾经说:“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意即得到诸葛亮与庞统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安定天下。刘备两人都得到了,可庞统却战死了,事后的诸葛亮也没为刘备安定天下,只不过巧取一片同宗兄弟的基业,偏于一隅当了个"土"皇帝。可见,隐士的断言其实也并非那么神 ,关键是事在人为。
邓士载速降阿斗
擒贼擒王最大成果奖归于邓艾,其擒获了蜀主刘阿斗。
魏之钟会与邓艾两路大军伐蜀, 孔明的弟子、蜀国大将军姜维扼守剑阁,钟会受阻不能前进,正议退兵, 另谋他策。邓艾探知阴平无兵把守,路途虽险,却是最安全之地,便向钟会献计: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径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再乘虚就取剑阁, 可获全功。
这是“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的一条妙计,也是个大好战机, 可收到擒贼擒王的最佳效果。
当时,  钟会听了邓艾的计后虚应说: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等候捷音!话虽如此说,心里却有点笑邓艾不智。钟会背后对人说: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
邓艾也看出了钟会的不屑之态, 但坚定信心。回到本寨,拨兵选将,拿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士精神, 乘虚往取成都 ,开始了一次艰难的擒贼擒王之旅。
邓艾命令儿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只携带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自已则领兵三万,带好干粮绳索等随后进发。
当年十月从阴平小道进兵,在巅岭峻谷之中走了二十余日,共七百余里的路程,都是无人之地。由于沿途安扎数寨,陆续屯兵, 快到成都时,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进到摩天岭,马不能走了,邓艾步行上岭,见儿子邓忠与开路壮士尽在哭泣。邓忠告说: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无法前进,一切都白费了。邓艾大声激励:大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如何能退呢?于是继续鼓励诸军士,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冒险功成, 富贵共享。
邓艾命令将士先将武器等撵下山去, 然后带头取毡布裹住自己,滚下山去。其余将士有的跟着滚下, 有的攀木缘崖,鱼贯而下。集中起来赶到江油,蜀国守将马邈马上投降。邓艾又驱兵至涪城。城内官吏军民以为天降神兵,也尽皆投降。
一路向成都进攻, 只有诸葛亮的后代、蜀卫将军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打了一战, 父子双亡。还有刘阿斗的第五子北地王刘谌杀掉妻子儿女后, 在祖庙自杀。至于刘禅同志吗, 邓艾军队刚到成都,便率领太子及诸王、群臣六十余人,绑缚住自己, 带着一付上好的棺材,出北门十里迎姜维而降。
邓艾扶起阿斗,亲解其缚,焚其棺椁,并车入城。
后人有诗叹曰:
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
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
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
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邓艾乘虚而入,势如破竹, 擒贼擒王, 大获全功。
曹孟德当朝诛凶
一军之中统帅是灵魂,地位举足轻重,擒得贼首,贼兵自然必败, 整体力量瓦解,就像龙离开大海到陆地作战而面临绝境一样。
擒贼擒王实质是抓主要矛盾。凡事都有许多方面,多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必然不同,能抓住关键的方面,其他方面也就迎刃而解。
东汉未年两次党锢之争;宦官将何进诱入内宫杀害;王允、吕布谋董卓;诸葛恪、孙綝被刺; 诸葛亮收伏蛮王孟获之心;几次谋杀曹操事件的发生;张飞收伏严颜后,入西川一路顺利;司马懿斩掉公孙渊父子,诛灭曹爽家族;等等,都是擒贼擒王的实用战例。
但能深刻领会擒贼擒王深意的,可能还要数曹操。
从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都,到建安二年底,曹操和汉献帝度过了“蜜月期”后,逐渐有了矛盾。始初,皇帝和公卿大臣刚从危险、饥困中脱出,能够解决温饱已是万幸,对曹营是比较感谢的。曹操也为汉献帝建好了宫殿,供应起朝庭所需一切钱财,并且重新举行了国家祭典。生活安定后,年轻的献帝想像模像样掌握实权当个皇帝,那些公卿们也开始要权力、要排场。而曹操在政治热情上,首先关心的是社会秩序的重建,民众的生活,国家统治权的安定,对他而言,皇权只是一项工具。因此,曹操对献帝的尊重,“功利”立场大于“理念”立场。再加上曹操为了日常生活上不受限于朝延,从建安二年起,长期住在洛阳,很少到许都去晋见献帝,又逐渐使曹营中的文武官员对朝庭也较冷淡。但军政大权始终掌握在曹操手中,因此,汉帝和曹操的矛盾逐渐加深。
有次,汉献帝干脆直接向曹操表示:“君若能辅助我治理天下,请尊重我的权责和地位;若不能,我愿意让出皇帝之位,让你全权处治!”当时,曹操脸色骤变,伏地谢罪,立刻请求退朝。以后,曹操尽量不上朝,有事由荀彧代为沟通。在击败袁绍,统一华北后,更长期驻在邺城的营寨,很少回到许都来。正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而曹操又只想效周文王,不想与汉献帝决裂,因此,在这种政治风暴中曾出现过几次谋害曹操事件,对手想擒贼擒王杀害曹操瓦解曹氏政权。但曹操倒也处理得很好,几次都只诛元恶,尽量减少打击面,既保全自己的优势,避免树敌太多,又确保了在外用兵征战的精力和时间。
建安四年出现了我们在打草惊蛇章节中说过的董承事件。董承是故太后董氏的侄子。当年何进一举歼灭董氏集团后,董承到处藏匿,最后由司隶军区中董重的军团加以庇护,才幸免于难。董卓入京后,念董家同宗之谊,大量起用董氏家族,董承获重用。董卓遇刺后,其所属军团全部归董承继领。汉献帝娶其女为贵妃,更是尊称董承为国舅。当时,董承可以说是汉献帝身边的唯一战将。
当年的董承事件,是由19岁的汉献帝“血书密诏”开始的。献帝用一条素绢写上血书秘密给董承,要其组织力量诛灭曹操。于是董承联络了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皇叔刘备,马超的父亲马腾等人,策划阴谋欲害曹操。但没想到,这个阴谋很快就被曹操查出。由于尚未付诸行动,少人参与,哪些人是站在董承这一方的,必定相当难以追查。为了不把自己与献帝之间的间隙过分扩大,曹操根本不追究董承密谋的原因,只把责任完全推给董承、王服、吴子兰等公卿大臣并夷其三族;外番方面的责任则完全推给了刘备一个人,并宣布即刻加以声讨;同时将董贵人处死。
董承事件使献帝的正宫伏皇后深为恐惧。据说董承事件幕后主角原为皇后之父伏完,伏皇后实在无法忍受曹操的暴行,在董承事件后,曹操离开许多不久,又暗中写密函给她的父亲伏完,请他设法联络忠于皇帝的公卿大臣,密谋再除掉曹操。伏完在接到密令后,非常头痛,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又要他来主持阴谋,实在令他为难,何况有能力对抗曹操的大臣几乎微乎其微了。但伏完又很珍惜这件密函,不忍毁掉,想以后找到机会再除掉曹操。就这样将近过了十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伏完得病去逝,密件被保留下来。
建安十七年,荀彧自杀而死后,邺城与许都关系迅速恶化,曹操的密探在偶然机会搜到了这封密件。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冬十一月,曹操下令御史大夫郗虚持节收皇后玺绶,并以华歆为副,勒后入宫,搜捕皇后,并把伏皇后下监牢缢死。这里,曹操也只擒了王。
',3)">
⊙当你把脚印留在我家园,你就走进了我的心田里,我会用感激的目光注视你,紧追寻着你离去的足迹,把幸福与快乐给你带去。五象之鹰图书馆祝你开心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