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术后水肿的方法:《照见清净心—禅修入门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39:44

---藏地大德  噶举派大成就者 波卡仁波切著

  

                                                            波卡仁波切(右)

     

                                          第一章  禅修简介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禅修就是阻断一切念头,

  并保持在那种状态之中。

  这是错误的看法。

  

    禅修时,我们并不试图阻断念头,  

  而是让心保持开放、轻松,

  不涣散地安住在当下的觉知之中。

  禅修时,心应该是放松的、自在的、广阔的,

  不抱持任何期望或担忧。

  

为什么要禅修?

 

    在人们遭受到各种无法避免的痛苦、烦恼和恐惧时,禅修可以消除这些苦痛。

 

    我们都认为快乐和痛苦是来自外在的环境或境遇(外境)。我们不为断地以各种方式将精力投注于改造世界,试图在这儿消除一些痛苦,在那儿累积一些快乐,但是,从来无法如愿以偿。从佛学及禅修的观点来看,快乐或痛苦根本不取决于外境,而是来自心的本身:正面积极的心态酝酿快乐,负面消极的心态制造痛苦。

 

    我们要如何才能了解,只能在内心找到的东西却向外寻求,是错误的?一个人的脸若是干净、明朗的,他在镜子里会看到干净、明朗的脸。一个人的脸若是肮脏的、沾满了污泥,那么他在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肮脏、沾满了污泥的脸。镜子中的影像不真实存在,存在的是脸本身。

 

但我们把脸遗忘了,反而把脸的影像当做是真实的。心的正面或负面特质,反映在外相中,成为我们的自我形象。这种外显的形象和内心的物质相呼应。改造周围的世界并不能带来我们所期望的快乐,唯有改善内在的世界才能奏效。

 

    唯有我们的心不被恶业污染,那种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才会终止。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快乐与痛苦都起于自心,也不知道如何分辨什么对我们的心性有益或有害,任由我们的心继续陷在不健康的状态中,我们就没有力量避免痛苦再重显。因此不论我们冀求的是什么,都必定会沦于失望之中。

  

如果我们从镜子中的形象发觉脸是肮脏的,然后开始清洗镜子,我们可能使劲擦洗了好几年,都见不到一丝一毫的成效。这是因为我们努力的对象没有弄对,所以,即使再大的努力也是徒然无益。

 

这是佛学及禅修的第一个原则:了解快乐与痛苦的根本并非取决于外在的世界,而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心。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会向内求,只会继续徒劳无功地把精力及希望投入外在的诉求。一旦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开始清洗自己的脸,出现在镜子中的影像就会干净如洗。

  

禅修的有利条件

  

禅修和心有关。然而,有效的禅修必须具足有利有条件,若缺乏这些条件,我们的努力不会带来任何成果。

 

   首先,在了解快乐与痛苦的根本是自心之后,我们必须具有强烈意愿,并欢喜地期待禅修。

  

第二,我们必须有一位禅修的导师。当我们决定要前往一个地图上并未载明的地方,若没有向导的帮助,我们可能无法抵达目的地。我们只能凭靠运气,就很可能会迷路,或走很多的冤枉路。同样的,若没有上师指导我们禅修,我们极可能会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上迷失。

  

第三,禅修的地方很重要——尤其对初学者而言。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实际上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各种不想禅修的念头。因此,在一个多少和世俗活动隔离的地点进行禅修,是必要的。栖息在高山森林里的野生动物,无法忍受城市的喧嚣。同理,禅修的心无法在外界干扰及诱惑连绵不断的状况下开展。

  

如何禅修

  

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之后,我们必须使身体与各种外在的活动隔离,使心免于落入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念头,言语也要避免无义的谈话。如此,我们的身、语、意才能安住于自然的安适状态之中。

 

   身体的姿势很重要。我们的身体布满了“精微的脉络”(梵文nadis),“精微的风”(梵文prana)循环于其中。念头的产生和“风”的循环有关。身体的动荡会导致“脉络”及“风”的动荡,“脉络”及“风”的动荡则会造成心绪的动荡。

  

说话、声音的形成也和“风”的活动有关。说话过多会扰乱“风”,增加念头的产生。反之,保持沉默有助于禅修。

  

因此,言语及身体的宁静能避免产生过多的念头,而制造开展出内心平静的条件。如同骑士驾御良驹能够悠然自在一样,当身体和言语都控制得当时,心就能安住。

  

有一些关于禅修的错误观念存在。对某些人而言,禅修是回顾及分析日常生活与过去数天、数月或数年中的往事。对另外一些人而言,禅修意味着考量未来,思考如何作为,或做长期、短期的计划。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即使身体及语言保持静态,对过去或未来所产生的念头本身,就与建立心的平静相抵触,无法导致内在安宁,不是禅修。

  

不追逐过去或未来的人,也可能会陷入一种近于无知觉的迷糊状态,并引发极大的疲惫感。住于这种状态的心,或许看起来很不错,因为这样显得很满足、很自在。可是,这种状态完全缺乏明性,很容易使人陷入击沈,然后转变为念头潮涌的情形。

  

真正的禅修是要避开这些陷阱。心既不沉迷于过去,也不关切未来;它是以一种光明、清晰及平静的状态,安住于现在或当下。

  

我们的心好比海洋一样。在夜晚,我们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海洋。但是,在白天,我们能够非常精确、清晰的看到海的颜色、波浪、泡沫、岩石及深浅等每一个细节。

 

我们应该要能清楚地觉知自己的内在状态,正如同白天时明察秋毫地观察海洋一般。如果我们容许心放松,它会像海浪一样,自然地平静一下来。这就是内在的平静,藏文称之为“息内”(shinay),意为心的定静,也就是所谓的“止”。

  

开展“止”的方式很多。例如,初学者可以观想在前额高度的地方有一个白色的小光球,并尽可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光球上。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气息的出入,或是不利用任何专注物,把心安住在一种不涣散的状态中。使用这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对学习禅修都很有帮助。

  

此外,以宽广、开阔的心修持每一座禅修,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应该期望禅修会进行得很好,或担忧它会不好。禅修时,心应该是放松的、自在的、广阔的。禅修者应不抱持期望或担忧。

  

在禅修过程中,有时我们会产生快乐及平和的体验,并因为有了一次美好的禅修而感到欣喜及满足。相对的,有时我们的心在禅修时受到许多杂念干扰,我们便因此悲伤地断定自己是庸劣的禅修者。为一座美好的禅修而欣喜并依恋愉悦的经验,就如同对一座不佳的禅修感到难过一样,都是不恰当的态度。禅修是好是坏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去禅修。

 

   初学禅定时,有些人可能会有美好的觉受,并眷念这种觉受,期待它会不断地重覆出现。当这种期待没有成真时,他们会变得很失望,甚至可能因此放弃禅修。在一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会时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时而走错路途。

 

如果我们因为旅途中某个路段的怡人美景而不时地停下来享受风光,或是因为误入歧途而放弃继续前行,我们就永远达不到目的地。不论路途是否正确,我们都必须坚忍不拔,不要一味地担忧其中的困难,或眷恋愉悦的时光。

  

初学者应该限定自己较短的禅修,每座十或十五分钟就好。一座禅修纵使进行得很顺利,也应该停下来。然后,如果我时间足够的话,可以在休息之后做第二座。一连串短的禅修,比一次冗长的禅修要好。一座较短的禅修即使起头很好,初学者也很容易陷入困难或感到疲乏。

  

    禅修之果

  

开始时,我们的心态无法长时间保持稳定及安然。然而,只要持之以恒、精进不懈,平静及定性会逐渐开展。我们也会感觉到身体及内心都愈来愈自在。此外,外境——不论好坏——它的影响力都会开始减弱;虽然这种影响力起初非常强大,但我们会发现自己愈来愈不受其左右;实际上,加深对自心本性的觉受,能削减外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力,并使我们更加强韧。

  

禅修的究竟成果,是达到正觉或圆满的佛果。此时,我们完全解脱了依因缘而存在的轮回及苦因。同时,我们也会拥有能实际帮助其他众生的力量。

 

   禅修的次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息内”(“止”,使心平静);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逐渐平息内心的纷扰。第二个阶段称为“拉格通”(lhatong),即“观”、“慧观”,逐渐去除轮回的根本——我执。唯有修心能导向证悟,没有任何物质或外在的方法具有这种力量。

 

   结论

  想禅修的人必须先了解禅修的目的、方法及能获得的结果,亦即:

  了解所有的快乐及痛苦都起源于心,因此之故,唯有修心能让我们去除痛苦,并确立真正的、恒久的快乐。

  

掌握必备有有利条件:禅修的意愿、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及一个僻静的场所。

 

  知道如何把心安置禅修之中:不追随过去或未来的念头,把心放置在选定的专注物上,让它安住于当下,保持一种开放、轻松自在及光明的境界。

  

了解禅修的暂时及究竟结果:平和、沉稳、不被外境所牵制,最后,成就佛果。

  

   问与答

  

问: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禅修吗?

  答:如果我们专注地工作,有觉性地做事,那也是禅修。

  

问: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禅修多久?多常禅修?可以闭着眼睛禅修吗?

  答:如果时间不多的话,即使每天只固定修十五分钟,也可以立即受益。如果时间比较多的话,修两座十五分钟的禅定比较好。眼睛是开或闭,取决于哪一种情形对你个人比较有帮助。当心受到许多念头的干扰而焦躁不安时,闭着眼睛可能会有所助益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形的话,可以一直把眼睛张开。除非影响到我们的念头,否则眼睛的开阖并不重要。

  

问:禅修有没有任何危险?

  答:如果你依止并信任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禅修就没有任何危机。但是,如果你在没有任何指导下禅修,可能不会有成果,事实上,甚至可能会有危险。

  

问:某些禅修方式使用象征五大元素、有特定颜色的物品。这只是一种习俗,或者有某种深奥的理由?

  答:心的本性是包括这五大元素的究竟本质。证悟时,五大元素的本质就被体认为五方佛母。在证悟之前,显现的是五种寻常的元素。归属于五大元素的五种颜色,是其俱生本质的颜色。因此,这不仅是一种习俗而已。

 

   问:一旦念头平息之后,我们如何避免滞留在空洞的平静中?

  答:为了避免缺乏明性或变得昏昏欲睡,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然而,警觉的应用必须有适当的拿捏。如果控制得太紧的话,会产生更多的念头;如果太松的话,将会导致昏觉或昏钝。适当的平衡是必要的。

  

问:在您的开示中,您用“既非欣喜也非忧伤”这句话来表示中和的情感状态。在这类情形之中,“为了他者的利益而给自己新的导向”是什么意思?  

答:没错,禅定可以使我们不因外境而感到欣喜或痛苦。然而,在禅修时,我们同时也在开展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而愿求开悟的念头。由于这种发自内心的意向,所以一旦开悟之后,我们可以毫不费力、毫无分别心、任意自在地利益全宇宙。

 

太阳让一切众生及一切所显分享它有益的光辉,而不用去思考:“我必须使这个和那个众生温暖,我必须使这个果实成熟……”等等。同理,诸佛利生的光辉遍及一切众生。然而,这种光辉并非无意识的。诸佛全然觉知众生的情境及他们自己的作为。

 

他们了解众生的烦恼,可是,他们的利生行为是毫不费力的。这种利生事业藉由各种不同的方式化现,诸佛以圆满觉受身或报身,指导已经清净的行者;藉由雕像、画像、咒语等清净的支持形相,诸佛以化身引领我们这些平凡的众生。

  

问:我们能单由阅读经典而开悟吗?

  答:若没有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指导,阅读经典并不足够,因为从经典所读到的,在我们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然而,直接从一位上师口中得到的,会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强烈的信心。

 

   问:“方法”这个字困扰着我对禅修的看法。方法牵涉到组织、调整及引导我们的心。我很好奇一个人如何利用这些方法得到一种不造作、无所攀缘的东西。我们的知识、念头及感情是时间的结果。这些方法让我感到困扰的另外一点,是我们在利用时间。然而,若我们解脱了任何的限制,我们也同时脱离了时间。

  答:一旦我们了悟心的究竟本质之后,就不需要任何方法了。然而为了能达到超越方法的境界,我们必须仰赖方法。若没有这种支持,我们就无法达到究竟的境界。方法确实意味着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进步。然而,我们必须藉由时间而达到超越时间的境界。

 

   问:时间真的存在吗?或者,它只是心的一种影射?

   答:从究竟的观点来看,成佛之后就没有所谓的时间了。然而,在我们得到究竟的正觉之前,时间对我们而言还是存在的。现在,我们把三种时间——过去、现在及未来——当做是真实的,这种观念制造了许多痛苦,因为许许多多的回忆、担忧及计划扰乱了我们的心。事实上,过去已经不存在了,未来则尚未存在。

 

可是,我们却经由思维的造作而把这两种虚幻的观念视为真实的,并因此而痛苦。在这三种时间当中,过去及未来使我们最为痛苦,虽然它们并不存在。在这方面,未来更甚于过去。我们以为这三种时间缺乏真正的存在。随着禅修的累积,我们对三种时间缺乏真实性的了解将会逐渐加深;最后,我们终会到达超越时间或无始亦无终的无时间境界。

 

   问:由于一切都是无常的,那是否表示时间存在?

  答:对现在的我们而言,时间存在,因此,无常也存在。无时间就是永恒。

 

 注释

  1、“精微的风”和“精微的能量”是心和身之间的连结,循环于“精微的脉络”之内。

 

     2、圆满的佛果(即完全开悟)可用佛的三身来形容。所谓的“身”并不是指生理的构造,而是一种存在的层面。

  

法身(梵文Dharmakaya),又名究竟身、法性身或自性身,字义是“一切存在的究竟之身”。法身好中虚空,是无形的,无法因意愿而得见,也难以用言语形容。是无形的,无法因意愿而得见,也难以用言语形容。虽然它可说是永恒的、无限的、非时间性的,但时间及空间的一切运作都包含在其中。

 

  报身(梵文Sambhogahaya),又名圆满觉受身,是全然证悟功德的有形化现。报身是非实质的,其如光的本质是法身功德的化现。虽然一般众生无法见到报身,但十地当中最高之三地的菩萨众可以见到报身。因为它的本质并非无常,亦非虚幻如同外相,报身并不受时间改变的影响。

  

化身(梵文Nirmanakaya),指佛以平凡的形式化现,诸如释迦牟尼佛等。化身是诸佛为了引导众生得到解脱的慈悲化现。

  除了这三身之外,通常还加上第四身:

 

  自性身(梵文Svabhavikakaya)。自性身实际上表示其他三身是不可分的。

 

第二章  进一步的思维

 

  禅修和心有关。

  心和天空很像:

  没有形式,没有实质,也没有范围或大小。

  天空与心

  很多人想禅修。他们知道禅修和心有关,但通常并不确知禅修到底是什么。

  

这种情况有些像我们对天空的观念。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天空,没有人会告诉你说:“天空?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我们对天空的看法非常不精确,我们很少遇到能够定义什么是天空的人。如果你问道:“天空是什么?”被问的人只会把手往上一指,并说:“那就是天空。”禅定也是一样;我们知道它存在,也往往认为它是好的,但并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

  

什么是天空?

  通常,我们认为太阳是天空的中心。中心的观念隐含了边界的存在。人们倾向以国家为基准,来想像中心及边界,但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居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定义。这足以显示,天空的中心及边界只是主观的概念,而不是现状的完整叙述。

  

有幸居住在法国普罗旺斯的人往往会说:“这里的天空多么美丽!”但是,我们可以因此而划定天空的某一部分,并笃定地说:“这一部分的天空是普罗旺斯的天空”吗?

  

每个人都知道天空是蓝色的,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实质的?抑或非实质的?它有多大?

  

禅修和心有关。心和天空很像:没有形式、没有实质,也没有范围和大小。就天空而言,每个人都知道它存在,但是很少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心和天空一样,既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我们尚未体验到这种无限的境界。但是,我们把无限缩减为有限,并因而局限在所谓的“我”的狭隘领域之中。

 

这种缩减正如同普罗旺斯人提到“我们的天空”时,所隐含的主观性界限:他谈论天空的口气,仿佛他真的能把一块天空割下来,并把它定义为那个地区特有的天空。心是无限的,既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但是我们却以一种非常狭隘的特质——自我——来认定自己。一切肉体上及精神上的痛苦,都由此而生。

  

某些类型的痛苦确实和外在的境遇有关,而且几乎都能找到实质的解决办法。但是,面对内在的痛苦时,实质的解决方式就没有效用了。

  

姑且让我们假想有一个和平、繁荣的国家,国王住在戒备森严的皇宫里。夜深了,这位拥有一切美好外物的国王正在睡觉。他在做梦。在梦里,敌人出现了,并且追杀他。国王感到非常焦虑、恐惧。但是,梦者自心之外的任何方法,都不能解除这场梦的痛苦。同理,我们可以拥有快乐的一切必要物质条件,但是,这对受苦的心一点帮助都没有。唯有佛法和禅修,能让我们从内在的痛苦、焦虑及诸种困难中解脱出来。

  

自我与五毒

  我们的心根本上是无限的,不被个人的存在所限制。自我并不存在,虽然如此,我们却以这个虚幻的自我来认定自己。它是我们一切关系的中心及标准。

 

所有确定它的存在及对它有利的事物,都变成我们执着的对象,反之,一切威胁到它的完整性的事物都变成敌人,都成为嗔恶的来源。自我的显现本身,就已遮蔽了自心及一切现象的真正本质。它使我们无法分辨真相与幻相。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是愚痴的囚犯。自我也使我们对任何领域内,可能形成竞争的人,产生嫉妒。而且,自我希望比他人优越,这就是傲慢。

  

贪执、嗔恶、嫉妒及傲慢,是我执产生的五种基本毒素。它们成为内在平静的顽强障碍,不断地为自己及他人制造忧虑、烦恼、困境、哀伤及痛苦。例如,被敌对者或恶言恶语攻击时,嗔恨心不仅造成自己的痛苦,也造成嗔恨对象的痛苦。

  

同样的,自我及五毒使我们伤害自己及他人,并在我们心中留下潜在恶业的痕迹(1)。这种潜在的恶业成熟时,就成为未来痛苦的境遇。

  

自我及其衍生物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但是,它们不是用武器或实质物体可击败的有形敌人,而是唯修习禅定及遵循修心之道方可击败的无形敌人。现代科学发展出许多极有威力的武器,包括可以杀死数十万人的炸弹;然而,没有任何炸弹能灭除自我及五毒。在这一方面,真正的原子弹是禅定。

  

度假中的心  

常态下的心,经常充满了和五毒相关的念头。这些念头络绎不绝,有时受嗔恨的影响,有时是贪执,有时是愚痴,有时是嫉妒,有时是傲慢。这些念头的强烈程度可能差异很大,但是,我们的心没有一刹那不受其干扰。

 

当工作告一段落,食物烹调好了,事情也讨论完毕了;这应该是一个很美好的假日。我们可以安静地闲坐,没有任何外在的烦恼要操心,然而我们的心却疲惫不堪。

 

它不断地被盘旋的五毒所搅扰,即使五毒的活动相当轻微,心仍然无法真正平静下来。我们的心并没有在度假。唯有透过禅修,心才能度假。这并不是因为禅修可以让念头消逝,而是在某段时间内,念头将因而变得比较薄弱、比较淡。当这种情形发生时,心就体验到更大的平和及快乐。心终于能休息了。

  

在西方,上班的人每年都有一些假期。他们往往利用这个机会出国到海边、山上、乡间度假,希望在那儿获得快乐及平静。不幸的,心本身并没有在度假,五毒、痛苦及内心的困扰,也跟着一起踏上旅程。实际上,这只是半吊子的度假。唯有禅修能提供全面性的度假。

  

日常生活中的禅修

  要禅修时,初学者应该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采取一个特定的姿势,保持沉默,并遵守某些规则。可是,在养成习惯并累积足够的经验之后,任何情况下都能禅修:走路、工作、说话、吃饭……。达到这种状况之后,他修习禅定的时间很多。而且,在所有的情况下,他的心都能保持平静、宽阔及轻松。这种自在及宁静的觉受本身就是禅定。

  

禅定也是一种自由的觉受。现代人非常重视自由。我们可拥有各种外在的自由,可是,只要我们的心仍然是五毒及念头的囚犯,我们就不可能是自由的。

  

没有经验的驾驶员开车时很紧张,他会担心出车祸,或不知道如何控制好车子。习惯开车之后,他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坐在旁边的人说话,同时保持开车的全然觉知。谈话不会使他无法专注于汽车的操纵或留意路标。同理,没有经验的禅修者在禅修时,应该只专注于一件事——禅修。逐渐地,他会发展出一边禅修一边做其他事情的能力,诸如一边谈话或工作。然后,在任何场合,他都会觉得很自在、很自由。

  

开朗的面目

  随着禅修的进步,缠心的五毒的毒性会变得比较和缓,我们的念头也会减少。即使它们仍然存在,也已失去牵制力,不再是痛苦的原因。我们的心会平静下来,升起愉悦的觉受。这甚至会反射在我们的外表:我们的脸变得很开朗、和善及欢喜。我们变得平易近人。别人会希望时常看到我们。内心的平和及快乐会照射到外在的世界。

  

 主观

  我们对人、事、物及世界的感受和态度,主要决定于我们的心。假设一位你非常憎恨的人邀请你吃晚餐。场地雅致,食物也很精致美味;然而,你的憎恨心使食物的味道变得恶劣,也使那个地方变得很不迷人。相反的,一个你非常喜爱的人邀请你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吃一顿很普通的饭,但是,每一道菜吃起来都很可口,周遭的一切也如天堂般美妙!这其中的差异完全是我们的感觉所造成的,而我们的感觉受贪执或嗔眼的约制。

 

   禅定:“己”存于心

  

禅定并不是诸佛或上师由外界安插到我们内心的某种东西。它本来就已经存在了,虽然它仍然只是一种潜在的状态。上师只能指出这种潜能,并提供我们将之由内开展出来的方法。我们全都拥有禅定的能力,但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它。我们的处境,就像是拥有一辆漂亮的车子但不会开车的人一样。

 

尽管这辆车子极其完美,却哪儿都去不了。然而,我们可以找一位教练学开车。我们也许需要一、二个月的时间,但是,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的努力终究会让我们能利用到目前为止一直无法利用的这辆车子。

 

同理,禅定及佛的境界已经存在于我们内心,可是,若没有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帮助,我们无法使其发挥功能。我们拥有一辆性能优越的车子,岂不是很奇怪的事吗?同理,若我们纯粹因为不愿意下功夫,也缺乏必要的恒心去修习禅定,而让开悟的潜能一直沉睡下去,那岂不是一样奇怪?

  

恒心

  

从艾克森普罗汶斯开车到巴黎的路途相当漫长。如果从来没有走过这条路,起初我们可能认为一小时就够了。但是,上路一小时之后,我们就不得不认为还有好长一段路要开。如果我们对这种情形感到很沮丧,就此停顿不前,那么,我们永远到达不了巴黎。

  

同样的,某些人满怀希望地开始修习禅定。勤勉地修习了几个月——甚至才几天——之后,如果还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他们就会觉得很不耐烦,因而放弃禅修。

 

长途开车旅行是一件很疲惫的事,因此我们需要中途停下来,喝杯茶或咖啡。当厌倦感影响到禅修时,与其因沮丧或兴趣索然而放弃,不如休息一下,让心放轻松,然后再继续禅修的旅程。

  

一般而言,初学者禅修相当向往,却很难持续修习。他们对禅修之道很有信心,并具有必要的理解力,但往往缺乏绝对不可或缺的勤勉及恒心。

  

修习禅定的初衷,往往混杂着期盼迅速获得非凡之内在觉受的强烈愿望。这种期盼很快就遭到挫折:既无诸多美妙的觉受。也无非凡的境界升起。我们很焦急,但内在世界不理睬我们的无奈。沮丧之余,我们尝试另一条路,这条路又让我们失望;然后我们再尝试另一条路,又另一条路……。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怎么能进步?

  

假设你想种出一朵花,于是你处理过土壤后,再播下种子,为它浇水、施肥。很快地,一棵幼苗长出来了,但它和你想种植的那朵美丽的花一点相似之处都没有。失望之余,你把幼苗整棵拔起来,心想最好再播下另一粒种子。可想而知,结果仍然一样。不管种了多少粒种子,你永远都看不到花朵。

 

耐心及有恒地照料幼苗,是使它终会开花的必要条件。禅定也需要时间才有成果。保持耐心、恒心及规律,总有一天会使心的灿烂花朵绽放。修习禅定本身就已经很有利益了,即使每天只固定修十分钟。若能如此规律地继续修持数月、数年,我们的禅修必定会有进步。

  

禅定的滋味

  如果没有尝过某样食物,就无法体会它的味道;没有亲身体验过禅定的滋味,就不能了解禅修的利益。如果你从来没吃过巧克力,要求说明它的味道,我可以告诉你:

  “嗯,它的味道很好!”

  “有多好?”

  “是甜的。”

  “有多甜?”

  

把各种事实汇集在一起之后,我或许可以成功地给你一个有关巧克力的粗略概念。但是,它仍然是相当神秘的东西。相反的,把巧克力放入你的嘴巴,你立刻就可明确地知道它的味道。任何关于禅定之利益的解释,不管多么详尽,永远都无法传达个中的滋味。唯有亲自修习及直接的体验,才能让你发现禅定的真正味道。

  

 问与答

  

 问:我已经修习禅定好几年了,但是我现在有退步的感觉。

  答:这有可能是因为业力的关系,或是因为你没有以前那么努力及精进。退步的感觉往往是松懈、缺乏活力的一种征兆。但是,这也有可能是你禅修的方法有误。遇到禅修上的困难,应该要设法加以对治。为了使禅定的功夫增长,我们必须修持清净业障,积聚功德,恭敬领受上师加持,并发展愿力和精进心的法门。

 

 想要得到花,仅仅有一粒种子并不足够,种子必须有土壤、水分、肥料及阳光的滋润。禅修也需要助缘:净化、功德、加持、时常聆听开示、努力及恒心,唯有圆满的禅修能使我们开悟。

  

 即使我们有所进步。有时仍然会有停滞不前的感觉。或者,实际上停滞不前,却觉得自己在进步。我们往往无法正确地判断自己的禅定功夫。

  

 问:西方人复杂的思考模式,是否是他们修习禅定的障碍?

  答:差异性和困难可能不是来自人心的复杂。的确,在印度及西藏,生活环境比较单纯;但是,人们的心也很复杂,也一样被各种念头及执着所遮蔽。西方人比东方人注重理智的发展,但是他们的精神价值观比较薄弱。东方人则比较虔诚,也比较精进。这种差异毋庸置疑。

  

 问:佛的境界只是心的平静,或是也隐含某种特别的智慧?

   答:无限平静的心就是佛心。这种平静含有利他的功德。佛全然了知一切现象的究竟本质。佛看到并明白缺乏这种智慧之平凡众生的所有痛苦。这种慈悲心因此引发了诸佛利益一切众生的能力和事业活动。

  

 问:您是否可以做一些比较,好帮助我们了解幻相?

  答:我们把外相当做真实。禅定的修习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些外相的虚幻;它们就像镜中的映像。

 

 同样的,声音的虚幻本质就像空谷的回声。我们的念头事实上就像海市蜃楼,但我们错把它当做真实的东西。将真实、本俱的存在性赋予外相、声音及念头,便制造了痛苦。把外相、声音及念头当做不真实,并不表示它们不再化现了,而是表示我们了解任何化现都缺乏本俱的真实性。这同时也使幻相失去制造痛苦的一切能力。

 

      注释

  

 业报因果即因、果的定律。任何在主体及客体二元对立的范畴内造作而成的行为,不论这行为是身、语或意,都会对行为的造者带来某一种果报。这种果报起初完全看不出来、觉察不出来,仿佛一个印痕或一粒种子被植入意识中极微妙的层面(甚至比心理分析学家所形容的无意识更加微妙)里,也就是“阿赖耶识”(梵文alayanijnana)——意识的贮存库或潜在性。

 

 一种成熟过程由潜伏状态开始发展,通常在经过许多世,甚至数百世之后,业报的种子最后会明确地表现出来,决定整体的存在状况(性别、财富、外表特征、智力、感情特质等等)或暂时的境遇(一场疾病、一次遭遇、一项成功或失败等等)。

 

 这一切运作有如电脑:庞大的数据、资料不断地相互作用,新的数据、资料也不断地添加进来,或多或少地影响结果。我们不断依二元对立的原则行事,而这种错误的方式只有在开悟后才会被摒弃。

 

当业报成熟的过程不断除去较久远的业痕时,各种新业的因素也同时如潮水般永不止息地涌入,增加我们的潜业。这整个过程一直变动不居。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影响我们生命的一切现象都是自身业力的显现。试图隔离出单一因素,是常见的错误。例如,生病时认定这是一种业报,因而以为就医毫无用处。这完全是片面的看法,忽略了此业同时也包括医师及医院的存在。

  

事实上,业报因果是关于宇宙物理定律的一种极为广泛地看法。如果我们播种的是小麦,长出来的绝不会是米。“随机发生”不是物质的主要现象,也不是个人境遇的运行准则。业报因果可归纳为一非常简单的原则:任何制造痛苦的人,都会在心识的最深处种下痛苦的潜因;任何制造快乐的人,都会种下快乐的潜因。