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科手术: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09:57
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下)
作者:王荣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1    更新时间:3/13/2006


    对写作和口语交际来说,课程内容往往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活动设计的最基本要求,是要有明确的指向,集中地体现相对单一的课程内容,从而有效地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与反思性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活动
反思性的课程内容所面对的,是学生已经沉浸其中的口语交际类型,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我们曾用“走路”来比方。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的种种缺憾,并不是因为缺乏实践,相反倒是由于过多的实践,由于过多地实践了“乱穿马路”,乃至习以为常。为唤醒缺憾的意识,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活动,原则上不应该是日常生活简单搬移,而应该是能与日常生活拉开一定距离,从而使习以为常的生活“陌生化”。
从工商管理者培训的经验看,主要的活动方式是游戏。工商管理者培训也提供了大量的经典游戏可供我们借鉴,这方面的材料目前我们在书店里很容易找到。
能够造成“陌生化”的第二种活动方式,是“讲故事”,讲曾经发生过的与学生生活经验能沟通的真实故事,也包括学生讲述自己(即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相关经历。故事的主题应该是不成功的交际,或者现在回想起来有缺憾的经历,而不应该是“高人”的“交际艺术”。需要破除一个束缚,有些教师以为,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是学生在课堂里交际,比如问候,必须是学生进行问候的活动,比如赞美,必须是学生进行赞美的活动。这是不对的。我们已经说过多次,学生在问候时的缺憾并不是因为不会问候,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有些场合需要问候,学生在生活中缺少赞美别人的举动,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赞美,而是缺少赞美别人的意识。母语课程的日常口语交际教学,绝不应该自以为是地去教学生在生活中原本已经学会的东西。反思性的课程内容是唤醒问候的意识、唤醒赞美别人的意识,而这并不一定需要学生在课堂里练习问候、练习赞美。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里开口讲话,并不等于一定是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学生在课堂里不练习、不表演他们已经会说的话,也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第三种比较理想的活动方式,是观看真实生活中交际实情的教学录象,别人的或自己的。可惜目前我们缺少这样的资源,也缺乏合法地获取这种资源的手段。一个变形的方法是有意制造一个事端,让学生信以为真,然后观察(原貌记录)学生的交际活动,作为教学中的分析对象,也可以有意识地观察(原貌记录)学生课中、课间、课后的交际活动,选出可以作为教学分析对象的材料。这里又需要破除一个束缚,有些教师以为,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活动,就一定要发生在教室的外边、学校的外边,比如到商店去购物、在大川前做导游、在家的客厅里接待客人。这也是不对的。什么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沉浸在其中所度过的时间。谁都知道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在课堂里度过的,怎么这反而不是日常生活了呢?日常生活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校生活,“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校报工作”、“如何使我们的告示板更富吸引力?”等等,都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真实话题。
    反思性课程内容的要义,在于引起反思,对自己真实的口语交际行为进行反思。我们认为,目前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反反复复出现在课堂中的做客、待客、指路、问路、看病、打电话、接电话等等,由于缺乏应有的反思性课程内容,很少能起到反思的效力,因而往往不值得采用。而且,大量看起来是把日常生活搬进课堂的口语交际,其实是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了的,本质上缺乏生活的真实性。看一个课例片段:
                       
                文明之星拌我行(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待客”活动)
    小华:谁呀?
    客人:是我,你爸爸单位的王叔叔,找你爸爸有点事。
    小华:哦,是叔叔呀!快请进!
    小华:请坐。我先给您倒杯茶,您稍等。
    客人:这孩子真是有礼貌,谢谢。
    小华:王叔叔,您喝茶。
    客人:谢谢。
    小华:王叔叔,我爸爸去奶奶家了,估计快要回来了。您找我爸爸有啥儿事呀?
    客人:一点儿私事。
    小华:哦,那您就先等等吧。
    ◎(简介:小华陪王叔叔聊天等爸爸回来)
    客人:时间不早了。小华,要不我先走吧,你爸爸回来,请他给我来个电话。
    小华:好的。他回来我一定转告他,您慢走。
    客人:小华,你这么小就会有礼貌地使用文明语言待客了,真是个讲文明的好孩子。请回吧,再见!
    小华:再见!(微笑送客)
   
    稍加注意就可以看出,上述课例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实际上是现实生活的变形模拟(提纯、改造、虚构),本质上不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李明洁把这类活动,归类到“戏剧”而定名为“即席表演”,这是很有见地的。即席表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表演者要投入,力求像真的一样,另一方面,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清醒地知道这不是真的,是在表演。戏剧表演的要义是把戏演好,而演好戏的前提是表演者要把自己变成戏剧中所扮演的一个角色,而将这个角色的言语行为与日常的“本真的我”相隔离。即席表演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用武之地,但主要用在形成性课程内容的教学中。
关键是把表演当表演,而不能把课堂里表演性的“口语交际”当作日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像我们现在这样,真(生活原貌)假(课堂中的表演)不辨,甚至以假代真,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将课堂里所表演的“口语交际”与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割裂开来——口语交际的课里一套讲话,口语交际课之前和之后又是一套讲话,这样的结果相信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
也许我们在上面举过例的“会话打断”可以看出一点苗头来:
首先是“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话题。什么是“必须能激发兴趣”的话题呢?那就是能把学生卷入其中的话题,该教案例举了“体罚、毒品合法化、公共场所吸烟”。如果是我们语文教师,也许可以选“作文批改”作为话题,一方主张不批改作文,另一方主张必须批改,然后我们对这件涉及我们自身的事进行辩论,我们也自然也会把它当作切己的事情“投入”到辩论中。这样我们看到了第二个要点,这是一场真实的辩论,在教室前面面对面地坐下的两个同学是在真实地讲自己真实的话。学生是在演示而不是做戏。第三个要点,这里有表演的成分,即对生活原貌的变形,那就是发言的规则——“不管他们如何激动,必须等对方说完之后才可以发言”,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不太可能发生。而之所以变形,是为了造成“陌生化”的效果,从而凸显出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第四,学生的演示,是片段的,而不是像演戏(比如上面的“待客“)那样完整地从头演到尾。换句话说,活动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二)与形成性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活动
形成性课程内容所面对的,是学生相对陌生的口语交际类型,主要是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或正式场合的口语交际,我们曾用“开汽车”来类比。不会开汽车,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会进行正式的讨论,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缺少这种讨论的环境,人们很难自然地形成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最能满足形成性课程内容教学需要的活动,可能是上面提到的“即席表演”。李明洁的《口语交际新视点》有一个很好的样板: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教务会议”的练习。
情景:你们学校的教务长要召开一次教务会议。原因是:副科老师提出意见,认为他们的课时越来越少,有时因为要给主课让时间而不能保证按照教学计划上课,他们的效益和就业机会都受到威胁。教务长因此举行该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若干音乐老师、若干美术老师、若干常识老师、若干主课老师、教务长、校长助理和教学委员会委员(包括任课教师代表、行政管理代表和学生代表)。
练习:
(1)    考虑一下副科老师面临的处境。这些处境决定了他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话语策略?
(2)    考虑一下教务长和校长对这次会议有什么期望?
(3)    将拥有共同利益者组成小组。如:音乐老师组成一组或者副科老师组成一组,教务长和校长助理组成一组等等。并依据分组讨论各组需要陈述的立场和理由。
下面是“答辩会”
情景:教务办公室里一切准备就绪。教务长向大家表示欢迎,并简要地介绍了这次会议的目的和发言要求。接着要求第一组代表发言……
练习:
1、 把教室布置成会议室。
2、 各小组再活动一次,为报告作最后准备。
3、 举行会议。发言过程一般不可以打断(除非时间太长)。一个代表发言结束后,可以接受教学委员会的提问。
下面是“内部磋商”
情景:最后一组代表报告结束以后,教务长对大家表示感谢。他宣布暂时休会,他要与校长助理和教学委员会进行内部磋商。
练习:各组开展讨论。
(1)    教师组:本组的报告内容如何?报告的手段和效果如何?哪几点还需要进一步阐述?根据刚才其他组的信息,本组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
(2)    教务长一组:哪个组的报告更有说服力?哪个组的意见不具有说服力?为什么?
(3)    各组为结束会议准备口头补充材料。
    “最后决定”
情景:再次把教室布置成会议室。所有人再次入场。教务长宣布由教学委员会代表主持余下的会议。
(1)    各组作补充陈述。
(2)    教学委员会做总结陈述。包括对各组意见的概括和最后的讨论决定。
(3)    在刚才的练习中,你们复习了讲解、报告和议论等口语交际活动。所有的同学都在活动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请按照以下几点对你们的经验进行总结和评估。
/哪些同学的角色扮演较为成功或不很成功?为什么?
/你们在倾听别人发言时有什么感受?你跟着他的思路了吗?
/说话的姿态和动作表情如何与人物吻合?
/哪一组的配合较为默契?为什么?
     
    上面的案例是个大单元设计,根据我们现在的课时安排,在教学中可能需要组织相对短小的“即席表演”活动。组织“即席表演”活动的要点,可能是两个:
(1)话题是正式的,而且是虚拟的。这跟反思性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活动正好相反。
    (2)活动中的关注重点不在于具体的结论,而在于口语交际的行为。这区别于“真实”的讨论。
上述两点,是相互制约的。如果学校决定下星期去旅游,这星期的口语交际课就把“到哪里去旅游”作为讨论的话题,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真实的话题很容易使学生卷入其中,因而他们更关心结果,在争得结果的讨论中一般不会去注意口语交际的行为问题,也难以注意。换句话说,即席表演要遵守“戏剧”的规则,而不宜与“生活”混同起来。
    在口语交际实践中,有不少教师“教”采访的办法,是让学生模拟性采访,比如让学生去“采访”某位任课教师。这也不是一个好主意。模拟性的采访最好“戏剧化”,也就是说,学生扮演采访者,而那被采访的教师也需要进入“扮演”的角色,比如有意地答非所问,比如拒绝回答问题反而态度傲慢地教训采访的学生,比如喋喋不休地自顾自讲述等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从采访的模拟中学到怎么采访。
     
                   (三)与技巧性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活动
    技巧性课程内容所面对的,是需要满意地达到(艺术)效果的口语交际,我们曾用“登台亮相”来比方,典型的类型,是诵读和戏剧表演。人际间沟通和组织中的沟通,为了获取某种特定的效果,也需要技巧,但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一个独立领域的口语交际,一般不宜将这些技巧的传授作为课程内容,尽管有时也会附带一些技巧性的成分。
与技巧性课程内容最相适应的活动,是“实战”。比如戏剧表演,那必需是一场真正的演出;比如诵读,采用让学生录音并参加评比(计入语文成绩),或朗诵比赛,效果会显著提高。再比如“介绍”,如果所追求的是满意的效果,那必需是一次真正的介绍,比如向参观学校的贵宾介绍班级的情况,向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们介绍班级本学期的学习情况等。有许多教师参加过“普通话考试”,那一定明白满意地掌握标准“普通话”的技巧,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参加过“公开课”比赛的教师,也一定明白什么样的活动最能提高“上课”的“技巧”。
只有“实战”,才能激发技巧上精益求精的欲望,才能“发现”那些看起来细小而实际上影响效果的因素,才能感受到满意技巧所带来的成功喜悦,才会痛感技巧的疏忽所造成的不愉快结果。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被采用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其实就是不自觉地在实践着“实战”的原则。当然,我们不主张这样的活动,因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演讲和辩论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技巧,作为语文课程一个领域的口语交际,应该“雪中送炭”而不是去求“锦上添花”。组织这类比赛的老师可以自问一下:谁在参加比赛?谁在比赛中获奖?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一定是有口才的学生在参加比赛、一定是口才好的学生得奖。那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是面向谁呢?应该面向谁呢?
谋求技巧改善的口语交际教学,有许多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师往往一味采用“模仿”的办法,比如节目主持人,比如诵读。曾经听过两堂小学语文课,四年级一节,五年级一节,四年级教师让学生“读出感情来”,五年级教师也是让学生“读出感情来”,而所谓的“读出感情来”,除了不断地提出“读出感情来”的诉求之外,便是模仿老师的“表演”。五年级提出四年级同样的诉求,证明四年级教学的无效,五年级教师还用四年级的一套,证明许多语文教师不知道“读出感情来”应该教什么。读出感情来,如果按我们语文教学通行的样子来理解的话,那是需要技巧设计的,比如情调的把握、语速的控制、音色的变化、轻重音的体现、停顿和延续等等,不从这些技巧入手而只一味地诉求和模仿,学生可能永远也学不会“读出感情来”。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实战”的活动中,教师是要指导的,语文教学是要“教”的。下面的材料对我们怎么把握“实战”中的指导是有启发的。
    阿德勒曾经在广播中听过丘吉尔的一次演讲。“他的演说真领我佩服。那是一场结构优美的演说,词句雄健有力,所有的迟疑和停顿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即席演说,因为话中的停顿听起来就像是他正在思考下一句该用什么正确的字眼。不过后来我才知道,事实上这篇演讲稿早就写好了,他只是演讲时运用了一些技巧,让人家听起来像是在做即席演讲。”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产生这种效果呢?阿德勒说,我将告诉大家一个“秘诀”,于是提了两点建议:第一,演讲前先把演讲稿写下来;第二,演讲稿的写作样式要处于简明纲要式和完整文章式之间。即有些重要的话,比如开头、过渡、主要观点、结尾以及其他自己认为重要的话,写成完整的段落,像写文章那样;有些内容,比如支撑性的材料,写成一个提纲,列出要点,详略依自己对内容的了解情况而定。这样,阿德勒说:“虽然我的建议并不会使你变成丘吉尔(因为他是一个例外的天才),不过倒可以帮助你在演说时,达到丘吉尔演说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