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人体肛门润滑油:中西哲学试题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20:27

西方哲学试题  

2007-12-25 11:37:30|  分类: 西方哲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名解1】

水是万物的本原(南开00);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复旦96);理念(人大98);理念论(人大97、浙是、大98);原子与虚空(人大97、吉大00、厦大99);逻各斯(赫拉克利特)(吉大00、浙大99);米利都学派(武大00);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大99、浙大00、南开00);努斯(人大97、浙大99);飞矢不动(南开00);实体(亚里士多德)(吉大0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大00、北师大01、浙大98);一切都是由必然性而产生(德谟克利特);四因说(武大00、浙大98、人大01);回忆说(人大99、北师大01);潜能与现实(人大99);助产术(人大00);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厦大01);奥古斯丁(浙大98);原子论(浙大98);影像说(浙大98);四根说(浙大98);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毕达哥拉斯派)(浙大98);普纽玛(浙大99);《准则学》(浙大00);存在(巴门尼德)(浙大00);形式与质料(人大98);教父哲学(人大01);美德即知识(浙大00);人本主义(武大00)

【简答1】

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的伦理的政治思想。(吉大00)简述泰利士“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命题在哲学史上有何意义。(厦大99)概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并简要评述。(厦大97)芝诺关于运动的难题。(复旦98)简述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复旦98)概述斯多亚派的伦理学。(复旦97)简述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复旦97)试析柏拉图理念论的思维方式。(厦大01)

【论述1】

试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及其意义。(武大00)试述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阐发,比较两人在此问题上的同与异,说明其意义。(武大00)论述皮浪怀疑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南开00)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什么?试以古希腊晚期哲学的发展趋势为例加以说明。(浙大98)晚期希腊罗马哲学家们的哲学关注及其解决的方式如何?(浙大00)论述希腊哲学中的本体观念。(浙大01)

 【名解2】

文艺复兴(人大99);人文主义(厦大99);宗教改革(人大01)

 【简答2】

简述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及其内涵。(厦大01、浙大00)

【名解3】

经院哲学(人大98);唯名论与唯实论(中世纪)(武大00、吉大00);唯名论(浙大98);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人大97);含义与指称(复旦96、98);奥康/奥卡姆剃刀(北师大01、人大97、浙大00);威廉. 奥康的“符号”说的唯名论(厦大01);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北师大01)

【简答3】

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的基本观点述评。(厦大97)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复旦98)

 【名解4】

 “绵延”(人大98、复旦96);释义学循环(复旦96、98);“至善”(武大00);生命冲动(人大00);“生活世界”(吉大00、浙大01);意向性(人大00);绝对历史主义(复旦97、98);实证哲学(人大99);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复旦97);逻辑实证主义(吉大00);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人大98);思维经济原则(复旦98、浙大01);有根的本体论(人大00);物理主义(人大98、01);孤独个体(人大97);试错法(人大00);证伪原则(人大99);翻译的不确定性/译不准原则(复旦98);前进-逆溯的方法(复旦97);范式(人大99);语言游戏(人大00);“超人”(人大98、吉大00);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复旦96);晚期资本主义(人大97);科学共同体(人大00);“权力意志”(北师大01);工具理性(人大01);科学研究纲领(人大98);世界是我的表象(浙大99);自为存在(人大01);一切历史都是现代的历史(浙大99);力比多(浙大99);存在先于本质(浙大99、00);解释学循环(浙大99);重估一切价值(浙大00、01);拒斥形而上学(浙大00);自我.本我.超我(浙大00);民主先于哲学(浙大00);五步法(浙大01);维也纳学派(浙大01);知识型(浙大01);视界融合(浙大01、吉大00)

【简答4】

概述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的“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复旦95)简述“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的原则。(武大00)简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复旦95、浙大99)简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象论。(人大97)简述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观点。(人大98) “逻辑原子主义”的新哲学观有哪些?(人大01)简述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人大98)试回答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浙大00)试回答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基本内容。(浙大00)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人大00)简述“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内容。(吉大00)简评萨特的自在自为理论和自由观。(复旦97) “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要义是什么?(人大01)新康德主义复活和发挥了康德哲学中哪些因素?(复旦98)概述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价值观(复旦95)简述詹姆斯的真理观。(吉大00)简述实证主义的真理观。(人大97)以某一实用主义哲学家为例说明实用主义真理观。(复旦98)结构主义方法的基本内容。(人大97)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有哪些基本特点?(人大99) “结构主义方法论”的核心观点有哪些?(人大01)概述列维.斯特劳斯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原始部落的亲缘关系和神话所得出的基本观点。(复旦95)论前期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存在论”及其局限。(浙大99)海德格尔的基本/基础本体论。(复旦97)简析尼采的强力意志/权力意志学说。(浙大99)简述柏格森“绵延”的基本特质。(吉大00)概述奎因对逻辑实证主义“证实原则”所做的批判的基本观点。(复旦95)克尔凯戈尔的人生三阶段说。(人大00)维也纳学派为何要拒斥形而上学?如何拒斥形而上学?(复旦97)以某一哲学家为例,概述实证主义的基本主张。(复旦95)简述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主张。(人大99)简述孔德的人类智力发展的三阶段论。(人大98)胡塞尔从事哲学所追求的根本目的或基本纲领是什么?他创立什么方法和理论来实现其目的?(复旦97)简述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本体论。(人大99)解释并分析下列哲学原著选读: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本身”,以及“存在”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人大00)

【论述4】

论述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厦大99)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述评。(人大00)在自由观问题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哪些区别?(人大97)以某一现代西方哲学家为例,论述现代西方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发生了什么转向。(复旦95)论述维特根斯坦图式论的基本思想。(厦大99)维特根斯坦是怎样诊断和治疗“哲学病”的?(复旦98)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及其意义。(复旦96)试析詹姆士“彻底经验主义”理论。(复旦97)逻辑实证主义是如何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人大97)逻辑实证主义为何要拒斥传统形而上学?它是根据什么原则来否定形而上学的?(人大98)蒯因对逻辑经验主义两个教条的批判。(复旦97)试述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复旦96)试述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复旦97)试分析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复旦96)评析胡塞尔提出现象学根本目的及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复旦95)柏格森是如何看待直觉和理智关系的?(厦大99)试评现代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吉大00)试述萨特思想的发展历程。(复旦96)试述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复旦98)萨特是如何论证他的绝对自由观的?他的自由观前后期有什么变化?你是怎样看待他的自由学说的?(人大98)库恩的科学发展观述评。(人大00)评述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复旦98)谈谈你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看法。(复旦98)试论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复旦97)存在主义是如何描述人的生存状况的?其观点有哪些启发意义?(人大99)法兰克福学派是如何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它对马列主义有哪些“补充”和“修改”?(人大99)为什么说叔本华哲学是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折点?(北师大01)如何评价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思想。(吉大00)试析马尔库塞的“发达工业社会”理论。(人大97)波普是如何批判归纳主义的?(厦大99)实用主义真理观述评。(浙大01)海德格尔关于此在在世的时间结构的思想述评。(浙大01)休谟哲学对20世纪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述评。(浙大01)试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运动在西方哲学中的主要表现。(浙大00)试论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学转折及意义。(浙大00)试论现代西方哲学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及其意义。(浙大99)举出一本你最喜欢或熟悉的现代西方哲学原著,并予以评述。(浙大99)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的分析批判是否切中时弊?他们的理论观点有何借鉴意义?(人大01)实用主义真理观的真理特色。(厦大01)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历史性”的解释学观点。(厦大01)波普“证伪说”及其对传统科学观的挑战。(厦大01)尼采“强力意志”说与叔本华“生存意志”说之异同。(厦大01)弗雷格对命题“指称”与“含义”的区分。(厦大01)实用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和杜威)是如何阐述其真理观的?其真理观应该如何评价?(人大01)

中国哲学试题  

2007-12-25 11:36:18|  分类: 中国哲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名解1】
白马非马(人大9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南开00);浩然之气(武大00);绝地天通(厦大99);否极泰来(厦大99);温故知新(厦大99);道法自然(厦大99、南开01、浙大99/00);虚壹而静(厦大99、人大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武大00);三表(人大97、复旦99、浙大98);效验(人大99);无为(人大00);中庸(吉大00);有无(复旦97);离坚白(吉大00);道统论(复旦97);抱法处势(南开00);五德始终(复旦97);化性起伪(复旦97、浙大98);天人相分(复旦99);仁(北师大01);不忍人之心(北师大01);和而不同(北师大0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厦大01);涤除玄览(厦大01);克己复礼为仁(厦大01);尽心知性知天(浙大98);参验(浙大98);制天命而用之(浙大98);兼爱(浙大99);天人合一(浙大00);有待无待(人大01);名实(浙大01);三玄(浙大01)
【简答1】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论述1】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
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
【名解2】
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人大98);相竞以器(人大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人大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人大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人大00);唯识无境(人大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人大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人大01)
【简答2】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
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人大98)
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
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
什么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人大00)
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有哪基本内容(浙大00)
范缜的《神灭论》对形神关系说作出了哪些新贡献(浙大00)
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人大01)
《神灭论》的理论贡献(南开01)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厦大01)
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1)
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
【论述2】
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南开00)
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认为:“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这里得出了般若之“智”与常识之“知”的关系,试用佛教真俗二谛论的方法,阐述此篇论文的主旨。(复旦97)
试述华严宗的法界缘起的思想。(吉大00)
论述范缜《神灭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浙大01)
比较王弼贵无论与僧肇不真空论。(浙大98)
试述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与基本思想。(浙大99)
范缜的神灭论及其证明。(浙大99)
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南开01)
试分析魏晋玄学的“本体论”特色。(厦大01)
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北师大01)
【名解3】
叶水心(复旦97);三纲领八条目(复旦97);心外无物(吉大00);见?而作不俟终日(武大00);理一分殊(南开00、人大01、浙大99);致中和(南开00);心学(复旦99);无极而太极(吉大00);易简工夫(人大99);事功学派(复旦99);童心即真心(复旦99);张载(北师大01);王阳明(北师大01);格物致知(南开01);知行合一(南开01);《传习录》(浙大98)’《西铭》(浙大99);泰洲学派(浙大99)
【简答3】
简述张载的“虚空即气”的思想及其理论意义。(复旦99)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宇宙生化观。(厦大99)
比较宋明理学中“性即理”与“心即理”两种理论的异同(人大97)
简述朱陆之争的基本问题极其意义(人大98)
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武大00)
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武大00)
为什么说“心即理”即陆王心学的基本观点?(人大00)
张载是怎样论证他的“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浙大00)
【论述3】
试述程朱理学的理一分殊思想。(人大99)
试析朱熹的心性思想。(吉大00)
宋儒“存天理,去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命题在学理上能否成立?它们的实际历史作用又是如何?(复旦97)
试析朱熹知行观的理论价值。(北师大01)
试论朱熹理学的集大成特色。(厦大01)
试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道释三教的源流关系。(人大01)
张载的“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浙大98)
【名解4】
质测即藏通几(武大00);经世致用(浙大00);以理杀人(浙大98)
【简答4】
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南开00)
王夫之的知行观。(浙大01)
【论述4】
王夫之历史观述评。(厦大99)
试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浙大00)
《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南开01)
【名解5】
知难行易(人大00、吉大00、南开01);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南开00);俱分进化(吉大00、武大00);质力相推(人大97);三世进化(人大98);尚力非命(南开00);法无顿渐(人大99);托古改制(复旦99);天命之性(人大00);民生史观(复旦99、北师大01);公羊三世说(人大01);《严译名著丛刊》(人大99);三民主义(人大99);《新学伪经考》(人大01);心力(浙大01)
【简答5】
简述严复的“开明自营”伦理观(吉大00)
严复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大00)
谭嗣同是怎样从哲学上批判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复旦99)
康有为与公羊“三世说”。(厦大99)
试比较谭嗣同与王夫之的道器观的同异。(人大99)
试比较王夫之与孙中山知行理论的的同异。(人大98)
简述维新派的历史进化论及其对古代历史理论的批判继承。(人大97)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浙大01)
魏源的矛盾观。(南开00)
【论述5】
评述孙中山的知行观。(武大00)
评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北师大01)
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南开01)
严复的经验论与孙中山的知行观之异同。(南开00)
论述近代的西学东渐过程,并论述进化论对中国近代哲学的作用和影响。(复旦97)

欧阳渐在20年代初作《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日科学之必需》的讲演,提出佛法与其他宗教的基本区别有四:“一者崇卑而不平,一者平等无二致;一者思想极其锢陋,一者理性极其自由;一者拘苦而昧原,一者宏阔而真证;一者屈己以从人,一者勇往以从己。”试评述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主要论点,并阐述你对佛教哲学特点的基本看法。(复旦97)

83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名词解释  

2007-12-23 15:00:48|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8.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30.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31.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32.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33.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34.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6.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37.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3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41.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42.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3.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4.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45.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47.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48.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49.理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50.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2.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3.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4.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56.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8.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59.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60.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61.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64.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65.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66.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67.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9.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70.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7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7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73.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4.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5.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6.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77.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78.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79.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归纳起来,人的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8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81.人的价值: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82.自由: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83.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