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珠宝鉴定中心:俗士:渐行渐近的文革之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18:25

   虽然许多人认为文革并没有真正的结束,但作为一个历史时段,它的确是结束了。不仅如此,在文革中普遍的一些做法也确实不常见了。

 

  这些年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相对自由地阅读一些理性文章的平台,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作者和读者交流互动的可能,我想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与官方一言堂的舆论灌输不同,一些被称为“右”的网站,如凯迪等,以其理性和多元化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亮点,人们在这里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正因为如此,我喜欢在这类网站阅读和讨论。除了偶尔有目的地去读某一篇文章,我从不进一些所谓的“左派”网站,因为在我看来,那样还不如去看《新闻联播》——至少还有一点消息可看。

 

  然而,这两年明显感到网络上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少,而极端和无端的攻击性言论,甚至谩骂越来越多,尤其有争议的话题时,理性的声音几乎被淹没。我想不排除有人们的浮躁和焦虑之故,但同时也不排除有官方在掺沙子,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尤其这段时间,已明显地感到文革之风渐行渐近了。

 

  对于文革,有很多说法,其中最明显也被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文革是一场由官方挑起的人民斗人民的运动,从开始的文斗发展到后来的武斗,非常可笑的是各方都宣称为了保卫毛主席。

 

  而今天,无论是孔庆东的“三妈的”,还是“姑娘很生气”的“陪睡”与“装屄”;也无论是“左派”人士火烧南方系报纸,还是“右派”人士呼吁开除孔庆东;……似乎大家都不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服对方,或者把真相告诉广大民众。而所用语言竟如泼妇骂街一般,连文革式的“正义”的口号都不如。一方是言必“汉奸”“卖国贼”,而另一方就还以“太监”“五毛”;这边说要揍吴法天,那边呼吁枪毙杜导正;……真可说是,热闹得不亦乐乎。

 

  更令人担忧的是,无论左右都自以为正确就可以造谣中伤对手,并视为正义之举。在这里,我想对“右派”的网友说一句,如果你们认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也用谩骂、造谣等下流手段抹黑对手,那你们说过的,以后要说的真话也会被打折扣,同时你们无中生有的言论还会被对方抓住不放,并且因为自己骂人也就失去了谴责对手骂人的资格。

 

  另外,我有一点忧虑,在中国这样一个言论不太自由,意识形态被控制,舆论能被操纵的国家,这样的喧嚣是不是很值得警惕呢?

 

  我想,在中国当下的环境里,极端和下道的言论,除了会淹没理性的声音以外,只会给官方整肃不同意见者提供口实。司马南不是已经谏言要买下六大门户网站了吗?

 

  年初时,我写了一篇《“唱红歌”已不再是笑话》,是对当时的形势和许多人只是把“唱红歌”当成笑话调侃的现象提出了一点忠告,不过从网友的跟帖来看,大多数人都只把“唱红歌”当成笑话,并不把它当回事,可说是完全没有危机意识。

 

  现在,运动式的“唱红歌”似乎消退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似乎听到得多了起来。这既有官方的倡导、灌输,同时也要看到,许多参与者是出于自愿。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这里不论,我关心的是,当官方以文化体制改革之名向民众宣传其意识形态时,作为自由民主的拥护者用什么与之抗衡?

 

  这些年,互联网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并没有对民众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有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从而形成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抵御,反而被另一种极端思潮淹没——谈道德的都是“道德家”;谈文化的都是“五毛”;谈价值观的都是“反人性的”(所谓的人性,在一些人眼里就是自私自利)。于是,有悖人伦的观点侵蚀了整个社会——逃跑的是英雄,爆粗口的有个性,骗子很成功,贪官很人性……继而,官方宣传反“三俗”,我们就“三俗”——“三俗”才是真性情,才是人性。

 

  然而,并不是官方的所有观点都能直接反对的,为了反对而反对只能是适得其反。当道德沦丧、金钱至上、色情泛滥这类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官方借重建道德、文化之名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就会有了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而且我觉得,这还会得到很多人真心的支持。因为,这种社会乱象是为大多数正常人所不齿的。这时再看看我们(我还是把自己归为“右派”),已经输光了本钱,除了自由民主的口号以外,已没有了有力的抗衡的武器。

 

  于是乎,对骂、围攻成了唯一的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文革的方式反文革,以文革的方式宣扬自由民主。其结果则将是:党同伐异——与自由民主无关。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