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放在水里:从上海地图上消失的经典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1:51:13
从上海地图上消失的经典建筑

                                                                                           前言

        近年来,在上海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上海的历史建筑受到很大的冲击,大量历史建筑,包括一些很有名的历史建筑群(如石库门弄堂)被拆除,永远从上海地图上消失。不过,上海的经典的历史建筑,还是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保护的。但是也有例外,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搞土地批租时,因制度尚不健全,有些单位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有些单位因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无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大肆拆除老建筑,其中有不少是历史建筑中的精品,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现举几个典型的事例于下:

                                                                      一、原法国驻沪领事馆大楼

                                                  

        原法国驻沪领事馆大楼,金陵东路外滩2号。1847年,法国在上海设立领事馆,1855年法国驻沪领事馆迁至今金陵东路外滩处一幢旧宅第。1863年,法国驻沪领事及公董局董事再此筹建新馆,新馆建造由法国领事穆布孙主持,英国建筑师怀特菲尔设计,法商施密特承建,造价为8.5万两银子。1864年动工,1867年春竣工。但这幢四层法国混合建筑楼房,不久由于地层下沉而倾斜。1895年6月,法国驻沪领事馆委托巧劳脱建筑公司设计并进行翻建,经过半年多施工,1896年,重建后的法国驻沪领事馆大楼落成。此幢建筑的主楼为假三层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坐西向东,东向为一连续拱圈柱廊,带有栏杆式女儿墙,四坡顶屋面,铅皮料制作,清水砖墙。解放后,此幢楼一直作为黄浦区金陵中学的教学用房,1986年,为了批租土地建造“光明大厦”,这幢优秀的历史建筑因此而消失。

                                                                              二、阿哈龙犹太会堂 

                                                      
        阿哈龙犹太会堂,虎丘路49号,(原为博物院路20号)建于1931年。阿哈龙犹太会堂平面为椭圆形,建筑立面为现代主义风格,屋顶为钢结构穹顶。原阿哈龙会堂的一层为演讲厅、会议室和阅览室,二层布置犹太教堂,会堂可容纳400余人。上世纪20年代起,一批批犹太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来到上海外国租界避难,犹太人是个宗教意识很浓厚的民族,犹太人集中的地方必有教堂。早期来沪“淘金”的犹太人哈同,后来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商人,为了纪念他父亲,在博物院路这块风水宝地上寻找着一块土地,请公和洋行威尔逊建筑师设计,1931年竣工后捐赠给犹太人社团。当年,这里是旅居上海的犹太人重要的活动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集团大肆迫害犹太人,大批犹太人逃亡来沪,阿哈龙会堂成了一所大型的犹太难民的避难所,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还开办学校教育儿童。至今还有许多犹太人来到上海寻找这座当年的“诺亚方舟”,但不见踪影,因为1986年时阿哈龙犹太会堂被拆除,在原址盖建了《文汇报》新大楼。

                                                                                      三、托益住宅

                                                  

         托益住宅,陕西北路80号。是英国商人托益的住宅,占地6.667余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立面为英国式建筑风格,由连续拱圈和柱子组成的外廊,其底层的柱子为方形,二层的柱子为圆形,两端设计了城堡式双塔,塔楼为三层,用铁皮制作的塔顶高高耸立。是一座造型优美的、上海绝无仅有的中世纪城堡式建筑。后来此楼卖给了祥茂洋行买办陈炳谦。文革后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该校为了出租土地,建造沿马路的商务楼,将此幢优秀保护建筑拆除,受到社会舆论的一片谴责。现在,在该建筑原址旁,立了一块“托益住宅”的纪念铭牌,但是,这能挽回失去的经典建筑的损失吗?

                                                                             四、汇丰银行大班住宅

                                                   

        汇丰银行大班住宅,南京西路西康路口。建于1906年,由新瑞和洋行设计建造,是一幢独院式花园别墅。三层砖木结构,外墙为红砖砌筑。该楼的南立面采用外廊式,门窗和柱廊多为拱圈。中央进厅前设露天双抱石楼梯,屋顶中央部分为铁皮园屋顶,两侧坡顶山墙用巴洛克弧线装饰。东立面设车辆出入的门廊,门廊上面为露台。整座建筑精美绝伦,气势雄伟,沪上西式建筑中鲜有与之媲美者。解放后,这里一直作为新华社上海分社的办公地,20世纪80年代末,新华社搬迁他处,此楼被拆,在此建造了上海商城。上海商城虽好,但为什么一定要拆除了历史建筑才能造呢? 
        上述事例,仅是众多事例中之一、二件。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的证明,对历史建筑的尊重和保护,就是对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肯定和尊重,希望有关领导要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